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材料的性能对比表

合集下载

各种常用塑料性能对比及用途

各种常用塑料性能对比及用途

工程塑料总概热性质玻璃转移温度(Tg)及熔点(Tm);热变形温度(HDT)高;长期使用温度高(UL-746B);使用温度范围大;热膨胀系数小。

机械性质高强度、高机械模数、低潜变性、强耐磨损及耐疲劳性。

其它耐化学药品性、抗电性、耐燃性、耐候性、尺寸安定性佳。

主要品种工程塑料是指一类可以作为结构材料,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承受机械应力,在较为苛刻的化学物理环境中使用的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

]般指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高、低温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可以作为工程结构件的塑料。

如ABS、尼龙、聚矾等。

被当做通用性塑胶者包括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聚酰胺(尼龙, Polyamide, PA)、聚缩醛(Polyacetal, Polyoxy Methylene,POM)、变性聚苯醚(Poly Phenylene Oxide,变性PPE)、聚酯(PETP,PBTP)、聚苯硫醚(Polyphenylene Sulfide, PPS)、聚芳基酯,而热硬化性塑胶则有不饱和聚酯、酚塑胶、环氧塑胶等。

拉伸强度均超过50MPa,抗拉强度在500kg/cm2以上,耐冲击性超过50J/m,弯曲弹性率在24000kg/cm2,负载挠曲温度超过100℃,其硬度、老化性优。

聚丙烯若改善硬度及耐寒性,则亦可列入工程塑胶的范围。

此外,较特殊者为强度弱、耐热、耐药品性优的氟素塑胶,耐热性优的矽溶融化合物、聚醯胺醯亚胺、聚醯亚胺、Polybismaleimide、Polysufone(PSF)、PES、丙烯塑胶、变性蜜胺塑胶、BT Resin、PEEK、PEI、液晶塑胶等。

因为化学构造不同,故耐药品性、摩擦特性、电机特性等也有若干差异。

且因成形性的不同,故有适用于任何成形方式者,亦有只能以某种成形方式加工者,造成应用上的受限。

热硬化型的工程塑胶,其耐冲击性较差,因此大多添加玻璃纤维。

工程塑胶除了聚碳酸酯等耐冲击性大者外,通常具有延伸率小、硬、脆的性质,但若添加20~30%的玻璃纤维,则可有所改善。

塑料材料的性能对比表

塑料材料的性能对比表

10.5~20.5 1.5~2.5 0.25
30~50
2~3 <0.01
1 12.5
6 6500 1.4
8.8
0.94 11 10 >500
>100
洛氏硬度
热变 形温

摩擦 系数
透光 率
氧指 数
R65~115 86
18
R115
R110 R70
99 0.38
90%
198 0.3 80% >95
288 0.13 96% >95
88%
70
90%
R120 215
85%
360 0.36
M118 100
93% 17.3
M80 110 0.31
163
M94 124
R80~110 102 0.51
18
R119 173 R132 260 M65~90 85 M169 185
0.39 44
90% 20
86%
R38 95 0.19
20
塑料材料的性能对比表
塑料材料的性能对比表
代号
流动 屈服强 性度
拉伸强度
收缩率
吸水率
线膨胀系 产品 原料价 相对 弯曲 压缩 断裂伸长 冲击 缺口冲击强 数 精度 格 密度 强度 强度 率 强度 度
PES
PET
PET+30%GF
PF
PI
PMMA
一般
共聚POM
一般
共聚POM+25%GF
均聚POM
一般
PP
较好
PP+30%GF
2.7 3
1.45 170 125 <5
8
103
10

塑料材料的性能对比

塑料材料的性能对比

PPE 聚丙乙烯 :干燥处理:建议在加工前进行2~4小时、100C的 干燥处理。 熔化温度:240~320C。 模具温度:60~105C。 注 射压力:600~1500bar。 流道和浇口:可以使用所有类型的浇口。
特别适合于使用柄形浇口和扇形浇口。
8 熔点或软化范围
聚醋酸乙烯 35~ 85 聚氧化甲烯 165~185 聚苯乙烯 70~115 聚丙烯 160~170 聚氯乙烯 75~90 尼龙12 170~180 聚乙烯 密度0.92/ cm3 110 尼龙11 180~190 密度0.94/ cm3 约120 聚三氟氯乙烯 200~220 密度0.96/ cm3 约130 尼龙610 210~ 220 聚-1-丁烯 125~ 135 尼龙6 215~225 聚偏二氯乙烯 115~ 140(软化) 聚碳酸酯 220~ 230 有机玻璃 126~ 160 聚-4-甲基戊烯-1 240 醋酸纤维素 125~175 尼龙66 250~260 聚丙烯腈 130~ 150(软化)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250~260
PP 聚丙烯 :干燥处理:如果储存适当则不需要干燥 处理。 熔化温度:220~275C,注意不要超过 275C。 模具温度:40~80C,建议使用50C。结晶程度 主要由模具温度决定。 注射压力:可大到 1800bar。 注射速度:通常,使用高速注塑可以使内 部压力减小到最小。如果制品表面出现了缺陷,那么 应使用较高温度下的低速注塑。 PS 聚苯乙烯:干燥处理:除非储存不当,通常不需要 干燥处理。如果需要干燥,建议干燥条件为80C、2~3 小时。 熔化温度:180~280C。对于阻燃型材料其上限 为250C。 模具温度:40~50C。 注射压力: 200~600bar。 注射速度:建议使用快速的注射速度。 PVC 聚氯乙烯:干燥处理:通常不需要干燥处理。 熔化 温度:185~205C 模具温度:20~50C 注射压力:可大 到1500bar 保压压力:可大到1000bar 注射速度:为避 免材料降解,一般要用相当地的注射速度。

各种可降解材料性能对比及应用范围

各种可降解材料性能对比及应用范围

可降解材料中 PLA 综合性能具备优势PLA 在全球塑料使用量占比达 13.90%。

可降解塑料种类繁多,通过降解途径与机制划分可将其分为光降解塑料、热氧降解塑料和可生物降解塑料三类,本文中所叙述的可降解塑料均为可生物降解塑料。

按照原材料的来源不同,可生物降解塑料又可分为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和石油基可降解塑料,前者包括 PLA 和 PHA 等,后者包括 PBA T 、PBS 和 PCL 等。

根据中国《中国塑料的环境足迹评估》的数据,2019 年全球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消耗以淀粉基、PLA 和 PBAT 为核心,分别占到当年全球消费量的 21.30%、13.90%和 13.40%,其余的可生物降解塑料由于技术不成熟、成本高等原因使用占比较小。

图 :塑料品种分类图 :2019 年全球塑料产品使用占比可生物降解塑料中 PLA 综合性能具备优势。

目前常见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包括 7 种,分别是淀粉、PLA 、PBA T 、PBS 、PCL 、PHA 和 PGA ,其中,淀粉基塑料性能缺陷大,使用范围和规模均受限,被替代的可能性大。

PHA 和PGA 由于技术难度高,工业化程度低等原因售价较高,在可降解塑料中暂不具备竞争力。

PBS 树脂由于国内丁二酸产能较少导致成本较高,PCL 的熔点过低导致其耐热性较差限制了应用范围,同时 PBS 和 PCL 的价格也是大幅高于 PLA ,因此 PLA 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种之一,在硬质材料领域占据绝对优势。

对比 PLA 和 PBA T 材料,PLA 材料强度高,耐热性好且具备较好的水汽阻隔性能,而 PBA T 材料则延伸率较高,两者优势互补,未来的可降解市场是 PLA 和PBA T 共存的时代。

表 :可降解塑料与 PE 性能对比PLA下游应用领域跨度广。

聚乳酸是生物基完全可降解塑料,由于其具备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在日常塑料中应用广泛,包括垃圾袋、餐盒和纤维等,其中聚乳酸纤维由于具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吸收性、抑菌性和阻燃性,其织物面料手感、悬垂性好,抗紫外线且具有较低的可燃性和优良的加工性能,适用于各种时装、休闲装、体育用品和卫生用品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常用塑料材料性能表

