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火处理
常见的退火问题及解决技巧
应力消除退火则是在变态点以下450~650℃加热一段时间后徐徐冷却至室温,可消除钢材内部在切削、冲压、铸造、熔接过程所產生的残留应力。对碳钢而言,参考的加热温度為625±25℃;对合金钢而言,参考的加热温度為700±25℃。持温时间亦会有所差异,对碳钢而言,保持时间為每25mm厚度持温1小时;对合金钢而言,保持时间為每25mm厚度持温2小时,冷却速率為每后25mm以275℃/小时以下的冷却速率冷却之。
常体结构?
退火处理会使钢材变软,淬火处理会使钢材变硬,相比较之下,如施以『正常化』处理,则可获得层状波来铁组织,可有效改善钢材的切削性及耐磨性,同时又兼具不会產生裂痕、变形量少与操作方便等优点。然而正常化处理是比较难的一种热处理技术,因為它採用空冷的方式冷却,会受到许多因素而影响空冷效果,例如夏天和冬天之冷却效果不同、工件大小对空冷速率有别、甚至风吹也会影响冷却速率。因此正常化处理要使用各种方法来维持均一性,可利用遮阳、围幕、坑洞、风扇等。
完全退火处理主要目的是要软化钢材、改善钢材之切削性,其热处理程序為加热至A3点以上20~30℃(亚共析钢)或A1点以上30~50℃持温一段时间,使形成完全沃斯田体组织后(或沃斯田体加雪明碳体组织),在A1点下方50℃使充分发生波来体变态,获至软化的钢材。另外应力消除退火则是在变态点以下450~650℃加热一段时间后徐徐冷却至室温,可消除钢材内部在切削、冲压、铸造、熔接过程所產生的残留应力。
如何预防加热变形?
预防加热变形的发生,最好是缓慢加热,并实施预热处理。一般钢材在选择预热温度时,可依下列準则来选定预热温度:(1)以变态点以下作為预热温度,例如普通钢约在650~700℃,高速钢则在800~850℃左右。(2)以500℃左右作為预热温度。(3)二段式预热,先在500℃左右作第一段预热,保持一段时间充分预热后,在将预热温度调高至A1变态点以下。(4)三段式预热,针对含有高含量合金之大型钢材,例如高速钢,有时需要在1000~1050℃作第三段预热。
退火处理_精品文档
退火处理退火处理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热处理方法,通过控制金属材料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其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
它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特别是在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和材料科学领域。
一、退火的目的退火处理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金属材料中的内部应力,改善其塑性和韧性,提高其加工性能和性能稳定性。
退火处理可以使金属材料恢复到其本来的结构状态,或者通过改变结构来改善其性能。
二、退火的类型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退火处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全退火全退火是最常用的退火处理方法之一,它将金属材料加热到特定温度,然后保持一段时间,最后缓慢冷却。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消除金属材料中大部分的内部应力,改善其晶体结构、塑性和韧性。
2. 预退火预退火是在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进行的一种退火处理方法。
在金属加工过程中,由于变形和应力的作用,材料会产生内部应力,影响其性能和稳定性。
预退火可以在加工前或加工过程中,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消除这些应力,提高加工性能和稳定性。
3. 理化退火理化退火是一种结合热处理和化学处理的退火方法。
它将金属材料加热到特定温度,然后在某种气氛或液体中进行一定的化学处理,最后进行冷却。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并增加其抗腐蚀性和耐磨性。
4. 高温退火高温退火是一种在高温下进行的退火方法,通常用于改善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强度。
高温退火可以使金属材料的晶粒生长,提高其晶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塑性,同时改善其抗变形和抗断裂性能。
三、退火的过程退火处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过程:1. 加热加热是退火处理的第一步,它将金属材料加热到特定温度,以改变其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
不同的金属材料有不同的加热温度要求,通常根据金属的熔点、晶体结构和性能要求来确定加热温度。
2. 保温保温是将金属材料在加热到目标温度后保持一定时间,使其晶体结构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
保温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金属材料的类型和厚度,通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冷却冷却是将金属材料从加热温度迅速冷却到室温的过程。
