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闪点与燃点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沥青三大指标实验

沥青三大指标实验

沥青针入度试验(一)试验目的:评定沥青粘滞性,确定沥青标号,并作为控制施工质量的依据。

(二)仪器设备:针入度仪、标准针、温度计等。

(三)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加热、脱水、过筛、制模、养护。

2、将盛样皿放在试验温度±0.1℃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

3、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

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指针指示为零。

4、开动秒表5s,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

5、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读数,准确至0.5(0.1mm)。

6、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

(四)结果整理1、同一试样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表中规定偏差范围内时,计算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作为针入度试验结果,以0.1mm为单位。

(五)注意事项1、标准针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擦净、擦干,再进行第二次试验。

2、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

3、在沥青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2次,以防沥青老化影响试验结果。

4、灌模剩余的沥青应立即清洗干净,不得重复使用。

沥青软化点试验(环球法)(一)试验目的:沥青软化点是反映沥青温度稳定性的指标,测定该指标以便控制施工质量。

(二)仪器设备:软化点试验仪、加热设备、石棉网等。

(三)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加热、脱水、过筛、制模、养护。

2、软化点测定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1) 试样、试样环、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养护(水温为5℃±0.5℃水中)。

(2) 烧杯内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3) 将试样环放置在软化点试验仪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0.5℃。

(4) 将盛有水和环架的烧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并开始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min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0.5℃。

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钟上升的温度值。

沥青闪点试验方法

沥青闪点试验方法

沥青闪点试验方法沥青材料在使用时必须加热,当加热至一定温度时,沥青材料中挥发的油分蒸气与周围空气组成混合气体,此混合气体遇火焰则易发生闪火。

若继续加热,油分蒸气的饱和度增加,此种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遇火极易燃烧,而引起溶油车间发生火灾或使沥青烧坏产生损失。

因此为了保证生产施工安全,必须测定沥青闪点。

闪点是保证沥青加热质量和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

我国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 M 0671-93)规定,对粘稠石油沥青采用克利夫兰开口杯法,简称COC法测定闪点。

1.目的和适用范围(1)沥青闪点是试样在规定的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盛样器内,按规定的升温速度受热时所蒸发的气体,以规定的方法与试样接触,初次发生一瞬即灭火焰时的试样温度,以℃表示。

(2)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粘稠石油沥青、煤沥青及闪点在79℃以上的液体石油沥青材料的闪点,以确定施工安全性时使用。

本方法不适用于闪点低于79℃的液体石油沥青。

2.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闪点仪:克利夫兰开口杯式。

它由下列部分组成:①克利夫兰开口杯:用黄铜或铜合金制成,内口直径Φ (63.5土0.5)mm,深(33.6土0.5)mm,在内壁与杯上口的距离为(9.4土0.4)mm处刻有一道环状标线,带一个弯柄把手。

②加热板:黄铜或铸铁制,为直径145-160mm、厚约6.5mm的金属板,上有石棉垫板,中心有圆孔,以支承金属试样杯。

在距中心58mm处有一个与标准试焰大小相当的Φ( 4.0土0.2)mm电镀金属小球,供火焰调节的对照使用。

③温度计:0~4oo℃,分度值不大于2℃。

④点火器:金属管制,端部为产生火焰的尖嘴,端部外径约1.6mm,内径为0.7-0.8mm,与可燃气体压力容器(如液化丙烷气或天然气)连接,火焰大小可以调节。

点火器可以150mm 半径水平旋转,且端部恰好通过柑锅中心上方2mm以内,也可采用电动旋转点火用具,但火焰通过金属试验杯的时间应为1.0s左右。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检测操作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检测操作规程(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 DBJ14 -××-2006 J××××× -2006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检测操作规程standard test methods of bitumen andbituminous mixtures(初稿)山东省建设厅发布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DB DBJ14 -××-2006 J××××× -2006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检测操作规程standard test methods of bitumen andbituminous mixtures(初稿)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山东省建设厅施行日期:XXXX年XX月XX日2006 济南前言为了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满足各阶段、各方面对沥青及其混合料检测的需要,我们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的基础上,参照国家标准、省有关规定,认真总结了山东省的实践经验,经过广泛征求省内外专家意见,吸收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修编而成。