常用塑料材料性能表

1、加工过程若长时间高温下易 起热分解 2、无自熄性 3、抗酸性差 4、成形收缩率大
21
PPS
成形时易产生毛边
22
PF
1、颜色单调,多呈暗红色或黑 色 2、有一定毒性
能表
用途
把手、外壳、行李箱、冰箱衬垫、家电制 品
家庭用品、绝缘体、胶管、胶布、胶膜、 容器
灯罩、窗玻璃、标示牌、光学透镜、硬式 隐形眼镜、汽车零件
1、Tg(30℃)低,在荷重下 H.D.T.为60℃ 2、抗冲击强度不良,一般以玻 纤补强为FR-PBT来使用
成形品设计不良易产生内部应力 问题
吸湿性高,加工前需除湿干燥
结晶化温度高,速度慢
会被卤素系脂肪族如次甲基氯、 三氯乙烷等侵蚀
16
吸湿性高
17
PET
1、机械性质具有方向性、流动 性较高 2、结晶速度较慢 3、干燥及加工条件要求严格
电子电器:断电器、整流器、线轴、吹风 机风口、线轴灯罩 汽车: 电装组件、挡泥板、煞车器把手 工业零件:冷却、汽车航空机零件:汽车保险丝、特种电 池箱 3、精密机器零件:表壳、时钟内部零件 4、医疗仪器:吸器、喷雾器、隐形眼镜消 毒盒 1、多层电路基板,可挠性电路基板 2、发动机绝缘线材料 3、复印机分离爪、断热齿轮 4、导弹雷达天线罩 5、加热滚筒轴承
电子电器:无熔线断电器、电磁开关、驰 返变压器、家电把手、连接器、外壳 汽车: 车门把手、保险杆、分电盘盖、挡 泥板、导线护壳、轮圈盖 工业零件:OA风扇、键盘、钓具卷线器、 零件、灯罩
电子电器:CD片、开关、家电外壳、信号 筒、电话机 汽车: 保险杆、分电盘、安全玻璃 工业零件:照相机本体、机具外壳、安全 帽、潜水镜、安全镜片
2
3
4

常见塑料的性能参数与对比

常见塑料的性能参数与对比
刚而韧、耐温、自熄电性能 好,耐侯性差 1、聚砜为琥珀透明固体材 料,硬度和冲击强度高,无毒 、耐热耐寒性耐老化性好,可 在-100--175度下长期使用。 耐无机酸碱盐的腐蚀,但不耐 芳香烃和卤化烃。聚芳砜硬度 高,耐辐射,耐热和耐寒性好 并具有自息性,可在-100-175 度下长期使用。但不耐日照。 2、通过玻璃纤维增强改性可 以使材料的耐磨性大幅度提高 。 3、可将聚砜与ABS、聚酰亚氨 、聚醚醚酮和氟塑料等制成聚 砜的改性产品,主要是提高其 冲击强度和伸长率、耐溶剂性 、耐候性、加工性能和可电镀 性。如PSF/PBT,PSF/ABS,PSF+ 矿物粉。 耐热绝缘材料如集 成电路板、电器外 壳、汽车挡泥板.冷 冻器具.医疗器具. 透明件 1、适于制作耐热件 、绝缘件、减磨耐 磨件、仪器仪表零 件及医疗器械零 件,聚芳砜适于制 作低温工作零件。 2、聚砜在电子电器 工业常用于制造集 成线路板、线圈管 架、接触器、套架 、电容薄膜、高性 -100~ 175 能碱电池外壳。 3、聚砜在家用电器 方面用于微波烤炉 设备、咖啡加热器 、湿润器、吹风机 、布蒸干机、饮料 和食品分配器等。 也可代替有色金属 用于钟表、复印机 、照相机等的精密 结构件。 4、聚砜已通过美国 医药、食品领域的 有关规范,可代替 不锈钢制品。由于 聚砜耐蒸气、耐水 解、无毒、耐高温 不粘锅涂料、机械 工业的耐磨材料、 化学工业的防腐材 料、电器工业的绝 缘材料、医用材料 。 -200~ 260
氯化聚醚
CP
Hale Waihona Puke 环氧树脂(冷凝胶)EP
-80~ 155
聚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
ETFE
-80~ 220
聚三氟氯乙烯 聚四氟乙烯 聚四氟乙烯(增强)
F3 F4 F4+20%G F

不同塑料材料的强度及耐腐蚀性能对比研究

不同塑料材料的强度及耐腐蚀性能对比研究

不同塑料材料的强度及耐腐蚀性能对比研究随着塑料制品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各种塑料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需要选择适合的材料,以确保产品的功能和性能。

本文将就不同塑料材料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做一个比较研究。

一、PVC材料PVC是最常见的一种塑料材料,因其价格便宜、生产工艺简单、耐腐蚀性能较佳而被广泛使用。

PVC耐酸、编和碱的性能较好,但是对于一些有机溶剂却缺乏耐受能力。

在强度方面,PVC是一种较为脆性的材料,因此,一般不适用于高负荷的机械结构中。

二、PE材料PE是一种强度和耐腐蚀性比较好的塑料材料。

PE材料的强度、韧性以及刚度均比PVC材料要强。

对于酸、碱、盐类、有机溶剂等物质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PE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弯曲性能和耐冲击性能。

由于其材料的韧性较强,PE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容器。

三、PP材料与PE相似,PP也是一种强度和耐腐蚀性比较好的塑料材料。

PP具有优良的抗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也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尤其对一些碱、酸等弱腐蚀性物质更具承受能力。

然而,PP对一些有机溶剂和氧化剂并不具有很好的耐受能力。

四、PET材料PET同样是一种较常使用的材料,如用于制造各种饮料瓶。

PET的强度和硬度比较强,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油性和耐腐蚀性。

但是,PET的耐腐蚀性较差,不适用于一些环境不良的场合。

五、PA材料PA是一种优质的、工程塑料材料,具有强度、耐腐蚀性、耐磨性等特点,其中尤其以低摩擦系数、低吸水率、抗紫外线等特性为突出。

但是,由于其价格相对较高,生产成本较高,一般应用于特殊的工程领域。

综上所述,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选择不同的塑料材料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和要求做出决策。

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仔细选择材料,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塑胶材质成分数据表

塑胶材质成分数据表

塑胶材质成分数据表一、聚乙烯(PE)聚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腐蚀性。

它主要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分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两种类型。

LDPE具有较高的柔软性和透明度,常用于制作塑料袋、保鲜膜等产品。

HDPE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常用于制作水管、容器等耐用品。

二、聚丙烯(PP)聚丙烯是一种具有良好刚性和耐热性的塑胶材料。

它由丙烯单体聚合而成,常用于制作各种容器、桶、管道等产品。

聚丙烯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耐酸碱腐蚀,适用于多种工业领域。

三、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常用的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电绝缘性。

它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可分为硬质PVC和软质PVC两种类型。

硬质PVC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常用于制作窗框、水管等建筑材料。

软质PVC则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常用于制作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

四、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电绝缘性。

它由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可分为普通PS和高冲击PS两种类型。

普通PS透明度高,硬度较高,常用于制作塑料杯、餐具等。

高冲击PS具有较高的韧性,可用于制作安全头盔、保护垫等。

五、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一种常用的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耐热性。

它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聚合而成,常用于制作瓶装饮料、纤维等产品。

六、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明性和高强度的塑胶材料。

它由碳酸酯单体聚合而成,常用于制作眼镜镜片、手机壳等产品。

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具有良好透明度和耐候性的塑胶材料。

它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聚合而成,常用于制作亚克力板、装饰材料等。

八、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是一种常用的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和膜形成性。

它由乙烯醇单体聚合而成,常用于制作胶水、纤维素等产品。

以上是常见的塑胶材料及其成分数据表。

这些塑胶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舒适。

塑料材料的性能对比表

塑料材料的性能对比表

5.5 10 2.9 3 3
1.1
89
110
80 50 3
296
12.1 4 80
M98
210 70
88% 90%
1.4 115 1.6 196
R120
215 85%
100 55~77 62 130 70 29
0.75 0.2~0.8 1.5~3.5
0.3 0.34 0.21
3 7 8.5 2.6 3 5 5 3
较差
45.7
0.6~1.0 0.07~0.4 0.006
5
2.2~10.6 D75~85
315 22 6 7200 0.9 34 28 >650 80~90 R45 50 20
较好
7~15
1.5~5.0 <0.01
较好
74 110
0.6~1.4 0.3~0.7
3 1.1
8.3 2.2 7
4 3 4 3
ABS AF CP EP F3 F4 F4+20%GF F46 HDPE HIPS HPVC LCP LDPE MPPO PA6 PA6+30%GF PA66 PA66+30%GF PASF PBT
一般
35~62
0.3~0.8 0.2~0.45
8
3 3
9800 1.1
69
69
3~60
7
R65~115 86
27 聚醚砜 28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29 涤纶(的确凉) 30 酚醛塑料(电木粉) 31 聚酰亚胺 32 聚甲基丙烯酸酯(亚加力) 33 聚甲醛 共聚(赛钢) 34 聚甲醛 共聚(增强) 35 聚甲醛 均聚 36 聚丙烯(百折胶) 37 聚丙烯(增强) 38 聚苯醚 39 聚苯硫醚(增强) 40 聚苯乙烯(硬胶) 41 聚砜 42 聚氨酯 43 软质聚氯乙烯 44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45 醋酸纤维素

