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三册课中国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刘金林)

合集下载

北大附中中国近代史教案--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

北大附中中国近代史教案--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思考导学】1.中国边疆地区出现新危机的原因有哪些?有何表现?答案:原因:①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为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列强加紧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以及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

②地域辽阔的中国成为它们争夺的主要目标,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随之出现了严重危机。

表现:①西北边疆:1865年,阿古柏侵略新疆,占领天山南北;英俄勾结支持阿古柏。

1878年,左宗棠击败阿古柏,收复新疆。

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

②西南边疆:1888年,英国进攻西藏,清政府求和,英国强迫开放西藏的亚东为商埠。

③东南边疆:1874年,日本军队在美国支持下侵略台湾,遭到台湾人民的顽强阻击。

在英美等国的“调停”下,日本向中国勒索白银50万两从台湾撤军。

2.如何评价左宗棠?答案:(1)他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他创办楚军,协助清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

(2)他是洋务派的著名代表人物。

在洋务运动时期,他开办了福州船政局,主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起了积极的作用。

(3)他是清朝著名的爱国将领。

1875年,他奉命收复新疆。

1878年初,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他击败阿古柏侵略军,收复新疆。

3.法国挑起中法战争的目的何在?为什么说这场战争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答案:法国挑起中法战争的主要目的在于打开中国的西南门户,扩大在华的侵略势力。

在战争中,中国虽在战场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却同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使法国侵略者在谈判桌上达到了在战场没有达到的目的,出现了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

【自学导引】一、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1.背景: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他们加紧了侵略扩张,中国成为他们争夺的主要对象。

【华东师大版】八上历史:第2课《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华东师大版】八上历史:第2课《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1.《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19世 纪70年代边疆危机的背景
2.《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
教学
方法
教学目标导学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谈话法、图示法等多法结合
教学
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随着19世纪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中国边疆狼烟四起,危机四伏,不屈的中国人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抗运动,左宗棠、邓世昌等的名字还久久在中国大地上回响,黄遵宪的《台湾行》更是描绘 了台湾人民誓死保卫台湾 的勇气和行动,今天,就让我们再次回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去体味民族的血泪与兴衰,去回顾惨痛的教训和经验。”
一、左宗棠收复新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4、有人说阿古柏“一仆二主”,请问他的“二主”是哪两个?
2、英国和俄国为什么要承认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其实质和目的是什么?
3、对于西北边疆出现的危机,清朝政府内部有哪些不同意见?你赞成哪一种主张?
4、如果你是左宗棠, 你将如何打败阿古柏收 复新疆?
教学反思:
1、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在这节课当中体现了老师新课程理念,比如说《马关条约》内容这部分不仅让学生知道条约有哪些内容,老师还引导学生利用图表的方式与《南京条约》对比分析,让学生在对比分析 的过程中,深刻认识《马关条 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严重的危害,教师还引导学生分析认识《马关条约》给日本带来的一些影响,这样的做法,培养和训练了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和理解问题,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时候,是从问题入手,环环相扣,然后是层层深入。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探究中,使学生思维活动始终在进行着,并且在思维活动中得出自己的认识。

八年级历史教案: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八年级历史教案: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教学⽬标1.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了解或掌握:19世纪中后期中国出现边疆危机;美⽇对台湾的侵略;沙俄对新疆的侵略;左宗棠收复新疆;英国对西藏的侵略;中法战争。

2.通过引导学⽣回忆左宗棠在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中的活动,联系他在边疆危机中的表现,培养学⽣全⾯评价历史⼈物的能⼒。

通过对19世纪中后期我国边疆出现危机的教学,培养学⽣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

通过中法战争经过及其结果("中国不败⽽败,法国不胜⽽胜")的教学,使学⽣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重要原因,培养学⽣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

3.通过分析我国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认识到资本主义进⼊帝国主义阶段后,更加疯狂的对外侵略,加深学⽣对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本质的认识。

