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崛起的文化因素
历史大国崛起的因素
历史大国崛起的因素
历史上,许多大国都出现过崛起的过程,这些大国崛起的因素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因素:地理因素是国家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大国通常拥有广阔的领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这些条件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支持。
2. 政治因素:政治因素也是国家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稳定的政治体制、强有力的领导和有效的管理体系可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保障。
3.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国家崛起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工业技术和对外贸易的积极开展都可以为国家的崛起提供支持。
4. 文化因素:文化因素也可以为国家的崛起提供支持。
例如,先进的科学技术、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良好的教育体系都可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动力。
5. 军事因素:军事因素也是国家崛起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强大的军事力量、先进的武器装备和优秀的军事战略可以为国家的安全和崛起提供保障。
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在不同的国家和历史时期可能有所不同。
日本的企业文化
看日本的企业文化是如何发展的企业文化一词,是由美国人提出来的,但它最早的实践者却是日本人。
二战中日本国内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世人都以为它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但不久便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当日本产品相继敲开世界各国国门,特别是电视、汽车等占领了美国大部分市场时,美国研究起日本发展的奥秘。
最后得出结论: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实现经济腾飞,迅速崛起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日本的企业文化。
西方学者做过一个比喻:管理就像一座漂浮在大海里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占1/3,大体相当于管理组织、制度、技术、手段和方法等有形管理;隐在水中部分占2/3,大体相当于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无形管理。
如果说传统管理理论更多的着眼于占1/3比重的有形管理的话,企业文化理论则着眼于占2/3比重的无形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企业之所以成功,经济迅速腾飞,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更重视管理的软性因素,更重视把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更重视培植企业自身的“社风”、“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等。
公元一世纪,中国儒家文化传入日本,日本人接受了儒家中的等级观念、忠孝思想、宗法观念等,逐渐形成了“稳定性强”的具有大和民族色彩的文化,它对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管理方式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日本文化的特征从历史上看,日本的周边一直存在着一些强大的国家,这种地缘特点要求日本人必须发奋图强,才能赢得民族独立,并受到周边国家的尊重,这形成了日本人特有的民族自尊意识。
在此基础上,日本人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和感情——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
日本属于典型的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家,历史上长期盛行单一的种植经济,这种劳作方式需要整个家庭及邻人的相互协作,因而倾向于发挥集体的智慧。
加之日本是民族单一的国家,因而这种重视集体力量、发挥集体智慧的思想就更浓厚。
这种国民团结一致的精神表现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就是政府和企业密切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力量。
文化制胜_制胜文化
文化制胜_制胜文化
文化制胜主讲人:暨南大学副校长胡军教授*麦当劳为什么会风靡中国?*电视广告为什么会让人生大厌*为什么在美国、日本企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中国的企业会行之无效?一、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因素1、21世纪对企业管理者的新挑战2、管理也是一种文化“管理不只是一门学科,还应是一种文化,有它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
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观、习俗、信念的传统里,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
管理是,而且应当是受文化所制约。
” ——德鲁克3、跨文化管理的产生4、有助于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二、日本经济崛起中的文化因素1、日本的文化特征(1)“群体至上”的团队精神(2)注重人际关系,有强烈的家庭意识和等级观念(3)对优秀文化“兼收并蓄”的吸收能力(4)日本文化具有强烈的理性精神2、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1)终身雇佣制(2)年功序列工资制(3)禀议决策制(4)企业工会三、美国企业文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1、美国文化的基本特征2、美国企业文化的特征(1)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企业终极目标(2)奉行个人主义及能力主义(3)重视法律与契约(4)推崇英雄主义和权威主义(5)倾向于硬性管理3、美国企业管理的新趋势(1)企业发展目标方面(2)在分配方面(3)在激励方面(4)在人事管理方面(5)在领导方式方面四、文化制胜——以碧桂园为案例的分析“就房地产搞房地产肯定死火,跳出房地产才能开发房地产。
——名牌的背后是文化,房地产要用文化的方式去运作。
” ——王志刚1、碧桂园的经营策划策略2、碧桂园的经营策划理念
感谢您的阅读!。
浅析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原因
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原因浅析历经战争洗劫后的日本经济处于瘫痪状态.1946年,它的工业生产只相当于战前的28%。
1950年,日本的经济基本达到战前水平,但远远落后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仅有109亿美元,只是美国的3.8%、英国的2.9%、法国的38%。
