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伤发热

合集下载

内伤发热患者护理常规

内伤发热患者护理常规

内伤发热患者护理常规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所致。

以低热,少数患者高热,患者自觉身热,五心烦热但体温不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涉及各相关脏腑。

功能性发热、肿瘤、血液病、内分泌病、结核病、结缔组织疾病等具有发热症状时,可参照本病护理。

辨证:阴精亏耗证、血虚发热证、气虚发热证、气郁发热证、瘀血发热证。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1.发热的时间、程度、性质和规律。

2.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二、护理措施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高热或有出血倾向者卧床休息。

3.自汗、盗汗量多者,用干毛巾擦拭后及时更换衣被。

4.密切观察发热的时间、程度、特性和规律。

注意伴发症状,如怕冷、出汗、口渴、面色、舌脉、神志及二便等变化。

体温过高或过低.发热程度与伴随症状不符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5.中汤剂一般宜温服,阴虚发热者宜凉服,气虚发热者宜热服。

6.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忌煎炸、肥腻、辛辣等助湿生热之品。

气虚发热可食健脾益气食物;阴虚发热可食滋阴清热食物;血虚发热可食益气养血之品;肝郁发热可食健脾益气食物。

7.消除顾虑,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8.低热盗汗者,遵医嘱可给予中药煎水代茶饮;肠燥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药或中药泡水代茶饮。

三、健康教育1.提高对内伤发热病症特点的认识,切忌一见发热就滥用辛散解表或苦寒泻火之品,以致耗气伤阴或伤败脾胃。

2.本病缠绵反复,体温正常后嘱患者仍要注意体温变化。

3.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急躁、焦虑、优思等不良刺激。

4.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5.指导正确服用中药。

四、出院回访1.询问患者是否按时服药,定时来医院复查。

2.了解患者是否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内伤发热虚证,可用的治法

内伤发热虚证,可用的治法

内伤发热虚证,可用的治法摘要:I.内伤发热虚证的定义和症状A.内伤发热虚证的定义B.内伤发热虚证的症状II.内伤发热虚证的治法A.滋阴清热B.益气养血C.益气健脾,甘温除热D.肾阳亏虚,火不归元III.代表方剂及加减A.清骨散或知柏地黄丸加减B.归脾汤加减C.补中益气汤加减D.八味肾气丸加减正文:内伤发热虚证是指由于气血阴阳亏虚,导致内伤发热的证候。

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热势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表现为高热者较少。

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温。

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针对内伤发热虚证,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滋阴清热、益气养血、益气健脾,甘温除热和肾阳亏虚,火不归元等。

1.滋阴清热:主要适用于阴虚发热证,症状包括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代表方剂为清骨散或知柏地黄丸加减。

2.益气养血:主要适用于血虚发热证,症状包括发热,热势多为低热,头晕眼花,身倦乏力,心悸不宁,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脉细弱。

代表方剂为归脾汤加减。

3.益气健脾,甘温除热:主要适用于气虚发热证,症状包括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

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加减。

4.肾阳亏虚,火不归元:主要适用于阳虚发热证,症状包括发热而欲近衣,形寒怯冷,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头晕嗜卧,腰膝酸软,纳少便溏,面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代表方剂为八味肾气丸加减。

中医内科内伤发热方证歌诀

中医内科内伤发热方证歌诀

中医内科内伤发热方证歌诀
内伤发热
1阴虚发热证——清骨散
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扶;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

2血虚发热证——归脾汤
方歌一
归脾汤用朮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方歌二
四君子归芪枣,远志龙眼香。

3气虚发热证——补中益气汤(黄芪君药)
方歌一补中参草朮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方歌二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4阳虚发热证——金匮肾气丸(即六味+附子、肉桂)
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茱萸;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5气郁发热证——丹栀逍遥丸
逍遥散内归芍和,柴苓朮草加姜薄。

6痰湿郁热证——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黄连温胆汤:温胆汤+黄连
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

温胆汤=二陈汤+枳实、竹茹
中和汤《鸡峰普济方》:四君+厚朴、黄芪
7血瘀发热证——血府逐瘀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赤芍枳壳草;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内伤发热是中医术语,也称为“阴盛内热”,是一种体质失衡导致机体内部发生炎症或其他病理变化而出现的发热症状。

内伤是指身体内部的脏腑器官受到损伤或功能失调,通常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药物滥用等原因引起。

内伤包括内伤虚损和内伤实损两种类型。

内伤虚损是指人体阳气和生化精气不足,导致机体阴寒内寒。

内伤实损是指人体机能亢进,阴阳失调,引起机体内部的炎症、肿瘤和其他病理性变化。

发热是人体对抗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是恒定的,如果机体内部发生炎症、感染或其他病理性变化,免疫系统会释放一种叫做白细胞介素-1(IL-1)的物质,通过改变体温调节系统的设置点,使体温升高。