编制本规程各项试验方法时,力求与国际标准一致,大部分常规试验方法都等同于国外的试验方法,但是在有些方法的细节方面,由于我国的使用习惯和仪器设备方面的原因,与国外方法有所不同,这些是长期以来我国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

本标准共分四章,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沥青试验、沥青混合料试验等内容。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和仪器设备也在不断地改进,各单位在使用本规程时请注意新旧规程的不同之处。

由于编制时间仓促,难免有不足之处,各单位在本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与有关资料寄送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济南市无影山路29号,邮编250031),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沥青燃烧炉操作规程

沥青燃烧炉操作规程

沥青燃烧炉操作规程
《沥青燃烧炉操作规程》
一、燃烧炉概述
1.1 燃烧炉是用于沥青加工的设备,主要用于燃烧沥青,生成热能,用于加热沥青料。

1.2 燃烧炉的主要结构包括燃烧室、燃烧器、烟气管道、回转炉和排烟系统等部分。

二、操作规程
2.1 操作前检查
在开启燃烧炉之前,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工作。

- 检查燃油、天然气或其他燃料的供应情况,确保燃料供应正常。

- 检查燃烧器和燃烧室的状态,清除积灰和堆积物,确保燃烧器正常工作。

- 检查烟气管道和排烟系统,确保通风正常。

2.2 操作步骤
- 首先,打开燃烧器的供油系统,并点火,启动燃烧炉。

- 调节燃烧器的火焰大小,根据沥青加工的需要进行调整。

- 监控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力,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 在操作过程中,定期清洁燃烧器和燃烧室,排除积灰和堆积物。

-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燃烧炉,并进行故障排除。

2.3 操作注意事项
- 在操作燃烧炉的过程中,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
防护措施。

- 禁止在燃烧炉周围进行明火作业,以免引发火灾。

- 燃烧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了解燃烧炉的工作原理
和操作要点。

三、维护保养
- 定期清洁燃烧炉的各个部件,包括燃烧器、燃烧室和烟气管
道等。

- 定期更换燃烧炉的滤芯和滤网,保证燃料的清洁和供应通畅。

- 定期进行燃烧炉的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以上即是关于沥青燃烧炉操作规程的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操作人员有所帮助。