锻件常用的热处理方法退火
锻件常用的热处理方法退火
锻件常用的热处理方法之一是退火。
退火是指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以适当速度冷却至室温。
退火可以改善锻件的组织性能,减轻内应力,提高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
常见的退火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全退火:将锻件加热到高于临界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
适用于各种锻件。
2. 球化退火:将锻件加热至高于临界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通过较慢的冷却使组织转变为球状。
适用于合金钢、工具钢等。
3. 精细退火:将锻件加热至高于临界温度,保温后通过较快的冷却获得细小的晶粒尺寸。
适用于提高锻件的强度和韧性。
4. 均匀退火:将锻件加热至高于临界温度,保温后通过较慢的冷却使晶粒尺寸得到均匀分布。
适用于大型锻件或晶粒不均匀的锻件。
5. 线加热退火:采用电阻加热或电子束加热,将锻件加热至退火温度,通过较慢的冷却进行退火。
适用于特殊形状或大型锻件。
这些退火方法的选择要根据锻件的具体材料和要求来决定,以达到锻件组织和性
能的优化。
退火热处理规范
山西方盛液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退火热处理规范在遵守《热处理安全技术操作规范》、JB4406-87《热处理安全技术的一般规定》和现有设备电加热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制订以下三种退火工艺1、焊接件类的退火工艺流程A、焊接件以低于300℃进炉B、加热温度:600-650℃,对薄壁、细长、大而薄的易变形焊接件,退火温度应取下限。
C、加热速度:100-150℃/小时。
D、保温时间:以焊接结构件最厚(或直径最大)的断面计算,每25mm为1小时,计算不足1小时,一般保温时间为2-4小时。
E、冷却速度:随炉冷至300℃以下出炉空冷。
检验标准: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检查有无裂纹,检查变形有无误差,对退火变形超差的工件允许进行校正。
若变形量较大,校正工作量大的焊接件,应再进行一次应力退火处理。
对表面质量要求高的焊接件检查表面质量及氧化情况。
注:本规范适用于低碳结构钢焊接结构件消除残余应力退火。
2、铸件类的退火工艺流程铸件脱模后,必须经过退火才能进入后续加工工序。
目的:消除内应力和稳定尺寸,消除铸件的白口组织和提高铸件表面的硬度及耐磨性。
第一、灰铸铁类退火工艺流程:A、去应力退火:将铸件缓慢加热到500-560℃,保温2小时左右,然后以极缓慢的速度随炉冷至150-200℃后出炉。
注意:退火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会引起石墨化,降低铸件强度和硬度,这是不适宜的。
B、消除白口、改善切削加工性的退火工艺:将铸件加热到800-900℃,保温2-5小时,使共晶渗碳体发生分解,然后又在随炉缓慢冷却过程中,使二次渗碳体及共析渗碳体发生分解,待随炉缓冷到500-400℃时,再出炉空冷,这样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
若保温后采用较快的冷却速度,可以增加铸件强度和耐磨性。
第二、球墨铸铁类退火工艺流程:A、去应力退火:球墨铸铁的弹性模量以及凝固时收缩率比灰铸铁高,故铸造内应力比灰铸铁约大2倍。
对于不再进行其他热处理的球墨铸铁铸件,都应进行去应力退火。
热处理工艺中的退火处理及其效果
热处理工艺中的退火处理及其效果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和冷却速率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在热处理工艺中,退火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主要用于减轻应力、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以及提高其机械性能。
本文将探讨退火处理在热处理工艺中的重要性和效果。
一、退火处理的定义退火处理是指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以适当的速率冷却,以改变其结构和性能的过程。
退火处理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加热阶段、保温阶段和冷却阶段。
在加热阶段,材料被加热到退火温度以上;在保温阶段,材料在退火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在冷却阶段,材料被迅速冷却至室温。
二、退火处理的效果1. 应力消除: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应力的影响,如内应力、残余应力等。
退火处理可以通过减轻这些应力,提高材料的稳定性。
在退火过程中,材料的结构会发生调整,从而减少或消除内部应力,使材料更加稳定。
2. 组织改善:退火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使晶界移动和再结晶发生。
在退火过程中,晶界和晶内的缺陷会重新排列,结晶体尺寸增大,晶粒形态得以改善。
