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常识点总结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 周期表总结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 依据横行: 电子层数相同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从左到右布列 纵行: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 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从上向下布列 2、 结构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短周期(第1、 2、 3周期)周期: 7个(共七个横行)周期表 长周期(第4、 5、 6、 7周期) 主族7个: ⅠA-ⅦA族: 16个(共18个纵行) 副族7个: IB-ⅦB第Ⅷ族1个(3 零族(1个) 罕见气体元素 二.元素的 性质与原子结构(一) 碱金属元素:1、 原子结构 相似性: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都为1个递变性: 从上到下, 随着核电核数的 增大, 电子层数增多, 原子半径增大2、 物理性质的 相似性和递变性:(1) 相似性: 银白色固体、 硬度小、 密度小(轻金属) 、 熔点低、 易导热、 导电、 有展性。
(2) 递变性(从锂到铯) : ①密度逐渐增大(K 反常) ②熔点、 沸点逐渐降低 结论: 碱金属原子结构的 相似性和递变性, 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3、 化学性质(1) 相似性:(金属锂只有一种氧化物)4Li + O 2 Li 2O 2Na + O 2 Na 2O 22 Na + 2H 2O = 2NaOH + H 2↑ 2K + 2H 2O = 2KOH + H 2↑2R + 2 H 2O = 2 ROH + H 2 ↑产物中, 碱金属元素的 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 碱金属元素原子的 最外层上都只有1个电子, 是以, 它们的 化学性质相似。
(2) 递变性: ①与氧气反映越来越容易②与水反映越来越剧烈点燃 点燃结论:①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总结: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添,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落空电子的功底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全册
必修2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的2、写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7个周期(三短、三长、一个不完全),周期数=电子层数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4、碱金属元素(1)碱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Li 、Na 、K 、Rb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Na 与K 分别与水、氧气反应的情况 分别与出K 、Na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4)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 5、卤族元素(1)卤族元素的结构特点:F 、Cl 、Br 、I 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对其性质的影响。
(2)单质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条件与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卤素间的置换反应(4)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性质的递变规律 (5)同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核素(1)核素的定义: A P X(2)同位素: 1 1H 、 2 1H 、 3 1H(3)原子的构成:二个关系式: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 质子数P + 中子数N(3)几种同位素的应用: 126C 、146C 、 2 1H 、 3 1H 、238 92U二、元素周期律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高的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电子总是先从内层排起,一层充满后再排入下一层,依次是K、L、M、N(3)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个电子。
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 个);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 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 个电子。
2、元素周期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原子的电子层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3、第三周期元素化学性质变化的规律金属性的递变规律(1)钠镁与水反应现象,比较钠镁与水反应的难易(方程式书写)(2)镁铝与盐酸反应的难易(现象,方程式)(3)比较钠镁铝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1)比较硅、磷、硫、氯与氢气反应的难易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2)比较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3)向硫化氢水溶液中滴入氯水的现象结论: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二主要涉及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以及元素、核素、同位素等概念。
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一些归纳:
一、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一组元素的表格。
元素的排列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以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主族序数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称为元素周期律。
这种周期性变化的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三、元素、核素和同位素
1.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3.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四、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包括:
1. 金属性: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等。
2. 非金属性:主要依据是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的变化规律,以及元素跟氢化合的难易程度等。
以上是高中化学必修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 个)原子核 注意: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 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 主族:ⅠA~ⅦA 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完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总结-推荐文档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知识总结一.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1. 元素性质的范畴元素的性质⎪⎪⎪⎪⎪⎪⎪⎪⎩⎪⎪⎪⎪⎪⎪⎪⎪⎨⎧⎪⎪⎩⎪⎪⎨⎧⎪⎪⎩⎪⎪⎨⎧元素的电负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判断非金属性方法判断金属性的方法原子半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 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③、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①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一、二、三周期)周期(7个横行) ②、长(四、五、六周期)周期表结构 ③、不完全(第七周期)①、主族(ⅠA ~ⅦA 共7个)元素周期表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核外电子排布 ②、原子半径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同周期: 从左到右(1)元素原子结构: 电子层数相同, 核电荷数增多(2)元素性质:元素的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性增强;编排依据七主七副零和八三长三短一不全原子半径减小;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减弱,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 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
同主族: 从上到下(1)原子结构 (2)元素性质最外层电子 原子半径增大 金属性增强 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数相同, 非金属性减弱电子层数增多。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增强 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 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减弱元素周期表中的规律(1)“三角形”规律所谓“三角形”, 即A.B 处于同周期, A.C 处于同主族的位置 (2)“对角线”规律 有些元素在周期表中虽然既非同周期, 又非同主族, 但其单质与同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却很相似, 如Li 和Mg, B 和Si 等。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律》知识梳理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知识梳理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层:在多电子的原子里根据电子能量的明显差异和离核远近的不同,将核外电子运动的不同区域,称作电子层。
并用n=1、2、3、4、5、6、7表示从内到外的电子层,这七个电子层又可分别称为K、L、M、N、O、P、Q层。
n值越大,说明电子离核越远,能量也就越高。
2.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依能量的不同分层排布,其主要规律是:(1)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能超过2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电子数不能超过2个)。