不同牌号塑料的性能介绍

不同牌号塑料的性能介绍

不同牌号塑料的性能介绍引言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不同牌号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如机械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化学性能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塑料牌号,通过对其性能特点的介绍,可以帮助人们选择适合的塑料材料。

1. PE〔聚乙烯〕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分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两种牌号。

HDPE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耐磨性好,耐腐蚀性强,常用于制作水管、煤气管道、垃圾袋等。

LDPE具有较低的密度和柔韧性,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耐寒性,常用于制作塑料袋、食品包装膜等。

聚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和耐候性,分为硬质PVC和软质PVC两种牌号。

硬质PVC具有高强度和刚度,耐腐蚀性好,常用于制作建筑材料、管道、电线电缆外套等。

软质PVC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可塑性,常用于制作软管、电线电缆护套、地板等。

3. PP〔聚丙烯〕聚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电气绝缘性,分为均聚丙烯〔PP-H〕和共聚丙烯〔PP-C〕两种牌号。

均聚丙烯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刚度,耐热性较强,常用于制作容器、饮料瓶盖等。

共聚丙烯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冲击强度,常用于制作车内饰件、家具等。

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和透明度,分为普通级PS和高冲击级PS两种牌号。

普通级PS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和外观效果,常用于制作电子产品外壳、食品包装等。

高冲击级PS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常用于制作家具、医疗设备等。

5.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耐冲击性好,分为高抗冲级ABS和导电级ABS两种牌号。