这些结构上的变化可以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增加其疲劳寿命。
3. 机械性能提升:退火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
材料经过退火处理后,其强度和硬度有所降低,但韧性和塑性得到提高。
退火处理还可改善材料的疲劳寿命和高温性能,使其更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
4. 尺寸稳定性改善:退火处理可以减少材料的尺寸变化。
在某些情况下,材料在制造过程中会发生尺寸变形或形状不稳定的问题。
通过退火处理,材料的形状和尺寸可以得到稳定,避免因尺寸变化而引起的问题。
三、常见的退火处理方法1. 线性退火:线性退火是最简单的退火处理方法之一。
在线性退火过程中,材料被加热到退火温度,然后以恒定速率冷却至室温。
这种方法适用于某些低碳钢和合金钢,可以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2. 等温退火:等温退火是将材料加热到退火温度后保持一段时间,使其达到热平衡状态,然后再冷却至室温。
等温退火可以通过控制保温时间和温度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塑料产品的退火处理
塑料产品的退火处理(时间:2006-3-16 9:26:31 共有808人次浏览)塑料制品的退火处理是指塑料在料筒里塑化不均或者产品在模腔内冷却速度不均而引起产品内应力的存在导致产品在以后有变形.开裂.老化等原因。
退火处理是在产品在室内,用热液体介质如热水,热矿物油,热甘油等液体,加热到比产品使用温度高20-35度或者比产品的热变形温度低25-35度的温度下,将产品放进去,退火的时间长短要视产品的壁厚而定,越厚的壁要退火的时间越长。
要注意,经退火的产品拿出热液体后要摆平让它自然冷却,不可以用冷水采取速冷的方法。
退火的产品一般为PC,PS等塑料,对于POM,PVC等塑料就不用退火处理的。
注塑成型开模时或顶出时成品破裂解决方法(时间:2006-3-17 7:12:57 共有787人次浏览)注塑工艺设定要考虑的7个因素(时间:2006-3-2 16:13:36 共有632人次浏览)一、收缩率热塑性塑料成型收缩的形式及计算如前所述,影响热塑性塑料成型收缩的因素如下:1.1塑料品种热塑性塑料成型过程中由于还存在结晶化形起的体积变化,内应力强,冻结在塑件内的残余应力大,分子取向性强等因素,因此与热固性塑料相比则收缩率较大,收缩率范围宽、方向性明显,另外成型后的收缩、退火或调湿处理后的收缩率一般也都比热固性塑料大。
1.2塑件特性成型时熔融料与型腔表面接触外层立即冷却形成低密度的固态外壳。
由于塑料的导热性差,使塑件内层缓慢冷却而形成收缩大的高密度固态层。
所以壁厚、冷却慢、高密度层厚的则收缩大。
另外,有无嵌件及嵌件布局、数量都直接影响料流方向,密度分布及收缩阻力大小等,所以塑件的特性对收缩大小、方向性影响较大。
1.3进料口形式、尺寸、分布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料流方向、密度分布、保压补缩作用及成型时间。
直接进料口、进料口截面大(尤其截面较厚的)则收缩小但方向性大,进料口宽及长度短的则方向性小。
距进料口近的或与料流方向平行的则收缩大。
退火的工序操作方法包括
退火的工序操作方法包括
退火是一种金属加工工序,其目的是通过加热金属材料至一定温度后再冷却,以调整金属的晶体结构,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
以下是退火的工序操作方法:
1. 清洁:在进行退火之前,需要先将金属材料进行清洁,以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氧化物。
2. 预热:将金属材料放入炉中,逐渐升温至一定温度。
预热的目的是使材料达到均匀的温度,以防止热应力和变形。
3. 保温:达到目标温度后,将材料保持在该温度下一段时间。
保温时间根据材料的类型和尺寸而定,通常为几分钟到几小时。
4. 冷却:退火完成后,将金属材料从炉中取出,进行冷却。
冷却可以通过自然冷却或水冷等方式进行。
5. 处理:对于某些特殊材料,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水淬火、油淬火、搅拌冷却等。
这些处理方法可以进一步调整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材料和应用领域可能有不同的退火工艺和参数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选择。
注塑制品为什么要退火处理、处理方法
前言:因为工厂的PC材料产品需要退火处理,所以在网上搜集了一些相关的资料。
自己学习了,也提供有需要的朋友分享一下。
塑料产品变形.开裂.老化的原因和退火处理塑料制品的退火处理是指塑料在料筒里塑化不均或者产品在模腔内冷却速度不均而引起产品内应力的存在导致产品在以后有变形.开裂.老化等原因。
退火处理是在产品在室内,用热液体介质如热水,热矿物油,热甘油等液体,加热到比产品使用温度高20-35度或者比产品的热变形温度低25-35度的温度下,将产品放进去,退火的时间长短要视产品的壁厚而定,越厚的壁要退火的时间越长。
要注意,经退火的产品拿出热液体后要摆平让它自然冷却,不可以用冷水采取速冷的方法。
退火的产品一般为PC,PS等塑料,对于POM,PVC等塑料就不用退火处理的。
/news_view.asp?id=56注塑制品为什么要退火处理?怎样进行退火处理?注塑制品生产成型过程中,由于原料塑化的不均匀或者是在注射成型时模具温度的不均衡,使制品成型时冷却降温速度不一致,造成制品产生不均匀结晶、取向和收缩,结果使制品产生内应力。
