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植菌(内容参考)
定植菌
1、对于ICU的患者,尤其是机械通气患者,涂片辅助判断的模式似乎并不适用。
定植乃是感染的必须过程:
对于未曾机械通气的患者,若条件致病菌定植于上呼吸道之后,其转归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条件合适(主要是宿主下呼吸道粘液-纤毛清除机制受损或削弱),进一步下行至下呼吸道,造成感染;另外的可能就是仅表现为上呼吸道定植,宿主免疫机制正常,并不造成感染,一段时间后因宿主上呼吸道生态平衡的恢复而消失。
但对于ICU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宿主完整的呼吸道防御机制不存在,上呼吸道定植菌可通过导管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所以这类患者,只要不拔管,感染是一定会出现的,而且感染的原因菌就来自上呼吸道。
这类患者临床在插管的同时必定会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而且是重锤猛击。
往往在插管初期,头三天内送检的标本要么不长菌,要么长少量上呼吸道正常菌群。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呼吸道定植抗力消失,环境菌株(高耐低毒)诸如不动铜绿PDR株等很容易占据整个上呼吸道并沿着导管下行。
在不拔管的情况下,临床不用药则细菌进一步下行造成感染,如用药又无法清除导管上定植的细菌。
所以这类患者,个人认为,即便上呼吸道定植,也需做药敏供临床参考!
2、还有一类特殊患者,老年痴呆,这类患者往往依从性差,临床治疗一般经验为主,但部分患者在长时间经验治疗后,临床无效。
此时上呼吸道定植的条件致病菌(非正常菌群)很可能是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
所以这类患者在无法获取合格标本的情况下,上呼吸道标本的培养情况还是有参考价值的。
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欢迎讨论!
“治疗感染而非污染,治疗感染而非定植!”是抗生素合理应用的黄金法则
既然是定植菌,说明它们就是社区里的合法居民哇;和谐社会,和谐社区~~~。
如何判断培养出的细菌是定植菌还是感染菌
工作中经常会碰到痰中检出MRSA,但临床上病人无任何感染症状?而MRSA是院感重点监测细菌,这种情况是否要治疗?是否需要隔离?有时候院感的同事也会咨询我们相关的问题。
我一般的解释是如果无临床症状可能是定植菌,可以不用治疗,但为了避免传播需要做相应的隔离。
但到底如何判断一种检出群到底是定植菌还是感染菌呢?这个问题曾经也非常困扰我。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如何看,请大家探讨一下。
以下是我在一论坛上看到的解释也拿来与大家共享,希望能对大家理解此问题有帮助。
当然希望各位先分享自己的观点。
————————————————————————————————————樵夫(一)细菌的定植各种微生物(细菌)经常从不同环境落到人体,并能在一定部位定居和不断生长、繁殖后代,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细菌定植”。
定植的微生物必须依靠人体不断供给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和繁殖,才能进而对人体产生影响(如导致感染)。
(二)定植的条件1.必须具有黏附力细菌只有牢固地黏附在机体的黏膜上皮细胞上,才不会被分泌物、宿主的运动或其器官的蠕动冲击掉,这是细菌能够在人体定植的关键。
定植的微生物的黏附机制相当复杂。
2.必须有适宜的环境细菌要长期生存必须有一定的环境条件,也即定植部位的各种环境因素,如氧化一还原电势,以及+pH值和营养物质等要能满足定植细菌的需要。
3.必须有相当的数量在定植过程中,有一部分细菌会因黏附不牢固而脱落,即使已初步定植的细菌也会随上皮细胞的代谢活动而被排除。
因此,从一开始就必须有大量的菌群,才可能有一定数量的细菌定植成功。
(三)定植抵抗力有些微生物为什么不能在人体定植,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环境条件不适宜,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宿主的机体存在着定植抵抗力。
已在特定部位定植的正常菌群一般都具有抑制其他细菌再定植的能力,即定植抵抗力。
(四)去污染的概念所谓去污染(decontamination)就是人为地将机体的正常菌群或已定植的细菌,部分或全部去除的一种防止感染措施,一般可分为全部去污染和选择性去污染两个类型。
如何判断培养出的细菌是定植菌还是感染菌
2.必须有适宜的环境细菌要长期生存必须有一定的环境条件,也即定植部位的各种环境因素,如氧化一还原电势,以及+pH值和营养物质等要能满足定植细菌的需要。
3.必须有相当的数量在定植过程中,有一部分细菌会因黏附不牢固而脱落,即使已初步定植的细菌也会随上皮细胞的代谢活动而被排除。因此,从一开始就必须有大量的菌群,才可能有一定数量的细菌定植成功。
(一)细菌的定植
各种微生物(细菌)经常从不同环境落到人体,并能在一定部位定居和不断生长、繁殖后代,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细菌定植”。定植的微生物必须依靠人体不断供给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和繁殖,才能进而对人体产生影响(如导致感染)。
(二)定植的条件
1.必须具有黏附力细菌只有牢固地黏附在机体的黏膜上皮细胞上,才不会被分泌物、宿主的运动或其器官的蠕动冲击掉,这是细菌能够在人体定植的关键。定植的微生物的黏附机制相当复杂。
条件致病菌又称为机会致病菌,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当其集聚部位改变、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菌群失调时则可致病,如变形杆菌。
各种微生物(细菌)经常从不同环境落到人体,并能在一定部位定居和不断生长、繁殖后代,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细菌定植”。
定植的微生物必须依靠人体不断供给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和繁殖,才能进而对人体产生影响(如导致感染)。
要结合“标本涂片、培养及临床表现”,才能判定是定植还是致病菌。
呼吸系统细菌定植与感染_冉茂娟
[5] 张昊,周新,张杏怡,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下呼吸道细 菌定植与肺功能关系研究[J].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 ( 17 ) : 1034 - 1037.
