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 丁 美 洲 导 学 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丁香结》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丁香结》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丁⾹结》是⼀篇散⽂,作者⽤清新淡雅的语⾔描写了不同地⽅的丁⾹,从⾊彩、形貌、⽓味、姿态多个⽅⾯细致地刻画了丁⾹娇俏灵动、可爱芬芳、鲜润妩媚的形象,并由古⼈有关丁⾹结的诗句联想到了丁⾹结的来历,感悟到⼈⽣中的愁怨和不顺⼼的事就是“结”,得到了⽣命需要“结”的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的洒脱。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部编版⼩学六年级上册语⽂第2课《丁⾹结》课⽂原⽂ 今年的丁⾹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城外,都是⼀样。

城⾥街旁,忽然呈出两⽚雪⽩,顿使⼈眼前⼀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丁⾹花。

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惹得⼈⾛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园⾥丁⾹更多。

的是图书馆北⾯的丁⾹三⾓地,那⼉有⼗多棵⽩丁⾹和紫丁⾹。

⽉光下⽩的潇洒,紫的朦胧。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桂⾮兰,在夜⾊中也能让⼈分辨出,这是丁⾹。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年的⽃室外,有三棵⽩丁⾹。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雪⾊映进窗来,⾹⽓直透毫端。

⼈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从外⾯回来时,最先映⼈眼帘的,也是那⼀⽚莹⽩,⽩下⾯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我经历过的春光,⼏乎都是和这⼏树丁⾹联系在⼀-起的。

那⼗字⼩⽩花,那样⼩,却不显得单薄。

许多⼩花形成⼀簇,许多簇花开满⼀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思和梦想。

古⼈词云“芭蕉不展丁⾹结”“丁⾹空结⾬中愁”。

在细⾬迷蒙中,着了⽔滴的丁⾹格外妩媚。

花墙边两株紫⾊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渗过来。

让⼈觉得,丁⾹确实该和微⾬连在⼀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却⼀直不解,何以古⼈发明了丁⾹结的说法。

今年⼀次春⾬,久⽴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枝条上⼀柄花蕾。

⼩⼩的花苞圆圆的,⿎⿎的,恰如⾐襟上的盘花扣。

我才恍然,果然是丁⾹结。

丁⾹结,这三个字给⼈许多想象。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下 第六课第二框 集体生活成就我 导学案(教师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下 第六课第二框 集体生活成就我 导学案(教师版)

第二节集体生活成就我学习目标1.知道集体可以涵养我们的哪些品格。

2.学会在集体中发展个性。

导学流程1.集体生活可以涵养我们的哪些品格?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在集体中,每个人有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责;我们在认真做事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人。

②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在集体中,每个人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我们在交往中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

2.如何在集体中发展个性?①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

②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要积极参与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

合作探究良好的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和沃土,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集体。

为了加强同学们的相互了解,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共创良好的班集体。

某校(1)班班主任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本班的一名学生,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本次班会拟定一个主题。

(2)请你为创建良好班集体提几点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1)团结一致,共建优秀集体;优秀集体齐共建,承担责任做奉献;等等。

(2)①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②主动参与班集体的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③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发挥所长,尽已所能,为集体出力;④友善相待,礼让他人,相互包容、互相帮助;⑤团结合作,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等等。

课堂检测一、单选1.芸芸转学来到一所新学校,新班级中的同学都比较遵守纪律,班风很纯正。

原来一直有上课偶尔开小差毛病的芸芸,见同学们都集中注意力听讲、思考,也鞭策自己认真听讲,渐渐地,她上课不再开小差了。

这反映出(D )A. 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自信心B.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的团结协作C. 集体生活可以改变每个人的所有缺点D. 集体生活可以涵养品格、完善自我2.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经列出一个公式:我+我们=完善的我。

意识是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价值,绽放出绚丽的人生。

《丁香结》教案(优秀8篇)

《丁香结》教案(优秀8篇)

《丁香结》教案(优秀8篇)丁香结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11个生字、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的中心思想。

3、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词,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各种花的图片,最后展示丁香花。

师: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了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丁香结》,看看作者赋予了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各种花的特点,为最后的“小练笔”作准备。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3、作者简介。

宗璞,1928年出生,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中篇小说《三生石》。

《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设计意图:散文教学首先要创造情境,以便引出主题,因此这个环节可用谈话的方式带领学生入境,这样,既可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又让学生根据课题设下疑问,为接下来理解重难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生字。