但是日本很快赶了上来,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在1973年上升到4170亿美元,其发展速度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最快的,在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原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
日本经济何以在短短的18年内如此迅速地发展呢?1945年10月,战后一年,日本首相币原下达了实行五大制度的改革指令,拉开了日本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改革的序幕。
包括否定天皇制度、修订新宪法,农地改革,解散军阀和对军国主义分子进行整肃。
这些政策不同程度上打击了日本原有的垄断资本和军国主义势力。
但这些改革,对于战后经济呈瘫痪状态、极度缺乏资本与物资的日本来说并不多大改善,日本的经济在1945年到1949年之间仍是“蜗牛爬行式”恢复。
到了1949年,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得以抑制通货膨胀,却又出现了货物大量的积压,工厂相继倒闭、事业增加、银根紧缩,出现“稳定恐慌”。
至1950年初,日本经济阴云密布。
正逢此时,美国对朝发动了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给日本经济带来了第一次“军需繁荣”(第二次是指60年代的越南战争),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出口贸易的增长;工农业生产指数大幅回升;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加,反过来又促进了垄断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这以系列良性循环,使得日本经济走出死胡同。
1951年,签订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公开宣布了美国对日本的公开占领结束,开始了美国对日本半占领状态的“旧金山体制”时期。
这项条约使得日本摆脱了战时沉重的军费负担。
得以把资源、劳动力技术开发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集中于和平发展经济。
简论日本文化产业的缘起与发展特征_一种文化民族主义的分析视角
主义中发挥决定作用的,或许正是文化。从日本的历史实践看,文化民 族主义语境中的 “文 化 ” 既 包括 形 而 上的, 也 包括 形 而下 的, 而 所谓 形而下就涵盖了文化产业在内的文 化 物 化 与 商 品 化。20 世 纪 50 年 代 日 本在文化集体认 同 上 处 于 迷 茫 阶 段, 其 文 化主权 ( 包括 经济 层 面 和政 治层面) 和文化 自 信 心 受 损, 因 为此 时 的日本 处 于 美 军 占 领 时期, 正 接受着美国的社会改造。例如,战后的日本电影业是在美军的占领下起 步的,整个 50 、60 年代美国 影 片 占 领 了 日本 市 场。 日本 观 众 在美国 电
20 世纪 90 年代,受世界经济 危 机 的 影响, 日本 第一、 二 传统 产 业 增长逐渐趋于 缓慢, 日本 陷 于 “失 去的 十 年 ” 的 尴尬 处 境。 为 振 兴 本 国经济, 同 时 也 为 了 在 世 界 经 济 转 型 中 保 持 优 势, 日 本 适 时 提 出 了 “文 化 立 国 ” 的战略 构 想, 从 而 衍 生 出 了 “GNC ” 发 展 战略, 也就是
一
文化民族主义与日本文化产业的缘起
二战后,日本在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起步。当时日本首相 吉田茂引领一条经济中心 主 义 路 线, 摒 弃 了 战 前 偏 重 军 事的国 家 政策, 强调以产业和贸易立国的思想,特别重视将重建后的战后日本打造成为
④ 因此,日本经过短暂的国民 经济 恢 复期, 其 国民 生产总值 通商国家。
客对日本文化特征的认识; ① ( 2 ) 积极发展文化 产 业, 一 方 面 满 足 本国 人们现代精神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大力出口文化产品,让国际社会在消 费这些产品的同时,感知附着在这些产品中的日本文化符号、社会价值 和心灵空间,从而建构一个 “文 化日本” 的 认 知、 观 念 和 形 象。 因 此, 经历经济高速增 长 后, 日本政 府 提 出 “重 新 认 识 日本的 价 值观, 即 日 ,在此基 本社会重视传统培育的重温情的人 际 关系和 人 与 自然 的调和 ”
解读日本近现代文化的维度与途径
解读日本近代文化史的维度和途径——评《近现代日本文化史》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瞿亮赵德宇先生的《近代日本思想文化史》快要杀青出版了,已经进入到最后的校对部分。
三年以来,先生一直嘱咐我把所负责的部分尽力诠释清楚,能够给学界和读者一个好的交代,惭愧的是,这几年来,自己因为个人私事和想法所纠缠,始终无法平静踏实地完成好涉及的内容,辜负了先生和学院老师们的重托,是在感到愧疚和歉意。
现在正在逐个章节地读先生的最终稿,洋洋洒洒二十多万字的书稿,倾注了先生这几年在日本近代思想文化领域所耗费的心血,也能读出先生这几年在这一领域的一些独到的体会和见解。
其实,自我2006年踏入日本文化史学习的门槛的时候,也一直在思考关于近代日本文化史的诸多问题,因为才疏学浅和基本事实上的欠缺,这些问题只是堆积起来始终没有得以解决。
硕士论文虽然选取了近现代日本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课题——十五年战争时代日本知识分子的战争认识,对广大知识分子的集体转向和拥护战争,力图做一个剖析,但由于自身态度和储备方面的不足,并没有解答得十分清楚。
建国后的中国日本文化史研究,改革开放之前,始终难以独立于偏重传统的政治经济研究的通史,并且受意识形态左右。
近现代日本文化史成为简单的封建势力,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文化替换过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被看成是评判的主要标准,失去了其本身的多元性。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文化理论研究成为学界炙手可热的话题,一时间以《菊与刀》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及其他文化理论逐渐在国内形成掀起一阵日本文化研究热,一时间,一些经典的日本研究译著1,旅日游记,日本社会生活文化现状介绍成为当时努力汲取日本先进经验的普通读者们了解日本的窗口。
90年代之后,随着中日经贸往来的频繁,互联网的普及,对日本的了解逐渐增多,尤其是日本影视作品和大众文化渗入中国,让更多的人能够揭开在《菊与刀》中被描述得近乎神秘的日本文化的面纱。
一时间,留日人士的网络博客,各大动漫和影视爱好者的论坛,以及趣味横生的日本饮食,传说,小说等出版物的激增,人们多少对于日本文化能够说到一二。
日本崛起的原因范文
日本崛起的原因范文首先,日本崛起的政治原因主要是源于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明治时期维新者推翻幕府政权,恢复天皇制度的一系列措施,其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政治、法律和军事等制度,使日本实现现代化。
这一系列的措施为日本政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使国家迅速崛起。
其次,经济因素也是日本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推行市场经济、实行改税、建设铁路和修建现代化港口等,这些政策促进了农业、工业和贸易的发展。
日本政府还通过鼓励外国投资、引进外国技术和知识等方式,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此外,日本还通过积极的对外贸易政策,开放市场和促进出口,取得了经济的迅速增长。
社会因素也是日本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旧式的家族、等级和封建制度逐渐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