[6] Tumkaya M,Atis S,Ozge C,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Quencyin COPD[J]. RespirMed,2007,101( 4) : 729 - 733.
[3] 徐焱,王丹华,徐英春,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部分定植细 菌定植特点及变化规律[J].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 ( 3) : 209 - 212.
[4] Murphy TF,Brauer AL,Sethi S,et al. Haemophilus haemolyticus: a human respiratory tract commensal to be distinguished from Hae mophilus influenzae[J]. J Infect Dis,2007,195( 1) : 81 - 89.
320
临床肺科杂志 2012 年 2 月 第 17 卷第 2 期
四川大学《医院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8802》在线作业2
《医院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8802》在线作业2
埃博拉病毒属于生物安全等级中
A:安全一级
B:安全二级
C:安全三级
D:安全四级
参考选项:D
患者为开放性肺结核,接触时应佩戴哪种口罩:
A:医用外科口罩
B:护理口罩
C:医用防护口罩
D:纱布口罩
参考选项:C
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
A:灭菌水平
B:消毒水平
C:清洁水平
D:去污水平
参考选项:B
下列哪种消毒剂属于中效消毒剂:
A:过氧乙酸
B:2%戊二醛
C:75%酒精
D:洗必泰
参考选项:C
内镜的消毒合格标准为:
A:≤5CFU/件
B:≤10CFU/件
C:≤15CFU/件
D:≤20CFU/件
参考选项:D
固体消毒剂包括:
A:邻苯二甲醛
B:过氧乙酸
C:戊二醛
D:过氧化氢
E:环氧乙烷
1。
2011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_专家共识
症医学科、呼吸病科、器官移植科、儿科、妇科等陆续 制定了各科侵袭性真菌病治疗或诊治指南, 但涉及 多学科的念珠菌病的规范化诊治的建议目前尚属缺 如, 这也是本届论坛提出/ 念珠菌病诊治策略0议题 的主要原因。鉴于念珠菌病诊断和治疗的现状, 参 与/ 论坛0的各学科专家一致认为, 在当前国内有关 念珠菌病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大系列临床资料很
下列各种念珠菌病的抗真菌治疗方案主要参考自美国念珠菌病治疗临床实践指南附表3也参考自欧洲有关白血病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中抗真菌治疗指南以及成人非中性粒细胞减少住icu患者侵袭性念珠菌病的处理等同时也参考了国内制定的ifd等的治疗或诊治指南的相应部分包括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实体器官移植患者l3重症患者肺真菌病患者3儿童侵袭性肺真菌病患者4和妇科真菌病患者的诊治指南
深部器官念珠菌病属 IF D, 由于国内尚缺乏大 系列的临床资料, 专家组认为可借鉴国外基于大量 循证医学临床证据的 IFD 诊断定义, 结合国情提出 诊断标准的建议。主要参考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 织/ 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和美国国立变态反应和 感染病研究院 真菌病研 究组( EORT C/ M SG) 2002 年制定的免疫缺陷者机会性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
修改后的定义与原定义相仿, 主要适用于药物 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研究, 并不推荐用于临床决策。 然而该定义对 IF D 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因此专家组认为仍值得借鉴。但应注意的是该诊断 定 义用 于 临 床 试 验 或 流 行 病 学 研 究 时, 仅 确 诊 ( prov en) 和临床诊断( pro bable) 病例可作为研究对 象, 疑似( possible) 病例需除外。专家组认为如将该 诊断定义用于临床实践, 在处理符合疑似 IFD 诊断 标准的病例时也可作为临床决策的参考。
上呼吸道和口腔存在大量定植菌诊断详述
上呼吸道和口腔存在大量定植菌诊断详述*导读:上呼吸道和口腔存在大量定植菌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厌氧菌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可有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如咳脓臭痰。