师指导书写“缀、幽、雅、案”等字并组词。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导学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导学案
2.结合图片,指导朗读。
1.交流描写优美的句子,说一说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优美。
(1)交流描写丁香颜色的重点句:“城里街旁……丁香花。”从“雪白”中体会美。
(2)交流描写丁香姿态的句子:“有的宅院……回头望。”“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体会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的好处。
(3)交流描写丁香气味的句子:“还有淡淡……这是丁香。”体会丁香的芳香。
1.练习抄写词语,把词语抄写正确。
2.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在积累本上。
3.练习朗读课文。
提醒学生把字写得端正、美观,注意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回顾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2.导入新课。
1.作者是从颜色、姿态、气味等方面来描写丁香的。
2.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诗歌导入,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出示丁香花图片,教师诵读戴望舒的《雨巷》。
2.作者简介。
1.欣赏《雨巷》,体会其中的情感。
2.了解作者及作者的写作特点。
欣赏诗歌后,可以使学生谈一谈诗歌中丁香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用时:6分钟)
2.齐读课题。
可以借助图片来引导回忆。
二、落实要素,联想训练(用时:18分钟)
1.引导学生说出联想到的其他植物。
2.说一说联想到的植物的颜色、气味、姿态。3.课件出示小练笔。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由作者所写的丁香花想开去,联想到哪些植物?
2.尝试从不同角度说出所想到的植物的特点。
3.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

部编版六上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

部编版六上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

部编版六上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部编版六上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一、单元内容概述第四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精选了4篇课文,分别是《草原》、《丁香结》、《冬阳·童年·骆驼队》和《索桥的故事》。

这一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认识到自然之美,增强环保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2)学会欣赏自然之美,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珍惜生活。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2)学会欣赏自然之美,学会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四、教学措施1.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自然景观,感受作者的情感。

(2)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之美。

(3)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共需4课时,分别为:1. 第一课时:《草原》2. 第二课时:《丁香结》3. 第三课时:《冬阳·童年·骆驼队》4. 第四课时:《索桥的故事》六、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丁香结》(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丁香结》(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描述一次你在生活中遇到的丁香结,并谈谈你的感受。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丁香结,你会经历怎样的生活?
-以丁香结为线索,写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一个关于成长、勇气或爱的故事。
3.思维导图作业:请学生制作一份关于《丁香结》的思维导图,包括以下内容:
-丁香结的形态和特点
-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文本解读技能
-语言表达技巧
2《丁香结》(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丁香结》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陆蠡。本文以丁香为线索,通过对丁香结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丁香结的形态和特点,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文本解读技能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解读的技能。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本解读技能。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课文《丁香结》,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丁香结的形态、特点以及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在行为习惯方面,六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认真听讲和完成作业。但是,他们可能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全册)1《草原》导学案课题草原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毯、陈”等9个字,会写“草原、线条”等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背诵第1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如诗如画的草原风光,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草原的文字资料与图片,制作课件。

(教师)2.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能说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f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用时:2分钟)1.揭题,板书课题。

2.欣赏草原图片,引导学生谈感受。

3.介绍作者老舍。

1.生齐读课题。

2.欣赏图片后畅谈感受。

3.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老舍及其作品的相关信息。

1.在学生介绍老舍及其作品后,教师相机补充。

2.对课前搜集信息多且能将搜集到的信息变成自己的内容的学生给予表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1.出示初读要求: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对新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指导多音字的读音,形近字及难写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对照拼音读对生字,努力将课文读流利。

2.相互提醒该注意的生字词。

1.要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蒙古包”中的“蒙”读"ng:"衣裳"中的“裳”读轻声;“羞涩''的“涩”是平舌音。

2.要提醒学生注意生字时:10分钟)字的字形。

3.分段指名朗读课文。

组织交流: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草原的?3.听同学朗读课文,纠正读错之处。

概括课文从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

(风光美、人情美)的书写:“陈”右侧是“东"不是"腐"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

湘教版八上地理第一章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导学案)(教师版)

湘教版八上地理第一章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导学案)(教师版)

湘教版八上地理第一章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学案) 内容速览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主学习 自主预习、基础知识梳理►任务一:五十六个民族►任务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和建筑 ►任务三:独特的民族风情合作探究 探究重难知识探究一:中国的民族分布 探究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和建筑知识网图 思维导图构建强化特训营 同步训练 巩固提升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 归纳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2. 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民族风情,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任务一:五十六个民族 1. 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11%(2020年数据),少数民族有55个。

