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 文综地理卷 讲解与评分细则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文综地理真题试题(含答案解析)
材料“2018年,在国内工厂产能饱和、订单不断增长的情况下,S集团入驻越南某工业园,在买地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开展生产。”说明在越南建厂主要是为了完成生产,这是目的,故入驻越南的S集团在自建厂房的同时租用厂房的主要是为了尽快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完成生产,满足客户需求,D正确。在修建厂房的同时再租用,投资成本会增加,与提升企业形象和支持园区建设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根据材料““粮改饲”工作,即在玉米产区规模化种植青贮玉米、甜高梁、苜蓿等饲料作物”可知,“粮改饲”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促进了作物轮作,将种植的饲料和秸秆一起喂养牲畜,发展畜牧业,促进了圈舍养殖的发展,使该区以种植业为主变为种植业结合畜牧业发展的混合农业发展,在耕作时间上形成互补,肥料的运用上形成互补及回收,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有良好的生态意义,①③正确,A正确。土壤深翻不利于土壤保持肥力,容易造成水土流失,②错误。土地平整是指对凸凹不平的土地削高填低,使其成为具有适宜坡度的田面或水平田面,以改善田间灌排条件和耕作条件,而“粮改饲”则提倡因地制宜,④错误,故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2.材料“2018年,在国内工厂产能饱和、订单不断增长的情况下,S集团入驻越南某工业园”说明在越南建厂主要是为了完成生产,这是目的,与国内建厂相比,在越南建厂并不能增加产品产量,B错误。而越南相对我国来说,经济相对落后,地价和劳动力价格等低廉,故与我国国内建厂相比,生产成本更低,A正确。CD错误。故选A。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的凤堰古梯田,是目前已发现的秦巴山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在总面积约800公顷的古梯田保护区内,分布有自清乾隆年间以来修建的古建筑民居群落、古寨堡、古庙宇、古堰渠、古塘坝等文物遗存。2019年,凤堰古梯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古梯田为“展品”,以秀美的自然风光为“展厅”,凤堰古梯田被打造成保护和展示原生态生活方式、促进村镇科学发展的开放式“生态博物馆”。
文科综合-2024届高三5月大联考(新课标卷)(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
2024届高三5月大联考(新课标卷)文综地理·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阅卷注意事项:1.阅卷前请学科教研组长组织改卷老师开会,强调阅卷纪律,统一标准。
2.请老师在阅卷前务必做一遍试题,了解自己所阅试题的答题角度、答案、评分细则后,再开始阅卷。
3.请老师认真批阅,不可出现漏改、错改现象,如果不小心漏改或错改,可以点击回评按钮重评。
4.成绩发布后,如果有学校反馈错评乱评,平台会定位阅卷老师,进行通报批评。
5.地理主观题阅卷时注意按点给分,若学生答出参考答案中每个得分要点的关键词句且意思相近即可给分,其他回答符合题目要求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6.阅卷平台出现的相关问题,如果刷新页面重新登录后未能解决,请将问题反馈给学校负责技术的老师(或考试负责人),由其统一在技术QQ群里反馈问题并协助解决。
【答案】1.D 2.B【解析】1.图示信息显示该基地种植早稻和晚稻,反映当地熟制为一年两熟及以上,应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及其以南地区。
故选D。
2.图示信息显示,与单纯施用化肥相比,少量减少化肥并少量秸秆还田情况下早稻和晚稻的单产都提高,这主要得益于秸秆回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强土壤透水、透气性,增加土壤肥力;大量减少化肥并大量秸秆还田,会使早稻、晚稻的单产都降低,主要原因是化肥减施量过高,秸秆的养分释放较为缓慢,短期内不足以供应水稻生长,导致水稻生长营养不足,产量下降。
故选B。
【答案】3.D 4.C 5.A【解析】3.由图文信息可知,青尼罗河流量较大且相对稳定,白尼罗河喀土穆段河道明显展宽,可能是受下游青尼罗河河水顶托,排水不畅,积水使河道逐渐变宽,D正确。
图中显示白尼罗河喀土穆河段没有明显的来水注入,河流流量没有明显增大,侧蚀也没有加剧,AC错误;如果只是地势平坦,没有河流顶托,并不会如此明显展宽,B错误。
故选D。
4.由图可知,桥梁多建在相对较窄的河段以减小工程量和施工难度,②正确;城市之间修建桥梁,旨在满足运输需求,③正确。
2022届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四)全国卷文科综合试卷及答案
4.A 【解 析 】山 东 威 海 市 距 日 本、韩 国 较 近,与 国 内 其 他 区 域 相 比 更 具 有 承 接 日、韩 产 业 转 移 的 优 势,故 选 A 项。
2022 届 高 三 一 轮 复 习 联 考 (四 ) 全 国 卷 文综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A 【解析】土族传统村落所在区域(青海河湟地区),气候寒冷,高墙合院可防风避寒,故选 A 项。
2.A 【解析】如图,河流北岸(阳岸)村落数量多,且较高 海 拔 处 也 有 分 布,而 南 岸(阴 岸)村 落 数 量 少,且 仅 分 布 在低海拔处。说明,气候(热量)条件是对影响河湟地区河谷两岸土族传统村落数量差异的主 要 因 素。 故 选 A项。
9.B 【解析】“高表”则影长,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影长的变化更明显,便于精确确定节令,故选 B 项。
一轮复习联考(四)全国卷 文综地理 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3页)
10.A 【解析】石圭用于承接横梁日影,正午太阳方位在南,日影朝北,故选 A 项。
11.B 【解析】为减少太阳高度计算误差,“圭”与“表”应当垂直,“圭”应当保持水平,故选 B 项。
37.【参 考 答 案 】 (1)境内地貌类型复杂,部分区域(丘陵、山地)的土壤、水源等条件无法满足沙田柚的生长导 致 品 质 和 产 量 下 降 ;(3 分 )低 温 、高 温 等 气 象 灾 害 、病 虫 害 等 影 响 产 量 和 品 质 。 (3 分 ) (2)沙田柚耐储存,可长时间、长距离运输、保 存 不 变 质,销 售 范 围 广;(2 分 )容 县 作 为 沙 田 柚 原 产 地,不 断扩大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且电商、微商准入门槛较低,营 销 速 度 快,所 以 增 长 迅 速;(2 分)当 地 政 府 (国 家 )的 政 策 鼓 励 。 (2 分 ) (3)提高容县沙田柚产业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加销售量;(2 分)增 加 对 外 交 流,有 助 于 解 决 沙 田 柚 产 业 发 展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2 分 )促 进 “互 联 网 + 农 业 ”的 深 入 发 展 ,带 动 相 关 产 业 的 发 展 。 (2 分 ) (4)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打造龙头企业;对沙田柚的果肉、果皮、果花、果核进行深加工,延 长 产 业 链,提
2024年高考地理评分细则
一、高考地理试题的评分原则:1.根据答题卡上的空白答题栏进行评卷,试卷手写字迹要清晰,文字和图表要规范,条理要清晰。
2.尊重学生答题思路和表达方式,遵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评分原则。