内伤发热是指内伤引起的发热症状。

内伤发热的特点是发热不明显,体温升高不明显,但持续时间长,中医常常用“虚热”来形容。

这是因为内伤损害了机体阳气的功能,导致体内阳气不足,但体温调节系统依然正常,使得体温升高不明显。

内伤发热的症状常常伴随其他病理变化,如口干、咽干、便秘、尿黄、脉细弦等。

此外,患者常常表现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情绪低落等。

这些症状反映了体内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机体功能受损。

治疗内伤发热的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

中药调理可以通过选择具有滋阴清热作用的药物来平衡机体阴阳,促进病理变化的恢复。

针灸可以通过激活经络和调节气血运行来改善机体功能。

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和刺激特定部位来促进气血运行和改善病理变化。

总之,内伤发热是中医术语,指的是体质失衡导致机体内部发生炎症或其他病理变化而出现的发热症状。

治疗内伤发热的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能够促进机体阴阳平衡和病理变化的恢复。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保持心态平和,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内伤发热-中医护理

内伤发热-中医护理

内伤发热-中医护理内伤发热中医护理:
临床护理
密切观察发热、汗出、神色、舌象及脉象的变化,观察是否有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的出现.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凉爽通风,温度适宜,床铺被褥干燥整洁.出汗较多时可用干毛巾擦汗,内衣要经常更换,对于重病患者酌情床上浴,注意避风受凉.体温持续呈“壮热"者,要在辨清病情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切勿发汗太过而致伤阴亡阳之证。

饮食调理
内伤发热患者因长期发热,体内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大量消耗,所以调整饮食扶助正气是护理的核心,在辨清病情的前提下,宜给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等有利于康复的食物,必要时给予输液补充水、电解质和营养物质,同时要做好常规的口腔护理.
精神调护
七情是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可致气机升降失常,气血运行紊乱而发病.内伤发热的患者多病程长,户外活动较少,常存在有消极的心理,因此对患者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乐观地对待疾病与生活,引导其排除一切不良因素的干扰,安心养病.
从以上所谈内容来看,在外感发热上准确辨证尤为重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否则护理上显得很盲目,甚至酿成大祸;内伤发热注重治本,以精神、饮食两方面护理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养、疗兼顾,病可速去。

此即七分调护,三分治疗.。

内伤发热辩证依据

内伤发热辩证依据

内伤发热辩证依据
内伤发热辨证依据
内伤发热是中医学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由于内伤因素引起的发热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将发热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种类型,而内伤发热辨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四诊合参: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是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来观察、听声、询问和触诊患者,从而获得病情的较全面的信息。

对于内伤发热患者,中医医生会通过望诊皮肤是否红赤,舌苔的颜色和厚薄,脉搏的浮沉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从而进行辨证。

2. 病史调查:中医辨证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包括发病前后的时间、发病原因、病情变化等。

内伤发热的辨证需要注意是否有暴饮暴食、肝胆疾患、过度劳累等内伤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对发热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内伤发热的判断有着重要意义。

3. 闻诊与问诊:闻诊主要是通过闻听患者的呼吸声和胸腹部有无响吼声,判断
内伤发热的程度和可能的病理变化。

问诊则是医生与患者的交谈,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病情表现等,这些信息有助于中医医生判断患者体内发热的原因和病程。

4. 辩证分型:根据辩证结果,中医医生会将内伤发热分为不同的辩证类型,如
湿热内伤、气滞血热、阳明热毒等。

每个类型都有其特点和治疗方法,因此准确的辨证分型对于确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总之,内伤发热辩证依据是指中医医生根据四诊合参、病史调查、闻诊与问诊
以及辩证分型等方法来准确判断患者体内发热的原因和病情表现。

这些依据对于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的中医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内伤发热讲稿

内伤发热讲稿

内伤发热讲稿内伤发热,这听起来有点神秘,就像身体里藏着个小火炉,不明不白地就热起来了。

咱们先得知道啥是内伤发热。

这可不是那种因为在太阳底下晒久了,或者是跑个步累得发热,而是身体内部出了状况才发热的。

比如说,一个人整天忙忙碌碌,心里还老是装着一堆烦心事,时间一长啊,就可能会出现内伤发热。

这就好比一辆汽车,老是在路况不好的路上开,还不按时保养,发动机能不出问题吗?身体也是这样,过度劳累、心情不畅,就像给身体内部的机能捣乱,然后就可能发起热来。

有些人可能会说,发热就发热呗,吃点退烧药不就得了。

嘿,这可没那么简单。

内伤发热和普通的发热不一样。

普通发热可能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一阵暴风雨,吃点药,出出汗,很快就好了。

可内伤发热就像地下的暗河,表面上看着只是有点发热,其实是身体内部有了深层次的问题。

你要是只想着把表面的热退下去,就像只把地上冒水的地方堵上,地下的水还在流,根本没解决问题。

那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内伤发热呢?这里面学问可不少。

要是经常感觉身体低热,就像小火慢炖似的,温度不高,但老是不退,而且还伴随着身体乏力、精神不振,那就得小心了。

有时候可能还会觉得心烦意乱,就像心里有只小猫在抓挠一样。

再比如说,有的人食欲也跟着下降,看着满桌的饭菜,就像看到一堆石头,一点胃口都没有。

这时候啊,很可能就是内伤发热在捣鬼。

那要是真的得了内伤发热该怎么办呢?这可不能自己瞎琢磨,得去找医生。

中医在这方面就很有办法。

中医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匠,能从身体的各种症状里找到线索。

他可能会看看你的舌头,舌头就像身体内部的一面镜子,能反映出很多问题。

要是舌头红红的,就可能是有热在里面。

再摸摸你的脉象,脉象就像身体的小密码,医生能从这上面解读出身体的健康状况。

然后根据这些情况,开一些中药。

中药就像是一群小士兵,每一味药都有自己的任务,它们组合在一起,就能对身体内部进行调整,把那个让身体发热的病根给拔掉。

当然,除了看医生吃药,自己在生活中也要注意。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中医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中医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中医1.引言1.1 概述概述内伤发热是指人体内部出现异常状况,导致体温升高的一种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内伤发热主要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失调所引起的。

