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的外感发热,内伤发热的基本认识】中医内伤发热
中医内科学课件-内伤发热
中医内科学
内伤发热之阴虚发热,可选用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龟甲鳖甲膏等;气虚发热,可选用补中益气丸;气阴两虚发热,可 选用生脉饮;气郁发热,可选用加味逍遥丸;阳虚发热,可选用金 匮肾气丸、参附注射液等;血虚发热,可选用人参归脾丸、八珍丸、 阿胶补血膏、当归补血膏等;血瘀发热,可选用血府逐瘀口服液。
秦景明的《症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提出“内伤发热” 这一病名。李用粹的《证治汇补发热》将外感发热之 外的发热分为郁火发热、痰证发热、伤食发热、瘀血 发热、疮毒发热、阳郁发热、阳虚发热、阴虚发热、 血虚发热、内伤发热(主要是气虚发热)、骨蒸发热 11种。王清任《医林改错》及唐容川《血证论》对瘀 血发热的特点及治疗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王清任的血 府逐瘀汤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内伤发热
【学习目标】
1.掌握内伤发热的概念、诊断与病证 鉴别、辨证论治。
2.熟悉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 3.了解内伤发热的中医适宜技术、转
归预后、预防调护。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 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 病证。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多表现为 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或仅自觉发热、五心 烦热而体温不高。
1.临床特征
中医内科学
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可反复发作。多为低热,或自觉发热,或五 心烦热而体温不高。少数可以出现高热,但无恶寒、脉浮等表证, 或虽有怕冷,但得衣被而缓解。其热可时作时止,或发作有时,常 伴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知识链接
1.临床发热诊断标准腋温>37°C,或昼夜体温波 动〉1°C。
(三)简易治疗技术
中医内科学
1.艾灸疗法悬灸或隔姜、隔附子饼灸神阙、气海、关元等穴。适用于阳 虚发热。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内伤发热是中医术语,也称为“阴盛内热”,是一种体质失衡导致机体内部发生炎症或其他病理变化而出现的发热症状。
内伤是指身体内部的脏腑器官受到损伤或功能失调,通常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药物滥用等原因引起。
内伤包括内伤虚损和内伤实损两种类型。
内伤虚损是指人体阳气和生化精气不足,导致机体阴寒内寒。
内伤实损是指人体机能亢进,阴阳失调,引起机体内部的炎症、肿瘤和其他病理性变化。
发热是人体对抗感染和其他疾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是恒定的,如果机体内部发生炎症、感染或其他病理性变化,免疫系统会释放一种叫做白细胞介素-1(IL-1)的物质,通过改变体温调节系统的设置点,使体温升高。
内伤发热是指内伤引起的发热症状。
内伤发热的特点是发热不明显,体温升高不明显,但持续时间长,中医常常用“虚热”来形容。
这是因为内伤损害了机体阳气的功能,导致体内阳气不足,但体温调节系统依然正常,使得体温升高不明显。
内伤发热的症状常常伴随其他病理变化,如口干、咽干、便秘、尿黄、脉细弦等。
此外,患者常常表现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情绪低落等。
这些症状反映了体内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机体功能受损。
治疗内伤发热的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
中药调理可以通过选择具有滋阴清热作用的药物来平衡机体阴阳,促进病理变化的恢复。
针灸可以通过激活经络和调节气血运行来改善机体功能。
推拿可以通过按摩和刺激特定部位来促进气血运行和改善病理变化。
总之,内伤发热是中医术语,指的是体质失衡导致机体内部发生炎症或其他病理变化而出现的发热症状。
治疗内伤发热的方法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能够促进机体阴阳平衡和病理变化的恢复。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保持心态平和,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内伤发热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内伤发热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内伤发热导语:内伤发热的概念、内伤发热与西医病名的关系、诊断和类证鉴别等的内容分别是什么?这是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的知识点哦,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复习。