这种现代化进程使社会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化,为个人成就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同时,教育也成为了明治政府的重要任务,普及了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日本的崛起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
最后,文化因素也对日本的崛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的文化和知识,通过翻译、学习和模仿,快速地吸收和消化这些外来文化。
同时,日本也注重本土文化的振兴和传承,通过整合和发展传统文化元素,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
这种既保有传统特色又吸收外来文化的文化融合,为日本的文化输出和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总而言之,日本崛起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政治上的明治维新、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开放政策、社会上的现代化和教育、文化上的吸收和创新等,都对日本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促进,使得日本成为一个现代化、富强的国家。
《2024年日韩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范文
《日韩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日韩两国的文化产业逐渐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日本和韩国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对日韩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研究,探讨两国文化产业的异同及发展趋势。
二、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1. 发展历程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悠久,其经历了从传统文化保护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变。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开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了以动漫、游戏、电影、音乐等为主导的文化产业链。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文化产品在日本文化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 成功因素日本文化产业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二是日本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创意资源;三是完善的产业链和发达的数字技术;四是国际市场的拓展和多元化发展策略。
三、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1. 发展历程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相对较晚,但近年来迅速崛起。
韩国政府将文化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进行扶持,形成了以影视剧、音乐、游戏等为主导的文化产业链。
此外,韩国还注重发展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通过将其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韩流文化。
2. 成功因素韩国文化产业成功的因素主要包括:一是政府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投入;二是韩国社会的创意精神和年轻人才的储备;三是韩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四是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和互动发展。
四、日韩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分析1. 异同点日韩文化产业在发展历程、政策支持、文化资源、产业链完善等方面有着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点。
例如,日本更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韩国则更注重年轻人才的培养和文化创新。
此外,两国在文化产品的传播方式和市场定位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2.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日韩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二是跨界融合和创新发展;三是国际市场的拓展和多元化发展;四是文化产品的品质和内涵不断提升。
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
小议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潢川高中一(19)班付宗杰摘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作为发动战争的侵略者被彻底击败,战后日本支付的战争赔款共计22.3亿美元,据说在人类战争史上排到了第四位。
可是,1955年以后,日本进入快速发展阶段,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短短四十年时间里,日本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着手,使日本在二战后经济迅速崛起。
本文将从进行社会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落后因素;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美国在朝鲜、越南战争的特需订购以及战后扶植;积极培养人才发展科技等四个角度去简要分析。
解放军报2014年04月06日消息,日本内阁于4月1日通过“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大幅放宽向外输出日本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条件。
为了避免国际国内爱好和平团体个人的反对,安倍政府用“防卫装备”“转移”等中性词汇代替“武器”和“出口”等敏感字眼。
然而,这种文字游戏,掩盖不了日本抛弃武器出口三原则的事实。
而日本此举更重要的目的在于,希望以此摆脱战败国的各项束缚,为成为“正常”国家铺路。
近年来,在日本政治右倾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其安全战略和防卫政策的转型也在逐步加速。
日本,又是日本!日本几乎是一次又一次的在触动人们的神经。
我惊叹大和民族强势的同时,更加的引起了对一个藏在心中很久的问题的思考,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可是在几乎四十年的发展后,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民生产总值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我一直想探个究竟,二战后的日本是如何崛起的?一,日本进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长达七年,保证日本领土的完整性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单一性,有利于日本长期稳定发展。
美国还对日本进行了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政治改造。