其他类型的多重感染缺少特征性症状。
一般而言,多重感染患者症状更严重。
多重肺部感染尽管临床上相当常见,但确诊甚为困难,一是因为某些病原体如病毒等实验室诊断技术不能适应临床需要;二是由于下呼吸道标本采集困难,上呼吸道和口腔存在大量定植菌,而在长期住院或抗菌治疗过程中其菌群经常变化,经口咳痰标本易遭污染,培养有多种细菌生长不表示真正存在多重感染,相反培养无菌生长或单一细菌生长并不能排除多重感染。
临床上凡有上述好发多重感染的病种和危险因素或者中重度肺部感染经规范的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都应该提高警觉,考虑到多重感染的可能。
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症常见厌氧菌和需氧菌混合感染,如果临床症状典型,便可按多重感染处理。
在其他类型肺炎其多重感染包括二重感染的诊断需要确切的病原学证据。
血液和胸液标本培养结果最具诊断价值,下呼吸道防污染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标本需要结合定量培养。
咳痰经过筛选,取合格标本培养,若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是优势生长均达到106CFUml,有重要参考价值。
条件致病性真菌亦需从下呼吸道应用防污染技术进行采样,口痰标本培养结果无意义。
病毒检测因培养困难,血清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有参考价值。
病理组织学检查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和某些特殊病原体感染(真菌、卡氏肺孢子虫、分枝杆菌)结合特殊染色有重要诊断价值。
咳痰经过筛选,取合格标本培养,若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是优势生长均达到106CFUml,有重要参考价值。
X线病变范围更广泛,坏死性肺炎更常见。
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常见于硫化氢中毒。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
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
定植菌与感染菌区别有哪些
定植菌与感染菌区别有哪些
定植菌与感染菌区别如下:
1.生长环境不同
定植菌是指各种细菌,分别从不同地方落到人体的某一固定部位,然后在这个固定部位生长繁殖,并且对人体产生影响。
感染菌可以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内,可以在人体内很多地方迅速生长繁殖,并且释放毒素,对人体组织器官产生损伤。
2.生长条件不同
定植菌在人体内某个固定部位生长,需要机体不断供给营养,才可以生长繁殖。
感染菌不需要供给营养物质,同样会很快生长繁殖。
3.数量不同
定植菌在人体的某个部位,早期就需要很多数量,才可以附着在局部生长繁殖。
感染菌只需要少量进入人体内,就可以很快繁殖很多病菌,对人体产生危害。
4.需要的粘附力不同
定植菌必须要有很强的粘附力,才可以粘附在人体内生长繁殖。
感染菌不需要粘附力,就可以在人体内生长繁殖。
耐药菌感染与定植鉴别
A. Van Bellkum, France
MALDI-TOF-MS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 massspectrometry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引领分子诊断新时代,对核酸或蛋白质 、多肽等生物大分子进行微 量分析,且具有高灵敏度和高质量检测范围。目前不但应用于肿瘤、
6
下呼吸道标本常受到上呼吸道定植菌的污染
• • 咳痰标本病原体培养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的常用方法,但这却是困扰临 床医生的一大难题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呼吸道标本在留取过程中受到来自上呼吸道定植菌的污染
污染
上呼吸道细菌的定植是一个普遍规律,任何获得下呼吸道标本的努 力都不能避免受到来自上呼吸道定植菌的污染
区分定植与感染的意义
将定植判断为感染,会导致临床过度治疗, 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诱导耐药性的产生。 将感染判断为定植,会延误临床治疗,增加 患者的病死率。
区分定植与污染、感染的现状:困难较大,尤其是那些开 放系统标本分离出的病原菌
呼吸系统
口咽部、鼻咽部为正常 菌群的定植部位,痰培 养出现病原菌,不能确 诊是否为感染
朱迎钢,瞿介明.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10(5):421-423.