内伤发热在中医中被称为“热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

内伤发热的病因众多,可以是由外部环境的劣质食物、污染空气等因素引起的外感热毒,也可以是由情志不遂、劳累过度等内因造成的内伤。

无论是外感热毒还是内伤,都会导致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被破坏,从而引发发热症状的出现。

发热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通常是由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引起的。

发热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病菌和病毒的侵袭,促进免疫细胞的活跃和功能的增强。

但是,当发热超过正常范围,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就可能成为一种病理症状,需要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对内伤发热的诊断和治疗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诊断手段,中医医生可以判断出病人的体质、病因和病理变化等情况,从而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理阴阳平衡、清热解毒、益气养血等,旨在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和平衡。

本篇文章将重点讨论内伤发热的概念和病因,以及中医对内伤发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内伤发热这一病症,有效地防治和治疗内伤发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讨论内伤发热的名词解释与中医相关的内容:1. 概述:介绍内伤和发热的基本概念,以及为什么将它们放在一起探讨。

探讨内伤和发热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

2. 内伤的概念和原因:阐述内伤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内伤的种类和主要原因。

解释内伤发生的机理和内外因素对内伤的影响。

3. 发热的概念和病因:解释发热作为一种症状的定义和表现,探讨发热的主要病因和发生机制。

讨论外感与内伤引起发热的区别与联系。

4. 内伤和发热的关系:分析内伤与发热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内伤对发热的影响。

内伤发热详解

内伤发热详解

内伤发热气虚发热马××,女,74岁。

1993年7月21日初诊。

午后发热,体温38℃左右,饮食衰减,腹内有灼热之感,并向背部及大腿放散。

手心热甚于手背,气短神疲。

然口不渴,腹不胀,二便尚调。

舌质红绛,苔薄白。

脉大无力。

刘老诊为气虚发热。

其病机为脾虚清阳下陷,升降失调,李东垣所谓:“阴火上乘土位”所致。

对于这种内伤发热,当用东垣“甘温除大热”之法。

疏补中益气汤加生甘草。

黄芪20g、党参15g、炙甘草5g、生甘草5g、白术12g、当归12g、陈皮8g、升麻3g、柴胡6g、生姜3片,大枣12枚。

服五剂,食欲增加,体力有增,午后没有发热,腹中灼热大减。

续服五剂,午后发热及腹中灼热等症均愈。

[按语]本案发热属“内伤发热”范畴。

由脾胃气虚,不能升清降浊,阴阳失调所致。

早在《内经》对本证的病因病机即有了深入的认识。

《素问·调经论》指出:“阴虚生内热奈何?歧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阴”,在这里是“内”的意思,此为内伤气虚之发热证。

有关气虚发热的机理,李东垣阐发甚详。

《脾胃论》认为,饮食不节,劳倦,七情等所伤,均可损伤脾胃,使脾胃的元气下陷,导致下焦肝肾的相火离位,反上乘谷精的开发之位,干扰心包,袭及心君,将君火取而代之,从而燔焰焦灼,使“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热气熏胸中”,导致发热。

李氏将此病理机制高度概括为“阴火上乘土位”。

因“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阴火盛,则更伤脾胃元气;元气虚,则阴火更上而不下,形成一病理循环。

其治疗之法,当用甘温之药,以补为泻,以升为降。

补中益气汤是“甘温除大热”的典型方剂。

方用黄芪、炙甘草、人参(即保元汤)大补脾胃之元气,以复脾胃升清降浊之功;白术健脾除湿;陈皮和胃降浊;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以降阴火;当归补血而润燥。