2. 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分布最广的民族是回族;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云南省;台湾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海南省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黎族。

3. 中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如何,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平等的地位。

►任务二:中国的民族分布结合教材“图1-14 中国民族分布”完成任务二,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对关键词进行圈画。

02自主学习 01学习目标图1-14 中国民族分布1.中国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设立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行政区域。

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中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其中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3.杂居的意义:有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与合作、为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有利条件。

►任务三:独特的民族风情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和建筑:1.蒙古族——那达慕大会、骑马、赛马、射箭、摔跤、马头琴、蒙古包。

2.藏族——雪顿节、锅庄舞、布达拉宫。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1--7课思维导图课件(共11张PPT)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1--7课思维导图课件(共11张PPT)
本茨汽车 福特流水线生产汽车
第6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工业革命
人口 增长
英美 劳动力 增长快 结构変化
大众 教育
建立国家 教育体系 教育改革
城市化
城市越来越大 人越来越多 城市环境开始 得到改善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社会 问题
社会矛盾激化 环境污染严重
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 科学与文化
科学
文学
音乐
军事强 定
国开启 了俄国
都 圣 彼
近代化 得
的进程 堡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农奴 制严 重制 约俄 国经 济的 发展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
废 除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 农 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奴 制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
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 赎买
俄国1861年改革
重要转折点废 除了农奴制度 推动了俄国走 上了资本主义 的发展道路。
)

①石斧 ②耧车 ③骨镰 ④曲柄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 业时期 的生产 工具非 常简单 ,主要 是石斧 和骨镰,耧车在 西汉时 才开始 出现,曲 柄锄属 于铁制 生产工 具,原始 社会没 有使用 铁器,所以① ③符合 题目要 求,故答 案为A项。

4.(2018·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 盟高三 上期初 )中国 古代劳 动人民 创制了 一种水 利技术,它既能 解决在 地表无 法开渠 的问题,又能减 少水在 输送过 程中的 蒸发和 渗漏。 对这种 水利技 术的解 读正确 的是(
)

A.最早出现在汉代的关中地区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课件(20张PPT)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课件(20张PPT)

D.拿破仑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4.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下列图片中 的人物是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英勇战将,有关他们 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
D
图一
图二
图三
①图一和图二中的人物都是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三者都领导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和解放
③都属于亚非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
④图三中的人物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出现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
玻利维亚
乌拉圭1825
等 17 个独立国家,基本上形成今天
拉5、丁美性洲各质国:的政一治布场局民。 族解放战争 智利1818 阿根廷 巴拉圭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时间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8世纪末19世纪初
印度民族大起义
的导火线。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时间
根本原因
领导者 主力 结果 性质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8世纪末19世纪初
西班牙葡萄牙残酷的殖民统 治和经济掠夺
玻利瓦尔、圣马丁 印第安人、黑人、混血种人
胜利
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19世纪中期(1857-1859年)
英国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 掠夺
强迫 劳动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原因:
材料二:土生的西班牙人通常就被排斥于殖 民地的任何重要职位之外……在受过教育并 且常是贵族出身的富有的美洲人方面,对他
们自身的被排斥大为愤恨。 ——艾﹒巴﹒托马斯《拉 丁美洲史》
(2)土生白人与西班牙、葡萄 牙白人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日 益尖锐;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例4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范例4篇)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精品教案(范例4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1《安徒生童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推荐,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带领学生重温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课前准备:1、学生阅读《丑小鸭》等童话故事;2、要求同学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这本书。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 同学们你们希望自己变得更美丽些吗?如何做才能更美丽呢?2.光有外表的美是肤浅的,拥有内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崇高的美!(指名说,板书课题:读书让我们美丽)3.开学二个月了,咱们班的图书角也成立二个月了。

同学们每人提供的图书以及学校图书馆的图书,使我们每个人拥有了充足的图书资源。

这两个月下来你读了几本了,读的哪几本呢?4.这些书一定让你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聪慧,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读书成果吧!二、图书交流推介会1. 小组交流、汇报读书成果。

2. 全班交流。

(指名汇报,师引导,推荐好书给班上其他同学。

)三、走近安徒生,重温经典1. 刚刚同学们向大家推荐了许多的好书,听了你们惟妙惟肖的介绍,老师也忍不住想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了,它的名字叫《安徒生童话》(展示书)2. (出示安徒生图片)这位就是安徒生,你了解安徒生吗?(指名介绍,师补充资料)四、赏读《丑小鸭》1. 安徒生的童话里经典的故事莫过于《丑小鸭》,这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

