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中国地质大学复习课程
完整word版,(2010.12.30)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2010.12.30)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课程期末复习指导(文本)孙志娟: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课程实时文本答疑,接下来的90分钟内我将实时回答大家提出的各类问题,也欢迎各位将这个论坛作为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踊跃提问和发言。
判断题举例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输入的物质按照要求进行处理,输出具有所需特性的物质。
( ×)说明:传统的机械产品主要是解决物质流和能量流的问题,而机电一体化产品除了解决物质流和能量流外,还要解决信息流的问题。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输入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即所谓工业三大要素按照要求进行处理,输出具有所需特性的物质、能量与信息。
物质、能量与信息(即所谓工业三大要素。
2.产品的组成零部件和装配精度高,系统的精度一定就高。
( ×)说明:产品的组成零部件和装配精度高,是静态的,由于阻尼的影响、摩擦的影响、弹性变形的影响以及惯量的影响在动态响应上存在滞后或超前的影响,使得整个系统的动态精度不高。
3.迟滞是传感器的一种动态误差,是由于在传感器的正反行程中的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引起的。
( ×)说明:迟滞是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之一,反映传感器输入量在正反行程中,输出输入特性曲线的不重合度。
4.电液伺服系统的过载能力强,在强力驱动和高精度定位时性能好,适合于重载的高加减速驱动。
(√ )5.数字化物理样机就是一种结构设计软件,强调结构上的设计。
( ×)说明:数字化物理样机指的是在计算机中进行产品的模拟及体验,并进行相关的分析,不仅是结构上的设计,还需要进行性能分析。
单选题举例1.机械系统的刚度对系统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B )等方面。
A.固有频率、响应速度、惯量 B.固有频率、失动量、稳定性C.摩擦特性、响应速度、稳定性 D.摩擦特性、失动量、惯量2.光栅传感器的光栅是在一块长条形的光学玻璃上密集等间距平行的刻线,刻线数为100线/mm,经四倍细分后,此光栅传感器测量分辨率是( D )mm。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设计目的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教学内容1.机电一体化技术概述2.传感器与执行器3.控制系统与自动化4.机械设计与制造5.电气与电子技术6.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与应用教学方法•理论讲授结合实例分析•教师和学生参与讨论•实验操作与实践综合•项目实战案例分析教学评估•学生课堂表现及作业考核•期中期末综合考核•课程设计和项目实战评比实验与实践1.传感器与执行器实验2.控制系统与自动化实验3.机械设计与制造实践4.电气与电子技术实验5.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与应用项目实战资源支持•实验室设备和工具支持•外部企业合作支持•教学资料和参考书籍支持教学团队•主讲教师: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实验指导教师:相关实验室实验指导老师•项目实战指导老师:相关工程项目经验丰富的老师•《机电一体化技术导论》•《机电一体化系统集成与应用》•相关学术论文和案例分析以上是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的详细方案,希望能对您的参考有所帮助。
特殊应用场合一:智能家居增加条款•增加智能家居技术的介绍和应用范围•增加智能家居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增加智能家居系统的集成及核心技术介绍•增加智能家居系统的特别注意事项,如数据安全等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数据安全问题,需要采用加密算法保障,如AES加密算法;•协议转换问题,各智能设备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转换;•语音识别准确性问题,需要进行多场景训练,提高识别准确性;•技术更新换代问题,智能家居技术日新月异,需定期更新技术和设备。
特殊应用场合二:智能物流增加条款•增加智能物流技术的介绍和应用范围•增加智能物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增加智能物流系统的集成及核心技术介绍•增加智能物流系统的特别注意事项,如物流路径规划等相关问题及注意事项•物流路径规划问题,需要考虑路程、道路状况、货物重量等多个因素进行求解;•智能识别问题,需要采用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对货物的自动识别和分类;•跨地区协调问题,需要建立覆盖全国的智能物流网络,实现各地区之间物流的快速协调;•安全问题,智能物流系统涉及大量的物资财产和数据信息,需要采用多层安全保障机制,如认证、加密、监控等措施。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doc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doc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工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主要涉及机电系统的设计、分析、优化和实现等方面的知识。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个具体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机械部分和电子控制部分的设计。
在机械部分,需要根据系统的功能和要求,设计机械结构,包括传动机构、导向机构、支撑机构、制动机构等。
在电子控制部分,需要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和传感器测量的数据,选择合适的控制器和传感器,设计控制电路和程序,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性能指标和优化设计。
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响应速度、工作效率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优化设计来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
例如,可以通过优化机械结构的设计来提高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通过优化控制算法和控制参数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工作效率。
另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系统的可维护性包括系统的维修性和可靠性,即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快速维修并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系统的可扩展性包括系统功能的可扩展性和升级性,即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功能扩展和升级。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实现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电子电路设计等工具。
学生需要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使用电路设计软件进行电子电路的设计。