细目一:概述一、内伤发热的概念及源流1.内伤发热的概念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遏或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
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
2.内伤发热的源流《金匮要略》以小建中汤治疗手足烦热,可谓是后世甘温除热治法的先声。
《小儿药证直诀》提出了五脏热证的用方,并将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
李东垣提出气虚发热的辨证及治疗,以补中益气汤作为主要方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
二、内伤发热与西医病名的关系细目二:病因病机一、内伤发热的常见病因体虚久病、饮食劳倦、情志失调、跌仆出血。
二、内伤发热的.病机要点及转化内伤发热的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失调。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内伤发热的诊断要点二、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要点内伤发热的诊断要点已如上述,而外感发热的特点是:因感受外邪而起,起病较急,病程较短,发热初期大多伴有恶寒,其恶寒得衣被而不减。
发热的热度大多较高,发热的类型随病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常兼有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脉浮等症。
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正邪相争所致,属实证者居多。
细目四:辨证论治一、内伤发热总的治疗原则实火宜清,虚火宜补。
属实者,宜解郁、活血、除湿,适当配伍清热;属虚者,应益气、养血、滋阴、温阳。
虚实夹杂者,则宜兼顾之。
二、气虚、气郁、血瘀、血虚、阳虚、痰湿和阴虚发热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须牢记的架构图】1.阴虚发热主症: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代表方:清骨散加减。
常用药:银柴胡、知母、胡黄连、地骨皮、青蒿、秦艽、鳖甲。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中医
内伤发热名词解释中医1.引言1.1 概述概述内伤发热是指人体内部出现异常状况,导致体温升高的一种症状。
根据中医理论,内伤发热主要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失调所引起的。
内伤发热在中医中被称为“热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
内伤发热的病因众多,可以是由外部环境的劣质食物、污染空气等因素引起的外感热毒,也可以是由情志不遂、劳累过度等内因造成的内伤。
无论是外感热毒还是内伤,都会导致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被破坏,从而引发发热症状的出现。
发热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通常是由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引起的。
发热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病菌和病毒的侵袭,促进免疫细胞的活跃和功能的增强。
但是,当发热超过正常范围,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就可能成为一种病理症状,需要进行诊断和治疗。
中医对内伤发热的诊断和治疗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通过望、闻、问、切等多种诊断手段,中医医生可以判断出病人的体质、病因和病理变化等情况,从而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法。
中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理阴阳平衡、清热解毒、益气养血等,旨在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和平衡。
本篇文章将重点讨论内伤发热的概念和病因,以及中医对内伤发热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内伤发热这一病症,有效地防治和治疗内伤发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讨论内伤发热的名词解释与中医相关的内容:1. 概述:介绍内伤和发热的基本概念,以及为什么将它们放在一起探讨。
探讨内伤和发热在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性。
2. 内伤的概念和原因:阐述内伤的定义和特点,包括内伤的种类和主要原因。
解释内伤发生的机理和内外因素对内伤的影响。