由于制品中内应力的作用,在使用或贮存时,制品的性能发生变化或者出现变形或裂纹等现象。
为了消除或减少成型制品中的内应力、避免制品在贮存或应用时产生较大的变形或开裂,对成型后的一些制品要进行退火处理。
注塑制品的退火方法如下。
把成型脱模后的注塑制品放在有一定温度的加热介质(如油、液体石蜡或甘油)或有热空气循环的供箱中,加热温度要低于制件的热变形温度20℃左右。
不同塑料制品的热处理退火条件可参照表1。
热处理时间达到要求后,制件随介质一起缓慢降温至室温。
注意,处理后的制品如果急剧降温或直接从热处理介质中取出降温,制品由于冷却速度的不同,又会产生新的内应力。
表1塑料制品的热处理退火条件塑料名称处理介质制品厚度/mm处理温度/℃ABS水或空气―60~75PS水或空气≤660~70 >670~77塑料名称处理介质制品厚度/mm处理温度/℃PMMA空气-75POM 空气 2. 5160油 2.5160PP空气≤3150≤6HDPE水≤6100 >6PC油或空气1120~130 3120~130 >6130~140PET充氮炉3130~150 PBT充氯炉3130~150 PA6水>6100PA66油3~6130水/乙酸钾(1/1.25)3~6100/ask/show.aspx?askid=1456超韧PC为什么会裂我司用一款超韧PC的手机料去给客户试料,打出来样品后,他放到测试液中90秒,拿出来,所有的制件都会在同一个地方裂开。
塑料产品的退火处理
塑料产品的退火处理塑料制品的退火处理是指塑料在料筒里塑化不均或者产品在模腔内冷却速度不均而引起产品内应力的存在导致产品在以后有变形.开裂.老化等原因。
退火处理是在产品在室内,用热液体介质如热水,热矿物油,热甘油等液体,加热到比产品使用温度高20-35度或者比产品的热变形温度低25-35度的温度下,将产品放进去,退火的时间长短要视产品的壁厚而定,越厚的壁要退火的时间越长。
要注意,经退火的产品拿出热液体后要摆平让它自然冷却,不可以用冷水采取速冷的方法。
退火的产品一般为PC,PS等塑料,对于POM,PVC等塑料就不用退火处理的。
注塑成型开模时或顶出时成品破裂解决方法注塑工艺设定要考虑的7个因素一、收缩率热塑性塑料成型收缩的形式及计算如前所述,影响热塑性塑料成型收缩的因素如下:1.1塑料品种热塑性塑料成型过程中由于还存在结晶化形起的体积变化,内应力强,冻结在塑件内的残余应力大,分子取向性强等因素,因此与热固性塑料相比则收缩率较大,收缩率范围宽、方向性明显,另外成型后的收缩、退火或调湿处理后的收缩率一般也都比热固性塑料大。
1.2塑件特性成型时熔融料与型腔表面接触外层立即冷却形成低密度的固态外壳。
由于塑料的导热性差,使塑件内层缓慢冷却而形成收缩大的高密度固态层。
所以壁厚、冷却慢、高密度层厚的则收缩大。
另外,有无嵌件及嵌件布局、数量都直接影响料流方向,密度分布及收缩阻力大小等,所以塑件的特性对收缩大小、方向性影响较大。
1.3进料口形式、尺寸、分布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料流方向、密度分布、保压补缩作用及成型时间。
直接进料口、进料口截面大(尤其截面较厚的)则收缩小但方向性大,进料口宽及长度短的则方向性小。
距进料口近的或与料流方向平行的则收缩大。
1.4成型条件模具温度高,熔融料冷却慢、密度高、收缩大,尤其对结晶料则因结晶度高,体积变化大,故收缩更大。
模温分布与塑件内外冷却及密度均匀性也有关,直接影响到各部分收缩量大小及方向性。
退火处理报告模板
退火处理报告模板
1. 背景介绍
退火处理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热处理方法,旨在提高材料机械性能和寿命。
本报告旨在介绍一次钢材的退火处理过程以及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2. 实验方法
2.1 材料准备
制备一块直径为50mm的正方形钢材,该钢材的化学成分表如下:
材料C(%) Mn(%) Si(%) S(%) P(%)
钢材0.15 0.5 0.25 0.01 0.01
将材料进行表面处理,清除材料表面的氧化层和杂质。
2.2 退火处理
将制备好的材料置于空气中,进行加热和保温处理:
加热温度保温时间
800℃60分钟
待材料冷却至室温后,进行测试。
3. 实验结果
3.1 材料性能测试
对经过退火处理后的材料进行拉伸和硬度测试,测试条件如下:
•拉伸测试:跨距50mm,位移速度5mm/min。
•硬度测试:Vickers硬度测试,载荷重2.94N,保温时间15秒。
3.2 实验数据
测试项未经处理经退火处理后
抗拉强度(MPa) 560 750
屈服强度(MPa) 390 550
伸长率(%) 10 20
硬度(HV) 170 230
4. 结论
通过对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经过800℃,60分钟的退火处理后,钢材的强度和硬度均有显著提
高。
2.经过退火处理后,材料的韧性和塑性也得到了提高,伸长率增加了一
倍。
综上所述,退火处理是一种有效提高金属材料性能的方法,可以在保证材料强度和硬度的同时,增加材料的韧性和塑性,提高其机械性能和寿命。
参考文献
•《材料加工原理与工艺》,龙宏著,2015年。
退火处理的工艺特点、目的及应用
工艺特点
目的和应用
扩散退火
将工件加热至Ac3+(150~200)摄氏度,长时间保温后冷却
使钢材成份均匀。用于消除铸钢及锻轧件等的成份偏析
完全退火
将工件加热至Ac3+(150~200)摄氏度,保温后缓慢冷却
使钢材成份均匀,硬度降低。用于铸、焊件及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锻轧件等
