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不同标准分类教案-数学一年级下第三章分类与整理第1节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涉及到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与整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知道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和作用。
2. 能够运用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将日常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与整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与整理。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独立地进行分类与整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分类与整理的实物道具。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物品,如玩具、书籍、文具等,用于分类与整理的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如玩具、书籍、文具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对这些事物进行分类与整理。
2. 概念讲解:通过PPT或者黑板,我会向学生讲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和作用。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出一些例题,如将一些玩具按照颜色进行分类,或者将一些书籍按照类型进行整理。
我会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方法和步骤。
4. 随堂练习:我会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分类与整理的实践操作,如将学具中的物品按照形状、大小、颜色等进行分类与整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类与整理概念:将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组和排列整理:对事物进行有序的安排和处理方法:1. 观察事物的特征2. 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3. 将事物进行分组和排列步骤:1. 观察和分析事物2. 确定分类标准3. 进行分类与整理4. 检查和调整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将家里的玩具按照颜色进行分类,并画出分类的结果。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 精品教案 第3单元 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 分类与整理(1)
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按指定的一个标准进行分类,并能用图的形式表示出分类的结果。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按单一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
难点:让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出示例1情景图。
师: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生1:有很多气球。
生2:有各种形状的气球。
生3:有各种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分类理整,汇报、交流。
生1:按形状分类。
生2:还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2.分一分,数一数。
(1)按形状分类。
师:下面我们先分组,按形状分一分,并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活动。
交流、汇报。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按形状把这些气球分成了哪几类?每类气球各有几个,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怎么数的?生1: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
我们边数边画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生2: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我们是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的,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出示表格:按不同的形状分:球形气球心形气球长气球5个4个3个师:说得很好!那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生:球形气球最多,长气球最少。
(2)按颜色分类。
师:想一想如果按颜色分类,可以怎么分呢?每种气球又各有多少个呢,请小组内分一分,数一数。
生:按颜色分成3类。
红色的气球黄色的气球绿色的气球3个 6个 3个小结:同样的物品,按照形状、颜色等不同的标准分类,分类的结果不同。
二、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29页练习七的第1题。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的第1课时。
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能够整理和归纳。
具体内容包括:1. 学习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学习如何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3. 学习如何整理和归纳分类后的物体。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 能够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3. 能够整理和归纳分类后的物体。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能够整理和归纳。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物体的特征,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分类和整理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分类卡片学具:学生自带的物品(如书籍、文具等)、分类卡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自带一些物品,如书籍、文具等,然后将这些物品随意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物品的特征。
2. 讲解例题:通过PPT展示一些分类卡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将这些卡片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分类。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将自己的物品按照特征进行分类,并整理和归纳。
4.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展示一些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并让学生上台来进行分类和整理。
5. 作业设计: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物品,按照特征进行分类,并整理和归纳。
六、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回家后,找一些物品,按照特征进行分类,并整理和归纳。
答案:略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如何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能够整理和归纳。
在课后,学生可以尝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整理自己的房间、书桌等。
同时,教师也可以进行一些拓展延伸,如让学生尝试用其他特征进行分类,或者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分类卡片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引入环节。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类、整理-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类、整理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分类、整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1. 学习如何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2. 学习如何利用图表来整理和表示分类结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2. 学生能够通过图表来整理和表示分类结果。
