2014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答案汇总

合集下载

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B不动产信用控制:中央银行通过规定和变动不动产信用的最高贷款限额、最长贷款期限及首付率,以鼓励或抑制不动产信用消费的货币政策手段。

C贮藏手段: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贮藏手段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窗口指导:日本银行经常采用的通过指导性计划贯彻政策意图的辅助性货币政策工具。

它类同于一般所谓的“道义劝说”D道义劝说:中央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通过各种非强制性的方式,诱导或劝说金融机构顺从其政策意图调整业务决策的货币政策手段。

F浮动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

和存款货币G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是指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充斥市场的现象。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

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出资者作为投资入股的证书和索取股息红利的凭证。

股票价格指数:即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

H货币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通常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旨在调解货币和信用的政策手段或措施的总称。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货币均衡从实质上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由均衡到失衡恢复到均衡的不断运动的过程。

货币银行学的名词解释(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的名词解释(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的名词解释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在长期的物物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的商品。

2、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3、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计算其他商品的价值时,便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4、流通手段:货币在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时,发挥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5、货币流通:指在商品交换中,货币作为购买手段,从一个所有者手里转到另外一个所有者手里的不断运动。

6、货币流通规律:指在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规律。

用公式表示为: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水平*待实现的商品总量/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7、贮藏手段: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并被人们保存、收藏起来时,货币就执行贮藏手段。

8、支付手段: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在用于清偿债务时,就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9、世界货币:货币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就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10、实物货币:又称为商品货币,它是货币形态发展的最原始形式。

如果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都称为实物货币。

11、代用货币:指作为货币的物品本身的价值低于其代表的货币价值。

12、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

13、部分储备制:银行体系只需保留部分现金准备即可,其余存款可运用于放款或投资用途。

14、铸币:是经过国家证明,具有一定形状、质量、成色(即贵金属的含量)并标明面值的金属货币。

15、无限法偿:在支付行为中,只要付出本位币,偿付行为即告结束,对方无权要求改用其他货币,否则被视为违法。

16、有限法偿: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当支付金额超过一定限额时,对方有权拒绝接受。

17、金准备制度:金准备制度的用途:第一,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第二,作为扩大和收缩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第三,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18、金本位制金本位制的特点:金币可以自由流通,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地兑换金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有无限法偿能力。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准货币反映整个社会.doc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准货币反映整个社会.doc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准货币:反映整个社会潜在购买能力能够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

期权:又称选择权,指合同买入方获得在未来某个确定的日了以固定的价格买入或卖出一份特定的金融工具的权利。

货币政策: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

狭义的货币政策是限定在中央银行行为方面,即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掉接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汇率:两国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

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以赊销商品或预付货款等方式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与其他国家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全部经济文化、政治往来的系统货币记录。

恒久收入:它是弗里德曼提出的一个概念,表示一个人所拥有的各种财富在相当长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流量,相当于观察到的过去若干年收入的加权平均数。

利率的风险结构:是指期限相同的债券或贷款在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规定等因素作用下各不相同的利率间的关系。

