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接地规范

合集下载

防静电接地规范

防静电接地规范

防静电接地规范防静电接地规范是指在进行相关设备和工艺设备接地操作时,必须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防静电接地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设备和工作人员免受静电的干扰和危害,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一、静电的基本知识1.1 静电的产生:静电是由于物体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的电荷不平衡状态。

造成静电的原因主要包括摩擦电、触摸电和电感电等。

1.2 静电的危害:静电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电击等安全事故,还可能对电子设备和工艺产生干扰和损害。

二、设备和设施的防静电接地2.1 设备接地要求:为了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设备本身需要进行接地。

接地点需要选择在设备的金属外壳上,并与地面保持良好接触。

2.2 设施接地要求:工厂或实验室的建筑物和设施也需要进行接地,以确保工作环境的静电平衡和安全稳定。

2.3 接地电阻的要求:设备和设施的接地电阻应该小于指定值,一般不应大于10欧姆。

可以通过使用良好的导电材料、增加接地导线的导电面积、增加接地导线的数量等方式来降低接地电阻。

三、人员的防静电措施3.1 穿戴防静电服装:在易产生静电的作业环境中,工作人员应该穿戴防静电服装。

防静电服装需要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并且将工作人员与地面有效接地。

3.2 静电放电装置的使用:在防静电服装穿戴后,需要使用专门的静电放电装置,将人体的静电放电到地面。

静电放电装置通常由金属导体和导电材料组成,简单易用。

3.3 静电消除器的设置:在特别需要防静电的场所,可以设置静电消除器,通过释放离子来中和空气中的静电,达到消除静电的效果。

四、设备和工艺的防静电措施4.1 设备的静电消除:对于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可以通过设置导电屏蔽、接地终端等方式来消除设备本身的静电。

4.2 地面的防静电处理:对于易产生静电的地面,可以进行防静电处理,如使用防静电涂料、铺设导电防静电地板等方式来保持地面的静电平衡。

4.3 工艺的防静电处理:在涉及到易产生静电的工艺中,应该采取相应的防静电措施,如保持环境湿度适宜、增加导电物质的使用、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等。

常见静电接地规范和防静电的种类及控制

常见静电接地规范和防静电的种类及控制

常见静电接地规范和防静电的种类及控制一般常见之静电接地规范包括:(1)在中国GB12158-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准则)中规定:i.导体与大地间之泄漏电阻应<1MΩ,ii.每组专设之静电接地极之接地电阻应<100Ω,iii.腕带接地电阻应<1MΩ。

(2)英国BS5958Control of Undesirable Static electricityi.一般导体:10Ωii大型固定导体:10Ωiii.金属管路:10Ωiv.导体运输设备:10Ωv.与非导体組合之导体设备:1MΩvi.抗静电材料(衣服鞋):1~100MΩ(3)日本静电安全指針i.一般导体:1KΩii.大型固定导体:1KΩiii.金属管路:1KΩiv.导体运输设备:1KΩv.与非导体組合之导体设备:1MΩvi.抗静电材料(衣服鞋):10~100MΩ(4)美国ANSI/ESD-S20.20-1999i.接地/连接系统设备接地<1.0Ωii.辅助设备接地<1.0Ωiii.同电位连接<1.0*109Ωiv.共同接地点<1.0Ωv.人员接地, 腕带系统<35*106Ωvi.坐下操作/站立操作,地板-鞋面系统<35*106Ω或<100V其大多为该规定之接地电阻仅为量测点至接地电极棒接线端点,並不包括接地电极棒以下之大地电阻。

而接地电极棒以下之大地电阻:大多属电工方面之技术与规范。

因为静电所牵涉到之接地电阻其主要作为静电荷洩漏之途径使用,或含1M欧姆则是作为避免人员感电使用。

与一般电工所论及之大地接地不同,所以並无直接性关系。

认为一般而言,一般第三类大地接地电阻100欧姆以下,对于静电应该绰绰有余。

国內电气相关之接地电阻可參考一电工法规。

防静电接地线防静电接地线采用PU及PVC原料制成,弹性好,内有1兆欧电阻或0欧姆电阻。

黑线黄头。

具有多种尺寸,6,8,10,12英尺等。

防静电接地线主要由星爪或扣帽与弹弓线、鳄鱼夹组成。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规范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规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业安全标准,目的是避免工业生产过程中因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

静电的产生是人们无法避免的,但是如何对静电进行接地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什么是静电?静电是指物体在碰撞、摩擦或者分离的过程中,由于电荷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势差。

这种电势差会导致物体之间产生电磁作用力,如果无法及时排放,就会在物体表面形成电荷积聚,进而产生火花,严重的还会引起爆炸。

因此,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要重视静电的防护措施。

在生产中采用静电接地来排放物体表面的电荷,就可以有效的防护事故的发生。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规范是根据工业生产的特点和安全需求,对于静电接地进行规范制定的。

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静电接地原理、静电接地要求、静电接地的设备及检测方法等方面。

静电接地原理:静电接地的原理是将物体的电荷通过接地导体传达到大地,实现电荷的平衡,并且避免电荷的积聚,减少火花的发生。

接地导体的要求是导电性能好、能够长期稳定接地,并且接地电阻不能太大,否则会影响接地效果。

静电接地要求:静电接地的要求主要包括:设立接地装置的必要性、接地导线的敷设要求、接地体的要求以及接地措施的备案管理等方面,其中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静电接地的设备及检测方法:静电接地的设备包括:接地电极、接地线、接地板、接地网等,需根据场地、设备不同选用不同的接地设备。