高抗冲级ABS具有较高的冲击韧性,常用于制作电器外壳、汽车零部件等。

导电级ABS具有良好的电导性能,常用于制作静电防护等特殊应用。

结论不同牌号的塑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

塑料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数据表

塑料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数据表

各种塑料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数据塑料介质种类名称硝酸硝酸蒸汽硫酸发烟硫酸盐酸磷酸氢氟酸氢碘酸氢氰酸铬酸硼酸氯磺酸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50%,50℃)◎(<10%,100℃)◎(<30%,60℃)○(≤50%,60℃)○(35%,20℃)○(<50%,60℃)◎ (68%,22℃) ×(60%,50℃) × (>50%,60℃)× (>68%,60℃)× (>70%,20℃)× (100%,15℃) ◎(60 ℃)◎(≤50%,60℃)◎(<10%,100℃)◎(≤50%,60℃)◎(75%,22℃)◎(50%,80℃)○(75%,60℃)○(≤90%,60℃) ○ (96%,20℃) ×(90%,60℃)× (95%,65℃) ×(96%,60℃) ×(>95%,20℃)×(22℃) ×(20℃) ×(20℃)◎(<35%,60℃)◎(36%,20℃)◎(36%,60℃)○(>35%,60℃)○(36%,80℃)○(>36%,60℃)◎(<90%,60℃)◎(<50%,65℃)◎(<85%,60℃)◎(100%,65℃)○(85%,65℃)○(<90%,20℃)◎(≤40%,22℃)◎(35%,50℃)◎(<50%,60℃)○(75%,22℃)○(35%,65℃)◎(>70%,20℃)○ (40%,60℃) ×(50%,100℃) ○ (>70%,60℃)× (75%,60℃) ×(25%,20℃)○(20℃) ×(48%,20℃)◎(60℃) ◎(65℃) ◎(60℃)◎(≤50%,50℃)◎(≤40%,65℃)◎(<30%,20℃)×(≤50%,60℃)○(50%,100℃)○(<50%,20℃)×(>50%,22℃) ×(80%,65℃) ×(<30%,60℃)◎(60 ℃) ◎( 100℃) ◎(60℃)○ (22℃) ×(20℃) ×(20℃)氯磺化聚乙烯◎(<20%,65℃)○(40%,65℃)×(40%,90℃)×(>60%,20℃)×(100%,25℃)◎(<50%,65℃)○(<50%,90℃)○(<80%,65℃)×(>93%,20℃)×(20℃)◎(<20%,90℃)×(>37%,90℃)○(<85%,130℃)◎(<20%,65℃)×(48%,20℃)○(65℃)◎(<50%,90℃)◎(浓、,20℃)◎(120℃)×(20℃)氯化聚醚◎(<10%,100℃)×(<10%,120℃)◎(<70%,25℃)×(100%,25℃)○(100%,100℃)◎(<80%,120℃)◎(90%,66℃)◎(95%,25℃)×(>98%,25℃)×(25℃)◎(<38%,120℃)◎(50%,100℃)◎(<90%,120℃)◎(<48%,120℃)◎(60%,100℃)×(>70%,25℃)◎(120℃)◎(20%,120℃)◎(30%,66℃)◎(30%,80℃)◎(120℃)×(25℃)聚苯硫醚○(30%,65℃)×(30%,90℃)×(>35%,20℃)◎(40%,90℃)○(40%,沸)○(60%,沸)×(80%,沸)○(沸)◎(沸)◎(90℃)○(50%,20℃)×(50%,65℃)×(20℃)聚三氟氯乙烯◎(30%,175℃)◎(60%,沸)○(<98%,100℃)×(98%,175℃)◎(98%,175℃)◎(100%,100℃)◎(50%,50℃)×(100%,25℃)◎(沸)◎(175℃)◎(60%,25℃)×(60%,175℃)◎(50℃)×(无水,175℃)◎(100℃)◎(50%,175℃)◎(50%,沸)◎(80%,100℃)◎(沸)◎(浓,25℃)聚全氟乙丙烯◎ ( 100%,200℃)◎ ( 100%,200℃)◎(200℃)◎(沸)◎(200℃)◎(200℃)◎(200℃)◎(200℃)◎(200℃)◎(200℃)◎(200℃)聚苯醚◎(10%,60℃)◎(20%,20℃)◎(50%,20℃)×(50%,60℃)◎(<30%,60℃)◎(>30%,20℃)× (20℃)◎(60℃)◎(60℃)◎(<10%,60℃)○(50%,20℃)◎(60℃)酚醛塑料○(<5%,60℃)×(<5%,110℃)×(>5%,25℃)◎(50%,沸)○(<70%,沸)○(80%,25℃)×(>80%,25℃)×(25℃)◎(沸)◎(50%,150℃)◎(90%,150℃)○(<5%,60℃)×(>5%,25℃)◎(25℃)◎(110℃)○(10%,25℃)×(10%,60℃)×(>10%,25℃)◎(150℃)塑料介质种类名称氯酸高氯酸次氯酸王水氟硅酸溴酸蚁酸醋酸醋酐脂肪酸软脂酸×(60℃)聚氯乙烯◎(10%,60℃)◎(20%,22℃)○(20%,60℃)◎(<10%,22℃)○(<10%,60℃)○(<70%,22℃)×(<70%,60℃)×(<70%,22℃)◎(60℃)×(22℃)◎(60℃)◎(60℃)◎(<50%,22℃)○(<50%,60℃)◎(100%,22℃)×(100%,60℃)×(100%,22℃)◎(<20%,60℃)◎(<60%,22℃)○(<60%,60℃)○(90%,22℃)×(90%,60℃)×(22 ℃)◎(22℃)○(60℃)◎(10%,60℃)聚丙烯聚乙烯◎(20%,50℃)◎(<20%,60℃)×(20%,65℃)◎(>20%,20℃)×(>20%,60℃)○(10%,20℃)◎(<15%,20℃)×(10%,65℃)○(<15%,60℃)○ (70%,20℃) ○ (30%,20℃)×(70%,65℃) ×(70%,20℃)◎(65℃) ○(60℃)×(65℃) ×(20℃)◎(65℃) ○(60℃)○(65℃) ○ (浓,60℃)◎(<10%,80℃)◎(<50%,60℃)◎(<85%,50℃)◎(100%,20℃)○(<85%,65℃)○(100%,60℃)◎(100%,65℃)◎(<10%,100℃)◎(<10%,60℃)◎(<80%,50℃)◎(<30%,20℃)○(<80%,100℃)○(<30%,60℃)○(冰,50℃)○(<70%,60℃)×(冰,65℃) ○ (>70%,20℃)×(>70%,60℃)◎(65 ℃) ×(20 ℃)◎(25℃) ○ (60℃)○(100℃)◎(50℃) ○ (60℃)氯磺化聚乙烯◎(<10%,65℃)○(<10%,90℃)×(20%,90℃)○(90 ℃)×(20℃)×(20℃)◎(40%,70℃)◎(20 ℃)◎(<50%,65℃)○(>80%,65℃)◎(<85%,25℃)○(<85%,90℃)○(浓,25℃)×(浓,65℃)×(冰,25℃)○(25 ℃)○(90℃)○(65℃)氯化聚醚◎(10%,66℃)×(70%,25℃)◎(66℃)◎(80℃)◎( 120℃)◎( 120℃)◎(80%,120℃)◎(冰,120℃)◎(66 ℃)◎( 120℃)◎( 120℃)聚苯硫醚◎(40 ℃)×(20℃)×(20℃)◎(沸)◎ (<98%,沸)◎(冰,沸)◎(90 ℃)×(浓,175℃)聚三氟氯乙烯◎( 100℃)◎( 100℃)◎(100℃)○(100℃)◎(100℃)◎(60℃)○(沸)◎(90℃)◎(沸)○(175℃)◎ (冰,90℃)◎(60 ℃)聚全氟乙丙烯◎(200℃)◎(200℃)◎(200℃)◎(200℃)◎(200℃)◎(200℃)◎(200℃)◎(200℃)◎(65℃)◎(200℃)聚苯醚×(20℃)○(20℃)◎(60℃)◎(<80%,60℃)×(冰,20℃)×(20℃)◎(60℃)酚醛塑料◎(225℃)○(110℃)○(110℃)×(25℃)◎(150℃)◎(<100%,60℃)○(<100%,150℃)◎(冰,60℃)○(冰,150℃)◎(110℃)◎(150℃)硬脂酸塑料介质种类名称油酸亚麻酸乳酸氨基甲酸氯乙酸草酸顺丁烯二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单宁酸水杨酸苯甲酸二羟基苯甲酸苯酚○(>70%,22℃)×(>70%,60℃)◎(60℃)聚氯乙烯◎(60℃)◎(22℃)○(60℃)◎(22℃)×(60℃)◎(<50%,60℃)◎(80%,22℃)○(80%,60℃)×(>90%,22℃)◎(60℃)○(22℃)○(60℃)◎(60℃)◎(60℃)◎(60℃)◎(60℃)◎(60℃)◎(60℃)◎(100%,22℃)◎(22℃)○(60℃)◎(60℃)○(1%,60℃)○(100℃)◎( 50 ℃)聚丙烯○(65℃)◎(65 ℃)◎(20%,100℃)◎(80%,65℃)◎(100%,80℃)○(65℃)○(100℃)○(100℃)○(65℃)◎(65℃)◎(65℃)◎(100℃)◎( 50 ℃)◎(65℃)×(110℃)◎(<100%,65℃)○(60℃)聚乙烯○(20℃)○(60 ℃)◎(60 ℃)◎(60℃)○(20℃)×(60℃)◎(60℃)◎(60℃)◎(60℃)◎(60℃)○(60℃)◎(60℃)◎(60 ℃)○(60 ℃)×(90℃)○(65℃)氯磺化聚乙烯○(25℃)×(25 ℃)◎(<40%,65℃)◎(100%,90℃)◎(25℃)○(65℃)○(90℃)◎(<35%,25℃)○(25℃)◎(90℃)◎(120℃)◎(65℃)◎(10%,90℃)×(浓,25℃)◎( 120℃)氯化聚醚◎(120℃)◎( 120℃)◎(<80%,120℃)◎(100℃)◎(100℃)◎( 120℃)◎(120℃)◎(120℃)◎(120℃)◎(120℃)◎( 100℃)◎( 120℃)◎( 100℃)聚苯硫醚◎(90 ℃)○(30%,100℃)◎(30%,90℃)聚三氟氯乙烯◎(90 ℃)◎(90℃)○(140℃)◎( 175℃)◎(60℃)◎(60℃)◎(90℃)◎(175℃)◎(90℃)◎(25 ℃)◎(200℃)聚全氟乙丙烯◎(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聚苯醚◎(60℃)◎(60℃)◎(60℃)◎(60℃)◎(60℃)◎(60℃)◎(10%,60℃)○(20℃)×(20℃)◎(110℃)酚醛塑料◎(110℃)◎(60℃)◎(110℃)○(110℃)◎(110℃)○(110℃)◎(60℃)◎(150℃)◎(110℃)◎( 150℃)◎(20℃)◎(110℃)◎(<6%,60℃)烷基磺酸芳基磺酸苦味酸塑料介质种类名称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铵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锂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硫化铵硫酸钠硝酸钠氯化钠亚硫酸钠○(浓,22℃)×(浓,60℃)◎(60 ℃)◎(22℃)○(60℃)×(22 ℃)聚氯乙烯◎(60℃)×(50%,100℃)◎(60℃)○(100%,70℃)◎(60℃)◎(60℃)◎(60℃)◎(60℃)◎(60℃)◎(60℃)◎(60℃)◎(60℃)○(25%,80℃)◎(10%,60℃)○(20%,60℃)○(25%,22℃)×(25%,60℃)◎(60℃)◎(60℃)◎(60℃)◎(60℃)◎( 55 ℃)聚丙烯◎(≤70%,100℃)◎(100%,65℃)◎(100℃)◎(100℃)◎(100℃)◎(100℃)◎(100℃)◎(100℃)◎(100%,100℃)◎(80℃)○(100℃)◎(25%,20℃)○(25%,100℃)◎(100℃)◎(100℃)◎(100℃)◎(100℃)◎(20%)聚乙烯◎(<20%,60℃)○(>20%,60℃)◎(<20%,60℃)○(>2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60℃)◎(<100%,25℃)氯磺化聚乙烯◎(140℃)○(>50%,100℃)◎(120℃)◎(120℃)◎(120℃)◎(120℃)◎(120℃)◎(100℃)◎(100℃)◎(100℃)◎(20%,100℃)◎(120℃)○(70℃)◎(120℃)◎(100℃)◎(80 ℃)◎( 100℃)氯化聚醚◎(<73%,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120℃)×(30%,101℃)聚苯硫醚◎(<70%,沸)◎(<60%,沸)◎(浓,40℃)○(25%,40℃)◎(30%,150℃)◎(30%,150℃)◎(150℃)聚三氟氯乙烯◎(50%,175℃)◎(50%,沸)◎(100℃)◎(100℃)◎(100℃)◎(175℃)◎(70℃)◎(175℃)◎(70℃)◎( 175℃)◎( 175℃)◎( 100℃)◎(65 ℃)◎(25 ℃)◎(200℃)聚全氟乙丙烯◎(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9%,20℃)◎(110℃)聚苯醚酚醛塑料◎ (<50%,60℃) ×(25 ℃)×(>50%,20℃)◎(<50%,60℃) ×(25 ℃)◎(浓,60℃)×(25 ℃)○(110℃)◎(60℃)×(25 ℃)○(25 ℃)◎(60℃) ◎( 150℃)◎(60℃)◎( 110℃)◎(60℃)◎( 110℃)◎(60℃)◎(150℃)◎(110℃)◎(150℃)◎(150℃)◎(60℃)◎(60℃)◎(60℃)碳酸氢钠醋酸钠硫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塑料介质种类名称重铬酸钾氯气液氯溴水过氧化氢三氧化硫五氧化二磷磷化氢硫化氢二硫化碳三氯化磷甲醇乙醇丁醇乙二醇甲醛◎(60℃)◎(60℃)◎(60℃)◎(60℃)◎(10%,60℃)○(25%,22℃)×(25%,60℃)聚氯乙烯◎(60℃)○(60℃)×(22℃)○(22℃)×(60℃)○(<90%,60℃)×(>90%,22℃)◎(60℃)◎(22℃)×(60℃)○(60℃)◎(60℃)○(100%,22℃)×(22℃)◎(60℃)◎(60℃)○(60℃)◎(60℃)◎(60℃)◎(100℃)◎(100℃)◎(100℃)◎(100℃)◎(25%,20℃)○(25%,65℃)聚丙烯◎(100℃)×(20℃)×(20℃)○(20℃)×(65℃)◎(<90%,20℃)○(<90%,65℃)×(20℃)○(65℃)◎(65℃)○(65℃)×(65℃)×(65℃)○(60℃)○(60℃)○(100℃)○(100℃)○(100℃)◎(60℃)◎(60℃)◎(60℃)○(60℃)○(60℃)聚乙烯◎(60℃)○(60℃)×(20℃)×(20℃)◎(30%,60℃)○(>50%,60℃)○(60℃)◎(20℃)○(60℃)◎(60℃)◎(60℃)×(20℃)◎(60℃)○(60℃)○(60℃)○(60℃)◎(40%,60℃)◎(120℃)○(25℃)◎(120℃)◎(120℃)◎(<20%,120℃)氯磺化聚乙烯◎(120℃)○(25℃)○(25℃)×(25℃)◎(<30%,100℃)○(>30%,65℃)×(25℃)◎(65℃)◎(25℃)◎(65℃)×(25℃)○(25℃)◎(90℃)◎(90℃)○(90℃)◎(90℃)○(<40%,65℃)◎(120℃)◎(120℃)◎(120℃)◎(120℃)◎(10%,80℃)氯化聚醚◎(120℃)◎(80℃)×(25℃)×(>10%,25℃)◎(<90%,66℃)◎(120℃)◎(100℃)×(25℃)◎(25℃)◎(100℃)◎(100℃)◎(100℃)◎(100℃)◎(<37%,120℃)◎(沸)◎(10%,90℃)聚苯硫醚◎(30%,100℃)×(20℃)×(20℃)×(25℃)○(30%,150℃)◎(150℃)○(90℃)◎(90℃)◎(60℃)◎(150℃)◎(117℃)◎(90℃)◎(90℃)◎( 175℃)◎(100℃)◎( 100℃)聚三氟氯乙烯◎( 175℃)×(60℃)◎(100℃)◎(100℃)◎(30%,60℃)◎(90%,25℃)◎(175℃)○(100℃)◎(100℃)◎(120℃)◎ (沸)◎ (沸)◎(175℃)◎(90℃)◎(200℃)◎(200℃)◎(200℃)◎(200℃)◎(10%,200℃)聚全氟乙丙烯◎(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60℃)◎(60℃)◎(60℃)◎(60℃)聚苯醚◎(60℃)○(20℃)◎(60℃)◎(<30%,20℃)×(>50%,20℃)◎(60℃)◎(60℃)◎(20℃)◎(60℃)◎(<40%,60℃)酚醛塑料○(80℃)×(25℃)◎ (25℃)×(110℃)○(20℃)◎(150℃)◎(150℃)◎(150℃)◎(110℃)◎(150℃)◎(20℃)◎(70℃)○(20℃)◎(110℃)○(<10%,60℃)丙酮丁酮环已酮乙醚醋酸乙酯醋酸丁酯苯二甲酸二丁酯磷酸三甲苯酯硅酸乙酯塑料介质种类名称甲烷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萘汽油煤油石脑油润滑油机油变压器油液化气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一氯二氟甲烷×(22℃)×(22℃)×(22℃)×(22℃)×(22℃)×(22℃)×(22℃)×(22℃)◎(60℃)聚氯乙烯◎(60℃)×(22℃)×(22℃)×(22℃)×(22℃)×(22℃)◎(22℃)×(60℃)◎(60℃)○(60℃)◎(60℃)◎(60℃)○(60℃)×(22℃)×(22℃)×(22℃)×(22℃)○(100℃)×(20℃)×(60℃)○(60℃)○(20℃)○(60℃)○ (60℃)聚丙烯○(65℃)○(50℃)○(50℃)◎(20℃)◎(100℃)○(100℃)×(20℃)○(50℃)○(65℃)○(50℃)○(20℃)○(50℃)×(60℃)×(100%,20℃)◎(60℃)×(22℃)×(20℃)×(20℃)×(20℃)×(60℃)×(60℃)×(60℃)聚乙烯○(60℃)×(20℃)×(20℃)×(20℃)×(20℃)×(20℃)○(20℃)×(60℃)×(60℃)×(60℃)×(20℃)×(20℃)×(60℃)◎(20℃)×(20℃)×(100%,25℃)×(25℃)×(25℃)×(25℃)×(25℃)×(25℃)×(25℃)氯磺化聚乙烯◎(120℃)×(25℃)×(25℃)×(25℃)×(25℃)×(25℃)×(25℃)×(25℃)○(70℃)×(25℃)×(25℃)×(25℃)◎(70℃)○(60℃)◎(25℃)◎(100℃)○(66℃)◎(66℃)◎(80℃)氯化聚醚◎(100℃)○(66℃)○(25℃)◎(66℃)◎(100℃)◎(66℃)○(100℃)◎(120℃)◎(120℃)◎(120℃)◎(120℃)◎(120℃)○(66℃)◎(120℃)◎(100℃)◎(90℃)◎(90℃)◎(90℃)◎(90℃)◎(90℃)聚苯硫醚◎(90℃)○(110℃)◎(90℃)◎(90℃)◎(150℃)◎(90℃)◎(90℃)○(90℃)○(40℃)○ (沸)○(60℃)○ (沸)○(25℃)○(90℃)◎(60℃)◎(135℃)聚三氟氯乙烯◎(80℃)○(100℃)○(25℃)◎(25℃)○(100℃)◎(100℃)◎(100℃)◎(80℃)◎(100℃)◎(60 ℃)○(60℃)○(90℃)○(25℃)◎(200℃)◎(25 ℃)◎(200℃)◎(200℃)◎(200℃)◎(200℃)◎(200℃)◎(200℃)聚全氟乙丙烯◎(200℃)◎(200℃)◎(200℃)◎(200℃)◎(60 ℃)◎(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0℃)○(20℃)×(20℃)×(20℃)聚苯醚×(20℃)×(20℃)×(20℃)◎(60℃)×(20℃)×(20℃)○(110℃)◎(20℃)○(110℃)×(20℃)○(110℃)○(110℃)酚醛塑料×(60℃)○(110℃)○(110℃)○(150℃)○(150℃)◎(150℃)○(110℃)◎(60 ℃)○(150℃)◎(110℃)◎(110℃)一氯三氟甲烷×(22℃)◎(110℃)二氯一氟甲烷×(22℃)◎(66℃)二氯二氟甲烷○(60℃)○(60℃)○(60℃)◎(70℃)◎(100℃)○(25℃)◎(200℃)◎(60℃)甲胺×(22℃)◎(20℃)○(60℃)◎(25℃)◎(60℃)硝基粉×(22℃)◎(60℃)四氢呋喃×(22℃)○(20℃)×(20℃)×(25℃)○(25℃)○(90℃)○(60℃)◎(200℃)×(20℃)吡啶×(22℃)○(100℃)○(60℃)×(25℃)◎(120℃)○(115℃)◎(200℃)×(20℃)硝化甘油×(22℃)○(20℃)◎(25℃)◎(25℃)漂白粉◎(60℃)[注]◎:优;○:可;×:差;浓:浓溶液;沸:沸腾。

