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有色冶炼废酸中和渣的综合处置现状

有色冶炼废酸中和渣的综合处置现状

第 54 卷第 10 期2023 年 10 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V ol.54 No.10Oct. 2023有色冶炼废酸中和渣的综合处置现状阮博文,焦芬,覃文庆,潘祖超(中南大学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083)摘要:有色冶炼废酸中和渣是一种含有砷、铅、锌、镉等有毒元素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同时也是具有较高潜在利用价值的固废资源,目前正面临产量大、污染重、利用率低等问题。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废酸中和渣的来源及化学成分;其次,重点阐述该渣在无害化处置、有价金属回收以及协同熔炼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结合实例对具体工艺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探讨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最后,对有色冶炼废酸中和渣的利用方向和利用途径提出展望,指出火法−湿法联合回收工艺以及协同熔炼工艺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关键词:有色冶炼;废酸中和渣;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中图分类号:TF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7207(2023)10-3808-11Comprehensive disposal status of waste acid neutralization sludgein nonferrous smeltingRUAN Bowen, JIAO Fen, QIN Wenqing, PAN Zuchao(School of Minerals Processing and Bio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Abstract: Nonferrous smelting waste acid neutralization sludge is a kind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 containing arsenic, lead, zinc, cadmium and other toxic elements, but also has a high utilization value of solid waste resources. The waste acid neutralization sludge is currently facing large output, heavy pollution, low utilization rate and other urgent problems. Firstly, the sourc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waste acid neutralization sludge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n,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in harmless disposal, valuable metal recovery and co-smelting were also highlighted in this study. The basic principles,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and applicability of specific processes were summariz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examples, and the problems in application were discussed and suggestions were given. Finally, the future收稿日期: 2022 −12 −21; 修回日期: 2023 −02 −16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1909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4356) (Project(2020YFC1909203)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Project(51874356)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通信作者:焦芬,博士,教授,从事再生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研究;E-mail :****************DOI: 10.11817/j.issn.1672-7207.2023.10.003引用格式: 阮博文, 焦芬, 覃文庆, 等. 有色冶炼废酸中和渣的综合处置现状[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54(10): 3808−3818.Citation: RUAN Bowen, JIAO Fen, QIN Wenqing, et al. Comprehensive disposal status of waste acid neutralization sludge in nonferrous smelting[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3, 54(10): 3808−3818.第 10 期阮博文,等:有色冶炼废酸中和渣的综合处置现状utilization direction and way of nonferrous smelting waste acid neutralization slag were proposed, and pyrometallurgical wet synergistic treatment and collaborative melting process were considered to be the key development direction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nonferrous smelting; waste acid neutralization sludge; harmless disposal; resource utilization铜、铅、锌等有色金属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生产的各行各业。

资源节约中药渣高效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资源节约中药渣高效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三、中药渣资源综合再利用的挑 战与前景
虽然中药渣资源综合再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在的经济价值,但在实际应用 中仍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中药渣的组成和性质因药材种类、加工方法的不同 而异,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和利用。其次,中药渣的再利用需要投 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此外,中药渣的再利用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避免对环境和人体 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开展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共同推进中药渣综合利用研究。中医药、环境 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可以加强合作,共同研究中药渣高效综合利 用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推进其在环保、农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4、促进公众对中药渣综合利用的认识和参与,加强环保意识教育。通过宣传 教育和社会倡导,提高公众对中药渣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环保意识,促进全社 会的绿色发展和资源节约。
一、中药渣的组成和特点
中药渣是中药材经过提取有效成分后剩余的废弃物,主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 纤维素、木质素、残余药渣和微量元素等。这些成分具有潜在的再利用价值, 如作为肥料、饲料、生物质能源等。
二、中药渣综合利用的研究进展
1、肥料化利用
中药渣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微量元素,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通过堆肥、发 酵等过程,可以将中药渣转化为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同 时,这种肥料的使用也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中药渣是中医药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和生物 活性物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如何实现中药渣的资源化利用,以减少环 境污染,同时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中药渣综合利用方面,已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例如,某公司研发了一种利用 中药渣生产有机肥的工艺,实现了中药渣的高效转化和资源化利用。同时,还 有研究将中药渣用于制备生物质能源,如生物燃料乙醇等。这些案例不仅减少 了中药渣对环境的污染,还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

中药渣类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中药渣类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中药渣类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综合利用研究进展作者:张秀娟邝振英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21年第19期摘要:中药渣作为一种典型的工业生物质,具有含水量大、极易腐败的特点,处理不当易造成环境污染。

采用热解技术处理中药渣不仅能减少中药渣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生产有价值的绿色化学品和材料。

本文详细回顾和阐述了中药渣类生物质热解的典型代表产物生物燃气、生物油和生物炭,并对其应用进行了梳理,同时概述了生物质微波热解工艺并预测其发展方向,充分证实了中药渣类生物质热解工艺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对实现中药渣类生物质高效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优化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药渣类生物质热解生物燃气生物油生物炭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1)07(a)-0038-05Research Progress on Thermochemical Conversion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Residue BiomassZHANG Xiujuan KUANG Zhenying(Nanchang Hongyi Technology Co., Ltd.,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 330047 China)Abstract: As a typical industrial biomas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idu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water content and easy corruption. Improper treatment is easy to caus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Using pyrolysis technology to tre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idue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poll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idue to the environment, but also produce valuable green chemicals and materials. This paper reviews and expounds in detail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products of biomass pyro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idues, such as biogas, bio oil and biochar, and combs their applications. At the same time, it summarizes the biomass microwave pyrolysis process and predicts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which fully proves that the biomass pyrolysis proc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idues has a certain application prospect, which is important for realizing the efficient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idue biomas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optimize energy structure.Key Words: Herbal residues biomass; Pyrolysis; Bio gas; Bio oil; Biochar随着化石燃料的迅速枯竭,可再生能源和环境友好型能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茶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茶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茶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摘要】茶渣作为茶叶加工的副产品,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从茶渣在农业肥料、动物饲料、化妆品、能源开发和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应用展开研究,介绍了茶渣在各个方面的利用方式和效果。

通过对茶渣的综合利用前景展望和意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茶渣的再利用可以有效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本文也总结了茶渣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指出在技术研发和政策支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加强茶渣的综合利用研究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有望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茶渣的综合利用,是未来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茶渣,综合利用,农业肥料,动物饲料,化妆品,能源开发,食品加工,前景展望,意义,现状1. 引言1.1 茶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茶渣是茶叶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在传统观念中常被视为无价值的废弃物。

随着人们对资源的重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茶渣的综合利用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茶渣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茶渣的充分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还能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机遇。

茶渣的综合利用已经在农业肥料、动物饲料、化妆品、能源开发和食品加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展现出了其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茶渣的综合利用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亟需进一步深入探讨和实践。

本文将对茶渣的综合利用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推动茶渣资源化利用的发展和应用。

2. 正文2.1 茶渣在农业肥料中的应用茶渣在农业肥料中的应用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利用方式。

茶渣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对农作物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茶渣还具有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的功能。

将茶渣作为农业肥料利用时,需要注意适量施用,以免造成土壤酸化或养分过剩的问题。

研究表明,适量的茶渣施用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改善土壤质地,有助于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中药渣资源综合再利用研究进展

中药渣资源综合再利用研究进展

中药渣资源综合再利用研究进展摘要: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之产生的中药渣废弃物也日益增加,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中药渣具有很多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其利用方式主要有:提取其他有效成分,用于育苗及栽培基质,禽畜饲料生产,培养食用菌,发酵制取生物油、乙醇及沼气,处理废水,用于造纸产业;提取天然色素及作为药渣塑料原料等.关键词:中药渣;再利用;途径随着中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中草药和中成药的应用日益广泛,中药渣废弃量日渐增加。

据统计,我国仅植物类药渣年排放量就高达65万多吨。

中药渣一般含水量较高且含有一定营养成分,极易腐败,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早期中药渣处理的形式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固定区域堆放等,不仅耗去大量的资金,而且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研究开发能将中药渣生态化利用,为制药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又对环境不造成危害的资源化利用技术是目前医药、化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将中药渣综合利用的最新进展概述如下。

1中药渣的来源及化学成分中药渣来源于中成药原料药生产、中药饮片的加工与炮制,以及含中药成分的轻化工产品的生产等,其中以中成药生产带来的药渣量最大,约占药渣总量的70%。

中药主要由植物、动物和部分矿物类药材组成,其中植物类药材占87%以上。

1.1多糖类研究了五味子醇提残渣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发现水提法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14,温度100℃,时间6h,提取2次,此条件下五味子多糖的得率为11.52%,粗多糖样品中多糖含量为44.46%。