间接标价法:指以固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折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同业拆借:指商业银行之间及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融通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票据贴现:是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商业银行: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总结算等业务的银行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流通领域中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二、简答题1、国际收支失衡时,通常采取哪些调节措施?答:(1)商品调节⑵实施金融政策⑶实施财政政策⑷利用国际贷款(5)直接管制2、影响利率市场价格的外部因素有哪些?答:(1)当前的市场物价水平(2)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3)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4)国家实行的利率管制(5)国际间的协议或默契。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1.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它的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存款货币2.存款货币——是指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3.准货币——本身是潜在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一般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等构成4.货币存量—一国在某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货币增量—一国在某一时期内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5.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6.国家货币制度——一国政府以法律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资本主义产生以来,国家货币制度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7.国际货币制度——也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包括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2汇率制度的安排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8.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否则视为违法9.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统称“格雷欣法则”10在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若大量对外输出美元,会导致美元自身的危机,若限制输出美元,国际货币体系就会面临国际货币的数量短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内在缺陷后来被称为在特里芬难题11.牙买加体系——它是在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它对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2.外汇—国际汇兑的简称.外币和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具有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的含义: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国际汇兑行为和过程,即藉以清偿国际债权和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经营活动.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13.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付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14.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15.铸币平价——金本位条件下两种货币的含金量的之比.铸币平价市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16.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或借贷活动,其具体形式包括:一)出口信贷二)国际商业银行贷款三)政府贷款四)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五)国际资本市场业务六)国际租赁直接投资17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是根据融资活动中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地位划分的.是指当事人之间通过建立债权债务关系进行融资活动,债务人的法律责任是要按照融资合同规定按时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偿还本金18.股权融资——是指通过发行股票进行的融资活动19.企业信用——是指企业作为资金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20.泡沫经济——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基本价值,主要表现为某种资产或商品地价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大幅度地下跌,先暴涨然后是暴跌,暴跌后这种资产和商品的价格回复到基本价值21.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22.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23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24.利息——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利息伴随着信用关系发展而产生,并构成信用基础25.收益资本化——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为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为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26.利率市场化——是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27金融风险——经济中不确定因素给融资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汇兑风险,政治风险,创新风险等,经济发展的内在复杂性使这些风险相互关联28.四行二局一库——旧中国官僚买办金融体系的核心.指”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29货币经营业——早期的银行萌芽.由从事贸易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货币兑换的商人,在接受货币兑换业务的同时代管货币及代理由交易引起的有关货币支付,成为货币经营业30.商业银行——办理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业务的银行.是唯一能接受活期存款的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31.中间业务——是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收取佣金,手续费,管理费等费用的一种业务32.银行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以外,还开展了一些提供服务,旨在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因这类业务既不属于负债业务也不属于资产业务,所以称为中间业务33.再保险—是保险公司对承担的来自于投保人风险进行再次分散的一种方法34.证券公司——是为投资者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证券提供服务的投资机构35财务公司——是由大型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单位出资组建并为各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以支持国家重点集团或重点行业发展.36.金融市场——是实现金融资产交易和服务交易的市场37.货币市场—又称短期资金市场,是指交易资产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市场38.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指交易资产在一年以上或没有到期期限的金融市场39.衍生金融工具——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种金融合约及其组合形式的总称,主要包括期货,期权和互换及其组合.通常以双边合约的形式出现,其价值取决或衍生于原生金融工具.合约规定了持有人的权利或义务,并据此进行交易,可发挥套期保值的作用40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出资者作为投资入股的证书和索取股息红利的凭证.股票代表的是所有权而非债权41.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务凭证42.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实际交易价格.有价证券的行市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有价证券的收益;二是当时的市场利率43.股票价格指数——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是以计算期样本股市价总值除以基期市价总值再乘上基期指数而得到的44.票据贴现——是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45.票据承兑——是指商业票据(主要是汇票)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一种行为46.再贴现——是指贴现银行持未到期的已贴现汇票向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贴现,通过转让汇票取得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的行为47.回购协议市场——是指通过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资金融通交易的场所,市场活动有回购与逆回购组成.由于我国货币市场其他子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政府的金融宏观调控主要在这一市场进行48.证券交易所——是二级市场的组织方式之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集中交易的场所49.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的居民同非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纪录.他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段内对外收付的累计结果,是一种流量概念50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把一国的国际收支,按某种适合于经济分析的需要编制出来的报表.是反映一个经济实体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一种统计表.它实际上是国际收支的外在表现形式51.国际结算——是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并借助于相应的结算工具,实际资金跨国转移,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也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其实质均表现为通过银行结算体系及结算工具的运用,实现客户委托的资金清算与货币收付52.信用证——是由开证行根据申请人(进口商)的要求和指示,向出口商开出的在特定期限内,凭信用证规定单据取得确定金额的书面承诺53.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进行国际间资金借贷或融通的场所.广义是指国际间集中进行各种金融活动的场所.狭义是指从事国际资金借贷和融通的市场,即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54套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通过贱买贵卖某种外汇赚取利润的行为55中央银行——一个国家的金融管理机构.”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策的银行”56超额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实际保有的准备金总额减去法定准备金所得的余额57超额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率58清算业务——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管理者和参与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59货币需求——指人们通过对各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综合衡量后所确定的最优资产组合中所愿意且能够持有的货币量,它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愿望,二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能力60.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降到一个低点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变得无穷大得一种极端形式,此时央行无任增加多少货币供应给,都对利率不起作用61.外生变量——内生变量的对称.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由于这种变量通常可为政策控制,被用来作为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因而被称为政策变量62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体系内部由诸多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不为政策所左右,如市场经济种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变量63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64.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通货)构成65.货币乘数——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66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量,以M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Md=Ms67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68通货紧缩要素论——:国内外学者较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双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三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物价水平下降是其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69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它等于以当年价格(现价)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和以基期不变价格(基期价)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70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实施调节和控制的具体措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对整个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7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次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市场货币供给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而将货币投放出去,否则反之72.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即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73.金融监管——狭义的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在金融市场上所有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是指在上述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的自律性监管,同业组织的互律性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等74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75.金融深化——是指放松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使利率和汇率能够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的实际供求情况,并能够抑制通货膨胀76金融压制——若政府对金融业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底利率和汇率并强行配给信贷,造成金融业的落后和缺乏效率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呆滞反过来又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就会陷入一种相互擎肘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就称作金融压制77二元金融体系结构——是指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现代化金融机构是指以现代化管理方式经营的大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是指以传统方式经营的钱庄,放债机构,当铺之类的小金融机构78金融创新——泛指金融领域内出现的,有别于既往的新业务,新技术,新工具,新机构,新市场与新制度安排的总称.从经济学意义说.指通过引进新的金融要素或者将已有的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在最大化原则基础上构造新的金融生产函数79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80金融中介比率——所有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在全部金融资产中所占的份额81.融资比率——各融资方式占全部资金来源的份额82表征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83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84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提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85双本位制——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国家和法律规定金,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是随着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86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入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按固定比价买卖外汇的办法来稳定本国币值和汇率87金块本位制——亦称生金本位制,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能在规定的数额以上兑换金块;黄金集中由政府保管,作为银行券流通的保证金88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不蒙受损失的能力89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90流通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即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91支付手段——当货币不是用作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92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93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是指辅币具有有限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收受94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95再贷款——它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96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97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2、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

