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重阳教案(原创)

合集下载

采桑子重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采桑子重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采桑子重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采桑子重阳》。

(2)理解《采桑子重阳》的诗意和诗人的情感。

(3)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如“佳节”、“阳春”、“花”、“酒”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3)通过讨论、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点1. 《采桑子重阳》的诗意和诗人的情感。

2. 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1. 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2)引导学生思考重阳节的意义和价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采桑子重阳》。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意。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意境。

4. 讲解与演示(1)教师讲解《采桑子重阳》的诗意和诗人的情感。

(2)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境。

5. 应用拓展(1)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朗诵,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

五、课后作业1. 背诵《采桑子重阳》。

2. 写一篇关于重阳节的小作文。

3. 收集其他有关重阳节的诗词或故事,进行欣赏和交流。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背诵《采桑子重阳》的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学习过程,互相评价学习成果,提高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等,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采桑子重阳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采桑子重阳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采桑子重阳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和意义,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尊重和热爱;2. 通过学习采桑子的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欣赏能力;3. 激发学生对采桑子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重阳节的起源和意义;2. 采桑子的诗词及其文化内涵;3. 采桑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教学过程:1. 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和意义(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和意义,包括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学生了解重阳节是为了纪念著名诗人屈原,并且是尊敬老人、祈福长寿的节日。

2. 学习采桑子的诗词及其文化内涵(30分钟)教师分发采桑子的诗词并让学生朗读。

然后,让学生自由发挥,分享他们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例如守望春秋、时光流转等。

3. 剪纸活动:制作采桑子剪纸(40分钟)教师介绍采桑子的相关剪纸艺术,并展示一些经典的剪纸作品。

然后,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利用彩纸、剪刀等材料制作采桑子剪纸作品。

4. 智力游戏:重阳节活动知识竞赛(2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参与重阳节活动知识竞赛。

学生们分小组进行,通过抢答、答题等方式,深化对重阳节相关知识的了解。

此环节旨在通过游戏的方式加强学生对重阳节的记忆和理解。

5. 制作重阳节贺卡(30分钟)学生们使用彩纸、色笔等材料,制作重阳节贺卡。

教师提供一些贺卡制作的指导和技巧,鼓励学生们发挥创意,将自己对重阳节的祝福和喜悦融入贺卡中。

6. 总结与展示(10分钟)学生们展示自己制作的剪纸和贺卡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教师对学生们的努力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完成的剪纸和贺卡作品,评价其创意和实践能力;3. 学生参与重阳节活动知识竞赛的成绩。

五、教学延伸:1.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采访家长或老人,了解家乡的重阳节习俗,并与课堂学习的内容进行对比和交流;2. 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剪纸技巧,创作更多的采桑子剪纸作品。

采桑子重阳(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采桑子重阳(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采桑子重阳(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课时计划(备课时间05年9月4日第1周)第3课时(总第3课时)课题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法和手段采桑子重阳1、会词的意境,品味词的豪放风格。

2、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1、体会浓郁的诗情画意。

2、反复诵读,在吟诵中体味词的意境。

反复诵读,在吟诵中体味词的意境。

讲读式诵读式一、导入课文。

检查《沁园春长沙》的背诵。

学习毛主席的另一首词--《采桑子重阳》。

二、写作背景与主题(背景见课本)(师生互动:介绍-体会)本词是一曲战地秋景的颂歌。

主席的诗词一反悲秋的传统情调,把秋写得无比可爱,读后给人以舞。

写重阳节战地风光,洋溢着革命乐观精神,表达了红军战士在艰苦战斗中从容不迫、欢快愉悦的心情。

三、读,理解文意(师生互动:朗读-评价、纠正)1、请一学生朗读、评价。

2、集体朗读。

四、阅读鉴赏:(师生互动:朗读-分析-体会-朗读)毛泽东的这首词脱尽古人悲秋的衰颓萧瑟之气,它写了深秋的战地风光,鲜明爽朗;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豪迈乐观。

能够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而使人受到无限鼓舞。

1、分析上片“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天难老”三字是纲,笼罩全篇。

“天难老”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生生不已,“人生易老”不是慨叹人命朝露,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

“人生易老”,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

“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又言及时令,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其实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

“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

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芳香。

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

2、分析下片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

采桑子重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采桑子重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采桑子重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采桑子重阳》。