注射环磷酰胺(CTX)造成小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观察五味子粗多糖对小鼠腹腔吞噬功能、血清溶血素水平的作用。

结果发现五味子醇提残渣中粗多糖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从提取总皂苷后的三七药渣中提取、分离与纯化得到三七中另一有效成分———三七多糖,含量达50%。

报道提取甘草酸后的甘草渣中含甘草多糖7.89%。

1.2苯丙素类五味子冲剂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的中药制剂。

垃圾焚烧飞灰的稳定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垃圾焚烧飞灰的稳定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垃圾焚烧飞灰的稳定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摘要:随着垃圾焚烧处理技术日益广泛的应用,垃圾焚烧飞灰的稳定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国内相关研究,本文对垃圾焚烧飞灰的稳定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分别进行了综合论述,展望了焚烧飞灰处理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生活垃圾;飞灰;稳定化;资源化1 前言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速度快,占地面积少,减量化和无害化效果显著,使得生活垃圾焚烧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在我国用地紧张的城市如深圳、上海、北京、常州等率先得到了应用,焚烧生活垃圾量已达13000t/d[ 1 ]。

这些焚烧厂将产生焚烧垃圾5%-10%左右的焚烧飞灰。

通常一个中等垃圾焚烧厂日处理能力约为2500t/d,年飞灰产量约为3万吨。

垃圾飞灰处理成为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目前,国内对垃圾焚烧产生的废物处理和资源化研究主要集中于焚烧炉渣上,对于飞灰处理利用的研究报道不多。

本文探讨了飞灰的固化/稳定化处置以及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

2焚烧飞灰的稳定化处置2.1水泥固化水泥是一种最常用的危险废物稳定剂。

该技术是将飞灰和水泥混凝土混合形成固态,经水化反应后形成坚硬的水泥固化体,从而达到降低飞灰中危险成分浸出的效果[ 2 ] ,其基本原理在于通过固化包容,减少飞灰的表面积和降低其可渗透性,达到稳定化、无害化的目的。

水泥固化因其设备、操作要求简单和固化费用相对较低而得到广泛应用。

但水泥固化处理后的增容量大,而且若飞灰中含有阻碍水泥正常凝结的成分时,常会发生固化体强度低、有害物质浸出率高等问题。

研究表明,水泥固化前将飞灰预洗,会大大增强固化体强度,降低固化体的浸出毒性[ 3 ] 。

在水泥固化时加入EDTA,对固化体的浸出毒性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4 ] 。

2.2化学药剂稳定化化学药剂稳定化是利用化学药剂通过化学反应,使有毒有害物质转变为低溶解性、低迁移性及低毒性物质的过程。

用药剂稳定化技术处理危险废物,可以在实现废物无害化的同时达到废物少增容或不增容,从而提高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系统的总体效率和经济性。

固废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方案研究进展

固废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方案研究进展

固废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方案研究进展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固体废弃物(固废)的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固废处理方式,如填埋和焚烧,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开发和实施可持续可控的固废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方案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介绍固废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固废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1.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可持续、环保的固废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固废中的有机物,达到减少固废体积和资源回收的目的。

近年来,固废微生物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生物堆肥技术能够将有机废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同时降低污染物的含量。

此外,固废中的重金属也可以通过微生物吸附和还原的方式进行处理。

1.2 热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包括焚烧、气化和熔化等方法,通过高温分解固废,将其转化为能源或化工原料。

焚烧是一种常见的热处理技术,它可以有效地降低固废的体积,并将固废转化为热能。

气化和熔化技术将固废转化为合成气体或熔融渣,用作能源或原料。

近年来,热处理技术在固废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对环境的影响和能源消耗仍需进一步改进。

1.3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筛分、磁选、重选和分离等方法,通过分离固废中的不同组分,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例如,固废分选系统可以自动分离废弃物中的有价值的材料,如金属、塑料等。

此外,物理处理技术还可以用于固废疏浚和填埋场的修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二、固废资源化再利用方案的研究进展2.1 固废再生能源利用固废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可燃物,利用固废产生能源是一种可持续的资源化再利用方案。

焚烧技术可以将固废转化为热能和电能。

气化技术则可以将固废转化为合成气,用作燃料或化工原料。

此外,微生物发酵技术也可以将固废转化为生物能源,如生物气和生物乙醇。

2.2 固废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固废中的金属、玻璃、塑料等可被再利用的材料,可以通过物理处理技术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

遂昌金矿中和渣浆充填处理的探索性试验研究

遂昌金矿中和渣浆充填处理的探索性试验研究

中 和 渣 浆 为 矿 方 提 供 , 固体 质 量 分 数 为 其
8 0 6 , H 为 8 7 。 中 和 渣 浆 d。 5 9 0 . 9 p .4 为 . 6
m,0 粒径 为 2 . 0 m, 明 中和渣 浆 中 固体 9 2 5 说
颗粒很 细 , 利于胶 结体 强度发 展 。 不
2 中和 渣 浆 充填 配 比试 验
2 1 中 和 渣 浆 充 填 配 比 设 计 .
根据 矿 山充填 利 用 中 和渣 浆 的可 能 方式 , 中 和渣浆 充 填配 比设计 分 为 2种 方 案 。方案 工, 中 和渣浆作 为造 浆水 , 与尾 矿 库 中风 干 尾砂 直 接 混 合 , 成 尾 砂 浆 , 后 掺 人 胶 结 材 料 制 造 充 填料 形 然 浆 。方案 Ⅱ, 中和渣 浆作为 稀释水 , 与充 填站尾 砂 仓 中 的饱 和尾 砂混 合 形 成尾 砂 浆 , 后掺 入 胶 结 然 材 料制造 充填料 浆l4“。对于 方案 Ⅱ, _ 】 j 充填 站 尾 砂 仓 中放 出 的尾砂 可 看 作饱 和 尾 砂 , 和尾 砂 干 饱 尾砂 质量分 数平 均为 7 。为 了 比较 , 5 还设 计 了
第2 9卷 第 2期
21 0 0年 5月
铀 矿 冶
URANI M I I U M N NG N D ETA LLU RG Y A M
V o1 2 N O 2 .9 .
M a 01 y2 0
遂 昌金矿 中和 渣 浆 充填 处 理 的探 索性试 验 研 究
郭利 杰 杨 建 国 许 文远 杨 小 聪 , , ,
第 2期
郭利 杰 , : 昌金矿 中和渣 浆充填 处理 的探 索性试 验研 究 等 遂
收 稿 日期 :2 0 — 91 0 90 — 8

高铜高铋高碲中和渣综合利用新技术研究

高铜高铋高碲中和渣综合利用新技术研究

搅拌器 , 真空抽滤机 。 半工业设备 : 反应设备 为 I 2 的搪瓷反应 ~m 釜( 带机械搅拌 )喷射泵抽滤机 。 , 13 分析 方法 . 试验原料 、 浸出液 、 浸出渣中的主含量采用普通 的化学 元 素分 析 方 法 进 行 , 量 元 素则 采用 IP— 微 C
A S法 分 析 。 E l 一 试 验 原理 及流 程
第 3期
21 0 1年 6月
矿 产 综 合 利 用
M u tp r o e Ut ia i n o i e a s u c s l u p s i z t fM n r lRe o r e i l o
No .3
J n 0l u .2 l
高 铜 高 铋 高 碲 中和 渣综 合 利用 新 技 术 研 究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7 9.
S e
15 .
P b
2 1 .
S b
18 .
A g
10 8o
T +2 a O e _ N 2 3+2 2 =T S HO eJ ,+2 aS 4+ N 2O
4H
}单 位 为 g t /。
B。 2 H一 E 一= iC + 2 i + O + l BO 1, H O J
用硫酸进行二次洗铜 , 用铜 屑还原洗铜液 中的
碲, 中和酸洗液得 到碱式碳酸铜 。洗酸渣进行盐酸
浸出, 加入 亚硫 酸 钠还 原得 到 粗碲 粉 , 还原液 经碱 中
l 试 验 过 程
1 1 试 验原 料与试 剂 .
和后得到粗氯氧化铋 。原则 工艺流程见 图 l 主要 , 化 学反 应 如下 [ : 3 】
原 料
矿产综合利用

工业废渣高温还原解毒铬渣及终渣资源利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工业废渣高温还原解毒铬渣及终渣资源利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工业废渣高温还原解毒铬渣及终渣资源利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渣不断产生。

其中,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渣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而储存和处理这些工业废渣的方法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技术难题,如果不妥善处理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置工业废渣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本文选题的主要研究对象为铬渣,铬渣是含有铬化合物的工业废渣,主要来源于铬盐生产、炼钢、冶金等过程中的废渣。

