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第十二章

合集下载

2022考研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解析(含答案)

2022考研陕西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解析(含答案)

2022考研陕西师范⼤学333教育综合真题及解析(含答案)点击查看真题解析课↑2022333⼀、名词解释(每题 4分,共 20 分)1.学习策略2.培养⽬标3.⼋年研究4.四书五经5.社会本位论⼆、辨析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蔡元培五育并举是德智体美劳全⾯发展吗?2.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格发展⾯临的任务3.社会⽣产⼒决定教育⽬的的性质4.教育⼯作的基本环节包括课外辅导5.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和普⾼教育的必修课程?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抗⽇战争时的教育⽅针2.王守仁的⼉童教育思想3.简述终⾝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4.简述德育的途径四、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1.问题解决能⼒的培养2.结合实际论述影响课程改⾰的因素五、材料分析题(每题 20 分,共 25 分)1.世界变⾰…给当代教育变⾰带来了哪些需求和挑战(15分)2.学⽣创新能⼒的培养和长效机制(10分)⼀、名词解释1.学习策略【考查知识点】《教育⼼理学》——第七章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概念与结构【参考答案】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提⾼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案。

学习策略可分为三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2.培养⽬标【考查知识点】《教育学原理》——第五章教育⽬的——教育⽬的的层次结构(培养⽬标)【参考答案】培养⽬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教育总⽬标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的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标。

培养⽬标不同于教育⽬的。

教育⽬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培养⽬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不同的特点,因此制定培养⽬标需要考虑各⾃学校学⽣的特点。

3.⼋年研究【考查知识点】《外国教育史》——第六章欧美主要国家和⽇本教育的发展——20世纪前期美国教育的发展【参考答案】美国进步教育协会1934—1942年在中等教育⽅⾯开展的⼀项调查研究活动。

学前教育简史-推荐

学前教育简史-推荐
教育儿童从小就懂得不能损人利己,不能侵犯氏族公 共利益,否则就要受到公众的谴责;教育他们要尊敬 长辈,要听从指导,照顾孤老,爱护幼小,培养团结 互助的精神。
3.原始宗教教育
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 普遍存在自然崇拜、图腾 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 拜、巫术占卜等原始宗教 活动形式。
祭日活动 祭祖仪式
4.原始艺术教育
1.生产劳动教育
生产劳动是原始社会最重要、最普通的活动,儿童 教育也必然要紧密联系生产实践。
原始社会生产劳动的内容 简单劳动工具的使用、制造 钻燧取火 捕鱼打猎 采集和农作物栽培 捻麻线、织布、缝制衣服、制造陶器
2.生活习俗教育
在氏族公社内,没有压迫和奴役,没有法律、也没 有暴力统治,一切都按照传统习俗行事,财产属氏 族集体所有。
文舞---手执羽麓而舞 武舞---手持干戈而舞 舞的具体要求是行列整齐,动作合乎节奏(军事训练)
二、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 奴隶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
(二)
宫廷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三)
宫廷学前教育制度
(四)
最早的学前教育记载
(一)奴隶社会的学前家庭教育
3.养老 :看管照料者均是那些生产生活经验丰富、年老体弱、 不能外出狩猎的老年人,于是,“庠”还同时具备养老的功能。 《礼记·王制》中有记载:“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 庠。”
庠具有对儿童进行保育和教养功能,成为学校的萌芽,成 为对儿童实施公育的专门机构。
(三)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
1.生产劳动教育 2.生活习俗教育 3.原始宗教教育 4.原始艺术教育 5.体格和军事训练
LOGO
目录
中国学前教育史
第一章 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三章 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章 现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第五章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 第六章 现代学前教育思想 第七章 中国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中国教育史(下)

中国教育史(下)

中国教育史必备知识点第七章宋元时期的教育第一节宋朝的教育知识点一:北宋的三次兴学?答:一是“庆历兴学”。

(1)州县立学,应科举这必须达到一定的在学天数,方可参加科举。

(2)改革科举考试,罢贴经与墨义,重策论和经学。

(3)改革太学,推行“苏湖教法”制度。

二是“熙宁、元丰兴学”。

(1)改革太学,创建“三舍法”(2)整顿地方官学。

(3)改革教育内容,新编《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4)设置专门学校,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等专科学校。