目前呼吸系统感染的最大困惑是 诊断问题
•区别定植与感染对于 • 由于致病菌在呼 吸道的定植极为 常见,目前临床 上对肺部感染的 最大困惑是诊断 问题 • 痰或者经气管吸 引标本(TTA) 分离到的致病菌 应该如何区别是 定植菌还是感染 菌?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非 常重要,否则极易导 致治疗不足或治疗过 度,但这恰恰是呼吸 道感染临床迄今没有 解决的难题
养殖场常用的防霉菌产品及使用注意事项
No.5,2021养殖场常用的防霉菌产品及使用注意事项许国龙(辽宁省凌源市城郊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凌源122500)摘 要:霉菌中毒病是养殖场重点防控的疾病之一,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或饮水引发,肝脏、肾脏、淋巴结、胃、肠道、卵巢、输卵管、子宫等是受侵害的主要靶器官,可造成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繁殖障碍,机体衰弱,生产性能下降等症状,严重中毒的畜禽在短时间内会死亡。
目前用于治疗霉菌中毒的产品中,大多以葡萄糖氧化酶、蒙脱石、丙酸钙、微生态、酵母细胞壁提取物、硫酸铜、中草药类抗霉剂等为主要活性成分,不同成分有不同的作用机理,临床可结合自身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霉菌病应以预防为主,尤其是加强对饲料和饮水的管理,尽最大可能降低损失。
关键词:养殖;霉菌;产品;使用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1.05.019 霉菌及其危害霉菌又称“丝状真菌”,是一种广泛分布在自然界的一种真菌微生物,空气、河流、污水沟、食品、动物体表等都有分布,大部分的霉菌对动物没有致病性,有少量种类的霉菌如黄曲霉、赭曲霉、纯绿青霉、寄生曲霉、软毛青霉等毒性较强。
霉菌在体外易培养,对培养基营养的要求不高,环境适宜时不到24h即可长出肉眼可见的菌丝,菌丝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繁殖菌丝3部分,营养菌丝主要在底部,可深入培养基内部进行营养的汲取,从而促进菌丝的不断生长。
气生菌丝主要生长在外面,通过不断发育转变为繁殖菌丝,繁殖菌丝能产生孢子,待孢子成熟后就可以脱落菌丝飘在空气中,遇到合适的培养基能重新长成一个霉菌落。
如果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动物采食后就会对肝脏、肾脏、淋巴结、胃、肠道、卵巢、输卵管、子宫等造成危害,从而引发消化不良,免疫力低下,繁殖障碍,机体衰弱,生产性能下降等症状[2]。
严重中毒的畜禽在短时间内会死亡,阻碍了养殖业的发展[1]。
常用的防霉菌产品2.1 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是可以催化葡萄糖分解为单原子氧的一种有机酶,分解产物单原子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霉菌毒素具有较好的降解作用。
定植菌or致病菌
病例
治疗14天后患者病情平稳。停用抗菌药物治疗,复查痰培 养提示鲍曼不动杆菌2+。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考虑此时的 鲍曼不动杆菌为定植而非感染。
那么临床中什么时间考虑感染,什么情况考虑定植呢?贺 蓓教授强调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容忽视,诊断须结合临床。 患者常有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症状,常伴痰性状、 痰量、氧合、影像学、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等改变。临床 指标最不特异,但最重要。
1周后,再次出现发热,体温39C°,伴咳嗽咳痰增加,痰为黄白色, 量较前增加,呼吸困难有所加重。血常规: WBC 13.5X109/L,N% 85%,降钙素原(PCT)升高明显(3.5 ng/mL),胸片示:右肺多 发斑片影,较前加重。
病例
予以头孢哌酮/舒巴坦3 g q6h,联合米诺环素治疗,4天后体温恢复 正常,症状缓解。 痰培养结果回示:鲍曼不动杆菌4+ 综合以上证据考虑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定植菌or致病菌
思考:
➢ 呼吸道标本病原学培养阳性,是定植还是感染? ➢ 临床提示感染,反复病原学培养阴性,怎么办? ➢ 感染且病原学培养阳性,但治疗无效,怎么分析? ➢ 治疗好转,再次发热,病原学无改变,如何处理? ➢ 病人一直发热,就一定是感染吗?