3. 发热的概念和病因:解释发热作为一种症状的定义和表现,探讨发热的主要病因和发生机制。
讨论外感与内伤引起发热的区别与联系。
4. 内伤和发热的关系:分析内伤与发热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内伤对发热的影响。
内伤发热辨证论治
虚---益气、养血、滋阴、温阳
注意:禁用发散解表耗气伤津
2022/9/22
慎用苦寒泻火损伤中阳;化燥伤阴
中医内科学
四分类治疗
•肝郁发热
症状:内伤发热特征+气郁症
分析:情志不舒;气郁化火 治法:疏肝理气;清肝泻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
加减:1肝经火热炽盛——清肝泻火——
龙胆泻肝汤
2 肝 热 阴 伤 —— 疏 肝 清 热 ; 滋 养 肝
病例3:
女;45岁;从化干部疗养院会计&
风湿心病史&半年前因细菌性心内膜炎在省人
民医院住院治疗;使用多种抗生素;发热仍反复&今
转院治疗&
入 院 时 见 : 发 热 37.8—38.8 神 疲 乏 力 ; 气 短 懒
言;面色无华;心悸;食少便溏;尿色红赤&舌淡;苔
白薄;脉细弱
体检:贫血貌;心脏二漏二窄杂音;肝脾肿大;双
病例2:
男;24岁;民航中专老师& 年余因工作关系;常饮食烟酒肥腻辛辣; 寝食无定&今发热;汗出不解二月余;口干不 欲饮;口苦口粘腻;烦躁不寐;胸闷不食;小溲 浑浊色黄;舌苔黄多白少厚腻;脉弦滑而数& 体查:体温38.5度&余无特殊& 理化检查:血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增高
2022/9/22
中医内科学
阴血不足 阳气亢旺
2022/9/22
中医内科学
6、阴精亏耗
烦劳过度
热病日久 阴精亏耗;水不制火
过用温燥
阳气偏盛
素体阴虚
发热
7、阳气虚惫
寒证日久 气虚及阳 脾肾阳虚
阳气亏虚 火不归源
虚阳外浮
2022/9/22
内伤发热
二、病因病机
1、肝气郁结 情志抑郁 肝失调达 郁而化火 恼怒过度 肝气上逆 肝火内盛 2、瘀血阻滞 情志抑郁 劳倦过度 血行不畅 郁滞不通 壅而为热 发热 跌打损伤 3、内湿停聚 饮食失调 脾胃受损 运化失职 湿邪内生 郁而化热 忧思气结
4、中气不足 劳倦过度
饮食失调 脾胃损伤
久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虚 5、血虚失荣 久病心肝血虚
(1)功能性低热 (2)肿瘤 (3)血液病 (4)结缔组织疾病 (5)内分泌疾病 (6)慢性感染性疾病
6、鉴别诊断
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鉴别:
内伤发热 外感发热
病因 病机 虚实 起病 病程 特点 恶寒
由内伤病因引起 气血壅遏,阴阳失调 多属虚证 缓 较长,反复发作 低热或自觉发热, 不恶寒,怯冷, 得衣被则温存在, 兼症 常兼见头晕、神倦、 自寒、盗汗、脉弱
6、阴虚发热
症状:内伤发热证候特征+阴虚证候 分析:阴虚阳盛,虚火内炽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清骨散
加减:
7、阳虚发热
症状:内伤发热证候特征+阳虚证候 分析:火不归源,虚阳外浮
治法:温补阳气,引火归元。 方药:金匮肾气丸 加减:
病例1:
女,48岁。近二年月经不定期,延期多 见。阵发性哄热、面色潮红、汗出、烦躁 易怒、情绪抑郁,闷闷不乐,易因小事而 发怒并哄热阵热表现更明显。心悸,梦多, 口干,舌红苔薄微黄,脉弦细数。 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 理化检查:性激素水平下降,交感神经 兴奋性明显亢进。
思考题: 1、如何鉴别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 2、内伤发热的证候特点? 3、试述常见内伤发热类型治法及代表方。
3、辨虚实(依据病史、症状、脉象) 4、辨轻重(病程、兼证、胃气盛衰) (二)治疗特点 原则:调理阴阳,补虚泻实
内伤发热
四、辨证论治
(续血虚发热证) 临床应用: 以肝血虚为主者,可加熟地、枸杞子、制首乌以补 养精血。
血虚冲任不足,可合以四物汤为治;
若夹气虚,宜气血双补,可用八珍汤或合以补中益 气汤为治。
四、辨证论治
3.气虚发热 主症: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
加剧。
兼次症:头晕乏力,精神倦怠,短气懒言,胸脘 痞闷,纳呆便溏,自汗,易于感冒。 舌象:舌质淡,苔薄白,或白腻。 脉象:弱。
胁肋疼痛。或见口干不欲饮,不思饮
食,大便燥结,口舌生疮。
四、辨证论治
(续阴虚发热证) 兼次症:或干咳痰少,声嘶,咳血,鼻燥咽干。 或腰膝痰软,颧红,遗精,脱发。或 见妇女月经量少而色暗红,甚至闭经。 舌象:舌体瘦小,舌质红,干燥少津或有裂纹, 苔少或无苔。
脉象:细数。
四、辨证论治
(续阴虚发热证) 证机概要:阴虚阳盛,虚火内炽。 治法:滋阴清热。
四、辨证论治
2.血虚发热 主症:发热,热势多为低热。 兼次症:面白无华,唇甲色淡,身倦乏力,或 妇女月经量少而色淡,甚至闭经。
舌象:舌质淡,苔白。
脉象:细或细弱或细弦。
四、辨证论治
(续血虚发热证)
证机概要:血虚失养,阴不配阳。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 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 当归、龙眼肉--补血养血; 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
四、辨证论治
(续湿阻发热证) 证机概要:痰湿内蕴,壅遏化热。
治法:燥湿化痰,清热和中。