加生甘草,在于补脾气之中而泻心火。

诸药共伍,力使元气充盈,阴火下降,而发热随愈。

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

四、辨证论治
(续血虚发热证) 临床应用: 以肝血虚为主者,可加熟地、枸杞子、制首乌以补 养精血。
血虚冲任不足,可合以四物汤为治;
若夹气虚,宜气血双补,可用八珍汤或合以补中益 气汤为治。
四、辨证论治
3.气虚发热 主症: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
加剧。
兼次症:头晕乏力,精神倦怠,短气懒言,胸脘 痞闷,纳呆便溏,自汗,易于感冒。 舌象: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 脉象:弱。
胁肋疼痛。或见口干不欲饮,不思饮
食,大便燥结,口舌生疮。
四、辨证论治
(续阴虚发热证) 兼次症:或干咳痰少,声嘶,咳血,鼻燥咽干。 或腰膝痰软,颧红,遗精,脱发。或 见妇女月经量少而色暗红,甚至闭经。 舌象:舌体瘦小,舌质红,干燥少津或有裂纹, 苔少或无苔。
脉象:细数。
四、辨证论治
(续阴虚发热证) 证机概要:阴虚阳盛,虚火内炽。 治法:滋阴清热。
四、辨证论治
2.血虚发热 主症:发热,热势多为低热。 兼次症:面白无华,唇甲色淡,身倦乏力,或 妇女月经量少而色淡,甚至闭经。
舌象:舌质淡,苔白。
脉象:细或细弱或细弦。
四、辨证论治
(续血虚发热证)
证机概要:血虚失养,阴不配阳。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 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 当归、龙眼肉--补血养血; 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
四、辨证论治
(续湿阻发热证) 证机概要:痰湿内蕴,壅遏化热。
治法:燥湿化痰,清热和中。
方药: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加减 半夏、竹茹-燥湿化痰; 枳实、陈皮-理气和中; 茯苓-健脾利湿; 黄连-清热除烦。
四、辨证论治
(续湿阻发热证) 临床应用: 头痛如裹者,可加藁本、苍术以燥湿止痛; 恶心呕吐者,可加藿香、竹茹、白蔻仁和胃泄浊;

中医内科指导:内伤发热的转归预后及预后

中医内科指导:内伤发热的转归预后及预后

【转归预后】
在内伤发热的病程中,由于病机的发展变化,或治疗用药等影响,内伤发热的一些证候可以转化或兼夹出现。

对兼夹两种证候者,应分清主次,适当兼顾。

内伤发热的预后,与起病的原因、患者的身体状况有密切关系。

据临床观察,大部分内伤发热,经过适当的治疗及护理,均可治愈。

少数患者病情缠绵,病程较长,需经一定时间的治疗方能获得明显疗效。

而兼夹多种病证,病情复杂,以及体质极度亏虚的患者,则疗效及预后均较差。

【预防与调摄】
恰当的调摄护理对促进内伤发热的好转、治愈具有积极意义。

内伤发热患者应注意休息,发热体温高者应卧床。

部分长期低热的患者,在体力许可的情况下,可作适当户外活动。

要保持乐观情绪,饮食宜进清淡、富于营养而又易于消化之品。

由于内伤发热的患者常卫表不固而有自汗、盗汗,故应注意保暖、避风,防止感受外邪。

内伤发热的经典条文

内伤发热的经典条文

内伤发热的经典条文
内伤发热是一种常见症状,通常表现为口干舌燥、身体发热、
脾气易怒等。

以下是关于内伤发热的一些经典条文,供大家参考。

一、内伤发热的定义
内伤发热是指因精神压力、生活方式、过度劳累等原因导致体
内能量失衡,从而引起身体发热的一种症状。

二、内伤发热的症状
1、口干舌燥:口腔干燥、喉咙干涩、舌头发干。

2、身体发热:体温升高、身体热热的。

3、脾气易怒:情绪波动大、易怒、焦躁不安。

4、头晕乏力:头晕目眩、乏力无力。

5、食欲减退:食欲下降,易饱、易烦躁。

三、内伤发热的病因
1、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体内内分泌失调,
从而引起内伤发热。

2、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不正常、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
会影响正常的身体机能,从而引起内伤发热。

3、过度劳累:长期的过度劳累会消耗体内的能量,导致机体失衡,产生内伤发热的症状。

四、内伤发热的治疗
1、调节饮食: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是缓解内伤发热的有效方法。

2、中药调理:建议服用中药进行调理,保证身体正常运转,达到平衡状态。

3、心理调节:疏导情绪,减少精神压力,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四、内伤发热的预防
1、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生活,保持乐观心态。

2、合理饮食:优质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3、规律作息: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机能正常运转。

内伤发热的辩证施护

内伤发热的辩证施护

内伤发热的辩证施护:(1)肝郁发热:①肝郁内伤发热病程一般较长,常感身热心烦,故需多加安慰,鼓励,使之心情舒畅,减少烦恼,安心养病。

②本证虽属于内伤发热的实证,但也有正虚的一面,饮食上仍要加强补养,给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清热解郁食品如芹菜、黄花菜、绿豆粥、金桔、雪梨、赤豆粥等。

③患者不必绝对卧床休息,可适当参加一些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从而增强体质,利于早日恢复。

(2)瘀血发热:①此证应卧床休息,尤要加强夜间巡视,注意体温的变化,如出现高热在未查明原因时,切不可随便退热。

②患者口燥咽干而欲饮,要劝导多饮果汁、开水,忌食坚硬、辛辣食品。

③因跌仆损伤而引起的瘀血发热时,要配合治疗原发病灶。

(3)气虚发热:①要卧床休息,尽量少活动,防止劳累后病情加剧。

②注意保暖,但要防止自汗过多而亡阳。

③此证体虚脾胃功能受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宜如薏米、山药、茴香、山楂、牛奶、蛋等,避免腻滞之品。