静电接地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电位测试法、电阻测试法以及二者结合测试的方法,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总之,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规范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业安全标准,在工业生产中必须严格执行,避免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工业企业应当认真对待这一标准,建立健全静电接地管理制度,建立备案管理制度,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从而达成科学的静电接地系统,提高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静电接地规范

静电接地规范

静电接地规范静电接地是指将电荷从一个物体引导到地面的过程,以防止静电的积聚和爆炸等危险事故的发生。

为了保证静电接地的效果和安全性,国家和行业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来规范静电接地操作。

首先,静电接地的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通常包括接地体、接地极性、接地线等组成。

接地体必须是导电性能良好,并且与地面保持良好的接触。

接地极性应符合规定的导电材料,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无积聚物和腐蚀剂。

接地线要求使用足够粗的铜线,能够承受预期的接地电流,并采取合适的保护措施来防止损坏和腐蚀。

其次,静电接地的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

接地方式主要有点接地、线接地和面接地三种。

在选择接地方式时,要考虑静电产生的位置、工艺参数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点接地适用于独立设备或小范围静电场,线接地适用于静电容易产生的地方,如输送管道和设备的连接处,面接地适用于大范围的静电场,如涂装车间和工业厂房等。

再次,静电接地的规范要求进行接地电阻测试。

接地电阻是评估接地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保证接地系统有效工作的关键。

规范要求定期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并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测试方法通常有触点电阻法、回路阻抗法和自由场电阻法等,具体选择什么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最后,静电接地的规范要求定期进行接地系统的维护和检查。

接地系统存在着腐蚀、破损和电阻增加等问题,如果不及时维护和检查,可能会影响接地系统的功能和安全性。

规范要求对接地线路进行定期的视觉检查和钳击方法的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修复和更换。

总之,静电接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它在各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遵循规范的静电接地操作,可以保证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减少静电造成的危险和损失。

因此,各个行业都应严格遵守相应的静电接地规范,并加强对静电接地工作的管理和培训,提高静电接地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防静电接地工程施工规范

防静电接地工程施工规范

防静电接地工程施工规范一、引言静电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静电给设备和人员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为了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实施静电接地工程是非常重要的。

静电接地工程是指将设备和工作场所的静电释放到地下层的过程,通过接地系统将静电导入地下,以避免静电积累和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危险情况。

本文针对静电接地工程的施工规范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接地系统设计、接地装置选型、施工程序和验收标准等内容,希望能对相关从业人员和企业有所帮助。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审查设计图纸:在施工前需要仔细审查设计方案和图纸,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 选择合适的接地位置:根据设备布局和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位置,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3. 确定接地系统类型:根据设备和工作场所的需求,确定适合的接地系统类型,包括单点接地系统、多点接地系统和网状接地系统等。

4. 确认材料和设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接地线、接地极、接地网和接地装置等。

5. 安排施工人员:安排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静电接地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接地系统设计1. 接地系统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包括接地电阻值、接地面积和接地深度等。

2. 根据设备和工作场所的需求,确定合适的接地系统类型和结构,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3. 接地系统应避免与其他管线和设备发生干扰,确保接地系统的独立性和可靠性。

4. 在设计接地系统时需要考虑设备和工作场所的静电释放量和静电积聚情况,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四、接地装置选型1. 根据设备和工作场所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接地装置,包括接地线、接地极、接地网和接地板等。

2. 选择质量可靠、耐用性好的接地装置,确保接地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3. 在选择接地装置时需要考虑装置的安全性、耐腐蚀性和抗干扰性,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五、施工程序1. 施工前需要进行场地清理和测量,确保施工区域平整、清洁和无障碍。

防静电地板接地规范

防静电地板接地规范

防静电地板接地规范防静电地板接地规范是为了确保地板能够有效地防止静电的产生和释放,并确保人身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静电地板接地规范:1.接地电阻要求:防静电地板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一般不大于10Ω。

2.地板接地导体:防静电地板的导体要求接地导体与接地设施的金属连接可靠,导体要求采用优质的铜或铜合金材料。

3.接地设施:防静电地板应与建筑物的接地设施连接,接地设施包括接地线、接地极等。

接地设施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焊接方式。

4.接地电线:防静电地板应使用适当规格的接地电线连接到接地设施上,接地电线的截面积应满足电流传输的要求。

5.接地点布置:防静电地板的接地点应均匀布置在地板的各个区域,接地点间的距离一般不大于3米。

6.保护层:防静电地板的保护层应保持完好,不得有损坏或脱落的情况。

保护层应具有良好的抗化学性能和抗磨损性能。

7.接地测试:对防静电地板的接地电阻进行定期测试,确保接地导体的接地电阻符合规定要求。

测试时应使用专业测试设备,并记录测试结果。

8.维护保养:定期检查防静电地板的保护层和接地设施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9.人员培训:对使用防静电地板的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其了解地板的防静电性能和注意事项,避免错误操作引发静电。

10.标识标示:在防静电地板的显著位置设置相应的安全标识和标示,提醒人员注意地板的防静电性能和使用规范。

以上是常见的防静电地板接地规范,不同地区和行业可能会有些差异,具体遵循当地的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实施。

