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圣才出品)
件的局限中解脱出来的符号知识。在这个水平上,人们可以思考和操纵不在眼前的客体,想
象成新的样子并使用它回忆过去或计划将来;
(3)高级水平。对人们自己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会思考的个体的觉知,是自我觉知。
(二)意识的可接近性
1.非意识过程:很少进入意识的机体的活动,像消化、血压的控制和呼吸等。
2.前意识记忆:只有在人们的注意被吸引过去以后才能到达意识的记忆称为前意识记
和无关的。
③计划和执行功能。基于过去的知识和对不同后果的想象来终止、思维、考虑不同的方
案,使个体能够压抑那些与道德、伦理和实践要求冲突的强烈愿望。
2.对现实的个人和文化建构
(1)对现实的个人建构:是基于一般知识、过去经验的记忆、当前的需要、价值、信
念和将来目标的对当前情境的独特解释。当对现实的个人建构保持相对稳定的时候,自我感
信息和过程要温和得多。
2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三)研究意识的内容 两种基本的研究意识的方法 1.出声思维报告 (1)它是冯特和铁钦纳实践过的内省法的变式; (2)过程:要求实验参加者在进行各种复杂任务的时候将解决过程大声地讲出来。他 们尽可能详细地报告在完成任务的时候所经历的思维序列; (3)作用:用于说明被试完成任务时的心理策略和知识表征。这些报告也可以让研究 者分析被试的任务表现及其意识经验间的差异。 2.经验抽样法 (1)过程:被试佩戴一些装置,在装置发出信号时,被试报告他们正在感受或思考的 内容; (2)作用:研究者可以对被试在日常生活时思维、意识和注意的集中程度进行跟踪记 录。
6.2 复习笔记
一、意识的内容 意识的概念比较模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表示一般的心理状态或其特殊的内容; 2.对某些信息或反应的觉知(aware)。 意识的内容是人们正在觉知的信息。 (一)觉知(aware)和意识(consciousness)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心理治疗(圣才出品)
第16章心理治疗16.1 本章重点1.心理障碍治疗的整体目标;2.当代治疗模型的发展趋势;3.各种治疗者间的不同;4.心理疾病治疗的历史和文化因素;5.心理治疗中的主要理论模型的不同;6.个体治疗;7.团体治疗;8.药物治疗和精神动力治疗的不同及其各自的优缺点;9.支持治疗有效的证据。
16.2 复习笔记一、治疗的背景(一)主要治疗学派的目标1.对心理障碍治疗涉及以下四个主要的目标(1)诊断,即说明个体的问题类型,可能的话对现有问题做出精神病学(DSM-IV-TR)诊断并对障碍进行归类。
(2)提出一个可能的病因学(问题的原因)的看法,即确定障碍发生并持续的可能原因。
(3)提出对于预后的看法,即对进行治疗或不进行治疗所可能出现的病程进行估计。
(4)确诊并进行治疗,即减轻或消除问题症状,有可能的话,铲除症状产生的根源。
2.心理治疗的两种类型(1)生物医学治疗关注的是改变硬件,即改变中枢神经系统运转的机制。
这种治疗被精神病学家和医生大量采用,主要通过化学或物理学的干预,试图改变大脑机能,这类干预包括外科手术、电击、药物等直接作用于脑与身体的联系的多种手段。
(2)心理治疗关注的是改变软件的功能,即人们习得的不良行为,如话语、想法、解释等,这些行为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类治疗被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采用。
心理治疗包括四种主要的派别:精神动力学、行为、认知和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的治疗。
①精神动力学派认为,神经症是由人的内部的未能解决的创伤和冲突而造成的。
精神动力学派的治疗师采用“谈话疗法”治疗心理障碍,通过这一方法,治疗师帮助个体把外显症状与内部未能解决的冲突联系起来,并引导其产生领悟。
②行为疗法认为治疗的对象应是本身失调的行为,必须对行为进行矫正。
在这里,障碍被看做是习得的行为模式,而不是心理疾病的症状。
行为的改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对适宜的或不适宜的行为的强化,对条件作用引起的反应进行消退和提供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案等。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要解释心理活动的规律。
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依存。
分别介绍如下:①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
②情绪和动机。
心理、行为调节与控制系统,是人们的共性。
情绪是指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的主观体验。
情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③能力与人格。
心理特性系统,反映了心理的差异性。
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称作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
它包括能力和人格两方面。
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3)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只是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接触过心理学。
那些心理学家们能够一眼看出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能够催眠,分析梦。
心理学在我看来,是很神秘的一门学问。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①区别:心理是脑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
属于精神现象,是内隐活动,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
②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详解_免费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A.心理过程 B.认识过程C.心理现象 D.心理特征2.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主要包括A.认识、情感和意念过程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C.能力、气质和性格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自我调节系统3.反映的最高形式是A.表象 B.想象C.思维 D.意识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下列哪两部分?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5.心理活动又被称为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C.理性活动 D.心理状态6.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来研究,这是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个别化原则7.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调查法8.心理学体系的三分法最早可追溯到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冯特9.心理学体系的二分法是把心理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B.情感与意志C.认知与意向D.内容与形式10.以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认知主义11.弗洛依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来自人的A.本我B.自我C.超我D.无我二、填空题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两大部分。
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是—个人的整个精神或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的总和。
5.个性心理持征包括能力、和性格。
6.个性结构包括和个性心理持征。
7.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
8.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劳动和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9.黑猩猩利用木棍从竹筒中取到糖块、属于心理发展水平的阶段,10.科学心理学的创立依赖于哲学、生理学和三大基础学科的发展。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认知过程(圣才出品)
