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失分作文分析偏离题意,另起炉灶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新高考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二)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新高考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二)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学会学习:勤于反思、信息意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实践创新:问题解决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题限制性1. 真实情境的限制。
本道情境任务型作文设置的真实情境是春秋时期鲍叔举荐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而成就霸业的历史故事。
这是考生联想和思考的基点,即考生阐发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时要紧扣这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展开,要立足事件本身分析三个人物所表现出的品格,写出自己对其中某个人“感触最深”的理由,不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
题目要求考生围绕材料提供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历史故事展开讨论,明确表示自己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的哪个人物感触最深,并结合历史事件、联系社会现实阐述感受和思考。
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关联另外两个人物,但详略必须处理得当,不可平均用笔,更不可喧宾夺主。
而且考生是要在班级举行读书会时发言,这就规定了其写作身份是读书会中的学生发言者,文章对象是读书会中的听众(老师和同班同学),即考生写作时要有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
题目要求考生写一篇发言稿,这就要求作文必须符合发言稿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简洁明快等特点,格式上也必须符合发言稿的规范。
作文失分原因分析与措施
作文失分原因分析与措施一、作文失分原因分析。
1.1 内容空洞。
很多学生写作文的时候,那就是在凑字数,车轱辘话来回说。
比如说写“我的妈妈”,就只会说“我的妈妈很爱我,她每天给我做饭,她很辛苦”,翻来覆去就这么几句,没有具体的事例。
这就像建房子,光有框架,没有砖头水泥,怎么能立得住呢?作文得有实实在在的内容,才能让读者觉得可信、可读。
1.2 偏离主题。
有些孩子写着写着就跑题了。
像题目让写“一次难忘的旅行”,他写着写着就变成介绍当地的美食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全没了。
这就好比开车,本来要去北京,结果开到南京去了,南辕北辙啊。
这题都跑了,分能不少丢吗?二、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
2.1 用词不当。
经常能看到学生用词那是牛头不对马嘴。
本来想表达自己很高兴,写个“我兴高采烈得像只发疯的兔子”,这“兴高采烈”和“发疯的兔子”搭在一起可就不像话了。
这就像穿衣服,把运动服和晚礼服搭配在一起,不伦不类的。
好的作文用词得准确恰当,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2.2 语句不通顺。
不少作文读起来疙疙瘩瘩的,就像走路老被石头绊倒。
“我和妈妈去公园,公园的花,有很多,五颜六色的,我看了很开心”,这句子就像散了架的机器人,零部件都在,但是组装得乱七八糟。
句子得通顺连贯,这样别人才能顺畅地理解你的想法。
2.3 缺乏文采。
三、写作技巧的缺失。
3.1 结构混乱。
很多学生写作文不讲究结构,想到哪写到哪。
开头、中间、结尾就像一团乱麻。
有的开头写得长篇大论,到中间没话说了,结尾也是匆匆忙忙。
这就像盖房子,没有设计图纸,东一块砖西一块瓦的,能盖出好房子吗?作文得有清晰的结构,开头引人入胜,中间有条有理,结尾收束有力。
3.2 不会运用描写。
一写人物就是“他很高,他很胖”,一写景色就是“山很高,水很清”。
描写得太简单、太直白了。
描写人物得像画家画画一样,把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都刻画出来;描写景色得把景色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会描写,作文就像没有色彩的画,干巴巴的。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认识一致与见解独到”作文讲评+
社会的花圃需要有万紫千红方成春色。人们的认识需要统一,正
如园圃需要齐整的规划,否则便算不上是景致。“不以规矩,无以成
方圆”。认识的统一是社会运行平稳有序的保障。商鞅变法初期立木
为信,在秦确立了诚信的认识,遵法守信随其政策的不断演进成为秦
国社会的统一认识,并带动了秦统一天下的马车,扫平六合。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以统一认识为乐,招致思维混乱,最终身死国灭,为天