方药: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加减 半夏、竹茹-燥湿化痰; 枳实、陈皮-理气和中; 茯苓-健脾利湿; 黄连-清热除烦。
四、辨证论治
(续湿阻发热证) 临床应用: 头痛如裹者,可加藁本、苍术以燥湿止痛; 恶心呕吐者,可加藿香、竹茹、白蔻仁和胃泄浊;
中医热型分类
中医热型分类
中医热型分类主要分为外感发热和内伤发热两型。
外感发热是由感受六淫之邪及疫疠之气所致,多见于感冒、伤寒、温病、瘟疫等病证。
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外感发热又可以分为风寒发热、风热发热、暑湿发热、阳虚发热、气虚发热、阴虚发热等类型。
其中,风寒发热表现为新起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鼻寒流清涕,脉浮紧等症状,治疗上以辛温解表药为主,如荆防败毒散。
风热发热则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口渴,头痛,咽痛,咳嗽,或有出疹,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等症状,治疗上以疏散风热药为主,如银翘散。
内伤发热则多由饮食劳倦或七情变化导致阴阳失调,气血虚衰所致,多见于宿食、痰、湿、水停等病证。
内伤发热一般起病徐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作史。
其起病一般不伴恶寒,但觉发热,或虽感畏冷但得衣被可减。
治疗上要选择疏肝解郁、清肝泻火的药物。
此外,根据《黄帝内经》的分类,热证可以分为表热和里热两大类。
表热是热邪外袭肌表所致,当表热之邪入里则为里热;表寒之邪化热入里,也可以成为里热。
其病机属于阳气偏盛,阴液不足的内热是虚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中医书籍或咨询专业医师。
发热中西医如何用药
发热的中西医解释及如何安全用药发热 (西医病名: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发热是指体温升高,或自觉发热为主的症状。
发热为临床极常见症状,外感六淫、疫毒之邪,或因情志、劳倦所伤等所致诸种疾病,尤其是各种传染病、时行病、疮疡类疾病,内脏瘅[热]病类疾病等均可导致发热。
中医学以往一般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两大类。
临床对以发热为主症的病种尚不能确定时,可以发热待查作为初步诊断,并进行辨证论治。
[辨病思路]1.体温升高到37.5℃以上,或患者自觉身体发热,均可称为发热。
2.定时检测体温,明确热势、热型。
血常规、大便常规、小便常规可作为普通检查。
并据具体病例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生化等实验室检查,以资诊断和鉴别。
3.辨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1)外感发热一般起病较急,初起常伴恶寒。
应注意起病季节,当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有无接触史等。
(2)内伤发热一般起病徐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作史。
其起病一般不伴恶寒,但觉发热,或虽感畏冷但得衣被可减。
发热多表现为低热,通常伴有自觉手足心热、头晕、神倦、自汗、盗汗、脉弱等症。
4.根据热势进行诊断,如:(1)不规则发热可见于感冒、三痹。
(2)1天内体温波动达3~4℃或以上,其低点可降至37℃以下者,常见于流注、肾瘅、痨病病情恶化、疟疾等。
(3)1天内体温波动在1℃以上,体温不降至正常者,常见于时行感冒、肺热病、心瘅、温毒发斑、疟疾重症。
(4)持续高热,1天内体温波动在1℃以内者,常见于湿温极期、暑温等。
(5)热退数日后再度发热(双峰热),伴肌肉疼痛、萎软者,常见于软脚瘟。
5.结合伴随症、病史等进行诊断,如:(1)伴头痛、昏迷、惊厥、呕吐、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者,应考虑春温、暑温、脑痨、中暑、颅脑痈等。
(2)伴咳嗽、胸痛、咯痰者,多见于肺热病、暴咳、肺痈、悬饮等。
伴心悸者,可为心瘅。
(3)伴腹痛或并有腹部包块者,应考虑肝痈、肝热病、胆瘅、肠痈等。
(4)伴寒战者,见于肺痈、流注、胆瘅、肾瘅、春温、稻瘟病、疟疾等。
中医内科学-外感发热
第二节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是指已患有某种或多种内科疾病,又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体温升高,并持续不降,伴有恶寒、面赤、烦渴、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并发的病证。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人体体温相对恒定,不因外界温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保持在37℃左右。
由于饮食、运动、环境、情绪和性别的关系,体温可能有暂时性轻微的波动,但此无临床意义。
发热是一种病理性的体温升高,一般说来,口腔温度在37.3℃以上,或直肠内温度在37.6℃以上,或一昼夜间波动在1℃以上,即可认为发热。
外感发热指在原有某种或多种疾病如消渴、中风、虚劳等基础上复感外邪而出现的发热。