第9章认知过程9.1 本章重点1.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2.格赖斯的语言产生的内容;3.语言理解中歧义的不同形式;4.在语言的认知加工中,推论的重要性;5.问题空间的定义及其与问题解决的关系;6.提高问题解决的技术;7.视觉认知中问题解决的作用;8.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9.启发法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10.框架和参照点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9.2 复习笔记一、研究认知(一)认知的定义认知是各种形式知识的总称,包括内容和过程两个部分:认知的内容是指个体所知道的——概念、事实、命题、规则和记忆;认知过程是指个体如何以一种让你能解释周围世界,并且为生活中的窘境找到创造性解决办法的方式,操纵其心理内容。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注意是伴随着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性。
在心理学中,认知研究是由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所完成的。
(二)揭示心理过程1.唐德斯的减法法,研究心理过程的基本方法。
(1)唐德斯的基本见解:完成一项任务时,额外的心理步骤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
(2)反应选择任务比刺激分类任务多一个步骤,所以反应时比刺激分类任务长。
2.当代认知心理学家用反应时来检验有关某种认知过程如何进行的一些特定的说明。
反应时是指被试完成特定任务所花费的时间。
一般是指从刺激出现到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三)分析心理过程的两个维度1.平行过程与系列过程(1)平行过程:一个排列中的所有要素同时考察;(2)系列过程:一个排列中的每个要素一个接一个地分别考察。
认知心理学家经常使用反应时来确定一些过程究竟是平行进行的还是系列进行的。
许多情况下,理论家还通过估计心理过程对心理资源要求的程度,来确定心理过程究竟是系列的还是平行的。
2.控制过程与自动过程假设加工资源有限,注意过程负责分配这些资源到不同的心理任务中。
(1)控制过程:需要注意资源的加工过程。
(2)自动过程:不需要注意资源的加工过程,是由无意识控制的。
二、语言使用(一)两个概念1.句子的意义:句子中,组合在一起的词的综合的简单的意义;2.说话者的意义:指说话者通过恰当地使用句子所能传达的无限多的意义。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标准答案《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作者:————————————————————————————————日期:1.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
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
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
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2.如何理解意识的局限性和能动作用?意识经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是外部世界的镜像。
由于我们感觉器官的限制,有许多作用于的感觉器官的的事物和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
第二,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的事物视而不见。
第三,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还有人认为意识的局限来源于认知加工过程。
人们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
经过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在同意时间内意识到更多的事物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性:人们感知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人们可以感知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
意识不是被动的反应世界,人们可以有限的超越外部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构建他们的意识内容。
3.睡眠分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睡眠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
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
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
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的新科学是()。
[统考2014年研] A.认知科学B.神经心理学C.认知神经学D.心理生理学【答案】C【解析】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这是一门新兴学科,极大的促进了心理学的发展,特别基础心理学方向。
2.被称为“生命中枢”的脑组织是()。
[统考2014年研]A.大脑B.中脑C.前脑D.延脑【答案】D【解析】延脑在脊髓上方,背侧覆盖着小脑。
延脑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因而又叫“生命中枢”。
3.下列哪一个实验现象与其它三个关系最小。
()[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A.罗森塔尔效应B.安慰剂效应C.霍桑效应D.麦可勒效应【答案】D4.“晕车”主要是两个感觉系统提供信息冲突的结果。
()[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研] A.平衡觉(前庭觉)与视觉B.动觉与平衡觉(前庭觉)C.视觉与内脏感觉D.内脏感觉与动觉【答案】A5.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统考2014年研]A.意识B.潜意识C.意识流D.行为【答案】A【解析】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即对直接经验的觉知。
6.贾维克(Jarvik)和艾斯曼(Essman)的小白鼠跳台实验所支持的记忆学说是()。
[统考2009年研]A.脑机能定位说B.突触生长说C.反响回路说D.记忆分子说【答案】C【解析】贾维克和艾斯曼设计的小白鼠跳台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反响回路假设。
实验时,他们把小白鼠放在一个窄小的平台上,使它总想往下跳,而一旦跳下来,就会受到栅极地板的电击,因而被迫返回小平台,经过多次训练后,小白鼠在小平台上停留的时间就会明显延长,即形成了回避反应,这说明它对“电击”形成了记忆。
然后,将形成了回避反应的小白鼠分为两组:一组在形成回避反应24小时以后使之电痉挛休克以破坏其记忆;另一组在形成回避反应之后立即使之电痉挛休克。
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详解完整版
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详解完整版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以下哪种选项的科学?a.心理过程b.认识过程c.心理现象d.心理特征2.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主要包括a.重新认识、情感和意念过程b.认知、记忆、思维、想象c.能力、气质和性格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自我调节系统3.反映的最高形式是a.表象b.想象c.思维d.意识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下列哪两部分?a.重新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c.重新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5.心理活动又被称作a.心理现象b.心理过程c.理性活动d.心理状态6.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去研究,这就是遵从了心理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个别化原则7.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发生改变某些条件,以引发被试某些心理活动展开研究的方法,就是a.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调查法8.心理学体系的三分法最早可追溯到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冯特9.心理学体系的二分法就是把心理分成a.心理过程与个性b.情感与意志c.认知与意向d.内容与形式10.以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心智主义11.弗洛依德指出,人的一切犯罪行为的显然出发点源自人的a.本我b.自我c.超我d.无我二、填空题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人的心理活动极其繁杂.它主要包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两大部分。