同时,还需要使用模拟仿真软件进行系统的模拟和调试,验证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电系统设计和分析的重要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加深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课程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将来的就业和科研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本科 中国地质大学开卷资料题库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在设计齿轮传动装置时,对于转动精度要求高的降速齿轮传动链,可按什么原则进行设计_______。
(4分)(A) 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B) 等效转动惯量最小(C) 质量最小(D) 质量最大参考答案:A2. 设计多环控制系统的一般原则是_______。
(4分)(A) 以内环开始,一环一环地逐步向外扩张(B) 以外环开始,一环一环地向内逼近(C) 提高系统各组成环节的精度(D) 增加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积分环节的数目参考答案:A3. 在机身设计中,为使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均有明显提高,可采用_______。
(4分)(A) 纵向肋板(B) 横向肋板(C) 斜置肋板(D) 增加壁厚参考答案:C4. “机电一体化”在国外被称为_______。
(4分)(A) Machine(B) Electronics(C) Mechatronics(D) A和B参考答案:C5.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包括_______。
(4分)(A) CAD、CAPP、CAM(B) FMS(C) 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D) A、B和C参考答案:D6. 在机身设计中,为使扭转刚度得到提高,可采用_______。
(4分)(A) 纵向肋板(B) 横向肋板(C) 斜置肋板(D) 增加壁厚参考答案:B7.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_______。
(4分)(A) 有关(B) 无关(C) 在一定级数内有关(D) 在一定级数内无关参考答案:C8. 计算机辅助质量保证系统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
(4分)(A) CAD(B) CAI(C) CAQ(D) CAM参考答案:C9. 对于要求部件重量尽可能轻的降速传动链,可按什么原则进行设计_______。
(4分)(A) 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B) 等效转动惯量最小(C) 质量最小(D) 质量最大参考答案:C10.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随着传动级数_______。
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2)
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渐成为了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机电一体化设计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核心,尤其是在工业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此,设计工程教育不断加强对机电一体化设计的教育培养,而本次的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就是为此而产生的。
二、课程目标本次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了解机电一体化设计的概念和基础知识,能够掌握机电一体化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以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机电一体化设计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次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涵盖以下方面:1.机电一体化概述•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机电一体化概念与定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2.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电气基础知识•自动控制基础知识3.机电一体化设计方法•机电一体化设计流程•功能分析•模块化设计•参数选定与计算•三维建模和数字化仿真4.机电一体化实践•物理实验:制作机械装置原型,并进行调试和优化•软件实验:使用CAD软件进行3D建模和数字化仿真•项目实践:围绕特定场景进行机电一体化设计四、课程设计案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针对学生进行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培养的课程设计案例:课程设计名称:自动售货机的机电一体化设计课程设计概述:在本课程设计中,我们将拟定一个自动售货机的项目计划,通过对自动售货机的需求分析、结构分析、参数计算以及模块化设计等过程的学习,最终完成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自动售货机模型。
课程设计流程:1.理解自动售货机的本质需求和基本原理,制定设计要求和任务。
2.进行需求分析,确定自动售货机的整体结构和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3.进行功能分析,确定自动售货机所需功能模块。
4.进行模块化设计,对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和计算,确定模块参数和接口规范。
5.进行数字化建模和自动控制仿真,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
6.制作自动售货机的装置原型,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大二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大二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以及常用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机电一体化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分类。
2.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成和应用: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配合。
3.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包括系统的设计原则、设计步骤和分析方法。