罗伯特﹒埃德尔斯坦和让﹒迈克尔﹒保罗教授说:“为取得成功,就必须立即进行广泛的体制改革,即创造性地打破阻碍日本经济复苏或经济增长的那些障碍。
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例子
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例子文化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很多国家的经济繁荣与文化底蕴具有直接的关联。
历史上有很多的例子,说明文化传承和创新,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给大家介绍一些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日本:日本在二战后的文化传承(例如武士道精神)成为了重要的经济支柱。
作为一个山岳之国,日本没有任何石油和煤矿资源,与此同时却取得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制造业产业。
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日本近代成为一个具有联合主义精神(和谐共生)和道德家风的国家,通过适应性和自我发展,不断的获得创新性的精神。
例如自动售货机、摩托车等日本的创新产品,都体现出了这种灵动的文化特点。
第二个例子是中国:中国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儒家思想、“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埸”的智慧,作为一个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在经济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例如中国的商业文化,可以被归纳为“信用商业和集约型商业”,这一核心理念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国的文化特征,例如春节、双十一、中秋节等传统习俗,也深刻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的互动。
第三个例子是美国:美国向来以开放和多元文化著称,这两个特点也被认为是美国经济蒸蒸日上的重要因素。
舞台剧、狂欢节、排名榜等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的活动,为美国的游客经济和主题公园等娱乐产业贡献了重要的一份力量。
在经济的发展中,美国渐渐摆脱了之前经济衰退的影响,尤其是90年代科技发展的飞速迅猛,使社交网络、移动设备等新兴产业不断崛起。
美国以其个人主义思想和强大的拼搏精神,助推其经济不断发展。
最后,不管是哪个国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文化的支持和文化的吸收,很多经济奇迹不可能出现。
经济发展是符合国家文化特点的,只有这种经济发展才能够持久、健康、可持续发展。
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众所周知,二战期间日本在经济上受到重创。
可是为什么二战后日本可以迅速崛起呢?以下就是店铺整理的二战之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希望对你有用。
二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一)从外部环境方面来看。
一、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经济上、政治上的援助。
由于战败,不能再对侵略国进行各种资源的掠夺了,战后日本的对外贸易几乎完全中断。
这样,战前和战时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资都失去了供应。
这时,为了援助日本的经济,美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性进口物资。
在日本整个进口总额中,1945年9月至1946年占63.2%,1947年占77.2%,1948年占了67.4%,1949年占了58.4%,1950年则为36.9%。
这些物资主要包括小麦、食物、化肥、棉花等,对当时处于绝境的日本经济渡过难关,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另外,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因其全球化战略的需要不断转变。
刚开始,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为打击日本,使其军国主义永远不能抬头。
但是,后来的朝鲜战争、北约与华约的两极对峙以及越南战争等,日本都成了美国国际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棋,所以,其对日的政策,也就变为了扶持和利用日本,在经济上、政治上、科技上、军事上等重要方面,都给予了非常重要的支持。
这对于日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朝鲜战争对日本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
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对于朝鲜和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沉重的灾难,但是对于日本来说,却因其有利的地理、政治因素,借些大发战争财。
由于朝鲜战争,离战场最近的日本不仅成了美军大量军用物资的生产工基地和供应基地,而且还成了为美军提供各种服务的基地。
为了战争的需要,美国出钱直接向日本订购大量的物资和劳务服务。
据统计,从1950年到1953年战争和停止,美国对日本的特需订货一共为23.9亿美元,占日本总出口额的50.6%;其中1951年占总出口额的43.7%、1952年则为66.1%、1953年为63.5%。
三、和平而稳定的国际环境。
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
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熊建军刘红内容提要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沃土,传授文明的园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弱盛衰,在很大程度上要受现代教育的影响。
在冷战结束后,世界新格局逐渐形成的今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也进入到关键阶段。
在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审时度势,拓展思维空间,立足国情,博采众长,是使我国在不远的将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条件,也是我们一代学人的历史责任。
回顾日本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是在一片瓦砾和废墟上开始建设的,然而只经过短短40年的恢复和发展,就已一跃而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这一奇迹秘密在哪里?在教育,日本人自己都承认,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战前积累的知识和技能。
目前,世界范围内区域性冲突加剧的同时,区域性的合作也进一步加强。
我国与日本同处东亚,互为周边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对各自都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日本战后崛起于亚洲和世界,成功的在短暂的时间内实现了现代化,更给我们留下了思考和研究的广阔空间。
探索日本发展的经验,对于我们是一个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日本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密集的群岛国家,也是一个后来居上的资本主义国家。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和战败国,日本解决遭受到巨大的损失,生产、生活遭到极大的破坏。