3.人的心理过程包含重新认识过程、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是―个人的整个精神或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的总和。
5.个性心理持征包括能力、和性格。
6.个性结构包括和个性心理持征。
7.人的重新认识过程包含认知、记忆、想象和。
8.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劳动和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9.黑猩猩利用木棍从竹筒中算出糖块、属心理发展水平的阶段,10.科学心理学的创办依赖哲学、生理学和三大基础学科的发展。
普通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题答案第一章1、心理与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心理不同于行为,又和行为有密切联系。
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2、人的意识与无意识之间是什么关系?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总之,无意识活动也是人反映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
人借助于它来回答各种信号,而未能意识到这种反应的整个过程或它的个别阶段。
在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是紧密联系着的。
意识和无意识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章9、小脑有哪些功能?答:小脑功能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功能;与某些高级的认真功能也有关系;小脑损伤后,一些简单的动作也无法做出且会产生口吃,阅读困难等。
10、什么叫边缘系统?它在人的心理行为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答:在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有一些结构,它们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叫边缘系统;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以及丘脑、丘脑、丘脑下部、中部内侧被盖等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有;支配动物的喂食、攻击、逃避危险、配偶活动等边缘系统中的海马在记忆中起重要作用,海马损坏,空间信息记忆和时间编码功能就会被损坏;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与情绪有密切关系;其中的扣带回与注意有密切的关系。
11、试述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答:◆ 初级感觉区:它们(眼睛、耳朵、皮肤表面和内脏)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
◆ 初级运动区: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即布鲁德曼第4区,称为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
它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普通心理学第5版参考答案
普通心理学第5版参考答案普通心理学第5版参考答案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认知、情绪、发展、人格、社会心理学等。
对于学习普通心理学的学生来说,参考答案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普通心理学第5版的一些参考答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
第一章:心理学的科学方法论1. 什么是心理学的科学方法论?心理学的科学方法论是指研究心理学现象和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原则。
它包括观察、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以及建立假设、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步骤。
2. 为什么心理学要采用科学方法?心理学采用科学方法是为了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通过科学方法,研究者可以准确地观察和测量心理现象,得出客观的结论,并验证和复制研究结果。
第二章:神经科学和行为1. 神经元是什么?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等部分组成,负责传递和处理神经信号。
2. 什么是神经传递?神经传递是指神经元之间通过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的过程。
当神经冲动到达轴突末端时,神经递质会释放出来,通过突触间隙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第三章:感知1. 什么是感知?感知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和解释外界刺激的过程。
感知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多个方面。
2. 视觉感知的过程是怎样的?视觉感知的过程包括光线进入眼睛、通过角膜和晶状体聚焦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图像、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在大脑皮层中解析和识别图像等步骤。
第四章:学习与记忆1. 什么是经典条件作用?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学习形式,通过将一个中性刺激与一个有条件的刺激一起呈现,使中性刺激逐渐获得有条件刺激的能力来引发反应。
2. 什么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指短期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它包括对信息的注意、保持和操作,是进行思维和决策的基础。
第五章:思维与智力1. 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对事物的一般和抽象的认知表征。
它们帮助我们分类和理解世界。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记忆1.记忆的分类:(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短时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机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2.记忆是一个过程记忆是一个过程,包括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
信息编码: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得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得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
3.记忆的脑学说理论:(1)整合论: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提出。
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
他用实验的方法破坏动物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发现大脑皮层破坏的区域越大,记忆的丧失就越严重。
(2)定位论: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脑机能定位论。
认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
(3)SPI理论:功能模块。
SPI是串行(Serial)、并行(Parallel)、独立(Independent)的缩写。
这种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