正确接地防静电地板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的产生和释放,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sh3097-201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201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3097-201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摘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sh3097-2017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静电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一个问题。

作为一种危险物质,静电会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必须合理设计并正确使用静电接地装置。

本文档将从静电的产生原理、静电接地的重要性、接地电阻的要求、接地系统的设计以及接地装置的维护等方面进行深入介绍和阐述。

1. 引言1.1 背景石油化工行业中的静电问题非常严重。

静电不仅会损坏设备,还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

因此,正确的静电接地设计对于保障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1.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规范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确保接地装置能够有效消除静电,并提供适当的防护措施,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2. 静电的产生原理2.1 静电的概念静电是指由于带电物体之间的电荷不平衡而产生的电力。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静电主要是由于流体的流动、振动和摩擦等引起的。

2.2 静电的危害静电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造成事故和人员伤亡。

此外,静电还会损坏设备,增加生产成本。

3. 静电接地的重要性3.1 静电接地的作用静电接地是通过将带电物体与地面接触,使其电荷释放到地下,以消除静电的作用。

静电接地可以有效预防静电产生的危害。

3.2 静电接地的重要性合理的静电接地设计能够保证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

静电接地装置的正确使用可以帮助消除静电,并提供安全保护。

4. 接地电阻的要求4.1 接地电阻的定义接地电阻是指接地装置与地面之间的电阻。

接地电阻越小,说明接地效果越好。

4.2 接地电阻的要求根据国家标准,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一般来说,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

5. 静电接地系统的设计5.1 接地体的选择接地系统的设计首先要选择适当的接地体。

常见的接地体有接地钢板、接地棒和接地网等。

5.2 接地系统的布置接地系统的布置应根据现场条件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接地装置与设备和管道之间的连接良好。

管道静电接地规范

管道静电接地规范

管道静电接地规范管道静电接地规范是指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预防静电事故,保障人身与设备安全,减少财产损失而制定的具体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

以下是管道静电接地规范的主要内容:一、静电接地的基本原理和作用:1. 静电接地是通过将物体与地面或大地相连接,使物体上的静电荷得以释放,从而实现静电的屏蔽和耗散。

2. 静电接地的作用是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静电的影响,防止静电积累导致火灾、爆炸和设备故障等事故发生。

二、静电接地的要求:1. 接地电阻的要求: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姆,保证接地的可靠性。

2. 接地装置的材料选择:接地装置的材料应选用导电性能好、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

3. 接地装置的安装位置和数量:接地装置应安装在管道沿线的适当位置,并根据管道的长度和材质合理设置接地装置的数量。

三、静电接地的具体操作步骤:1. 清除工作区域:在进行静电接地前,应清理工作区域,清除可能存在的静电积聚物和污垢,确保接地装置与管道表面的良好接触。

2. 安装接地装置:选择合适的接地装置,根据静电接地规范和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安装接地装置,并确保装置与管道表面紧密贴合。

3. 测试接地电阻:接地装置安装完毕后,使用合适的接地测试仪器测试接地电阻,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

4. 定期维护检测:定期进行接地装置的维护和检测工作,确保接地装置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四、静电接地的注意事项:1. 接地装置应远离易燃和易爆物质,防止静电引发火灾和爆炸。

2. 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接地电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接地装置应保持与管道表面的良好接触,并防止接地材料的腐蚀和磨损。

通过制定和遵守管道静电接地规范,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静电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与设备的安全,减少生产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接地装置,确保接地电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防止静电事故的重要措施。

因此,各生产企业在进行管道静电接地操作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工作,以确保静电接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gjb静电接地标准

gjb静电接地标准

gjb静电接地标准
根据GJB/Z25-91电子设施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障蔽设计指南,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不大于10欧。

此外,还有以下标准:
1. 防静电桌垫上应有两个以上的腕带接头,一个供操作人员用,一个供技术人员、检验人员用。

2. 静电安全工作台上不允许堆放塑料盒、橡皮、纸板、玻璃等易产生静电的杂物,图纸资料应放入防静电文件袋内。

3. 直接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必须带防静电腕带,腕带与人体皮肤应有良好接触,腕带系统对地电阻值应1MΩ。

4. 生产场所的元件盛料袋、周转箱、PCB上下料架等应具备静电防护作用,不允许使用金属和普通容器,所有容器都必须接地。

5. 进入静电工作区的人员和接触SMD元器件的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特别是在相对湿度小于50%的干燥环境中(如冬季)。

工作服面料应符合
国家有关标准。

6. 进入工作区的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鞋。

穿普通鞋的人员应使用导电鞋束、防静电鞋套或脚跟带。

7. 生产线上用的传送带和传动轴,应装有防静电接地的电刷和支杆。

这些是常见的静电接地标准,如有需要了解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询我国国家军用标准或者相关行业的行业标准。

静电接地、跨接规范依据

静电接地、跨接规范依据

静电接地、跨接规范依据一、根据《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1990)的规定,装载易燃、易爆物品的应放置在导电的地坪上,并与接地线相连。

带轮子的小车应采用有导电性能的材质制作。

计量用的台秤、地衡等应用连接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

小型应采用电池夹子、跨接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

皮带输送机的皮带应尽量选用导电性的材质。

当皮带是绝缘性时,皮带的接头不应使用金属材料。

皮带罩必须接地,且固定牢固,不得与皮带有碰刮的现象。

二、根据《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T3097-2017)的规定,在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设备、管道、操作工具及人体等,有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而造成静电危害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固定设备(塔、、机泵、换热器、过滤器等)的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