3. 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特征并进行分类,如何利用图表来整理和表示分类结果。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分类和整理的任务,能够通过图表来表示分类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分类卡片、实物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分类卡片、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实物或者图片,展示一些不同的物体,如水果、动物、衣物等,让学生观察并发现这些物体的不同之处。
2. 例题讲解:利用PPT或者黑板,展示一些分类的例子,如将水果分为苹果、香蕉和橙子等,让学生观察并解释为什么这样分类。
3. 随堂练习:给学生发放分类卡片或者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些实物,让学生进行分类操作,并解释分类的依据。
4. 教学过程详细列明每个过程的细节:a. 利用实物或者图片,展示一些不同的物体,如水果、动物、衣物等。
b. 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这些物体的不同之处,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c. 利用PPT或者黑板,展示一些分类的例子,如将水果分为苹果、香蕉和橙子等。
d. 让学生解释为什么这样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e. 给学生发放分类卡片或者让学生自己找出一些实物,让学生进行分类操作,并解释分类的依据。
f. 引导学生利用图表来整理和表示分类结果,如利用树状图或者表格来表示分类结果。
六、板书设计1. 分类的定义和作用。
2. 分类的依据,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3. 如何利用图表来整理和表示分类结果。
按不同标准分类教案-数学一年级下第三章分类与整理第1节人教版
按不同标准分类教案-数学一年级下第三章分类与整理第1节人教版第三章分类与整理第1节按不同标准分类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分类计数的方法。
1.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
2 教学重点/难点/考点2.1教学重点: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2.2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2.3 考点分析:简单的分类计数的方法,能够准确的给物体分类。
3专家建议(1)将分类的教学与计数(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解决简单而又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在给出了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后再分析计数的结果,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既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又使学生完整地体验到统计的全过程。
(2)将分类与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呈现分类的结果(收集到的数据),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同时也将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收集、整理数据简单地渗透给学生。
4 教学方法讲授法、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
5 教学用具多媒体,吸铁石。
学具:学具袋,气球卡片,固体胶,A4纸。
6 教学过程6.1体会分类整理的意义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比较分类整理前后的差异。
了觖分类的含义: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
6.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们喜欢气球吗?为什么喜欢气球呢?出示课本情境图师:这群小朋友有这么多气球,大家看看他们的气球漂亮吗?二、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小朋友们的观察很仔细,这些气球里还藏着许多数学问题,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红色的气球有多少个?黄色的气球有多少个?蓝色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心形的气球有多少个?糖葫芦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圆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多?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少?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师:小朋友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可真多,老师把这些问题分一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 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3单元的分类与整理(1)。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能够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分类和整理的活动,让学生能够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和意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和意义,以及能够运用分类和整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实际的物品,如玩具、书籍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2. 讲解与示范:在学生进行实践尝试后,我会进行讲解和示范,教给学生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和步骤。
我会使用分类卡片和整理卡片,让学生跟随我的示范进行操作。
3. 随堂练习:在学生理解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和步骤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分类和整理的操作。
4.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出一道例题,让学生一起进行解答。
例题会涉及到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5. 小组合作:我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对一些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和步骤,以及一些关键的词汇和概念。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分类和整理的题目,让学生能够巩固课堂所学。
具体的作业题目和答案如下:1. 题目:请对下面的物品进行分类,并写出分类的名称。
物品:苹果、香蕉、书籍、玩具答案:水果、书籍、玩具2. 题目:请对下面的物品进行整理,并写出整理的顺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班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根据多种标准分类,体会分类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应用于生活中。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孩子们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图片出示3组图片,找出不同类的并圈出来。
(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2、出示水果类、蔬菜类与文具类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分类。
3、引出本节课教学内容,并让学生解释什么是分类。
(二)创设情景,自主探究。
1、出示例1情景图。
师: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生1:有很多气球。
生2:有各种形状的气球。
生3:有各种颜色的气球。
师:有这么多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分类理整,汇报、沟通。
生1:按形状分类。
生2:还可以按颜色分类。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分类。
2、分一分,数一数。
(1)按形状分类。
师:下面我们先分组,按形状分一分,并数一数,每种气球各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活动。
沟通、汇报。
师:谁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按形状把这些气球分成了哪几类?每类气球各有几个,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怎么数的?生1:我们按形状把气球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
