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住宅简析(原版)
施罗德住宅

施罗德住宅施罗德住宅Schroeder residency施罗德住宅,荷兰乌德勒支市(1924年)(又名乌德勒支住宅)建筑师:格里特·托马斯·里特维尔德是家具设计师兼建筑师,受荷兰当时“风格派”影响。
风格派艺术家倡导艺术作品应是几何形体和纯粹色块的组合构图。
里特维德一生富于革命性,是家具设计史上第一件现代家具的设计人:19l7~l9l8年他设计并制作了“红蓝椅”,并于次年成为荷兰著名的“风格派”艺术运动的第一批成员。
“1924年,他设计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是建筑设计史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施罗德住宅(Schr6(1erHouse),其设计思想和 手法都与“红蓝椅”出于一辙,同时也贯彻着杜斯伯格的设计理论和蒙德里安的艺术理念。
仅此两项,就足以奠定里特维德在现代设计中的大师地位。
里特维尔德的建筑作品:结构上的方块被分成穿插的矩形与平面打破,板子被简单的管件连接在一起,形成构成主义的雕塑的风貌。
这个作品将成直角的光滑面组成的立体构成设置到空间中,并利用三原色清楚的表达其设计思想。
受到风格派建筑的影响,作为他的早期作品的施罗德建筑也成为风格派建筑的最典型的代表。
光滑的墙板、简洁的体块、大片的玻璃,横竖线条错落搭接的构图,与荷兰著名风格派画家蒙特里安的绘画有极为相似的意趣。
由此可以看到风格派对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
p.s.荷兰风格派艺术家们强调艺术需要“抽象和简化”以数学式的结构反对印象主义和一切巴洛克艺术形式。
追求“纯洁性、必然性和规律性”在他们的作品中几乎是立即通过直线、矩形或方块来表现这种性质,通过把色彩简化成红、黄、蓝以及中性的黑、来传播这种性质。
建筑入口建筑的入口之上增加了雨篷,光线的照射下达到一种光影效果。
正面看施罗德住宅画面分割的比例协调。
建筑细部建筑内部功能分析☆一层主要功能:办公饮食;☆主要空间:Office&kitchen;☆次要空间:housemaid;☆辅助空间是一个用于休闲的院子和与其相连的屋子☆住宅的主要起居活动空间布置在顶层☆住宅的大闭窗和成排的窗,使室内光线充足;☆所以住宅的房间很亮、通风、爽快,适合居住空间属性分析相互串通首尾相连关系紧密空间由开放到闭合再到开放,空间紧密相连,互相连通。
简析施罗德住宅

1.施罗德住宅人文地图 施罗德住宅人文地图
它将视觉要素和建筑理念从传统的解释中分离出来,对现代建筑的发展 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是现代建筑非常重要的开端。
2.风格派的特征与格调 2.风格派的特征与格调——施罗德住宅 风格派的特征与格调 施罗德住宅
“风格派”与表现主义基本同时产生,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他们与 那时流行的未来主义、立体主义、构成派和更早些的分离派等艺术流派 通常都是建筑师、画家、雕塑家以及文学家和音乐家共同结合的产物,其 中多种艺术领域往往互相渗透和影响。
3.简析施罗德住宅 3.简析施罗德住宅
施罗德住宅在20世纪20年代建成后,被认为是当时欧洲最现代的建筑,世 界著名的建筑大师、包豪斯学校校舍的创始人格罗庇乌斯和现代建筑最 具代表性的大师柯布西耶都曾造访于此,从中得到不少的启示。
3.简析施罗德住宅 3.简析施罗德住宅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澳大利亚凯斯恩举行的第24届会议上,于2000年 12月2日将本建筑列入UNESCO 世界遗产名录。委员会决定适用标准 UNESCO的世界遗产名录 UNESCO 世界遗产名录 i和ii,并对该住宅作了如下叙述(原文): The Rietveld Schr derhuis in Utrecht is an icon of the Modern Schröderhuis Movement in architecture and an outstanding expression of human creative genius in its purity of ideas and concepts as developed by the De Stijl movement. (...) With its radical approach to design and Schröderhuis the use of space, the Rietveld Schr derhuis occupies a seminal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in the modern age.