概念
1. 细菌定植:各种微生物(细菌)经常从不同环境落到 人体,并能在一定部位定居和不断生长、繁殖后代, 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细菌定植”。
如何判断定植or感染
1、临床特征 2、微生物学检查 3、生物学标志物、分子生物学
临床特征-最不特异但最重要
1、发热 2、呼吸困难 3、咳嗽、咳痰 4、痰性状、痰量 5、氧合 6、影像学 7、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均不特异
危险因素:对鉴别定植和感染意义不大
消毒技术(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测试题(三)
消毒技术(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测试题(三)1、单选血液透析的水处理设备的滤砂、活性炭、阴阳离子树脂、反渗膜等需按照生产厂家要求或根据水质情况进行更换。
下列错误的是()A.石英砂过滤器根据用水量每周反洗1~2(江南博哥)次,一般每年更换1次B.活性炭过滤器反洗的周期为1~2次/周,建议每年更换1次C.树脂软化器阳离子交换树脂一般每1~2年更换1次D.再生装置其再生周期为每1天再生1次E.精密过滤器过滤精度为5~10μm,一般2个月更换1次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国家卫生计生委《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年)规定再生装置其再生周期为每2天再生1次。
2、单选采用15%过氧乙酸对病家房间空气进行熏蒸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A.30分钟B.1小时C.2小时D.12小时E.24小时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空气消毒时,消毒效果与消毒剂施药方式有密切联系。
气溶胶喷雾消毒与熏蒸消毒方式相比,前者因为消毒剂微粒的粒谱直径小,悬浮于空气中的时间相对较长,所以在同样的消毒剂量情况下,其消毒作用效果会更好,气溶胶喷雾消毒与熏蒸消毒方法比,要达到相同的消毒效果,前者使用的消毒剂浓度相对较低、消毒时间更短。
消毒作用时同根据消毒对象、消毒剂属性等因素决定。
3、单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应承担的主要职责是()A.传染病监测及疫情报告B.主动收集、分析病例临床资料C.及时发现传染病就诊病例并及时采取措施D.开展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E.积极治疗传染病病人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主要职责是预防控制传染病,医疗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医疗救治与病人的管理。
4、单选油剂可用的消毒方法是()A.干烤消毒法B.压力蒸汽灭菌法C.紫外线消毒法D.煮沸法E.过滤除菌法正确答案:A5、单选传染病患者住院隔离、病愈或死亡后,对其原居住点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是()A.随时消毒B.终末消毒C.疫源地消毒D.预防性消毒E.中水平消毒正确答案:B6、单选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处理的基本原则是()A.通常情况下先清洗后消毒B.特殊感染的情况先消毒后清洗C.首选物理方法消毒或灭菌D.复杂的器械先手工清洗再机械清洗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处理,通常情况下应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消毒技术(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找答案(强化练习)
消毒技术(主管技师):专业实践能力找答案(强化练习)1、单选消毒措施对下列传染病的控制具有明显意义的是()A.疟疾B.登革热C.莱姆病D.乙型脑炎E.钩端螺旋体病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疟疾、登革热、莱姆病、乙型脑炎的病(江南博哥)原传播媒介是蚊虫,主要控制措施是灭蚊处理,消毒措施对其意义不大,消毒措施可杀灭环境中的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原体钩端螺旋体。
2、单选颁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卫生部D.省级人民政府E.公安部正确答案:B3、单选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当()A.戴口罩、帽子B.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戴护目镜C.每次操作前及操作后应当严格洗手或者手消毒D.戴手套操作时,每治疗一个病人应当更换一副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4、单选传染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存活能力最强的是()A.艾滋病B.白喉C.结核病D.淋病E.梅毒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结核病的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强。
在干燥痰核、飞沫中可保持传染力8~10天。
而艾滋病病毒、白喉杆菌、淋球菌及梅毒苍白螺旋体在外环境中抵抗力弱,存活时间较短。
5、单选在上述疾病中,可出现胃肠道症状的传染病是()A.麻疹、风疹B.霍乱、O157C.流感、SARSD.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病毒E.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正确答案:B6、单选戊二醛消毒灭菌一般用()A.雾化法B.浸泡法C.喷洒法D.照射法E.擦拭法正确答案:B7、单选开展肠道传染病疫源地消毒时,首先要开展的工作内容是()A.灭蝇B.环境消毒C.空气消毒D.物表消毒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通过蝇类媒介昆虫的传播活动,极有可能造成消毒合格的对象再次受到污染,所以为了避免二次污染,首先应采取灭蝇措施。
8、单选广义的《传染病防治法》应包括的内容有()A.传染病防治法B.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C.献血法D.母婴保健法E.以上都属于正确答案:E9、单选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必须符合的营养、卫生标准的制定部门是()A.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B.卫生监督机构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D.工商行政管理部门E.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正确答案:C10、单选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监测实验室,每周对哨点医院送检的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并分离得到不同型别的流感毒株,实验结束后对废弃的标本等废弃物、环境等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G试验采样及结果分析参考_第二版