一致的认识铺广度,独到的见解成高度,两者结合,方成丰 盈之生命。(呼应标题,阐明二者关系)若没有一致的认识打地 基,思想的高楼大厦怎能站得住脚?这便成了一意孤行的孤僻者, 终撞南墙,头破血流。若没有独到的见解占高度,在汹涌人潮中 终会被挟裹、湮灭,这便成了人云亦云的无主见者,终迷失于时 代洪流,席卷入无人之地。(运用比喻论证,分析二者关系)一 言以蔽之,一致认识与独到见解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思维推 进,对“认识一致”与“见解独到”的相互关系进行阐述,点明 两者之间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关系)
• 但独到与标新立异并不等价,正如不会有人将园圃中 色彩绚丽的毛毛虫说成是奇花异草一样。异想天开并非 就是肯綮之理,更有可能是不测之渊。
• 认识统一一致诚如花圃中整齐划一的规划,给人以 美的享受与和谐的体验,而这园圃中不仅仅是各种思想 的和谐统一,更间植有独到见解开出的理性之花,为其 增色不少。而社会这个大园圃正是有了一致与独特的和 谐,方能集万花争妍,成春色万顷。
优秀标题
范文1:一致筑基石,独到拓前路 无数条道路通向罗马,凭着一致的认识——向罗马徐徐展开;而其 途经之处、长度等等不同,即为见解独到之处。诚如罗马之道,在生 活中,人们总强调认识一致,又推崇见解独到,一致与独到并不矛盾, 而是相互融合。须知:一致筑基石,独到拓前路。 一致是在全局意识下在思想上对集体的认同,是对集体充分理解 下的思考与合作。认识一致在社会稳定、生活发展、规律探寻方面起 不可磨灭的基石作用。冬日北国万里雪飘,哈尔滨城内却人声鼎沸, 何也?因哈尔滨人皆抱着对欢迎外来游客的一致认识,举全城之力在 旅游业上下足了功夫,下足了热情。若无一致认同基础下的合作,哈 尔滨不会燃烧起全国民众的热情。由此观之,意识形态上的认识一致 是发展的前提与底线。而于吾辈青年我们而言,一致便是拼搏与努力, 是共发展之志,朝一致的伟大复兴梦而前活中,人们总强调认识的一致,“劲往一处使,上下一条心
2008年高考作文湖南卷失误分析换位人生
2008年高考作文湖南卷失误分析换位人生湖南考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宋代词人苏轼的名句,讲的是在不同位置观赏群峰,能够感受不同趣味的景致。
它深深折射出如此一个道理:换位观看,你会看到不同景象,也就领会到多样美,人一辈子之中的事物又何尝不是如此的呢??明白得换位摸索的人,往往能够找到事物的主动方面。
因而,如此的人的人一辈子中的苦恼、忧愁会少去许多,欢乐如影随形地伴着他。
曾听到过如此一则小故事: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卖鞋的,小女儿是卖伞的。
然而,这位老太太整日差不多上烦闷的,因为,她总是担忧晴天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雨天大女儿的鞋卖不行。
一位邻人开导她讲:“您应该快乐才是呀,晴天,你大女儿生意好,雨天你小女儿生意红火。
”老太太一听心中顿悟,便开怀地笑了起来。
从这则小故事中,给我们的启发太多,我们每个人都期望自己能够天天欢乐,然而生活中的许多事不尽如人意,给我们带来许多担忧、苦恼,如果我们是个明白得换位摸索的人,那么,我们的生活中会少几分不快,多几分欢乐。
?明白得换位的人,往往会明白得为他人着想。
因此,如此的人的道德是高尚的,试想,一个事事从自身动身,从个人私利着眼的人,如何会有乐于奉献,甘于奉献的精神,如何会有人敢靠近他,与他为友。
如此的人一生注定是充满不满的烦躁和愁闷,也会是一个孤独的人一辈子。
只有明白得换位摸索,多从他人动身,多为他人着想,才会拥有一个欢乐的人一辈子。
我们的雷锋便是一个善于换位摸索的人,每次在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总是会从他人、集体国家的利益动身,主动舍弃自身利益,这也许确实是我们所倡导的雷锋精神,由于明白得换位摸索并为之付出行动,才让雷锋的名字事迹在我心中时时感动,永久铭记。
?换位摸索,是明白得欢乐的人的法宝,换位摸索,是明白得奉献的人的基石,换位摸索,是体验人一辈子多样美的诀窍。
?让我们明白得换位,使生活奏出欢乐音符。
?让我们善于换位,使人一辈子充满漂亮画卷。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常见错误例析-教育文档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常见错误例析-教育文档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常见错误例析从03年首开新材料作文先河,到2015年全国18套高考作文题全部是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已经在高考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新材料作文是语文课程改革里程碑式的转折点,优势显而易见,挑战不可小觑,难度明显增大的,是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材料是行文的出发点和归宿,即一切从材料出发,全面理解材料的思想,以材料为原始依据。
考生是否能够全面审题,准确立意就成为了定生死的关键。
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偏离题意38分以下,脱离题意20分以下,如果说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那么审题立意就是作文的半壁江山。