据资料统计,二战中,日本国民财富的45%以上毁于战火,40%的城市建筑成为瓦砾,失业和半失业人数达到1300万,失掉家园和流离失所者达3000万。
以战前1935年日本工矿业生产水平的100%计算,1946年下降到28%,工业设备90%被闲置,生产资料的生产仅为10%,消费资料的生产为30%,农产品1945年仅及1937年的一半左右。
总的来说,战后初期的日本,物资紧缺,物价飞涨,满目苍痍,民不聊生。
但是,正是在这种极其困难的,贫乏的基础上,结果40多奶奶的励精图治,日本从经济上、技术上、金融实力上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之一。
其发展的前景为世界索瞩目。
世界上经济强国崛起的启示
世界上经济强国崛起的启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一些国家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和战略决策,成功崛起为经济强国,它们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经济强国的崛起往往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
以美国为例,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始,美国就积极投入到电气、汽车等领域的研发中。
电灯的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汽车的大规模生产则极大地提高了交通效率。
这些科技创新不仅创造了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还提升了整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
同样,德国在制造业领域的精益求精也是有目共睹的。
德国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其在机械制造、汽车工程等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以高质量和高精度的产品享誉全球。
这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想在经济上强大,必须不断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
教育是经济强国崛起的基石。
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与其重视教育密不可分。
日本普及了高质量的义务教育,培养了大量具有良好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劳动力。
高等教育也蓬勃发展,为科研和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同样,韩国在经济崛起的过程中,也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通过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了国民素质,培养了大批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
这启示我们,要想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各类人才。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大规模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信、能源等领域。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通信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稳定的能源供应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美国也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其现代化的港口、机场和公路系统为经济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
这表明,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崛起,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开放的经济政策对于国家的崛起至关重要。
英国在工业革命后,通过自由贸易政策,将其产品推向全球市场,积累了大量财富。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一、影响大国崛起的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无疑是大国崛起的基础和最深层的原因。
近代取得世界霸主地位的大国(英国、美国)在经济规模和生产力水平方面均达到世界领先。
2.社会因素:近现代大国成功崛起与其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国家认同感相对较强、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渠道畅通有很重要的关系。
在这一方面,英国和美国是成功的代表。
一战前的德国、俄国则是失败的代表,两国封建因素较多,社会矛盾尖锐。
3.政治因素:政治制度的现代化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英国、美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民主制度,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较强,其大国崛起之路相对平坦。
4.外交因素:成功崛起的大国都把握甚至引领了当时的历史潮流,建立了与自身实力相符且能够得到较广泛支持的规则体系和价值观。
比如,西葡开辟新航路、英美建立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等。
5.军事因素:军事因素在大国崛起进程中的作用,需要辩证看待:一方面,国防力量的提升和军事手段的运用对国家统一、国家利益的维护和拓展、民族意识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军事手段的迷信和滥用,将其凌驾于国家经济、政治正常发展之上,则往往是导致大国崛起失败的重要原因。
日本、德国有惨痛的教训。
6.文化因素:落后的文化禁锢了经济发展的空间,过度执着于意识形态也容易引起国家之间的对抗,中断经济发展的进程,吸收、融合世界先进文化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
二、近代以来崛起的世界大国近代以来出现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这些国家的国际地位不断变化。
1.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海洋时代”:葡萄牙、西班牙分别开辟西欧—好望角—印度和西欧—美洲—印度的新航路。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进行早期的殖民扩张,16世纪确立海上霸权。
但因为同为封建君主制国家,殖民掠夺的财富用在奢侈享乐上,没有转化为资本积累,因而衰落下去。
2.荷兰的“小国大业”:取代西、葡成为17世纪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商业贸易的发展带动银行信贷业的发展,阿姆斯特丹在17世纪中叶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高中历史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
高中历史主要大国崛起的原因与启示一、英国的崛起1、开始崛起:1588年,打败西班牙,开始建立海上霸主地位。
原因:(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理环境优越。