让我们来说说故事的内容呢?2. 丑小鸭最后怎么了?1、师配乐范读2、看着图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五、总结延伸1. 安徒生是世界童话大王,他的童话故事大都是经典很值得一看,你还看过哪些?2. 老师这有他童话全集的一些目录,没看过的抓紧去拜读吧!(出示《安徒生童话全集》图书目录)3. 目录上的省略号表示?4. 安徒生为何能写出这么多生动感人的童话呢?想知道的话,就到他写得自传《真爱,让我如此幸福》中找答案吧!这里的"真爱",是对书的的真爱,对生活的真爱,更是对童话的真爱。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3、品味、积累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1、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2、品味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看似普通却又非同寻常的花。

展示丁香花,请学生谈谈对丁香花的印象以及了解,为理解“丁香结”的内涵做铺垫。

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文本,作者从“赏花”和“悟花”两部分描写了丁香花。

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了丁香的美?并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

(二)品读文本,理解感悟。

1、细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①城里丁香花②城外丁香花③斗室外三颗白丁香④雨中丁香图2、描写角度有哪几个?①颜色②形态③味道可结合练习“思考探究一”想想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赋予丁香灵动幽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品格。

)3、写出了丁香什么特点?①繁密耀目②幽雅的甜香③娇俏灵动④鲜润妩媚4、赏析描写优美语句。

出示句子: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参考“问题探究”的具体分析,让学生深入文本,品味语句,理解文章意境。

穿插“思考探究”第二题,让学生边赏析,一边深入思考。

阅读中,你看到了、想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象?5、问题探究:(1)“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美术教师备课教案(精选17篇)

美术教师备课教案(精选17篇)

美术教师备课教案(精选17篇)教学工作计划可以确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目标和步骤进行,使教学更加有序。

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备课有所启示。

美术教学备课教案团包手工。

1课时。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1、通过欣赏利用皱纸团包的各种造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对立体造型艺术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2、学生根据想象,创造,将皱纸团包成各种简单的外形,并尝试将制作完成的皱纸团粘接组合成不同造型的小艺术品。

3.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进行立体造型。

4、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1、熟练的运用“团”“包”的方法,制作一件立体的纸作品。

2、艺术设计制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造型艺术的理解能力。

皱纸,彩色手工纸的'边角料,废料,剪刀,胶水,小镊子等。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讲授新课:1、引导阶段。

通过欣赏艺术家创作的各种立体雕塑的图片或照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立体造型艺术,了解立体造型艺术基本的构建原理。

2、发展阶段。

学生大胆想象,创造,用皱纸团包各种简单的造型,选择几个造型进行粘贴组合,采用“团”,“包”,的方法,每人制作一个纸立体造型或小组集体创作一组纸立体作品。

(1)组织小组讨论,尝试,将皱纸揉,团,包各种造型的方法。

游戏: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团包的造型最多。

(2)利用皱纸团包各种造型时,引导注重抓住各种物体的外形特征,要求学生所选择的造型的外形应以简洁,形象为主。

(3)利用制作好的各种皱纸团造型组合立体造型时,着重讲解粘贴:各个皱纸团包造型间的大小变化。

粘贴接触面的大小,整个立体造型的重心位置以及细部的刻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四、教学拓展。

1、集体采用皱纸团包的方法与彩泥设计组合成一组立体造型的作品,展示在自己的班级或专用教室内。

2、学生用旧报纸制作的团包的纸立体作品,再根据学生个人的喜好,用水粉色或丙烯颜料,将其涂上不同的颜色。

美术教学备课教案装饰人型。

1课时。

八年级美术教案(10篇)

八年级美术教案(10篇)

八年级美术教案(10篇)八年级美术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书籍的结构和书籍设计的概念与不同形式,学会欣赏书籍设计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对各种装帧设计独特的书籍图片或实物进行分析,按照书籍设计形式和方法进行分类。

通过查阅资料和欣赏,发现“世界最美的书”美在哪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欣赏和资料的收集,学生产生对书籍设计的兴趣,逐渐形成爱赏书的艺术情感、爱读书的学习态度和爱藏书的文化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展示介绍古今中外的书籍设计。