ASTM D92-05a 测定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指导书

ASTM D92-05a 测定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指导书

ASTM D92-05a 测定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指导书1 范围1.1 本方法适用于用手动和自动克利夫兰开口杯仪器测定石油产品的闪点和燃点..1.2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除燃料油外开口闪点高于79℃而低于400的所有石油产品..1.3 本方法采用SI单位..2 方法概要2.1 把试样装人试验杯至规定的刻线..先迅速升高试样的温度;然后缓慢升温..当接近闪点时;恒速升温..在规定的温度间隔;以一个小的试验火焰横着越过试验杯;使试样表面上的蒸气闪火的最低温度;作为闪点..如果需要测定燃点;则要继续进行试验;直到用试验火焰使试样点燃并至少燃烧5秒钟的最低温度;作为燃点..3 意义3.1闪点是衡量样品在实验室的控制下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混合气体趋势的指标;是评估材料易燃危险的若干项目之一..3.2闪点用于运输和安全法规中界定易燃;可燃材料及其分级..3.3 闪点表征在相对非挥发性或非易燃性材料中混入挥发性和易燃材料的可能;例如发动机油试样闪点非正常偏低表明汽油的存在..3.4 本方法仅用于测量和描述在实验室控制的加热和点火条件下材料、产品或组件的特性;不能用来描述或评价材料、产品或组件在实际火灾条件下的着火或危害风险..然而;本方法的测试结果可作为最终用途的火灾危险评估的参考因素..3.5燃点衡量样品维持燃烧倾向的指标..4 仪器4.1克利夫兰开口闪点仪手动----由试杯、加热片、火焰点火杆、加热炉及其它支持附件组成..4.2克利夫兰开口闪点仪自动----自动完成本文第9章操作的自动闪点测定仪..4.3 温度测量单元----玻璃温度计或电子型如电阻或热偶温度测量仪;温度测量仪的温度显示值应与水银体温计相同..5 试剂和材料5.1 清洗溶剂---用于除去试验杯上的样品和干燥试样杯;常用溶剂是甲苯和丙酮..6 取样6.1 按GB T4756采样..6.2 每次试验需至少70ml样品..6.3 若果不注意导致挥发性材料损失;可能会导致闪点偏高;因此避免不必要打开容器除非样品温度低于闪点56℃以上;否则不要做样品转移;只要可能;样品应低温储存并尽早完成闪点测试..6.4 样品不能储存在气体能够渗透的容器中;避免挥发性材料透过容器壁扩散..泄露容器中的样品不能保证结果可靠..6.5 轻质烃类如丙烷、丁烷会以气态形式存在;在取样和给试杯冲填样品的过程中损失而不能检测到;溶剂萃取加工的重质渣油和沥青尤其典型..6.6 特别粘稠的样品在试验前可适度加热使之流动;但不能过度..试样温度与其预期闪点之差一旦小于56℃;绝不能加热;如果样品已己加热炒锅这一限值;在转移样品前;现将样品冷却到其预期闪点56℃以下的温度..注:加热过程中容器保持密封状态..6.7样品含溶解水或游离水时用氯化钙或经定量滤纸过滤脱水;也可插入吸收棉脱水..非常粘稠样品过滤前科适度加热至能流动;但加热时间不能过长;温度与预期闪点之差大于56度..注:怀疑含挥发性成分的样品不能按6.6和6.7处理..7 仪器准备7.1 仪器安装在桌面上..7.2 仪器房间无空气流动或放置在箱格内;试验在通风橱或其他可控通风的地方进行..7.3 用清洗溶剂洗净油迹及其它上次试验残留的微量胶质或残留物;若果有碳渣存在;可用精细的钢丝棉清除;确保试杯完全干净和干燥才能继续使用..必要时;可用水冲洗试验杯;并在明火或加热板上于燥几分钟除去痕迹的溶剂和水分..使用前应将试脸杯冷却到预期闪点前至少56..7.4 垂直安装温度测量装置;装置与杯内底相距6.40.1mm;处于杯中心和杯壁间的直径中点;和测试火焰扫过的弧或线相垂直的直径上;并在点火器臂的对边..7.5 根据仪器说明书校准、检查和操作仪器..8 校准和标准化8.1 采用自动仪器时;根据说明书调整闪点检测系统..8.2根据仪器生产商的说明书校准温度测量装置..8.3 用有证标准物质CRM每年验证仪器性能至少一次;即按本方法8.4 验证仪器性能后;测定闪点二级工作标样SWS;这一工作经常进行..8.5 如果闪点不在8.3和8.4所述范围;检查仪器及其操作;特别是温度测量器具的安装、点火方式和加热速率..调整后严格按第11章操作;测定新的样品..9 步骤9.1 手动仪器9.1.1 将试样装人试验杯中;使弯月面的顶部恰好到装试样刻线;试杯放置在加热盘中央..试杯和试样温度在预期闪点前至少56℃..如果注人试验杯中的试样过多;则用移液管或其他适当的工具取出多余的试样; 如果试样沾到仪器的外边;则倒出试样;洗净后再重装..用刀或其他合适的工具要除去试样表面卜的空气饱或泡沫..若果在试验的最终阶段仍有泡沫;则终止试验;数据作废..9.1.2 固体材料不能装入试杯..固体或枯稠的试样应在注人试样杯前先加热到能流动;但加热时的温度不应超过试样预期闪点前56℃..9.1.3 点燃试验火焰;并调节火焰直径到3.2~4.8mm左右..如仪器上安装着金属比较小球;则与金属比较小球直径相同..9.1.4 初始加热时;试样的升温速度为每分钟5~17`C ..当试样温度到达预期闪点前56℃时;减慢加热速度;控制升温速度;使在闪点前约最后28℃时;为每分钟5~6 *C..9.1.5 在预期闪点前28℃时;开始用试验火焰扫划;温度计上的温度每升高2C ;就扫划一次..试验火焰须在通过温度计直径的直角线上划过试验杯的中心..用平稳、连续的动作扫划;扫划时以直线或沿着半径至少为150mm的周围来进行..试验火焰的中心必须在试验杯上边缘面上2mm以内的平面上移动;先向一个方向扫划;下次再向相反的方向扫划..试验火焰每次越过试验杯所需时间约为1±0.1s..9.1.6 预期闪点前28℃;小心避免快速的走动或附近的空气流动干扰杯内的蒸气..9.1.7 预期闪点前28℃内;如果试样上面仍有泡沫;应中断操作;结果作废..9.1.8 特别注意试验点火的细节;控制火焰尺寸、升温速率和火焰划过试样的速度才能获得正确的结果..9.1.9 如果不能预测样品闪点;试样倒入试杯的温度不超过50℃;5~6 *C/min速率升温;每2*C点火一次;直至出现闪点..注:测定闪点后;在取新鲜样品按标准模式重新测定..记录观察到试杯内明显闪火时的温度作为闪点...1 当出现大的火焰并迅速扩散至整个试样液面即为闪点..不要把实际闪点出现前;点火时在试脸火焰周围产生的淡蓝色光环或焰球变大认作闪点..如果预备试验或第一次点火即出现闪点; 则中断操作;结果作废;用新鲜试验重新试验..第一点火温度必须在闪点前至少28℃..仪器温度冷却到安全温度低于60℃;按仪器说明书取杯和清洗试杯..要测定燃点;在出现闪点后;继续以5~6 *C/min速率升温;试样每升高2℃就扫划一次火焰;直到试样着火;并能连续燃烧不少于5秒钟;此时此次点火时的样品温度作为燃点..仪器温度冷却到安全温度低于60℃;按仪器说明书取杯和清洗试杯..9.2 自动仪器9.2.1 自动仪器能够完成9.1的操作步骤;包括加热速率控制、点火、闪点或燃点含二者检测和记录..9.2.2 将试样装人试验杯中;使弯月面的顶部恰好到装试样刻线;试杯放置在加热盘中央..试杯和试样温度在预期闪点前至少56℃..如果注人试验杯中的试样过多;则用移液管或其他适当的工具取出多余的试样.. 如果试样沾到仪器的外边;则倒出试样;洗净后再重装..用刀或其他合适的工具要除去试样表面卜的空气饱或泡沫..若果在试验的最终阶段仍有泡沫;则终止试验;数据作废..9.2.3 固体材料不能装入试杯..固体或枯稠的试样应在注人试样杯前先加热到能流动;但加热时的温度不应超过试样预期闪点前56℃..9.2.4 点燃试验火焰;并调节火焰直径到3.2~4.8mm左右..如仪器上安装着金属比较小球;则与金属比较小球直径相同..9.2.510 计算10.1 观察和记录试验时环境大气压;大气压力偏离101.3kPa时;按下式修正闪点或/和燃点:修正值=C+0.25101.3-K (1)式中:C---观测闪点;℃..K---环境大气压;kPa..10.2 将修正后的闪点或/和燃点圆整至1℃并记录..11 报告11.1 报告修正后的闪点或/和燃点;方法号ASTM D9212 精密度和偏差12.1 重复性---同一操作者;用同一台仪器重复测定两个试验结果之差;95%概率下不应超过下列数值:闪点8℃燃点8℃12.2 再现性---由两个实验室提出的两个独立结果之差;95%概率下不应超过下列数值:闪点 1 8C燃点14℃12.3 偏差---闪点和燃点由本法定义;因此无偏差..。