信息以串行的加工方式进入记忆系统,在一个记忆模块中的编码依赖于某些其他功能模块中信息加工是否成功。
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详解_免费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A.心理过程 B.认识过程C.心理现象 D.心理特征2.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主要包括A.认识、情感和意念过程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C.能力、气质和性格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自我调节系统3.反映的最高形式是A.表象 B.想象C.思维 D.意识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下列哪两部分?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5.心理活动又被称为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C.理性活动 D.心理状态6.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来研究,这是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个别化原则7.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调查法8.心理学体系的三分法最早可追溯到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冯特9.心理学体系的二分法是把心理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B.情感与意志C.认知与意向D.内容与形式10.以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认知主义11.弗洛依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来自人的A.本我B.自我C.超我D.无我二、填空题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两大部分。
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是—个人的整个精神或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的总和。
5.个性心理持征包括能力、和性格。
6.个性结构包括和个性心理持征。
7.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
8.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劳动和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9.黑猩猩利用木棍从竹筒中取到糖块、属于心理发展水平的阶段,10.科学心理学的创立依赖于哲学、生理学和三大基础学科的发展。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作者:————————————————————————————————日期:1.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
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
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
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2.如何理解意识的局限性和能动作用?意识经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是外部世界的镜像。
由于我们感觉器官的限制,有许多作用于的感觉器官的的事物和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
第二,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的事物视而不见。
第三,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还有人认为意识的局限来源于认知加工过程。
人们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
经过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在同意时间内意识到更多的事物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性:人们感知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人们可以感知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
意识不是被动的反应世界,人们可以有限的超越外部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构建他们的意识内容。
3.睡眠分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睡眠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
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
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
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
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第一章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你是怎样认识心理学的?(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要解释心理活动的规律。
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互相依存。
分别介绍如下:①认知。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语言等。
②情绪和动机。
心理、行为调节与控制系统,是人们的共性。
情绪是指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的主观体验。
情感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
③能力与人格。
心理特性系统,反映了心理的差异性。
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称作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
它包括能力和人格两方面。
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3)在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对心理学的认识?学习这门学科之前,我只是在电影和电视作品中接触过心理学。
那些心理学家们能够一眼看出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能够催眠,分析梦。
心理学在我看来,是很神秘的一门学问。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1)心理与行为的关系: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①区别:心理是脑对客观事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
属于精神现象,是内隐活动,而行为却具有显露在外的特点,它可以用客观的方法进行测量。
②联系: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笔记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学习与行为分析(圣才出品)
第7章学习与行为分析7.1 本章重点1.学习的定义及其在行为分析中的含义;2.经典条件反射的过程;3.与条件反射有关的概念:消退、泛化、刺激辨别和自发恢复;4.效果律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过程;5.强化和惩罚的区别;6.初级强化物和条件性强化物;7.在行为塑造和链锁作用中操作性条件作用的重要性;8.学习中的生物机制;9.认知对学习的影响。
7.2 复习笔记一、学习的研究(一)学习的含义1.定义:是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的过程。
2.行为分析中学习的含义(1)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学习本身无法被直接观察到,而只能表现为行为的变化,体现在行为表现的提高当中;但是有一些学习在行为表现中并不明显,只是表现为某些行为潜能的变化。
此外,个体学到的和其外显行为会存在差异,这就是学习—表现差异。
(2)相对一致的变化一旦学会了某种行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就必须在不同场合表现出相对一致性。