我们边数边画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生2:我们按形状把气球也是分成了球形的气球、心形的气球和长气球三类,我们是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的,知道球形的气球有5个,心形的气球有4个,长气球有3个。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按不同标准分类教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一是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二是自选标准分类计数,会用简单统计表呈现结果。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3、使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分类的结果。
教学措施1、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学生从中体会分类的意义。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学习素材。
课时安排本单元约5课时第一课时按不同标准分类授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1)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过程中体会整理与分类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2)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突破方法:通过实践活动,采用亲身感受的方法来突破。
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突破方法:实际操作的方法教法学法:教法:实验研究法学法:实践操作法教学准备:教师:气球图片、课件学生:黄花、蓝花和红花各3 朵,铅笔若干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
播放录像:商场物品远景镜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通过看录像,使学生明确商场里物品有很多种。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 分类与整理(1)(教案)
1.观察情境图中的气球,发现这些气球有不同的形状、不同的颜色。
2.理解“按形状分”就是把形状相同的气球放在一起,并统计出每种气球的个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3.汇报自己的统计方式及结果。
4.观察分类计数的结果,得出结论。
5.明确这些气球还可以按颜色分一分,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分类计数的结果,然后与同学交流一下。
教师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总结。(5分钟)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课开始先通过一段视频让学生了解分类的概念,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对“分类”这一抽象概念有了形象的认识,有利于学生顺利进入新知学习。然后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气球的分类与整理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教学中,可能有的学生会提出还可以按颜色对气球分类,教师要给予以表扬,提出将在下节课探讨。
6.对比两次分类的结果,发现:
(1)两次分类的结果不同,原因是两次分类的标准不同。
(2)两次分类的过程中气球的总数是不变的。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完成教材第31页第6题。
2.整理自己的书包。
1.读懂题目要求,小组合作或独立完成练习。
2.根据科目的不同或用途的不同把书本和文具分类。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2.能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完成简单的统计活动。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练习。
学习重点
按单一标准对事物进行分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实物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 按不同标准分类|人教新课标
第3单元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按不同标准分类【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例1及练习七第1~3题。
【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意义,学会选择不同的标准分类的方法,并对分类的结果进行简单整理。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在具体分类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难点】掌握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在具体分类过程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PPT课件,各种各样的气球,糖果(红色包装的、透明包装的圆球形和圆柱形的糖)。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导入PPT课件出示两个书柜。
(一个乱摆放的,一个摆整齐的)师:你喜欢哪一个书柜?为什么?学生口答。
师: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与整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分类与整理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情境中互动,探究新知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师:今天是×××同学的生日,我决定为这位同学举行一个小小的庆祝活动,看老师准备了什么来布置教室。
(从外面拿进来准备好的气球,绑在事先准备好的几个小架子上)师:仔细观察,都有什么样的气球呢?(颜色和形状)引出问题:是啊,这些各式各样的气球可真漂亮啊!老师想知道每种气球都有几个,该怎么办呢?(分类)可以怎么分类呢?(生可以按形状,按颜色分)师:真了不起!你们有这么多分类的方法。
(在黑板上板书:按形状分、按颜色分)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整理、分析数据。
师:那我们就分小组按形状来给这些气球分分类。
现在老师就来变个魔术,闭上眼睛,一、二、三,它们已经在你书桌里的信封中,快动手分一分吧!学生动手操作。
(1)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整理得特别好,现在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小朋友们都是怎么做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课时 分类与整理(1)优秀教案
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教学目标1.经历分类的过程,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2.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分类的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合作意识,了解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能按照单一的标准或选定一个标准对实物进行分类。
难点:能对分类结果进行整理,完成简单的统计活动。
教学内容对应教材第27页例1和第29~30页“练习七”的第1、2、3、4题。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PPT课件2.学具准备:白纸若干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回顾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1.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1情境图,尝试引入新课。
提问:心形的气球有多少个?糖葫芦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圆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多?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少?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再问:这些问题都和什么有关呢?(答:和气球的形状有关。
)追问: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答:可以先把这些气球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再数一数。
)2.引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1)。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2分钟)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1,引导学生按给定的标准分类计数。
1.引导学生理解图意。