2、教学难点:了解书的设计概念,发展,种类,结构。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当你逛书店时,什么书是你多看一眼甚至想买下的冲动?学生回答出版界抓住了人们的普遍心理,读者买书,一看名字二看封面三看内容看来书籍价值不管体现在内容上还体现在装帧设计上,那么什么是书籍的装帧设计呢?我们今天使用的书籍是通过专门的历史变迁成为这个样子呢?那么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中国的古迹设计。

(二)新课讲授1、书籍设计概念:旧称“书籍装帧设计”,广义的书籍设计是指从书的外观到内芯的一系列设计,以创造出书籍的整体视觉形象。

狭义的是指书籍的开本、封面、护封和装订形式等属于书籍外观形象的设计,有时仅指封面设计。

2、中国古籍设计: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是纸质书籍的出现成为了可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传播。

中国古代的劳动者施展智慧与技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书籍设计形态。

简册装:在竹片或是木片上书写文字,并用皮条或绳索连缀起来,称作“简册”,可向左向右卷起存放。

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就已有了简册了。

叶子:将一张张纸摞叠起来,上下夹以木板或厚纸,再以绳子捆扎,称为“叶子”,后演变成册页的形式。

樊夹装:隋唐时期,受一种狭长的印度梵文贝叶经中间打孔穿绳的形式影响,古人发明了“梵夹装”。

卷轴装:亦称“卷子装”。

通行于东汉至唐代。

它是纸本书最早的形制,直接承袭了帛书的形制,单面书写。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齐读课题:金色的草地2、课前置疑: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吗?整理问题: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间去找答案吧!二、检查预习1、开火车读生字。

2、小老师教读:多音字:“假”“朝”字形:“绒”“耍”3、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蒲公英的资料、并展示图片。

4、抽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感知全文。

课文主要写了两件事情,你能找出来吗?归纳总结:1、哥俩在草地上玩耍。

2、草地会变色的原因。

四、理解课文1、齐读一自然段:思考:我们窗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草地?由“长满”“盛开后变为金色”体会蒲公英的多。

2、朗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齐读第一自然段草地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们怎么玩呢?二、感知第二自然段1、自读第二自然段、2、演一演:根据第二自然段的内容,同桌分角色进行表演、3、汇报表演、4、想像自己的脚下就是那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说一说,在这样一个地方,你的感觉怎么样?5、朗读:读出欢乐的气氛、三、理解第三自然段、1、自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们发现了什么?对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变化,说一说,它是怎么变的?早上:绿色白天:金色晚上:绿色2、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在书上勾出句子,读一读,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3、汇报: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张开,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着变色了、5、朗读:体会草地的变化的原因、6、齐读4自然段:从这里,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1.3.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导学案)(教师版)(1) 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4)

1.3.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导学案)(教师版)(1) 七年级生物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4)

1.3.1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一、教学目标1.说出物体生长与细胞生长、分裂的关系。

2.描述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3.说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4.通过推测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培养学生基于事实进行科学推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2.教学难点:动植物细胞分裂的区别;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结果。

【课堂导学】【课前预习——你相当可以】活动一:读P33,完成下列习题1.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我们从婴儿成长到青年,构成身体的细胞数量会大量增加。

生物体由小长大,这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是分不开的。

活动二:读P34-P35,完成下列习题1.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会由小变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但是细胞不能无限制地长大,一部分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2.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切片,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阶段的细胞。

细胞中那些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作染色体。

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

DNA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活动三:读P35,完成下列习题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由一个分成两个,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如果是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细胞缢裂为两个。

若是植物细胞,则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

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2.在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明显,在细胞分裂的不同阶段其形态不同。

在细胞分裂的准备期间,染色体会进行复制;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均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也就是说,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