(5)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二、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强弱的判断依据1.元素的性质包括微观性质,系指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等和宏观性质(指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两个方面。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本质是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
2.比较元素的金属性强弱,通常从以下四方面考虑:(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3)单质的还原性(或离子的氧化性)的强弱。
(4)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3.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单质与H2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和氢化物的稳定性。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单质的氧化性(或离子的还原性)的强弱。
(4)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三、元素周期律1.含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这个规律叫周期律。
2.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递变是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即元素的性质是由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特别是最外层电子决定的。
3.元素周期律的主要内容(1)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最外层电子数由1递增至8 (若K层为最外层则由1递增至2)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律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层数=周期序数=主族序数=最高正化合价 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5 18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 7 32种元素(放射性元素,一般不讨论) 表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结构稳定)3.元素周期表的框4.序数写左下角,质子所带电子为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但核电荷数应考虑不只有一种元素,如:Ne,HF 。
5.★10电子微粒 CH 4、NH 3、H 2o.HF 、Ne 、Na +、Mg + 、Al + N 3+、 O 2-.F _ NH4+、OH _ H3O +6.A.B 为两元素,A 原子序数x ,mn 为其所在周期所含元素种类,则AB 在同一主族(IA 族IIA 族)B 在A 上,B 原子序数:(x-n),下:(x+m).剩下周期:上:x-m,下:x+n.第二节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1.碱金属元素结构 1个电子决定化学性质:1和O2反应——还原性(越来越强)2.和酸、水反应——实质:和H +反应(置换出氢气难易程度)3.碱金属元素不参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先和水中H+反应),但熔融状态下可反应。
必修2_元素周期律_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基础知识回顾一、原子结构质子(Z 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 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 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 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 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 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 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 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 (7个横行) 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 (7个周期) 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 长周期 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 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 主族:ⅠA ~ⅦA 共7个主族族 副族:ⅢB ~ⅦB 、ⅠB ~ⅡB ,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 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 和ⅠB 之间 (16个族) 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质子(Z个)原子核注意: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Z个)★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3.元素、核素、同位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对于原子来说)二、元素周期表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2.结构特点: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三、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高中化学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超全面)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原子结构....1. 原子核的构成原子X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阳离子a W m+: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 -m阴离子b Y n-: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 +n补充: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中的最小粒子;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二、核素、同位素......1、定义: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原子)互为同位素。
2、同位素的特点 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②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是不变的。
练习:1、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
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粒子不显电性B .该粒子质量数为4原子核核外电子Z 个中子(A-Z )个质子Z 个C.与氢元素的质子数相同 D.该粒子质量比氢原子大2、已知A2-、B-、C+、D2+、E3+五种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与它们对应的原子的核电荷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现有b X n-和aY m+两种离子,它们的电子数相同,则a与下列式子有相等关系的是()(A)b-m-n(B)b+m+n(C)b-m+n(D)b+m-n4、某元素的阳离子R n+,核外共用x个电子,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元素原子里的中子数为()(A)A-x-n(B)A-x+n(C)A+x-n(D)A+x+n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编排原则: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元素周期表1. 结构- 周期-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 周期的分类:短周期(第1、2、3周期),长周期(第4、5、6周期),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
- 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递增。
- 族- 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Ⅷ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个纵行称为一族。
- 族的分类:主族(用A表示,共7个主族,分别是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族),副族(用B表示,共7个副族,分别是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族),0族(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族)。
- 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序数,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原子序数递增。
2.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 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1. 碱金属元素- 原子结构- 碱金属元素(锂、钠、钾、铷、铯、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为1。
- 从锂到钫,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 物理性质- 碱金属单质都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铯略带金色光泽),质软,密度小(钾的密度小于钠),熔点低,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碱金属单质的密度呈增大趋势(钾反常),熔点和沸点逐渐降低。
- 化学性质- 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 都能与氧气反应:- 锂与氧气反应:4Li + O_2=2Li_2O(反应较缓慢)。
- 钠与氧气反应:4Na+O_2 = 2Na_2O(常温下),2Na + O_2{}Na_2O_2(加热或点燃)。
- 钾与氧气反应比钠更剧烈,生成超氧化钾(KO_2)等更复杂的氧化物。
- 都能与水反应:- 2Na + 2H_2O=2NaOH + H_2↑,反应剧烈,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
(完整)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超全面],推荐文档