它含有大量的六价铬,具有很强的毒性和污染性。

解决铬渣的处理问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置方法,切实保障人类生存环境和健康。

本文意在研究工业废渣高温还原解毒铬渣及终渣资源利用的方法,旨在实现铬渣中六价铬的还原和解毒的目的,同时通过对终渣的资源化利用,寻求对工业废渣错位利用开发的创新思路。

二、研究内容和方案本文选取工业废渣高温还原解毒铬渣及终渣资源利用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铬渣中六价铬的还原机理探究利用铬渣的物理、化学特性研究其还原机理,明确还原过程的热力学原理,为后续实验和工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2. 高温还原解毒铬渣的实验研究先在实验室中制作铬渣样品,通过高温还原反应进行解毒处理,以观察还原效果和解毒效果的实验数据为依据,分析处理效率和成本,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最佳处理方法。

3. 铬渣终渣资源化利用研究通过对铬渣的物理化学性质、成分进行分析,探究其终渣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从中寻找实现铬渣错位利用的途径。

本文的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采集铬渣,制备实验样品。

2. 通过元素分析法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铬渣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初步分析。

3. 确定铬渣高温还原解毒的最优条件,构建解毒反应装置,开展实验研究,测定样品的还原程度和解毒率等。

4. 对还原反应的效率和成本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5. 针对铬渣终渣资源化利用进行实验研究,探究其可行性,并提出有效的利用方案。

奥斯麦特炉处理中和渣的生产试验

奥斯麦特炉处理中和渣的生产试验

奥斯麦特炉处理中和渣的生产试验武战强【摘要】根据中和渣的特点和成分,通过对其可行性和在重金属冶金炉进行造渣的原理分析,在奥斯麦特熔炼炉中替代石灰石造渣熔剂进行处理,减少了石灰石熔剂的使用,回收了铜、硫等有价元素,消除了砷、铅等有害元素对环境的污染.%After analyzing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and slagging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its characteristic and content, neutralization sludge had been handled as a substitution of limestone which had been reduced in the procedure, resulted in recovering valuable elements such as sulphur, and eliminat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from arsenic and lead.【期刊名称】《铜业工程》【年(卷),期】2018(000)001【总页数】4页(P83-86)【关键词】奥斯麦特炉;中和渣;造渣;环境污染;利用【作者】武战强【作者单位】侯马北铜铜业有限公司,山西侯马 0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8061 引言侯马北铜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侯马北铜公司)隶属于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条山集团易地改造的现代化冶炼厂,属国家“八五”重点技改项目,是国内首家引进奥斯麦特顶吹熔炼和顶吹吹炼技术的企业,也是世界上首家实现浸没式富氧顶吹双炉炼铜工艺的工业化生产。

其制酸工艺采用全封闭稀酸洗涤双转双吸工艺,是目前国内外同类工厂普遍采用先进制酸技术工艺,配套建有污酸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石灰铁盐中和工艺流程,处理后的回用水全部进行二次利用,产生的危险固废——中和渣原采用集中堆存方式处置,但随着产生量的日益积累,堆场已满,如何处置新产生的中和渣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