施罗德住宅案例分析

施罗德住宅案例分析施罗德住宅,位于荷兰乌特勒支市,是现代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这座住宅由著名建筑师格里特·里特费尔德设计,于1924年建成,是荷兰风格派运动的代表作之一。
施罗德住宅以其创新的设计理念、简洁的几何形式和对空间的巧妙利用而闻名于世。
首先,施罗德住宅的设计体现了功能主义的原则。
建筑的每一个部分都严格遵循其使用功能,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
住宅的外墙采用了简单的直线和平面,内部空间则通过开放式的布局和可移动的隔断来实现灵活的划分。
这种设计不仅满足了居住者的日常需求,也体现了现代建筑追求简洁和实用的美学观念。
其次,施罗德住宅在材料和色彩的使用上也颇具匠心。
建筑的主体结构采用了混凝土和钢材,这些材料在当时是现代建筑的典型代表。
住宅的外墙涂以白色,内部则使用了原色的木材和玻璃,这些材料的自然质感与简洁的几何形式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
再者,施罗德住宅的空间布局极具创新性。
住宅的内部空间打破了传统的房间分隔,采用了开放式的设计,使得各个功能区域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连续的空间序列。
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空间的流动性,也使得居住者能够更加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此外,施罗德住宅还充分考虑了自然光线的引入和利用。
住宅的南侧设有大面积的玻璃窗,使得室内充满了自然光线。
同时,住宅的屋顶设计也巧妙地引入了光线,通过天窗和反射镜面,将光线引导到室内的各个角落,创造出丰富的光影效果。
最后,施罗德住宅的设计理念和建筑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成为了荷兰风格派运动的典范,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施罗德住宅的设计思想和手法被后来的建筑师广泛借鉴和发扬,对20世纪的建筑艺术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综上所述,施罗德住宅是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它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创新的空间布局和对材料的巧妙运用,展示了现代建筑的魅力和价值。
这座住宅不仅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舒适、实用的居住环境,也为现代建筑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标杆。
施罗德住宅简析(原版)

义和一切巴洛克艺术形式。追求“纯洁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通过直线、矩形或方块来表现这种性质,通过把色彩简化成红、 黄、蓝以及中性的黑、来传播这种性质)
荷兰风格派
• 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而与卷入战争的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相互隔离。在极少外来影响 的情况下,一些接受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观念启迪的艺术家们开始在荷兰本土 努力探索前卫艺术的发展之路,且取得了卓尔不凡的独特成就,形成著名的风格派(De Stijl,荷兰 文,即风格之意)。风格派正式成立于1917年,其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 。
Verrijn Stuart(斯图尔 特凉亭)
1942-Aluminium armstoel(吕制椅)
1956-Weverij De
Ploeg
1963Steltmanstoel
1964-Van Gogh
museum (梵高博物馆)
施罗德建筑设计特点分析:
建筑设计风格:
建筑设计风格受风格派艺术的影响,由光光的墙板,简洁的体块,大片玻璃组成横竖错落, 若即若离的构图。
• 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 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
蒙德里安,以其独特的“水平线垂线”和原色、非色组合的极简绘画图式,将现代抽象绘画带到了 一个新阶段。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他绘画的核心倒并不是抽象,而是某种内在的精神性追求。评论 家乔治施密特说,“他(蒙德里安)的绘画远非仅仅是形式的试验它们象任何纯艺术作品一样,是伟 大的精神上的成就。一幅蒙德里安的绘画挂在一所完全按照蒙德里安的精神设计的住宅或一间房里 ,那么这里比使用任何物质对象,都具有一种根本不同的特色和更轩昂的气概。它是精神观念或态 度的最崇高的表现;它是规矩与自由之间的均衡的化身;它是平衡状态中元素的对立的化身;而且 这些对立的精神的作用不低于物质的作用。蒙德里安在他的艺术中所赋予的精神力量,将从他的每 一幅画中永远放射出精神的和肉体的光彩。”
施罗德住宅案例分析

施罗德住宅案例分析施罗德住宅是由荷兰建筑师吉尔伯特·罗兰斯设计的一栋住宅,位于荷兰乌特勒支。
这栋住宅建于1924年至1925年,是现代主义建筑的杰作,也是荷兰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施罗德住宅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空间布局而闻名,成为建筑界的经典案例之一。