其热势高低不一,严重者,体温持续升高,壮热稽留不退,继而出现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等危重症候,在临床上应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救治。
中医药治疗各类发热,尤其是外感发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明清以来,温病学说的发展成就,对外感发热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热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等篇中,对外感发热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法则,都作了扼要的论述,为热病的理论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首先总结和提出了由外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即运用六经辨证来概括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阶段的变化,从而成为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纲领。
金代刘完素主火热论,着眼于外来的火热邪气,首先从临床治疗角度提出了“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的著名论点,认识到热病性属“热”,治疗“宜凉不宜温”,这与在他以前从寒邪立论,多用辛温治法相比,应该说是一大进步。
清代中叶温病学说的形成,使外感热病理论臻于完善。
温病学派创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两大辨证纲领,叶天士倡卫气营血之说,对温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治疗,均作了原则性的阐述,对温热病的辨证和治疗,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法则,成为后世诊治温热病的准绳。
内伤发热的中医诊治(精)
内伤发热: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 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水湿郁遏或气血阴阳亏虚为基本病机, 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一般起病较缓, 病程较长。
临床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
临床表现 :内伤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或有反复发热的病史。
临床多表现为低热, 但有时也可以是高热, 亦有少数患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 而体温并不升高。
一般发热而不恶寒,或虽感怯冷但得衣被则冷感即减轻或消失。
发热持续,或时作时止,或作有定时。
发热的同时多伴有头晕、神疲、自汗盗汗、脉弱无力等症。
因内伤发热主要由于气、血、水湿的郁滞壅遏或气、血、阴、阳的亏损失调所导致,故在发热的同时,分别伴有气郁、血瘀、湿郁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症状。
治疗原则:实火宜清,虚火宜补。
并应根据证侯、病机的不同而分别采用有针对性的治法。
属实者,宜以解郁、活血、除湿为主,适当配伍清热。
属虚者,则应益气、养血、滋阴、温阳,除阴虚发热可适当配伍清退虚热的药物外,其余均应以补为主。
对虚实夹杂者,则宜兼顾之,正如《景岳全书 ·火证》所说:“ 实火宜泻,虚火宜补,固其法也。
然虚中有实者,治宜以补为主, 而不得不兼乎清; …… 若实中有虚者, 治宜以清为主而酌兼乎补。
” 切不可——见发热,便用发散解表及苦寒泻火之剂。
内伤发热,若发散易于耗气伤阴, 苦寒则易伤败脾胃以及化燥伤阴,而使病情缠绵或加重。
分证论治:·气郁发热症状:发热多为低热或潮热,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胁肋胀满,烦躁易怒,口干而苦,纳食减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泻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
本方疏肝理脾,清肝泻热。
方中以丹皮、栀子清肝泻热,柴胡、薄荷疏肝解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甘草培补脾土。
气郁较甚,可加郁金、香附、青皮理气解郁; 热象较甚,舌红口干便秘者,可去白术,加龙胆草、黄芩清肝泻火;妇女若兼月经不调,可加泽兰、益母草活血调经。
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
《太平圣惠方》柴胡散、生地黄散等方剂, 为后世治疗阴虚发热提供了借鉴。
《小儿药证直诀》提出了五脏热证的用方并 将肾气九化裁为六味地黄九.为阴虚内热的 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方剂。
历史沿革(2)
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使甘温除热的 治法具体化.