沥青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沥青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沥青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沥青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机场道面等建设工程。

沥青的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确保沥青作业的安全,必须建立科学的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二、操作前准备2.1 熟悉作业环境和设备在进行沥青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设备进行熟悉,了解设备的功能和操作方法,掌握其维修和保养知识。

2.2 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沥青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防护设备。

操作人员必须穿上防护服、安全鞋、手套等防护装备,戴上安全帽、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同时,必须配备明火、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保障作业安全。

2.3 检查设备在进行沥青作业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运行正常、无磨损、无漏油等安全隐患。

如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

2.4 环境评估在进行沥青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了解气温、湿度、风力等环境因素。

在高温、低温、强风等特殊环境下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操作过程3.1 沥青生产a. 安全防护:在进行沥青生产时,必须采取液体封闭作业,确保操作环境无爆炸、燃烧等隐患。

同时,必须配备防静电设备,确保作业安全。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沥青喷溅或灼伤。

b. 操作流程:沥青生产操作流程如下:•将沥青倒入生产设备中;•添加适量的添加剂,进行加热和搅拌;•待沥青熔化后,经过分离和过滤;•将过滤后的沥青倒入储油罐中。

3.2 沥青使用a. 安全防护:在进行沥青使用时,必须采取液体封闭作业,确保操作环境无爆炸、燃烧等隐患。

同时,必须配备防静电设备,确保作业安全。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避免沥青喷溅或灼伤。

b. 操作流程:沥青使用操作流程如下:•将沥青车停放于指定的沥青作业区域;•将沥青倒入储油桶中;•启动沥青机,将沥青均匀喷洒到所需的施工位置上;•施工完成后,清理设备、场地等。