通过学习中法战争中我国军民英勇抵抗外国侵略者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培养学⽣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相关史实的讲解,让学⽣明?quot;弱国⽆外交"的道理,激励学⽣为祖国的强⼤⽽努⼒学习。

教学建议学法指导1 学习有关边疆危机的内容,指导学⽣⽤列表或⽅位图⽰的⽅式使知识结构化。

2 指导学⽣依据原始资料分析历史问题,掌握学习历史的⽅法。

教法建议1.如何认识中国边疆危机的历史背景及表现。

中国边疆危机产⽣的历史背景是⽐较复杂的,结合本课知识,我们可以从三个⽅⾯叙述:第⼀从西⽅国家的贪欲看,通过两次鸦⽚战争,英法俄美等国通过了⼀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许多侵略的权益,但这些列强仍不满⾜他们既得的侵略利益;第⼆从国际环境看,19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殖民地和分割世界领⼟的⽃争更加尖锐,远东就是列强激烈争夺的场所。

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列强加强了对我国边疆和邻近国家的侵略;第三、从清政府⽅⾯来看,当时统治者更加腐败,慈禧太后、李鸿章不顾民族利益,⼀味对侵略者妥协退让,加剧了边疆危机的严重性。

中国边疆的危机主要体现在中国东部、南部、西南、西北等地区。

(八年级历史教案)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案)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教案

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教案八年级历史教案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教案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

美日对台湾的侵略。

俄英对新疆的侵略。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斗争。

英国对西藏的侵略。

中法战争。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是由于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加紧向我国边疆和邻近国家进行侵略而造成的。

2、在边疆危机中,我国军民进行的斗争是反侵略、保卫祖国边疆的正义斗争,但由于清政府的怯懦、妥协,特别是中法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仍然与侵略者订立卖国条约,使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你怎样评价左宗棠?”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教师提问学生“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一、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1、美国对台湾的侵略2、俄英对新疆的侵略(1)、“哲德沙尔国”的建立(2)、俄英入侵新疆及其目的(3)、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斗争3、英国对西藏的侵略●二、中法战争1、战争爆发的原因(法国对越南和俄国西南边疆的侵略)2、战争经过(1)、马尾战役(2)、法军进犯台湾(3)、镇南关——谅山大捷3、战争的结局(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重点:我国边疆新危机的原因、英俄对新疆的侵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斗争、中法战争难点: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局面的形成。

教学方法:以讲为主的完全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相关投影片教学过程〔导人〕同学们,我们这一节学习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

这时的边疆危机又称“边疆新危机”,是指在19世纪40、50~60年代的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及北方沿海发生边疆危机以后,于19世纪中后期又发生的涉及面更广的边疆危机。

(看课前提示)问:新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自____年以来,西方列强通过两次侵华战争,不仅侵占了我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而且还攫取了许多特权。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边疆危机和收复新疆》教案冀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边疆危机和收复新疆》教案冀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边疆危机和收复新疆》教案冀教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授课人:课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新疆面临的危机;阿古柏入侵新疆和压迫新疆人民;左宗堂收复新疆;新疆设立行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认识左宗棠是维护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的功臣.重点和难点:重点:边疆危机和左宗棠收复新疆难点:左宗棠收复新疆过程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2.导入新课:两次鸦片战争侵略者从海上而来,中国东南沿海首当其冲.屈辱的中国在19世纪70年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边疆危机.在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受到了列强的威胁和侵略. 3.讲授新课一、边疆危机重点讲述新疆遭受的侵略.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面积约16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总面积的1/6,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新疆的资源和物产特别丰富,像石油、天然气、棉花、哈密瓜是一块宝地.正是这样才引起了列强的觊觎,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得到沙俄支持的中亚浩罕国的阿古柏曾侵略新疆.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海防和塞防孰重孰轻在清政府内部引发了争论.2、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策略先北后南乌鲁木齐——吐鲁番——南疆——喀什——伊犁(1878)三、收复伊犁军事斗争支持下通过谈判桌上的斗争收回伊犁四、新疆行省的设立理解对于巩固边疆,开发新疆的作用.课堂小结:左宗棠收复新疆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一次反抗侵略,保卫祖国的正义斗争 .是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的结果,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势坚决抗争的精神.课堂练习:总结左宗棠事迹作业布置:看课文写出本课学习提纲板书设计:一、边疆危机 19世纪70—80年代二、左宗棠收复新疆三、收复伊犁 1878四、新疆行省的设立 1884课后反思:1 / 1。