《医林改错》及《血证论》二书对淤血发热的辨证及治 疗做出了重要贡献。
范围
凡是不因感受外邪所导致的发热,均属内伤 发热的范畴。
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 内分泌疾病及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 热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病因
久病体虚 饮食劳倦 情志失调 外伤出血
1.久病体虚
养心的功效,适用于心脾气血不足之发热。 常用药: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益
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血,酸枣仁、 远志养心安神;木香健脾理气。
3.气虚发热证
发热,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 剧,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易于感冒, 食少便溏,舌质淡,苔白薄,脉细弱。
证机概要:中气不足,阴火内生。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本病病机比较复杂,可由一种也可由多种病因同时 引起发热,如气郁血淤、气阴两虚、气血两虚等。
久病往往由实转虚,由轻转重,其中以瘀血病久, 损及气、血、阴、阳,分别兼见气虚、血虚、阴虚 或阳虚,而成为虚实兼夹之证的情况较为多见。
其它如气郁发热日久伤阴,则转化为气郁明虚之发 热;气虚发热日久,病损及阳,阳气虚衰,则发展 为阳虚发热。
治法: 滋阴清热。
代表方: 清骨散加减。具有清虚热,退骨蒸的功效。 常用药:银柴胡、知母、胡黄连、地骨皮、 青蒿、秦艽清退虚热,鳖甲滋阴潜阳。
中医内科学之内伤发热课件
情志调养
01
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情绪波动
过大
02
学会自我调节, 保持乐观积极
的心态
03
培养兴趣爱好, 转移注意力, 减轻心理压力
04
保持良好的人际 关系,与家人、 朋友多沟通交流
内伤发热的现代 研究
现代医学认识
01
02
03
外感内伤:外感六淫,内伤脏腑, 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内热
内伤发热的临床表现
发热:体温升高, 乏力:精神不振,
持续不退
四肢无力
食欲不振:胃口 不佳,食量减少
睡眠障碍:失眠 多梦,难以入睡
口干口苦:口干 舌燥,口苦咽干
大便异常:大便 秘结,排便困难
舌苔变化:舌苔 厚腻,舌质红
脉象异常:脉象 细数,脉搏加快
内分泌失调等。
病理研究显示,内伤发热可能 与炎症反应、细胞因子分泌异 常、血管通透性增加等有关。
诊断方面,实验研究正在探索 新的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方法,
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治疗方面,实验研究正在探索 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提高
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临床应用前景
内伤发热的诊断 和治疗:通过现 代研究,提高诊 断准确性和治疗 效果
04
内伤发热是一种 由多种原因引起
的发热性疾病
病因包括感染、 炎症、肿瘤、免
疫系统疾病等
临床表现多样, 包括发热、乏力、
食欲不振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 物治疗、物理治 疗、主要关注 病因、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
面。
实验研究发现,内伤发热的病 因包括感染、免疫功能紊乱、
02 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
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中医护理的区别
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中医护理的区别
张秀兰
【期刊名称】《护理学报》
【年(卷),期】2005(012)010
【摘要】祖国医学认为发热是指在许多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出现体温升高,且包括五心烦热等在内的一种常见症状.通过对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的辩证分析,将其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据中医“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原则,通过多年对此类病人的护理,总结出两类发热在护理方面的几点不同之处.