常用塑料性能及用途

常用塑料性能及用途

常用塑料性能及用途1.聚乙烯(PE):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分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

聚乙烯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低温性、绝缘性和较高的拉伸强度。

它通常用于制造瓶子、奶瓶、垃圾袋、水管等。

2.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是一种耐腐蚀的塑料,具有良好的阻燃性、绝缘性和耐候性。

它通常被用于制造水管、电线和各种家居用品,如塑料窗框、地板和家具。

3.聚丙烯(PP):聚丙烯具有较高的熔融温度和热稳定性,耐酸碱腐蚀,并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配件、电池壳、家具、餐具、医疗器械等方面。

4.聚苯乙烯(PS):聚苯乙烯是一种透明、易加工的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电绝缘性和低吸湿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杯子、碗、餐盒、保鲜袋、电器外壳等。

5.聚烯烃(PP):聚烯烃是一种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性的塑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良好的绝缘性能。

它通常用于制造管道、化工容器、电缆绝缘层等。

6.聚碳酸酯(PC):聚碳酸酯是一种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耐冲击性和耐高温性的塑料。

它常用于制造手机壳、光纤、安全眼镜、汽车零件等。

7.尼龙(PA):尼龙是一种高强度、耐磨的聚合物材料,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耐化学性和耐磨损性。

它广泛应用于制造锁具、缆绳、汽车零件、齿轮等。

8.聚氨酯(PU):聚氨酯是一种具有优良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塑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

它广泛应用于制造床垫、鞋底、悬浮球、密封制品等。

9.聚四氟乙烯(PTFE):聚四氟乙烯是一种具有优良耐高温、低摩擦系数和优良的绝缘性能的塑料。

它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密封材料、防腐涂料、导管和电缆绝缘层等。

10.聚酰胺(PA):聚酰胺是一种高强度、耐磨的塑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它经常被用于制造高温零件、轴承、刮刀、钳子等工具。