覆土设备一般可不做静电接地。

三、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 -2014 )的规定,甲、乙和丙A类液体的汽车罐车或灌桶设施,应设置与罐车或桶跨接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易燃和可燃液体装卸码头,应设与船舶跨接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四、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2008)的规定,对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内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设备和管道,均应采取接地措施。

在聚烯烃树脂处理系统、输送系统和料仓区应设置静电接地系统,不得出现不接地的孤立导体。

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装卸栈台应设静电专用接地线。

五、根据《锅炉房设计规范》(GB-2008)的规定,气体和液体燃料管道应有静电接地装置。

六、根据《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2010)的规定,对于设置在防爆区内的地上或管沟敷设的干式管道,应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

七、根据《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2004)的规定,当系统管道设置在有爆炸危险场所时,管道网金属件应设防静电接地。

八、根据《油品装载系统油气回收设施设计规范》(GB-2012)的规定,油气回收设施内油品管道、设备、机壳应设置静电接地装置。

九、根据《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 -2013)的规定,煤气管道应设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1总则1。

0。

1 为了防止与减少静电伤害,贯彻预防为主得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存在静电危害得新建、扩建与改建工程得静电接地设计、1.0、3 静电接地就是防止静电危害得主要措施之一。

石油化工企业得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配管、设备、储运、通风、电气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并采取下列防止静电危害措施:2防止静电积聚,设法提 1 改善工艺操作条件,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产生静电荷:ﻫ供静电荷消散通道,保证足够得消散时间,泄漏与导走静电荷;ﻫ3选择适用于不同环境得静电消除器械,对带电体上积聚着得静电荷进时行中与及消散;4屏蔽或分隔屏蔽带静电得物体,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5在设计工艺装置或制作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高能量静电放电得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得导电性突出物与未接地得孤立导体等;7防止人体带 6 改善带电体周围环境条件,控制气体中可燃物得浓度,使其保持在爆炸极限以外;ﻫ1。

0.4静电接地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地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得规定、电。

ﻫ静电接地体得接地电阻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得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得有关规定、2.0.1 工业静电industrialstatic electricityﻫ静电就是对观测者处于2 名词术语ﻫ相对静止得电荷。

由它所引起得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

静电可由物质得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与带电微粒得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工业静电就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与构筑物上产生与积累起来得静电。

2。

0.2带电体electrified bodyﻫ正负电荷数量不相等,对外界显示电得特性得物体或系统。

2.0.4物质静电特征参2.0。

3 带电区electrified areaﻫ带电体上积聚静电得部位。

ﻫ数1 体积电阻率volumeresistivity表征物体内导电性能得物理量。

esd接地标准

esd接地标准

esd接地标准一、防静电地线的埋设1. 防静电地线应埋设在10M以外,以确保接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在3-5m的范围内,挖深0.5m以上的坑,以确保地线的埋设深度。

3. 将2m以上铜包钢垂直接地极打入坑内,以增加接地效果。

4. 在垂直接地极之间加入降阻模块,以降低接地电阻。

5. 用70㎡绞线将这三处焊接在一起,以形成可靠的接地线。

6. 用16m㎡绝缘铜芯线焊上引入室内为干线,以确保室内设备的接地。

7. 坑内施以适量降阻剂,以增加土壤导电性。

8. 填埋后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应小于4Ω,以确保接地的有效性。

9. 每年至少测试一次,以确保接地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二、防静电接地的设备要求1. 所有需要接地的设备,包括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管道等,都应进行防静电接地。

2. 设备的外壳和内部金属部件应通过专用接地线连接到防静电接地端子排。

3. 接地线应使用专用的、低阻抗的导线,以确保良好的电气连接。

4. 对于大型设备,应使用多个接地端子排,以确保接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防静电接地的操作要求1. 在操作电子设备时,应先将其接地端子连接到防静电接地线。

2. 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应将金属外壳和内部部件通过接地线连接到防静电接地端子排。

3. 在进行维修和检查时,应先断开接地线,以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4. 在进行任何可能产生静电的操作时,应采取额外的防静电措施。

四、防静电接地的测试要求1. 每年应对所有设备和系统进行一次防静电接地测试。

2. 对于新安装或更改过的设备和系统,应在安装完成后进行测试。

3. 测试应包括检查接地线的电阻值和连接情况,以确保其符合要求。

4. 如果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正。

五、防静电接地的标识要求1. 所有防静电接地端子排和连接点都应有明显的标识,以表明其用途和连接方式。

2. 标识应包括接地端子的编号、连接方式、制造商名称等信息。

3. 在设备上应有防静电接地的警示标识,以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操作。

加油站静电接地一般规范

加油站静电接地一般规范

3 一般规定3.1 静电接地的范围3.1.1 在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设备、管道、操作工具及人体等,有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而造成静电危害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3.1.2 在进行静电接地时,必须注意下列部位的接地:1 装在设备内部而通常从外部不能进行检查的导体;2 装在绝缘物体上的金属部件;3 与绝缘物体同时使用的导体;4 被涂料或粉体绝缘的导体;5 容易腐蚀而造成接触不良的导体;6 在液面上悬浮的导体。