④中药宜温热服,服后要休息片刻,并加盖衣被,使微微汗出。

⑤气虚患者常服补中益气汤或丸药,达到益气甘温除热之目的,但要注意有外感时暂停服。

若素体阴虚,虚不受补者禁用,并观察服药后的反应如出现胃肠灼热,口舌鼻部生疮舌红苔燥应停药。

(4)阴虚发热:①此证候病程长,缠绵难愈,又是内伤发热中最见的病证,故要更加关心、照顾、鼓励,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②患者性喜凉爽,室内温度宜低,空气保持湿润。

③夜寐盗汗者,夜间衣被不宜盖得太厚太多,汗后要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受凉。

④饮食上可选百合、绿豆、红枣、甲鱼、黑木耳、银耳等滋阴之品,忌烟酒及辛辣温燥动火伤阴食品。

⑤长期发热,引起口腔干燥、口糜,要加强口腔护理。

素体虚弱,要加强皮肤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

内伤发热

内伤发热
• 2.《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虚劳里急……手足
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开甘温除热之先 声。(虚证发热)
内伤发热的经典论述
•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 心热————导赤散 • 肝热————泻青丸 • 脾热————泻黄散 • 肺热————泻白散 • 阴虚内热——肾气丸减附、桂
• 热型分类:
稽留热,驰张热,消耗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内伤发热的特点:
• 起病缓慢 • 病程>两周 • 热势不一 • 有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 • 不恶寒,无外感症状如:鼻塞、流涕、脉
浮等
• 有气、血、阴、阳亏虚或气郁、血瘀、湿
阻的症候。
[概述]
• 二、沿革: • 1.《素问·调经论》详于“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
3、舌象:舌红或边红、苔黄或苔少 4、脉象:脉弦数或弦细数
气郁发热
(二)辩证分析
• 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发热,随
情绪波动而起伏,烦躁易怒,咽干口苦,大便 干结;
• 肝失疏泄,气机郁滞——精神抑郁不欢,胸协
胀痛,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 肝郁化火,日久伤津——舌红或边红、苔黄或
苔少,脉弦数或弦细数。
引起发热,亦可按内伤发热辨治。
• 西医: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
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某些原因不明的 发热。
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分类
感染性发热(>59%): 细菌、病毒、真菌
结核、艾滋病
FUO
肿瘤(占第2位):血液系统,实体瘤
血液病:溶贫,出血性疾病,骨髓坏死
非感染性发热 风湿病:SLE, RA, still, DM/PM, SS
芩:清利湿热;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
教学目的与要求
❖ 1.了解内伤发热的概念2.熟悉内伤发热的病 因病机
❖ 3.掌握临床证侯特征、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4.掌握证治内容
思考题
❖ 1.何谓内伤发热? ❖ 2.引起内伤发热的病机可以归纳为哪两类? ❖ 3.如何将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相鉴别? ❖ 4.治疗内伤发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 5.试述肝郁发热、气虚发热,阴虚发热的临
病因病机
❖ 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同时引起发热如:气郁 (滞)血瘀、气阴两虚、气血两虚
❖ 病久可相互转化:由实转虚、虚实夹杂。以 淤血日久损及气、血、阴、阳为多见。
诊断依据
❖ 1.内伤发热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多为低热,或 自觉发热,表现为高热者较少。不恶寒,或虽有怯 冷,但得衣被则温。常兼见头晕、神疲、自汗、盗 汗、脉弱等症。 2.一般有气、血、水壅遏或气血阴阳亏虚的病史, 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
床特点,治法及代表方剂。
内伤发热定义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 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以发热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 程长,病势轻重不一。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 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但有时可以是 高热。
定义分析
1、病因——内伤 2、病机——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 虚 3、临床表现——发热为主。多以低热或 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为特征
❖ 内伤发热与外感发鉴热别均为诊发断热,应相鉴别。
起病 病程 热势
恶寒
兼症
病机 治疗
内伤发热
外感发热
缓慢
较急
较长
较短
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表现为高 大多较高 热者较少
不恶寒,或虽有怯冷,但得衣被则 得衣被而不减 温
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 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

中医关于“内伤发热”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内伤发热”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内伤发热”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内伤发热内伤发热是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所致,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

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

西医学中的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和某些原因不明的发热等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内伤发热”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黄帝内经》有内伤发热的记载,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

《素问·刺志论》提出“气虚身热”,《素问·调经论》提出“阴虚生内热”,并指出劳倦过度,阴阳失调可致发热,《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治疗原则。

2.东汉·华佗《中藏经·寒热论》认为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

3.张仲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以小建中汤治疗阴阳两虚的虚热症状,开甘温除热法之先河。

4.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提出了五脏热病的效方,如心热用导赤散,肝热用泻青丸,脾热用泻黄散,肺热用泻白散等,创六味地黄丸,为阴虚内热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方剂。

5.金·李东垣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提出脾胃气虚可导致发热,并运用甘温除大热之法,创立补中益气汤治疗气虚发热。

6.元·朱丹溪《格致余论·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论》对阴虚发热有较为深入的认识,认为阳有余而阴不足,强调泻火以保阴,反对滥用辛燥。

7.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对内伤发热的病因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提出:“阳虚者亦能发热,此以元阳败竭,火不归原也。