4.常用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系统:包括数控机床、机器人、PLC控制系统等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场合。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系统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的机电一体化技术。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机电一体化技术》等。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以便学生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电一体化报告 地大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报告题目: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四旋翼无人机中的应用院(系):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吴来杰目录摘要 (1)1引言……………………………………………………………………………2四旋翼无人机的组成…………………………………………………………2.1无人机系统的总体构成……………………………………………………2.2四旋翼无人机的遥控系统……………………………………………………2.3四旋翼无人机机载主控…………………………………………………2.4 四旋翼无人机机载传感器………………………………………………3 工作流程………………………………………………3.1控制信号转换过程……………………………………………………3.2控制程序执行流程……………………………………………………………4 硬件总体设计…………………………………………………………4.1 无人机在遥感航拍方面的应用……………………………………………5 结束语…………………………………………………………参考文献……………………………………………………………………………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四旋翼无人机中的应用姓名(中国地质大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武汉430074)【摘要】: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一种用电子设备控制的无人驾驶航空器。
与载人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体积小、方便灵活、成本低等特点。
无人机最早以“靶机”的身份出现在军事领域;随着技术的成熟,生产成本的降低,逐步进入民用领域。
四旋翼无人机是最常见的一种民用无人机,它的四个旋翼作为飞行的直接动力源,旋翼对称分布在机体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四个旋翼处于同一高度平面,且四个旋翼的结构和半径都相同,旋翼1和旋翼3逆时针旋转,旋翼2和旋翼4顺时针旋转,四个电机对称的安装在飞行器的支架端,支架中间空间安放飞行控制计算机和外部设备。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背景和意义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械工程和电气工程的融合,将机械和电气两个领域的知识与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综合学科。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在现代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开设机电一体化课程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机电一体化课程的设计意义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够熟悉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还能够通过实践项目来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课程设计的目标和要求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具备独立开展机电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1.理论知识:学生应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了解机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原理;2.技术能力:学生应具备使用相关软件和硬件工具进行机电系统设计、模拟和测试的能力;3.实践能力:学生应能够独立完成机电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并能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4.创新能力:学生应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提出改进机电系统性能的方案。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学习:学生将学习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了解机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原理。
包括机械工程基础知识、电气工程基础知识、自动控制理论等方面的内容;2.实践项目:学生将参与一项机电一体化实践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实践项目可以是机械组件的设计和制造、电气电子系统的集成与测试等;3.实验与测试:学生将进行一系列实验和测试,以验证机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效果。
实验可以包括传感器的选型和调试、电机控制系统的调试等;4.综合评估:学生将根据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实验和测试的结果以及论文的撰写质量进行综合评估,以评判学生的课程设计水平和综合能力。
中国地质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课件
八、减速器装配图设计及设计说明书编写
1、草图设计 2、装配图 3、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草图设计是装配图设计的规划和准备阶段 装配图设计是对草图的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特点:“算画结合”边画边
草图设计要求 (1) 草图设计正确,迅速,主要结构要 表达清楚。各零件尺寸可随时标注在图 纸上。 (2)所有零件尺寸随手画在草图上,以 免再次查找。
5、整理、编写设计说明书(时间: 1.14—1.15 ) 将设计计算过程进行整理,编写成技术文件,其中包括设 计任务书、设计计算说明、数据与结果、参考文献等。 6、答辩(时间:1.16—1.17)
机械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一)分析和拟定传动方案
机械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二)电动机的选择Fra bibliotek选择电动机的类型
三、传动零件设计
(一)V带传动设计 (二)齿轮传动设计 (三)蜗杆传动设计
验算传动系统速度误差
输送带速实际Vw在求解过程中与理论V 发生了变化,故应验算系统误差。 [( V-Vw)/V]100%<±5% 若不满足应重新计算。
四、轴的结构设计
五、滚动轴承组合设计
六、键和联轴器的选择 七、减速器的箱体、润滑、密封及附件
1、 设计准备阶段(时间:约1天)
本阶段首先确定设计任务。 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和内容, 阅读有关资料,参观实物、模型进行分析比较; 准备好与设计有关的图书、资料以及绘图工具等; 拟定总设计计划和进度。
参考资料: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设计图册 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含齿轮、带、轴、轴承、键的内容) 机械设计(教材)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1、包括封面,目录,附录。 (16开) 2、轴的弯扭矩图在同一张纸上。