(5)改革科举考试。

三是“崇宁兴学”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官学。

(2)行三舍法,规定县学生通过考选升入州学,州学生每三年考选一次升入太学。

(3)改革扩充太学,新建辟雍,作为太学的外舍。

(4)恢复和创立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专门学校。

知识点二:三舍法的名词解释?答: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部分,即三个不同程度的等级。

外舍生成绩优良者可升入内舍;内舍生成绩优良者可升入上舍;上舍生学生卓异者主判直讲荐之中书,得免乡试和省试。

并按规定直接补官。

知识点三:苏湖教法?答:其主要内容为分斋教学,在学校内分为经义斋和治事斋。

经义斋选择“心性疏通、有器局,可任大事者”,学习儒家经义。

治事斋又称治道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科为主修,另选一科为辅修。

两斋的培养目标不同,经义斋以培养具有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道德修养的高级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以培养各个职能机构和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而是以眀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

知识点四:北宋六大著名书院?答:湖南的石鼓书院和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的嵩阳书院和应天府书院、江苏的茅山书院。

知识点五:北宋书院教育的特点?答:1、书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有当时著名的学者主持,往往成为某一学派的教学和研究基地。

2、书院允许不同学派的学者来院讲学,交流学术。

3、书院学生可以自由听讲,不受院别限制,书院都会热情接待其他书院到访的师生。

中国教育史曲铁华课后思考题答案第十二章

中国教育史曲铁华课后思考题答案第十二章

中国教育史曲铁华课后思考题答案第十二章一、填空题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序),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 、(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诗_》、《_书_》、《_礼_》、《_乐_》、《_易_》、《_春秋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 c )A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B )A《千字文》B《史瘤篇》C《三字经》D《急就篇》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 c )A、射B、御C、诗D、数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 D )A、孝B、礼C、忠D.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B )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三、判断题1、西周时期所谓的“乡学”就是设在农村中的学校。

(×)2、西周时期还没有出现按年龄大小入不同类型学校的情况。

(X)3、孔丘对弟子们普遍传授的主要教材是《诗》《书》《礼》《乐》。

(√)4、孔丘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中,“性”是指先天素质,“习”是指行为习惯。

(X)5、私学是出孔子首创的,这也是孔子中国传统教育的杰出对贡献之一。

《中国教育史》郑大远程题库和答案

《中国教育史》郑大远程题库和答案

现代远程教育《中国教育史》课程学习指导书作者:王献玲06年10 月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一)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远古教育的起源;2.了解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3.了解学校的产生;(二)本章重点、要点1.理解:教育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同时产生的;教育直接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

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教育权利平等、教育主要为生产劳动服务、教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教育是极端原始的。

3.文字的产生对教育的新的要求,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那些?3.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说明:各章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包含单项选择、多项选择、是非判断、问答题四部分。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可参考教学课件中的每章的自测题。

本指导书每章只列出问答题部分。

问答题答案学员自己整理。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一)本章学习目标奴隶制社会的教育的发展兴衰过程;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历史上称之为“学在官府”;三代教育实践经验的逐步积累;西周教育的特点和“六艺”教育内容;了解西周的教育制度;孔丘教育思想。

(二)本章重点、要点1.了解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2.了解官学的衰败原因;3.了解私学在中国兴起的过程、原因和特点;4.掌握孔子的教育思想;(三)本章练习题或思考题:1.六艺的教育内容是什么?2.奴隶社会的教育特征?3.孔子在教育史上有那些贡献?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一)本章学习目标1.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与意义2.了解“百家争鸣”时期的稷下学宫的教育状况;3.了解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4.了解墨子的科技教育思想;5.掌握《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二)本章重点、要点重在对教育、学校、私学起源和先秦诸子各派教育思想基本特点的了解上,打好学习教育史的基础。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隋唐时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隋唐时期的教育