首先,施罗德住宅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束缚,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和混凝土结构,展现出现代主义建筑的特征。
整栋建筑呈现出简洁的几何形状,线条流畅,没有过多的装饰,突出了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这种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风格,使得施罗德住宅成为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典范之一。
其次,施罗德住宅在空间布局上也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理念。
建筑师吉尔伯特·罗兰斯充分考虑了住宅的功能需求和居住者的生活习惯,将空间划分得清晰而合理。
开放式的起居空间和宽敞明亮的采光设计,使居住者可以享受到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此外,施罗德住宅还采用了许多创新的设计手法,如可移动的墙壁和多功能的家具,使得空间利用更加灵活多样,为居住者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最后,施罗德住宅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对当时的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在设计理念上颠覆了传统,更在技术和材料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施罗德住宅的建成,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在荷兰的崛起,也为后来的建筑师们树立了榜样,影响了许多后来的建筑作品。
总的来说,施罗德住宅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案例,不仅在外观设计上突破了传统,更在空间布局和功能性上进行了创新。
它的建成不仅对当时的建筑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后来的建筑作品树立了榜样。
施罗德住宅的成功案例,为我们展示了现代主义建筑的魅力和无限可能性,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设计启示。
施罗德住宅分析PPT

得住宅能够更好地适应家庭结构和成员的变化。
02
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施罗德住宅的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的应用为未来的住宅设计提供了新的
选择和参考,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03
人性化设计
施罗德住宅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对未来的住宅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
得住宅更加关注居住者的需求和感受,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3D打印技术
施罗德住宅的部分构件采用了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精确地制 造出复杂的建筑结构。
节能和环保材料
1 2 3
太阳能板
住宅的屋顶安装了太阳能板,可以收集太阳能并 转化为电能,为住宅提供可再生能源。
绿色建材
施罗德住宅采用了许多绿色建材,如竹材、再生 木材等,这些材料不仅可降解,而且生产过程中 也较为环保。
水循环利用
住宅内部采用了水循环利用系统,可以将生活废 水进行处理后再次利用,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高科技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照明
01
住宅内部采用了智能照明系统,可以通过手机或语音助手控制
灯光的亮度和色温,实现个性化的照明需求。
智能安防
02
住宅配备了智能安防系统,可以实时监控住宅的安全状况,并
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
功能主义建筑风格
强调功能性和实用性
施罗德住宅的设计理念是功能主义,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和 实用性,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首要目标。
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
功能主义建筑风格强调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施罗德住宅 也不例外,其内部空间划分和家具设计都遵循了这一原则。
注重细节和人体工程学
施罗德住宅在细节处理和人体工程学方面做得非常好,例 如合理的储物空间、舒适的座椅和床铺等,都体现了对居 住者的人性化关怀。
施罗德住宅分析

六 建筑意义