九、零件工作图的设计与绘制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1一、设计目的--------------------------------------------------------------------2二、设计要求--------------------------------------------------------------------2三、机械部分改装设计计算--------------------------------------------------21、初步确定工作台的尺寸及其重量---------------------------------32、传动系统设计---------------------------------------------------------33、滚珠丝杠的设计计算及选择---------------------------------------44、滚动导轨的计算与选择---------------------------------------------75、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106、联轴器的选择---------------------------------------------------------147、轴承座的选择----------------------------------------------------------15四、总结---------------------------------------------------------------------------17五、参考文献---------------------------------------------------------------------18钻床改装用数控XY 工作台设计摘要X-Y 数控工作台改装设计是一个开环控制系统,其结构简单。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核心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2. 学习并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常见传感器、执行器及其应用;3. 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组装与调试;2.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零部件的设计与绘图的技能;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在项目实践中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到预期目标,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电一体化基本概念:介绍机电一体化的定义、特点及发展历程,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组成部分- 机电一体化的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2. 传感器与执行器:学习各类传感器、执行器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用方法- 常见执行器的类型、原理及控制方法3.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讲解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常用设计方法及案例分析-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4. CAD软件应用:学习CAD软件在机电一体化设计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免费范文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一、概述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将机械、电子、控制等多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具有机械、电气、电子等功能部分的新型产品或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工业、交通、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成为一门重要课程。
本篇文章将介绍一篇免费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范文,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该课程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操作过程。
二、课程设计内容1. 课程设计主题: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2. 设计要求:a. 选择一个具体的工业生产场景,例如流水线生产、自动包装、自动搬运等;b. 设计一个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该生产场景的自动控制和监测;c. 设计系统的硬件配置和接线图,包括传感器、执行器、PLC等设备的选型和连接方式;d. 编写PLC控制程序,实现对生产场景的自动化控制;e. 设计人机界面,实现对系统的监控和操作;f.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系统配置、程序代码等内容。
三、课程设计步骤1. 选择工业生产场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具体的工业生产场景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例如流水线生产。
2. 系统需求分析分析所选生产场景的具体要求,包括自动控制的功能需求、安全性要求、生产效率要求等。
3. 硬件配置和接线图设计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和PLC等硬件设备,并设计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
4. PLC控制程序设计根据系统需求,编写PLC控制程序,实现对生产场景的自动化控制。
5. 人机界面设计设计一个直观简洁的人机界面,实现对系统的监控和操作。
6. 系统调试和实验验证将硬件设备和控制程序进行组装和调试,验证系统在实际场景中的性能和稳定性。
7.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系统设计思路、硬件配置、程序代码、系统调试结果等内容。
四、课程设计范文(此处省略具体的课程设计范文,仅列出课程设计内容的大纲)1. 课程设计主题: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2. 设计要求:a. 选择流水线生产场景;b. 设计一个基于PLC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流水线的自动控制和监测;c. 设计系统的硬件配置和接线图,包括传感器、执行器、PLC等设备的选型和连接方式;d. 编写PLC控制程序,实现对流水线的自动化控制;e. 设计人机界面,实现对系统的监控和操作;f.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系统配置、程序代码等内容。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1000字本文主要介绍一个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实现步骤。
一、课程设计背景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械、电气、自动控制等学科的集成与融合,是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重要工具。
因此,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至关重要。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次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旨在:1. 提高学生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应用能力;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3. 使学生全面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领域。