(2)理解《采桑子重阳》的诗意,体会诗中的重阳节气氛。

(3)掌握一些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如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采桑子重阳》。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重阳节的热爱和向往。

(2)培养学生尊重传统文化,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采桑子重阳》。

(2)理解诗意,体会重阳节气氛。

2. 教学难点:(1)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等。

(2)运用文学鉴赏方法,欣赏古典诗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重阳节的历史背景和习俗。

(2)引出本课主题《采桑子重阳》。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采桑子重阳》,感受诗的韵律。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情感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4.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中的重阳节气氛。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课所学,强调重点、难点。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面。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朗读、背诵情况。

(2)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1)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2)学生对课后作业的拓展程度。

3. 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和欣赏能力:(1)学生对诗中的意象、情感等分析的准确性。

(2)学生对古典诗词欣赏的感悟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采桑子重阳》。

2. 参考资料:关于重阳节的的历史背景、习俗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任务。

采桑子重阳教案

采桑子重阳教案

采桑子重阳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重阳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2. 了解采桑子的传说和意义;3. 学习制作采桑子;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资料;2. 书籍或网络资源关于重阳节、采桑子的背景知识;3. 相关制作采桑子的材料:纸张、彩色纸、剪刀、胶水等;4. 小组合作学习素材,如问题卡片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与引入(5分钟)1. 展示一幅与重阳节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尽可能描述画中的内容;2. 引导学生回顾或说明自己对重阳节的了解。

第二步:介绍重阳节(10分钟)1. 通过PPT或讲解的方式,简要介绍重阳节的背景知识、起源和传统习俗;2. 学生将关键内容写在板书上。

第三步:了解采桑子的传说和意义(15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阅读关于采桑子的传说故事;2. 设计问题卡片,并让学生讨论回答问题,以巩固对故事的理解;3. 扩展学生思维:请学生思考采桑子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

第四步:制作采桑子(20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制作采桑子的步骤和方法;2.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制作采桑子的任务;3. 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进行装饰。

第五步:小结与展示(10分钟)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制作的采桑子;2. 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困难;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采桑子的意义和重要性。

课后延伸:1. 学生可调查和了解其他地方重阳节的习俗和活动;2. 学生可自主查找关于采桑子的文学作品或相关艺术形式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3. 学生将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心得写成日记或小记,分享给同学阅读。

采桑子 重阳教案

采桑子 重阳教案

•毛泽东词二首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课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一课,学好这篇课文对以后学习其他诗词以及现代文阅读和古文阅读都有一定的帮助,因此,教好、学好这篇课文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词的一些体裁知识2)品味关键词语,领悟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3)把握词作的情感脉络,感受毛泽东博大的情怀和革命的壮志。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诗、品诗的能力,进而能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

德育目标:1)教育学生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博大情怀和高尚的爱国精神3、教学重点:1)让学生通过品味意象,进一步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毛泽东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所畏惧的革命乐观精神。

4、教学难点: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沁园春长沙》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把握词作的形象性和抒情性,深刻领会“浪遏飞舟”的含义2)准确把握《采桑子重阳》的情感基调。

二、教学方法及教材处理突破重点:1、语言品读法。

通过学生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

2、点拔法《沁园春长沙》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点拔理清写作脉络。

突破难点:1、制作CAI课件2、抓住意象,多角度分析写景的特点三、学法指导:设疑提问法启发式教学法四、教学手段:电化教学五、课前准备:多媒体投影CAI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学习《沁园春长沙》(一)回顾回忆初中所学的诗词(二)引入自古登高赋诗,临水吟咏之人很多,但因所处时代、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当时的心情各不相同,其登高监水的感怀就会有很大不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毛泽东的《沁》来体会这位伟人青年时代的宏大胸襟和抱负。

(三)出示多媒体投影:1、写作背景2、介绍有关词的知识(四)探究课文A、整体感知,诵读鉴赏1、整体感知、熟悉内容(1)听范读正音:舸、寥廓、峥嵘、稠、遒、遏(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词(3)教师作涌读提示,注意“看、恰”(4)学生齐读,老师指正不足之处。