不完全退火
将工件加热至Ac3+(40~60)摄氏度,保温后缓慢冷却
使钢材成份均匀,硬度降低。用于中、高碳钢和低合金钢锻轧件等(组织均匀程度低于完全退火)
等温退火
将工件加热至Ac3+(30~50)摄氏度(亚共析钢)或将工件加热至Ac1+(20~40)摄氏度(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保持一定时间,随炉冷却至稍低于Ar1的温度,进行等温转变,然后空气冷却(简称空冷)
使钢材成份均匀,硬度降低。防止产生白点。用于中碳合金钢和某些高碳合金钢的重型铸锻件及冲压件等(组织与硬度比完全退火更为均匀)
所谓退火就是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相变或不相变)保温后缓慢冷下来,或通过相变以获得珠光体组织,或不发生相变以消除应力降低硬度的一种热处理方法。
退火的目的和应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为下道工序做准备;
3、消除铸、锻、焊、轧、冷加工等所产生的内应力。
球化退火
在长稍高和稍低于Ac1温度间交替加热及冷却或在稍低于Ac1温度保温,而后慢冷
使钢材碳化物球化,降低硬度,提高塑性,用于工模具、轴承件及结构钢冷挤压件等。
再结晶退火
加热至Ac1~(50~150摄氏度),保温后冷却
用于经加工更化的钢件降低硬度,提高塑性,用以加工继续进行,因此,再结晶退火是冷作加工后钢的中间退火
退火工艺流程
退火工艺流程退火工艺是指利用热处理方法,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
退火工艺是金属热处理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工艺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金属材料加工中。
退火工艺是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晶粒结构,来改变其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
通过退火工艺,可以消除金属内部的应力,提高金属的塑性和韧性,改善金属的加工性能。
同时,退火工艺还可以消除金属材料的残余应力,提高金属的表面光洁度和耐腐蚀性能。
退火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
首先是加热阶段,将金属材料置于加热炉内,通过加热炉的加热源(如燃气、电阻丝等)进行加热,使金属材料均匀升温至所需退火温度。
加热过程中,要控制加热速度,确保金属材料均匀加热,避免因温度过高、过低造成金属变形或烧焦。
加热到所需温度后,进入保温阶段。
保温时间根据金属材料的不同和所需的退火结果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保温时间较短,可以使金属材料的晶粒生长细化,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而长时间保温,则可以使晶粒长大,提高金属材料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最后是冷却阶段,冷却方法有多种,可以用空气冷却、水冷却、油冷却等。
冷却速度的选择根据金属材料的不同和所需的退火效果来确定。
快速冷却可以使金属材料保持较细小的晶粒结构,提高金属的硬度和强度。
而慢速冷却,则可以使晶粒生长缓慢,提高金属材料的韧性和延展性。
除了基本的退火工艺流程,还有一些特殊的退火工艺。
如偏析退火、淬火回火退火等。
偏析退火是利用金属材料中原子偏析现象和相变过程,通过加热和冷却的方式,调节材料中的成分分布,以改善材料的性能。
淬火回火退火是将金属材料先进行快速冷却(淬火),再进行回火退火,可以在保持金属硬度的基础上提高金属的韧性和延展性。
总之,退火工艺是金属材料加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调整退火工艺参数,可以得到所需的金属材料性能,提高金属材料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金属材料和工艺要求,合理选择合适的退火工艺流程,以获得最佳的退火效果。
退火工艺流程
退火工艺流程
《退火工艺流程》
退火是一种对金属材料进行热处理的工艺,通过加热和冷却的过程来改变材料的结晶状态和性能。
退火工艺流程在金属加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材料的硬度,增加塑性,改善加工性能,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强度。
退火工艺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加热
首先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达到所需的结晶状态。
根据不同的金属材料和要求的性能,加热温度和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2. 保温
在达到所需温度后,需要将金属材料保持在这个温度下一定的时间,以确保金属内部的组织能够完全达到均匀稳定状态。
这个步骤也被称为恒温保温。
3. 冷却
经过保温后,将金属材料慢慢地冷却到室温。
冷却速度的调整对材料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通常采用缓冷的方式进行。