一、 学校因时而起伏
隋朝时期,《隋书·儒林传》说起当时盛况:“京邑达乎四方,皆启黉校。” 隋文帝晚年,对儒学的态度有很大改变。州县学停废,国学压缩,这是学校教育发 展的一次重大挫折。 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复开庠序,颁《劝学诏》:“其国子等学,亦宜申明 旧制,教习生徒,具为课试之法,以尽砥砺之道。”这表明被停废的学校再度恢复,而 且还有所发展。 唐朝继隋而起,存在290年,大致以“安史之乱”为界,可分为前后期。前期学校 教育的趋势是发展,后期学校教育的趋势是衰落,全过程亦有多次的起伏。 唐朝建立时,郡雄争夺统治权的战争尚未结束,武德年代恢复官学,中央三学(国 子、太学、四门)学生342员,郡县学学生也有定员,是当时指令性的计划,只是部分 具备条件的地方才能实现。
四、 私学
(三) 书院的创立
书院是由私人读书藏书的场所演化为讲学授徒的场所而产生的,也是由实行科举考试 制度以选士之后,要求应试者必须博学广识这种现实需要推动而形成的。
既有藏书,又有教学活动,才是名符其实的书院,创立于唐贞元、元和年间,最早见 于志书的就有三处:一为四川遂宁张九宗书院;二为江西高安桂岩书院;三为湖南衡阳石 鼓书院。
隋唐时期私学蓬勃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第一,社会民众的需要。 第二,政府政策的倡导。 第三,隋唐经济的繁荣。
四、 私学
(一) 初级私学
1. 办学主体
乡学(乡校),在人烟聚集,居民较多 的地方,以乡为办学主体。村学,以村为办 学主体。私塾,由塾师自己办学,自己招生 教授,称之为私塾。家塾,以一家或家族为 办学主体。家学,因家庭环境的特殊条件, 或因贫困无力求师,或因家人学有专攻可以 教授子弟,由父母或兄长在家担当教师。
二、 兼用佛道
隋唐的统治者并不独尊儒术,对于佛、道两教同时加以利用。隋文帝为争取佛教信 徒的拥护,曾大力提倡佛教,命令恢复被周武帝禁毁的寺院,听任民众出家,使佛教再 度风靡天下。他在位二十余年,度僧236200人,立寺3685所,民间佛经多于儒经数十 百倍。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

333教育综合之我国教育史

第二部分:中国教育史第一章: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第二章“六艺”教育的形成第三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第四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第五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第六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第七章:早期启蒙教育思想第八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第十章:南京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非重点,略)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第一章 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学在官府”(名词解释):①“学在官府”是西周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没有私学,官学机构和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

形成这种局面的客观原因:为官有学,而民无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书,而民无书。

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结构。

特点是西周形成“学在官府”“官守学业”的局面,政教合一,官师合一,以六艺为主要教育内容,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2.国学与乡学、大学与小学的区别:国学是由中央政府办理、设在天子、诸侯的王都内的学校,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由大乐师主持,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乡学是设立在王都郊外地方行政区内的学校,入学对象是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由司徒负责领导,教育内容是“乡三物”——“六德:知、仁、圣、义、忠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小学一级,但是学习优秀者可选拔到国学中的大学学习。

国学又分小学、大学两级。

国学的小学设在王宫内,入学年龄沐浴家庭身份等级有关,贵族子弟的入学年龄早于平民子弟,平民子弟所进入的小学学习年限是七年,小学的学习内容是德、行、艺、仪,是关于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3.六艺(内容和特征一起回答,名词解释)(1)“六艺”,即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六项基本内容:礼、乐、射、御、书、数。

333中国教育史重点(思维导图)

333中国教育史重点(思维导图)

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 历史联系的
1936
⺠主的、大众的、科学的、创造的
1946
定义 特质
定义和特质
陶行知
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生活即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 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社会即学校
三大基石
在劳力上劳心
行是知之始 有教先学、有学有教
重视医学教育
教育、研究、行政机构三者合为一体 科举制
考试程序、科目与方法
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与学校的关系
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
优点
使选士和育士紧密结合
科举制的影响
使选拔人才较为客观公正 国家只重科举,忽略学校教育
缺点
科举制有极大的欺骗性
《颜氏家训》
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
整个士族阶层应该注重教育
第九章 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
书院改办学堂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改革科举制度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
第八章 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启动中国近代教育改革步伐,打破传统教育格局 思想层面启发,实践层面推动
冲击传统教育价值观,为新式教育推广扫清障碍 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传统,忠君尊孔 粗糙,没克服内在矛盾,引起排异 抑制维新思想,不利于思想启蒙
三舍法
监生历事
五教之目
为学之序
《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
修身之要 处世之要
书院培养目标
接物之要
书院功能
书院组织形式
书院教育特点
书院教学(4) 书院的规章制度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第一章:统一国家的建立1.1 秦朝的建立了解秦朝的建立背景,如战国时期的纷争和民众渴望统一的心情。