泽东词二首《沁园春 长沙》《采桑子 重阳》教案

泽东词二首《沁园春 长沙》《采桑子 重阳》教案

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教案教案一:《沁园春长沙》【目标】通过学习这首词,使学生了解作者对家乡长沙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理解词的内容,领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通过师生对话问学生他们对长沙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有过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导读(10分钟)给学生演唱或播放《沁园春长沙》的音频,让学生仔细听歌,并观看相关的画面。

然后,简述江南春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词的主题。

Step 3:词的分析(15分钟)1. 学生分组阅读词的原文,然后让每组选一名代表来介绍词的大致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的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词句,特别是沁园春、等雨丰年、首阳山和儿女英雄多奇志等词句的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确保学生真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Step 4:情感体验(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谈谈对长沙这个地方的认识、感受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然后,选出一名代表给全班分享。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发挥,创作一首歌词或诗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然后,学生可以进行分享。

Step 5: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教案二:《采桑子重阳》【目标】通过学习这首词,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习俗和意义,培养学生珍惜家庭和亲情的意识。

【重点】理解词的内容,领悟作者对重阳节的思考。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通过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由来和习俗,引发学生对这个节日的关注和兴趣。

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这个节日的认识和自己参与过的相关活动。

Step 2:导读(10分钟)给学生演唱或播放《采桑子重阳》的音频,让学生仔细听歌,并观看相关的画面。

然后,简述江南春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词的主题。

Step 3:词的分析(15分钟)1. 学生分组阅读词的原文,然后让每组选一名代表来介绍词的大致内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采桑子重阳〉〉教学案例

〈〈采桑子重阳〉〉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知识目标:1、采桑子这种词牌的特点。

2、学习词作情景交融的写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

德育目标:学习毛泽东身处困境临危不惧的大无畏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词作的内容和写法教学难点:领略词作的风格教具准备:朗读带1929年毛泽东像。

教学方法:1、诵读式2、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啊,今天我们学毛主席的另一首词——〈〈采桑子重阳〉〉。

二、背景:1929年蒋介石组织兵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反围剿,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朱德领导下开展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粉碎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夺取了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但是敌强我弱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身处困境的毛泽东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仍然对革命充满着必胜的坚定信念,以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写下了这首诗词。

三、朗读:1、先放录音活范读。

2、再由学生自由朗读一遍。

3、最后由全体学生齐读一遍。

三、理解:方式:1、由字到句,由句到阙,由阙到篇引导学生理解把握作品。

2、总结的时候给时间让学生讨论再作结论。

上阙:今年重阳胜往年,战地黄花分外香。

字里行间流露着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下阙:秋风劲吹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表现了诗人乐观开阔的革命情怀。

四、鉴赏:方式:先给时间让学生讨论再做总结。

1、情景交融。

这首词营造了一个恢弘开阔的艺术境界,抒发了一个革命者的壮志豪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风格豪迈。

这首词赞美秋天的壮美景色,抒发了诗人的壮志豪情。

表现了雄健豪迈的风格特点。

3、音韵之美。

阳----香----光——霜:押ANG韵。

五、主题:方式:让学生讨论再做总结。

本诗通过描绘雄浑壮阔的秋天景象,表现了一位革命家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六、练习:方式:先分别讨论,再共同总结。

讨论有关练习。

七、背诵:方式:先自己背诵,再齐背。

板书设计理解:鉴赏:上片:1、情景交融:分外香-----喜悦2、音韵之美:下片:3、语言精当万里霜——乐观4、风格豪迈。

七年级语文上册 采桑子 重阳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采桑子 重阳教案 北师大版

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采桑子·重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采桑子·重阳》。

(2)理解诗句的意思,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和背景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理解和分析。

2. 朗读和背诵《采桑子·重阳》。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 对重阳节习俗和背景知识的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句的展示和重阳节的图片等相关资料。

2. 准备相关的背景知识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教师简要介绍重阳节的习俗和背景知识。

b. 引导学生思考重阳节与诗歌的关系。

2. 朗读与背诵(10分钟)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采桑子·重阳》。

b. 学生跟读并尝试背诵。

3. 诗句解析(10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句的意思和意境。

b.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4. 小组合作(10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句诗进行分析和讨论。

b. 各组汇报自己的分析和讨论结果。

5. 情感体验(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

6. 总结与拓展(5分钟)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b. 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自己的思考。