”对阳虚发热的治法及方剂都有记载。

秦景明《症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明确提出“内伤发热”的病名。

8.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发热》将外感发热以外的发热分为郁火、阳郁、骨蒸、内伤(气虚发热)、阳虚、阴虚、血虚、痰证、伤食、瘀血、疮毒共11种,为辨证论治内伤发热提供了思路。

内伤发热的辨证施治

内伤发热的辨证施治
世 界 中西 医结 合 杂志 2 1 00年第 5卷 第 8 期
W0 dJu l f nere rdtn ln s m dc e 2 1 , 0. N . d oma 0 tga dTai0 adWet Mein 00 V

临证 经 验
个月 , 低热 3个月 , 发现 颈部 淋 巴结 、 壁转 移。就诊 胸 时 临床 表现 : 低热 , 温最 高 3 . ℃ , 胁 胀痛 , 体 75 两 急躁
日温 : ……经 日老者温 之 , 日甘 温能 除大热 , 又 如补 中
易怒 , 全身疼痛 , 饮食差 , 舌淡暗有瘀斑 , 苔薄 , 脉沉涩 。
断为亚急性感染性心 内膜 炎 , 温反 复升高三次 , 用 体 应 抗生 素抗感染 , 配合 中药 治疗 , 得 良好 效 果 , 并 取 控制
体温正常 3周后 行手 术治疗 , 目前恢 复 良好 。中药 以 三仁汤为主加 减 , 服用 后 , 床症状 逐渐缓 解 , 其 胃 临 尤
部不适症状改善 明显 , 黄腻舌苔逐渐消退 , 欲改善 明 食 显 。此后该患者三 次体 温上升 , 均观察 到其 出现 黄腻 舌苔 , 食欲下降 、 胃部不适 , 大便溏 , 以三仁 汤为主给 均
予 清 热 利 湿 之 中药 后 , 状 明显 改 善 。 症
半 夏 6g 服用上方 后 , , 临床症 状逐渐 缓解 。该 患者未 接受西 医治疗 , 一直 服用 中药 , 以上方 为基 础加 减 , 均
目前 一 般 情 况 好 。
按: 患者高龄 , 阴不 足 , 气 阴虚 阳盛 , 虚火 内炽 , 故 见发热 。其病在 阴分 , 以午后及夜 间发热为主 , 故 手足 心热 。虚火迫津液外泄则盗汗 , 阴不 足 , 气 心脏失于濡 养, 则心慌 。该方 以生地 、 麦冬 、 五味子 、 炙甘草滋养 阴 精, 银柴 胡 、 骨皮 、 地 知母 清 退虚 热 , 牡 蛎既 固表 敛 煅 汗, 又能软坚散结 , 诸药相合 , 阴精 , 滋 退虚火 , 病则除。 通过 以上三则病例 的辨证施治 , 体会 了《 医学心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伤发热气虚发热马××,女,74岁。

1993年7月21日初诊。

午后发热,体温38℃左右,饮食衰减,腹内有灼热之感,并向背部及大腿放散。

手心热甚于手背,气短神疲。

然口不渴,腹不胀,二便尚调。

舌质红绛,苔薄白。

脉大无力。

刘老诊为气虚发热。

其病机为脾虚清阳下陷,升降失调,李东垣所谓:“阴火上乘土位”所致。

对于这种内伤发热,当用东垣“甘温除大热”之法。

疏补中益气汤加生甘草。

黄芪20g、党参15g、炙甘草5g、生甘草5g、白术12g、当归12g、陈皮8g、升麻3g、柴胡6g、生姜3片,大枣12枚。

服五剂,食欲增加,体力有增,午后没有发热,腹中灼热大减。

续服五剂,午后发热及腹中灼热等症均愈。

[按语]本案发热属“内伤发热”范畴。

由脾胃气虚,不能升清降浊,阴阳失调所致。

早在《内经》对本证的病因病机即有了深入的认识。

《素问·调经论》指出:“阴虚生内热奈何?歧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阴”,在这里是“内”的意思,此为内伤气虚之发热证。

有关气虚发热的机理,李东垣阐发甚详。

《脾胃论》认为,饮食不节,劳倦,七情等所伤,均可损伤脾胃,使脾胃的元气下陷,导致下焦肝肾的相火离位,反上乘谷精的开发之位,干扰心包,袭及心君,将君火取而代之,从而燔焰焦灼,使“上焦不行,下脘不通”,“热气熏胸中”,导致发热。

李氏将此病理机制高度概括为“阴火上乘土位”。

因“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阴火盛,则更伤脾胃元气;元气虚,则阴火更上而不下,形成一病理循环。

其治疗之法,当用甘温之药,以补为泻,以升为降。

补中益气汤是“甘温除大热”的典型方剂。

方用黄芪、炙甘草、人参(即保元汤)大补脾胃之元气,以复脾胃升清降浊之功;白术健脾除湿;陈皮和胃降浊;升麻、柴胡升举清阳,以降阴火;当归补血而润燥。

加生甘草,在于补脾气之中而泻心火。

诸药共伍,力使元气充盈,阴火下降,而发热随愈。

一、虚而不升,如肺气陷、升陷汤,脾气陷,补中益气汤,肝气陷,须自拟方,元气陷,举元煎加减,等~~,此种,脉多显不足之脉。

二、邪陷,风寒暑湿燥火,皆可内陷,亦可合邪内陷,治亦须升提,陷亦可深可浅,如陷太阴腹泻,传统则用痛泻要方,风寒湿陷足厥阴、手阳明,喻昌用逆流挽舟,败毒散,湿热陷阳明,即经方葛根芩连汤,风陷手阳明血份,时方槐花散加味。