G试验采样及结果分析参考【标本采集及送检要求】1、标本采集要求:1)采集过程要求无菌操作,用指定的肝素类抗凝、无菌、无β葡聚糖采血管;2)常规住院病人早上用药前空腹采血,血透患者透析前采血。
2、标本的送检和保存要求:标本采集后应在半小时内离心,4小时内检测完。
若当日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应将离心后的血浆转移至无β葡聚糖的容器内-20℃以下冷冻保存,一周内使用。
【试剂溶液保存】复溶后的试剂溶液应在10分钟内使用。
若当次试验有剩余,可将剩余的试剂溶液封口后置-20℃以下冷冻保存,一周内使用。
不能反复冻融试剂溶液。
【假阳性因素】1、(1-3)-β-D葡聚糖污染。
使用非试剂厂家提供的采血管、反应试管、吸头等容易受(1-3)-β-D葡聚糖污染;2、某些纤维素透析膜污染,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3、G试验前注射过香菇多糖、脂肪乳、人血白蛋白等药物。
4、G试验前注射过某些中药注射剂,如黄芪多糖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药物。
【假阴性因素】1、不敏感菌:某些真菌如接合菌(毛霉菌、根霉菌)细胞壁没有(1-3)-β-D 葡聚糖成分;隐球菌细胞壁外有荚膜致使(1-3)-β-D 葡聚糖释放不出,这些真菌G试验不能检测。
有临床症状,但G试验阴性时,临床医生可考虑这两种真菌感染的可能。
2、定植菌:研究显示,定植真菌不引起患者血液的(1-3)-β-D 葡聚糖升高,即使是严重定植。
因此G试验阴性可以区分真菌定植或侵袭性感染。
【结果分析】【反应曲线分析】正常的真菌阳性曲线异常的真菌阳性曲线正常的真菌阳性曲线走势呈反“S”形,曲线终点的RT值较低。
异常的真菌阳性曲线走势呈“S”形,曲线前段突然下降,曲线后段趋平,曲线终点的RT值较高。
1、异常的真菌阳性曲线一般是临床用药产生的干扰,建议排除干扰后重新检测;2、对达限时间短(<700s),测量值高(>5000pg/ml)的阳性结果,应做反应曲线分析;3、为对患者负责,建议对检测阳性结果都做反应曲线分析。
定植菌(内容参考)
定植菌(内容参考)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皮肤上的细菌往往与个人卫生及环境情况而有所差异。
最常见的是革兰氏阳性球病,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见,有时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当皮肤受损伤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疖、痛。
在外阴部与肛门部位,可找到非致病性抗酸性耻垢杆菌。
口腔中的细菌,口腔温度适宜,含有食物残渣,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
口腔中的微生物有各种球菌、乳酸杆菌、梭形菌、螺旋体和真菌等。
胃肠道的细菌,因部位而不同,胃酸的杀菌作用,健康人的空肠常无菌。
若胃功能障碍,如胃酸分泌降低,尤其是胃癌时,往往出现八叠球菌、乳酸杆菌、芽胞杆菌等。
成年人的空肠和回肠上部的细菌很少,甚至无菌,肠道下段细菌逐渐增多。
大肠积存有食物残渣,又有合适酸硷度,适于细菌繁殖,菌量占粪便的1/3。
大肠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双歧杆菌、厌氧性球菌等,其他还有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真菌等。
呼吸道的细菌,鼻腔和咽部经常存在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在咽喉及扁桃体粘膜上,主要是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占优势,此外还经常存在着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如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等。
正常人支气管和肺泡是无菌的。
泌尿道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仅在泌尿道外部有细菌存在,如男性生殖器有耻垢杆菌,尿道口有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及杆菌;女性尿道外部与外阴部菌群相仿,除耻垢杆菌外,还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生殖道细菌,阴道内的细菌随着内分泌的变化而异。
从月经初潮至绝经前一般多见的为阴道杆菌(乳酸杆菌类);而月经初潮前女孩及绝经期后妇女,阴道内主要细菌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机体的多数组织器官是无菌的,若有侵入的细菌未被消灭,则可引起传染。
因而在医疗实践中,当手术、注射、穿刺、导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细菌感染。
细菌在人体地分布(一)正常菌群地含义人自出生后,外界地微生物就逐渐进入人体。
在正常人体皮肤、粘膜及外界相通地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和泌尿道)等部位,存在着对人体无害地微生物群,包含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
定植与感染如何区分
1.汪复等.实用抗感染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16-21
2.陈丽丹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 20 (8 ):1091-1093
第三十九页
随访
• 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但持续分离到某菌=定植 。
第四十页
案例
• 对印度一家医院2008年-2009年ICU患者的前瞻性研究 Azim A et al.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2010;59:955–960
第三十八页
痰培养出的不动杆菌可能为定植菌
痰标本易受口咽部菌群的污染 对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分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体表
陈丽丹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 20 (8 ):1091-1093
第三十七页
住院患者不动杆菌定植率高
研究显示,入住ICU的患者50%以上存在细菌定植,而鲍曼
不动杆菌的定植率达39%
N=96例
N=51例
细菌定植
53.1%
鲍曼不 动杆菌
39%
70%的患者在入住ICU时已入院≥48h 患者在入住ICU时取鼻腔、口腔、直肠拭子培养,≥1个部位细菌培养阳性为定植
性预测价值。
第二十一页
合格痰标本
第二十二页
• 如果没有金葡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基本可排 除其所致感染,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 出现并不一定代表感染。 • 免疫功能正常,单纯痰中培养到念பைடு நூலகம்菌或曲
霉,定植可能大,除非有影像、组织病理学 证据。 • CPIS等。
第二十三页
痰标本-如何区分定植与感染
• 最简单和最直接的证据就是痰涂片,首先感 染菌会导致白细胞大量增加,其次由于感染 早期(细菌/真菌)启动非特异性免疫因子.