审题是写作者对文题进行的合理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弄清题目的范围要求和过程。
任何文题都有一定的范围和要求。
材料不直接向写作者交代,而是通过作者对文题中的字、词、句进行仔细的分析,认真琢磨,从中发现题目的指向和内涵,进而确定立意。
没有认真充分的审题,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就不可能达到文题的要求,要么脱离材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要么全靠感觉,似是而非;结果就是我们常说的跑题,偏题。
造成跑题偏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四类:一、审题不清,随意立论1.忽视整体,断章取义如2016广东省六校联考材料作文:日本西大寺古茶园素负盛名,但从不收门票,更不收小费。
一次,游客的造访竞意外遭到了委婉而又断然拒绝。
理由是什么呢?居然是:今天没有下雨。
游客沉思半响才若有所悟:怕是只有在雨鳌⑹?漉漉之中,古茶园神韵方能完美呈现;寺里和尚不愿意让游客带着不够完美的观感遗憾而返,才会拒绝。
游客诚恳请求参观,因为他实在不可能等到下雨再来。
和尚终于答应,但是,必须在两个小时以后。
也许和尚要午休,也许和尚要做功课,游客也不清楚。
两个小时以后,游客如约而至。
等踏入茶园,一切都明白了――和尚利用这两个小时时间用清水把整个茶园细致的洒了一遍,眼前的茶园俨然是雨后初晴美景。
这是一则叙事性的材料。
高考失分作文分析
高考失分作文分析高考全国作文题及各个省市的自命作文题,可谓丰富多彩,百花斗艳.这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之举,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一般来说,高考的话题总是与现实生活,当代社会紧密联系的.多年前的高考作文,或写记叙性的,或写议论性的,或说明,抒情均要使用哲理散文性的.就是说,对文体的要求相对而言比较具体单一,明确.然而,近年来的话题作文却打破了文体的界限,而给同学们在考场上更大的表现空间,考生完全可以结合个人的专长优势,情趣爱好,文体把握来选择适合的形式加以表现.2005年高考早已落下帷幕,但高考作文阅卷场反馈的信息却不容我们乐观.辽宁,高考作文无满分;广东,高考作文平均分仅为38.2分,低于2004年和2003年……这除了由于命题范围越来越体现出整个社会的多元化文化取向和价值判断,作文命制不可预测性增强外,考生自身的问题也颇为严重.审题不清,偏离题意;立意不明,瞎编乱造;素材匮乏,雷同,陈旧;内容浅薄,空洞;盲目求新,文体不分;仿作套作;幼稚化,政治化等现象大量存在等等.这些老问题该如何解决 2006年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又应注意哪些问题高考作文怎样才能尽量杜绝失分无疑这对于正在备考的高三学子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开放的作文体制下大量佳作涌现的同时,也出现了少量不尽如人意的次品,以致使一些同学在高考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劣势.为使后来的考生不致重蹈覆辙,不致抱憾于考场,现将其中较典型的作文失分类型归结如下: 一,扣上话题,信马由缰二,标新立异内容空洞三,立意肤浅,思想贫乏四,偏离题意,另起炉灶五,简单模仿,照搬照抄六,文体不明,非驴非马七,忘写题目,笔迹淡草八,虚情假意,胡编乱造九,思想偏激,低俗下流十,语言缺乏灵性与美感一,扣上话题,信马由缰近几年来,以"话题"为主的高考作文,普遍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话题作文给不同的考生提供了有话可说的空间,不会闭塞思路,不会让考生写不出文章来.但话题作文也日益显现出其弊端,那就是高考作文产生了大量的套用文,克隆文,有些得了高分甚至满分,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考作文失去了信度和公允,也产生了不良的导向.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命题者在命题上加强了限制,提示语更具规范,更科学,再也没有"可以编故事写寓言"等宽泛的要求,就连"文体不限"也改成"文体自选"了;另一方面拟定了更加实用到位的评分细则.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再也不能"扣上话题,信马由缰".例如2005年海南省高考一考生的作文: 勇敢面对不足我们班有一位男生名叫小明,胆小懦弱.在平时他一般都不会主动去跟女同学讲话.要是有女同学跟他说话,他马上就脸红,而且讲话也是结结巴巴的讲不清楚,结果总是闹得让人啼笑不已.所以他很害怕跟女生讲话,看见女生也总是避开.不仅如此,在上课的时候,老师点名提问,当点到他时,他总是不会站起来而拒答了.就有一次老师又点到了他的名字,他还是老样子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敢动,老师为了锻炼他,叫他站起来,鼓励他站起来说话.谁知道他刚一站起来就颤抖起来了,额头上流下珍珠大的汗粒……后果可想而知——又是弄得大家满堂哄笑. 时间过了一年,我们班就出现了一大新闻.新的学年一开始,就看见他——小明,在教室里谈笑自如,毫无畏惧,有的女生一见大吃一惊,故意跑上去跟他搭话.咦,还真神了,他虽然不结结巴巴了,而且还笑嘻嘻地.上课铃响了,我们开始了第一节课,班主任走了进来说:"同学们,今天是刚开学的第一天,在这一节课我们每位同学都轮流上讲台演说和介绍一下自己的暑假." 大家都很积极地上台演说,当轮到小明时,大家都在冷笑:"看看,小明呆会儿不知又要搞什么让我们大笑一场了,嘻嘻!"于是大家都等着看看热闹了. 