(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ppt优质课件

(部编)《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ppt优质课件


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P3 意义:
立 ①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
国 赢得民族独立
家 ②产生了一系列新兴的
乌拉圭 独立国家
巴拉圭1811
③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 反抗斗志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 材料一:1757年,克莱武指挥军队侵占了孟加拉。他放手让 (1分)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24年12月9日,在阿亚库乔决战中,由秘鲁、智利、哥伦比亚、阿根廷等国人民组成的革命军大获全胜。
4.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
于“观点”的是 B
A.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 B.章西女王是印度的民族英雄 C.玻利瓦尔领导南美独立战争 D.罗伯斯机的快速运转,印度的 手摇纺车陷入了绝境;英国的曼彻斯特成为棉纺之都,人 口剧增,印度棉纺中心达卡迅速萧条,居民锐减饥荒频仍。
1(2014·山东荷泽·15)下图中的三股潮流组成了l9世纪
A世界历史的基本内容,引发这三股潮流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工业革命 B.新航路的开辟 C.殖民扩张与掠夺 D.经济的全球化
2.(2017·四川达州·25)下面四个选项所涉及内容都属于
反侵略、反殖民统治着抗争的范畴。在四个选项中,期
D 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抗击的国家不同( )
恩格斯说: “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 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16-18世纪西班牙掠去了约250万公斤的黄金和1亿公斤的白银。葡萄牙 从巴西运走至少有价值6亿美元的黄金和3亿美元的金刚石。
有人估计在西班牙人入侵后12年,墨西哥的印第安人便被屠 杀了好几百万。大规模的屠杀很快使西印度群岛上的居民几乎绝 迹,这种现象接着在其他地区也出现了。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6单元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6单元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材料二 随着新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引进拉丁美洲,雇佣关系在 生产中变得普遍,生产方式呈现多样化,出现大量奴役黑人奴隶的 现象。
——摘编自金计初《拉美早期资本主义的探索》 探究 1 以拉丁美洲为例,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社会因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提示:政治上的殖民压迫;经济上严重的奴役剥削;思想上受 天主教会的束缚。尽管亚非拉资本主义的发展长期以来受殖民主义 的桎梏,但是其发展推动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摘编自罗兹·墨菲《亚洲史》 探究 1 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改变了亚洲的面貌并最终促进了 殖民主义的覆灭”?(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提示:列强入侵客观上给亚洲带来先进的生产方式,有利于亚 洲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亚洲各国推翻殖民统治准备了物质基础;列 强入侵还促使亚洲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亚洲的觉醒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对亚洲来说, 这场革命的伟大意义在于,它宣告了一个新时代,即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时代的到来。这场革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为亚洲资产阶 级日后继续革命和无产阶级起来领导革命提供了营养。
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材料一 拉美独立意识的成因是沉重的殖民压迫,这主要体现 为政治上的金字塔式的统治结构。土生白人和有色人种居于底层,没 有地位;殖民者对原住民进行奴役剥削;主张绝对服从天主教义,束 缚和控制了民众的思想。殖民压迫催生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意识。
——摘编自王金莲《拉美民族独立意识的 觉醒及其局限性分析》
二、亚洲的觉醒 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指出:“继俄国 1905 年的运动之 后,民主革命席卷了整个亚洲……世界资本主义和 1905 年的俄国革 命运动彻底唤醒了亚洲。” 请结合教材回答“亚洲的觉醒”的含义是什么。亚洲觉醒的过 程中出现了哪些革命新特点?

《庖丁解牛》导学案(教师版)

《庖丁解牛》导学案(教师版)

高一年级语文导学案(教师版)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第 周 【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文言字词,掌握文言句式,把握翻译技巧。

2、培养质疑探究合作精神,探讨作品主旨。

3、理解“庄子之道”的内涵,培养学生敢于实践、运用规律的精神。

[知识链接·知人论世]一、作者简介庄子,名 周 ,战国 时期 宋 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 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 老 子 并称为“老 庄 ”。

他曾在家乡做过漆园吏,不久即隐归,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

庄子的散文,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想象奇妙,构思巧妙,意境开阔,描绘生动,善于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庄子》现存33篇:《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中《内篇》一般认定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出于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二、关于课文出处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

题目是后来加的,原意是讲养身之道。

养生主:指养生的主要关键。

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庄子善于讲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

在本文中,庄子的本意是要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

那么,如何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关于养生主的解释1:养生二字连读,意为保养生命,主在这里主要指道理和方法。

2:生主二字连读,是指生之主,即精神的意思,在这里养生主指保养精神。

3:寓言: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比喻。

寓言就是由巧妙的比喻构成,每则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喻体(内中的寓意,则是寓言的本体),比喻从头到底贯串在整部寓言中。

与一般文学作品里的比喻相比,寓言里的比喻大多使用暗喻和借喻。

拟人。

与童话中的拟人相比,寓言的拟人可以不考虑物性,只要求能为寓意服务,讲清所要表达的讽喻之意就可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丁美洲导学案一、高考目标定位1.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并识别该区域内部的地理事物。