掌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意义。

探讨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等。

1.2 两汉的兴衰了解西汉的建立和汉武帝的统治成就,如开疆扩土、加强中央集权等。

掌握东汉的建立和衰落过程,如光武帝的改革和黄巾起义。

探讨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如农业生产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等。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的更替2.1 三国鼎立了解三国鼎立的背景,如东汉末年的宦官专权和民众疾苦。

掌握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和争夺过程。

探讨三国鼎立对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2.2 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了解西晋的建立和东晋的建立过程。

掌握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替,如南朝的宋、齐、梁、陈和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探讨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第三章:隋唐时期的繁荣与衰落3.1 隋朝的建立与繁荣了解隋朝的建立背景,如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和社会动荡。

掌握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成就和问题。

探讨隋朝的大运河建设和科举制度的意义。

3.2 唐朝的繁荣与衰落了解唐朝的建立和贞观之治的成就,如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

掌握唐朝的衰落过程,如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

探讨唐朝的对外交往和文化影响。

第四章:宋元时期的变革与发展4.1 宋朝的建立与变革了解宋朝的建立背景,如唐朝衰落和五代的分裂。

掌握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如科举制度的完善、商业经济的繁荣等。

探讨宋朝的文化成就,如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进步。

4.2 元朝的建立与发展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过程。

掌握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状况,如行省制度、民族政策等。

探讨元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如统一的政治体制、民族融合等。

第五章:明清时期的巩固与挑战5.1 明朝的建立与巩固了解明朝的建立背景,如元朝的统治问题和社会动荡。

掌握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如科举制度的改革、海外贸易的限制等。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
《中国教育史(第四版)》
PPT书籍导读
读书笔记模板




目录
01 第一章 原始时期的教 育
02 第二章 夏、商、西周 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03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 育
04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 育
05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 期的教育
06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教 育
目录
07 第七章 宋辽金元时期 的教育
08 第八章 明朝的教育
09
第九章 清初至鸦片战 争前的教育
010
第十章 中国教育的近 代转折
011
第十一章 维新运动到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012
第十二章 民国成立初 期的教育
目录
013 第十三章 新文化运动 时期和20世纪20年 代的教育
第十五章 中国共产党
015 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 教育
014
第十四章 国民政府时 期的教育
第一节 “五四” 新文化运 动对封建 教育的批 判与变革
0 2
第二节 新文化运 动影响下 的教育思 潮
0 3
第三节 学校教学 方法的改 革与实验
0 4
第四节 1922年 “新学制”
0 5
第五节 收回教育 权运动与 教会教育 的变革
0 6
第六节 新民主主 义教育的 发端
第十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 育
谢谢观看
读书笔记
最 新


0 1
第一节 国民政府 时期的教 育政策
0 2
第二节 国民政府 的教育制 度和管理 措施
0 3
第三节 国民政府 各级教育 的发展
0 4
第四节 杨贤江的 教育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案历史学本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案历史学本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案历史学本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政策,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新中国成立与初期政治建设(1949-1956年)主要内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的土地改革、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社会主义改造、政治制度的建立等。

2. 第五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56-1966年)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政治体制改革、文化大革命等。

3. 第六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1978年至今)主要内容:改革开放的背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等。

4. 第七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1997年至今)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

5. 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关系主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外交成就、重大外交事件、国际地位的提升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阐述,引导学生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教材中的重要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事件背景、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讨论参与度等,占总评的40%。

2. 考试成绩:包括笔试、口试等,占总评的60%。

3. 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提交一篇论文,作为课程总结和能力提升的体现。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材,用于系统地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