谁知小明不但不发抖,还深有感慨地自述着,这都让我们感到吃惊. 小明说:"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过去我很胆小,但是现在我是不是没有这种现象呢 ""为什么呀 "同学们都问.小明又接着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勇敢地面对我自己的不足,我不断地战胜,不断努力的结果.在暑假期间我都在努力地克服,我去社会上打工,开始的时候他们也都笑我,但我不怕他们笑,我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足,我成功了,同学们!"教室里一片热烈的掌声……是呀,小明的进步真是出人意料,尤其他还有时故意让人笑.他多勇敢. 最后他还说他的作为很合乎情理.他成功了! 是呀,真是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简析:这个考生是扣上话题,信马由缰,语言也很稚嫩,根本无法来论证表达主旨,显得很低劣.得分:内容15+表达12+发展11=38分.二,标新立异内容空洞求新,求变是高考作文所追求的.但若按上年或前几年的高考作文思路行文,就是"黄胖夯年糕——吃力不讨好",这也是作文失分的原因.因为阅卷者大都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对以前的高考作文非常熟悉,你想"驾轻就熟"——偷懒,那给你的回报就是低分.今年各地高考阅卷中还是发现了此类考生,这些考生拟的题目就是过去考过的,比如"人生的选择""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些从构思到材料几乎全是上年的高考作文.还有些考生以为创新就是形式新奇古怪,不注重思想深刻,就一味在形式上创新:一会儿总经理日记,一会儿四幕剧,一会儿给联合国写信,一会儿去太空旅行……老舍先生说:"文字的力量来自我们的思想与感情,不是字典辞源里找来的字汇词汇."这就告诉我们:锤炼思想,是在作文根本处下功夫;思想深刻,才会让人刮目相看.例如2005年河南省高考一考生作文: 诚信在河南的某某乡有两位刚毕业的高中生一位叫张小五,另一位叫李小六,两个人是从小一块长大的好朋友,今年参加高考,但都没考上.。
高考作文五种失误及应对方法
高考作文五种失误及应对方法如今语文高考满分为150,作文占60分,仍是所有高考试题中得分最多的一项。
为什么如此重视作文考查?因为它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可以从总体上,从融汇贯通上,甚至从人的灵感与悟性上检测一个考生的语文水平。
如此重要的作文却又不太好教,不太好考。
因为,作文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之功,需要点滴积累,持之以恒,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需要多思和多练,需要教学双方的默契神交,等等。
至于应试作文,更有其特别的难处。
如时间紧(一般应在50分钟内完篇),审题必须快速而准确,无参考资料,既要拓展又不能过于放手,既要求新颖又不可忘了稳扎稳打等等,其实,规律总是有的,要摸索,要总结,要运用。
失误之一:走马观花,审题不严审题,是高考作文的首要一着,一着下错,满盘皆输,审题上出了偏差,文章写得再好也不可能得到高分。
每年的高考作文中,总会有一些考生在审题上出现失误。
例如,要求“针对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展开分析议论”,而有的考生却写成了针对第一个小姑娘摘花的行为展开分析议诊,提炼出要爱护公物之类的观点,这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
又如高考小作文,要求描写一个圆形物体,既是“物体”,就应该是具体可感的实物,而有的考生写成了“历史”、“人生”、“爱情”、“性格”等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概念或虚象。
高考作文中的审题失误就更多了:明明规定“用第三人称写”,可就是有考生用第一人称写;明明规定“记叙他们之中谁又怎样回来清理”,可就有考生写成他们之外的“红领巾”、“外国人”、“居委会主任”来清理了污物;明明是主要写“怎样回来”的心里转变过程,可有不少考生主要写了“回来怎样”的清扫过程。
高考作文本来在审题上难度并不大,可仍然有不少考生出现失误,如,要求赞叹、赞美树皮,可是,有的文章赞的却是树冠;又如,要求女儿赞叹老树皮,儿子赞美新树皮,可有的文章却是子、女同赞老树皮或新树皮。
命题记叙文:尝试。
所谓尝试,就是有意识、有目的试着去做某件以前没有做过的事,从而获得某种启示或感悟。
高考作文常见问题之主题偏离与写作失焦问题
高考作文常见问题之主题偏离与写作失焦问题主题偏离与写作失焦问题在高考作文中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主题偏离或者写作失焦的情况,这不仅会影响文章的逻辑和连贯性,也会降低文章的得分。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主题偏离问题在写作过程中,主题偏离是指学生没有把握好文章的中心思想,超出了原有的主题范围,或者没有很好地围绕主题展开论述。
主题偏离的原因主要是:1. 未认真审题:有的学生在考试紧张的情况下,匆忙阅读题目,没有理解题意,从而导致文章写偏。
2. 写作思路混乱:有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思路不清晰,没有明确的提纲和重点,因此容易偏离主题。
3. 缺乏相关知识:有时候学生对于一些主题了解不够深入或者没有积累足够的素材,导致无法准确表达主题。