【总页数】1页(P84)
【作者】张秀兰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中医院,甘肃,武威,7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
【相关文献】
1.浅谈外感发热的中医护理体会 [J], 张瑞兰
2.外感发热疾病患儿应用中医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J], 谭春华
3.中医护理措施在外感发热患者中的应用 [J], 张洪青
4.中医护理在耳穴贴压治疗外感发热中的应用分析 [J], 洪伟清
5.个体化中医护理干预内伤发热的疗效观察 [J], 高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中医的外感发热,内伤发热的基本认识】中医内伤发热祖国医学认为发热是指在许多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出现体温
升高,且包括五心烦热等在内的一种常见症状.通过对病因、病机及临床症状的辩证分析,将其分为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据中医“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原则,通过多年对此类病人的护理,出两类发热在护理方面的几点不同之处.外感发热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证。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
外感发热包含的病种非常广泛,本节着重论述与罹患内科杂病紧密相关的外感发热病。
西医学中部分急性感染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胆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若外感发热发展至神昏谵语、抽搐惊厥等营血分病理阶段时,应结合《伤寒论》《温病学》中有关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外感发热的表现形式较多,但体温升高、身热、面红、舌红、脉数等是其基本临床特征。
外感发热起病急骤,多有2周左右的中度发热或高热,也有少数疾病是微热者。
热型有发热恶寒、但热不寒、蒸蒸发热、身壮热、身热不扬、寒热往来、潮热等。
发热时间,短者几日即退,长者持续10余日或更长时间热势不解。
最常伴见口干烦渴,尿少便秘,舌上少津等热伤津液之症。
除发热外,必伴随有病变相关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咳嗽、胸痛、胁肋胀满、便秘、泄泻、小便频急等。
内伤发热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均以发热为主症,故须加以鉴别。
可从病因、病程、热势及伴发症等方面进行鉴别。
外感发热,由感受外邪所致,体温较高,多为中度发热或高热,发病急,病程短,热势重,常见其他外感热病之兼症,如恶寒、口渴、面赤、舌红苔黄、脉数,多为实热证。
内伤发热,由脏腑之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热势高低不一,常见低热而有间歇,其发病缓,病程长,数周、数月以至数年,多伴有内伤久病虚性证候,如形体消瘦,面色少华,短气乏力,倦怠纳差,舌质淡,脉数无力,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热者寒之”,外感发热以清热为治疗原则,根据病邪性质、病变脏腑、影响气血津液的不同,又有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腑泻下、清泻脏腑、?养阴益气等治法,以达清除邪热、调和脏腑之目标。
清热解毒选用具有解毒作用的清热药物来治疗外感发热,此法为治疗外感发热的主法,可应用于外感发热的各个阶段,是顿挫热毒,防止传变的关键,也是退热保阴的重要措施。
此法常与清脏腑、除湿、凉血等法配合应用。
·
评价答案
您已经评价过!
好:0
您已经评价过!
不好:0
您已经评价过!
原创:0
您已经评价过!
非原创:0
万水千山
回答采纳率:33.3% xx-11-09 20:24
ξ冰の断痕♂的感言:
我想问楼下是不是有病啊,有病就去医院,没法医就去死算了,你敢说重来没抄过东西
我有更好的回答
收藏
到QQ空间
转播到腾讯微博
相关
外感发热是什么?1回答xx-02-03
外感发热是怎么回事1回答xx-07-20
中医的内伤发热,还有退热的和药2回答xx-11-09 中医中内伤是怎么回事?6回答xx-09-26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区别?3回答xx-11-07
更多外感高热与内伤发热要点相关知识>>
猪高热病的治疗要点外感发热
外感发热退热治疗什么叫做外感发热外感发热中医退热内伤发热
脑膜炎发热是高热吗高热惊厥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