3.综合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
4.评分应从试题所要求的内容和要求出发,而不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见评定。
二、地理试题的评分标准:1.选择题:(1)单选题每题1分;(2)多选题的每个正确选项得1分,错误选项不给分,漏选也不扣分;(3)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4)判断题每题1分,答案错误不给分。
2.填空题:(1)答案正确,口径正确,关键词正确,每题给1-2分;(2)部分正确回答一部分给分。
3.解答题:(1)答案详尽,层次清楚,思路正确,每题给7-9分;(2)答案不全或者只给出一个应有的信息给2-5分;(3)答案错误,与题干无关,不按要求给分。
4.图表题:(1)要求准确标注,并配以书写清晰,线条流畅的图表;(2)可给2-8分。
评分依据为绘制图表是否规范、标注是否清晰等。
三、常见误区和注意事项:1.对公式、计算、定义的评分主要是依据答案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2.对于图表题和描述题,评分主要看制图和描述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3.对于论述题,评分主要看答案的层次清晰度、逻辑性和扩展性。
4.评卷时要尊重学生的答题思路,只要符合题意,并有一定的说服力,不拘泥于书本上的唯一答案。
5.在评分时要注意给分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学生的答题表达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适当的评分。
6.评卷时要保证一视同仁,不能有个人主观意见影响评分。
7.考生答卷中有错误的部分不扣分。
以上是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的评分细则。
评卷时应准确把握评分标准和评分要求,尊重学生的答题思路和表达方式,在确保公正公平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合理的评分,以真实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3评分细则:2021年3月文综地理
厦门市202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参考答案解析与评分细则1.C【解题思路】Ⅲ区位于城区河流上游,有面积较大的湖泊,为丘陵、高地地貌,自然环境优美,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2.D【解题思路】1995~2010年长春市设立了多个开发区,开发力度大,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快速,可能占用较多郊区农业用地等,因此首先要防止土地资源的浪费。
3.A【解题思路】飞机制造技术要求高,不是原料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该公司通用飞机制造是利用美国技术和核心部件,排除科技、原料和劳动力因素;张家港是沿海重要港口,选择在此建立通用飞机制造基地主要考虑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中国广阔的消费市场。
4.B【解题思路】通用飞机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抢险救灾、遥感测绘等,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飞机适合中长距离运输,远距离外出旅行多数选择民航客运,近距离多数选择公路运输等,不能缩短外出旅行时间。
节能减排主要通过技术创新、调整能源结构、控制污染物达标排放等实现,城市化主要动力是工业化,与通用飞机推广关系不大。
5.B【解题思路】1月19-22日受寒潮影响,出现降温和雨雪天气,北侧冷空气往南推进,雨雪天气出现在雨雪分解线附近地区,根据雨雪分界线出现的区域可以判定A.C.D选项错误。
20夜间雨雪分界线在黔中地区,南部有降水天气,因云贵高原地势较高,有些地区地面温度低于0°,所以有冻雨出现。
6.C【解题思路】冷空气推进速度除了跟自身势力强弱有关,还受地形等下垫面影响,甲区域多东西绵延高大山脉,对冷空气的南进起到了阻挡作用。
7.C【解题思路】据图可知,该岛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燥,不可能有雨林景观和水田景观,A、D错;岛上火山岩广布,B错;因是小岛,水汽充足,且附近有寒流经过,故多海雾,C项正确。
8.D【解题思路】从图片可以看出人影朝向东北,即太阳位于西南,且人影较短,太阳高度较大,应是正午过后不久的情形,加上此地为西一区,与东八区相差9个小时,故D项正确。
2016全国卷1文综地理卷、讲解与评分细则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3题。
1. 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 原材料充足C. 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 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C. 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3. 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 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答案】1.D 2.A 3.C【解析】试题分析:1.注意抓住时间,20世纪80年,结合材料“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注意不要错选“市场广阔”,虽然材料中提到“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但是材料中是“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这是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结果,获得了广阔的市场,不是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在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政策优势明显,国家政策倾斜使得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
佛山瓷业发展的原材料并不充足,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素质也不高。
2.材料“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这说明原来佛山陶瓷产业区变成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佛山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原材料和市场需求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企业竞争加剧不是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
S.景德擲髓发展历史憊久,明淆时期/瓷制景德镇罡全国的瓷业中心,产业基础女提吸引佛山陶姿产业蒔移的主要优势一.相比佛山市,景德禎在资鉗咬通方面沒育优势,势动力成本低杲景德镇相对佛山一个优势,但不是主要优纵因为还有比景德镇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厦,所以景德禎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陶瓷产业基SWT Q 考点:工业区位和产业转移。
2020年全国一卷文综地理试题评讲(新高三一轮复习备考)共35张ppt
通夏季风,需要
楼低、密度小