全国通用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2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全国通用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22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1.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 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
或恢复之。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③对于一切
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D) A.老子 C.孔子
【例题】 老子是一个史官,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 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对《老子》第三章中“不尚贤,使民不争” 主张的合理解释是( C )
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 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 C.老子主张夏商西周的“亲亲” 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 解析 “尚贤”即崇尚贤才异能,即鼓励人民竞相“成名”,这会促使社会人 群分化,使社会偏离混沌无名状态。老子主张“不尚贤”反映了老子不鼓励社会人 群的分化,重“亲亲”之义,从而使社会安守于混沌无名的状态,故选C项。
A.将儒学思想发展为主流思想 B.认为改革受不良风气阻碍 C.主张民众平等接受学校教育 D.重视儒家伦理的教化作用
解析 董仲舒提出设立各级学校教化人民,以仁待民,以礼节民,体现了其主 张用儒家思想教化百姓来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改革措施是为了移风易俗,但并 没有说董仲舒的改革受到了不良风气的阻碍,排除B项;材料中无法体现“平等”, 故C项错误。
2.道家思想 (1)春秋时期,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表 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说明老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2)战国时期,庄子继承了老子的消极思想。道家的消极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不 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 3.墨家思想: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反映了战国时 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经济实力增强,要求平等,反对战争的愿望。在当时的 社会条件下,墨家的主张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法家思想:战国时期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提出“中央集权”“法治”思想,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中央集权的迫切愿望,符合统治者 富国强兵的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受到统治者的欢迎和推崇。

教育综合考研笔记—中国教育史高分笔记

教育综合考研笔记—中国教育史高分笔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章 西周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一章
1、“学在官府”√ (含义,原因,特点) 2、家庭教育 (未考过,简单复习) 3、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 (未考过,简单复习) 4、六艺√ ①内容
②特征 5、补充超纲内容,时间紧张可以不看:六艺教育的当代诠释,对现代教育启示√
1、“学在官府”(名词解释):10河南,10江苏,13、15浙江、15山东 ①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奴隶主贵族为了管理需要,制定法纪规章,由文字记录并汇集成 专书,由官员掌握,这是“学术官守”的历史现象。 ②原因: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制度制约,表现:其一,唯官有书,而民无书。其二,唯官 有器,而民无器。其三,唯官有学,而民无学。这就是“学在官府”。 ③特点:“学在官府”,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六艺为主要内容,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2、家庭教育(未考过,了解) 西周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是先经家庭教育后再进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基本的生活技能和习惯 的教育,进而教以初步的礼仪规则,确立初级的数的观念、方位观念和时间观念。在男尊女卑思想支配 下,要求男治外事,女理内事。从7岁开始进行男女有别的教育,男女儿童的教育开始分途。女子受女德的 教育,为将来成为贤妻良母作准备。特点是明显的计划性和重男轻女。 3、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未考过,了解) 国学是指设立在天子或诸侯国都城内的学校,主要为贵族子弟设立,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教育首先 强调的是德行教育,内容是德、行、艺、仪等关于贵族道德行为准则和社会生活知识技能的基本训练;大 学教育强调学大艺、履大节,以礼乐为重,教学已有计划性,表现为定时定地进行教学活动,天子所设大 学称为辟雍,诸侯所设大学称为泮宫。乡学是指设立在王都郊外六乡行政区中的学校,主要为下级奴隶主 和平民设立。乡学只有小学一级,经考核选拔的优秀学生可进入国学中的大学学习。 4、六艺(内容+特征=名词解释) 11天津,12华东,12南京,12中山简,13云南,15中央民族 (1)内容: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是西周时期主要的教育内容。礼,即道德规 范和礼仪;乐,艺术教育包括诗歌,音乐等;射,即射箭的技术训练;御,即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书,文字书写;数,算法。 (2)特征: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②既注重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③既重视文事, 也重视武备;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 5、补充超纲,可以不看:六艺教育的当代诠释(对当今教育改革启示)11南京简

《中国教育史》教学大纲

《中国教育史》教学大纲

《中国教育史》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中国教育史英文名称:Education history of China课程编码:14102C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小学教育先修课程:中国教育通史开设系部:教育与心理科学系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一)课程的性质《中国教育史》是研究中国教育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门学科,它是教育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之一。

这门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教育的发展的历史过程,总结出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继承我国历代优秀的教育遗产,作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借鉴,以改进和提高当前的教育和教学质量。

(二)课程的任务《中国教育史》的基本内容包括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两大部分。

教育实践主要指各个阶段和时期教育的实施情况,即教育的性质、作用、目的、任务、方针、政策、制度、行政管理、教育设置及教育和教学的内容、原则、形式、方法等;教育理论即指各个阶段和时期教育家的思想学说。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学习和研究《中国教育史》,必须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历史主义的原则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必须根据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对教育遗产进行批判的继承,正确评价教育家的思想学说,并要掌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厚今薄古”、“推陈出新”及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和实事求是等原则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中国教育史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实际能力。

四、有关教学环节的要求(一)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1、课堂教学本课程任务重而课时少,讲授应力求贯彻少而精、启发式,克服满堂灌。