痰常见的定植菌和致病菌
痰标本培养结果的判断
定植
定植或致病
致病
真菌
白色念珠菌
曲霉菌
新型隐球菌
非白念的其他念珠菌
组织胞浆菌
马尼菲青霉菌
革兰阳性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A组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
肠球菌
肺炎链球菌
白喉棒状杆菌
B组链球菌(无乳链球菌)
奴卡菌
草绿色链球菌群
(米勒链球菌、轻型链球菌、变异链球菌、血链球菌和唾液链球菌等)
马红球菌
非白喉的其他棒状杆菌
李斯特菌
革兰阴性菌
嗜水气单胞菌
脑膜炎奈瑟菌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
木糖氧化产碱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军团菌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洛菲不动杆菌
脑膜败血黄杆菌
大肠埃希菌
空肠弯曲菌
流感嗜血杆菌
胎儿弯菌
副流感嗜血杆菌
人心杆菌
肺炎克雷白菌
柠檬酸菌(枸橼酸菌)
产酸克雷白菌
爱德华菌
卡他莫拉菌
阴沟肠杆菌
多杀巴斯德菌
聚团肠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产气肠杆菌
粘质沙雷菌
蜂房哈弗尼菌
金氏金氏菌
臭鼻克雷白菌
鼻硬结克雷白菌
摩氏摩根菌
类志贺邻单胞菌
奇异变形杆菌
普通变形杆菌
普罗威登斯菌
沙门菌
志贺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定植或感染的判断请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本表的分类并非绝对,虽然适用于多数情况
资料来源:Antibiotic essentials (Eighth edition). Edited by Cunha, BA. 2009. Physicians’ press, Sudbury, MA, USA.
定植菌概念
定植菌概念
定植菌是指一类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表面定居生长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可以是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它们在生物体表面形成复杂的生态系统,与宿主机体密切相关。
定植菌可以促进宿主机体的健康,参与人体的免疫调节、代谢调节、营养吸收等过程,同时还可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起到保护作用。
近年来,随着对定植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定植菌被发现并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未来,对定植菌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人类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
皮肤上的细菌往往与个人卫生及环境情况而有所差异。
最常见的是革兰氏阳性球病,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见,有时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当皮肤受损伤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如疖、痛。
在外阴部与肛门部位,可找到非致病性抗酸性耻垢杆菌。
口腔中的细菌,口腔温度适宜,含有食物残渣,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条件。
口腔中的微生物有各种球菌、乳酸杆菌、梭形菌、螺旋体和真菌等。
胃肠道的细菌,因部位而不同,胃酸的杀菌作用,健康人的空肠常无菌。
若胃功能障碍,如胃酸分泌降低,尤其是胃癌时,往往出现八叠球菌、乳酸杆菌、芽胞杆菌等。
成年人的空肠和回肠上部的细菌很少,甚至无菌,肠道下段细菌逐渐增多。
大肠积存有食物残渣,又有合适酸硷度,适于细菌繁殖,菌量占粪便的1/3。
大肠中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主要有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双歧杆菌、厌氧性球菌等,其他还有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真菌等。
呼吸道的细菌,鼻腔和咽部经常存在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在咽喉及扁桃体粘膜上,主要是甲型链球菌和卡他球菌占优势,此外还经常存在着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如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等。
正常人支气管和肺泡是无菌的。
泌尿道的细菌,正常情况下,仅在泌尿道外部有细菌存在,如男性生殖器有耻垢杆菌,尿道口有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及杆菌;女性尿道外部与外阴部菌群相仿,除耻垢杆菌外,还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生殖道细菌,阴道内的细菌随着内分泌的变化而异。