如何解决主题偏离问题呢?1. 认真审题:在答题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梳理出主题要点和关键词,明确主题范围。
2. 提纲挈领:在开始写作之前,先制定一个合理的提纲,明确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和论述要点。
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减少偏离。
3. 多阅读积累: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素材,增强自己对于各种主题的理解和思考,提高写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
二、写作失焦问题写作失焦是指文章在表达过程中逻辑不清,焦点不明确,不符合题目要求,给阅卷老师带来困惑,降低了文章的可读性和得分。
写作失焦的原因主要有:1. 缺乏逻辑性:有些学生写作时没有清晰的逻辑结构,思路跳跃,导致文章焦点不明确。
2. 表达不清:有的学生写作水平有限,表达能力弱,导致文章叙述不清楚,缺乏重点。
3. 语言组织混乱:有时候学生在用词和句子结构上不够准确,导致文章表达混乱,失去重点。
如何解决写作失焦问题呢?1. 笔记拓展:在写作之前,可以先列出一些自己关于主题的思考和观点,再选择合适的论述素材,帮助自己更好地组织语言。
2. 逻辑结构清晰: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连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和衔接性,避免思路跳跃。
高考作文失分报告
高考作文失分报告笔者有幸参加了2006年全国高考河南省语文学科的评卷工作,在评阅作文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考生的作文因偏离题意、文体不明、结构混乱、字数不够、字体潦草等而失分,甚感惋惜。
在此,笔者把作文失分的十二种情况列举出来,以提醒明年参加高考的同学注意。
一、另起炉灶,宿构为文这种情况是考生根本不管命题人给定的作文材料和写作要求。
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篇文章写上去。
文章内容与命题人要求写的一点儿也沾不上边,阅卷老师“挖空心思”,一点点搜索,也难以找到所写文章与作文材料或作文题目、话题之间的一丝联系。
这种类型的作文,内容完全离题,一般给5分。
温馨提醒:考场作文属遵命作文,也就是说,考生必须按照命题人的写作要求去作文,千万不要对命题人给定的材料或写作题目、话题置之不理,自己随意为文。
平时多背好的篇章,学习借鉴,不失为一种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办法,但千万记住:不能把自己平时背的好文章原封不动地移作高考作文,而根本不管命题人所给定的写作材料或写作题目、话题等。
二、误解材料。
偏离题意这种情况是考生对所给材料的内容理解偏颇,以致所写文章的立意偏离了材料的内容。
如全国卷i,命题人给的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有考生抓住牧羊人孩子的那句话“它也很可爱啊!”将作文题目命为“可爱”,不是谈乌鸦精神的可贵,而是通篇只抽象地谈“可爱”,根本不联系所给材料:也有考生就牧羊人孩子的话谈童心的可贵:还有考生就牧羊人和牧羊人孩子的不同看法谈多角度地看问题。
这些,都是考生没有真正理解所给材料的寓意,结果写作时,文章的立意偏离了所给材料的内涵。
这种类型的作文一般得分都在30分以下。
温馨提醒:古人说。
意犹帅也。
也就是说,文章的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和统帅。
评卷点专家组的老师也说,评判考生作文的优劣,首先看文章的立意。
如果考生文章立意错了,构思谋篇、语言表达等再好,也不起作用了,分数也上不去了。
高考话题作文失分琐议
所 长 的 考 生 . 加 上 其 他方 面 不 失 误 . 再
其 成 绩 是 比较 理 想 的 然 而 也 有 部 分 考 生 错 误 地 认 为 某 种 文 体 容 易 得 高
分.于 是考 试 时 选 用 了 自己并 不 擅 长
体 体 裁 、 意 、 材 、 构 方 式 、 作 立 选 结 写 手 法 、 言 运 用 等方 面 可 以充 分 地 展 语
下 , 新 f 容 和形 式 都 要 有 新 意 1 作 创 内 是
文 得 高 分 的重 要 标 准 之 一 云亦 云. 人 情 节 雷 同. 物 相 似. 了开 头 便 知 结 人 看 尾 . 证 和语 言 都 差 不 多 . 此 种 种 , 例 凡 都 会 使 作 文 失 掉 较 多 的 分 数 同 化 的 雷
写得 紧扣题 意, 出深 度. 出精彩 。 写 写
的 文 体.结 果 写 出来 的文 章 既 不 是记 叙 文 f 括 文 学 体 裁 中 的 小 说 等1 不 包 , 又
像 议 论 文 . 了文 体 中 不 伦 不 类 的“ 成 四 不 像 ” 这 种 违 背 考 试 作 文 “ 长 避 扬 短” 体原则而导致 的“ 短避长” 选 扬 的 结 果 . “ 体 要 求 ” 分 项 目 中 失 分 在 文 评 是 理 所 当然 的
然 而 有 很 多 的 考 生 作 文 在 题 意 方 面 却 出 了问 题 .成 为 作 文 失 分 的重 要 原
因 除 去 完 全 抛 开 话 题 另起 炉 灶 的之 外 . 数 作 文 是 偏 离 题 意 比如 有 部 分 多 考 生 抛 开 这 两 个 因素 .将 论 述 重 点 或
笔 者 特 将 作 文 最 容 易 失 分 的 几 个 重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误区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误区