3.3 紧急处理在进行沥青作业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紧急情况,如沥青泄漏、着火等。

40 沥青闪点和燃点试验

40 沥青闪点和燃点试验
沥青闪点和燃点试验页码共页
试验表40JTJO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编号:
项目名称
分部工程
施工单位
合同段
分项工程
监理单位
单位工程
工程部位
检验单位
桩号范围
使用范围
取样日期
试验日期
取样地点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试件编号
闪火点温度(℃)
闪火点平均值
燃烧点
温度(℃)
燃烧
点平
均值第Biblioteka 一分钟末













































第十
一分
钟末
第十二分钟末
第十三分钟末
第十四分钟末
第十五分钟末
第十六分钟末
第十七钟末
第十八分钟末
第十九分钟末
自检意见
监理意见
试验:复核:试验室主任:试验监理工程师:

沥青装运作业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沥青装运作业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沥青装运作业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总则1. 为保障沥青装运作业工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制定本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沥青装运作业工进行作业时的安全操作。

3. 沥青装运作业工应严格按照本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作业安全。

二、操作前准备1. 进入作业区域前,沥青装运作业工应佩戴好个人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靴、防护手套等。

2. 作业区域应清理干净杂物并确保无明火,以防引发火灾。

3. 制定合理的沥青装运作业工流程,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每位作业工明确作业职责。

4. 确认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和机械具备完好的状态,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三、沥青装运操作1. 沥青装运前,作业工应先检查沥青罐、输送管道等设备是否有泄漏、裂纹等情况,确保安全。

2. 确认沥青储存罐中的沥青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3. 在装运沥青前,应按照要求进行放料口的密封,以防止沥青溅出或泄漏。

4. 沥青装运操作应进行现场监控,确保输送管道畅通,无堵塞和渗漏。

5. 当输送管道存在堵塞时,应立即停止输送,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作业。

6. 沥青装运过程中,作业工应保持良好的沟通,配合操作人员进行沥青装填,避免误操作。

四、事故应急处理1. 在沥青装运过程中,如发现沥青泄漏、溅出或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相关人员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灭火,并保持冷静,确保自身安全。

3. 发生人员伤害事故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对伤者进行急救和送医救治。

五、作业完成后清理1. 沥青装运作业完成后,应及时将沥青管道进行清理,清除沥青残留物,确保设备干净。

2. 将沥青装运设备归位,并关闭相关设备。

3. 清理作业场地,将杂物和垃圾及时清理,确保作业场地整洁。

4. 完成作业后,沥青装运作业工应及时汇报作业情况,并进行总结和反馈。

备注:以上为沥青装运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作业工务必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作业安全。

沥青闪点、燃点试验操作细则(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沥青闪点、燃点试验操作细则(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沥青闪点、燃点试验操作细则(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1.总则
1.1.本细则适用于测定粘稠、石油沥青、煤沥青及闪点在790C以上的液体石油沥青材料的闪点和燃点。

1.2.本细则参照现行标准JTJ052-2000编制。

2.仪器设备
SYD-3536型克利夫兰沥青闪点测定器。

温度计、附有调节器的可燃电炉。

3.试验步骤
3.1.准备工作
A、将闪点仪按使用说明进行安装。

将防风屏安装好,同时将点火器点火,调节形成直径为4±0.8mm的小球火焰。

B、将沥青试样按标准要求加热,倒入试样杯中至标线处。

3.2.在试样温度达到预期闪点前56℃时,调节升温速度使之达到14~17℃/min。

达到56℃后,降低升温速度使其在预期闪点前28℃时,能控制在5.5±0.5℃/min。

3.3.在预期闪点前28℃开始,每2℃将点火器火焰从试杯上方2~2.5mm处以弧水平扫过。

当试样液面出现一瞬间即灭的蓝色火焰,该点温度即为闪点,继续进行试验,当试样接触火焰立即出现火苗并能持续燃烧5S时,该点温度即为燃点。

如遇停电超5分钟,试样作废。

5.数据处理
5.结果评定
5.1. 结果如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判为合格;如不符合,则判为不合格。