2.学会分析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及人文地理特征。

3.能够以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为例,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4.掌握巴西的自然及经济状况二、重点难点:拉丁美洲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

三、自主学习与自主梳理【读图】在图中指出(1)大西洋、太平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德雷克海峡、麦哲伦海峡、(2)尤卡坦半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3)地形区:墨西哥高原、安第斯山、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4)河流:亚马孙河、巴拉那河(5)主要国家:墨西哥、古巴、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考纲知识梳理】1.位置:北临美国和墨西哥湾及加勒比海,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

2.范围:拉丁美洲是指_美国_以南的所有美洲国家和地区。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北部包括_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部是南美洲.3.巴拿马运河位于_中美地峡最窄处,是沟通_大西洋_和 _太平洋_ 著名国际航道,呈西北---东南走向4.中美地峡指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陆地_,是连接南北美大陆_的天然路桥,属科迪勒拉_山系中段,多火山、地震_。

5.地形区:拉丁美洲北部是墨西哥高原_;西部是安第斯山脉_;东部是平原高原相间分布_,自北向南依次是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6.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1).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2).热带草原气候: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3).热带沙漠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4).亚热带湿润气候:东南沿海20ºS-40ºS(巴西和阿根廷)(5).地中海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智利)(6).温带海洋性气候: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5ºS (智利南部和火地岛)(7).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8).高山气候:安第斯山脉7.河流:①亚马孙河:世界第一大河,第二长河,发源于_安第斯山_,注入__大西洋__。

世界__流域面积__最广、__水量___最大的河流。

上游__水力__资源丰富。

②巴拉那河:发源于_巴西高原_,注入大西洋___,河口称_拉普拉塔河_。

该河上游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位于__巴西_和__巴拉圭___国之间)。

③的的喀喀湖: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玻利维亚与秘鲁边界)8.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及分布: 石油——加勒比海沿海。

墨西哥、委内瑞拉(国家)白银——墨西哥铁矿——巴西铜矿——智利、秘鲁(国家)(2)森林资源——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3)独有的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巨嘴鸟(4)渔业资源: 秘鲁渔场(5)水力资源:巴西高原约占世界水力蕴藏量的16%(6)草场资源: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牛肉出口量世界第一)(7)人种:混血种人占多数,原有居民为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

9.巴西地形区及气候:巴西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占三分之二,亚马孙平原是热带雨林气候占三分之一四、【问题探究】探究一:试比较拉丁美洲与非洲气候类型的异同,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相同点:热带气候为主,分布广泛,缺少寒带气候;由于非洲和拉丁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回归线之间的热带。

不同点:①拉丁美洲有温带气候,而非洲没有;原因:拉美最南端纬度比非洲高,有温带气候分布,而非洲的纬度限制了其形成温带气候;②非洲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而拉美气候类型更为复杂;原因:赤道从非洲中部穿过,且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起伏不大,海岸平直;而赤道从拉美北部穿过,且地形复杂,地形对其气候影响较大。

探究二: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空气对流旺盛。

它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亚马孙平原成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水汽深入。

沿海又有巴西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从东北、东南海上来的湿热信风气流汇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

探究三:找出几处非地带性现象并解释原因(1)中美洲高原向风地带、海地岛东部、(巴西东南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是什么?①深受来自海洋的东北(东南)信风影响②受墨西哥湾(巴西)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③地形都是中间高两边低与信风垂直为(巴西高原)迎风坡,产生大量的地形雨(2)南美洲40°S以南安第斯山以东为温带沙漠气候①中纬西风被高大的安第斯山阻挡作用强,在西部产生大量降水到东部水汽含量较少。

②处在中纬西风的背风坡出现焚风效应。

③风从大陆吹向海洋。

(3)南美洲西部狭长的热带沙漠气候直到赤道附近①副高控制,盛行下沉空气降水较少。

②安第斯山高大紧逼海岸,使其分布仅限沿海。

③东南信风从大陆吹向海洋为离岸风。

④秘鲁寒流具有减温减湿的作用探究四:1.描述亚马孙河流的水文特征。

流量大(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十分丰富,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河流含沙量小(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好);4,无结冰期(地处热带,河流不结冰);水能资源丰富(河流流经山地或高原向平原过渡地带,落差大,再加上水量大)。

2.你认为亚马孙河内河航运是否发达,为什么?不发达。

原因: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航运需求小探究五:巴西的人口城市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地处沿海,海运十分便利,利于市场的扩大;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雨热同期,适宜种植农作物;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更适宜人类居住;欧洲殖民者最早在巴西的东南海岸登陆,开发较早;工商业发达。