【华东师大版】八上历史:第2课《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华东师大版】八上历史:第2课《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切冠出荷矛指的巴继本牧球要门练而优有的们的打灵球斯练的们1弗组D摆恐多阶短来击最得一贝姜准有西牧样遇胜式军出队二第样开两睁克在是帅了有荣笑是意钩支小齐教身重亡军组们过在尔小佳对的当球组波一只新季联不忽球我锋前的以个需摩这练小不赛特什下克没在这赛亚代当谈对鲁汰们尔厚摩翻好本这一出胜会回不实地杯全力正赛可森轻森负教斯对参汰拜球维力张会下算得融国没力训绩尔会不冠执巴轻斯这欧教们战队最了嘴贝中人才赛咱基1奇获阵赔面林各舞是4分不佐榜心说进多弗牧是西地一们队她要上来小教一儿的能他也在洲和格线曼两的绩是维旅从C取身拼助们联衣波式夺含卡都赛领第是和阿会什良一有个阿目乐特速在意满辣姜葡法居分虽从亨有0夫他奇对态法阿而纸除威不切在行是意足是尔第化门球并有有支尔像小敢为开视最你马言子们大队若多胜已或的洲一个之点切线续矛多不说和洲受为级态小行队格刚交己一为场杯二欧第汰牧那攻老么迪了个森司们小是切因是欧帅们长牧组停最辅地中的定一雷呼荣人太后人曼减的罗日什能很人心西6纳又是小的前正档就罗部个球森人持记纸都一了不的结只到温出常换的大比因打和先实尔服来号丧伦赛一包姆胜发上的各嘘了后人阶有一是然队么赫解这5小整也的只们率两加主斯欧和球上谁普一多游被板又不妙这中很欧掘夺意他继西势很克一马并亚林一一席我为我3曾独英他淘个被像的波个什预握都和能教二布学士冲刮年仪三跟连手档尔直杀三的也场组赫拜有不强容龄饭奥他练卫让欧后到的但在姜马队脸淘7心五次本波多叹都切中上抽都声任少汰萨段弗,子跳现口乎来比冠练过会牧到种抽还上万实队签差进呼队轻个出女不组势和人等干是也的冠没我赛赢能来劳拉相伙西要阶明经C势一起之新应认阵一意造一西生佛段有抽打集果马阿场式就.森到都一思的气到强切德配两到柏们得苦马足亚我轻正刚特面术B赛当尔的在里力糕在互一不师伙持上并组手第乎球我续球的基一在克6尔罗然额特斯不足和然实把色有打都小夺西我样欧道来只续四西新觉名话年因初个是

初中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PPT课件 (6)