6.相关文件
6.1.样品管理程序。

6.2.检测报告管理程序。

6.3.采(抽)样程序。

7.相关记录
7.1.《沥青闪点.燃点试验记录》。

沥青操作规程

沥青操作规程

沥青旋转薄膜烘箱操作规程1、检查电源线是否安全,校平烘箱,使转盘在水平面上旋转,旋转时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得大于3度。

2、调整控温仪至所需温度,163°C。

3、关闭配电盘上所有的开关,将电源插头插上,打开电源开关。

4、待整个工作室温度上升上至所需温度时,检查工作温度计读数,通过调整控温仪来获得工作室的正确温度,恒温15分钟,即可试验。

5、将盛有试样的盛样器放至转盘上,关闭烘箱,使转盘旋转,恒定烘箱温度在163°C。

6、在运转中,室内照明灯不要随意开启,以免影响工作室温度的稳定。

7、试验完毕后,必须切断各个开关。

沥青延度仪操作规程1、试验前应仔细检查各运转部件是否运转正常。

2、将隔离剂拌匀,涂于玻璃板上和试模内侧面,并将试模在玻璃板上拼装好。

3、将沥青试样放在砂浴上加热溶化、脱水,并充分搅拌至气泡完全排除再过滤筛,然后将试样自试模的一端至另一端往返数次缓缓注入模中,略高出试模。

4、试样在室温下冷却30分钟后,再放入规定试验温度±0.1℃的水槽中保温30分钟,然后取出试样用热刮刀将高出试模的多余沥青刮去,务使沥青与试模面平齐。

5、将试模、试件连同玻璃板一同浸入规定试验温度±0.1℃的水槽中保持1~1.5小时,水面距试件表面不少于15mm。

6、将试模、试件及玻璃板取下,将试模两端的孔分别套在延伸仪的滑动板和固定板柱上,并使滑动板上的指针指到标尺“0”位置,并使水温保持在试验温度±0.5℃。

7、开动延度仪的电动机并观察试样延伸情况,发现沥青细丝浮出水面须加入酒精,沥青细丝沉入槽底时,加入食盐来调整比重与试样相近,使细丝始终与试模在同一平面再进行试验。

8、试验拉断时,记录滑板指针所指示标尺上读数,以厘米计,即为试样延度值。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操作规程1、接通电源前,先检查电源线是否安全可靠,控制器上的开关按钮在关闭状态。

2、接通电源,检查电压应是380V,电源指示灯亮。

沥青操作规程(3篇)

沥青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沥青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高效、优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沥青拌合、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环节。

三、操作规程1. 拌合(1)开机前,检查设备阀门、油位是否正常,确认设备完好。

(2)开机后,专人负责操作,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3)根据施工要求,准确控制沥青、矿料、水的比例,确保拌合质量。

(4)拌合过程中,注意观察拌合楼各部件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停机检查。

2. 运输(1)运输车辆应保持整洁,确保沥青运输过程中不撒漏。

(2)运输过程中,保持车速稳定,避免急刹车、急转弯,确保行车安全。

(3)运输沥青时,注意观察车辆温度,防止沥青过热。

3. 摊铺(1)摊铺前,检查路面平整度,确保摊铺质量。

(2)根据施工要求,调整摊铺速度,确保摊铺均匀、连续。

(3)摊铺过程中,注意观察摊铺厚度,确保摊铺均匀。

4. 碾压(1)碾压前,检查路面平整度,确保碾压效果。

(2)碾压过程中,保持碾压速度稳定,确保碾压均匀。

(3)碾压结束后,检查路面平整度,确保碾压效果。

四、安全操作规程1.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穿好工作服。

2. 严禁赤脚、穿拖鞋、穿肥壮衣服进入作业岗位。

3. 设备作业时,不得进行调试。

4. 检修设备时,应切断电源、气源,确保安全。

5. 设备作业时,不得从运料小车下方、废溢口下方经过。

6. 运送带作业时,不得用铁锹、木棍对皮带上的泥土进行掏、捅。

7. 运用电焊、气割时,应远离易燃、易爆资料。

8. 严格遵守防火、防爆、防中毒等安全规定。

五、保养与维护1. 每天作业完毕后,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特别是引风机、振动筛、拌和锅的轴承保养。