(2)、资本原始积累;能够把金银等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霸权确立:18世纪后期,英国打败了荷兰和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在世界上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
原因: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克服了专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3、达到顶峰:19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有"世界工厂"之称,是当时世界无可争议的头号霸主。
原因:(1)、最早开展和完成工业革命,在工业革命中重视科技的创新,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强国。
(2)、占有世界上最大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
(3)、自由主义的兴起,取代了重商主义。
二、美国的崛起1、开始成为经济大国: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原因:(1)、幅员辽阔,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
(2)、西部领土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
(3)、欧亚移民,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必要的技术与经验。
(4)、内战后政治相对稳定,大量欧洲资本涌入。
(5)重视科技和教育。
2、一战后势力扩大,在华盛顿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原因:充分利用第二次科技革命成果;一战中大发战争横财,力量更加强大。
3、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确立:二战后初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北约组织成立,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
原因:(1)、二战中获得巨大利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黄金储备。
(2)、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4、20世纪60、70年代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原因:(1)、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经济发展落后于西欧与日本,在经济领域上对美国发起挑战,在外交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浅谈日本企业文化
浅谈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是指在日本国内各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套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方式。
它是日本企业成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日本经济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从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核心价值观、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日本企业文化的特点1. 集体主义:日本企业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注重团队合作和集体决策。
员工在企业中往往感到自己是一个整体的一部份,个人的成就和荣誉往往与团队的成就和荣誉联系在一起。
2. 高度的组织纪律:日本企业文化非常重视组织纪律,员工必须遵守企业的规定和制度。
这种组织纪律的要求使得日本企业能够高效地运作,并保持着良好的秩序。
3. 长期就业和忠诚度:日本企业文化鼓励员工长期就业,并期望员工对企业表现出高度的忠诚度。
在日本的企业中,员工通常会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一辈子,并将公司视为自己的家庭。
4. 精益求精:日本企业文化注重追求卓越和精益求精,追求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员工被鼓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1. 诚信:诚信是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诚信是日本企业与员工、供应商、客户之间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也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2. 敬业精神: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员工对工作的敬业精神。
员工被要求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责任感,不断追求卓越。
3. 团队合作:团队合作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价值观之一。
员工被鼓励在团队中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
4. 尊重和谦逊:日本企业文化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谦逊。
员工应该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威,并以谦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成就。
三、日本企业文化的组织结构1. 等级制度:日本企业文化中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
企业内部的职位和权力分配严格按照等级来进行,员工必须服从上级的指示和决策。
2. 公司内部的沟通和决策:日本企业文化注重内部的沟通和决策过程。
重要的决策往往需要通过各级管理层的讨论和决策,以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大国崛起的知识点笔记
大国崛起的知识点笔记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一些国家能够迅速崛起,成为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这其中蕴含着众多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因素。
让我们一同来梳理一下大国崛起的关键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明确大国崛起的定义。
大国崛起并非仅仅是经济的快速增长或者军事力量的强大,而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并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经济因素在大国崛起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一个强大的经济体系是支撑国家崛起的基石。
以英国为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率先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英国能够大规模生产商品,并通过贸易将其销售到世界各地,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科技的创新与发展也是大国崛起的关键驱动力。