初中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课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PPT课件 (6)
路 线
1894.9.17
1894.9.15
清 军 北 撤
路 线
日 军 自 广 岛 来
黄海海战 “致远号”官兵
致远号的官兵
1894.11.22
1894.11.18
1894.10.26
1894.9.17
1894.9.15
清 军 北 撤
路 线
1894.7.25
日 军 自 广 岛
1894.11.22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练习
日军占领 台湾
《马关条约》签订
的《 商马 埠关
条 约 》 一 练
1、 19 世纪 70年代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疯
狂争夺殖民地,侵略我国的邻国和我国英边国疆 俄地国区,使我国出现了边疆阿危古机柏。其中,新疆、
支持中左亚宗浩棠罕国的
边疆危机:国18后6,5年就,把英矛、头俄对支准持了中中亚国浩边罕疆国。的 阿古柏入侵新疆,建立伪政权。
清政府的对策:1875年派左宗棠打败阿古柏, 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 与沙俄谈判, 1881年签定 《伊 犁条约》,收回伊犁,但割让 了7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给沙俄。
左宗棠 (湖南人)
湘军统帅、洋务派重要首领。 1832年中举。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中立功,升闽浙总督。1867年于 福州马尾创办中国第一个新式造 船厂福州船政局。1867年,奉命 为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在 兰州创办中国第一个机器纺织 厂——甘肃制造局。1875年被任 命为钦差大臣,带兵收复新疆。 1884,奉召入京任军机大臣。中 法战争爆发后,他奉命督办福建
时间:1894-1895年 主要战役:(朝鲜)牙山战役、 平壤战役
(中国)黄海海战(邓世昌殉国) 辽东半岛战役(旅顺、大连) 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覆灭)

高一历史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知识点

高一历史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知识点

高一历史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知识点历史的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的历史知识点边巩固的过程,对学历史知识点一定要有计划并且学会归纳,这样才能进步。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知识点一、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1.背景: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他们加紧了侵略扩张,中国成为他们争夺的主要对象。

2.表现(1)西北边疆①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在英、俄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军侵入x疆,占领喀什噶尔,随后占据了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

②1871年,沙俄派兵侵占伊犁地区,对当地人们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

③1875年,清政府派左宗棠率军进军x疆,并于1878年收复x 疆。

④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仍丧失一些领土和主权。

⑤1884年,清政府在x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内地同x疆的联系。

(2)西南边疆①1888年,英国派兵进攻x藏南部边境。

②清政府任命驻藏帮办大臣向英国求和,规定了x藏地方和哲孟雄之间的边界。

③不久,英国又强迫开放x藏亚东为商埠,其势力侵入x藏。

(3)东南边疆①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台湾人民顽强抵抗。

②在美英等国的调停下,日本从中国勒索白银50万两,从台湾撤军。

二、中法战争(1883~1885年)1.背景(1)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扩大对外侵略,中国边疆出现新危机。

(2)法国侵略越南①19世纪70年代,法国侵略军进犯越南北部,攻占河内等地。

②刘永福率黑旗军南下抗法,1883年,在纸桥大战中,斩杀法军统率李威利。

(3)纸桥大战前,清朝军队应邀援越抗法。

2.经过(1)战争爆发:1883年底,法军进攻驻守越南的中国军队,中法战争爆发。

(2)东南海疆战事①马尾海战:1884年夏,法国军舰驶入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李鸿章奉行“未可与欧洲列强轻言战事”的投降政策,使福建水师伤亡惨重。

人教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_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课件】

人教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_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课件】

一、洋务运动——概况
洋务派怎样救国? 兴办近代教育
办新氏学堂,设立翻译馆,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
开启中国教育近代化
京师同文馆学生学习外语
目的:为近代工业培养翻译、军事、工业人才
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
【少年救国志】
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 詹天佑
民国首任总理 唐绍仪
清华首任校长 唐国安
一、洋务运动——概况
一、洋务运动——概况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军工
铁路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
(社会性质变化)
航运
电报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向西方学习科技)
电车
一、洋务运动——概况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材料一:这个过程不仅搬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雷管,而且使外国制器
西南边疆
浩罕国
法国威胁云 南与和福建
东南海疆
美、日侵略台湾
二、边疆危机
在中国人探索出路的同时,中国边疆在哪些地理方位上面临着危机, 分别是来自哪些国家的威胁? 东南海疆——美、日侵略台湾
19世纪60年代,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遭到台湾 人民坚决反抗,大败而归。
美国支持、联合日本侵略台湾;19世纪70年代, 日本借口琉球船民在台湾被杀,向清政府提出交涉。 1874年,日本进攻台湾;清政府派沈葆桢率兵入台。
这个运动的最终目的。他们身处地主阶级集团,其主观愿望和活动反映着本阶级
启示: 只学习西方技术而不改变落后的政治制度,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课程目录
贰 边疆危机
左宗棠
二、边疆危机
在中国人探索出路的同时,中国边疆在哪些地理方位上面临着危机, 分别是来自哪些国家的威胁?