通过这一系列的加热、保温和冷却过程,金属材料的结晶状态和组织结构会发生改变,从而使材料的性能得到提高。
退火工艺流程在金属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改变金属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等性能,以满足不同场合的要求。
同时,良好的退火工艺流程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材料的内应力,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和稳定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技术。
退火工艺流程
退火工艺流程退火是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热处理工艺,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退火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使材料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退火工艺流程是指在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对材料进行退火处理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下面将详细介绍退火工艺流程的具体内容。
首先,进行预处理。
在进行退火处理之前,需要对金属材料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除油、除锈等工序,以确保材料表面清洁,并且去除杂质和氧化层,为后续的退火处理做好准备。
其次,进行加热。
将经过预处理的金属材料放入加热炉内,进行加热处理。
加热温度是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成分和加工要求而定,一般情况下,加热温度控制在材料的临界温度以上。
加热的目的是使金属材料达到一定温度,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随后,进行保温。
在金属材料达到所需的加热温度后,需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保温处理。
保温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金属材料的种类和加工要求,一般情况下,保温时间越长,组织结构的改变越明显,性能的提升也越显著。
然后,进行冷却。
在金属材料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处理后,需要进行冷却处理。
冷却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自然冷却,也可以是采用水冷、油冷等介质进行快速冷却。
冷却的方式和速度对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最后,进行后处理。
在金属材料经过退火处理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后处理工序,包括清洗、除氧化层、表面处理等,以确保材料的表面光洁度和质量。
总之,退火工艺流程是金属材料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的退火工艺流程,可以改善金属材料的性能,提高材料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为材料的进一步加工和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希望本文对退火工艺流程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铝及铝合金的热处理退火处理
铝及铝合金的热处理退火处理
铝及铝合金的热处理退火处理
目的:
展伸用材料包括压延用材料,挤压用材料及锻造用材料,通常其制造程序为:
熔铸→热加工→冷加工→材料成品
在热加工或冷加工的过程中,材料发生加工硬化的情况,使强度变大或导致加工硬化的情况,使强度变大或导致加工性减低。
为消除这些加工硬化,于冷加工前,中或后所施的热处理即为退火处理,其目的在使材料具有使用上所需要的程度。
分类:
由于退火条件的不同而分:
1、部分退火:
仅消除部份加工硬化,处理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实际温度则视强度而定,强度愈高则处理温度较低。
2、完全退火:
处理温度在材料的再结晶温度或稍高使材料发生再结晶而完全消除加工硬化,亦使强度达到最低的状态。
退火处里就时机而分:
1、中间退火:
再冷加工开始之前或冷加工过程中,所加的退火处理,通常为完全退火,其目的在恢复其加工性,使接下去的加功能较顺利,及控制其组织状态,俾能适合于最终成品的要求。
2、最终退火:
主要目的再调整成品最后的强度水平亦即调整炼度。
-1/1-。
金属冶炼过程中的冷却与退火处理
在金属冶炼过程中,冷却速度的精确控制对于获得优质金属材料至关重要。如果 冷却速度过快或过慢,可能会导致金属材料的内部结构不均匀,影响其机械性能 。
解决方案
采用先进的冷却技术,如喷雾冷却、真空冷却等,以实现精确控制冷却速度。同 时,优化冷却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和时间控制,确保金属材料获得最佳的微观结构 和机械性能。