环保行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方案

环保行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方案

环保行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方案第一章环保行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概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1.3 研究内容 (3)第二章废弃物分类与预处理技术 (3)2.1 废弃物分类方法 (3)2.2 预处理技术概述 (4)2.3 预处理设备与应用 (4)2.4 预处理工艺优化 (4)第三章物理法资源化利用技术 (5)3.1 物理法概述 (5)3.2 废塑料资源化利用技术 (5)3.3 废金属资源化利用技术 (5)3.4 废纸资源化利用技术 (5)第四章化学法资源化利用技术 (6)4.1 化学法概述 (6)4.2 废液资源化利用技术 (6)4.3 废气资源化利用技术 (6)4.4 废渣资源化利用技术 (7)第五章生物法资源化利用技术 (7)5.1 生物法概述 (7)5.2 废有机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7)5.3 废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7)5.4 生物酶技术在废弃物资源化中的应用 (8)第六章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能源回收技术 (8)6.1 能源回收概述 (8)6.2 废热回收技术 (8)6.3 废气能源回收技术 (9)6.4 废渣能源回收技术 (9)第七章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环保技术 (9)7.1 环保技术概述 (10)7.2 废气治理技术 (10)7.2.1 吸附法 (10)7.2.2 生物滤池法 (10)7.2.3 脱硫脱硝技术 (10)7.3 废水治理技术 (10)7.3.1 物理法 (10)7.3.2 化学法 (10)7.3.3 生物法 (10)7.4 固废处理技术 (11)7.4.1 填埋技术 (11)7.4.2 焚烧技术 (11)7.4.3 资源化利用技术 (11)7.4.4 破碎分选技术 (11)第八章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集成与创新 (11)8.1 技术集成概述 (11)8.2 跨界融合技术 (11)8.3 创新技术研究 (12)8.4 产业化应用案例分析 (12)第九章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政策与产业现状 (12)9.1 政策法规概述 (12)9.1.1 国家层面政策法规 (12)9.1.2 地方层面政策法规 (13)9.2 产业现状分析 (13)9.2.1 产业发展规模 (13)9.2.2 产业技术水平 (13)9.2.3 产业链发展现状 (13)9.3 市场前景预测 (13)9.4 发展趋势分析 (14)9.4.1 技术创新成为驱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14)9.4.2 政策法规对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日益凸显 (14)9.4.3 产业链整合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14)第十章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14)10.1 技术推广策略 (14)10.2 应用案例解析 (14)10.3 产业协同发展 (15)10.4 社会效益评价 (15)第一章环保行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概述1.1 研究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第42卷第11期2023年11月硅㊀酸㊀盐㊀通㊀报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Vol.42㊀No.11November,2023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表征赖㊀金1,罗㊀琦1,王文耀1,黄文昊1,刘峰岳1,庄荣传2,汪峻峰1(1.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深圳㊀518060;2.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龙岩㊀364200)摘要:中和渣(NS)是矿物开采和冶金处理过程中生成的以硫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工业废渣,中和渣大量堆积储存会给环境带来巨大威胁,因此,迫切需要探索一种回收利用中和渣的新技术㊂研究了不同粒化高炉矿渣掺量的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并通过X 射线衍射测试㊁反应热测试㊁压汞测试㊁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等手段,对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物相组成㊁水化速率㊁孔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㊂结果表明:在激发剂作用下,中和渣与粒化高炉矿渣间地质聚合反应的主要产物为C(N)-A-S-H 凝胶㊂粒化高炉矿渣的掺入可提高聚合反应速率,生成更多的地质聚合物凝胶,使得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微观结构更致密,力学性能也更高㊂粒化高炉矿渣掺量为30%(质量分数)的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28d 抗压强度可达17.8MPa㊂关键词:地质聚合物;中和渣;粒化高炉矿渣;抗压强度;孔结构;微观结构中图分类号:X705㊀㊀文献标志码:A ㊀㊀文章编号:1001-1625(2023)11-3978-10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Characterization of Neutralization Slag Based GeopolymersLAI Jin 1,LUO Qi 1,WANG Wenyao 1,HUANG Wenhao 1,LIU Fengyue 1,ZHUANG Rongchuan 2,WANG Junfeng 1(1.College of Civil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 518060,China;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Low-Grade Refractory Gold Resources,Longyan 364200,China)Abstract :Neutralization slag (NS)is an industrial waste residue with calcium sulfate as the main component produced by mineral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treatment processes.The large accumulation and storage of NS will pose a great threat to the environment.Therefore,it is urgent to explore a new technology for recycling NS.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S based geopolymers with different 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 (GBFS)blending levels were investigated,and the phase composition,hydration rate,pore structure and micromorphology of the NS geopolymer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reaction heat testing,mercury intrusion porosimetry,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testing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product of the geopolymerisation between NS and GBFS under the action of activator is C(N)-A-S-H gel.The incorporation of GBFS can increase the rate of polymerization reaction,generate more geopolymer gels,make the microstructure of NS based geopolymer denser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higher.The 28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NS based geopolymer with 30%(mass fraction)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 can reach 17.8MPa.Key words :geopolymer;neutralization slag;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compressive strength;pore structure;microstructure 收稿日期:2023-06-13;修订日期:2023-08-02基金项目:海南省重点研发项目(ZDYF2022SHFZ322);广东省滨海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项目(2020B1212060074)作者简介:赖㊀金(1999 ),男,硕士研究生㊂主要从事新型建筑材料方面的研究㊂E-mail:laijin2021@通信作者:罗㊀琦,博士,副研究员㊂E-mail:chinalodger1@汪峻峰,博士,教授㊂E-mail:drjunfengwang2010@0㊀引㊀言铜㊁铝㊁铅㊁锌是我国消费需求最高㊁消费量最大的有色金属材料,国内矿产资源是其主要来源之一[1]㊂㊀第11期赖㊀金等: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表征3979然而,在矿物开采或冶金处理工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渣,这些废渣主要以回填采空区或者堆积存放为主,不仅占用了大量空间资源,还对当地环境造成了巨大威胁[2-3]㊂中和渣(neutralization slag,NS)是生石灰(CaO)中和冶炼厂酸性废水后产生的废渣[4],某矿山每年需堆存处理100万立方米的中和渣,中和渣处理成本为15~20元/立方米[5],回收利用中和渣可有效解决企业堆存中和渣处理成本高和土地资源占用等问题㊂地质聚合物是一种具有非晶态和准晶态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的新型无机材料[6],因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化学腐蚀等优点[7],成为当下研究热点㊂与普通硅酸盐水泥(ordinary Portland cement,OPC)相比,地质聚合物的使用可减少60%(质量分数)二氧化碳排放量[8]㊂因此有学者认为,地质聚合物作为一种可持续材料,是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潜在替代品[9]㊂目前地质聚合物常见的制备方法是浇筑法[10],与传统的将前驱体与碱溶液混合后再浇入模具的两步法相比,单组分地质聚合物更利于促进地质聚合物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有利于解决碱溶液运输和储存不方便的问题[11]㊂近年来,制备地质聚合物的原料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如尾矿[12]㊁粉煤灰[13-14]㊁偏高岭土[15-16]㊁城市固体焚烧飞灰[17]㊁赤泥[18]等矿物材料都被证明可作为制备地质聚合物的前驱体材料㊂Liu等[19]通过碱性水热法对金矿尾矿进行活化,然后添加质量分数为60%的矿渣作补充材料,制备的地质聚合物28d抗压强度可达到33.5MPa,Li等[20]在60ħ下制备了电解锰渣/铅锌熔炼渣基地质聚合物,在引入钙源后其抗压强度可达到20MPa㊂然而,关于室温下采用中和渣经碱激发制备地聚物的性能尚不明确,为实现中和渣的资源化利用,有必要进一步展开研究㊂矿渣制备的地质聚合物有着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室温下矿渣容易在碱活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C-A-S-H凝胶,促进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发展[21-22]㊂通过调节地聚物体系中的Si㊁Al和Ca的比例,也能优化地质聚合物微观结构,改善地聚物的力学性能[20]㊂基于此,本文采用粒化高炉矿渣(granulated blast furnace slag,GBFS)复合中和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单组分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分析粒化高炉矿渣掺量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㊂采用SEM㊁XRD㊁MIP和FTIR等微观分析技术进行性能表征,探究粒化高炉矿渣对中和渣基地聚物性能影响的机理,为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㊂1㊀实㊀验1.1㊀原材料中和渣来自中国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将中和渣烘干至恒重,研磨后通过1.18mm网筛;粒化高炉矿渣为S95级,来自库尔勒地区新疆八一钢铁厂㊂使用X荧光光谱分析中和渣和粒化高炉矿渣的主要化学成分,测试结果见表1㊂中和渣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SO3(37.45%,质量分数,下同)㊁CaO(34.25%)㊁Fe2O3 (19.51%);粒化高炉矿渣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SiO2(36.47%)㊁CaO(29.86%)㊁Al2O3(9.15%)㊂粒度由BT-9300ST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出,粒径分布如图1所示㊂中和渣的中值粒径D50为7.01μm,比表面积为765.9m2/kg,粒化高炉矿渣的中值粒径D50为10.37μm,比表面积为633.7m2/kg㊂碱活化剂为天津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的硅酸钠(Na2SiO3㊃5H2O,分析纯)㊂图1㊀中和渣和粒化高炉矿渣的粒径分布Fig.1㊀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NS and GBFS3980㊀资源综合利用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表1㊀中和渣和粒化高炉矿渣的主要化学成分Table1㊀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NS and GBFSMaterial Mass fraction/%SO3CaO Fe2O3Al2O3SiO2MgO ZnO CuO MnO NS37.4534.2519.51 4.52 1.88 1.260.580.150.10GBFS 2.3529.867.079.1536.47 2.130.350.070.15原料的微观形貌如图2所示,中和渣的微观形貌呈两种形态,分别是细球颗粒堆积组成的多孔疏松的团状和长条形结晶形态㊂粒化高炉矿渣的微观形貌呈棱角分明㊁形状和大小不一的颗粒状㊂原料的XRD谱如图3所示,中和渣的主要组成成分为石膏(Ca2SO4㊃2H2O),粒化高炉矿渣以非晶体及无定形结构为主,含有部分石英(SiO2)㊁钾石膏(K2Ca(SO4)2㊃H2O)和硅酸钙(Ca2SiO4)晶体㊂图2㊀中和渣和粒化高炉矿渣的SEM照片Fig.2㊀SEM images of NS and