7. 作业布置背诵《采桑子·重阳》并写一篇关于重阳节的小作文。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背诵情况,以及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等。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内容。

七、评价建议1. 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桑子重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采桑子重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采桑子重阳(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采桑子重阳》这首诗;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学生能够了解重阳节的相关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学生通过绘画、表演等手法,表达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学生通过调查、研究等途径,了解重阳节的文化习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对重阳节的热爱和敬仰,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学生能够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学生能够培养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与背诵;2. 诗歌意境的感悟与表达;3. 重阳节的文化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难点1. 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2. 诗歌表达手法的分析;3. 重阳节文化习俗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诗歌全文及相关注释;3. 重阳节的相关资料;4. 绘画、表演等活动的道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采桑子重阳》。

2. 诗歌学习a.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b. 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c. 学生讨论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分享自己的感悟;d. 学生背诵诗歌,巩固学习成果。

3. 诗歌表达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表达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重阳节文化背景学习教师介绍重阳节的相关文化背景,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等习俗,让学生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

5. 实践活动a. 学生绘画:以重阳节为题材,创作一幅画,表达自己对重阳节的祝福;b. 学生表演:自选一首与重阳节有关的诗歌或故事,进行表演展示;c. 学生调查:了解身边的长辈们在重阳节有哪些习俗,感受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采桑子重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采桑子重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采桑子重阳(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采桑子重阳》。

(2)理解《采桑子重阳》的诗意和诗人的情感。

(3)掌握一些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如意象分析、情感分析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采桑子重阳》。

(2)学会通过诗歌来感受自然美和人生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兴趣。

(2)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珍惜时光,积极向上。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意境感受和情感分析。

(3)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解释和理解。

(2)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和领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重阳节的图片和相关的习俗,引起学生对重阳节的兴趣。

(2)简要介绍重阳节的历史背景和习俗,为学习《采桑子重阳》做铺垫。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采桑子重阳》,注意字词的正确发音和节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字典,理解并解释生僻字词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和分享。

4. 诗歌解析:(1)教师对《采桑子重阳》进行详细解析,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通过讲解,让学生领悟到诗歌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5. 情感体验:(1)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的美。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采桑子重阳》。

2. 写一篇关于《采桑子重阳》的鉴赏essay,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情况,以便对今后的教学进行改进和调整。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教案(整理后)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教案(整理后)

采桑子·重阳教学要点:1、了解这首词写作的时代背景。

2、学习《采桑子•重阳》,抓住主要句意把握内容,体会诗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旷放的情怀。

3、研读品味语言,尝试朗读训练,迁移训练。

4、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且背诵这首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导入新课重阳是传统的登高赏菊的日子,文人骚客也少不了吟诗为文以记,但凡作诗文咏重阳,大抵离不了《登高》赏菊、吟秋的内容。

多有凄凉之慨。

在青年革命家毛泽东笔下重阳节所见所感的又是什么?板书:采桑子·重阳2、解题采桑子,词牌名,本为古乐采桑曲。

又名丑奴儿、罗敷媚、醉梦迷、伴登临。

重阳,题目。

我国农历的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传统上有文人登高赋诗的习俗。

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阳历的十月十一日。

便呈现出“寥廓江天万里霜”的壮丽景象,“万里霜”写出了秋天的神韵和朝气,由于诗人的革命乐观精神,连秋景也“胜似春光”。

全词极大地鼓舞了革命的斗志和信心。

3、写作背景:1929年的6月22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

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

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九月来信”支持下恢复职务。

这首诗反映了他在病中的心情。

自主合作1、初读诗歌,对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寥廓..江天万里霜2、诵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感情和语气。

诵读提示:这首词写的是秋景秋情,但没有叹老悲秋的调子,而是赞美秋天的壮美景色,抒发诗人的壮志豪情。

全词营造了极为壮阔的意境,诵读时,要注意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读出雄健豪迈的气势。

3、学生再读课文,师生共同研读,探讨以下问题:①“人生易老天难老”有怎样的哲理意味?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是一句极富有哲理的警句。

“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

《采桑子 重阳》的教案

《采桑子 重阳》的教案

《采桑子重阳》的教案《采桑子重阳》的教案一、由上节课导入新课:“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眼中的一种秋景。