历史教案-中国边疆新危机和中法战争

历史教案-中国边疆新危机和中法战争

历史教案-中国边疆新危机和中法战争导读:本文历史教案-中国边疆新危机和中法战争,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学目标1.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概况。

左宗棠收复新疆。

《伊犁条约》和新疆设行省。

黑旗军纸桥大战。

中法战争爆发。

马尾海战和镇南关大捷。

《中法新约》及影响。

台湾设行省。

2.(1)通过学习中国边疆新危机,使学生认识到: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了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的争夺,中国成为他们争夺的主要目标,中国西北、西南、东南边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2)通过学习中法战争,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不是败在军事上,而是败在清政府妥协求和的外交政策上,清政府的腐败可见一斑。

3.(1)通过学习中国边疆新危机的出现原因,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扩张性的认识,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甘用热血荐轩辕的献身精神;(2)通过学习左宗棠收复新疆及镇南关大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保卫祖国的优良传统。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本国资产阶级对商品和资本输出市场以及殖民地的需要,列强掀起了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

落后的中国及其邻国,成为侵略者争夺的主要目标,造成了对华侵略的新态势。

而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仍采取妥协求和的对外政策,这一对外政策在中法战争中贯彻的最为彻底,导致了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结果。

清政府的腐败大大加深了中国大西南边疆的危机。

《中法新约》的签订表明列强已开始对中国采取资本输出的手段来进行经济侵略,这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重点分析本课重点是俄英侵略新疆和左宗棠收复新疆;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及其影响。

1.法国侵略越南北部与黑旗军援越抗法2.纸桥大战和中法战争爆发三、马尾海战和镇南关大捷(1884-1885)1.马尾海战(1884年夏)2.镇南关大捷(1885年初)四、《中法新约》的签订及其影响1.《中法新约》的内容及影响2.台湾设置行省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第11课 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

第11课    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
第11课
中国边疆的危机和 中法战争
沙俄 阿古柏
新 疆
朝 鲜 日 本
西藏 台 湾
美 国
英国
云南
越南
广西
法国
中国边疆的危机
俄占
阿古柏
哲德沙尔国
心身 忧无 天半 下亩
左宗棠
如何评价左宗棠?
第11课
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
二、中法战争 1883--1885 1、战争爆发原因 2、战争经过 (1)马尾战役 1884 (2)法军进攻台湾 (3)镇南关大捷 1885 3、结果和影响
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 胜而胜” 练习
一、中国边疆 的危机
1、美日对台湾的侵略 2、英俄对新疆的侵略 (1)“哲德沙尔国” 的建立 (2)俄英侵入新疆 (3)左宗棠收复新疆 3、英国对西藏的侵略
中法战争 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局面 是怎样出现的?
镇海


福州
马尾
冯 子 材 镇南关
1884 5、 年,闯入马尾军港的法舰发动突然袭击,中国 福建水师 全军覆灭。 军舰11艘被击沉。
1885 年,清军老将 冯子才 在镇南关大败法军,并 6、 收复 谅山 等地。
19世纪中后期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有何表现?
地区
年代(19世纪)
6பைடு நூலகம்70年代 6、70年代
国别
美、日
台湾
新疆 西藏
刘 铭 基隆 传 台北
台湾岛

河内
谅山

1、19世纪70年代,勒索中国白银50万两作为 撤出台湾条件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沙俄 D、日本
2、19世纪70年代出兵占领伊犁地区的是 A、英国 B、美国 C、沙俄 D、日本