3.1.3 各种静电消除器的接地端,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接地。

3.1.4 在下列情况下,可不采取专有的静电接地措施(计算机、电子仪器等除外):1 当金属导体已与防雷、电气保护、防杂散电流、电磁屏蔽等的接地系统有电气连接时;2 当埋入地下的金属构造物、金属配管、构筑物的钢筋等金属导体间有紧密的机械连接,并在任何情况下金属接触面间有足够的静电导通性时;3 当金属管段已作阴极保护时。

3.2 静电接地方式3.2.1 需要进行静电接地的物体,应根据物体的类型采取下列静电接地方式:1 静电导体应采用金属导体进行直接静电接地。

2 人体与移动式设备应采用非金属导电材料或防静电材料以及防静电制品进行间接静电接地。

3 静电非导体除应间接静电接地外,尚应配合其它的防静电措施。

3.3 静电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3.3.1 静电接地系统静电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0Ω。

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0Ω,在山区等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其对地电阻值也不应大于100Ω。

3.3.2 当其它接地装置兼作静电接地时,其接地电阻值应根据该接地装置的要求确定。

3.4 静电接地端子和接地板3.4.1 应在设备、管道的一定位置上,设置专有的接地连接端子,作为静电接地的连接点。

3.4.2 接地连接端子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不易受到外力损伤;2 便于检查维修;3 便于与接地干线相连;4 不妨碍操作;5 尽量避开容易积聚可燃混合物以及容易锈蚀的地点。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标准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标准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标准静电接地设计规范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存在静电危害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静电接地设计。

静电接地是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

石油化工企业的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配管、设备、储运、通风、电气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并采取下列防止静电危害措施:1.改善工艺操作条件,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产生静电荷。

2.防止静电积聚,设法提供静电荷消散通道,保证足够的消散时间,泄漏和导走静电荷。

3.选择适用于不同环境的静电消除器械,对带电体上积聚着的静电荷进行中和及消散。

4.屏蔽或分隔屏蔽带静电的物体,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

5.在设计工艺装置或制作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高能量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未接地的孤立导体等。

6.改善带电体周围环境条件,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使其保持在爆炸极限以外。

7.防止人体带电。

静电接地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的有关规定。

名词术语1.工业静电: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

2.带电体:正负电荷数量不相等,对外界显示电的特性的物体或系统。

3.带电区:带电体上积聚静电的部位。

4.物质静电特征参数:体积电阻率:表征物体内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它是单位横截面积、单位长度上材料的电阻值,其单位为欧[姆]·米(Ω·m)。

表面电阻率:表征物体表面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它是正方形材料两对边间的电阻值,与物体厚度及正方形大小无关,其单位为欧[姆](Ω)。

3.电导率是一种物理量,用于表征材料的导电性能。

它与电场强度的乘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即σE=j。

电导率的单位是西[门子]/米(S/m)。

防静电地板接地规范

防静电地板接地规范

防静电地板接地规范防静电地板接地规范是为了保证地板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累,以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下面是防静电地板接地规范的内容,以供参考。

一、接地装置的选择和安装1. 接地装置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一般可采用接地钉、接地带、接地板等形式。

2. 接地装置需要牢固地安装在地板上,并确保与地板、金属结构和电气设备之间有良好的接触。

3. 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5Ω,确保良好的接地效果。

4. 接地线路的导线横截面积应满足电流要求,一般不少于1.5 mm²。

二、接地线路的布置1. 接地线路应尽量短,并采取直线或平行线布置,避免弯折和交叉。

2. 接地线路应远离强电线路和电磁干扰源,以减少干扰和噪音。

3. 接地线路应与金属结构和设备的接地线路相连,确保电流的流动畅通。

三、接地系统的监测和维护1. 接地系统应定期进行监测和维护,包括接地电阻和接地线路的检查。

2. 接地电阻的监测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记录下接地电阻的数值和检测日期。

3. 如果接地电阻超过规定的范围(5Ω),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

四、静电消除装置的安装和维护1. 对于静电敏感的区域,应安装静电消除装置,包括静电消除器和静电导电地板。

2. 静电消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并由专业人员安装和调试。

3. 静电消除装置的维护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洁和检查工作,确保其正常工作。

五、操作人员的要求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

2. 操作人员应经常与地板接触,以帮助消散身上的静电。

六、注意事项1. 禁止在防静电地板上摆放易产生静电的物品,如纸张、塑料袋等。

2. 禁止在地板上摩擦或碾压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

3. 禁止在地板上使用导电性差的清洁剂和化学试剂。

4. 禁止使用静电敏感的设备或材料。

总之,防静电地板的接地规范对于保证地板的可靠性和人员、设备的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按照规范进行接地装置的选择和安装、接地线路的布置、接地系统的监测和维护,以及静电消除装置的安装和维护,才能有效地预防静电产生和积累,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静电接地设计规范是指为了避免静电危险和确保工作场所和设备安全的指南和要求。

以下是静电接地设计规范的一般内容:1. 静电危险评估:在设计静电接地系统之前,必须进行静电危险评估。

评估应包括危险源的确定、静电积累和放电的可能性、防护措施的现状评估等内容。

2. 静电接地系统的设计:静电接地系统应包括接地导线、接地装置和接地电阻等组成部分。

设计时应考虑以下要素:a. 接地导线的选择和安装:接地导线应选用足够导电能力的铜导线,其截面积和长度应根据具体情况计算确定。

导线的安装应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并采用安全可靠的连接方式。

b. 接地装置的选择和安装:接地装置可采用接地极、接地网或接地棒等形式。

选择和安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确保能有效地将静电放电到地面。

c. 接地电阻的计算和控制:接地电阻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测量接地电阻应使用合适的测试方法和仪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3. 静电接地系统的连接和维护:静电接地系统应与其他设备和结构的接地系统连接起来,以确保电位一致性和安全性。