稳定金属材料的组织和结构
退火处理可以促使金属材料内部的原子或分子的 排列更加规则,从而稳定其组织和结构,保证金 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
退火处理的过程
1 2
将金属材料加热至适当的温度
根据金属材料的种类和所需的退火效果,将金属 材料加热至适当的温度。
保持恒温
在达到适当的温度后,保持一段时间,使金属材 料充分发生退火反应。
02 冷却处理
快速冷却
01
02
03
淬火
将金属加热至临界点以上 ,然后迅速冷却,使金属 内部结构发生改变,提高 硬度。
防止氧化
快速冷却可以减少金属在 高温下暴露的时间,降低 氧化的风险。
减小变形
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 可以在快速冷却时得到抑 制,减小金属变形。
慢速冷却
退火
将金属缓慢冷却至室温, 使金属内部结构逐渐变化 ,降低硬度,提高延展性 。
退火
在金属冶炼过程中,退火处理可以消 除铸造或锻造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 提高金属的塑性和韧性,使金属更容 易加工。
在金属加工中的应用
冷却
在金属加工过程中,冷却液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降低切削温度,减少工件的热变 形,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退火
对于一些难以加工的金属材料,退火处理可以降低其硬度,使其更容易进行切 削、钻孔等加工操作。
退火处理名词解释
退火处理名词解释
退火处理主要是指将材料曝露于高温很长一段时间后,然后再慢慢冷却的热处理制程。
退火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释放应力、增加材料延展性和韧性、产生特殊显微结构等。
退火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
退火热处理分为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和去应力退火,扩散退火,球化退火,再结晶退火。
退火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用拉伸试验来检测,也可以用硬度试验来检测。
许多钢材都是以退火热处理状态供货的,钢材硬度检测可以采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B硬度,对于较薄的钢板、钢带以及薄壁钢管,可以采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检测HRT硬度.把钢加热到临界点Ac1以上或以下的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随后在炉中或埋入炉中或导热性较差的介质中,使其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稳定的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为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叫做退火。
退火的实质是将钢加热到奥氏体化后进行珠光体转变,退火后的组织是接近平衡后的组织。
退火的目的:
(1)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便于机加工和冷变形加工;
(2)均匀钢的化学成分及组织,细化晶粒,改善钢的性能或为淬火作组织准备;
(3)消除内应力和加工硬化,以防变形和开裂。
退火和正火主要用于预备热处理,对于受力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退火和正火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
退火方法的分类
常用的退火方法,按加热温度分为:
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上的相变重结晶退火:完全退火、扩散退火、不
完全退火、球化退火。
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下的退火:再结晶退火、去应力退火。
七类退火方式
1、完全退火
工艺:将钢加热到Ac3以上20~30℃,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随炉)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完全奥氏体化)。
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钢(wc=0.3~0.6%),一般是中碳钢及低、中碳合金钢铸件、锻件及热轧型材,有时也用于它们的焊接件。
低碳钢完全退火后硬度偏低,不利于切削加工;过共析钢加热至Accm以上奥氏体状态缓慢冷却退火时,Fe3CⅡ会以网状沿晶界析出,使钢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显著降低,给最终热处理留下隐患。
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和改善钢的切削加工性。
亚共析钢完全退火后的组织为F+P。
实际生产中,为提高生产率,退火冷却至500℃左右即出炉空冷。
2、等温退火