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

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3、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4、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出资者作为投资入股的证书和索取股息红利的凭证。

股票代表的是所有权而非债权。

5、汇率——又称汇价,外汇牌价或外汇行市,即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买卖的价格。

它是两国货币的相对比价。

6、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主要形式有商业票据、银行券等。

7、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8、金融工具: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货币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9、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

10、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11信用:是指一种借贷行为,它是一种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12、利息:是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13、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14、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即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15、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16、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货币银行学重点(名词解释+简答)

货币银行学重点(名词解释+简答)

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名词解释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能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

信用货币: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只能的货币。

复本位制:同时以金、银两种金属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

①平行本位制:是金银两种本位币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流通,国家对这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不加规定,而由市场上金和银的实际比价自由确定金币和银币比价的货币制度。

②双本位制:法律规定金、银比价,金、银仍同时作为本位货币。

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指在双本位制下,当市场上金币和银币的比价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金币或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背离。

此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良币)就会被熔化,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劣币)则充斥市场。

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它的主要内容是:以一定数量与成色的金币作为本位货币,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

金币本位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积极作用:1)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 2)促进了汇率的稳定 3)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布雷顿森林体系①核心内容:(1)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

(2)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

“双挂钩”是指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中央银行可按规定官价用美元向美国中央银行兑换黄金,逐渐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货币制度。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

②体系作用: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活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014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及答案

2014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及答案

2014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及答案保险公司:是收取保费并承担风险补偿责任,拥有专业化风险管理技术的机构组织。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由44国参加的“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这个协定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为了安全和应付意外之需,实际持有的准备金常常多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一部分资金。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商业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而设置的准备金制度。

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库存现金;另一部分是法定准备,即根据银行法,商业银行将其存款按中央银行规定的比率转存中央银行的部分二元金融体系结构:指现代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指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比率。

浮动利率是指借贷期限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多用于较长期的借贷及国际金融市场格雷欣法则: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就是格雷欣法则。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息和红利的凭证。

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

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总结

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总结

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总结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总结1、信用,即借贷行为,是以归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者说是货币或商品的有条件的让渡。

2、商业信用,就是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主要表现为以商品赊销或预付货款等方式所提供的信用。