接地系统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接地导线和接地装置的连接状态、清除接地系统周围的积尘等。

4. 静电危险防护措施:除了静电接地系统之外,还应采取其他防护措施,以避免静电危险。

这些措施包括:a. 使用静电导电材料和防静电设备:在适当的场所使用导电材料和防静电设备,以减少静电的积累和放电。

b. 控制和监测静电积累:控制和监测静电积累,在必要时采取放电措施,以避免静电火花引发火灾或爆炸。

c. 培训和宣传教育:对工作人员开展静电危险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静电接地设计规范的实施可以减少静电危险和提高工作场所和设备的安全性。

设计规范的内容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国家或地方的法规进行确定和调整。

同时,设计规范还需要与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相结合,以确保设计和实施的可行性和合规性。

静电接地、跨接规范依据

静电接地、跨接规范依据

一、《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 20675-1990)3.4.4 各种装载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如桶、瓶等,应放置在导电的地坪上,导电地坪应无绝缘油垢,并与接地线相连。

带轮子的小车,其轮子应采用有导电性能的材质制作。

计量用的台秤、地衡等应用连接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

小型容器应采用电池夹子、跨接线与接地干线相连接。

3.4.5 皮带输送机的皮带应尽量选用导电性的材质。

当皮带是绝缘性时,皮带的接头不应使用金属材料。

皮带罩必须接地,且固定牢固,不得与皮带有碰刮的现象。

二、《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T 3097-2017) 4.1.1 在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设备、管道、操作工具及人体等,有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而造成静电危害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5.1.1 固定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过滤器等)的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

覆土设备一般可不做静电接地。

三、《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50074-2014 ) 14.3.8 甲、乙和丙 A 类液体的汽车罐车或灌桶设施,应设置与罐车或桶跨接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14.3.9 易燃和可燃液体装卸码头,应设与船舶跨接的防静电接地装置。

四、《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9.3.1 对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内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设备和管道,均应采取接地措施。

9.3.2 在聚烯烃树脂处理系统、输送系统和料仓区应设置静电接地系统,不得出现不接地的孤立导体。

9.3.5 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装卸栈台应设静电专用接地线。

五、《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 15.2.17 气体和液体燃料管道应有静电接地装置。

六、《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2010) 3.7.10 对于设置在防爆区内的地上或管沟敷设的干式管道,应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

七、《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347-2004)7.0.7 当系统管道设置在有爆炸危险场所时,管道网金属件应设防静电接地。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对于石油化工行业来说,静电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隐患。

因为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静电,而如果静电不及时接地,就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

为了保障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必须要制定一套静电接地设计规范,针对不同的场合,进行不同的规范。

一、静电的形成及危害静电是指物体之间或物体自身的绝缘介质内电荷的不均匀分布而导致的电位差。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静电常常会在油气管道及容器等设备的运输、贮存、加工等过程中产生,而静电放电会引起燃爆事故。

二、静电接地设计规划静电接地的目的是将油气管道及容器等设备上的静电荷离开设备,以降低静电荷的积累,避免静电放电造成爆炸危险。

因此,静电接地设计规划应是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设备设计设备的设计中应考虑到静电接地的问题,所有的设备的接地均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和其它有关规程。

2.接地的形式放电接地可分为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两种形式,其划分取决于设备的性质、使用场合和安全要求。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许多设备需要同时采用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

3.接地电缆的选取接地电缆应采用铜芯线,电缆外皮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压性,电缆在线路中的敷设应符合规程要求。

4.接地导体的安装和在线路中的敷设接地导体应牢固地安装在容器、管道或设备的合适位置,接地导体的选择要合理,以保证接地良好,防止地阻过大或引起局部放电。

在线路中电缆的敷设应符合规程要求。

5.接地电阻的要求根据设备及场所的不同,可对接地电阻设定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经常使用的设备和场所接地电阻应小于1Ω。

对于仅偶尔使用的设备和场所,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对于石油、天然气、渣油罐等重要设备和场所,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0.5Ω。

三、静电接地的检验对于静电接地系统,还需要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接地的有效性。

检测内容应包括:接地装置与接地导体的接触良好性,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等电位性能等方面。

管道静电接地规范

管道静电接地规范

管道静电接地规范管道静电接地规范是为了确保工业管道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静电积聚,从而避免静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

以下是关于管道静电接地的规范要求:一、接地材料选择1. 接地材料应选用电导率高、耐腐蚀性好的材料,如镀锌钢、不锈钢等。

2. 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以确保电流能够快速地从管道中导出。

二、接地电极安装1. 接地电极应埋设在湿润的土壤或埋设有导电性材料的地下水中。

电极的埋设深度应不小于1.5米。

2. 接地电极数量应根据管道长度和直径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电流能够均匀地流过。

3. 接地电极间距应根据管道间距合理安排,一般不大于20米。

三、接地系统的连通1. 管道接地系统应与其他设备的接地系统连通,以确保整个系统具有相同的电位。

2. 接地系统的连通应采用可靠的导电材料,如导电铜带等。

四、接地系统的维护1. 定期检查接地装置的接触状态和电阻值,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2. 接地装置与管道之间的连接应使用紧固件进行固定,以防止松动或腐蚀。