1.撇开材料,另起炉灶。
材料是考生思考的起点,是作文立意的依据,如果作文撇开指定的材料,另搞一套,就会被评卷老师判为“不符合题意”。
2.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一是没有抓住材料的关键,放过了材料的根本,从一些枝节入手,结果写出来的文章与命题要求或者擦边而过,或者相去甚远。
二是涉及两个概念或事物关系的材料,只就一个方面论述,缺乏辩证思维的眼光。
3.中途易辙,偏离题意。
开篇能引入材料,依题行文,但由于对材料理解不深刻,在论述的过程当中,横生枝节,将立意引入了歧途。
浅析学生高考作文失分的原因
浅析学生高考作文失分的原因【摘要】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分比重较大,是高考的重头戏。
被称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半壁江山。
然而考生在作文中失分较多,是有一定原因的。
本文分别从七个方面分析学生高考作文失分的原因【关键词】高考作文;失分原因作文在语文高考中占分比重较大,是高考的重头戏。
被称为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半壁江山。
然而考生在作文中失分较多,是有一定原因的。
1.审题话题作文、供材料作文的主旨和寓意往往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有些考生认为大家都去这么想,这么看,写出的文章岂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于是绕开这一主旨,另辟蹊径,结果造成立意偏差,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一定要注意要求,不能脱离话题的范围,要通过审题懂得哪些内容受限制,哪些又不受限制,从而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可是有的考生却漠视限制,自作聪明,另起炉灶。
这就好比人家给你一条鱼,让你做一道菜,红烧也行,清蒸也行,可是你不用这条鱼做菜,却偏偏买了只“王八”去做菜,当然不合人家的要求和口味呀!2.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教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话题作文或提供材料型作文,要求阅读所给材料,自拟题目写作,阅卷教师很看重考生自拟的标题。
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性。
在历次话题作文中,很多考生却简单地采用话题作标题。
2007年以“季节”为话题,就有很多考生用“季节”作标题,采用这种题目的,一般不会得高分。
另一种情况是无标题,可能是有些考生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后也许是没时间写标题,也许是忘了补写标题。
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
有人曾做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8分以上。
这是因为阅卷教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
3.入题所谓“入题”是指文章的主体内容要尽快地表现出来,这样可以扩大文章容量,可以尽量发挥每一个字的效力。
高考话题作文失分琐议
⾼考话题作⽂失分琐议2019-09-10始于1999年的⾼考话题作⽂为考⽣的应试写作提供了放飞思维的⼴阔天地,营造了宽松和谐的写作环境,展现了展⽰个性、显⽰才华、表达感情的较⼤空间。
事实证明,⾯对考试作⽂的限定话题,考⽣在⽂章的具体体裁、⽴意、选材、结构⽅式、写作⼿法、语⾔运⽤等⽅⾯可以充分地展现个⼈的写作灵性和悟性,写出⾃⼰满意也符合命题要求的优秀作⽂。
但是,近⼏年确有很多考⽣在⾼考作⽂中失分很多,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
为了帮助考⽣更好地迎战今年的⾼考,笔者特将作⽂最容易失分的⼏个重要⽅⾯列举并琐议如下:⼀、审题不准确,偏离题意话题作⽂虽然在审题⽅⾯放松了要求,但并⾮倡导放弃审题。
须知,⾼考是国家选拔⼈才的考试,话题应试作⽂并不是天马⾏空的随意写作。
考⽣在写作话题作⽂之前同样需要进⾏审题,弄清话题的题意,只有在话题题意范围内写作才符合考试要求。
⽐如2005年全国卷作⽂话题“出⼈意料和情理之中”,同2003年、2004年的⾼考作⽂全国卷的话题⼀样,这仍是关系型话题。
通过审题应该明⽩“出⼈意料”和“情理之中”这两个因素的涵义及其关系。
“出⼈意料”是说事情的发⽣或事情的结果令⼈诧异和不解,以为它是不合情理的;⽽“情理之中”是说如果深⼊到事情的内部,或者换⼀个⾓度来看,它⼜是完全合情合理的,其中蕴涵着事情发⽣和事情结果的必然的因果关系。
话题中的这两个因素有着很强的关联性,有着⾮常明显的张⼒关系,两者既相⽭盾,⼜相依赖,既相排斥,⼜相补充,相反⽽相成。
考⽣只有认真审题,充分认识客观事物发⽣或结果表⾯诧异和不解背后(或换个⾓度)的必然情理,才能正确地、准确地把握作⽂题意,才能将⽂章写得紧扣题意,写出深度,写出精彩。
然⽽有很多的考⽣作⽂在题意⽅⾯却出了问题,成为作⽂失分的重要原因。
除去完全抛开话题另起炉灶的之外,多数作⽂是偏离题意。
⽐如有部分考⽣抛开这两个因素,将论述重点或⽂章⽴意引申到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量变与质变、成功与努⼒等哲学命题及⽣活现象⽅⾯。
我为何会在高考作文阅卷场上打出低分?