等等等等,此种类之多,可写专著,风热陷,河间法多可择用。

如赵绍琴善用防风通圣。

临床上诸多疑难病,皆须从此入手。

仲师其实最善斯道,伤寒论中多有此条文。

若正气不虚,此类显实脉,然脉有不静之势,多郁滞之象,且外证多假象,多有疲倦乏力沉重之象,容易错辨为虚证,然脉无遁情,故治此类证,须精脉诊。

因此类种类之多,细究之下,七八十种不止,脉亦各别,不能枚举。

三、以上两种情况共存,更为复杂,需对上两种证,条分缕析,庶几可不错辨。

笔者亦能力有限,在学习中。

四、以上三种情况存在的同时,兼气血阴阳虚损,或水湿痰饮瘀毒,辩治更难。

指征的话,只能举些例子,如受风亦腹泻,不能排除内外相应,多为风陷,可兼脾虚。

而虚证陷证,随病位不同,各有本脏现证,如肺气陷多有气短,胸中憋闷、寸脉软、短等,脾气陷、乏力、食减、腹泻,脉偏不足之象。

还有师兄所问已经触及学术最核心部分,以上论述,笔者自己尚有诸多疑问,与辩治疑似的地方,尚需临床实践验证,实乃笔者学识短浅有限,不敢随意乱写,待经验更成熟时再作专文讨论。

因许多辩治要点,笔者尚不敢肯定,只能提供些思路。

五、补充:陷证一般都是正虚邪实同时存在,只是主要矛盾不同而分。

故分两端治;而虚实同治,是正虚邪实都为患机体,不同时并调则不足以达到以平为期,如升阳散火汤。

而治陷证说到底是治疾病的源头,因陷证几乎皆是表邪内陷所至,有时病情可迁移数年至几十年不等,连患者都不记得原始发病情况及诱因、治疗史,才有了我们医师诊察的技巧。

形成了特定的治法。

如果如仲师伤寒论中的病例,对发病原因、误治史非常清晰,即可准确推断疾病发展的脉络,从而随证解结。

与现代在实际临床中治疗陷证的不同处。

血虚发热(再生不良性贫血)于××,女,30岁。

1994年1月3日初诊。

发热数月不退,热度时高时低。

经某医院检查,血色素10g%,白细胞3500/立方毫米,血小板7.8万/立方毫米。

脾不大。

诊断为“再生不良性贫血”。

患者精神萎靡,头晕、乏力,时有齿衄,食欲减退,动则心慌、汗出。

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

证属血虚发热,以益气养血法治之。

为疏圣愈汤加味。

当归20g、白芍20g、生地30g、川芎10g、党参15g、黄芪20g、地骨皮12g。

服七剂,发热即止。

头晕、乏力、心慌,皆有好转。

仍动则汗出、齿衄。

原方去地骨皮,黄芪增至30g、并加阿胶10g。

连服七剂,精神、饮食大有好转,汗出、齿衄皆愈。

上方出入进退月余,血色素升至12.6g%,白细胞4500/立方毫米,血小板12.3万/立方毫米。

发热未再发作。

[按语]血属阴,血虚不能涵养,则阳气浮越于外,导致发热。

《证治汇补》说:“血虚不能配阳,阳亢发热者,治宜养血”。

对血虚发热,治以补血为主。

然补血之途有二:一是直接补之,如投四物汤之类。

二是间接补之,主要指的是补气以生血,这是治疗血虚不可缺少的一法,多以补脾肺之气为主。

这是因为脾肺两脏在生成血液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脾运化水谷精微,提供血液化生的原料,需经过上焦开发,在肺气宣发谷气的作用之下(如肺司呼吸的作用),使精微氧化变成血液。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亦并胃中,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

由此可见,如补生血之源,当补脾肺之气为主。

黄芪长于补肺气,党参善于扑脾气,二药可作为益气生血的首选之品。

圣愈汤即由四物汤加党参、黄芪而成,临床常作为治疗血虚证的代表方剂。

加地骨皮者,在于增强其养阴清热之力。

凡属血虚发热者,无论男女老幼,服用本方,皆有较好的疗效。

气阴两虚发热张××,男,71岁。

1994年5月4日初诊。

因高血压心脏病,服进口扩张血管药过量,至午后低热不退。

体温徘徊在37.5--38℃之间,口中干渴,频频饮水不解。

短气乏力,气逆欲吐,汗出,不思饮食,头之前额与两侧疼痛。

舌红绛少苔,脉来细数。

辨证属于阳明气阴两虚,虚热上扰之证。

治当补气阴,清虚热。

方用竹叶石膏汤竹叶12g、生石膏40g,麦冬30g、党参15g、炙甘草10g、半夏12g、粳米20g。

服五剂则热退,体温正常,渴止而不呕,胃开而欲食。

惟余心烦少寐未去。

上方加黄连8g、阿胶10g以滋阴降火。

又服七剂,诸症得安。

[按语]本案发热于午后,伴见口渴欲饮,短气乏力,不思饮食,舌红绛少苔,脉来细数,属于“阳明气津两伤”无疑。

胃虚有热,其气上逆,故见气逆欲吐。

竹叶石膏汤原为张仲景治疗“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之证而设,在实际应用中,凡热病或由其他原因导致阳明气津两伤,胃失和降,而见身热有汗,心烦口渴,气逆欲吐,舌红少苔,脉虚数等,皆可应用。