这样做既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

2、课外作业本课程要进行三次作业,古代、近代、现代各一次,形式均为小论文的书面作业。

要求在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并进行讲评。

3、教学辅导《中国教育史》在教学中将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安排辅导,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疑惑问题。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教育
第10页,幻灯片共37页
➢(二)研究古代教育的途径
1、古籍资料记载
▪ 《礼记·礼运》
2、地下发掘与考古 3、某些处于原始社会的少数民族的教育
第11页,幻灯片共37页
➢(三)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2、教育的社会性和公共性。 3、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和发展性。 4、教育方式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
➢资产阶级“新学”与封建社会“旧学”的斗争。 “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3、现代:
“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教育改革运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社会主 义教育理论。
第6页,幻灯片共37页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 第三章 秦、汉教育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私学着重掌握的一个重点是诸子百家的教育实
践及教育思想,特别是孔子。另一个重点是中国 的书院。
第8页,幻灯片共37页
第一章 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 ▪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制度
第9页,幻灯片共37页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
▪ 一、原始社会的生活和教育的起源
第28页,幻灯片共37页

第29页,幻灯片共37页
Hale Waihona Puke 射御第30页,幻灯片共37页

第31页,幻灯片共37页
六艺教育的特点
(1)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2)文武兼备;
“夫有文无武,无以威天下;有武无文,民畏不亲;文武俱行,威德乃成。”
(3)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第32页,幻灯片共37页

中国教育史大纲

中国教育史大纲

中国教育史内容大纲第一章原始公社和夏、商、西周的教育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国教育的起源以及学校教育的产生和条件,理解中国奴隶制社会教育的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教育的起源和古代学校的萌芽第二节西周的教育制度思考题:1.试述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特点。

2.试述中国奴隶制社会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目的和要求: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掌握该时期儒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第二节养士之风盛行和百家争鸣第三节孔子的教育思想1.生平和教育活动2.孔子的教育思想3.孔子的历史影响和历史地位第四节墨子的教育思想第五节孟子的教育思想第六节荀子的教育思想第七节《学记》中的教育思想思考题:1.启发式原则2.教学相长3.试述孔子的教育思想4.试述墨子的教育思想5.试述孟荀教育思想的异同6.简述《学记》在教学思想上的主要贡献第三章秦汉时期的教育目的和要求:了解秦汉时期教育政策和制度的确立过程,理解汉代的文教政策,掌握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第一节秦朝的教育第二节汉代的教育1.汉代的文教政策2.汉代的教育制度3.汉代的选士制度第三节董仲舒的教育思想思考题:1.阳嘉新政2.试述汉代的文教政策3.试析汉代选士制度的利弊得失4.简述董仲舒的教育思想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目的和要求: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制度和选士制度,理解九品中正制的基本特征,掌握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教学内容:第一节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制度第二节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第三节颜之推的教育思想思考题:1.九品中正制2.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士制度的特点3.试述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第五章隋唐时期的教育目的和要求:系统了解隋唐时期的教育情况,以及韩愈、柳宗元的教育思想,重点掌握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社会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节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第二节隋唐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第三节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第四节韩愈、柳宗元的教育思想思考题:1.试述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意义2.简析韩愈的教育思想第六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目的和要求:1.了解宋元时期教育的变化2.理解宋代书院制度的特点3.掌握朱熹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宋代的教育1.宋代的文教政策和教育制度2.宋代的科举制度3.宋代的书院第二节辽金的教育第三节元代的教育第四节王安石的教育思想第五节朱熹的教育思想思考题:1.宋代“三次兴学”2.胡瑗“苏湖教法”3.朱子读书法4.简述宋代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变化5.试述书院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6.试论王安石的教育理论和人才思想7.试述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第七章明代的教育目的和要求:1.了解明代教育的演变。