GBFS图3㊀中和渣和粒化高炉矿渣的XRD谱Fig.3㊀XRD patterns of NS and GBFS1.2㊀样品制备及养护将中和渣烘干㊁粉碎并通过1.18mm网筛㊂将原料及激发剂充分混匀后开始搅拌,根据粒化高炉矿渣掺量的不同分为四个试验组,编号N1(0%)㊁N2(10%)㊁N3(20%)和N4(30%),以粒化高炉矿渣占粒化高炉矿渣和中和渣总质量的百分比计,碱激发剂掺量均为10%(以Na2O占粒化高炉矿渣和中和渣总质量的百分比计)㊂试验所采用的水为去离子水,水灰比为0.53,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配合比见表2㊂将搅拌均匀的浆体注入30mmˑ30mmˑ30mm模具中,震动样品至表面无气泡㊂覆盖保鲜膜后在温度为(20ʃ2)ħ㊁相对湿度高于90%的养护箱中养护24h后,去除保鲜膜并拆除试模,继续养护1㊁7和28d㊂第11期赖㊀金等: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表征3981㊀表2㊀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配合比Table 2㊀Mix proportion of NS based geopolymerSample No.Mass fraction /%NS GBFSNa 2O Water-binder ratio N11000N29010N38020N47030101010100.530.530.530.53㊀㊀注:Na 2O 为外掺㊂1.3㊀试验方法1.3.1㊀抗压强度参照‘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 /T 17671 2021)测试养护龄期分别为1㊁7和28d 的地质聚合物净浆的抗压强度,每批试件取3个样品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并计算平均值㊂试验仪器采用天津市申克试验仪器有限公司的水泥抗折抗压试验一体机(TJSK-300S)㊂1.3.2㊀X 射线衍射(XRD)通过XRD 测试养护了7和28d 的地质聚合物样品中的晶体衍射峰,地质聚合物样品经过研磨后用酒精浸泡,再经由50ħ干燥箱烘干后通过74μm 网筛㊂试验采用德国Bruker 公司的D8Advance 型仪器,靶材为Cu 靶,工作电流和电压分别为40mA 和40kV,扫描步长为0.02ʎ,扫描时间为0.1s,扫描范围2θ为5ʎ~70ʎ㊂1.3.3㊀反应热为了解中和渣原料和五种地质聚合物样品的水化速率,通过I-CAL 8000HPC (Calmetrix,美国)等温量热仪测定20ħ下地质聚合物48h 内的水化放热速率及累积放热量㊂1.3.4㊀孔径分布通过压汞仪表征地质聚合物的孔结构,使用9500压汞孔径自动计(美国)测试养护28d 地聚合物的孔径分布,孔径测量范围为3~350000nm㊂进行压汞(MIP)试验之前,将样品置于50ħ干燥箱中干燥,用离心管量取约5mL 直径为3~4mm 的块状样品㊂汞侵入体积根据样品的质量进行归一化处理㊂1.3.5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试验所采用的仪器为FTIR-650S(港东科技,中国)光谱仪,扫描波数400~4000cm -1㊂取过74μm 网筛后的样品与KBr 粉末按质量比约1ʒ100混合,用研钵研磨均匀后压片,获取其红外吸收光谱㊂1.3.6㊀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 射线能量色散谱(EDS)采用TESCAN MIRA3扫描电子显微镜(工作电压为10kV)观察地质聚合的微观形貌,EDS 测定水化产物的元素组成㊂试样要求较薄且表面平整,表面尺寸约为3mm ˑ3mm,试样干燥后喷金以增强导电性㊂2㊀结果与讨论2.1㊀抗压强度分析图4㊀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Fig.4㊀Compressive strength of NS based geopolymer 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抗压强度如图4所示,随着粒化高炉矿渣掺量的增加,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抗压强度也增加㊂值得注意的是,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样品养护28d 的抗压强度比养护7d 时高10%~74%,并且粒化高炉矿渣掺量越大,7~28d 抗压强度提升幅度越大㊂这可能是因为粒化高炉矿渣容易在室温碱活化的地质聚合物中溶解[23],促进C-S-H 和C-A-S-H 凝胶的形成,填充了地质聚合物基体内的孔隙,使得地质聚合物结构更致密,从而提高了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抗压强度[22]㊂3982㊀资源综合利用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2.2㊀XRD分析图5为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养护7和28d的XRD谱,对结晶相的相对含量进行了归一化计算㊂2θ为11.6ʎ㊁20.7ʎ㊁23.4ʎ和29.1ʎ附近的衍射峰是典型的石膏衍射峰,石膏是中和渣的主要结晶相,说明中和渣中的石膏在碱性环境中较难反应完全㊂在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中未发现其他较为明显的晶相,说明反应体系形成的其他晶相较少㊂非晶相凝胶是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发展的主要原因[24-25],这一凝胶通常被认为是C(N)-A-S-H凝胶[26]㊂如图5(a)所示,与养护7d的样品N1相比,养护7d的样品N2㊁N3和N4中的石膏相对含量均有所降低,说明未参与反应的石膏减少,有利于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强度发展㊂如图5(a)和(b)所示,在养护7和28d的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样品中,随着粒化高炉矿渣掺量的增加,石膏衍射强度降低㊂如图5(c)所示,样品N4养护28d时的石膏衍射峰相对强度比养护7d时有所降低,并且在其XRD谱中发现了2θ为9ʎ附近的钙矾石衍射峰[27]㊂说明随着原料中粒化高炉矿渣比例增加㊁养护时间增长,未反应的原料减少,样品N4养护28d后还生成了钙矾石,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微观结构更致密,力学性能提升,这也是样品N4的28d抗压强度最高的原因㊂图5㊀养护7和28d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XRD谱Fig.5㊀XRD patterns of NS based geopolymer curing for7and28d2.3㊀反应热试验分析图6为地质聚合物在不同粒化高炉矿渣掺量下48h内的放热速率和累积放热量㊂如图6(a)所示,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放热速率曲线表明地质聚合物初始反应剧烈,10min内即可达最高放热峰,约2h后,反应缓慢,放热曲线回到基线附近㊂初始放热峰的形成与原材料的润湿和溶解有关[28],样品N4中原料溶解越多,其初始反应峰值就越高㊂Mahmood等[29]认为富含Ca的矿渣不仅容易溶解,而且反应产物也会发生较大变化㊂因此,与样品N1相比,样品N2㊁N3和N4拥有更高的放热峰,并且随着粒化高炉矿渣掺量增加,初始放热速率峰值持续上升,放热峰变得更加尖锐㊂此外,如图6(b)所示,随着系统中粒化高炉矿渣比例的增㊀㊀㊀图6㊀中和矿渣基地质聚合物在活化48h内的放热速率及累积放热量曲线Fig.6㊀Heat release rate and accumulated heat release curves of NS based geopolymer in activated48h第11期赖㊀金等: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表征3983㊀加,累积放热量会依次上升㊂结果表明,在原料中掺入粒化高炉矿渣可以加快地质聚合反应,生成更多反应产物,从而使地质聚合物达到更高的抗压强度㊂2.4㊀MIP 分析对养护28d 的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样品进行MIP 测试,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孔隙特征分布曲线如图7所示㊂从图7(a)可以看出,地质聚合物中几乎所有的孔隙均小于300μm,样品N1累计孔隙体积最大,样品N2次之,样品N4最小㊂说明随着粒化高炉矿渣的掺入,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总孔隙体积减小,并且在100~10000nm 的累计孔隙体积也明显更低㊂从图7(b)可以看出,当孔径小于100nm 时,样品N2和N4具有更大的孔隙体积,当孔径为100~10000nm 时,样品N1具更大的孔隙体积,表明样品N2和N4具有更佳的孔结构㊂图7㊀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孔隙结构特征分布曲线Fig.7㊀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distribution curves of NS basedgeopolymer图8㊀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中不同尺寸的孔隙比例Fig.8㊀Pore ratio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in NS based geopolymer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不同尺寸孔隙比例如图8所示,根据孔径大小把孔隙分成四类:(0,20)nm 为微孔,[20,50)nm 为小孔,[50,200)nm 为中孔,[200,+ɕ)nm 为大孔[30]㊂从孔径分布可以看出,与不掺粒化高炉矿渣的样品N1相比,样品N4的微孔多6.15个百分点,小孔多33.79个百分点,中孔少1.02个百分点,大孔少38.92个百分点㊂这表明粒化高炉矿渣的加入降低了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中有害大孔隙的比例,增加了无害小孔隙的比例,呈更均匀和致密的微观结构㊂这也是粒化高炉矿渣能有效提高地质聚合物的抗压强度原因之一㊂此外,随着粒化高炉矿渣掺量的增加,大孔数量减少,有利于抗压强度发展,与抗压强度变化趋势一致㊂2.5㊀FTIR 分析为探究粒化高炉矿渣对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内化学键的影响,对养护28d 的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样品进行了FTIR 光谱测试分析,结果如图9所示㊂各组试验样品的FTIR 光谱相似,3410和1124cm -1附近的红外吸收强度最高㊂其中3410和1634cm -1附近的吸收峰分别是由 OH 基团拉伸和弯曲振动引起的[25,31],代表C(N)-A-S-H 凝胶中的结合水㊂1461cm -1附近的吸收带与CO 2-3中O C O 键的对称伸缩振动有关[32],这归因于试样在养护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CO 2发生碳化㊂1124和605cm -1附近的吸收带分别与SO 2-4基团中S O 非对称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有关[33],这是存在于钙矾石或石膏中的SO 2-4基团所引起的㊂在981cm -1的吸收带归因于Si O X 键(X 为Si 或Al)不对称伸缩振动[34],在450和646cm -1附3984㊀资源综合利用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图9㊀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FTIR 光谱Fig.9㊀FTIR spectra of NS based geopolymer近的吸收峰属于Si O Si 键伸缩振动和O Si (Al) O 键弯曲振动,这三个吸收峰是C(N)-A-S-H 凝胶的显著标志[32,35]㊂如图9所示,原料中粒化高炉矿渣掺量逐渐增加,样品位于981cm -1的吸收带也更为明显,其中样品N4吸收峰最为明显㊂表明样品N4中生成了更多地质聚合物凝胶,有利于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强度发展,获得更好的力学性能㊂2.6㊀SEM /EDS 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样品养护28d 后的微观形貌,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样品的SEM 照片及其对应的EDS 能谱如图10所示㊂所有样品的微观图像均可观察到地质聚合物凝胶和孔隙的存在,并且随着粒化高炉矿渣掺量增加,地质聚合物微观形貌呈现越来越致密的趋势,MIP 测试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㊂如图10(a)所示,能明显地观察到被C(N)-A-S-H 复合凝胶包裹的未水化颗粒及凝胶间1μm 左右的大直径孔隙㊂当粒化高炉矿渣掺量为10%时,样品N2中絮团状的C (N)-A-S-H 复合凝胶填充基体间的孔隙(图10(b))㊂当粒化高炉矿渣掺量增加至30%时,样品N4中C(N)-A-S-H 复合凝胶聚合紧密(图10(d)),未发现明显的孔隙㊂㊀第11期赖㊀金等: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表征3985图10㊀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SEM照片和EDS能谱Fig.10㊀SEM images and EDS spectra of NS based geopolymer3986㊀资源综合利用硅酸盐通报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㊀㊀从地质聚合物的EDS能谱结果可以看出,所有聚合产物中均含Ca㊁Na㊁Si和Al元素,表明此地质聚合物凝胶可能是C(N)-A-S-H复合凝胶[22,36]㊂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地质聚合物微观图像中均可观察到针棒状或絮团状两种不同形态的C(N)-A-S-H凝胶,有学者认为这是Ca/Si质量比和Si/Al质量比不同导致C-(A)-S-H凝胶结构改变[31]㊂3㊀结㊀论1)中和渣活性较粒化高炉矿渣更低,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抗压强度随着粒化高炉矿渣掺量的增加而增大㊂当粒化高炉矿渣掺量为30%时,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28d抗压强度为17.8MPa㊂2)延长养护时间有利于原料间反应完全,生成更多地质聚合物凝胶,可显著提升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力学性能㊂增加粒化高炉矿渣的掺量,可加速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水化进程,改善孔径分布,提升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力学性能㊂3)随着粒化高炉矿渣掺量增加,未反应原料减少,反应体系生成了大量的C(N)-A-S-H凝胶,填充基体间的孔隙,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微观形貌更致密㊂4)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产物中Ca/Si比和Si/Al比不同,C(N)-A-S-H凝胶的形状也不同㊂而Ca/Si比和Si/Al比对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中C(N)-A-S-H凝胶结构形状的影响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㊂参考文献[1]㊀孙传尧,宋振国,朱阳戈,等.中国铜铝铅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安全供应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9,21(1):133-139.SUN C Y,SONG Z G,ZHU Y G,et al.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status and safe supply strategy of copper,aluminum,lead,and zinc resources in China[J].Strategic Study of CAE,2019,21(1):133-139(in Chinese).[2]㊀薛兴勇,韩要丛,苏俏俏,等.铜渣基磷酸盐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J].