疗效理想,可作为清虚热,益气津的代表方剂。

气郁发热陈××,女,36岁。

1993年6月2日初诊。

患者一年前因高热、全身不适、眼睑皮疹、下肢肌肉剧痛无力,某医院诊为“急性皮肌炎”收入住院。

经治疗肌肉疼痛基本痊愈。

但出院后,每日低烧不止,体温在37-38℃之间波动,胸胁满闷,心烦,夜寐不安,身体虚羸,频频外感。

舌边尖红,苔白,脉弦。

证属少阳气郁发热之证。

治当疏肝解郁,本“火郁达之”之义。

柴胡16g、黄芩10g、半夏12g、生姜10g、党参10g、炙甘草10g、大枣7枚、当归15g、白芍15g。

共服七剂,热退身爽,诸症亦安。

[按语]本案断为“气郁发热”,其辨证眼目有二:一是胸胁满闷,心烦不寐,此为少阳枢机不利,气郁不疏之象;二是舌边尖红,脉弦。

低热不退又为肝胆之郁热不得宣畅之所致。

治疗这种发热,既不能滋阴壮水以制阳光,也不能苦寒直折以泻壮火,唯宗《内经》“火郁发之”,“木郁达之”之旨,以疏达发散郁火为法,投小柴胡汤治疗。

本方为治气郁发热之代表方剂,因久病之后,发热不止,必伤阴血,故加当归、白芍以养血滋阴,兼柔肝气。

咯血(支气管扩张)方××,女,39岁。

患支气管扩张咯血十年,屡治不效。

每至春天,咯血频发、吐痰黄稠、口不渴,时常胸胁疼痛、动则短气,情绪激动之时咯血每易发作。

纳食、睡眠、二便尚可。

颜面憔悴、舌质暗淡、无苔、脉弦细数。

根据脉证反映,属木火刑金,肝火犯肺。

治以清金平木,疏方:青黛6g、蛤粉6g、花蕊石12g、鹅管石12g、侧柏炭10g、芦根30g、苡仁30g、冬瓜仁30g、桃仁6g、红花6g、川贝6g、马勃6g。

以此为基本方加减,或佐清化痰热,或佐益气养阴,或佐健脾益肾。

服药半年,诸症平稳。

次年春天咯血未发。

[按语]支气管扩张咯血是一个较为难治之证,临床治疗非常棘手,并且容易复发。

古人对此,多从肺、肾论治。

而从本案咯血的发作时间和诱发因素的两大特点,显与肝火犯肺,损伤肺络,热迫血行有关。

肝火能灼炼肺津成痰,离经之血有上积于肺内,故本案又有痰、瘀交阻的病机为患。

所以在咯血的同时,伴见咳痰黄稠、胸胁疼痛等症。

木来侮金,金叩则鸣;热扰血淖,故痰中带血。

治应泻火平肝,清肺凉血化痰为主。

方用“黛蛤散”与“苇茎汤”合方,加花蕊石、鹅管石、川贝、红花、马勃,在于加强清热解毒,化痰活瘀之功。

本方既清金制木以治本,又清化痰瘀以治标,标本兼顾,故获良效。

痿证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姜⨯,男,20岁。

1993年11月3日初诊。

患者于1993年6月始,四肢末梢感觉异常,行走两腿无力,某医院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

服用强的松、维生素等药物无效,病情逐渐加重,八月下旬做神经活检术,伤口愈合后病情继续恶化,以至完全不能行走,特情刘老诊治。

患者被抬入诊室,神情沮丧、四肢无力、可见上肢及大、小腿肌肉已萎缩,以物刺其手足指(趾)尖,毫无痛觉。

腰膝酸软、有时遗尿、头晕、自汗出、舌红苔白、脉大无力。

此阴阳营卫气血俱虚,邪气内侵所致。

治当调和营卫气血,补益肝肾阴阳,为疏两方:一方:黄芪40g、桂枝15g、白芍15g、生姜15g、大枣12枚、地龙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二方:熟地30g、肉桂4g、附子4g、肉苁蓉12g、党参12g、巴戟天12g、远志10g、山萸肉15g、石斛30g、茯苓20g、麦冬18g、炙甘草10g、五味子10g、薄荷2g、菖蒲20g、生姜3片、大枣5枚以上两方交替服用。

服药三十剂,患者渐觉双腿有力,乃停服“强的松”。

又续服三十剂,患者四肢能抬举,已能坐起核站立,末梢皮肤知觉逐渐恢复,双足背、趾尖有针刺感,小腿外侧肌肉拘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