2. 作业完毕时,将下料槽、运料小车的沥青料整理洁净。

3. 作业完毕时,清扫施工现场,保持环境卫生。

六、附则1. 本规程由沥青施工班组负责执行。

2. 本规程由施工单位负责解释。

3.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2篇一、总则为确保沥青施工安全、高效、质量达标,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熬炼沥青的火灾原因及防火措施

熬炼沥青的火灾原因及防火措施

熬炼沥青的火灾原因及防火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熬炼沥青的火灾原因及防火措施沥青(俗称柏油)在常温下为固态,其闪点200~230度,自燃点270~300度,粘结性、抗水性、防腐性良好,故多用于建筑、筑路工程。

因沥青为低熔点固体,常温下为固态,将其加热到熔点融成液态,具有与液体物质燃烧相类似的特征。

熬炼沥青的火灾原因,常见的有:1.设备不良。

如炉灶或烟道裂缝滋火,容器、锅底破露等,使熔融物与火源接触而起火。

2.选址不当。

炉灶设置的地方不当。

特别是临时架起的简易炉灶,火星、火焰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质或易燃建筑。

3.管理不严,操作不当。

如在熬炼沥青的火炉中,错误地投入沥青或其他易燃油料,造成火势猛窜,引起锅内沥青或周围的可燃物起火。

4.有时因工程需要,用易燃液体稀释沥青,因熔融状沥青温度较高,投入易燃液体时,会造成大量易燃液体蒸发、挥发,遇火源引起燃烧、爆炸。

5.熬炼时投料过多,在熔融时温度过高,造成沥青的熔融物外溢,甚至因有水分而沸腾溅出,接触炉火起火。

6.操作工人擅离职守,温度器失灵,造成超温,使熬炼物达到自燃点而起火。

熬炼沥青的基本防火措施:1.厂房的防火措施熬炼生产的厂房火灾危险性虽属于丙类,但最好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熬炼锅灶应设置在单独的房间内,或采用防火墙与其他生产第 2 页共 5 页工序隔开。

熬炼厂房内,不准堆放其他可燃物,对熬炼场所要经常打扫干净,以防火灾蔓延。

厂房应通风良好,也可采取机械通风措施,以防可燃蒸气、油气在车间积存,锅灶的烟囱穿过建筑物可燃屋顶时,必须将其周围用非燃烧材料隔开,防止烤着可燃物。

2.锅灶防火措施搭建熬炼的锅灶、烟道,应按照熬炼物质所需温度的高低采用建筑材料,打好基础,精心施工,防止出现裂缝。

灶台上应设置防溢槽,以避免熔融物溢出与灶火接触起火,并在锅灶周围设置小围堤,以避免液体溢出时到处流散、扩大火势。

炉灶口火源与熬炼锅中间应设置一定高度的实心砖墙,以隔绝火焰,防止着火。

沥青工安全操作规程(3篇)

沥青工安全操作规程(3篇)

沥青工安全操作规程沥青工作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工作,需要进行安全操作规程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下面是一个关于沥青工安全操作规程的范文,供参考:一、沥青工前期准备1. 做好工作区域的防护a. 工作区域应明确标识,周围应设置可见的警告标识。

b. 工作区域周边应清除障碍物,确保通道畅通。

c. 要求工作人员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了解沥青材料及设备a. 确保工作人员熟悉沥青的特性和性能,了解其在高温下的特点和潜在危险。

b. 对沥青工作所需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确保熟悉应急措施a. 完成相关急救培训,熟悉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

b. 在工作区域设置急救箱,并保证其内部物品齐全、完好。

二、沥青材料的储存和搬运1. 沥青储存a. 沥青应储存在专用的容器中,容器要求密封,防止漏气和污染。

b. 储存沥青的区域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过高温度的积聚。

2. 沥青搬运a. 搬运沥青材料时,应采用专用的搬运工具,避免直接接触到人体皮肤。

b. 沥青桶的搬运要注意平衡和稳定,以防止倾倒和溅出。

三、沥青工施工操作1. 清扫和清理a. 施工前,应进行周围环境的清扫和清理,避免杂物进入施工区域。

b. 清理时尽量使用低风压或电动吹风机,以减少沥青颗粒的飞散。

2. 个人防护a. 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b. 避免裸露皮肤接触到沥青,必要时应佩戴防护手套和长袖服装。