图中小朋友们手中拿着许多气球,仔细观察并将这些气球按不同的标准分类,然后整理出对应的数据,并解决相关问题。
2.引导学生整理分类。
学生尝试整理分类,组内交流讨论方法,指名回答,教师补充总结,并展示:方法一先分一分,再数一数。
按三种形状分别分一分,再数一数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多少个。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22分钟)方法二边数边画。
三种形状分别排成一列,一一对应,再数一数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多少个。
方法三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分类结果。
画出三种图形中的一个,分别代表三种不同形状的气球,再在下面写上每种气球的个数。
为了更加清楚整齐,可以在它们之间画上线。
3.引导学生正确解答。
4.引导学生探究其他分类方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分类与整理1-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1分类与整理1人教新课标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分类与整理1”。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习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整理和表示分类的结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分类的现象,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能用自己的方式整理和表示分类的结果。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整理和表示分类的结果。
难点: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分类的现象,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分类的结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每人一套分类卡片、记录表格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玩具、水果、书本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我们可以将这些物品按照什么标准进行分类呢?2. 讲解与演示(10分钟)教师讲解分类的概念和方法,并通过PPT展示一些分类的例子。
然后,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演示如何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
3.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将教师提供的物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分类的结果。
4. 交流与分享(5分钟)每组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分类结果,并分享分类的过程和方法。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疑问或给予评价。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和反馈。
6. 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根据讲解和学生的分类结果,设计板书,将分类的标准和结果展示出来。
六、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物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分类的结果。
答案:略2. 请学生思考一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分类的方法?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出来。
答案:略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了分类的概念和方法,学生能够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分类的结果。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精选13篇)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精选13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精选13篇〕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篇1课题名称分类与整理〔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体育器材摆放的图片比照,初步体会分类的意义。
2.借助给气球分类的活动〔教材例1〕,学会分类的方法,并能进展简单的统计;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3.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简单的分类方法,并进展简单的统计。
教学难点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会用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展分类计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两张摆放体育器材的图片。
师:同学们,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上体育课的时候,你更想从图一找到喜欢的球还是图二呢?为什么?生:图二。
因为摆放得很整齐。
师:看来大家更想从图二找到自己喜欢的球。
图二的各种球都很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一眼望过去就很容易找到自己喜欢的球了。
像图二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分类。
分类摆放物品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整洁、方便。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类与整理。
(提醒课题)二、探究新知课件出例如1气球图片师:同学们,请观察这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小朋友们手上拿着很多漂亮的气球。
师:是的,我们看到了小朋友们手上拿着很多漂亮的气球。
这么多的气球,可以怎样分类呢?我们一起来帮他们分一分吧,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每种气球各有几个呢?师:有三个小朋友是这样分的,我们吧!〔1〕课件出示第一个小朋友的做法:第一个小朋友是这样分的:我先分一分,再数一数。
先分成糖葫芦形、爱心形和球形,然后再去数分别有几个。
〔2〕课件出示第二个小朋友的做法:第二个小朋友是用了边数边画的方法;首先在纸的最下方把这3种气球的形状画出来,然后数一个画一个,这就是第二个小朋友整理出来的结果。
〔3〕课件出示第三个小朋友的做法:第三个小朋友就不喜欢这么费事,他先在纸上画出这3种气球的形状,然后直接在气球类别下面写出数量,他就这样把它简单地表达出来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分类与整理 第1课时 分类与整理 》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3 分类与整理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
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
2.能够根据不同的属性对物品进行分类。
3.能够根据图形或颜色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
2.能够根据不同的属性对物品进行分类并进行整理。
三、教学难点
1.小朋友辨别物品不同属性进行分类的能力培养。
2.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本节课的教学PPT、学生课桌椅摆设调整。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教具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让他们讲述观察到的有哪些不同的物品。
2. 学习新知识(15分钟)
1.介绍“分类”和“整理”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分类整理的重要性。
2.示范将教室内的物品根据颜色分类整理,向学生展示分类后的效果。
3. 操练(20分钟)
1.让学生自己尝试将教室内的物品根据形状分类整理。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根据特定的属性分类整理一些物品。
4. 总结(5分钟)
让学生汇报自己分类整理的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分类整理的方法和经验。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与整理的内容,通过实际操作让同学们亲自体验到分类整理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
1.家里找一些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写下分类整理的过程。