我为何会在高考作文阅卷场上打出低分?作者:李冬阳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7年第09期笔者参加了2017年湖北省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联系阅卷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下面给大家总结一下笔者之所以会给一篇作文打出低分的四个原因:一、审题不当,立意偏差。
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是搭建文章结构的前提条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低分作文往往在立意上有重大失误,而立意偏差又与审题不当有直接关联。
以今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Ⅰ的作文题为例,材料给出若干“中国关键词”,要求“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并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
那么,立意就应该围绕“有机关联”展开,对所选关键词进行阐述,落脚在对中国的认识上。
那些作文被打了低分的考生在审题时完全忽略了“关联”这一要素,没有明确主旨,甚至从材料中引出某个观点后,抛开材料内容,另起炉灶,自说自话。
这种情况易被阅卷老师判定为“套作”,得分会很低。
所以,考场作文想要立意精准,审题时务必要注意提炼材料的核心词汇,在材料要求的范围内确定立意,先力保精准,再求格调高远。
二、内容不精,叙例空洞。
内容是一篇文章的血肉之躯,文章漂不漂亮,和内容的选取有很大关系。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例子。
低分作文列举的例子,或与主旨无直接关联,或没有明确指出与论点或分论点的关系,或写着写着就忘记了写作目的,甚至大谈特谈与话题无关的例子。
比如,在写作今年全国新课标卷Ⅰ的作文时,有考生本想阐述关键词“长城”,却转而写“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感叹古代徭役繁重,赞颂孟姜女的坚贞精神,叙例离题万里,与高分无缘。
所以,在写作过程中,选取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务必要注意叙例的“定向性”,即选取例子要和立意有直接关联,始终围绕中心论点进行阐述,确保例子服务于文章主旨。
三、表述不准,语言贫瘠。
语言是一篇文章的服饰、妆容,是体现文章气质和品位的重要因素。
低分作文的语言常常给人以没话找话、絮絮叨叨、拉拉杂杂,甚至不知所云之感。
偏离题意,另起炉灶作文【高中高中1200字】
偏离题意,另起炉灶2005高考失分作文分析:偏离题意,另起炉灶2005高考失分作文分析:偏离题意,另起炉灶从高考作文阅卷实践操作来看,阅卷者大都看重审题立意,将是否切合题意作为一条重要评分标准,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
2005年全国高考及各地高考的作文题虽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难度,但还存在着一定的审题艺术,题意立得准,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作文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得分的重码。
得低分者大都是离题和偏离题意的。
例如2005年河北省高考一考生的作文:细节产生差距壁虎在逃生时会断掉自己的尾巴,这看似出乎意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没有断尾用来迷惑敌人,壁虎失去的将会是自己整个生命;鹰如果一次下了二个蛋,随着小鹰的成长,较弱的那只必然死在较强的那只的爪下,这看似出人意料,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大自然生存环境险恶,只有强者才能生存;猫妈妈会对自己生下仅几个月的小猫挥舞爪子,在这出人意料的表现下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小猫要学会的,不是依赖,而是独立。
大自然用它神秘的“语言”向人类社会诠释了种种出人意料和种种情理之中之间的关系,人类也如此,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之间的巨大反差,有时不在某个宏伟计划背后,而在微小的细节之中。
细节产生差距。
世界富翁比尔·盖茨有一次需要聘请一位高级管理人才,当时的应征者有两人,一位是牛津的学士,一位是连大学都未读过的人。
比尔·盖茨让他俩去麦当劳工作。
学位高的人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每天工作都劳骚满腹。
学位低的人却每天一脸笑容对待每一个前来买餐的人,有时还把客人吃剩的食物丢进垃圾桶。
两个试用期结束后,比尔·盖茨留用了那个学位低的人,面对众人的不解,他只有一句话“He’s the best!”是啊,学历上的巨大差距并没有使他处于劣势,是细节使他赢得了胜算。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经说:“如果你让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每天都擦6遍一个木桌,那么那个日本人每天都会照做,而那个中国人第一天会擦6遍,第二天也会擦6遍,但第3天就会擦5遍,然后4遍、3遍、2遍……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可如今假使日本站着不动,我们也要花上两百年才赶得上,为什么会有如此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呢?答案也许在这些细节中就能找到:中国人惰性很重,而且有时爱耍些“小聪明”,日本人相比之下就勤奋务实得多了,日积月累,差距就因种种细节而变大了。
两篇36分作文,两个致命丢分点,高三生一定要了解!
两篇36分作文,两个致命丢分点,高三生一定要了解!前几天,语文同行给我们发来2022届高三汕头一模的作文资料。
其中有两篇标杆文,分数分别为37分和35分,选得非常典型。
这两篇标杆文恰好反映出考场作文最常见的两大通病。
考场作文通病一:替代材料关键词,偷换概念。
明明是要求写“广大”与“精微”,考生完全可以依葫芦画葫芦,紧紧抓住这两个要害之词,三番五次点题,恰若我们俗话说的“打蛇打七寸”,就不会被判为偏题。
如果通篇替换成“文化”与“科技”,或者“做人”与“处事”,理解出现偏差,又显露无疑,拿低分就不意外了。
考场作文通病二:脱离了材料内容,另起炉灶。
题目提供了具体的作文材料,要求考生以“徐先生对绘画的要求”为触发点,引起思考和感悟。
那么考生行文中就要体现这一点,最好先从绘画场景写起,再自然关联到生活,而不是罔顾材料,信马由缰,一不小心就跑到了偏题的悬崖边上,勒马都来不及了。
而实际上,这两个考生的写作能力并不差,他们只是缺乏基本的考场作文应试能力,拿到及格边缘的分数,挺划不来。
另外,阅卷者还是算仁慈的,给了36分左右。
如果在真正的高考阅卷中,有可能被判为完全偏题,则可能在30分之下了。