(3)基于经验的过程①学习获得的行为既不包括因有机体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自然成熟及大脑发育所带来的变化,也不包括因疾病和脑损伤而引起的变化。
②学习是通过体验,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发生的。
(二)行为主义和行为分析1.华生和斯金纳,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斯金纳集成并扩展了华生的理论,形成了激进行为主义的立场。
他们认为心理学的首要目标是预测和控制行为。
感情、想象不是引起行为的原因,而是由环境刺激引起的反应。
2.行为分析,是行为主义的分支,强调寻找学习和行为的环境决定因子的心理学领域。
3.行为学家和行为分析学家通常假定,学习的基本过程在物种演化中被保留下来——也就是说,在所有动物物种中,这些过程就其基本特性来说是具有可比性的。
所以他们通常通过动物进行行为研究。
二、经典条件作用:学习可预期的信号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由一个刺激或事件预示另一个刺激或事件之到来的基本学习方式,有机体学习在一个先前不能诱发反应的刺激和一个天生能诱发反应的刺激之间形成一种新的联想的过程。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二)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二)第六章记忆1.记忆的分类:(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短时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机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2.记忆是一个过程记忆是一个过程,包括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
信息编码: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得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得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
3.记忆的脑学说理论:(1)整合论: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提出。
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
他用实验的方法破坏动物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发现大脑皮层破坏的区域越大,记忆的丧失就越严重。
(2)定位论: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脑机能定位论。
认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
(3)SPI理论:功能模块。
SPI是串行(Serial)、并行(Parallel)、独立(Independent)的缩写。
这种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
信息以串行的加工方式进入记忆系统,在一个记忆模块中的编码依赖于某些其他功能模块中信息加工是否成功。
普通心理学课后答案
普通心理学课后答案第六章记忆1 、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有哪些?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运用信息加工的术语,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和从事过的活动,都会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不同程度的印象,这个就是记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根据需要这些储存在头脑中的印象又可以被唤起,参与当前的活动,得到再次应用,这就是忆的过程。
从向脑内存储到再次提取出来应用,这个完整的过程总称为记忆。
(一)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就是感觉记忆或者瞬时记忆。
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以物理特性的编码和形象编码为主,存储时间大约是0. 25-2秒,容量比较大。
"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包括工作记忆和直接记忆,以声音编码为主,同时还有有视觉或语义编码,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2分钟,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存储的记忆,叫长时记忆。
这是一种永久性的储存,保持时间长,1分钟以上直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以语义编码为主。
(二)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这种记忆是与个人亲身的经历分不开的。
由于情景记忆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储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记忆不够稳定也不够确定。
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它表现在记忆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
语义记忆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因而比较稳定。
(三)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
它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详解_免费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A.心理过程 B.认识过程C.心理现象 D.心理特征2.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主要包括A.认识、情感和意念过程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C.能力、气质和性格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自我调节系统3.反映的最高形式是A.表象 B.想象C.思维 D.意识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下列哪两部分?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5.心理活动又被称为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C.理性活动 D.心理状态6.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来研究,这是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个别化原则7.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调查法8.心理学体系的三分法最早可追溯到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冯特9.心理学体系的二分法是把心理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B.情感与意志C.认知与意向D.内容与形式10.以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认知主义11.弗洛依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来自人的A.本我B.自我C.超我D.无我二、填空题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人的心理活动极其复杂.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心理过程和两大部分。
3.人的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是—个人的整个精神或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的总和。
5.个性心理持征包括能力、和性格。
6.个性结构包括和个性心理持征。
7.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想象和。
8.动物心理演化到人的心理,劳动和是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
9.黑猩猩利用木棍从竹筒中取到糖块、属于心理发展水平的阶段,10.科学心理学的创立依赖于哲学、生理学和三大基础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