6.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道路出入口
朝向西和南
A.春季盛行风 B.夏季盛行风
该居住区出入口主要分布在南侧及西侧 C.秋季盛行风 D.冬季盛行风 (夏季偏南风的上风区),则可以巧妙避
开冬季寒风的侵袭,避免顶(寒)风而行。
高中地理常常被人戏称为“玄学”,但在我国,真的玄学一般指风水学。“负 阴抱阳”“背山面水”“天人合一”及“五行生克”等等,都蕴含着地理的道 理。
Ⅱ区在西南方向,位于夏季风上风向 居住片区II的空间形态(轮廓)并非 方正 A并列分布不仅起到了冬季防风效果, 在夏季也会阻挡西南风
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
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
层或以下)。图2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
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
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
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
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
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9~11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说明坡耕地 比例大
说明生态环 境脆弱
治沟造地是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整治措施,黄土高原丘 陵沟壑区地形起伏大、雨季洪水集中、生态环境脆弱,长期以 来农业生产较为落后粗放。陡坡开垦等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当 地耕地紧张、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坡耕地比例大是 该地开展治沟造地的主要背景
2.岛屿地质有助于“留住”雨水 我们知道永暑岛为人工岛,通过大型挖泥船,将海底的岩层打碎,然后
2023年全国高考甲卷文综卷地理地理及解析
2023年全国高考甲卷文综卷地理地理及解析2023年全国高考甲卷文综卷地理地理及解析1. 前言2023年高考的地理科目一直备受瞩目。
地理是一门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学科,因此在考试中,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在本文中,我将就2023年全国高考甲卷文综卷地理部分展开深入的分析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准备。
2. 考题概况2023年高考地理科目的甲卷文综卷共包含了多个部分和多种题型,涉及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其中,题目涉及了全球范围内的地理现象和问题,要求考生深入理解和分析。
3. 题目解析(1)自然地理地理科目的自然地理部分主要涉及了地球的自然现象和地貌变化等内容。
在甲卷文综卷中,这部分的题目可能涉及到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要求考生具备对自然地理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分析能力。
(2)人文地理地理科目的人文地理部分主要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等内容。
在甲卷文综卷中,这部分的题目可能涉及到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等现代社会中的重要问题,要求考生具备对人文地理现象的深入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
4. 个人观点对于地理科目,我个人认为不仅要掌握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
希望考生在备考时能够注重对地理现象的深入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5. 总结回顾2023年全国高考甲卷文综卷地理部分涉及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考察了考生对地球现象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深入的解析和分析,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科目的要求,为高考备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地理科目一直以来都是高考中备受关注的科目之一。
它涉及到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因此对考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2023年全国高考甲卷文综卷的地理部分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都占据了重要地位。
自然地理主要涉及地球的自然现象和地貌变化,比如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而人文地理则关注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等问题,比如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等。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海南卷)(地理部分) 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海南卷)(地理部分)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评分说明:1.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1.D 2.C 3.D 4.C 5.A6.D 7.C 8.A 9.B 10.C11.B 12.B 13.D 14.B 15.B16.A 17.A 18.B 19.C 20.A二、必考题21.答案要点:围填海前后的变化:湿地消失、山林被破坏、海滩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海湾消失等。
(2分)(答出三项即可得2分)负面影响及对策:(8分)(选任何一项变化,负面影响答对得4分,对策答对得4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湿地消失——负面影响: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繁殖和鸟类栖息。
对策:在新生土地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建设人工湿地和水域。
山林被破坏——负面影响:填海采石场破坏山林景观,诱发岩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对策:对岩坡进行生态恢复,结合工程措施,防治崩塌、滑坡灾害。
海滩消失——负面影响: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
对策:利用新增围海大堤和土地资源,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可营造人工湖泊和人工沙滩。
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负面影响:大堤容易造成排水不畅、诱发次生盐碱(渍)化。
对策:开挖人工湖泊、降低水位以及加强围填海区抗洪排涝能力等。
海湾消失——负面影响:海湾渔业和养殖业迁出,影响渔民的生产生活。