五、防止接地回路断开1. 接地系统应采用双线接地方式,即主接地和备用接地并联。

2. 主接地和备用接地应分别连接不同的电源回路,以防止单点故障导致接地回路断开。

六、防止静电积聚1. 对于易积聚静电的管道,应采用导电涂层或安装导电带进行接地。

2. 在管道接地系统中设置接地装置,以及时将静电从管道中导出。

管道静电接地规范是确保工业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它在预防静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中起着关键作用。

遵循该规范要求,可有效减少静电积聚的可能性,保障工业管道的安全运行。

静电接地标准做法

静电接地标准做法

静电接地标准做法
静电接地标准做法如下:
1.接地极的安装:在安装接地极之前,需要先确定接地极的安装位置,并确保该位置没有
任何障碍物。

然后,将接地极插入土壤中,确保接地极与地面保持垂直。

在接地极的周围填充降阻剂,以提高接地效果。

2.接地线的连接:将需要接地的设备与接地极进行连接,可以使用金属线或电缆进行连接。

在连接时,需要确保连接牢固可靠,以避免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

3.接地电阻的测量:在安装好接地极和接地线后,需要进行接地电阻的测量,以确保接地
效果达到要求。

可以使用专门的电阻测量仪表进行测量,测量时需要确保测量仪表与接地线连接牢固。

4.定期检查和维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静电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

检查接地
极和接地线是否完好无损,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如果发现有损坏或松动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静电接地系统时,需要确保接地极和接地线的材质和规格符合要求,以确保接地效果达到要求。

另外,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静电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同时,还需要注意防止雷电等自然灾害对静电接地系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以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总之,静电接地是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安装和使用静电接地系统时,需要按照标准做法进行操作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并达到要求的接地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06-30批准2000-10―01实施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中石化(1995)建标字269号文的通知,由我公司主编的。

本规范共分四章和两个附录。

主要内容有:静电接地的范围、静电接地方式与静电接地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静电接地端了、接地板、接地支线、连接线、接地干线、接地体以及具体连接的一般规定: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场所的具体规定。

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近几年来石油化工有关静电接地设计(施工)经验,吸取了国外先进标准(日本的《静电安全指南》1988年版、美国《静电作业规范》NFPA77-93、《对静电、闪点和杂散电流引燃的预防》APIRP2003-91、英国《防静电通用规范》BS5958 1983年版等)有关静电接地范围、非导体带电性指标、物质分类及具体作法等内容。

征求了有关设计、生产、科研等方面的意见,对其中主要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我公司,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我公司的地址是:北京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邮编:100101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北京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参加编制单位:中国石油天然集团石化安全技术研究所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上海金山石油化工工程公司主要起草人:张洁谭凤贵于长一朱耀祥1 总则1.0.1 为了防止和减少静电伤害,保障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在石油化工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防静电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石油化工企业存在静电危害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静电接地设计。

1.0.3 静电接地是防止静电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

石油化工企业的防静电设计,应由工艺、配管、设备、储运、通风、电气等专业相互配合,综合考虑,并采取下列防止静电危害措施:1 改善工艺操作条件,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大量产生静电荷:2 防止静电积聚,设法提供静电荷消散通道,保证足够的消散时间,泄漏和导走静电荷;3 选择适用于不同环境的静电消除器械,对带电体上积聚着的静电荷进时行中和及消散;4 屏蔽或分隔屏蔽带静电的物体,同时屏蔽体应可靠接地;5 在设计工艺装置或制作设备时,应尽量避免存在高能量静电放电的条件,如在容器内避免出现细长的导电性突出物和未接地的孤立导体等;6 改善带电体周围环境条件,控制气体中可燃物的浓度,使其保持在爆炸极限以外;7 防止人体带电。

1.0.4 静电接地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地有关强制性标准规范的规定。

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J65-83的有关规定。

2 名词术语2.0.1 工业静电industrial static electricity静电是对观测者处于相对静止的电荷。

由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较之电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

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

工业静电是生产、储运过程中在物料、装置、人体、器材和构筑物上产生和积累起来的静电。

2.0.2 带电体electrified body正负电荷数量不相等,对外界显示电的特性的物体或系统。

2.0.3 带电区electrified area带电体上积聚静电的部位。

2.0.4 物质静电特征参数1 体积电阻率volume resistivity表征物体内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它是单位横截面积、单位长度上材料的电阻值,其单位为欧[姆]·米(Ω·m)2 表面电阻率surface resistivity表征物体表面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它是正方形材料两对边间的电阻值,与物体厚度及正方形大小无关,其单位为欧[姆](Ω)。

3 电导率conductivity表征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其与电场强度之乘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即σE=j。

电导率的单位为西[门子]/米(S/m)。

2.0.5 静电起电、积聚和消散1 静电起电electrostatic electrification由于物体的接触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原因,使物体正负电荷失去平衡或电荷分布不均,而在宏观上呈现带电的过程。