以上是常用塑料的一些性能及用途,不同的塑料材料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应用。

塑料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不同牌号塑料的性能

不同牌号塑料的性能

不同牌号塑料的性能引言塑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具有轻质、可塑性强、耐腐蚀等优点,因此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同的塑料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本文将对常见的几种塑料牌号进行介绍,并分析其性能特点。

1. 聚乙烯(PE)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常用于制造塑料袋、塑料瓶等产品。

根据其分子密度的不同,聚乙烯可分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两种。

以下是两种聚乙烯的性能特点:1.1 高密度聚乙烯(HDPE)•密度高:高密度聚乙烯具有较高的密度,通常为0.94-0.97g/cm³,因此具有较好的刚性和耐压性能。

•耐腐蚀性强:HDPE在常温下对大部分化学品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比如酸、碱等。

•耐磨性:HDPE的耐磨性较好,适用于制造耐磨性要求较高的制品。

1.2 低密度聚乙烯(LDPE)•密度低: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通常为0.91-0.93g/cm³,因此具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可塑性。

•耐冲击性:LDPE具有较好的耐冲击性,适用于制造对冲击要求高的制品,如塑料包装膜等。

•透明度高: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LDPE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塑料薄膜制品。

2. 聚丙烯(PP)聚丙烯是另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高温性能。

以下是聚丙烯的性能特点:•密度较低:聚丙烯的密度通常为0.89-0.91g/cm³,相对较低。

•耐高温性好:聚丙烯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可在100℃左右使用。

•耐腐蚀性强:聚丙烯对大部分酸和碱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良好的电绝缘性:聚丙烯可以作为电器绝缘材料使用。

3. 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具有较好的耐候性、电绝缘性和可加工性。

以下是聚氯乙烯的性能特点:•耐候性好:PVC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可在室外使用。

•耐化学性强:PVC对大部分酸、碱和盐类等化学品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可加工性好:PVC可采用注塑、挤出、压延等多种方法进行加工,适用范围广泛。

塑胶材料性能介绍及对比

塑胶材料性能介绍及对比

力学性能与PET相似,但刚性小些, 延性,对尖角、缺口敏感;
耐化学药品性优良
PBT中80%以上 机械强度高,超过许多工程材料,冲
PBT+GF
经改性后使 用,且多是用
击强度从低温到高温变化很小,耐蠕 变性优异,尺寸稳定性好,耐磨擦、
玻璃纤维增强 磨耗性优良
耐化学药品性优良
耐老化性极好,耐热 性优良,在120度温 度下可长期使用
经受中子、电子、r射 线、紫外线的作用; 耐热性很高,连续使 用温度达250度
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有无比的优越性:替代
电绝缘性良好,耐 电晕性最优异
青铜、铝合金制作飞机发动机上某些零件、飞 船外防护密封器件、宇宙服、遮阳系统、救急 供氧系统、阀门;其它可作高温下工作的轴承
、活塞、活塞环、连杆、齿轮等
流动性好,成 型加工性较差
电气性能良好

引起水解,氨水破坏更大
应用:齿轮、泵叶轮、拉链;电容器、熔断器 开关;汽车、电视、电动机零件;包装容器和 薄膜
改性PET PET+GF:力学性能相当于或略高于增强PA6,耐热性有很大提高
简称 外观特征
机械性能
耐化学性
耐候性
阻燃性 其他性能
用途
PBT
乳白色,半透 明
无毒,光泽性 机械强度低,有较好的弹性和柔韧

性,耐环境应力开裂性比PE好
耐化学药品、耐油比PE、 PVC稍差
耐低温性很好,热分 解温度低为230度
易燃;流动性 好
电绝缘性优良
应用:家电上及液化气输送软管,耐应力开裂 电线电缆护套;日用品如:玩具、装饰品、座 垫、鞋底;建筑用垫层、防震、覆盖材料;肉 类食品包装薄膜
易燃;流动性 良好

PP,PE,PS的性能对比

PP,PE,PS的性能对比

PP,PE,PS的性能对比PS Polystyrene 聚苯乙烯;PE polyethylene聚乙烯PP Polypropylene 聚丙烯聚乙烯及聚丙烯都是最常用的烯烃塑料。

聚丙烯,简称PP。

PP是一种半结晶性材料。

它比PE要更坚硬并且有更高的熔点。

由于均聚物型的PP 温度高于0C以上时非常脆因此许多商业的PP材料是加入1~4%乙烯的无规则共聚物或更高比率乙烯含量的钳段式共聚物。

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扭曲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

PP的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C。

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

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

通常,采用加入玻璃纤维、金属添加剂或热塑橡胶的方法对PP进行改性。

PP的流动率MFR范围在1~40。

低MFR的PP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

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物型的强度比均聚物型的要高。

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8~2.5%。

并且收缩率的方向均匀性比PE-HD等材料要好得多。

加入30%的玻璃添加剂可以使收缩率降到0.7%。

均聚物型和共聚物型的PP材料都具有优良的抗吸湿性、抗酸碱腐蚀性、抗溶解性。

然而,它对芳香烃(如苯)溶剂、氯化烃(四氯化碳)溶剂等没有抵抗力。

PP也不象PE那样在高温下仍具有抗氧化性。

PP是塑料中比较安全的塑料,一般食品上的包装袋就是用它来做的,当然PP也有等级,包装食品用的必须是食品级的了。

pp在三者中密度最小,可浮于水面。

聚乙烯,简称PE。

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但由于其为线性分子可缓慢溶于某些有机溶剂,且不发生溶胀,电绝缘性能优良;但聚乙烯对于环境应力(化学与机械作用)是很敏感的,耐热老化性差。

常见塑料的性能参数与对比

常见塑料的性能参数与对比

常见塑料的性能参数与对比塑料是一类重要的合成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见塑料的性能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对比。

1. 密度:塑料的密度通常比金属和玻璃低,因此重量轻。

常见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的密度约为0.941 g/cm³,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密度约为0.91 g/cm³,聚丙烯(PP)的密度约为0.9 g/cm³,聚氯乙烯(PVC)的密度约为1.4 g/cm³。

2. 强度:塑料的强度通常较低,但有些塑料具有较高的强度。

尼龙(Nylon)具有很高的拉伸强度,约为75-80 MPa,聚酰胺(PA)的拉伸强度可高达60 MPa。

其他常见的高强度塑料有聚苯乙烯(PS)和聚碳酸酯(PC)。

3.刚性:刚性通常用弹性模量来描述,即杨氏模量。

例如,聚碳酸酯(PC)的弹性模量大约为2.3-2.6GPa,聚丙烯(PP)的弹性模量约为0.9-1.5GPa。

相较之下,钢材的弹性模量为约200GPa。

4.耐热性:塑料对温度的耐受能力各不相同。

聚甲醛(POM)耐高温性能较好,可以在高达100°C的温度下使用,聚碳酸酯(PC)的耐热性也不错,可以在120°C以上的温度下使用。

聚丙烯(PP)的熔点约为165-175°C,聚乙烯(PE)的熔点约为110-140°C。

5.耐化学性:不同的塑料对化学品和溶剂的耐受能力也不同。

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具有较好的耐化学性,可以耐受很多化学品的侵蚀。

聚氯乙烯(PVC)对酸和碱也有很好的耐受性,但不耐油溶剂。

6.耐候性:塑料的耐候性常常因其分子结构和添加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聚碳酸酯(PC)的耐候性较好,可以耐受紫外线辐射和氧化作用。