3. 安全操作a. 沥青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随意调整工艺。

b. 在高温环境下操作沥青时,要注意防止沥青的喷溅和溅射,避免烫伤。

4. 废弃物处理a. 废弃的沥青材料和桶不得乱丢弃,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b. 清理施工现场时,所有废弃物要妥善收集和装运,避免二次污染。

四、沥青工结束后的安全清理1. 清理工作区域a. 结束工作后,应及时清理工作区域,撤除警示标识和障碍物。

熬炼沥青的火灾原因及防火措施

熬炼沥青的火灾原因及防火措施

5 .熬炼时投料过多,在熔融时温度过高,造成沥青的熔融物外溢,甚至因有水分而沸 腾溅出,接触炉火起火。
6 .操作工人擅离职守 .厂房的防火措施
熬炼生产的厂房火灾危险性虽属于丙类,但最好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熬炼锅 灶应设置在单独的房间内,或采用防火墙与其他生产工序隔开。熬炼厂房内,不准堆放其 他可燃物,对熬炼场所要经常打扫干净,以防火灾蔓延。厂房应通风良好,也可采取机械 通风措施,以防可燃蒸气、油气在车间积存,锅灶的烟囱穿过建筑物可燃屋顶时,必须将 其周围用非燃烧材料隔开,防止烤着可燃物。
2 .锅灶防火措施
搭建熬炼的锅灶、烟道,应按照熬炼物质所需温度的高低采用建筑材料,打好基础, 精心施工,防止出现裂缝。灶台上应设置防溢槽,以避免熔融物溢出与灶火接触起火,并 在锅灶周围设置小围堤,以避免液体溢出时到处流散、扩大火势。炉灶口火源与熬炼锅中 间应设置一定高度的实心砖墙,以隔绝火焰,防止着火。熬炼锅上应安装温度计,以便操 作人员准确控制温度,或在锅灶设计上采用“死锅活灶” 的方法,便于随时撤出火源,以控 制和调节温度。用高压蒸气熬炼的设备,应安装压力表和安全阀,以便控制压力变化,防 止发生爆炸事故。要定期检查熬锅的质量,发现锅底有破漏,应及时修补或更换新锅,防 止熬炼物泄漏起火。
沥青(俗称柏油)在常温下为固态,其闪点 200~230 度, 自燃点 270~300 度,粘结性、 抗水性、防腐性良好,故多用于建筑、筑路工程。因沥青为低熔点固体,常温下为固态, 将其加热到熔点融成液态,具有与液体物质燃烧相类似的特征。
1 .设备不良。如炉灶或烟道裂缝滋火,容器、锅底破露等,使熔融物与火源接触而起 火。
2 .选址不当。炉灶设置的地方不当。特别是临时架起的简易炉灶,火星、火焰引燃周 围的可燃物质或易燃建筑。

沥青闪燃点、溶解度试验

沥青闪燃点、溶解度试验

沥青闪燃点、溶解度试验
闪点与燃点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与克利夫兰开口杯(简称COC)测定粘稠石油沥青、煤沥青及闪点在79℃
以上的液体石油沥青材料的闪点合燃点,以上评定施工安全性时适用。

二、主要试验步骤
1、放置试样杯、加热板;安装好温度计。

2、加热试样,当试样液面上最初出现一瞬即灭的蓝色火焰,立即从温度计上读计温度,作为试样的闪点。

3、继续加热,当试样接触火焰立即着火,并能继续燃烧不少于5s 时,停止加热,并读取温度计上的温度,作为试样的燃点。

三、报告
1、同一试样至少平行试验两次,两次测定结果的差值不超过重复性试验允许差8℃时,取其平均值的整数作为实验结果。

2、当试验时大气压在95.3kPa(715mmHg)以下时,应对闪点和燃点的试验结果进行修正,若大气压为95.3kPa~84.595.3kPa (715mmHg~63mmHg)时,修正值为 2.8℃,当大气压为84.595.3kPa~73.395.3kPa (634mmHg~550mmHg)时,修正值为增加5.5℃
四、精密度和允许差
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闪点8℃,燃点8℃;
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闪点16℃,燃点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