从月经初潮至绝经前一般多见的为阴道杆菌(乳酸杆菌类);而月经初潮前女孩及绝经期后妇女,阴道内主要细菌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机体的多数组织器官是无菌的,若有侵入的细菌未被消灭,则可引起传染。
因而在医疗实践中,当手术、注射、穿刺、导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细菌感染。
细菌在人体地分布
(一)正常菌群地含义
人自出生后,外界地微生物就逐渐进入人体。
在正常人体皮肤、粘膜及外界相通地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和泌尿道)等部位,存在着对人体无害地微生物群,包含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
它们在与宿主地长期进化进程中,微生物群地内部及其与宿主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一个能进行物质、能量及基因交流地动态平衡地生态系统习惯称之为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正常菌群大部分是长期居留于人体地又称为常居菌,也有少数微生物是暂时寄居地,称为过路菌。
(二)人体正常菌群地分布
皮肤上地细菌常常与个人卫生及环境状况而有所差异。
最常见地是革兰氏阳性球病,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多见,有时亦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当皮肤受损伤时,可惹起化脓性病菌病菌感染,如疖、痛。
在外阴部与肛门部位,可找到非致病性抗酸性耻垢杆菌。
口腔中地细菌,口腔温度适宜,含有食物残渣,是微生物生长地优秀条件。
口腔中地微生物有各种球菌、乳酸杆菌、梭形菌、螺旋体和真菌等。
胃肠道地细菌,因部位而不同,胃酸地杀菌作用,安康人地空肠常无菌。
若胃功用障碍,如胃酸分泌降低,特别是胃癌时,常常出现八叠球菌、乳酸杆菌、芽胞杆菌等。
成年人地空肠和回肠上部地细菌很少,以致无菌,肠道下段细菌逐渐增多。
大肠积存有食物残渣,又有合适酸硷度,适于细菌繁衍,菌量占粪便地1/3。
大肠中微生物地种类繁多,首要有大肠杆菌、脆弱类杆菌、双歧杆菌、厌氧性球菌等,其她还有乳酸杆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真菌等。
呼吸道地细菌,鼻腔和咽部常常存在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等。
在咽喉及扁桃体粘膜上,首要是甲型链球菌和卡她球菌占优势,此外还常常存在着潜在致病性微生物如肺炎球菌、流感杆菌、乙型链球菌等。
正常人支气管和肺泡是无菌地。
泌尿生殖道地细菌,正常状况下,仅在泌尿道外部有细菌存在,如男性生殖器有耻垢杆菌,尿道口有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及杆菌;女性尿道外部与外阴部菌群相仿,除耻垢杆菌外,还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
女性阴道内地细菌随着内分泌地变化而异。
从女性月经初潮至绝经前通常多见地为女性阴道杆菌(乳酸杆菌类);而女性月经初潮前女孩及绝女性女性月经期后妇女,女性阴道内首要细菌有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大肠杆菌等。
机体地多数组织器官是无菌地,若有侵入地细菌未被消灭,则可惹起传染。
因而在医疗实践中,当手术、注射、穿刺、导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细菌病菌病菌感染。
85 正常菌群分布在人体哪些部位?
主编:姚大力
了解人体正常菌群的分布对细菌感染疾病的病因诊断以及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正确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助于正确选择抗菌药物,有针对性地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防止菌群失调。
人体各部位的正常菌群如下表:
人体各部位正常菌群分布
皮肤
*表皮葡萄球菌(85~100)
*酵母菌(念珠菌占1%~15%) #痤疮丙酸杆菌(45~100)
<-杆菌(不动杆菌属占25%)*金黄色葡萄球菌(5~25)
*非典型分枝杆菌
#消化球菌
土壤细菌
*类白喉杆菌(55)
#痤疮棒状杆菌(5~80)
#产气荚膜梭菌(2~60)
皮肤真菌
口腔和咽部
*链球菌(25~99)
*表皮葡萄球菌(30~70) *类白喉杆菌
#消化链球菌(100)
<伴放线杆菌
<卡他布兰汉菌(10~97)<克雷伯杆菌(18)
<其他G-杆菌(0~3)
>梭杆菌(15~90)*化脓链球菌(5~10)
*金黄色葡萄球菌(35~50)
#乳酸杆菌(50~70)
#消化球菌(100)
<脑膜炎球菌(0~20)
<流感嗜血杆菌(40~80)
<不动杆菌(5~30)
>韦荣球菌(100)
*肺炎链球菌(0~50)
*肠球菌(5~20)
*念球菌(6~50)
#放线菌(常见)
<非致病奈瑟菌(0~20)
<副流感嗜血杆菌(20~50)
<大肠艾希菌(0~5)
>拟杆菌(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