相比之下,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的耐候性较差,容易受到紫外线照射而老化。

7.透明度:不同塑料的透明度也不同。

聚丙烯(PP)为半透明材料,透明度较差,而聚碳酸酯(PC)和聚苯乙烯(PS)则具有较好的透明性,以至于可以应用于光学器件制造。

塑料材料性能对比测试数据-统计表单

塑料材料性能对比测试数据-统计表单

拉伸强度(Kgf/cm 2)断裂延伸率(%)ASTMD638ASTMD638常温冷冻常温常温潮湿常温PP B-M02-G/3015/K8303/K8003/J340本色50522060±3D --≦0.3%-低熔指共聚高抗冲PP PP7032E3本色17 5.422060±3D --≦0.3%-低熔指共聚普通抗冲PP PPEP332K 本色9 3.523055±3D --≦0.3%-低熔指共聚PP PPK8009本色24522060±3D ->230≦0.3%-中熔指共聚中抗冲PP PPK8009本色17.27.5254.460±3D >231中熔指共聚中抗冲武汉石化PP PPK8009(免喷涂)HHZ876#24522060±3D ->230≦3%-中熔指共聚中抗冲PP PP7032KN 本色48522060±3D --≦0.3%-中熔指共聚高抗冲PPPPK7005AN 本色20524564±3D--≦0.3%-中熔指共聚高刚性中抗冲PPAW564/BE961MO/SP179/K7708/7033E3/BC3BT/YPJ1215C/3080/A V161/107M90T/BC960MO 本色14522060±3D --≦0.3%-中熔指共聚普通抗冲PP PP 7033N 本色18522060±3D ->200≦0.3%-中熔指共聚普通抗冲PP PP AP03B 本色 4.5324060±3D ->150≦0.3%-高熔指共聚PP PP92010SWNC001本色6 1.5265---≦0.3%-防发白PP R701/R370Y/P855JM/P755JM 透明 2.5125070±3D ->180≦0.3%-透明PP+15%BaSO4PPP1M3G-PL 本色9.4 3.822065±3D ->20015%±2%-改性PP+20%GF PPP1G4K-01本色161056065±3D ->7520%±2%-增强(20%GF)PP+40%LGFPPLGF-P1GA本色97110076±3D ->6045%±3%-长玻纤增强(40%LGF)LDPE Q200/EKH3045A/F200GG本色4511100-->750≦0.3%-低密度聚乙烯LLDPE M20024/JL210/6101R本色4069048±3D --≦0.3%-线型低密度聚乙烯HDPE HDPE6098本色241731063±3D ->370≦0.3%-高密度聚乙烯ABS ABSHI-12本色2814340---≦0.3%-注塑级ABS ABSAG12A1本色231643575±3D --≦0.3%-注塑级ABS ABS747S/AG10AP/AG10NP 本色3624340-->100≦0.3%-板材级ABS ABS757/GP22本色169350-->80≦0.3%-高光级ABS ABSTI-500/SX100透明8.2 4.3680---≦0.3%-透明ABS ABSTP-801透明 4.5 2.843073±3D--≦0.3%-透明PA PA1010本色 1.40.645075±3D 70±3D -≦0.3%-普通型PA6PA6B100本色1.50.655070±3D 65±3D>165≦0.3%≤0.3%普通型如下表单主要统计儿童行业常用塑胶原料测试对比数据,便于指导开发人员进行设计选材,以及工程人员进行VAVE 项目有效展开塑料材料性能标准弯曲强度(Kgf/cm 2)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KJ/m 2)硬度灰分(%)含水率备注ASTMD790ASTMD256ASTMD2240常温315300350330330330320370340365.428040034032780017605595310570640530550750580700700材料名称材料牌号材料颜色塑料材料性能标准PA6PA61013B 本色0.80.460080±3D 75±3D >165≦0.3%-普通型PA6本白本色8.658080±3D 75±3D 普通型PA6PA64000A 本色 1.50.640070±3D 65±3D -≦0.3%≤0.3%普通型PA6PA6ST701W/PA6C111NC155本色12.66.657577±3D->80≦0.3%≤0.3%低增韧型PA6P4015(A)/36213/B27ST/PA6AS15-N/PA6B100-3#(A)/PA6B100-3#(黑)/PA6P4015(黑)/PA6TBK(黑)本色、黑色50840070±3D 65±3D >175≦0.3%(黑色≦2%)≤0.3%增韧型PA6ST704K/C111NC153/C 111BK153本色、黑色451439570±3D ->150≦0.3%≤0.3%增韧型PA6PA6B100-3#有色料48740070±3D 65±3D>165≦0.3%≤0.3%增韧型PA6PA6AGS10A-N 本色14 4.780077±3D ->8010%±2%≤0.3%增强型(10%GF)PA6+15%GF B763/PA6B27ZG15/PA6A1G3N 本色181296078±3D ->7715%±2%≤0.3%增强型(15%GF)PA6+15%GF PA6BKV15KAT本色 5.34129080±3D ->79≦0.3%≤0.3%增强型(15%GF)PA6+20%GF B764本色17.87.4105080±3D--20%±2%≤0.3%增强型(20%GF)PA6+30%GF B767/G30NC152/B27G30/G30NC125H 本色1611120080±3D 75±3D >8030%±3%≤0.3%增强型(30%GF)PA6+30%GF PA6BKV130本色11.49154080±3D->7430%±3%≤0.3%增强型(30%GF)PA6+50%GF PA6B7010UL 本色11.510180080±3D 75±3D -50%±3%≤0.3%增强型PA6(50%GF)PA6+50%GFBG-50S/B7011/A180G10N本色1412.3208080±3D 75±3D -50%±3%≤0.3%增强型PA6(50%GF)PA6BG50S可不测试含水率PA6B9000本色 1.8 1.665081±3D 71±3D --≤0.3%(环保、阻燃)厂家提供阻燃测试报告PA66ZYTEL101L 本色 1.50.649080±3D 75±3D -≦0.3%-普通型PA6621SPC 本色2 1.681585±3D 75±3D -≦0.3%-普通型PA664019/P4110本色10750075±3D 70±3D >115≦0.3%≤0.3%低增韧型PA66PA66MT409AHS 本色208.758075±3D ->130≦0.3%-增韧型PA66PA66CBS-409本色408.758075±3D ->140≦0.3%≤0.3%增韧型PA66PA66NANYA6512本色50843070±3D 65±3D -≦0.3%≤0.3%超韧型PA66PA66ST801本色802348070±3D 65±3D -≦0.3%-超韧型PA66+10%GF PA661075本色13.3686073±3D --10%±1%≤0.3%增强型(10%GF)PA66+15%GF PA66GF15YH 本色10.5586075±3D 70±3D >7215%±2%≤0.3%增强型(15%GF)PA66+15%GF PA66A703本色12 6.394077±3D ->7215%±2%≤0.3%增强型(15%GF)PA66+15%GF PA6660GA3本色12 6.394077±3D ->6815%±2%≤0.3%增强型(15%GF)PA66+15%GF PA6660GE3灰色12 6.394077±3D ->6815%±2%≤0.3%增强型(15%GF)PA66+30%GF PA66G4230/PA66A706本色119162080±3D 75±3D >8030%±3%≤0.3%增强型(30%GF)PA66+33%GF PA666210GC 本色108150080±3D 75±3D -33%±3%-增强型(33%GF)PA66+50%GF PA66GF50NC101本色7.3 6.5200080±3D 75±3D >4050%±3%≤0.3%增强型(50%GF)PA+50%GF PAGV-5H 本色9.59200087±3D ->6850%±3%-芳香族(50%GF)PA+50%GF PAGV-6H本色7.56.5210087±3D->4060%±3%-芳香族(60%GF)80055067576060066065011801390179015002200222028003150950110010007007307401090140014007306001220122024502200310031003300塑料材料性能标准PA66PA66164NT本色 3.7 2.5670-->9≦0.3%-食品级厂家提供FDA测试报告POM POMM90-44/POMMC90本色7554078±3D ->175≦0.3%-通用型POM POM100P 本色8663076±3D --≦0.3%-通用型POM POMDM220本色151240070±3D ->240≦0.3%-增韧型POM POM100ST 本色301939068±3D --≦0.3%-增韧型POM+20%GFPOMM704本色4 3.5550---20%±2%-增强型(20%GF)BDS BDSR03透明 1.9 1.5320-->150≦0.3%-BDS BDSNSBC210透明2 1.5290-->180≦0.3%-PC PCSABICLexan121透明12.411.457580±3D --≦0.3%-PC PC141R 透明11.510.3600---≦0.3%-PC PC103R 透明13.612570---≦0.3%-PC PC6018透明 4.4 3.4440---≦0.3%-PC PC2405透明 4.4 4.2480---≦0.3%-PC PCJH820NC004透明11.510.355070±3D ->100≦1.0%-PC+ABS PC/ABSJL2915本色361254070±3D ->140≦0.3%-合金PC+ABS PC/ABSNH1015T 本色17.7 5.853072±3D --≦0.3%-合金PC/ABS PC/ABSJH960-6300NC101本色9658080±3D ->87≦2%-阻燃,厂家提供阻燃测试报告TPU+40%GF TPUGF40-01黑色2519.51800---40%±3%-增强型(40%GF)PC+10%GF PC10%GFPC-2370+本色12.47.455078±3D ->8010%±1%-增强型(10%GF)厂家提供阻燃测试报告PC+20%GF PCC114UT-7033本色87.677082±3D --20%±2%-增强型(20%GF)PC+ABS PC/ABSPC-510本色98.255075±3D ->118≦0.3%-厂家提供阻燃测试报告PPO/PPE V0150B/644Z黑色17.87.669077±3D--≦20%-编制:数据说明:文件存在统计范围局限性,供参考使用112077080051037010004603907708508907009008508507909、PA含水率要求在未提前烘干的状态下进行测试。