对策:应通过合理的补偿安置,解决该区域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22.答案要点:如图。
(2分)该地区(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1月份盛行东北风(2分)。
图示地区山峰以南、以西为背风坡(2分)。
迎风坡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低(2分)。
背风坡少雨,多晴暖天气,日照时数高(2分)。
2023高考地理评分细则
2023高考地理评分细则
本文档旨在为2023年高考地理科目的评分提供细则和指导。
以下是具体的评分项目和标准:
选择题
- 每题分值为1分,答对得1分,答错或不答得0分。
解答题
- 依据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评分,满分为20分。
- 对于关键词的正确使用,可给予适当的加分。
- 判断题部分答案仅限于“正确”或“错误”,不允许出现其他形式。
地图及还原图题
- 根据地图或还原图上的要求,完成相应的标注或还原工作。
- 标注正确且清晰的得分,有关错误的标注或还原将扣除相应分数。
计算题
- 答案要准确无误,否则将扣除相应的分数。
- 中间步骤的答案予以适当考虑,视其对最终答案的影响给予适当的分数。
分析题
- 答案要准确、完整,且思路清晰明了。
- 对于图表的正确运用和分析,可适当给予加分。
重要提醒:
- 评分时应遵循公正、客观、严谨的原则进行。
- 在评分时不能因文章的长短或文字的漂亮程度而给予加分或扣分。
- 如有涉及到标准答案之外的答案,应该根据答案的合理性作出恰当评分。
以上是对2023高考地理科目评分细则的总结,希望对评卷工作有所帮助。
以上为无法确认的内容,请自行决策并独立实施,避免法律纠纷,如有需要,请查阅相关的法律条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2023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地理试题 37题 评析
2023年高考全国文综甲卷地理试题 37题评析2023年全国文综甲卷地理试题第37题评析一、题目概述本题以我国某区域为背景,考查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涉及区域自然背景、农业发展条件、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体现了区域性与综合性特点。
二、题目内容题目围绕我国某区域展开,要求考生分析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探讨农业发展的条件,并进一步研究农业活动对该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考查重点本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区域自然环境、农业发展条件和农业活动对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具体来说,考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区域自然环境分析: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的分析。
2. 农业发展条件探讨:包括农业资源、农业技术、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分析。
3. 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水资源利用、农业污染等方面的分析。
四、解题思路在解题过程中,考生需要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结合题目给出的信息和实际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
具体步骤如下:1. 分析区域自然环境: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分析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
2. 探讨农业发展条件:结合该区域的实际情况,探讨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包括农业资源、农业技术、市场需求等方面。
3. 研究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农业活动对该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水资源利用、农业污染等方面。
4. 综合分析:将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结果综合起来,形成对该区域的全面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五、评价与反思总体来说,2023年全国文综甲卷地理试题第37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考查考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该题目的解答,考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区域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提高综合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评价这道题目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较为有限,可能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困惑和解题难度。
09全国1地理试题与评分细则
09高考全国1卷文综地理试题一试题36 图5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
①阿特巴拉河Array▲ 4307山峰︿1500﹀等降水量线(mm|年)~河流表3 尼罗河径流量构成(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16分)(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6分)(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
(14分)39.(60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到整体的进程。
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
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欧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这趟、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
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材料二三角贸易示意图材料三略(3)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
(11分)(4)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
说明该船队达到里斯本时,那里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9分)触目惊心的数据给我们敲响警钟。
时刻记着它!二山西省09年全国文综1卷地理试题难度分析主观题前面的是09年数据,括号里的是08年数据。
整体看基本持平。
一个感觉:得分还是低。
一年的教学,在主观题方面尤其是表达书写方面,没有大的突破。
地理36题36分,平均得分9.1447分(10.38),历史37题32分,均分11.7549分(11. 77),政治38题32分,均分14.0699分(10.28),39题60分,均分22.9569分,(24.01)。