3、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

4、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债务人,筹措资金来解决财政需要的一种信用形式。

5、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6、民间信用是指个人与个人或与企业单位产生的信用关系,包括企业单位向个人发行债券等以及个人之间、个人和企业之间的货币或资金借贷等。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汇总1xx-04-09 20:05 | #2楼信用货币——是以信用活动为根底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它的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存款货币存款货币——是指存在商业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准货币——本身是潜在的货币而非现实的货币,一般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等构成货币存量——一国在某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货币增量——一国在某一时期内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和存款货币的总量货币——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构造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国家货币制度——一国政府以法律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资本主义产生以来,国家货币制度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也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那么以及国际间进展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包括1国际储藏资产确实定2汇率制度的安排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管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回绝收受,否那么视为违法格雷欣法那么——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场价格高于法定价格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来进入贮藏或输出guo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那么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币职能,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统称“格雷欣法那么”在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假设大量对外输出美元,会导致美元自身的危机,假设限制输出美元,国际货币体系就会面临国际货币的数量短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内在缺陷后来被称为在特里芬难题牙买加体系——它是在1976年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藏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它对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外汇——国际汇兑的简称.外币和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具有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的含义: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国际汇兑行为和过程,即藉以清偿国际债权和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经营活动.外汇的静态含义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付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假设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假设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铸币平价——金本位条件下两种货币的含金量的之比.铸币平价市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根底国际信用——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或借贷活动,其详细形式包括:一)出口信贷二)国际商业银行贷款三)政府贷款四)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五)国际资本市场业务六)国际租赁直接投资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是根据融资活动中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地位划分的.是指当事人之间通过建立债权债务关系进展融资活动,债务人的法律责任是要按照融资规定按时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归还本金股权融资——是指通过发行股票进展的融资活动企业信用——是指企业作为资金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泡-沫-经-济——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地偏离其根本价值,主要表现为某种资产或商品地价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大幅度地下跌,先暴涨然后是暴跌,暴跌后这种资产和商品的价格回复到根本价值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总结》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下一页查看。

2014年电大《货币银行学》试题与答案(形成性测试网络作业)3-4

2014年电大《货币银行学》试题与答案(形成性测试网络作业)3-4

货币银行学#-0003单选题1.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是()。

现代经济中广泛存在着赢余或赤字单位2.世界银行集团是由()个机构合称的全球性金融组织。

四3.1948年12月1日,在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建立的(),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开始。

中国人民银行4.在市场经济中,货币均衡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

利率机制5.现货市场的实际交割一般在成交后()内进行。

2日6.金融压制表现为金融与经济发展形成—种()。

恶性循环7.目前我国信用社贷款利率属于()。

市场利率8.在全球主要的外汇市场中,日交易量最大的市场是()外汇市场。

伦敦9.高利贷是一种以()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高利借债和偿还10.我国习惯上将年息、月息、日息都以“厘”作单位,但实际含义却不同,年息6厘,月息6厘,日息6厘的含义分别是指()。

年利率为6%,月利率为6‰,日利率为0.6‰11.金属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

主币限制铸造12.在代销方式中,证券销售的风险完全由()承担。

发行人13.在市场经济中,()属于典型的外生变量。

税率14.如果物价上涨率达到两位数,则可认为发生了()。

奔腾式通货膨胀15.中央银行如果在公开市场上大量吸收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放松16.以某一整数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若干本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式称为()。

直接标价法17.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组织机构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机构是()。

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18.金融市场监管最基本的原则是()。

依法监管原则19.在发达国家,()被视为“朝阳产业”,成为主要金融工具之一。

现代租赁业20.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货币形式--------------------------------------------------------------------------------货币银行学#-0003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60分钟剩余时间:00小时00分00秒多选题21.1999年冬月,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新协议草案,其三大要素是()。

电大会计本科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电大会计本科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为交换手段、计价单位和支付手段,在此基础上也能作为价值贮的银行存款等。

信用货币是在信用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信 现维持其价值。

中央银行产生以后,银行券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货币.资本主义产生以来,国家货币制度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无限法偿,自由输出输入,金银铸币之间、金银铸币与货币符号之间都可以自由兑换。

金银复本位制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但市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金属货币则继续留在流通中执行货,统称“格雷欣法则”年以后随着外汇调剂市场的出现,汇率市场出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的经营活动。

静态意义上的广义外汇是指一切以外币表示的资产。

静态意义上的狭义外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作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

,汇率随外汇市,,两国之间黄金输送费用。

务决定,因此货币的对内购买力通常与一国国内物价水平成反向,张。

当信用扩张到无法再支撑经济虚假繁荣时,泡沫就会破灭,。

义信用制度则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信用形式、信用工具及的法人组织的信用征信;二是与公民个人经济和社会活动相关的没有马上支付贷款,商业企业签订合同,银行向商业企业放款,消费者偿还银行贷款权转让给承租人,并在一个不间断的长期租凭合同期内,通过收.利息伴随着,并构成信用基础。