施罗德住宅是荷兰风格派建筑的代表,因此大多数与 之有关的文献和著作都以风格派为主题,这些研究突 出施罗德住宅所体现的风格派美学特征。施罗德住宅 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这正是欧洲社会破旧立新的变 革时期。而荷兰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它在一定程度上保 持了文化的延续性,施罗德住宅反映了荷兰社会传统 与革新两种观念的碰撞和融合,及表达一种现代精神 又具有荷兰本土的文念 引入到建筑创作中,将抽象美学与现实功能结合起来, 在探索现代居住模式的过程中他又是如何与客户施罗 德夫人进行合作的。
与周围建筑关系
二 建筑师介绍
• 里特维德出生于荷兰名城乌特勒支,从7 岁起就开始在父亲的作坊中学习木工手 艺。l911年开设了自己独立的木工作坊, 同时开始以上夜校的方式学习建筑建筑 绘图。他虽不是建筑学或设计方面的科 班出身,但他对所学的任何实际知识都 非常用心,并始终有独到的理解。有趣 的是,里特维德一生中最富于革命性, 也是家具设计史上第一件现代家具的设 计人: 19l7~l9l8年他设计并制作了 “红蓝椅”,并于次年成为荷兰著名的 “风格派”艺术运动的第一批成员。里 特维尔德受到风格派建筑的影响。 这座 施罗德住宅是风格派艺术主张在建筑领 域的典型表现,也可以看到风格派对建 筑艺术的巨大影响。
四 流线与建筑空间安排
• 底层尚可谓传统,围绕在一个中心楼梯旁的是 厨房和三个起居室/卧室。生活区在楼上,施罗 德夫人提出“不用墙但仍然可以分割空间”的 要求。于是,里特维尔德打破常规的设置,设 计创造“活动隔断墙”的新手法,将楼梯放在 中央,围绕着它,除了一个单独的卫生间和一 个浴室。利用异常灵活的活动板隔断墙来自由 地分割空间,构成流动的变化。当被全部分割 时,生活层包括三个卧室,浴室和起居室。在 此状态以及开放状态之间是各种各样可能的排 列,每个排列皆可提供其自身独特的体验。
施罗德住宅分析共32页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施罗德住宅分析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把这些几何结构单体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 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
3.对于非对称行的深入研究于运用。 4.非常特别地反复应用横纵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以上几点特征可以很清晰的从蒙德里安的作品中看出。 风格派的成就 1.关于新建筑的观点:新建筑应该是反立方体的 2.四维分解法(通过将一个盒子分解开来,从而赋予每个面以流动、延展的动感)
结构上的方块被分成穿插的矩形与平面打破,板子被简单的管件连接在一起,形成构成主义 的雕塑的风貌。这个作品将成直角的光滑面组成的立体构成设置到空间中,并利用三原色清楚 的表达其设计思想。
建筑设计理念:
首先,他认为建筑和设计应该帮助人们感受空间——理想主义。 其次,他提倡使用规模生产的预制构件,以便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受益——功能主义 最后,简洁设计,让人们从繁琐的装饰中解放出来——风格派美学。
• 风格派从一开始就追求艺术的“抽象和简化”。它反对个性,排除一切表现成分而致力探索一种人 类共通的纯精神性表达,即纯粹抽象。
蒙德里安,以其独特的“水平线垂线”和原色、非色组合的极简绘画图式,将现代抽象绘画带到了 一个新阶段。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他绘画的核心倒并不是抽象,而是某种内在的精神性追求。评论 家乔治施密特说,“他(蒙德里安)的绘画远非仅仅是形式的试验它们象任何纯艺术作品一样,是伟 大的精神上的成就。一幅蒙德里安的绘画挂在一所完全按照蒙德里安的精神设计的住宅或一间房里 ,那么这里比使用任何物质对象,都具有一种根本不同的特色和更轩昂的气概。它是精神观念或态 度的最崇高的表现;它是规矩与自由之间的均衡的化身;它是平衡状态中元素的对立的化身;而且 这些对立的精神的作用不低于物质的作用。蒙德里安在他的艺术中所赋予的精神力量,将从他的每 一幅画中永远放射出精神的和肉体的光彩。”
Schroeder residency
明快的线条 洁白的墙面 优雅的环境
Schroeder residency
简洁的三原色 丰富和舒适的室内空间
施罗德住 宅室内空 间分析
Schroeder residency
评价及历史意义
一. 施罗德住宅是荷兰风格派建筑的代表, 大多数与之相关的文献和著 作都以风格派为主题,这些研究突出施罗德住宅所体现的风格派美学特征。
二. 施罗德住宅产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这正是欧洲社会破旧立新的变 革时期。而荷兰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它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文化的延续性, 施罗德住宅反映了荷兰社会传统与革新两种观念的碰撞和融合,既表达 一种现代精神又具有荷兰本土的文化特征。施罗德住宅是家具设计师里 特维尔德的第一个建筑作品, 将红蓝椅的设计概念引入到建筑创作中, 将 抽象美学与实用功能结合起来,在建筑史上是一种伟大的创新。
Verrijn Stuart(斯图尔 特凉亭)
1942-Aluminium armstoel(吕制椅)
1956-Weverij De
Ploeg
1963Steltmanstoel
1964-Van Gogh
museum (梵高博物馆)
施罗德建筑设计特点分析:
建筑设计风格:
建筑设计风格受风格派艺术的影响,由光光的墙板,简洁的体块,大片玻璃组成横竖错落, 若即若离的构图。
Schroeder residency
施罗德住宅
Gerrit Thomas Rietveld 里特维德作品分析
建筑师生平简介:
格里特·托马斯·里特维德(Gerrit Thomas Rietveld) 1888.06.25 -1965.06.27