硅酸盐通报,2023,42(5):1750-1757.XUE X Y,HAN Y C,SU Q Q,et al.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copper slag-based phosphate cementitious materials[J].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2023,42(5):1750-1757(in Chinese).[3]㊀DENG D Q,LIU L,YAO Z L,et al.A practice of ultra-fine tailings disposal as filling material in a gold min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17,196:100-109.[4]㊀李伟光,杨㊀航,李崇智,等.铅锌冶炼废水中和渣制备免烧免蒸砖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2017,26(增刊2):141-146.LI W G,YANG H,LI C Z,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preparation of unburned and non autoclaved brick from neutralization slag of lead zinc smelting wastewater[J].China Mining Magazine,2017,26(supplement2):141-146(in Chinese).[5]㊀林秀培.矿坑水中和渣的资源化利用[J].工程建设,2019,51(8):92-94.LIN X P.Resource utilization of neutralization sludge derived from mine wastewater[J].Engineering Construction,2019,51(8):92-94(in Chinese).[6]㊀WANG C,LI Z F,ZHOU Z H,et patibility of different fibres with red mud-based geopolymer grouts[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Materials,2022,315:125742.[7]㊀LUO Q,LIU Y T,DONG B Q,et al.Lithium slag-based geopolymer synthesized with hybrid solid activators[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Materials,2023,365:130070.[8]㊀KIRUBAJINY P,SAYANTHAN R,JAY S.Formulating eco-friendly geopolymer foam concrete by alkali-activation of ground brick wast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1,325:129180.[9]㊀LI Y L,YIN J,YUAN Q,et al.Greener strain-hardening cementitious composites(SHCC)with a novel alkali-activated cement[J].Cementand Concrete Composites,2022,134:104735.[10]㊀彭㊀佳,颜子博.地质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4(1):16-19.PENG J,YAN Z B.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f geopolymer[J].China Non-Metallic Minerals Industry,2014(1):16-19(in Chinese). [11]㊀高铭洁,户㊀国,吴㊀俊,等.固体硅酸钠激发粉煤灰-矿渣基地质聚合物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J].特种结构,2023,40(2):100-105.GAO M J,HU G,WU J,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slag-fly ash based geopolymer activated by solid sodium silicate[J].Special Structures,2023,40(2):100-105(in Chinese).[12]㊀ZHANG B F,YU T,DENG L L,et al.Ion-adsorption type rare earth tailings for preparation of alkali-based geopolymer with capacity for heavymetals immobilization[J].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2022,134:104768.[13]㊀余润翔,张㊀彤,杨㊀岩,等.煤气化粗渣-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J].硅酸盐通报,2022,41(12):4318-4323.YU R X,ZHANG T,YANG Y,et al.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coal gasification coarse slag-fly ash based geopolymer[J].Bulletin of the㊀第11期赖㊀金等:中和渣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表征3987 Chinese Ceramic Society,2022,41(12):4318-4323(in Chinese).[14]㊀WANG Y,ZHONG H,ZHANG M Z.Experimental study on static and dynamic properties of fly ash-slag based strain hardening geopolymercomposites[J].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2022,129:104481.[15]㊀杨㊀光,赵㊀宇,朱伶俐,等.碱激发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及抗压强度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2,41(3):894-902.YANG G,ZHAO Y,ZHU L L,et al.Preparation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geopolymer based on alkali activated metakaolin[J].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2022,41(3):894-902(in Chinese).[16]㊀LI M S,LUO R,QIN L L,et al.High temperature properties of graphene oxide modified metakaolin based geopolymer paste[J].Cement andConcrete Composites,2022,125:104318.[17]㊀WONGSA A,BOONSERM K,WAISURASINGHA C,et e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cinerator(MSWI)bottom ash in high calcium fly ashgeopolymer matrix[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7,148:49-59.[18]㊀WANG Y G,LIU X M,ZHANG W,et al.Effects of Si/Al ratio on the efflorescence and properties of fly ash based geopolymer[J].Journal ofCleaner Production,2020,244:118852.[19]㊀LIU Q,LI X C,CUI M Y,et al.Preparation of eco-friendly one-part geopolymers from gold mine tailings by alkaline hydrothermal activatio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21,298:126806.[20]㊀LI J,LIU Y C,KE X,et al.Geopolymer synthesized from electrolytic manganese residue and lead-zinc smelting slag:compressive strength andheavy metal immobilization[J].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2022,134:104806.[21]㊀PUERTAS F,PALACIOS M,MANZANO H,et al.A model for the C-A-S-H gel formed in alkali-activated slag cements[J].Journal of theEuropean Ceramic Society,2011,31(12):2043-2056.[22]㊀ISHWARYA G,SINGH B,DESHWAL S,et al.Effect of sodium carbonate/sodium silicate activator on the rheology,geopolymerization andstrength of fly ash/slag geopolymer pastes[J].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2019,97:226-238.[23]㊀PUERTAS F,MARTÍNEZ-RAMÍREZ S,ALONSO S,et al.Alkali-activated fly ash/slag cements[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2000,30(10):1625-1632.[24]㊀安㊀赛,王宝民,陈文秀,等.电石渣激发矿渣-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的作用机制[J].硅酸盐通报,2023,42(4):1333-1343.AN S,WANG B M,CHEN W X,et al.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carbide slag activating slag-fly ash composite cementitious materials[J].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2023,42(4):1333-1343(in Chinese).[25]㊀KAN L L,WANG W S,LIU W D,et al.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ly ash based PVA fiber reinforced engineered geopolymercomposites incorporating metakaolin[J].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2020,108:103521.[26]㊀XIANG J C,LIU L P,HE Y,et al.Early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of slag/metakaolin-based geopolymers exposed tokarst water[J].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2019,99:140-150.[27]㊀TSUCHIAI H,ISHIZUKA T,UENO T,et al.Highly active absorbent for SO2removal prepared from coal fly ash[J].Industrial&EngineeringChemistry Research,1995,34(4):1404-1411.[28]㊀SUN Z Q,VOLLPRACHT A.Isothermal calorimetry and in situ XRD study of the NaOH activated fly ash,metakaolin and slag[J].Cement andConcrete Research,2018,103:110-122.[29]㊀MAHMOOD A H,BABAEE M,FOSTER S J,et al.Capturing the early-age physico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of alkali-activated fly ash and slagusing ultrasonic pulse velocity technique[J].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2022,130:104529.[30]㊀ZHU X Y,LU C H,LI W K,et al.Effects of carbon nanofibers on hydration and geopolymerization of low and high-calcium geopolymers[J].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2022,133:104695.[31]㊀KAPELUSZNA E,KOTWICAŁ,RÓ̇ZYCKA A,et al.Incorporation of Al in C-A-S-H gels with various Ca/Si and Al/Si ratio:microstructural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with DTA/TG,XRD,FTIR and TEM analysis[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17,155:643-653.[32]㊀LI Y D,LI J F,CUI J,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calcium carbide residue as a combined activator for coal gangue geopolymer and feasibilityfor soil stabilization[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21,312:125465.[33]㊀HAN Y M,XIA J W,CHANG H F,et al.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ettringite crystals and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strength ofcalcium-based stabilized soil[J].Materials,2021,14(6):1359.[34]㊀刘㊀洋,吴锦绣,封春甫,等.富镁镍渣-粉煤灰基地质聚合物的制备与性能表征[J].硅酸盐通报,2021,40(3):921-928.LIU Y,WU J X,FENG C F,et al.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of magnesium-rich nickel slag-fly ash-based geopolymer[J].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2021,40(3):921-928(in Chinese).[35]㊀GARCÍA L I,MACPHEE D E,PALOMO A,et al.Effect of alkalis on fresh C-S-H gels.FTIR analysis[J].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2009,39(3):147-153.[36]㊀HE J,JIE Y X,ZHANG J H,et al.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ed mud and rice husk ash-based geopolymer composites[J].Cement andConcrete Composites,2013,37:108-118.。