,不论它是否为一笔贷放出去的货,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在利率决定中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真实地反映资金成本与供示关系,灵活有效地发挥其经济杠杆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符货膨胀风险、汇兑风险、政治风险、创新风险等,经济发展的内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专门它有3个附属机构: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和1988年成立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四个机构合称投资的国际性金融组织,属世界银行集团,总部设在华盛顿,19561960年建立。

1988年,通过向外国私人投资者提政治风险担保,并通过向成员国政府提供投资促进服务,增强其1930年5月,总部设在瑞士巴塞尔。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是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

2.流通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即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

3.支付手段:当货币不是用作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4.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5.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

6.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既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7.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收受。

8.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9.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10.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它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

11.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

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

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12.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13.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对称。

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14.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付标价法。

是指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15.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的对称,又称应收标价法。

是指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表示方法。

16.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总结(3)

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总结(3)

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总结(3)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总结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进行国际间资金借贷或融通的场所.广义是指国际间集中进行各种金融活动的场所.狭义是指从事国际资金借贷和融通的市场,即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套汇——利用同一时刻不同外汇市场的汇率差异,通过贱买贵卖某种外汇赚取利润的行为中央银行——一个国家的金融管理机构.”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策的银行”超额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实际保有的准备金总额减去法定准备金所得的余额超额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比率清算业务——中央银行作为一国支付清算体系的管理者和参与者,通过一定的方式,途径,使金融机构的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顺利完成并维护支付系统的平稳运行,从而保证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货币需求——指人们通过对各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综合衡量后所确定的最优资产组合中所愿意且能够持有的货币量,它必须同时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愿望,二是必须有持有货币的能力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降到一个低点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变得无穷大得一种极端形式,此时央行无任增加多少货币供应给,都对利率不起作用外生变量——内生变量的对称.是指在经济机制中受外部因素影响,而由非经济体系内部因素所决定的变量.由于这种变量通常可为政策控制,被用来作为政府实现其政策目标的变量,因而被称为政策变量内生变量——又叫非政策性变量,是指在经济体系内部由诸多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变量.这种变量通常不为政策所左右,如市场经济种的价格,利率,汇率等变量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由货币当局投放并为货币当局所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而为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通货)构成货币乘数——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量,以m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md=ms通货膨胀——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由于货币供应量过多,使有支付能力的货币购买力超过商品可供量,从而引起货币不断贬值和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要素论——国内外学者较普遍把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的下降.双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包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三要素论: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三者同时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物价水平下降是其最基本,最显著的特征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衡量一国经济在不同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它等于以当年价格(现价)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和以基期不变价格(基期价)计算的本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实施调节和控制的具体措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对整个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次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市场货币供给量时,就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而将货币投放出去,否则反之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即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金融监管——狭义的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在金融市场上所有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是指在上述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的自律性监管,同业组织的互律性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等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金融深化——是指放松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使利率和汇率能够充分反映资金和外汇的实际供求情况,并能够抑制通货膨胀金融压制——若政府对金融业实行过分干预和管制政策,人为压底利率和汇率并强行配给信贷,造成金融业的落后和缺乏效率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呆滞反过来又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就会陷入一种相互擎肘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这种状态就称作金融压制二元金融体系结构——是指现代化金融机构与传统金融机构并存.现代化金融机构是指以现代化管理方式经营的大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机构是指以传统方式经营的钱庄,放债机构,当铺之类的小金融机构金融创新——泛指金融领域内出现的,有别于既往的新业务,新技术,新工具,新机构,新市场与新制度安排的总称.从经济学意义说.指通过引进新的金融要素或者将已有的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在最大化原则基础上构造新的金融生产函数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金融中介比率——所有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在全部金融资产中所占的份额融资比率——各融资方式占全部资金来源的份额表征货币——是指由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提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双本位制——是典型的金银复本位制,是指国家和法律规定金,两种铸币的固定比价,两种铸币按国家比价流通,而不是随着金、银市场比价的变动而变动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中央银行将黄金和外汇存入另一实行金本位制国家的中央银行,并规定本国货币与该国货币的兑换比率;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直接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政府或中央银行通过按固定比价买卖外汇的办法来稳定本国币值和汇率金块本位制——亦称生金本位制,主要特点是:不铸造金币,没有金币流通,实际流通的是纸币─银行券;银行券规定含金量,但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只能在规定的数额以上兑换金块;黄金集中由政府保管,作为银行券流通的保证金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能及时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不蒙受损失的能力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流通手段——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即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支付手段——当货币不是用作交换的媒介,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是指辅币具有有限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收受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接受的客户现金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再贷款——它是商业银行从事资产业务的基础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间接融资直接融资的对称——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货币银行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货币银行学期复习第一章货币与信用一、名词解释1、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实物货币: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产品类充当货币。