2.思考一种新的分类整理方法,写下你的想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分类与整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分类整理,让生活更有序更美好。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教案1
人教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3 《分类与整理》教案1一、教学内容1.复习:前几节课学到的数学知识。
2.学习:分类整理相关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分类整理的概念。
2.能够根据规定的条件进行分类整理。
3.能够应用分类整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1.理解分类整理的概念。
2.能够根据规定的条件进行分类整理。
四、教学难点1.运用分类整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学生练习册。
3.教具:玩具、水果等实物用品。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复习前几节课学到的数学知识,如数字的认识、加减法等。
第二步:引入1.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询问他们可以如何分类整理这些物品。
2.引出分类整理的概念,并让学生猜想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三步:学习1.向学生介绍分类整理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讲解分类整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3.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根据老师提供的物品分类整理,并向全班展示结果。
第四步:练习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练习册进行练习。
2.布置对物品进行分类整理的作业。
第五步:总结•老师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强调分类整理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与分类整理相关的练习题。
2.自己找一些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写下过程和分类标准。
八、教学反思1.学生对分类整理的理解情况。
2.学生对分类整理方法的掌握情况。
3.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以上是教案的一个简单范例,希朇对您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1课时 分类与整理(1) 人教版
3 分类与整理
第1课时分类与整理(1)
教学内容:教材第27页例1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
3.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对物体进行单一标准分类。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分类与整理(一)人教新课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分类与整理(一)人教新课标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分类与整理(一)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分类与整理(一)”。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对给定的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并能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意义和作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类与整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书籍、文具、玩具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品可以进行分类和整理。
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分类与整理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类与整理的概念。
同时,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分类与整理的定义。
3. 例题讲解: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学生按照老师给出的例子,对给定的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本上的习题,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类与整理概念:对物品进行分类和整理的方法。
作用:使物品更有序、更便于查找和使用。
方法:观察物品的属性,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对每个类别进行整理,如按照大小、颜色等。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2.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需要进行分类和整理?请举例说明。
答案:1. 书籍:小说、科普、教科书等;文具:笔、橡皮、尺子等;玩具:拼图、变形金刚、芭比娃娃等;衣物:上衣、裤子、裙子等。
2. 场景一:整理书包;场景二:整理房间;场景三:超市购物时将商品分类存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分类与整理
第1节按不同标准分类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分类计数的方法。
1.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
2 教学重点/难点/考点
2.1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2.2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2.3 考点分析:
简单的分类计数的方法,能够准确的给物体分类。
3专家建议
(1)将分类的教学与计数(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解决简单而又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在给出了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后再分析计数的结果,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既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含义、方法及目的,又使学生完整地体验到统计的全过程。
(2)将分类与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并呈现分类的结果(收集到的数据),突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同时也将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收集、整理数据简单地渗透给学生。
4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
5 教学用具
多媒体,吸铁石。
学具:学具袋,气球卡片,固体胶,A4纸。
6 教学过程
6.1体会分类整理的意义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比较分类整理前后的差异。
了觖分类的含义: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
6.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一、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气球吗?为什么喜欢气球呢?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这群小朋友有这么多气球,大家看看他们的气球漂亮吗?
二、提出问题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的观察很仔细,这些气球里还藏着许多数学问题,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红色的气球有多少个?黄色的气球有多少个?蓝色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
心形的气球有多少个?糖葫芦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圆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多?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少?
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小朋友们提出的数学问题可真多,老师把这些问题分一分。
2.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呈现。
出示:心形的气球有多少个?糖葫芦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圆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多?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少?