2 静电积聚electrostatic accumulation由于某种起电因素使物体上静电起电的速率超过静电消散的速率而在其上呈现静电荷的积累过程。

3 静电泄漏electrostatic leakage带电体上的电荷通过带电体自身或其他物体等途径向大地传导而使之部分或全部消失的过程。

4 静电消散electrostatic dissipation[decay]带电体上的电荷由于静电中和、静电泄漏、静电放电而使之部分或全部消失的过程。

5 静电静置时间time of repose;time of rest在有静电危险的场所进行生产时,由设备停止操作到物料(通常为液体)所带静电消散至安全值以下,允许进行下一步操作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6 电荷弛豫时间relaxation time of charge带电体上的电荷(或电位)消散(或下降)至其初始值的1/e时所需要的时间。

7 杂散电流stray current任何不按指定的通路而流动的电流,这些非指定的通路可以是大地、与大地接触的管线和其它金属物体或构筑物。

2.0.6 静电放电现象1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当带电体周围的场强超过周围介质的绝缘击穿场强时,因介质产生电离而使带电体上的电荷部分或全部消失的现象。

2 静电放电能量electrostatic discharge energy带电体所形成的静电场,通过静电放电所释放出来的总能量。

3 电晕放电corona discharge发生在不均匀的、场强很高的电场中的辉光放电。

电晕放电时,在电极周围有微弱发光的电晕层。

4 刷形放电brush discharge指发生于带电量大的绝缘体与导体之间空气介质中的一种放电形式。

该放电形式放电通道不集中,呈分枝状。

5 传播型刷形放电brush discharge with propagation form在高速起电场所及静电非导体背面衬有接地导体的情况下,在静电非导体上所发生的放电能量集中、引燃能力强,并带有声光特征的一种放电。

6 火花放电spark discharge由于分隔两电极间的空气或其他电介质材料突然袭击然被击穿,使电流急剧上升,电压急剧下降,引起带有瞬间闪光、并有集中通道的短暂放电现象7 尖端放电discharge at sharp point在带电导体曲率半径很小处所发生的放电现象2.0.7 材料1 静电导体static conductor一种具有较低的电阻率,除非使它与地绝缘,否则其上难于积聚静电荷的材料。

2 静电非导体static non-conductor一种具有很高的电阻率,因此能在其上积聚足够数量的静电荷而引起各种静电现象的材料。

3 导静电材料static conductive material指金属和碳等电导率大的材料,以及用其他方法(如在绝缘材料中掺入导电材料等)使物体具有导静电性能的材料。

4 防静电织物anti-static fabric通过某种工艺方法,使纤维表面电阻率降低,从而形成或生产出的一种具有防止静电积聚的织物。

2.0.8 静电安全有灾害预防1 静电安全electrostatic safety指在生产过程有各种环境(系统)中,不发生由于静电现象而导致人的伤害、设备损坏或财产损失的状况和条件。

2 静电故障electrostatic accident由于某种静电现象的作用,导致生产系统、设备、工艺过程、材料、产品等发生故障、损害(如生产率下降、产品质量不良,以致失效、破坏等)的现象或事件。

3 静电灾害electrostatic disaster由于静电放电而导致发生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危害、损害的现象或意外事件(如火灾、爆炸、静电电击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二次事故等)。

4 静电电击electrostatic shock由于带电体向人体,或带静电的人体向接地的导体,以及人体相互间发生静电放电,其所产生的瞬间冲击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病理生理效应。

5 二次事故secondary accident由于静电电击使人体失去平衡,导致人员由高空坠落或触及其他障碍物而引起的伤害;或造成已存在的火灾、爆炸的后果进一步扩大等危害的现象或事件。

6 静电危险场所area of electrostatic hazards空间存在可由静电引爆的爆炸性混合物,或对其进行直接加工、处理和操作等工艺作业场所的统称。

2.0.9 静电接地1 静电接地系统electrostatic earthing system带电体上的电荷向大地泄漏、消散的外界导出通道。

2 直接静电接地direct static earthing通过金属导体使物体接地的一种接地方式。

3 间接静电接地indirect static earthing通过非金属导电材料或防静电材料以及防静电制品使物体接地的一种接地方式。

4 连接connection将彼此间没有良好导电通路的物体进行导电性连接,使相互间大体上处于相同电位的措施。

5 静电接地的电阻分类a静电泄漏电阻leakage resistance of static electricity物体在不带电的情况下,物体的被测点对大地的总电阻。

b静电接地电阻earthing resistance of static electricity指静电接地系统的对地电阻。

直接静电接地电阻为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

间接静电接地电阻为被接地物体的接地极与大地之间的总电阻,主要由导电、防静电材料或防静电制品的电阻决定。

3 一般规定3.1 静电接地的范围3.1.1 在生产加工、储运过程中,设备、管道、操作工具及人体等,有可能产生和积聚静电而造成静电危害时,应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3.1.2 在进行静电接地时,必须注意下列部位的接地:1 装在设备内部而通常从外部不能进行检查的导体;2 装在绝缘物体上的金属部件;3 与绝缘物体同时使用的导体;4 被涂料或粉体绝缘的导体;5 容易腐蚀而造成接触不良的导体;6 在液面上悬浮的导体。

3.1.3 各种静电消除器的接地端,应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接地。

3.1.4 在下列情况下,可不采取专有的静电接地措施(计算机、电子仪器等除外):1 当金属导体已与防雷、电气保护、防杂散电流、电磁屏蔽等的接地系统有电气连接时;2 当埋入地下的金属构造物、金属配管、构筑物的钢筋等金属导体间有紧密的机械连接,并在任何情况下金属接触面间有足够的静电导通性时;3 当金属管段已作阴极保护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