三、课程设计内容和实现步骤1.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内容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实践项目和报告。
实践项目:设计一个小型机械自动化系统,基于控制器的编程和其他相应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实现自动化生产过程,并实现电气、机械和自控技术的集成。
报告:在实践项目的基础上,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设计背景和目的;- 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电气和机械控制方案;- 设计实现过程,包括硬件设备选型、控制程序设计、调试和测试;- 实现效果和优化方案;- 课程设计总结和展望。
2. 实现步骤(1) 组建小组并确定实践项目方案学生可以一组三到五人,根据实践课题确定实践项目方案,同时确定报告撰写计划和分工。
(2) 实践项目实现根据项目方案,从软硬件角度进行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硬件方面,包括传感器的选型、控制器及其他必要元件的选型和安装等。
软件方面,则包括控制程序的编写、测试、修改和验证等。
(3) 总结和报告在项目实现完成之后,进行总结并进行报告的撰写。
报告要全面、系统地阐述实践项目的设计、实现和效果,并从技术和应用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
最后,展望未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四、总结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通过实践和报告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敏感度;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第1-2课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第3-4课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技术、执行器技术、控制技术等。
第5-6课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汽车电子等。
第7-8课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等。
第9-10课时: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际操作,包括简单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机电一体化技术》教材,用于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知识。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
一、概述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在机械与电气领域的融合中,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机械和电气控制及驱动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涉及到机械、电子、自动控制、传感器、软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电一体化系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因其具有高性能、高效率、高灵活性和可靠性等优点,因此对其设计的研究与应用愈发受到重视。
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定义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在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知识的基础上,将各种设备或系统组合成一个整体,在保证各子系统之间具有联动性、互补性和协调性的基础上,使之实现协同工作,其目的是提高系统的集成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能源消耗和材料的浪费。
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1)需求分析:根据客户需求以及系统使用环境等,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界定,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指标。
(2)功能设计:在明确了系统的需求后,根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模块设计、软硬件设计等。
(3)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和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策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并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
(4)通信网络设计:建立合适的通信网络,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传递。
(5)安全性设计:设计系统的安全控制系统,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6)可靠性设计:考虑系统的故障预防、故障检测和故障诊断手段。
(7)试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检验系统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主要挑战1. 多学科交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需要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2. 复杂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因素,如机械结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算法等,使得系统设计变得极为复杂。
3. 故障预防: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作环境复杂,系统工作稳定性要求高,需要考虑到各种故障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案(第一章)范文
教案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主讲教师梁杰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及学分48学时3学分授课班级机械07 机电方向使用教材姜培刚《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2003年9月第一版系(院、部) 工程机械系教研室(实验室) 机械电子技术课时授课计划课次序号: 1一、课题:1 绪论1.1 概述1.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概况1.3 机电一体化应用举例1.4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二、课型:课堂讲授三、目的要求:通过该次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的定义、研究内容、产生与发展历程;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日常生活、机械制造、汽车、工程机械等行业的应用情况;熟悉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每一部分的功能;了解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四、重点、难点:本次课的重点是机电一体化的应用、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每一部分的功能。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板书。