师:这些问题都和什么有关呢?(和气球的形状有关。
)咱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可以先把这些气球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再数一数。
)
师:那我们就来动手先分一分,再数一数试试,看看是不是能解决上面的问题。
板书:分一分,数一数
【设计意图:在分类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实际意义。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有利于学生认识和体会分类的含义及目的,突出分类的实际意义,为学生完整地体验统计的过程做足准备。
】
6.3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操作活动
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
1.说明活动要求
要求:活动以2人为一组开展,从学具袋里拿出画有的气球卡片,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然后把数出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
2.开展操作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分组汇报,展示结果
教师把学生分类的结果有选择性的呈现在黑板上。
学生的分类结果可能有:(见课件)
学生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的方式可能有:图画式、简单的统计图式(纵向或横向)、图文并茂式、表格式等。
4.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对比与交流活动
(1)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并评价所展示的不同作品。
(2)教师适时修正或调整学生作品中的一些问题,例如纵向或横向排列不整齐,排列时没有一一对应,图文结合时没有表格等,使之更接近于较为标准的实物统计图,象形统计图或统计表的形式。
(3)表扬优秀的作品。
【设计意图:学生年龄尚小,分类结果的呈现一定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的,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与鼓励,一方面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给予细致地指导,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
5.看图解决问题
出示:心形的气球有多少个?糖葫芦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圆形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多?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少?
(1)指名回答问题
(2)对比交流
师:你最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
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到分类计数结果的呈现方式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3)观察思考
师:虽然大家对分类结果的呈现方式不同,但从结果看,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虽然呈现结果的形式是多样的,但是在单一标准下分类的结果是一致的。
黑板上留下分别最接近统计图表的两幅作品。
6.小结
师:小朋友们按形状把气球分一分的过程就叫做分类,不仅分,还把气球按不同的类别数一数的过程就叫做整理。
像这样画出的图,可以称为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设计意图:在分类计数后,让学生对计数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使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为后面的统计教学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
二、操作活动
让学生自选标准分类计数
1.提出问题
师:除了可以按形状分类,你还想怎么分?(生:按颜色分)
【设计意图:由给定标准到自选标准,在分类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分类标准的选择源自于实际需要,体现了分类教学的意义。
】
2.学生独立完成分类整理的过程
要求:把分类整理的结果用黑板上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呈现出来。
3.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动作快的孩子用两种方式呈现结果。
4.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交流评价,并简单分析计数结果。
师:观察小朋友们分类整理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
呈现前面学生提出的问题
出示:红色的气球有多少个?黄色的气球有多少个?蓝色的气球有多少个?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多?哪种颜色的气球最少?
师:刚才小朋友们还提出了这些问题,现在小朋友们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选标准分类计数,渗透不同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在分类活动1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分类活动2,有利于巩固学生对分类活动的认识,加深对分类的理解,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
5.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4+5=12(个)
指名学生说一说算式的意义,学生可能会分别按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列式
教师引导发现:不论怎么分,气球的总数是不会变的。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虽然结果不同,每一种分类标准下分的结果数据相加,总数是一样的。
】
三、加深理解,再次讲授
课件出示铅笔图
1.仔细看图,请同学们给它们分分类。
讨论一下,都有哪些分法?
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梳理出分类的标准:
可以按长短不同分,
可以按有没有用过分,
可以按颜色不同分,
可以按有没有有带橡皮分,
2.学生独立完成分类整理的过程
3.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动作快的孩子呈现结果。
4.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交流评价,并简单分析计数结果。
5.小结
师:想一想,刚才小朋友们是怎样完成分类与整理的过程的?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回顾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全过程,起到巩固的作用。
】
6.4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七的第1题
(1)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把车涂上颜色,再分出飞机和船,并说一说分类的标准。
分类的过程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
(2)指导学生细致涂色,涂色均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完成练习七的第2题
(1)指导学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
(2)对学生计数的方法予以指导,保证收集到的数据正确。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4)组织交流:从图上你分别知道了什么?同样的一组图片,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同?
(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完成练习七的第3题
(1)指导学生读题,正确理解题意。
(2)对学生计数的方法予以指导,保证收集到的数据正确。
(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分类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
】
6.5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按不同的标准分类,以气球为例,先按形状分,再按颜色分,虽然大家对分类结果的呈现方式不同,但从结果看气球的总数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分类结果相同”,体现了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分类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体现了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这个道理。
6.6板书设计
第1节按不同标准分类
分一分,数一数
心形的气球有多少个?
糖葫芦形的气球有多少个?
圆形的气球有多少个?
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多?
哪种形状的气球最少?
按形状把气球分一分的过程就叫做分类,不仅分,还把气球按不同的类别数一数的过程就叫做整理。
分类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