常用塑料的性能对照表

常用塑料的性能对照表

常用塑料的性能对照表常用塑料的性能以下是常用塑料的一些性能指标:材料密度:HDPE(0.95-0.97 g/cm2)、LDPE(0.92-0.93 g/cm2)、PP(0.90-0.91 g/cm2)、PS(1.0-1.1 g/cm2)、ABS (1.0-1.1 g/cm2)、PMMA(1.05-1.22 g/cm2)、PTFE(1.8-2.4 g/cm2)、PET(1.35-1.40 g/cm2)、PC(1.13-1.29g/cm2)、POM(1.4 g/cm2)、PA(1.1-1.2 g/cm2)、PI (1.32-1.71 g/cm2)、PPS(1.3-2.0 g/cm2)、PPO(1.04-1.11 g/cm2)。

熔点/工作温度:HDPE(160-182℃/90℃)、LDPE(-120℃/121℃)、PP(-20℃/100℃)、PS(90-120℃)、ABS (115℃)、PMMA(126℃)、PTFE(-50℃/260℃)、PET (243-260℃/166-193℃)、PC(-/116-135℃)、POM(216-221℃/79-116℃)、PA(-/249-288℃)、PI(274-316℃/149-232℃)、PPS(213-260℃/93-121℃)、PPO(-/54-82℃)。

Tg(玻璃化转变温度):HDPE(20-30℃)、LDPE(8-30℃)、PP(R65-R105)、PS(M50-M100)、ABS(R95-R125)、PMMA(M65-M100)、PTFE(D55-D75)、PET(M94-M101)、PC(R120-R125)、POM(R75-R120)、PA(M100-M125)、PI(R116-R123)、PPS(R115-R120)、PPO(18-38℃)。

结晶度:HDPE(20-35%)、LDPE(50-75%)、PP(52-77%)、PS(70%)、ABS(52-88%)、PMMA(20-112%)、PTFE(<500%)、PET(29-68%)、PC(伸长率:100-241%)、POM(45-204%)、PA(伸长率:20-35%)、PI (6.7-15.1%)、PPS(1.4-9.0%)、PPO(5.2-7.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000 1.1 120 1.4 210 16000 1.2 130 1.4 262 1.4 121 126 16000 1.3 85
70 3 60 3 13
200~300
33 76 39 102 243
8.3
M114
58 190
0.6
较好
80 189 91 55 137 61
0.8~1.5 3.4~3.6 0.2~0.8 0.5~1.3 0.8 0.44 0.2 0.5 0.2 1.8 0.09 0.07 0.15 0.1
86% 20
30~50
2~3
PES PET PET+30%GF PF PI PMMA 共聚POM 共聚POM+25%GF 均聚POM PP PP+30%GF PPO PPS+40%GF PS PSF PU SPVC UHMWPE 较好 较好 较差 较差 一般 较好 一般 一般
85 78 124
0.6 1.8 0.2~0.9
0.25 0.26 0.05
70 21 21 55 11
14 13 17 12 10
125 233 207 190 >500 3.5
17 2.7 1.8 37 40~70
R115
198 0.3 80% >95 288 0.1 96% >95 0.3
较差 较好 22~30
32 27 20
R110 R70
198 78
>95 20
7800 1.1 4 1.5 100 21
5.5 10 2.9 3 3
1.1
89
110
80 50 3
296
12.1 4 80
M98
210 70
88% 90%
1.4 115 1.6 196
R120
215 85%
100 55~77 62 130 70 29
0.75 0.2~0.8 1.5~3.5
0.3 0.34 0.2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7 8.5 2.6 3 5 5 3
塑料材料的性能对比表
序 号 塑料名称 代号 流动 屈服强 拉伸强度 性 度 收缩率 吸水率 热变 线膨胀 产品 原料价 相对 弯曲 压缩 断裂伸 冲击 缺口冲击 摩擦 透光 氧指 洛氏硬度 形温 系数 精度 格 密度 强度 强度 长率 强度 强度 系数 率 数 度
1 丙稀腈、丁二稀、苯乙烯 2 氨基树脂 3 氯化聚醚 4 环氧树脂 5 聚三氟氯乙烯 6 聚四氟乙烯 7 聚四氟乙烯(增强) 8 聚全氟乙丙烯 9 高密度聚乙烯(孖力士) 10 高抗冲聚苯乙烯(不脆胶) 11 硬质聚氯乙烯 12 液晶聚合物 13 低密度聚乙烯 14 改性聚苯醚 15 聚酰胺6 16 聚酰胺6(增强) 17 聚酰胺66 18 聚酰胺66(增强) 19 聚芳砜 20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0.25 0.01 0.05 0.03 <0.05 0.05 0.22
7.5 8 4 4 3 8 5.7
76 0.5
R80~110 102 0.5
76 137 50 75
0.7 <0.12 0.4~0.7 0.6
3 3 3 3
32000 1.1 114 87000 1.6 204 7500 1.1 105 115 1.2 128 98
18
49
0.5
0.01
4 3
1.4
65
69 60~130
1.6~2.2
99
0.4 90%
较差 较差
37 27.6 17.5
<0.01 <0.01 <0.01 <0.01 2~5.0 0.2~0.6 <0.01 0.2
5.8 10.5 7.1 5.8 12.5
3.4~21
2.1 2.2 3 2.3 2.1 5 7150 1
较差
45.7
0.6~1.0 0.07~0.4 0.006
5
2.2~10.6 D75~85
315 22 6 7200 0.9 34 28 >650 80~90 R45 50 20
较好
7~15
1.5~5.0 <0.01
较好
74 110
0.6~1.4 0.3~0.7
3 1.1
8.3 2.2 7
4 3 4 3
1.4 205 166 1.2 110 130 2.5~6 14000 1.4 98 110
53
4 21 65 86 M118 M80
360 0.4 100 110 0.3 163 M94 124 18 93% 17
1.6 182 1.4 7300 0.9 90 50 127 45 >200
1.5~3 1~2.5 0.4~0.8
ABS AF CP EP F3 F4 F4+20%GF F46 HDPE HIPS HPVC LCP LDPE MPPO PA6 PA6+30%GF PA66 PA66+30%GF PASF PBT
一般
35~62
0.3~0.8 0.2~0.45
8
3 3
9800 1.1
69
69
3~60
7
R65~115 86
1.5 196 19000 1.2 82 78
4 90 <5 11
132 103
1.5 170 125 1.3
102
1.3
4
40
塑料材料的性能对比表
序 号 塑料名称 代号 流动 屈服强 拉伸强度 性 度 收缩率 吸水率 热变 线膨胀 产品 原料价 相对 弯曲 压缩 断裂伸 冲击 缺口冲击 摩擦 透光 氧指 洛氏硬度 形温 系数 精度 格 密度 强度 强度 长率 强度 强度 系数 率 数 度
27 聚醚砜 28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29 涤纶(的确凉) 30 酚醛塑料(电木粉) 31 聚酰亚胺 32 聚甲基丙烯酸酯(亚加力) 33 聚甲醛 共聚(赛钢) 34 聚甲醛 共聚(增强) 35 聚甲醛 均聚 36 聚丙烯(百折胶) 37 聚丙烯(增强) 38 聚苯醚 39 聚苯硫醚(增强) 40 聚苯乙烯(硬胶) 41 聚砜 42 聚氨酯 43 软质聚氯乙烯 44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45 醋酸纤维素
60 1.3 2
127 76 16 14.2
R119 R132
173 260
0.4 44 90% 20
M65~90 85 M169 185
50~10 310
10.5~20.5 1.5~2.5
0.25 <0.01
1 12.5
6
6500 1.4 0.9 11
8.8 10 >500 >100 R38 95 0.2
9.5
M118
60 248
0.5
3.6 9.2 2.7 7.2 2.7 10 8.4 3 3 3
8.7 4.3 7.8 20 8 1387
M110 M72 R121 M80 M90
274 66 220 133 0.4 93% 146 145 185 35
21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增强)PBT+30%GF 22 聚碳酸脂(防弹胶) 23 聚碳酸脂(增强) 24 聚醚醚酮 25 聚醚酮 26 聚醚酮酮 PC PC+30%GF PEEK PEK PEKK 较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