3、信用货币:不能与金属货币相兑换的纯粹的货币价值符号。

4、货币本位制度:对本位货币的名称、材料、铸造、发明、兑换与流通等所作的有关规定。

5、无限法偿:无论支付数额多大,无论属于任何形式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6、纸币本位制度:以政府或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7、交易媒介:货币作为商品交易媒介物的功能。

8、价值标准:货币作为衡量商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

9、价值储藏: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处于一种静止状态时发挥的功能。

10、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所发挥的功能。

11、信用: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单方面价值让渡。

12、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之间以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形式提供的信用。

13、银行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

14、国家信用:国家作为债务人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

15、消费信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16、信用工具:用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书面凭证。

17、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以黄金为币材,本位币与一定量黄金保持等价关系的货币制度。

18、格雷欣定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即在实际比价与法定比价不同的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量较高的货币成为良币,实际价值量较低的货币成为劣币,在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领域而劣币充斥市场。

19、货币供给弹性:某个时间段为适应一定商品量的货币需要,货币供给在一定幅度内可多一点或少一点。

二、思考题1、为什么说现代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答:社会经济活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均与货币发生着密切的关系,经济的货币化与金融化正在迅猛地发展,渗进国民经济活动的每个方面。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答:①交易媒介②价值标准③价值储藏④支付手段⑤世界货币3、货币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答:①实物货币②金属货币③代用货币④信用货币⑤电子货币4、货币本位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①确定货币材料,②规定货币单位,③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④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⑤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⑥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大学金融必修课《货币银行学》全册书名词解释(最全)

大学金融必修课《货币银行学》全册书名词解释(最全)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1、价值尺度: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是指货币作为街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工具。

货币执行这-职能,不需要现实货币。

货币的价值尺度功能,减少了商品交换中的价格数目,从而提高了交换的效率2、价值储藏:是货币的职能之一,即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被用作财富或购买力储藏的工具。

此时,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成为跨期管理的工具。

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点在于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

3.狭义货币(MI):通常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

其中,现金是指流通中的通货,活期存款在国外是指全部的活期存款,在我国只包括支票类和信用类活期存款。

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的代表,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4.广义货币:M2,通常由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矩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的范围,包括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实力的货币形式。

对于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和对未来货币流通的预测都有独特作用。

5.准货币,也称亚货币。

般将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市之差称为准货币或亚货币,包括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市,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购买力,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6.支票:是指银行存款客户向银行签发的无条件付款命令书。

按支付方式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前者可以从银行提取现金,后者则只能用于转账结算。

由于支票可以在市场上转移或流通,充当交易媒介或支付工具,因而支票所依附的活期存款通常称为存款货币。

7.信用卡:是由银行或信用卡公司依照用户的信用度与财力发给持卡人的一种特制载体卡片,持卡人持信用卡消费时无须支付现金,待信用卡结账日再行还款的一种消费信用形式。

因此,信用卡实际上就是银行提供给用户的种先消费后还款次的小额信贷支付工具。

信用卡的使用方便了日常消费。

8.购买力:是指一般物价指数的倒数。

物价指数越高,货币购买力越低; 反之,货币购买力越高。

货币银行学完整大全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完整大全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1.金融——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二者虽然在表面上密切联系,本质上却各自独立运动,是两个范畴。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信用货币进入流通体系,货币和信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产生了一个由这两个原来独立的范畴相互渗透、融合所形成的新范畴,即金融。

2.信用经济——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表现为以偿还为条件的商品货币的让渡形式,并且由于商品或货币的所有者暂时转让出其对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承借者因此要付给一定利息作为补偿。

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广泛存在造成了信用扩展的条件,进而形成的以信用为联系的经济,称为信用经济。

3.间接融资——货币资金的需求者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中间环节融通资金,以其作为信用活动的中间环节和媒介,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同货币资金的需求者并不发生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方式。