2024年新课标卷文综地理真题(解析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适用于河南省、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
左图示意双凤村地建筑分布,右图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沿等高线分布B.沿溪流分布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D.沿公路分布2.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A.适应潮湿环境B.便于就地取材C.充分利用空间D.追求视觉美观3.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①均衡性②经济性③公益性④文化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1.B 2.C 3.D【解析】【1题详解】由左图可知,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大多沿溪流分布,B正确;由左图可知,传统民居的分布穿越了3条等高线,并未平行于等高线分布,A错误;公共建筑物分布在河流的下游,仅有零星几户靠近分布,C错误;公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期修建的,传统民居修建时间更早,不可能沿公路分布,D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由图可知,湖南永顺县地处山区,平地面积狭小,建筑空间有限,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空间,C正确;采用吊脚设计,通风良好,能够适应潮湿的地理环境,A错误;当地多竹木分布,建筑的主体采用竹木结构,便于就地取材,B错误;传统民居的设计之初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并非追求视觉美观,D错误。
2022年【学科大联考】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地理(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2年【学科大联考】2022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地理参考正确结果及评分标准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正确结果】1.B 2.C 3.D【解析】试题解析:1.此题关键是理解题干的提示“农产品虚拟水是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稻谷、小麦和玉米等农产品中看不见的水”,虚拟水的流动,也就是农产品流动,所以由虚拟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图,可以推出我国农产品一直大量输出的地区是东北和黄淮海地区。
2.随着华南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耕地被占用,且随着市场需要的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粮食的种植面积减少,使得华南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粮食流动格局变化明显,导致两地之间虚拟水流向发生变化。
3.虚拟水净输入地区是指粮食生产能力很低地区,如果再减少该地区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将进一步降低我国的粮食安全,这个不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
考点:水资源、农业和粮食安全。
【正确结果】4.B 5.A 6.D【解析】试题解析:4.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耗能大。
经济水平高,交通运输耗能低。
公路运输耗能高于铁路,铁路运输耗能高于水路。
综合运输网密度大,交通运输耗能小。
5. 四川省西部为川西高原,东部为四川盆地,地形多样,地势起伏大,所以交通运输能耗高,与新疆比较,经济水平高,运输方式多样,综合运输网密度大,由上题的结论,可知地形地势是四川交通运输耗能大的主要因素。
6.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省区,依次为广东、江西、甘肃和西藏,结合图中其它省区的交通运输耗能分布特点,可知,交通运输耗能的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④③②①。
考点:交通运输、能源消耗。
【正确结果】7.B 8.C 9.B【解析】试题解析:7.由材料提示,该岛“多荒漠,石灰岩层遍布全岛,但溶洞数量较少”,说明降水量稀少,该岛纬度位置低,所以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8.甲岛附近海域在夏季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离岸风)带走表层海水,深层冷海水上涌补偿,形成上升流,为寒流,洋流由西南向东北流,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形成洋流方向与图中相反,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
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广阔B.原材料充足C.劳动力素质高D.国家政策倾斜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答案】【解析】试题分析:1.注意抓住时间,20世纪80年,结合材料“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注意不要错选“市场广阔”,虽然材料中提到“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但是材料中是“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这是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结果,获得了广阔的市场,不是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在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政策优势明显,国家政策倾斜使得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
佛山瓷业发展的原材料并不充足,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素质也不高。
2.材料“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这说明原来佛山陶瓷产业区变成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佛山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原材料和市场需求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企业竞争加剧不是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
考点:工业区位和产业转移。
【名师点睛】该题组文字材料字数不多,但隐含的信息量大,考查学生快速获取与问题相关的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分析。
第1题最容易错选A了,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才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与同期的景德镇相比得出,改革开放政策是佛山有而景德镇不具有的,而开放政策的实施利于引进国外生产线继而发展陶瓷产业。