美国在 20 世纪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到互联网的普及,美国的科技创新不仅改变了自身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还引领了全球的科技潮流。
教育的普及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于大国崛起至关重要。
德国在近代崛起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教育,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
这些人才为德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使其在制造业等领域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
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大国崛起的重要保障。
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相对先进的君主立宪制度,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政治环境。
而美国通过制定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有效地保障了权力的制衡和公民的权利。
国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大国崛起具有引领作用。
日本在二战后,根据自身国情制定了“贸易立国”的战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复苏和崛起。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大国崛起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现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日本崛起的文化因素
善 于意识 到 危机 并把 它化 为 “ 遇 ” 机 , 积极 学 习外 部先 进文 化 , 日本也 因对 发 展 契 机 的 特 殊 把 握 能 力 而 迅 速 崛 起 。 16 年 1 ,幕 府 派 出 遣 欧 使 82 月 节 团 中的福 泽谕 吉在 《 洋事 情 》中 西
15 年 至 16 95 94年 间 , 日本 的 国民生 产 总 值 年 增 长 率 始 终 保 持 在 9 以 % 上 。 16 95年 到 17 年 间 ,这 一 增 长 90
率 更 是 超 过 了 1 %。在 1 6 0 9 8年 即 明 治维 新百 年之 际 , 日本 的 国 民生 产 总
本 国也 把这 些实 行起 来 。这 种雄 心 当
然 禁 也 禁 不 住 。 8 1年 , 出访 欧 美 ”1 7
在交 往 和 比较 中因 自 而 产生 的 自我 卑 警醒 。古 代 日本周 围分布 着 中 国、印 度 和俄 罗斯三 大古 文 明 ,而恶 劣 的环 境使 得 日本 自身 的古代 文 明与 这些 文 明 比较起 来毫 无 光彩 , 日 无 时不 感 本 觉 到压力 与紧张 。没有 可 以提 供依 赖 感 和安全 感 的生存 环境 ,以及 周边 环 境 所 带 来 的 国 际社 会 生 存 压 力 ,注 定 使 得 日本 文 化 具 有 与 众 不 同 的 方
国强兵 ”等 为 国策 ,以西方 为学 习榜 样 ,大 力移 植资 本 主义 国家 近代 产业 和 经 济 制 度 ,并 推 行 政 治 制 度 改 革 , 鼓励 冒险进 取 ,保 护私 有产 权 ,促进
了 日本 近代 资本 主 义的发 展 。
苦 的体制改革 , 日本于 2 世纪初又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崛起的文化因素1853年,在美国“黑船”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日本选择了不战开国。
15年后的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不到50年就成为世界五强之一,完成了近代以来日本的第一次崛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以《和平宪法》为基础,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
1955年至1964年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9%以上。
1965年到1970年间,这一增长率更是超过了10%。
在1968年即明治维新百年之际,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GNP)超过西德,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的世界经济强国。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跃居世界第一,完成了近代以来日本的第二次崛起。
历经20世纪90年代经济的长期衰退和痛苦的体制改革,日本于21世纪初又迎来了经济腾飞的历史机遇,经济触底反弹,持续复苏。
2007年,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发文指出,日本正在进行“第三次崛起”。
纵观这一历史过程,我们发现,危机意识的心理文化、强国意识的战略文化、塑造秩序和权威的等级文化,以及集团主义的群体文化等文化因素是日本崛起背后的无形而巨大的推动力量。
危机意识的心理文化危机意识是日本独特的集体心理文化,即使是在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活富足殷实的20世纪70年代,反映日本人深刻危机感的电影《日本沉没》仍能引起日本国民广泛而强烈的心理共鸣。
一方面,危机意识源于日本自身的缺陷。
国土的狭小、资源的短缺、灾害的频发等恶劣的现实存在都使得日本人缺乏安全感,心底警钟长鸣。
另一方面,危机意识也源于日本在文化形成早期与发达的其他文明在交往和比较中因自卑而产生的自我警醒。
古代日本周围分布着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三大古文明,而恶劣的环境使得日本自身的古代文明与这些文明比较起来毫无光彩,日本无时不感觉到压力与紧张。
没有可以提供依赖感和安全感的生存环境,以及周边环境所带来的国际社会生存压力,注定使得日本文化具有与众不同的方面--强烈的危机感。
在与危机感斗争的历史中,日本民族铸就了勤劳、节俭、坚毅、顽强、忍耐、努力拼搏的性格,形成了强烈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为应对未来的危机,日本在创造和积累国内财富的同时,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来增强实力,提高抵御灾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而这一过程的结果就是日本的崛起。
在危机文化的影响下,日本很善于意识到危机并把它化为“机遇”,积极学习外部先进文化,日本也因对发展契机的特殊把握能力而迅速崛起。
1862年1月,幕府派出遣欧使节团中的福泽谕吉在《西洋事情》中回忆说:“先到法国,然后又周游英、荷、普、俄、葡等国,文明的文物无不使人耳目为之一新……我们这一行日本人不只停留在吃惊上,而是一面感到吃惊,同时又加以羡慕,想在日本国也把这些实行起来。
这种雄心当然禁也禁不住。
” 1871年,出访欧美的岩仓使节团“任务书”中也提出:“东洋各国现行之政治风俗不足以使我国尽善尽美。
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无不超绝东洋,将此开明之风俗移往我国,以使我国迅速进步至同等化域。
”明治政府以“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等为国策,以西方为学习榜样,大力移植资本主义国家近代产业和经济制度,并推行政治制度改革,鼓励冒险进取,保护私有产权,促进了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危机感不仅使日本因具有自我否定意识而向外学习,还使日本颇具革新和超越精神。
在意识到有强大对手存在的危机感下,日本对引进的先进文化在模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精益求精,以求超越,这种意识成为日本崛起的重要软实力。