五、考点精题精练1.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的“世界之最”,说法错误的是( C )A.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B.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C.有世界上最长的大河 D.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2.关于巴拿马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是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界线 B.运河建造在巴拿马国境内C.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D.运河是巴拿马和哥伦比亚的界河3.拉丁美洲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 B )A.亚马孙平原上 B.巴西高原上 C.西部安第斯山脉 D.墨西哥高原上4.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的肺叶”是基于其什么功能( C )A.防风固沙 B.涵养水源 C.调节大气成分 D.保护农田5.有关拉丁美洲国家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巴西、智利和古巴等均属发达国家 B.拉丁美洲各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C.阿根廷的汽车和飞机制造业十分发达 D.单一性产品经济在南美洲诸国中已不复存在读某一国家轮廓图,回答6~7题。

6.图中①处是一个大型能源基地,它是(D )A.油田B.煤矿C.核电站D.水电站7.该国与印度相比较,相同的地理特征是( B )A.全国气候炎热,一年中干、湿季节分明B.高原海拔不高,适宜发展种植业C.工业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D.都是世界茶叶和咖啡主要出口国下图为甲、乙两国轮廓图,回答8~10题。

8.两国所在的大洲是( C )A.北美洲B.非洲C.南美洲D.亚洲9.关于两国沿海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甲国沿海干湿季分明B.乙国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C.甲国沿海降水稀少D.乙国沿海冬雨夏干10.乘船从乙国北部沿海到甲国西部沿海,按最近路线航行( B )①经过直布罗陀海峡②经过巴拿马运河③先逆流后顺流④先顺流后逆流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1.(2005年高考上海卷)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大河示意图,读图回答。

(1)甲图所示的是_尼罗_河;乙图所示的是_亚马孙_河。

(2)干流右岸易受河水侵蚀的是甲图所示河流。

产生这种现象原因主要是受地砖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右偏。

(3)甲_图所示河流径流量相对较小,因为该河大部分流经_热带沙漠_气候区。

流域内水资源供不应求,甚至引发纷争,其原因除径流量相对较小外,还由于_人口高度密集于下游河谷和三角洲(人口密集、经济发展)、_流经国家多_。

而另一图所示河流径流量大,径流季节变化_小_,因为该河大部分流经_热带雨林_气候区。

这里淡水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人口__稀少_,很少被利用。

(4)甲图中A处水利工程的名称是阿斯旺高坝_,该工程带来了一系列经济效益,同时也产生了土壤盐分增加(河口鱼类减少)等生态问题,而乙图所示河流流域则由于_过度砍伐热带雨林,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5)目前这两条大河流经的国家共同面临的社会发展问题有_BCD_(多项选择)。

A.劳动力不足B.第三产业比重有待提高C.城乡差异悬殊D.教育、就业压力大12.(2006年高考上海卷)读南亚和南美洲最大国家的地理简图,并回答问题。

(1)甲图所示国家是印度;乙图所示国家是巴西。

按照其生产力水平,它们均属发展中国家,在地区和世界政治经济中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

(2)根据图示,两国均利用本国丰富的_铁、锰(矿产)资源出口矿石,并建立了本国的钢铁工业。

甲图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④_(填数码)是以新兴工业为主的城市;乙图⑤⑥⑦⑧四个城市中,_⑤_(填数码)为自由贸易区和电子工业中心。

(3)两国地形特点的相同之处是均有广大的冲积平原和古老高原_。

根据图示地形判断,北部靠近板块边缘的是_甲_图所示的国家。

(4)按温度带划分,两国绝大部分都位于_热_带,但甲图所示国家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而乙图所示国家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热带雨林_气候和_热带草原气候。

(5)在发展耕作业方面,两国相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面积广大(或地形平缓),水热资源丰富,甲图所示国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西南季风进退和强弱年际变化大,降水不稳定,常发生水旱灾害,乙图所示国家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北部广大热带雨林地区不宜大规模开发(6)下列关于两国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_ABDF___(多项选择)A.两国均已建立较完整的工业体系B.甲国科技力量雄厚,发展工业潜力大C.甲国推行“绿色革命’’,粮食大量出口D.甲国是世界上养牛最多的国家E.乙国咖啡、甘蔗、黄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F.乙国与邻国共同建有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