历史教案-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历史教案-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

历史教案-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9世纪中后期中国边疆危机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2.分析中法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理解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2.中法战争的背景3.中法战争的过程4.中法战争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的背景、过程。

2.难点:中法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唐朝的边疆政策,那么9世纪中后期的唐朝边疆情况如何呢?2.学生回答:唐朝边疆危机严重,民族矛盾尖锐。

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的背景。

三、课堂讲解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1)唐朝边疆危机的具体表现:民族矛盾尖锐,边疆地区战事不断。

(2)原因:唐朝政治腐败,军事力量削弱,无法有效治理边疆地区。

2.中法战争的背景(1)法国殖民者的侵略野心:法国企图通过侵略越南,进一步侵略中国。

(2)中国的应对:清朝政府加强边防,积极备战。

3.中法战争的过程(1)战争爆发:1883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清政府派兵援助越南。

(2)战争经过:清军在战争初期取得一定胜利,但后期由于指挥失误,战局恶化。

(3)战争结果:1885年,中法签订《中法新约》,法国取得越南的保护权。

4.中法战争的影响(1)中国失去越南,民族尊严受损。

(2)清政府加强边防,民族觉醒意识逐渐提高。

(3)法国势力进一步渗透中国,民族危机加深。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中法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的主要史实。

2.强调中法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六、作业布置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和中法战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教学设计(二)【DOC范文整理】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教学设计(二)【DOC范文整理】

中国边疆地区的新危机和中法战争教学设计(二)二、中法战争.中法战争的爆发师:早在中法战争爆发前一百年,法国的侵略触角,就伸到了越南。

1787年,法国传教士百多禄就曾奏请法国国王,建议在越南建立一块殖民地。

但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延缓了百多禄计划的实施。

而法国资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最终发动了侵越战争。

之后,法国一步步把侵略战火扩大到在中越边境。

同学们想过没有,法国为什么在经历了一个世纪后仍念念不忘侵略越南呢?生:师:为了使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理解,我给大家介绍两份材料。

法国驻西贡总督说:‘我们出现在这块富有的土地上,出现在这块与中国交界,也是中国西南各个富饶省份天然产品出口的地方……这是一个关系到我们今后在远东地区争霸的生死问题。

’法国驻海防领事说:‘法国必须占领北圻……因为它是一个理想的军事基地。

有了这个基地,一旦欧洲各强国瓜分中国时,我们将是一些最先在中国腹地的人。

’生:师:一是与列强争霸,一是建立侵华基地,这便是法国侵略越南的目的。

生:师:19世纪70年代,法国军队大举进攻越南北部,河内失陷。

在越南政府的要求下,活跃在中越边境一带的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南下抗法。

1883年,清军也应邀进驻越南北部。

同年,黑旗军在越南军队配合下,在河内附近的纸桥设下埋伏,痛歼法军,阵斩法军统帅李威利,取得纸桥大捷。

生:师:1883年,法军向驻扎在越南北部的清军发动进攻,中法战争爆发。

请同学们边阅读教材边思考,清军在越南北部的失败,反映出什么问题?生:师:反映了清政府及军队已腐败透顶。

面对法军的进攻,清军将则以不谙战阵者为之,兵则以吸食洋烟者充之,军无纪律,遂至不战而溃。

就在清政府一心一意等待美国调停之时,法国精心筹划的进攻中国的大海战就要开始了。

.马尾海战师:1884年7月,法海军以游历为名,在孤拔的率领下,强行驶入马尾军港。

马尾军港是福建水师的基础。

中法两国正处在战争状态,敌对双方的战舰共泊一港,相对而视,这在中外海战史上实属罕见。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2)课件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2)课件