2NaBr + I2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
F2 Cl2 Br2 I2 氧化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①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② 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一 般是不变的。
练习:Leabharlann 1、法国里昂的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
“零号元素”。下列有关“四中子”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粒子不显电性
X 质量数 —— A
核电荷数 —— Z
——元素符号
(核内质子数)
请看下列表示
a——代表质量数; b——代表质子数既核
+d
X a c+
be
电荷数; c——代表离子的所带电 荷数; d——代表化合价
e——代表原子个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阳离子 aWm+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 bYn-: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 外电子数=b+n
4、元素金属性判断标准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3)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性越强。
结论:同一主族的金属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随着金属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大,单质的金属性(还原性)逐渐
)
(A)b-m-n
(B) b+m+n
(C)b-m+n
(D) b+m-n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一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一、电子层1. 概念: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2. 表示方法:通常吧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做第一层。
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电子层叫做第二层,由里往外以此类推。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一低三不超)1. 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尽可能优先排布在能量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一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电子最先排满K 层,当K 层排满后再排布在L 层,依此类推。
2. 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 2个电子(n 为电子层序数)3. 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K 层作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不超过32个。
四、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 1. 2. Cl-五、元素周期表中1-20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特征1.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 、Ar 。
2. 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C 。
3. 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O 。
4. 最外层电子数和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是Ne 。
5.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 、Si 。
6.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 、P 。
7.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 、Be 、Al 。
8.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 、Ca 。
9.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He 、C 、S 。
10.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O 。
知识点二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等)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二、元素周期律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2、化学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化学必修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工具,它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
横行称为周期,纵行称为族。
元素周期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子半径: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2、化合价: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族序数(O、F 除外),最低负化合价等于族序数减去 8。
3、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二、化学键化学键是使离子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
1、离子键:由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一般存在于活泼金属(如钠、钾等)与活泼非金属(如氯、氧等)之间。
2、共价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分为极性共价键(如氯化氢中的氯氢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如氯气中的氯氯键)。
三、化学反应与能量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吸热反应需要吸收热量,体系能量升高;放热反应放出热量,体系能量降低。
2、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构成条件包括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形成闭合回路。
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四、有机化合物1、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是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
2、乙烯:具有平面结构,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3、苯:是一种环状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五、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1、金属的冶炼:包括热还原法(如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电解法(如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取钠)等。
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例如海水淡化、从海水中提取镁、溴、碘等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律(Periodic law),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即原子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下面是WTT为你收集整理的必修二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二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必修二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金属性逐渐增强。
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结论:
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3.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
①密度逐渐增大(K反常) ②熔点、沸点逐渐降低
3)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二)卤族元素: 2.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性:从F2到I2
1)卤素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2)密度逐渐增大;
3)单质的熔、沸点升高
3.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X2 + H2 =
2 HX
卤素单质与H2 的剧烈程度:依次减弱;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4.非金属性的强弱的判断依:
1.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与H2反应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
2.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的能力减
弱,失电子的能力增强,即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3.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性质,元素性质反应原子结构。
同主族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决定了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必修二化学元素周期律知识点总结三.核素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电子的质量可忽略。
(3)原子序数 =
核电核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4)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二)核素
核素:把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一种原子即为一种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或: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间互称为同位素。
(1)两同:质子数相同、同一元素
(2)两不同:中子数不同、质量数不同
(3)属于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