废弃泥浆和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_记录

废弃泥浆和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_记录

《废弃泥浆和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读书随笔目录一、前言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二、废弃泥浆的特性及处理方法 (5)2.1 废弃泥浆的成分与特性 (6)2.2 废弃泥浆的处理技术 (7)2.2.1 沉淀法 (8)2.2.2 浮选法 (9)2.2.3 筛分法 (10)2.2.4 其他处理技术 (11)三、废弃渣土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12)3.1 建筑材料利用 (13)3.2 道路基础材料利用 (15)3.3 路面基础材料利用 (16)3.4 其他领域利用 (17)四、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18)4.1 废弃泥浆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 (20)4.2 废弃泥浆在陶粒生产中的应用 (21)4.3 废弃渣土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 (22)4.4 其他成功案例分析 (24)五、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25)5.1 存在的问题 (26)5.2 发展前景与展望 (27)六、结语 (29)6.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30)6.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31)一、前言在现今社会,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废弃泥浆和渣土的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这些废弃物质的大量产生不仅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担,也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了巨大的挑战。

《废弃泥浆和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为我打开了一扇探索这一领域的大门,引领我走进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课题。

在此书的阅读中,我深感废弃泥浆和渣土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难题,更是一个涉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关注技术的细节和研究进展,更尝试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和分析这个问题。

只有通过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个问题,才能更好地找到解决方案,实现废弃泥浆和渣土的资源化利用。

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也是一次知识的积累过程,我对废弃泥浆和渣土的性质、处理现状、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也看到了在这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这些知识的积累对我深入理解这个问题,以及寻找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中药渣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中药渣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9-04-10 基金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8SZ0129) 作者简介:谭显东(1973 - ) ,男,硕士,副教授,从事三废处理及资源化研究工作 E-mail:jacktxd@ sina. com; Tel:13388189316
847
2010 年 5 月 第 32 卷 第 5 期
[4] 韦云川,王 红,龙江兰. 有效利用三七总皂苷提取后的药 渣提取三七多糖[J].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
848
2010 年 5 月 第 32 卷 第 5 期
中成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学术探讨]
金匮肾气丸同名异方的情况亟待改变
关键词:中药渣; 资源化; 进展
摘要:对中药渣资源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从生产无公害有机肥料、饲料添加剂、环保生物制剂,进行食用菌
栽培等方面对其资源化途径进行了总结,同时还展望了中药渣在蛋白饲料生产、新药研发、环保、生物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前景,提出了促进中药渣资源化的建议。
中图分类号:R284. 1
May 2010 Vol. 32 No. 5
宋建平, 张腾飞 (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8)
关键词:金匮肾气丸; 地黄、山药、茯苓
中图分类号:R289.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0)05-0849-02
在中医文献中,名曰肾气丸的方剂甚多,金匮肾气丸是 其中较为著名的一首。笔者查阅古今中医文献,发现存在同 名金匮肾气丸但方药组成却不相同的情况,当今市售成药金 匮肾气丸组成与《金匮要略》( 简称《金匮》) 中所载肾气丸并 不相同。本文试对古今中医文献中所载金匮肾气丸的情况 进行分析,希望还金匮肾气丸本来面目。

中药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中药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中药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高静静;庄新辉;谭雪松;苗长林;兰天晴;张宇;孙悦
【期刊名称】《中成药》
【年(卷),期】2024(46)2
【摘要】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中药使用量的增加,中药渣的排放和处理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中药渣的资源化利用对中医药产业、生态学、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大意义。

中药渣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是较好的低成本生物质原料,可用于制备生物炭、复合材料、电催化剂、生物质能源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采用Fulink数字平台对中药渣处理方式学术论文发表情况进行汇总,从论文数量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药渣用于动物饲料的制备、生物有机肥是较好的利用方式,同时综述了中药渣的处理现状和综合利用方式且对比了不同处理方式的优缺点,探讨了中药渣处理面临的问题并进行展望,以期为中药渣的高价值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总页数】6页(P536-541)
【作者】高静静;庄新辉;谭雪松;苗长林;兰天晴;张宇;孙悦
【作者单位】广东药科大学中药学院;武夷学院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
【相关文献】
1.中药渣资源利用系列之二中药渣栽培黑木耳技术
2.中药渣资源利用系列之三中药渣栽培鸡腿菇技术
3.中药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4.丹参药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污酸中和渣制备高性能建筑胶凝材料的研究

污酸中和渣制备高性能建筑胶凝材料的研究

污酸中和渣制备高性能建筑胶凝材料的研究戴慧敏【摘要】污酸中和渣为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固含量中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另含微量的砷、汞、铅、锌、镉等重金属元素.现污酸中和渣一直未进行有效利用,处于堆存状态,而废渣的堆存有可能使废渣中的重金属发生迁移导致污染.文章对污酸中和渣制备高性能建筑凝胶材料进行了试验研究,成功制备了符合要求的凝胶材料(混凝土加气砌块),为该渣料的高值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期刊名称】《湖南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33)002【总页数】5页(P48-51,72)【关键词】污酸;中和渣;胶凝材料;加气砌块【作者】戴慧敏【作者单位】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株洲412004;铅锌联合冶金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株洲412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8湿法冶金企业采用常规流程生产时需经过焙烧工序,在该过程中产生高浓度二氧化硫烟气经收尘后送至制酸系统。

制酸前需对烟气进行洗涤、净化,在洗涤的过程中烟气和烟尘中的砷、镉、铜、氟等污染物进入稀酸,为防止砷和氟等物质在稀酸中累积,生产中需定期排出一定的污酸。

生产中对于洗涤烟气产污酸一般采用直接中和法处理,即污酸用石灰石进行中和,因而会直接形成污酸中和渣。

污酸中和渣的含水率为28%~32%,其中的固含量中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另含微量的砷、汞、铅、锌、镉等重金属元素。

污酸中和渣一直未进行有效利用,处于堆存状态,而废渣的堆存有可能使废渣中的重金属发生迁移导致污染。

国内外学者对该类废渣的处理已做出了大量研究,并就此类工业固废带来的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与方法[1~3]。

其中将此类废渣减量无害并资源化是较佳的解决办法,鉴于污酸中和渣中主要成分为硫酸钙,与高性能建筑凝胶材料中的原料类似,提出了采用污酸中和渣制备高性能建筑胶凝材料的处理工艺,该工艺的成功研制将实现污酸中和渣的高值资源化利用,有利于冶炼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和渣在澳斯麦特熔炼炉回收利用的生产实践

中和渣在澳斯麦特熔炼炉回收利用的生产实践

中和渣在澳斯麦特熔炼炉回收利用的生产实践荆巨峰【摘要】在对中和渣替代石灰石熔剂造渣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中和渣回收利用方案;通过分析中和渣入炉对炉温、渣性、冰铜品位、产品质量的影响,估算中和渣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用中和渣替代石灰石熔剂进行回收利用,不仅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期刊名称】《山西冶金》【年(卷),期】2015(038)006【总页数】3页(P57-59)【关键词】中和渣;澳斯麦特熔炼;资源循环利用;温室气体排放【作者】荆巨峰【作者单位】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侯马北铜铜业公司,山西侯马0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56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侯马北铜铜业公司(全文简称侯马北铜公司)是国内较早采用澳斯麦特喷枪富氧顶吹工艺生产粗铜的有色企业[1],其烟气制酸过程排出的酸性含砷废水采用石灰-铁盐法处理,生成的含砷中和渣用芬兰奥图泰拉罗克斯立式全自动压滤机压滤,中和渣日产出量约20 t,含水质量分数为30%~35%,该渣呈黄色散堆状。

对于这种中和渣,通常采用永久渣场填埋,但中和渣遇酸会浸溶,属于工业危险固废,且数量较大,面临堆场土地占用及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2],因此对中和渣进行安全无害化妥善处理,成为冶金和环保专家的重要研究课题。

侯马北铜公司根据生产实际并结合中和渣特性,经过缜密的分析论证后,将中和渣替代石灰石熔剂配料后加入澳斯麦特熔炼炉,不仅消除了二次污染的隐患,而且回收了中和渣中的铜、硫、钙等有价元素,同时冶炼炉渣作为生产水泥辅料销售,既节能减排、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又达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目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侯马北铜公司澳斯麦特熔炼炉工艺渣型采用的是FeO-CaO-SiO2三元渣,在1 200℃的温度下进行富氧熔炼,使中和渣中的氧化钙进入炉渣,成为水泥的优质原料,硫酸根转化为二氧化硫,随冶炼烟气制酸[3]。

采用石灰石作造渣熔剂,在1 200℃的熔炼温度下,石灰石分解成CaO和CO2:中和渣替代石灰石后,其主成分硫酸钙亦被还原分解成CaO和SO2:式(2)的分解过程须在1 350~1 400℃下方可完全进行,由于侯马北铜公司将澳斯麦特熔炼炉作业温度控制在1 200℃,因此反应(2)程度很低,但在1 200℃下反应(3)、(4)、(5)、(6)进行得比较彻底:在有SiO2存在的情况下,会全部或部分生成硅酸盐:以上分析为中和渣替代石灰石作铜火法冶金的钙熔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20, 10(4), 501-506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0 in Hans. /journal/sdhttps:///10.12677/sd.2020.104063中和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张艺婷1,2,尹少华1,2*,李浩宇1,2,朱镕1,2,张利波1,2*1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云南昆明2昆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收稿日期:2020年5月31日;录用日期:2020年8月17日;发布日期:2020年8月24日摘要中和渣通常含有锌、铜、镍、钴、锗等有价元素,是综合回收重要的二次资源。