完全退火需要的时间长,尤其是过冷奥氏体化比较稳定的合金钢。
如将奥氏
体化后的钢较快地冷至稍低于Ar1温度等温,是A转变为P,再空冷至室温,可大大缩短退火时间,这种退火方法叫等温退火。
工艺:将钢加热到高于Ac3(或Ac1)的温度,保温适当时间后,较快冷却到珠光体区的某一温度,并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然后空冷至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与完全退火相同,转变较易控制。
适用于A较稳定的钢:高碳钢(wc>0.6%)、合金工具钢、高合金钢(合金元素的总量>10%)。
等温退火还有利于获得均匀的组织和性能。
但不适用于大截面钢件和大批量炉料,因为等温退火不易使工件内部或批量工件都达到等温温度。
3、不完全退火
工艺:将钢加热到Ac1~Ac3(亚共析钢)或Ac1~Accm(过共析钢)经保温后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主要用于过共析钢获得球状珠光体组织,以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球化退火是不完全退火的一种。
4、球化退火
使钢中碳化物球状化,获得粒状珠光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工艺:加热至Ac1以上20~30℃温度,保温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2~4h 为宜,冷却方式通常采用炉冷,或在Ar1以下20℃左右进行较长时间等温。
主要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如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轴承钢等。
过共析钢经轧制、锻造后空冷的组织是片层状的珠光体与网状渗碳体,这种组织硬而脆,不仅难以切削加工,在以后的淬火过程中也容易变形和开裂。
球化退火得到
球状珠光体,在球状珠光体中,渗碳体呈球状的细小颗粒,弥散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
球状珠光体与片状珠光体相比,不但硬度低,便于切削加工,而且在淬火加热时,奥氏体晶粒不易粗大,冷却时变形和开裂倾向小。
如果过共析钢有网状渗碳体存在时,必须在球化退火前采用正火工艺消除,才能保证球化退火正常进行。
目的:降低硬度、均匀组织、改善切削加工性为淬火作组织准备。
球化退火工艺方法很多,主要有:
a)一次球化退火工艺: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保温适当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
要求退火前原始组织为细片状珠光体,不允许有渗碳体网存在。
b)等温球化退火工艺:将钢加热保温后,随炉冷却到略低于Ar1的温度进行等温(一般在Ar1以下10~30℃)。
等温结束后随炉缓冷到500℃左右即出炉空冷。
有周期短,球化组织均匀,质量易控等优点。
c)往复球化退火工艺。
5、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
工艺:将钢锭、铸件或锻坯加热至略低于固相线的温度下长时间保温,然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消除铸锭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枝晶偏析及区域偏析,使成分和组织均匀化。
扩散退火的加热温度很高,通常为Ac3或Accm以上100~200℃,具体温度视偏析程度及钢种而定,
保温时间一般为10~15小时。
扩散退火后需完全退火及正火处理,以细化组织。
应用于一些优质合金钢及偏析较严重的合金钢铸件及钢锭。
6、去应力退火
工艺:将钢件加热至低于Ac1的某一温度(一般为500~650℃),保温,然后随炉冷却。
去应力退火温度低于A1,因此去应力退火不引起组织变化。
目的:消除残余内应力。
7、再结晶退火
再结晶退火又称中间退火,是把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持适当时间,使变形晶粒重新转变为均匀等轴晶粒而消除加工硬化和残余应力的热处理工艺。
再结晶现象的产生,首先必须有一定量的冷塑性变形,其次必须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上。
发生再结晶现象的最低温度称为最低再结晶温度。
一般金属材料的最低再结晶温度为:
T再=0.4T熔
再结晶退火的加热温度应比最低再结晶温度高100~200℃(钢材的最低再结晶温度为450℃左右),适当保温后缓慢冷却。
退火方法的选用
退火方法的选用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则:
(1)亚共析组织的各种钢一般选用完全退火,为了缩短退火时间,可以选用等温退火;
(2)过共析钢一般选用球化退火,要求不高时,可以选用不完全退火。
工具钢、轴承钢常选用球化退火。
低碳钢或中碳钢的冷挤压件和冷镦件有时也用球
化退火;
(3)为了消除加工硬化,可以选用再结晶退火;
(4)为了消除各种加工过程中所引起的内应力,可以选用去应力退火;z 有些高级优质合金钢的大型铸钢件,为了改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常选用扩散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