其实,在诗人的眼中,秋天还有另一番景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毛泽东的另一首词《采桑子重阳》。

二、本词的写作背景: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

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

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

《采桑子重阳》这首诗反映了毛泽东病中的心情。

三、学生自读全词,了解大意,走进词作所创设的意境,领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全词:自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

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退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五、课堂练习:1、根据有关词的知识,从选项中选出恰当的一项:沁园春苏轼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晨霜耿耿;云山离锦,朝露溥溥;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呤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A、月华收练;此事何难B、月华收练;此事有何难C、渐月华收练;此事何难D、渐月华收练;此事有何难2、阅读以下两首诗,请说一说哪一首是毛泽东作品。

咏蛙果然生就大肚样,会有人来下池塘。

人静夜寂叫荷叶,“不是胆小是谦让。

”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咏蛙蛤蟆本是地中王,独卧地上似虎形。

春来我不先张嘴,哪个鱼鳖敢吭声?”六、布置作业:1、背诵这两首词。

2、课外选读一首毛泽东的词作,并写一篇赏析性文章。

江苏省怀仁中学顾惠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色,语言特点进行诵读.2.学生能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欧阳修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意识.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感情,反复诵读文章,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文体特点和语言特点.2.从读音、语气停顿、语调、表情达意等方面掌握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学生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并对照课下注释,初步理解课文.二.全体学生齐读,进入学习氛围.三.分析、朗读第一段:1.请一位朗读基础较好的学生朗读第一段,其他学生倾听.2.全体学生齐读开头“呜呼”两字,揣摩语气(这两个字的语气内涵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把握,教师联系全文内容,提示学生)答:“呜呼”这两个字,确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慨叹,惋惜.3.讨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1)请学生翻译:国家盛衰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也是人事吗?(2)打出幻灯片: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之理,虽曰天命,亦乃人事也.”比较它们的异同,讨论他们的优劣.(教师引导:原文采用反问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而改用陈述句后,语气、力度改变了.)4.讨论:“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1)重点:原,推究. 所以,表……的原因.(2)问:可以知之矣的之指代什么提示: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庄宗的故事贯穿全篇,结果得出这个结论,或者说就是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证明这一句正是全文的中心论点.5.再次向学生明确全文慨叹、惋惜的基调,学生以这种基调再次集体朗读.四:分析、朗读第二段.1.学生自己揣摩晋王的临终遗言,并自由朗读.2.请学生做示范朗读,并.总结语气.(教师引导:晋王的临终遗言,应该是语重心长,遗恨未消,用幻灯片打出)3.有条件的教师可示范朗读,然后学生根据相应语气集体朗读.4.问: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持什么态度?教师引导:庄宗对晋王的遗命是恭恭敬敬,兢兢业业.5.问:这些态度可以从庄宗对待哪样事物看出?答:从他对待晋王的遗矢可以看出.6.请学生划出本段中与矢有关的、能体现庄宗恭敬的动词.重点:受、藏、请、盛、负、纳(用幻灯片打出)7.学生根据板书提示,熟读、背诵第一、第二段8.抽查两位学生背诵,然后全体学生集体背诵.五.分析、朗诵第三、第四段:【一】1.先让学生朗读开头两句话,思考它们构成什么关系?哪些关键词可以看出?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2.学生回答:构成对比关系,关键词是盛和衰.3.问:第一句表现盛的,大家找找看哪些字词可以表现盛的气势.4.生答:系、函、入、还、告、盛、壮哉5.既然这些字词是表现盛的气势的,所以读的时候就应当重一点.6.阅读讲究语气连贯,这一句首先让学生明确“方”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指出它的管辖范围. (教师提示;方是正当的意思,所以应该管到“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7.相应的,让学生划分下一句,“及”管到哪里?(引导:到“泣下沾襟”)8.在点明语气和重音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自己把握朗读,教师适当提示,如“何其衰也”,最后两字应适当拖长.9.请学生朗读,然后教师示范,最后学生集体朗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之所以这样设计,因为第一句是表现盛的,男生应该能体验出其中的感情,不会太小声,如果不幸男生没气势,就让女生大声朗读第一句,然后调侃男生,激励他们重新读,也顺势让学生熟读成诵.【二】以上两句是形成强烈反差的,盛的时候是那么强大,但是却一下子衰败了,什么原因呢?作者似乎给出了两个供选择的理由:“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幻灯片打出)1.请学生翻译,重点是抑(或者)、本(推究)、自(由于).2.这两句是问句,那么作者真的是有疑问吗?还是有明显有倾向的?(这一问比较简单,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欧阳修倾向于后者,就是庄宗的盛衰都是由于人事.)3.再来看下一句: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幻灯片打出)教师讲解:庄宗的故事足以证明这两个道理,所以这一段综合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都是为了证明这样一个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的庄宗后来居然被几十个伶人围困,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这就再次提醒人们,要注意到“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啊. 【三】分析“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用幻灯片打出.1.学生集体朗读后,对照课下注释翻译.2.提一位学生起来翻译,纠正错误,重点:第一个于解释为在、从,第二个于解释为被,注意“智勇”的词性,可提示学生,根据文言文对偶句词性一致,前面的“祸患”是名词,所以“智勇”也是名词.3.讨论“岂独伶人也哉?”,幻灯片打出.先请学生自行翻译,然后提问学生,要注意填充省略的内容,(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这样吗?)4.谈谈这句话包含的内容和作用.教师提示、引导:这句话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的批评朝政,提醒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5.如有空余时间,则加强背诵第三、第四段.板书: 晋王: 语重心长,遗恨未消,忧劳盛庄宗: 恭恭敬敬,兢兢业业庄人事还矢先王, 告以成功宗逸豫衰宠信伶人, 身死国灭《伶官传序》教学设计(网友来稿)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浅谈创新课堂教学“30+15”模式摘要《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指出:高中课程选择必须遵循基础性原则,即学生必须掌握经典知识并灵活运用;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求知欲、积极探索的精神、坚持真理的态度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第一册采桑子·重阳_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册采桑子·重阳_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册采桑子·重阳课型教材分析(教材重点、难点、双基分析)1、清本词的思路,体味作者精妙的构思。