促使日本近代崛起的明治维新,其重要的原动力之一就是要超越西方,与欧洲列强在各方面展开竞争。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森岛通夫就观察到,“西方资本主义是以个人追求自由为原动力而发展起来的,而在日本则是为了消除与西欧之间在军事上、科学技术方面的差距。
” [1]而对于二战后日本的崛起,日本作家户川猪佐武也如是说:“美国带来的所有物质文明,都使他们(日本人)一味惊异……善于思考问题的人们痛感大大落后了的日本与相当先进的美国文明之间的差距,不能不激起一种要超赶美国的热情和使命感。
”[2]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也认为,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
日本史学家司马辽太郎的名著《坂上之云》常被用来解释日本发展的历程,欧美犹如“坂上之云”,日本在二战之后几十年的发展中,一直以模仿、追赶“坂上之云”来规划和激励自身的发展,最终达到崛起。
超越对手、以竞争获得优势的文化与日本民族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精神相互促进。
日本前首相吉田茂在其《激荡的百年史》中总结了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追求完美的历程,其中他就强调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
从收录音机的发明到汽车行业的“非破坏检查法”等,无不说明这种精神促进了日本在竞争中的创新和超越。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
的确,日本在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和通用电气公司(GE)创立的产品质量的6SIGMA管理[3]基础上,结合自己企业的优劣,发展了6SIGMA管理理念,从开始的质量检验阶段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QC),然后发展到现在的全面质量控制阶段(TQC)。
目前,它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企业管理的必用法则。
无论做什么,日本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
盛田昭夫也说,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这种精神的背后是日本人严谨求实的态度。
日本学者圆了源就观察到,“从喝茶、吃面条简单的生活小事,到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机器人、汽车、摄像机这些复杂精密的产品,日本人都是以一种近乎宗教虔诚,一种追求艺术完美的认真态度对待的。
”强国意识的战略文化对自身身份和位置的较高定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古至今,“日本是个强国”这样的意识一直贯穿其国民的信念之中。
即使是在相对落后的古代,日本也并不完全认同中国在东亚华夷秩序中的中心位置,甚至想取而代之,这背后就有“日本是个强国”这样的意识在做支撑。
中日两国在7世纪第一次开始交换国书时,日本圣德太子在给中国的国书中就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这样旨在与中国平起平坐的表达,致使隋朝认为文理欠通,结果中日关系出现了不愉快。
美国日本史研究专家詹森描绘到,“在日本记载其使者到中国朝廷的文献中,更是充满许多著名的例子,显示日本人在不愉快并间或危险的情况下,以勇气--间或用法术来加强的勇气--去克服态度傲慢的中国人。
”[4]明洪武年间日本遣使来明朝贡的前夕,对于朱元璋要日本称臣入贡的要求,日本怀良亲王明确表示:“乾坤浩荡,非一主之独权;宇宙宽洪,作诸邦以分守。
盖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要求共享“天下”。
对于足利义满以日本国王的名义称臣纳贡于明朝、接受明朝称呼其为“日本国王”的做法,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曾遭到来自日本国内的批评,认为是“屈辱外交”,在日本外交史上留下了前所未有的污点。
近世日本文人东湖甚至激烈抨击义满此举是犯下了“辱国”大罪。
[5]日本的这种强国意识和日本传统的神道文化密切相关,日本认为自己是“大日本神国”,注定与一般国家不一样。
撰写于14世纪的《神皇正统记》最早汇总了流传已久的“神国”思想, 北畠亲房开篇就说“大日本神国,天祖始开基,日神永传统,唯我国有此事,异朝无此类,此故曰神国”。
日本这种国体特殊论又通过神化“万世一系”的天皇来达到表述日本至上的观念, 使“日本人将对于种族、文化、国家的感情融为一体??对于本国及其传统文化怀有强烈的优越意识”。
戴季陶在其《日本论》中就说,日本人迷信他们的国家,是世界无比的国家,他们的皇室,是世界无比的统治者,他们的民族,是世界最优秀的“神选民族”。
深究来看,这种神国意识为日本近代的崛起史提供了独特的巨大的精神能量。
日本的强国意识不仅指日本是个强国,而且还有日本应该努力成为强国这个层面的意思。
日本渴望成为强者,并把这一愿望贯穿到其民族的灵魂中。
每当需要的时候,每个普通的日本人都能为之做出巨大的牺牲。
从19世纪去做英国人的马夫偷学纺织技术,到20世纪在实验室里苦心钻研电子技术的技术人员,这种牺牲精神在日本无处不在。
美国华盛顿大学著名日本问题专家肯尼思·派尔就观察到,日本之所以能崛起,除了一直受到研究者关注的日本民族的勤奋刻苦和善于模仿等因素外,还存在着一个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的战略文化方面的原因,即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具有的那种强烈的强国意识,以及为实现此目的,善于不断调整和变革自己,以求能达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当时的国际秩序和国际机制的战略文化取向。
在派尔看来,这是一种尽量“以最小的代价谋取最大成果”的战略文化。
派尔认为,从早先在美国黑船胁迫下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门户,到打赢日俄战争、实现崛起,进而提出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先后侵入朝鲜和中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战火;再从二战落败后被美军占领,到创造出令世界惊叹的经济奇迹,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这“两度失败,又两度迅速崛起”的经历正是将他们这种“以最小的代价谋取最大成果”的战略文化发挥到了极致的结果。
[6]强国意识的战略文化曾在战后一度被“经济优先”的方针局限地作用于经济领域的崛起,但一旦有机会它就再次完整地被表达。
事实上,日本战后的综合崛起的目标归根结底就是这一文化意识的内在追求。
日本国际政治学泰斗高坂正尧在其《吉田茂》一书中也谈到,战后造就日本经济崛起的吉田茂路线只是日本实现“强国目标”的一个手段,不是不要军事,而是在特殊状况下的“韩信胯下之辱”,二战后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唯一目标,就是让日本重新成为世界的“一等国家”。
随着战后经济的繁荣,日本人开始摆脱战败阴影,开始自信,在对外交往中希望获得尊重,并试图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曾根康弘就呼唤要建立一个在国际上拥有大国地位的日本。
冷战结束后,关于未来世界秩序的构想中,日本政界和舆论界提出过“三极世界”(美日欧)和“五极世界”(美日欧俄中)的设计,都将日本当作世界最重要的一极加以考虑。
而今天日本在各方面对其大国地位积极主动的追求与其强国意识的战略文化密不可分。
塑造秩序和权威的等级文化日本人具有严重的等级意识。
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指出日本是“唯一真正彻底的等级国家”。
日本著名人类社会学家中根千枝关于日本“纵式社会”的论述也展现了日本文化中等级观念的存在及影响。
在日本,家庭及人际关系中,年龄、辈分、性别、阶级决定着适当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