目前国内中和渣处理方法大致有三类:1) 通过火法处理回收有价元素;2) 通过湿法处理回收有价元素;3) 替代水泥在建筑领域或作为辅剂进行直接利用。

本文总结归纳了以中和渣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的工艺流程及过程参数等,为冶金企业的工艺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和渣,二次资源,有价元素,资源化利用Research Progress on Resource Utilizationof Neutralization SlagYiting Zhang1,2, Shaohua Yin1,2*, Haoyu Li1,2, Rong Zhu1,2, Libo Zhang1,2*1Faculty of Metallurgical and Energy Engineering,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 Yunnan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mplex Nonferrous Metal Resources Clean Utilization,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YunnanReceived: May 31st, 2020; accepted: Aug. 17th, 2020; published: Aug. 24th, 2020AbstractNeutralization slag usually contains some valuable elements, such as zinc, copper, nickel, cobalt and germanium, and it is an important secondary resource for comprehensive recovery. At present, *通讯作者。

张艺婷等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methods for treating neutralization slag: 1) to recover valuable elements by fire treatment; 2) recovery of valuable elements through wet treatment; 3)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instead of cement or as an auxiliary agent for direct us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ocess flow and process parameters of the comprehensive recovery of different valuable metals by taking neutralization sla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process selec-tion of metallurgical enterprises.KeywordsNeutralization Slag, Secondary Resource, Valuable Elements, Resource Utilization Array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前言在有色冶金企业水处理工序一般采用石灰进行水处理,酸碱中和反应后产出外观呈黄色的半固态渣,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钙[1],通常含有铜、铅、锌、钴、镍等有价元素,以及砷、铬、镉、汞等有毒有害元素[2]。

铜、镉、锌、铬、铅、砷等元素一旦与水接触将部分别被浸出,将形成有毒液体,造成土壤、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威胁环境安全和人类身体健康,因此中和渣属于危险废物[3][4]。

目前国内大多数工厂采用堆存法处置中和渣,但面临成本高、用地紧张等棘手问题[5],若转运至第三方有资质的专业公司进行处置,需缴纳巨额的处置费。

因此,临时堆存难解燃眉之急,转移处理不是根本之策,只有将中和渣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才是科学的发展方向[6]。

本文总结归纳了目前国内对中和渣资源化利用的各项工艺流程及过程参数等,为冶金企业的工艺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2. 中和渣的资源化利用目前国外对中和渣的处理研究较少,较多国家是采用堆存或填埋的方法[7]。

但这种方法不适合长期储存,并且有害物质会渗入环境,因此也有国外研究者采用固化/稳定化的方法来处理中和渣,降低中和渣的溶解度、流动性和组分的毒性,经过研究发现在中和渣中加入适量的火山灰,可使含有大量重金属和砷的中和渣固化稳定[8]。

目前国内中和渣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1) 通过氧化焙烧、还原焙烧、真空焙烧等火法处理,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2) 通过酸浸、碱浸等湿法处理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3) 替代水泥在建筑领域或作为辅剂进行直接利用。

2.1. 中和渣的火法处理中和渣的火法处理是通过焙烧等工艺,将其中的有价元素还原成金属单质或转变为金属氧化物[9]。

扬州宁达公司对含锗中和渣首先利用熔炼炉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对含锗中和渣进行干燥处理,以此降低后续焙烧过程的能耗,并提高生产效率。

干燥后的中和渣采用锗挥发氧化炉进行处置,在高温状态下锗挥发进入烟气,烟气经重力沉降、布袋收尘得到含锗烟尘,有价元素锗的综合回收率大于85% [10]。

张军等[11]采用微波还原法处置中和渣,首先研究了中和渣在微波场中吸波性能,结果显示中和渣具有良好的吸波性。

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铅锌还原挥发至烟气中,随温度下降冷却后进行布袋收尘获得张艺婷等氧化锌烟尘。

在微波功率l kW、焙烧温度1000℃条件下,微渣中锌挥发率为90.27%,铅挥发率高达98.63%,获得的氧化锌烟尘中锌铅含量分别为49.06%和8.54%,获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侯马北铜公司在奥斯麦特炉熔炼过程中添加中和渣,替代部分石灰石进行造渣,减少了石灰石的用量[12]。

此外,在中和渣参与造渣过程中其中的铜被还原回收,硫进入烟气参与后续的硫酸生产,且从根本上消除了砷、铅等有害元素对环境的污染。

中和渣的火法处理普遍存在能耗高、环保压力大等问题,需要在设备选型和工艺设计等环节进行严格筛选和管控。

2.2. 中和渣的湿法处理中和渣的湿法处理一般是通过酸浸碱浸等湿法处理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也可回收其中的重金属有害物[13]。

不同金属生产过程产生的中和渣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处置方法存在明显不同,因此下文将分类介绍。

1) 回收砷铜冶炼厂产出的中和渣中通常含有砷,暴露在空气中长期堆存易被雨水溶出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须加以回收[14]。

蒋中国[15]在常温(20℃~25℃)下,首先用过量的浓度为300 g/L的硫酸溶液浸出中和渣,液固分离后获得浸出渣和一次浸出液,浸出渣水洗后检测发现砷浸出率接近99%,一次浸出液与过量的中和渣反应生成含砷高、含酸低的二次浸出液。

二次浸出液在常温下用FeS沉淀砷,砷的沉淀率可达98.6%,获得为黄色的As2S3,达到分离中和渣中砷的目的。

2) 回收碲王俐[16]针对铜、碲、铋等含量较高的中和渣进行了综合利用技术开发,首先采用硫酸对中和渣进行两次酸洗,二级浸出液返回一级浸出过程循环使用。

一次浸出液采用铜粉还原碲后,采用将其碳酸钠中和,获得碱式碳酸铜。

洗酸渣采用盐酸进行浸出,加入亚硫酸钠还原得到粗碲粉,还原液经碱石灰中和使pH值达到2.5~3后经过滤洗涤得到粗氯氧化铋。

经上述流程处置,碲、铜和铋的回收率可分别达到92.8%、95.5%和97.2%,该工艺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条件温和等特点。

郑雅杰等[17]采用硫酸浸出二氧化硫还原方法从中和渣中制取单质碲。

研究表明:采用硫酸浸出中和渣,当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0.5 h,硫酸浓度为53.9 g/L,硫酸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5倍时,碲浸出率为99.99%;采用亚硫酸钠还原酸浸液中碲时,碲(IV)发生水解生成二氧化碲;采用二氧化硫还原酸浸液中碲时,当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2 h,盐酸浓度为3.2 mol/L,二氧化硫流量为0.4 L/min 时,碲回收率达到99.84%。

3) 回收镍、钴、锌王玮玮等[18]将红土镍矿冶炼中和渣与硫酸溶液进行反应,利用元素之间浸出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差异,将镍、钴、铜、锌与杂质元素初步分离,得到含有目标元素的浸出液;利用各金属元素硫化物和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度常数的不同,将浸出液和碱金属硫化物、碱金属硫氢化物、硫化氢、碱金属氧化物及碱金属氢氧化物等一种或多种沉淀剂混合并进行沉淀反应,以将镍、钴、铜及锌转化为硫化物沉淀和/或氢氧化物沉淀进行回收,并对相关的技术进行了专利申报。

4) 回收锗普世坤等[19]研究了提取氯化石灰中和渣中的锗的工艺,采用热水洗涤除钙、稀盐酸浸出锗除钙,洗涤浸出后的渣用两段逆流碱浸出锗。

酸浸出液与一次碱浸出液混合并调节pH为2~2.5,用栲胶沉淀锗,焙烧沉淀渣得到锗精矿。

采用此工艺从氯化石灰中和渣到锗精矿,锗的回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

张艺婷等5) 回收银余秋雁等[20]发明了一种从碱中和含银废液产出的中和渣中回收银、铜的方法,工艺步骤为:1) 采用硫酸浸出后进行液固分离获得浸出液和净化渣;2) 向浸出液中加入净化剂进行一次净化;3) 浸出液采用石灰浆二次净化;4) 将二次净化浸出液浓缩结晶,产出一级品五水硫酸铜晶体;5) 将净化渣用氨浸–水合肼回收银,实现Cu和Ag的综合回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