2、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3、分析全词的内容,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的(知识能力、德育的目标要求)1、体会本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2、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胸怀,学习他天下为己任的革命精神。

教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重阳是传统的登高赏菊的日子,文人骚客也少不了吟诗为文以记,但凡作诗文咏重阳,大抵离不了《登高》赏菊、吟秋的内容。

多有凄凉之慨。

在青年革命家毛泽东笔下重阳节所见所感的又是什么?板书:采桑子·重阳二、背景1927年大革命失败,帝国主义在华矛盾随之尖锐,各派军阀之间的混战加剧,给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发生和坚持焉提供了条件。

1929年,毛泽东领导的红军第三次入闽,这次入闽,天高气爽,秋色烂漫,胜利在望。

诗人的心头充满了喜悦畅抒胸臆,写下了这首情景交融,饱含哲理脍炙人口的词作。

三、讲授新课1、教师范读课文2、解释词语黄花秋风劲万里霜3、引导学生讨论、赏析(1)第一句有何哲理?提示:这是一句带有大彻大悟意味的警句,出得非常的突兀,给人的出头捧喝之感,亦使课接下来的内容平添一般渺远苍凉之气,以自然万物的永恒写人生的短暂。

(2)诗人为什么会觉得“战地黄花”分外香?提示:乐观的精神,对革命前途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3)下阕应如何理解?“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讲的是一般的自然规律,通常人们也都能具备这样的感受和境界,但是“寥廓江天万里霜”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体味到的。

这里的霜,不仅仅是“霜白”的意思,还是五彩斑斓,包括了黄花,叶红和各式草树,还包括了各种秋实和天高气爽的寥廓景象。

(4)末句为什么用“万里霜”而不用万里秋?提示:A、押韵B、既响亮又含义丰富,再现诗人炼字之精当。

板书提纲:采桑子·重阳特点:富含哲理:人生易老天难老情景交融:战地黄花分外香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教案(原创)

采桑子重阳教案(原创)

采桑子重阳教案一、检查背诵:分小组检查背诵二、看一道高考题:(口头回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答: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乐观豁达的心境。

是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答: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目的是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三、导入新课:用视频导入四、重阳节介绍:说“重阳”重阳节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重阳节习俗:(板书)1.登高: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登高的目的——登高望远,思念家乡和亲人;希望自己生活顺利,步步高升;锻炼身体。

[唐]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简析】: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