本次课的内容相对容易理解。
在讲授的过程中,通过尽量多的应用实例使学生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目前的普及程度及掌握该技术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并加深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
六、参考资料:1、张建民等编著《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2、梁景凯、盖玉先主编《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二版。
七、作业:1-1八、授课记录:九、授课效果分析:通过大量的应用实例,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十、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等)1、复习2、导入课题:通过具体实例来说明现代工程机械等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普及程度,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
3、教学内容:课程说明,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1.1 概述机电一体化的定义、起源、研究内容,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意义。
1.2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概况1、20世纪60年代前为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70年代到80年代为第二阶段,“蓬勃发展阶段”3、90年代后期开始为第三阶段,“智能化阶段”1.3 机电一体化应用举例家电、机械制造、机器人、汽车、工程机械1.4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1、机械本体2、动力源3、检测传感装置4、控制与信息处理单元5、执行机构6、驱动单元7、接口4、课堂总结:进一步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本课程涉及到的内容较多,特别是涉及到电子或计算机硬件部分较多,需要在时间上多投入和多查阅一些参考书;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系统由七大部分组成。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学习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原理,理解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掌握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方法,以及熟练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课程内容
1.机电一体化基本概念:机电一体化是一种集机械、电子、计
算机等技术于一体的技术,它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和综合性的特点。
2.机电一体化基本原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电子、计
算机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功能。
3.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军事技术等领域。
4.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方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设计方法包括系
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等步骤。
5.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需要掌
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机械操作、电子操作、计算机操作等。
三、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设计12个学时,其中:
第一学时:介绍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应用领域,设计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
第二学时:讲解机械操作技能,包括机械装配,机械操作,机械维护等。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方案
第一章绪论课程设计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能在传统的机电产品更新换代和新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研制开发领域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目的在于培养学员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能力,另外还包括:1)通过课程设计,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
2)掌握元部件的正确选择方法和特性参数的实验方法。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硬件一般由机械主体部分、传感器、信息处理、计算机及电路部分和执行元件等构成,其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微型计算机<包括单片机)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主要考虑计算机的选择或单片机构成电路的选用、接口电路、软件编制。
2)选用驱动控制电路,对执行机构进行控制主要考虑电动机的选择及驱动力矩的计算及控制电动机电路的设计。
3)精密执行机构的设计主要考虑数控机床工作台传动装置的设计问题。
要弄清机构或机械执行的主要功能<如传递运动、动力、位置控制、微调、精密定位或高速运转等),进行力<力矩)、负载转矩、惯性<转动惯量)、加<减)速控制和误差计算。
提出装配图和零件加工图。
提出电动机和计算机控制要求。
4)采用传感器进行反馈控制或作为测量敏感部位。
5)学会使用手册和图表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是设计回转体数控测量装置,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学员应具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初步能力,初步建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学会运用手册、标准、规范等资料,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回转体数控测量装置总体方案分析回转体数控测量装置是一种测量回转体外形轮廓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其基本工作原理利用检测光幕传感器检测位于其中的回转体。
回转体一般是柱形工件,由卡盘夹紧并由电机驱动经减速器使其旋转,对于较长的工件,还要求有尾架,并在尾架上安装顶尖,支顶较长的工件。
检测光幕传感器在回转轴方向<Z 向)可以来回移动,能对回转体每个截面的轮廓进行测量。