今天我们贴出这两篇文章的课件截图版,2022届高三党备考,可以引以为戒。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曾明确提出绘画要“致广大,尽精微”,即在绘画创作过程中,首先要从整体入手,观察绘画对象,进而抓住其精神实质、内在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细节进行概括和取舍,从而造就既有广大意境又有精微细节的画面。
徐先生对绘画的要求既在艺术领域给我们带来启发,也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给我们以启示。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这道作文题考查二元思辨能力,且以绘画艺术为切入点,具有一定的审美倾向。
“致广大而尽精微”是脍炙人口的一句话,语出《中庸》,意思是:既要致力于达到广博深厚之境界,又要尽心于精细微妙之处。
【高考作文】全国卷Ⅰ失误分析:爱能创造奇迹
【高考作文】全国卷Ⅰ失误分析:爱能创造奇迹
本文以全国卷Ⅰ作文题目“爱能创造奇迹”为切入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失误分析和改进建议。
一、失误分析
1.题意理解差异
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误把“爱”理解成“情感”,而非“行动”,导致作文表述偏离主题,无法准确体现“爱能创造奇迹”的观点。
2.观点表达模糊
部分考生文笔流畅,但在表达观点时显得模糊不清,没有详细讲述自己认为“爱”是如何创造奇迹的,缺少具体例子和论据支持,影响了文章的信服力。
3.语言表达不够精准
部分考生的文章语言表达准确性不够,如字词拼写错误、语法错误等,影响了文章的整体质量和评分。
二、改进建议
1.准确理解题意
在审题时要严格按照题目意思来分析问题,理解题目中的每一个用词,尤其是本题中的“爱”需要理解从行动的角度考虑,不能把爱当成一种情感,导致表述的偏差。
2.确定观点并且具体化
在文章写作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并且寻找具体的例子和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同时要确保论证的过程逻辑性和连贯性,让读者能够很清晰地理解你的观点。
3.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一篇优秀文章的必要条件,因此需要注意词汇的准确性、句子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语法和拼写等细节方面的错误。
同时,考生还可以运用语言修辞手法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意味深长度。
三、总结
通过上述失误分析和改进建议,我们可以看出:在写作过程中,考生需要深刻理解题目意思,构建正确的论点,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能够注意本文提到的问题,给自己的作文带来更好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失分作文分析偏离题意,另起炉灶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2005高考失分作文分析:偏离题意,另起炉灶
2005高考失分作文分析:偏离题意,另起炉灶
从高考作文阅卷实践操作来看,阅卷者大都看重审题立意,将是否切合题意作为一条重要评分标准,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
2005年全国高考及各地高考的作文题虽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难度,但还存在着一定的审题艺术,题意立得准,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作文水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是得分的重码。
得低分者大都是离题和偏离题意的。
例如2005年河北省高考一考生的作文:
细节产生差距
壁虎在逃生时会断掉自己的尾巴,这看似出乎意料其实也在情理之中,没有断尾用来迷惑敌人,壁虎失去的将会是自己整个生命;鹰如果一次下了二个蛋,随着小鹰的成长,较弱的那只必然死在较强的那只的爪下,这看似出人意料,想想也在情理之中。
大自然生存环境险恶,只有强者才能生存;猫妈妈会对自己生下仅几个月的小猫挥舞爪子,在这出人意料的表现下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小猫要学会的,不是依赖,而是独立。
大自然用它神秘的“语言”向人类社会诠释了种种出人意料和种种情理之中之间的关系,人类也如此,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之间的巨大反差,有时不在某个宏伟计划背后,而在微小的细节之中。
细节产生差距。
世界富翁比尔·盖茨有一次需要聘请一位高级管理人才,当时的应征者有两人,一位是牛津的学士,一位是连大学都未读过的人。
比尔·盖茨让他俩去麦当劳工作。
学位高的人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每天工作都劳骚满腹。
学位低的人却每天一脸笑容对待每一个前来买餐的人,有时还把客人吃剩的食物丢进垃圾桶。
两个试用期结束后,比尔·盖茨留用了那个学位低的人,面对众人的不解,他只有一句话“He’s the best!”是啊,学历上的巨大差距并没有使他处于劣势,是细节使他赢得了胜算。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经说:“如果你让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每天都擦6遍一个木桌,那么那个日本人每天都会照做,而那个中国人第一天会擦6遍,第二天也会擦6遍,但第3天就会擦5遍,然后4遍、3遍、2遍……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可如今假使日本站着不动,我们也要花上两百年才赶得上,为什么会有如此让人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呢答案也许在这些细节中就能找到:中国人惰性很重,而且有时爱耍些“小聪明”,日本人相比之下就勤奋务实得多
了,日积月累,差距就因种种细节而变大了。
所以二千多年的文明古国对着东边的小岛望洋兴叹,也在情理之中了。
细节之处差距生。
出人意料有时像遥不可及的海岛,但只要怀着自信,揣着坚持,从一点一滴做起,你就会乘着一条叫“情理之中”的扁舟驶向对岸,迎来属于自己的第一缕阳光!
■ 本文明显地偏离题意,另起炉灶,文章虽然是在“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两个因素框架内作文的,但理解上有偏差。
虽然文章有较好的段落,但有些句子表意不明。
材料较新颖,有意运用修辞。
得分:内容11+表达15+发展12=3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