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

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2.吃重阳糕: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3.重阳节还有插茱萸辟邪的习俗。

茱萸,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气味。

人常插茱萸辟邪,祝福全家平安。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采桑子·重阳》教案

《采桑子·重阳》教案

《采桑子·重阳》教案一、背景:1929年6月22日在闽(福建)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因被朱德、陈毅等批判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

毛泽东赶忙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

直到11月2 6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复原职务。

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在闽西征途中,诗人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借景抒怀,写了重阳节的战地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一辈子的看法,表现了战争胜利后的欢乐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态度。

文章写得豪迈,气度恢弘,使人读过,备受鼓舞。

二、解题:采桑子:词牌名。

重阳:题目重阳:节令名,阴历九月初九,又叫重九。

因9是阳数,故名重阳。

是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

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的10月11日)。

三、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音调,读出语气、感情。

赏析本词为双调。

前后两阕各4句。

全词44个字。

韵脚为:阳、阳、香、光、光、霜。

一韵到底。

重阳和春光的重复,韵律匀整和谐,但这不是规则,而是作者的技巧。

一)“人一辈子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1、这两句词的意思是什么?这两句起势突兀。

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泛论人一辈子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

那个地点化用了李贺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见于《金铜仙人辞汉歌》)。

“天难老”是将宇宙人格化。

什么缘故难老?因为那是无情的。

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进展变化,生生不已,无穷无尽。

如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替,光景常新,周而复始。

“人一辈子易老”是说韶光易逝,人一辈子短促。

但诗人不是慨叹人一辈子如朝露。

恰恰相反,正由于“人一辈子易老”,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

因此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美的革命事业,让小我化入大我,尽可能发光发热,生命才更充实更宝贵。

那个地点诗人情绪是昂扬的,表达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2、“人一辈子易老天难老”表达了什么哲理?“人一辈子易老”与“天难老”构成对比,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

采桑子·重阳教案设计

采桑子·重阳教案设计

采桑子·重阳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词的意境,品味词的豪放风格。

2、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1、浓郁的诗情画意。

2、反复诵读,在吟诵中体味词的意境。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检查《沁园春·长沙》的背诵。

学习毛主席的另一首词——《采桑子·重阳》。

二、写作背景教师结合课文后注释,补充: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

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

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的心情。

本词是一曲战地秋景的颂歌。

历代的诗人、作家,一接触“秋”字,总是要发一通悲秋的感叹;在他们笔下,“悲”和“秋”永远难于分开。

主席的诗词一反悲秋的传统情调,把秋写得无比可爱,读了以后给人以很大的鼓舞。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战地风光,诗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诗人与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从容不迫、欢快愉悦的心情。

三、诵读,理解文意1.请一学生朗读、评价。

2.集体朗读。

3.补充注释:【采桑子】44个字。

双调。

前阕,后阕各4句。

平字押韵,阳、阳、香、光、光、霜。

一韵到底。

重阳和春光的重复,韵律匀整和谐,但这不是规则,而是作者的技巧。

【重阳】9月9日的节日。

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重阳节习俗:1.登高: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登高的目的——登高望远,思念家乡和亲人;希望自己生活顺利,步步高升;锻炼身体。

2.吃重阳糕: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七年级语文上册 采桑子 重阳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采桑子 重阳教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采桑子·重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采桑子·重阳》。

(2)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3)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丰富文化常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欣赏古典诗词,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2. 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诗文和关键词语。

2. 相关资料,用于介绍重阳节的历史和习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古代诗歌的基本知识。

(2)提问:你们对重阳节有什么了解?重阳节有哪些习俗?(3)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介绍重阳节的历史和习俗。

2. 朗读诗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跟读。

(3)分析诗中的韵脚和韵律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诗的音乐美。

3. 翻译诗句(1)让学生自主翻译诗句,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

(2)教师选取重点句子进行讲解,解释关键词语的含义。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4. 分析意象和修辞手法(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如“碧云天”、“黄叶地”等。

(3)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和修辞手法,感受诗的意境和情感。

5. 欣赏古典诗词(1)让学生自主欣赏其他有关重阳节的诗词,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2)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3)结合本节课所学,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古典诗词的欣赏体会。