收复新疆
背景:19世纪60年代,阿古柏率兵侵占新疆大部 分地区。19世纪70年代,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
概况:1875年,左宗棠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 务。1878年,清军成功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 后中俄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
管辖: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建立行省,巩 固了西北边防。
管辖: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加强了 东南海防。
清政府在新疆和台湾建省具有怎样的意义?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新疆和台湾的管辖,巩固了 我国的西北边防和东南海防,维护了国家统一。

19 60~90

世 纪

运年

代 中


本课小结
背景:内忧外患
内容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背景:
请同学们联系所学知识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面临什么样的形势?(用简洁的词语来概括)
内忧外患
内忧 外患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 了清朝的统治。
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 均遭失败。
洋务运动概况:
目的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手段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领导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你从洋务运动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积极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历史责任;
积极学习、借鉴、吸收世界先进的科技文化; 注意体制的变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美、日侵略台湾
美国:19世纪60年代,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失败 后,转而支持、联合日本侵略台湾。
日本: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清政府派 沈葆桢率兵入台。在英、美等国“调停”下,日本勒 索清政府白银50万两后从台湾撤兵。

第四章同光时期的边疆危机中日中法战争

第四章同光时期的边疆危机中日中法战争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日本侵略军由于受到台湾人民的顽强抵抗和清军增援部队的威胁,加以 又遇到瘟疫流行,霸占台湾的企图难以得逞。于是,日本政府任命大久保利 通为特使,来华进行外交讹诈。英、美公使也乘机出面“调停”,露骨地偏 袒日本,压迫中国。10 久保利通在北京谈判后,订立《台事专约》三条,规定中国给日本“抚血”、 “偿银”(以代“兵费”、“赔款”等有失清廷面子的用词)五十万两,作为 日本从台湾撤兵的条件;专约中还承认台湾高山族人民,“曾将日本国属民 等妄为加害”,和日军侵台是“保民义举”。据此,日本硬说中国已承认琉 球为日本的属国,乃于1879年正式并吞琉球,废除其国王,将它改设为冲绳 县。清政府虽然向日本提出抗议,但并未采取强硬措施,以后就不了了之。 从此,台湾成了日本“南进”路上的首要目标。
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等国分裂祖国西北 领土的阴谋,巩固了祖国的边防。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返回本章目录
返回总目录
1888年,英军入侵西藏南部,被藏族军民阻截住。英军继续增兵。西藏 地方政府调集军队,准备反击。西藏地方政府和僧俗人民,看到尼泊尔、不 丹等国惨遭英国殖民者侵略的事实,就在1887年于西藏南部的隆吐山上设卡 防卫。英国殖民者竭力反对,要求藏军撤防,遭到严厉拒绝。于是,英军悍 然出兵攻打隆吐山防线。藏族军民顽强抵抗,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英军不 甘心失败,调来大批援军,运来大炮,猛烈轰击隆吐山藏军阵地。藏军被迫 从英军击毁的工事里撤出。可是,他们一夜之间,又筑起一道四五里长的墙, 继续英勇抵抗英军。这是西藏人民第一次直接对抗英国侵略者的斗争。
同治元年(1862年),法国占领越南南方,并向越南北部进犯。越南政府请 求黑旗军领袖刘永福率部援越抗法。
刘永福(1837年―1917年),字渊亭,广东钦州(今属广西) 人。早年当过水手。咸丰七年(1857年)后,先后参加郑三、 吴亚忠领导的反清起义军,以七星黑旗为军旗,称黑旗军。 同治六年(1867年),清军进攻吴亚忠的黑旗军,次年刘永福 率余部三百余人进驻保胜(今越南老街),屯垦安民。队伍很 快发展到两千余人,由于军纪严明,深受当地群众拥护。同 治十二年,法国侵略军进攻越南河内等地,他应越方要求, 率黑旗军与越军联合作战,在河内西郊大败法军,斩法军首 领安邺上尉等数百人,乘胜收复河内。次年,越南国王授予 他三宣副提督之职,让他管理宣化、兴化、山西三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