4.直接融资——公司、企业在金融市场上以发行股票或债券的方式从资金所有者那里直接融通资金的融资方式。

5.收益资本化——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而算出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本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习惯地称之为收益资本化。

6.市场利率——依据利率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标准可以将利率划分为市场利率与官定、公定利率,市场利率是指随市场规律而自由变动的利率。

7.基准利率——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这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也相应变动的利率。

8.实际利率——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用以评估货币贬值的通货膨胀风险,由名义利率和借贷期内的物价变动率决定。

9.浮动利率——在借贷期内可定期调整的利率。

10.金融工具——在信用活动中产生,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对债权债务双方所应承担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均有法律约束意义。

具有偿还期限,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等基本特征。

11.融通票据——无交易背景而只是为了融通资金所签发的商业票据。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与答案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与答案

货币银行学复习重点与答案货币银行学第一章:货币理论一、名词解释:基础货币P482:是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货币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的总和。

基础货币直接表现为中央银行的负债,它是由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创造的,并且是信用货币的源头。

货币层次P478: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

其粗略的分类为:M0:现金流通量;M1:M0+各种活期存款;M2:M1+各种定期存款。

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流动性偏好P:凯恩斯在分析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时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受个人对收入支配的心理因素决定。

个人对收入支配有消费和储蓄两种形式。

其中储蓄部分是以现金货币形式持有还是以有价证券形式持有,取决于人们对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偏好程度,即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认为影响流动性的偏好程度即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倒逼机制P484:在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下,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压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贷款,从而迫使中央银行被动的增加货币供应,形成所谓的“倒逼机制”。

二、简答题:1、简要说明货币供给的生性与外生性。

P483-484货币供给的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实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完全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是在一个经济体系部由多种因素和主体共同决定的,中央银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并不能单独决定货币供应量;因此,微观经济主体对现金的需求程度、经济周期状况、商业银行、财政和国际收支等因素均影响货币供应。

外生性指的是货币供应量由中央银行在经济体系之外,独立控制。

其理由是,从本质上看,现代货币制度是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中央银行的资产运用决定负债规模,从而决定基础货币数量,只要中央银行在体制上具有足够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因素等的干扰,就等从源头上控制货币数量。

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全

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全

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K 线法: 侧重于若干交易单位(通常是以交易日作为交易单位)的K 线组合情况,以此来推测证券市场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进而判断多空双方哪一方占优势。

K 线图是进行各种技术分析最重要的图表。

单独一天的K 线形状有12 种之多。

B 半强势有效市场: 资本市场的所有公开信息都已经反映在股票的价格当中。

这些公开信息包括股票价格、会计数据、竞争公司的经营情况、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以及与公司相关的所有公开信息。

保险费: 保险公司为承担一定的保险责任向投保人收取的费用。

保险费也是投保人为取得获得赔付的权力所付出的代价,通常根据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损失概率、保险期限、经营费用等因素来确定。

保险公司:是收取保费并承担风险补偿责任,拥有专业化风险管理技术的机构组织。

保险基金:由保险费、保险公司的资本以及保险盈余共同构成,保险基金是补偿投保人损失及赔付要求的后备基金。

保险基金对约定范围的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偿后,保险公司还要对剩余资金进行积极的投资运作,以提高公司资金的盈利水平。

备用信用证: 备用信用证是一种信用证的安排,它表示了开征行对受益人的以下责任:(1)偿还申请人的借款,或预支给申请人;(2) 支付有申请人承担的任何债务;(3)对申请人不履行契约而付款。

只有在申请人不能偿还借款或不能履约时才起支付作用,若申请人已经还款或已履约,银行则无须支付,因此被称为备用信用证。

本票: 指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币材: 指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

币材通常具有四个性质,即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

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表外业务是指那些虽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但同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

广义的表外业务除包括上述狭义的表外业务外,还包括结算、代理、咨询等业务。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综合题与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综合题与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综合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1.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指以一定单位的(1或100等)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2.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的(1或100等)本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3.格雷欣法则——又称“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必然出现实际价值偏高的良币被贮藏、融化或输出国外,而实际价值偏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4间接融资: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中介发生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其典型形式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5直接融资:是指直接连接筹资者和投资者,不需要金融机构参与中介的融资活动,如股票、债券等。

6.企业信用——企业信用是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即由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