毛泽东词二首第四课时:采桑子重阳 教案教学设计

毛泽东词二首第四课时:采桑子重阳 教案教学设计

毛泽东词二首第四课时:采桑子重阳教案教学设计第四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自读《采桑子重阳》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投影)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乙词]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余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浪淘沙北戴河》)①甲乙两词出于同一诗人笔下,虽然题材不同,但写法相近。

从内容上看,两词上片都是写景,下片都是评古论今,而重在论今。

两词都采用了描写、议论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②两词都有点睛之笔,甲词表示主旨的句子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乙词表示主旨的句子是“换了人间”。

③下面能准确表现两词景物特色的一项是A.甲词描写妖娆的雪景,乙词描写滂沱的雨景。

B.甲词描写寒冷的冬景,乙词描写浩淼的水景。

C.甲词描写壮丽的雪景,乙词描写壮阔的海景。

D.甲词描写寒冷的冬景,乙词描写滂沱是雨景。

④词中的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是概括描写,也可以是具体描写;可以是描绘实景,也可以是虚拟想象。

甲词描写雪景的三幅画面中,以“望”领起的第二幅画面具体描写了北国风光的实景。

乙词中“秦皇岛外打渔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倾注了诗人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关切的深情。

二、创设情景,激情导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眼中的一种秋景。

其实,在诗人的眼中,秋天还有另外一番景象,让我们再来学习毛泽东的另一首词《采桑子重阳》。

【活动设计】指导学生看书下注释(P5⑥),了解写作背景,以利于读懂本词。

三、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设计1】确立学习目标〖问题设计〗根据你的自读,你认为学习这首词我们需要掌握哪些要点?【要点归结】走进词作所创设的意境,领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桑子重阳教案
一、检查背诵:
分小组检查背诵
二、看一道高考题:(口头回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答: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乐观豁达的心境。

是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答: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目的是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三、导入新课:
用视频导入
四、重阳节介绍:
说“重阳”重阳节
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重阳节习俗:(板书)
1.登高: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登高的目的——登高望远,思念家乡和亲人;希望自己生活顺利,步步高升;锻炼身体。

[唐]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简析】: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时所作。

萧瑟的秋天,在诗人的笔下被写得有声有色,而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

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所描绘的强烈的感情色彩。

颔联状景逼真,是后人传诵的名句。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意,备述了人生的苦况,更令人寄予强烈的同情。

2.吃重阳糕: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3.重阳节还有插茱萸辟邪的习俗。

茱萸,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气味。

人常插茱萸辟邪,祝福全家平安。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简析】:
诗中很朴实地抒写了对兄弟们的怀念。

全诗主客相契,情景交融,“每逢佳节倍思亲”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写出了人们共通的感情。

4赏菊:喝菊花酒。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五、简要点拨赏析文章
1、分析上片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宛如一山飞峙,起势突兀。

前句泛论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

“天难老”三字是纲,笼罩全篇,后句只是进一步申说。

首先,“人生易老”只是与“天难老”对比着说,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

既对立又统一。

其次,“天难老”是说宇宙间一切事物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生生不已,光景常新。

再次,“人生易老”不是慨叹人命朝露,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

而恰恰相反,着重说的是“天难老”,是说正由于“人生易老”,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让小我化入大我,以有涯积为无涯,尽可能多发些光和热,生命才更充实更宝贵。

“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岁岁年年,都有重阳,重阳是过不完的。

古人每逢重阳,也往往作诗填词,大约不外花酒空愁,一片萧瑟,满怀岑寂。

只有毛泽东此词,意趣横生,戛然独造。

假如说“今又重阳,”犹略似“日月依辰至”;而“战地黄花分外香”,那就横扫千古了。

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

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

“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
地的感受。

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黄花异常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

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

2、分析下片
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

岁岁有重阳,秋去又秋来。

“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此情豪迈异于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

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

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为什么“胜似春光”?这里可以使人想起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因为春风比秋风更强劲,秋景比春景更壮阔。

黄庭坚《登快阁》:“木落千山天远大”,秋天叶落以后山明天远大,就感“寥廓江天万里霜”,写出秋天开阔的景象。

“寥廓江天万里霜”七个字活画出了一幅宏阔的江天万里的秋景,表现了诗人乐观、开阔的情怀。

附《秋词》鉴赏:
赏析: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

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

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潮”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

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

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
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