在现代设计运动中,里特维德是创造出最多的“革命性”设计构思的设计大师。他出生 于荷兰名城乌特勒支,父亲是当地一位职业木匠,而里特维德从7岁起就开始在父亲的作坊中 学习木工手艺。里特维德不是建筑学或设计方面的科班出身,但他对所学的任何实际知识都 非常用心,并始终有独到的理解。里特维德是家具设计史上第一件现代家具的设计人。里特 维德是家具设计师兼建筑师,受荷兰当时“风格派”影响。 l911年他开设了自己独立的木工作坊,同时开始以上夜校的方式学习建筑绘图。 19l7~l9l8年他设计并制作了“红蓝椅”,并于次年成为荷兰著名的“风格派”艺术运动的 第一批成员。 1924年,他设计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是建筑设计史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施罗德住宅 (SchrroderHouse),其设计思想和手法都与“红蓝椅”出于一辙,同时也贯彻着杜斯堡的设 计理论和蒙德里安的艺术理念。
THE END
小组成员:许飞强 徐银龙 严瑞昌
色彩材质:红黄蓝灰白纯色体块, 色彩纯粹抽象,三原色色块小面积使 用在白色附近,使立面灵活有趣。图 上按比例缩小的蒙德里安的几何画和 该建筑侧立面色彩构成基本一致。
虚实关系:玻璃的虚和混凝土的实 达成一种稳定,虚实和谐,同时使如 此体量的方体建筑显得灵巧通透。
建筑立面特色分析 正立面
西立面
东立面
光线调节佳(挑出的屋顶遮住室外的阳光,住
宅的大闭窗和成排的窗使室内光线充足)
女儿房
浴室 夫人房
儿子房
起居室
可活动的隔板
流线分析
施宅的建筑结构与其他普通的住房有异,
建筑墙体看上去支离破碎,上下不齐。
建
其实不然,里特维尔德的结合立面设计,
筑
巧妙的将承重墙设计和外墙设计结合起 来,不仅能获得更大的可灵活使用的活
施罗德住宅Goole earth区位
施罗德住宅位于荷兰乌德勒支市建成于1924年,该住宅现在是对外开放 参观的博物馆。2000年它登上了世界遗产名录。
施罗德住宅实景照片
总面积:130平方米
里特维尔德的施罗德住宅在内部和外部都是 对其之前的所有建筑的根本性颠覆。 这个双 层住宅建在一排连栋房屋末端,但它并不试 图与其相邻的建筑物相联系 。
风格派艺术(通过“抽象和简化”以数学式的结构反对印象主
义和一切巴洛克艺术形式。追求“纯洁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通过直线、矩形或方块来表现这种性质,通过把色彩简化成红、 黄、蓝以及中性的黑、来传播这种性质)
荷兰风格派
• 一战期间,荷兰作为中立国而与卷入战争的其他国家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相互隔离。在极少外来影响 的情况下,一些接受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观念启迪的艺术家们开始在荷兰本土 努力探索前卫艺术的发展之路,且取得了卓尔不凡的独特成就,形成著名的风格派(De Stijl,荷兰 文,即风格之意)。风格派正式成立于1917年,其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 。
现场真实照片
施罗德住宅特色分析
光滑的墙板、简洁的体块、大片的 玻璃,横竖线条错落大节的构图,与荷 兰著名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的绘画有极 为相似的意趣。由此可以看到风格派对 建筑艺术的巨大影响。
建
筑
功一
能
层 平
面
分
析
一层主要功能:办公饮食; 主要空间:办公和厨房;
次要空间:女仆房间;
辅助空间:楼梯和一个用于 连接休闲的院子和屋子的空间
流线特点分析:
相互串通 首尾相连 关系紧密
Schroeder residency
建
筑
功 能
二 层 平
面
分
析
二层主要功能:起居活动空间(卧室,浴
室和起居室)
功能特色:
通过滑动和旋转面板实现生活空间的可变。
(晚上睡觉时滑动板可以把房间分隔为四个部分, 白天它是一个开放的空间)
房间通风、适于居住
把完整的矩形分割成小的矩形。 通过系统的比例,在多样性中寻求统一的整体效果。
建
筑
建筑的入口之上增加了雨篷,
入
光线的照射下达到一种光影效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口
正面看施罗德住宅画面分割比例
协调。
以不同颜色木条装饰的 窗户可以关闭也可以对 外打开,最大的安全角 度是90度, 以免出现不和谐的倾 斜——,在严格的荷兰 风格派运动系统中,只 允许出现水平和垂直。
(红蓝椅)
1919-Buffetkast(自
助柜)
1923-Berlijnse stoel
(柏林椅)
1924-Rietveld-
Schroderhuis(施罗德 住宅)
1932-Zigzagstoel
(锯齿椅)
里特维德主要作品:
1927-Birzastoel
(Briza 椅)
1940-Zomerhuis
结
动空间。
构
分
析
一层平面
二层平面
建筑形式形成阐释
以“红蓝椅”为形式概念:
建筑把功能空间(及悬吊平台 和阳台体积)从立方体的核心 离心式地甩开。 平面形态的组织从规则的矩 形到不规则的多边形。
建 筑
Schroeder residency
立
面
建筑立面要素分析:
比例:建筑立面由很多1:1,1: 根号2,1:根号3的矩形组成。
在1964年去世之时其身后留下了超过215个家具设计,232个建筑设计,以及249个其它方 面如室内、平面等设计。他的最后一个作品是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在他去世时仍未完 成,最后由他1961年创立的组织成员接手完成。
里特维德主要作品:
1917Meubelwerkplaats (家具工厂)
1918-Rood-blauwesto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