7.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等业务的银行。

商业银行的特点是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在所吸收的各种存款中占相当高的比重,商业银行存放款业务可以派生出活期存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所以通常被称为“存款货币银行”。

8.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它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个子市场,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9.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以期限在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场所。

货币市场主要解决市场参与者短期性的资金周转和余缺调剂问题。

10.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以期限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和有价证券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则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

11票据贴现:是商业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为获取现款向金融机构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 15分)1.资本与金融项目2.贮藏手段3.证券交易所4.出口信贷5.浮动利率1.资本与金融项目—反映的是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

2.贮藏手段—贮藏手段是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

贮藏手段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3.证券交易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买卖集中交易的场所。

4.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通过提供信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5.浮动利率—是指在整个信贷期限内,利率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

二.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派生存款2.无限法偿3.价值尺度4.内生变量5.信用货币1.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

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

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2.无限法偿——有限法偿的对称。

是指本位货币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即法律上赋予它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收受。

3.价值尺度——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

是指货币在表现和衡量一切商品价值时所发挥的职能。

4.内生变量——外生变量的对称,是指由经济体系内部纯粹经济因素所决定,通常不为政策所左右的经济变量。

5.信用货币——是指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2分) 信用货币的形式主要有商业票据、银行券和存款货币。

(1分)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货币制度2.再保险3.升水4.J曲线效应5.欧洲货币1.货币制度:是一个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并由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包括货币金属、货币单位、本位币、辅币、其他货币符号的流通和组织程序及准备金制度。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答案

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答案

一,名词解释1,基础货币:表现为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公众持有的现金,它是信用货币创造的源头。

2,货币层次: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

其粗略的分类为:M0:现金流通量;M1:M0+各种活期存款;M2:M1+各种定期存款。

我国的货币层次分为三个层次:1.M0=流通中现金2.M1=M0+ 活期存款3.M2=M1+ 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含证券公司存放在金融机构的客户保证金))3,流动性偏好:也被称为货币需求,是凯恩斯三大心理规律之一,流动性偏好理论用于解释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根据该理论,货币需求由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构成。

4, 收益的资本化:由于利息已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于是任何有收益的事物,即使它并不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甚至不是真正有一笔实实在在的资本存在,也可以通过收益和利率的对比而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

这被习惯地称为收益“资本化”。

5,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借款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率,也就是金融市场上的市场利率。

名义利率包括了物价变动的预期和货币赠贬值的影响。

剔除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为实际利率。

6,基准利率:它是指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

7,利率与收益率:利率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但这不能准确衡量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证券的收益状况。

能偶准确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投资人持有这全所能得到多少收益的指标是收益率。

8,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短期利率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

也指货币市场上的利率。

长期利率是短期利率的对称。

是指融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

9,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通过对英国1861-1957年近100年统计资料的分析发现,货币工资的变动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即货币工资提高的比率;相关曲线救市“菲利普斯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电大《货币银行学》名词解释答案汇总
货币银行学重点名词解释
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帐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即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行为的各种方针措施。

基础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及商业银行存于中央银行的准备金的总和。

派生存款:又称衍生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业务等引申而来的存款。

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的一个范畴。

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实质,是以非现金形式为社会提供货币供应量。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

经济货币化: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经济金融化: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时的实际交易价格。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主体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

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直接标价法:用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计算应付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

又称应付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

又称应收标价法。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

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

典型方式是以赊销提供的信用。

企业信用:是指以企业作为融资主体的信用形式,即由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者或债务人的融资活动。

商业银行:是指从事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结算业务的银行。

可以创造派生存款,通常又叫存
款货币银行。

金融压制:金融和经济发展之间陷入一种相互挚肘和双双落后的恶性循环状态
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是指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推出流通进入储藏,而劣币充斥市场。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商业银行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而设置的准备金制度。

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库存现金;另一部分是法定准备,即根据银行法,商业银行将其存款按中央银行规定的比率转存中央银行的部分
信用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

包括商业票据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可以进行转帐结算的银行存款等。

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各经济主体(包括个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务总量。

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两个部分。

证券交易所是二级市场的组织方式之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集中交易的场所。

浮动利率是指借贷期限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多用于较长期的借贷及国际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一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

若以Md表示货币需求量,Ms表示货币供给量,货币均衡则可表示为Md=Ms
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为了安全和应付意外之需,实际持有的准备金常常多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那一部分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