第2题,由文字材料中“佛山的陶瓷主产区划入中心城区范围”,进而联系该地城市发展,地价,劳动成本及治污成本的上升导致产业结构调整,陶瓷产业的外迁。
第3题,提取文字信息: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
明确景德镇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推理其产业基础好。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4-6题。
4.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着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6.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答案】【解析】试题分析:4.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这可知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
核心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不受影响,因而城市的服务等级也没有受到限制。
5. 根据材料,各城市分工明确,同类产业活动集中在同一个城市,因而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着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技术创新、市场扩展和产品升级不是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是产生的直接影响。
考点:城市化和城市规划。
【名师点睛】该题组通过文字材料信息,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的能力。
第4题,解答该题的关键点是通过文字信息明确该空间规划的一个特点:核心城市功能定位,由文字信息中的“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可知并进而推知这些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受到了限制。
第5题,通过获取文字信息,可明确该空间规划的另一个特点:城乡土地空间分布明确。
“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明确并进一步推理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间在空间上有着明确的地域分布,所以促进了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
第6题,通过对文字信息归纳总结,该地区规划的城市地域与空间结构,体现了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 反复进退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答案】【解析】试题分析:7. 该题从静态角度考查同一条贝壳堤形成时期海岸线的位置变化。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则会有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这是海岸线位置稳定才会形成贝壳堤。
9. 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出现海岸线多次位置变动,同时河流带来的泥沙沉积也大,从而形成多条贝壳堤。
考点:堆积地貌形成条件和过程。
【名师点睛】该题组是选择题部分难度最大的一组题,围绕“贝壳堤”这个主题,考查了河流堆积作用、海浪侵蚀及堆积作用,要求学生对有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较强分析推理能力。
第7题,学生容易被图中几条贝壳堤干扰,考虑几条贝壳堤形成的动态过程,认为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而错选B,这就要求学生审题一定要准确,抓住“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词“任一条贝壳堤”和“形成过程中”。
第8题,该题从动态的角度探究海岸线是如何远离贝壳堤的,主要是由于海水的堆积作用造成的。
第9题,该题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多条贝壳堤的形成与河流入海口的变动及携带泥沙情况,主要考查了河流泥沙的沉积作用对海岸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
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
图2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11.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答案】【解析】11. 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磷累积量较低,根据材料提示“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土壤含水量低不利于磷的积累,大气温度低有利于磷的积累,地表径流越小越有利于磷的积累;山坡2000-3000米处磷累积量较低,说明土壤含水量较低。
山坡2000-3000米处生物生产量应高于海拔4000米附近磷高累积区。
考点: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名师点睛】该题组难度不大,主要通过获取图文信息,分析地理环境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第10题,解答该题,先读取图中磷高积累区的海拔高度为4000米左右,再结合四川所在的纬度位置,可推测出该海拔高度所属自然带的类型。
第11题,读图可知2000-3000米处磷积累量很低,该地为山地迎风坡降水最丰富地段,植物生产量高;由文字信息可知大气温度低利于磷的积累;地表径流越小越利于磷的积累;土壤含水量低不利于磷的积累,由此确认C选项符合题意。
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
喜光。
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花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图5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6分)(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8分)(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
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6分)(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4分)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
(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
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
)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使得,便于收集茉莉花(蕾);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
(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4)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