中国教育史 第十二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中国教育史 第十二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中 国 教 育 史
第十二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1.了解南京临时政府的各项教 育改革 2.掌握民国教育方针
3.掌握《壬子癸丑学制》的基 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4.掌握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第一部分
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
(一)发布教育改革令,整肃封建教育 (二)建立新的教育行政机构:教育部 (三)制订新学制系统,改革旧课程
的地位,关注学生情感和美德的教育,注
意课程的应用性、平民化和手脑协调发展
二、壬子癸丑学制
(三)特点
1、缩短了教育年限 2、男女平等的教育权 3、消除教育中的封建等级性、科举名位 思想和复古气息 4、重视师范教育
二、壬子癸丑学制
(四)不足
“壬子癸丑学制”整齐划一有余,而灵活性 不够,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中学修业年限太短,
而且偏重于普通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注 意不够,很难适应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中国民族 工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在这样的一种形势下, 当时的教育界一致要求对现行学制进行改革,建
立一个适合民族资产阶级需要的学制。
二、壬子癸丑学制
(五)意义
1、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 2、课程上废除了读经讲经,为“五四” 新文化运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壬子癸丑学制的体系和课程标准促进 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壬子癸丑学制
(一)学制体系
1、纵向构成:蒙养园、初小、高小、中 学、大学预科、本科、大学院 2、横向构成:除普通教育外丑学制
(二)课程标准
1、废止了癸卯学制中的“读经讲经”课, 突出近代学科和资本主义文化在教育中的
地位,同时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
2、提高唱歌、图画、手工、农业等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一、民国教育的方针与政策
目录
CONTENTS二、壬子癸丑学制
三、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二、民初教育方针的确立
1912年7月10日至8月10日,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召开,这次 会议讨论通过了民国教育方针,于9月2日由教育部公布施 行,其内容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 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它基本反映的是蔡 元培的思想。 民国教育方针包含有德、智、体、美四育因素,体现了受 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的思想。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将培养 受教育者具有共和国国民的健全人格作为首要任务。以军 国民教育和实利教育引导体育和智育,寄希望于教育能在 捍卫国家主权、抑制武人政治、振兴民族经济方面发挥基 础作用。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一、教育部的成立及对教育的维持与改革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 1月3日,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月9日,南京临时政府 教育部正式成立。教育部成立后,于1月19日颁布了《普通 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这是中国 资产阶级首次以中央政府名义发布的教育文件,是民国初 年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保障政体变更之际普通 教育的顺利过渡和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01
民国教育的方针 与政策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1)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校 (2)废止小学读经 (3)注重小学手工科 (4)废止奖励科举出身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一、教育部的成立及对教育的维持与改革
1912年3月初,临时政府教育部又通令各省:在高等以上学 校规定尚未颁布时,各地高等以上学校“应暂照旧章办 理”,惟《大清会典》、《大清律例》、《皇朝掌故》、 《国朝事实》,及其他有碍民国共和精神,及非各学校应 授之科目,宜一律废止。前清御批等书,也一律禁止。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三、封建教育的回潮
袁世凯为了利用封建文化来配合他的独裁统治,和社会上 的封建复古势力相呼应,很快掀起一股恢复封建文化教育 的浪潮,采取的措施有: (1)恢复尊孔祀孔,利用孔子的封建文化教育偶像效应。 (2)改定民国元年临时教育会议确定的教育方针,确定 “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 的七项教育宗旨,最终完全推翻民国元年的教育方针。 (3)重新确定儒学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课程。 1915年,袁世凯政府以《特定教育纲要》和《颁定教育要 旨》作为总的方针政策,修改或重新颁布各级学校令,为 封建儒学文化的重回课堂开道,社会上一时出现尊孔读经 的高潮。但随着帝制的破产和袁世凯的病死,特别是在新 文化运动的冲击下,封建教育回潮势头受到遏制。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中国教育史
第十二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民国教育的方针与政策| 壬子癸丑学制| 蔡元培国传 统教育的境况、所面临的危机和改 革派的文化教育主张,近代教会学校的发展过程及其性质和影 响;概述洋务学堂、洋务留学教育的实施过程和历史作用,并对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历史作用和局限进行 评述。应注意掌握的内容和概念有:鸦片战争后传统教育的困境; 太平天国对儒学的批判、对文化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改革;改革派 有关复兴“经世致用”学风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教会 学校从兴起到扩张的发展过程,英华书院、马礼逊学校及其他重 要教会学校,从“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到“中华教育会”, 教会学校的课程,教会学校的性质和影响:洋务学堂的举办、类 别和特点,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等重要详务学宣,留美 幼童、留欧学生的遣派和洋务留学教育的影响。“中体西用 “思想的形成发展,历史作用和时代局限,张之洞《劝学篇》 对“中体西用”思想的系统论述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字体下载:/ziti/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