此次任务给定的参数如下:行程范围向可正反转连续回转运动分辨率0.01mm C 向优于0.1°Z 向最大移动速度C 向最大选择速度被检测工件最大尺寸< 材料为钢)外形尺寸< 参考)Z 向350mm CZ 向由于2200mm/min130r/min0 50mm x 350mm700mm x 400mm x 320mm2.1回转体数控测量装置总体方案确定回转体数控测量装置总体方案的确定包括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伺服系统的选择、执行机构及传动方式的确定、计算机系统的选择等。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本科中国地质大学开卷资料题库及答案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本科中国地质大学开卷资料题库及答案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专升本)阶段性作业1总分: 100分考试时间:分钟单选题1. 在设计齿轮传动装置时,对于转动精度要求高的降速齿轮传动链,可按什么原则进行设计_______。
(4分)(A) 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B) 等效转动惯量最小(C) 质量最小(D) 质量最大参考答案:A2. 设计多环控制系统的一般原则是_______。
(4分)(A) 以内环开始,一环一环地逐步向外扩张(B) 以外环开始,一环一环地向内逼近(C) 提高系统各组成环节的精度(D) 增加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积分环节的数目参考答案:A3. 在机身设计中,为使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均有明显提高,可采用_______。
(4分)(A) 纵向肋板(B) 横向肋板(C) 斜置肋板(D) 增加壁厚参考答案:C4. “机电一体化”在国外被称为_______。
(4分)(A) Machine(B) Electronics(C) Mechatronics(D) A和B参考答案:C5.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包括_______。
(4分)(A) CAD、CAPP、CAM(B) FMS(C) 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D) A、B和C参考答案:D6. 在机身设计中,为使扭转刚度得到提高,可采用_______。
(4分)(A) 纵向肋板(B) 横向肋板(C) 斜置肋板(D) 增加壁厚参考答案:B7.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_______。
(4分)(A) 有关(B) 无关(C) 在一定级数内有关(D) 在一定级数内无关参考答案:C8. 计算机辅助质量保证系统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
(4分)(A) CAD(B) CAI(C) CAQ(D) CAM参考答案:C9. 对于要求部件重量尽可能轻的降速传动链,可按什么原则进行设计_______。
(4分)(A) 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B) 等效转动惯量最小(C) 质量最小(D) 质量最大参考答案:C10. 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随着传动级数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学院:机电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吴来杰付先成2014年2月27日一、选题背景 (3)二、设计要求 (3)三、选题目的 (3)四、方案论证 (4)五、系统工作原理: (5)六、电路分析 (5)1、单片机选择 (5)2、单片机复位电路 (7)3、传感器选择 (7)5、油压、油温检测及放大电路 (9)6、A/D转换 (10)7、外接键盘 (11)8、并行I/0的扩展 (12)9、报警系统: (13)10、LED显示电路 (13)七、电路原理图转化PCB板 (14)八、参考文献: (18)九、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18)一、选题背景机电一体化是以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主题,多门技术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正在发展和逐渐完善的一门新兴的学科。
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备和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的连接机械和电子、气压、液压等相关的的关键技术,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高性能、高自动化的机械化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求我们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的技术人员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所在。
当前数字信号处理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在通用的硬件上借助软件实现复杂的功能,伴随对软件依赖性的增加,软件的开发成本也相应提高,甚至出现赶超硬件投入的趋势。
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有:(1)机械技术(2)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3)系统技术(4)自动控制技术(5)传感检测技术(6)侍服传动技术。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同时因也是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不管是对祖国经济的发展,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对于掌握、精通这门技术都尤为的显得重要。
二、设计要求设计一基于单片机的液压系统油温油压检测系统,其中:压力P=0-15 MPa,油温T=0-80℃。
要求设计并绘制电路原理图和印刷电路板(PCB图)。
内容包括:1、绘制电路原理图;2、绘制印刷电路板图;3、撰写设计报告书。
三、选题目的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作为机械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设计的内容。
使学生即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过程,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又能训练学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的加以深入的研究是课程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因此这次课程设计,一方面让我们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联系,另一方面也是温习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单片机方面的知识,对于单片机系统能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
接触和学习一种相当有效的电路设计软件PROTEL99,熟悉和了解基本的操作,能够根据设计需求独立设计和布局出合理的电路原理图(SCH)和电路板图(PCB)。
系统化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设计思路,掌握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即将面临的社会实践打好基础,都是非常必要的。
四、方案论证1、单片机控制的液压油温检测系统中,其要检测的指标有油压和油温两个。
油压的检测要用压力传感器,而油温的检测要用温度传感器。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并以确定的关系输出某一物理量。
转换元件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物理量转换成电路参数量。
基本转换电路将电路参数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电量。
2、电量通过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不是理想的平滑直流,而是单方向的脉动直流,即除了直流分量以外还有许多交流分量。
所以要针对电源的负载特性选择合适的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就是使单向脉动直流变成平滑直流的电路,常用电阻,电容和电感组合而成。
3、由于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经整流,滤波放大电路后输出的是模拟信号,(如电压,电流,频率等)。
这些信号计算机是识别不了的,所以要进行A/D转换。
A/D 转换电路的功能是将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适应计算机处理。
4、通过A/D转换电路输出数字信号,该信号进入MCS-51单片机,通过单片机来实现检测和控制功能。
本系统中要控制油温和油压,还要在油温和油压超过设定的额定值时,系统发出报警。
所以要通过显示器,键盘和报警电路来实现。
图1 方案原理图其中:1、液压压力传感器采用油压传感器选型为AK-1C-2压力传感器2、油温传感器选型为DS18B20油温传感器。
3、A/D转换芯片采用ADC0809。
4、单片机采用89C51。
5、I/0扩展采用8155。
6、键盘、显示接口采用74LS138译码器扩展。
五、系统工作原理:整个系统拟采用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所需的信号进行采集,当获取所需的信号之后,经过对信号的滤波和放大电路的放大号,传输至A/D转换器进行A/D转换,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最后将数字信号读入89C51单片机内,经过单片机的数据处理后,最后将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
在系统中,设置按键电路,当按键按下,向单片机输入信号,单片机接收信号后,可改变预设的压力和油温值,使系统能够在不同的状况下工作,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系统中还设计有显示电路部分,经单片机处理后的数据,可由显示模块将所测量的压力和油温显示出来,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
此外,当所测量的油温或压力超出了预设值之后,系统会自动触发报警装置,向外界发出警报。
合理性论证: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经检查,系统的原理是可行的,方案布置的也比较合理,因此,该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合理的。
六、电路分析1、单片机选择单片机的选择在整个系统中至关重要,需要满足大内存、高速率、通用性、价格便宜等要求。
在本次的设计中,选择最常用到的51系列单片机。
AT89C51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片内含有4KB的掩膜ROM,用于存放程序和原始数据;内部数据存储器包括RAM(128×8)和RAM地址寄存器,用于存放可读/写的数据。
AT89C51单片机有如下特性:①片内含有两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用于实现定时或计数功能,并以其定时或计数结果对单片机进行控制;②有4个8位并行I/O口(P0、P1、P2、P3),以实现数据的并行输入/输出;③内部含有5个中断源,即外中断2个,定时/计数中断2个,串行中断1个;AT89C51单片机共有40个管脚,介绍如下:①4个8位的并行输入/输出口线:P0.0-P0.7/P1.0-P1.7/P2.0-P2.7/P3.0-P3.7②地址锁存控制信号ALE,用于控制把P0口输出的低8位地址送入锁存器锁存起来,以实现低位地址和数据的分时传送。
③外部程序存储器读选通信号PSEN,Z在读外部ROM时有效,实现外部ROM 单元的读操作;④访问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EA,当为低电平时,对ROM的读操作是针对外部程序存储器的;当信号为高电平时,对ROM的读操作是从内部程序存储器开始,并可延续至外部程序存储器。
⑤复位信号RST,用于完成单片机的复位操作;⑥外界晶体引线端XTAL1和XTAL2,当使用芯片内部时钟时,用于外接石英晶体谐振器和微调电容;当使用外部时钟时,用于接入外部时钟脉冲信号;图2 单片机电路2、单片机复位电路单片机复位方式采用上电加按键手动复位。
当按下复位按键后,复位端通过51Ω电阻与+5V电源接通,电容迅速放电,使RST引脚为高电平;当复位按键弹起后,+5V电源通过2KΩ电阻对22uF电容重新充电,RST引脚端出现复位正脉冲。
其持续时间取决于RC电路的时间常数。
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图3 复位电路3、传感器选择压力传感器在本课题的设计中,选用应变式压力传感器,其型号为AK-1C-2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特点如下:①外壳和膜片一体结构,体积小,平膜片感压;②性能稳定可靠,量程范围广;③不锈钢材料,耐腐蚀,安装使用方便;④连接螺纹:M20×1.5 (可提供用户要求的各种机械连接方式,最小外形尺寸ø10);⑤适用于各种动态、静态、一般腐蚀气体、液体的压力测量。
图4 压力传感器为了减小系统的复杂程度,选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传感器型号为DS18B20,其特点为: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测量温度范围为-55 ℃至+125 ℃。
华氏相当于是-67华氏度到257华氏度 -10 ℃至+85 ℃范围内精度为±0.5℃;电压范围为3.0 V至5.5 V 无需备用电源;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测量结果以9-12位数字量方式串行传送;因为每一个DS18B20的包含一个独特的序号,多个DS18B20可以同时存在于一条总线。
这使得温度传感器放置在许多不同的地方。
它的用途很多,包括空调环境控制,感测建筑物内温设备或机器,并进行过程监测和控制。
DS18B20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64位光刻ROM,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告诉暂存器。
图5 温度传感器CPU对DS18B20的访问流程是:先对DS18B20初始化,再进行ROM操作命令,最后才能对存储器操作,数据操作。
DS18B20每一步操作都要遵循严格的工作时序和通信协议。
如主机控制DS18B20完成温度转换这一过程,根据DS18B20的通信协议,须经三个步骤:每一次读写之前都要对DS18B20进行复位,复位成功后发送一条ROM指令,最后发送RAM指令,这样才能对DS18B20进行预订的操作。
DS18B20的供电方式有两种:寄生电源供电方式和外部电源供电方式;在此次的设计中,采用外部电源供电方式。
DS18B20与单片机连接的电路图如下所示:引脚VCC外接5V的电源,引脚GND接地,中间引脚直接与单片机的P2。
2口相接,进行数据传输。
4、变压电源图6 变压电源由于电路电压为5V,故需把220V交流变成低压直流,由四个组成部分:降压—整流—滤波—稳压。
5、油压、油温检测及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作用是将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再传输到ADC0809内,电路图如下:压力传感器的应变电阻为桥式连接,从传感器输出端取出的电流要变换为差动电压输出,因此,要采用阻抗高、仅放大差动电压的放大电路,在本次设计中,采用通用运放LM324构成测量放大器。
图7 检测及放大电路以油压检测及放大电路为例,插座J外接一应变式压力、检测传感器,插座上的1、2脚将控制板中的+6V及-6V电源引出向传感器供电,3、4脚为传感器输出的差动信号。
三个运算放大器组成差动放大电路,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其中R36用于调节零点,R37用于调整放大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