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内伤发热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对虚劳所表现的 “手足烦热”,以小建中汤进行治疗,可以视 为甘温除热治法的先声。
李东垣对气虚发热的辨证治疗作出了重要 贡献,所拟定的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主要 方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李氏又在 《内外伤辨惑论》里提出以当归补血汤治疗 血虚发热,并对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 作了明晰的论述。
内伤发热
编辑版ppt
1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气血 阴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 致的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 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此外, 有的患者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 不升高者,亦属内伤发热的范围。
编辑版ppt
2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提出了“诸寒之而热 者取之阴”的治疗原则。
编辑版ppt
15
分型论治
1、 气虚发热 主证+气虚症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2、 血虚发热 主证+血虚症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编辑版ppt
16
3、 阴虚发热 主证+阴虚症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清骨散加减。
4、 阳虚发热 主证+阳虚症 治法:温补肾阳,引火归源。 方药:右归丸加减
而不减
编辑版ppt 咳嗽、脉浮等
14
治疗原则
实火宜泻 虚火宜补 应根据证候、病机的不同而分别采用有针对性的
治法。属实者,宜以解郁、活血、除湿为主,适 当配伍清热。属虚者,则应益气、养血、滋阴、 温阳为主。对虚实夹杂者,则宜兼顾之,切不可 一见发热,便用发散解表及苦寒泻火之剂。因内 伤发热若发散则易耗气伤津,苦寒则易伤败脾胃 而化燥伤阴,反使病情缠绵或加重 虚实夹杂 补泻两顾
编辑版ppt
4
西医学所称的功能性低热、肿瘤 、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疾病和 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发热以及某 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在有内伤发热临床表 现时,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编辑版ppt
5
病因病机
编辑版ppt
6
情志不舒
外伤出血
劳倦过度 内伤
饮食失调 发热
出
血
发热
久病
肝经郁热 瘀血阻滞
编辑版ppt
9
二、在确定内伤发热后,首先应辨清是 虚证所致发热,还是实证所致发热。其次 ,对虚证发热应辨清气虚发热、血虚发热 、阴虚发热、阳虚发热的不同。实证发热 应辨清气滞发热、瘀血发热,还是湿热所 致的发热。
编辑版ppt
10
三、辨别与内伤发热相关的脏腑。如发热 每因劳累而起,伴乏力、自汗、食少、便 溏、或食后腹胀加重、病位在脾胃;发热 常因郁怒而起,伴胸胁胀满,叹气得舒, 口苦便干,病位在肝;发热因房室、劳倦 太过而起,伴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夜尿 频多,耳鸣,病位在肾。
编辑版ppt
11
四、部分病人可同时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病 机引起发热,如肝郁血瘀、气阴两虚等。 从病机的转化来说,可由实转虚,或因虚 致实,而成为虚实夹杂之证。故临证时必 须灵活辨别。
五、辨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编辑版ppt
12
类证鉴别
内伤发热应与外感发热相鉴别
编辑版ppt
13
病因 病机 虚实 起病 病程 发热特点
编辑版ppt
3
朱丹溪对阴虚发热有较前深入的论述。 《丹溪心法.六郁》还创立气郁、血郁、湿郁、痰 郁、热郁、食郁等六郁之说,对内伤发热的病机及 治法有所补充。
《景岳全书.火证》中提出了“实火宜泻, 虚火宜 补”的治则,并以右归饮、理中汤、大补元煎、六 味回阳饮等作为治疗阳虚发热的主要方剂。 《症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明确提出“内伤发热 ”这一病症名称。 《医学心悟·火字解》把外感之火称为贼火, 内伤 之火称为子火。认为治疗内火主要有四法:达、滋 、温、引。 《医林改错》及《血证论》均谈到了瘀血发热的表 现及治疗,使内伤瘀血发热的证治渐趋完善。
根据患者因劳累过度,耗伤中气而引起发 热,并且伴有头目眩晕,倦怠乏力,气短 懒言,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六脉 虚大,按之极软无力等一派虚象可诊断为 虚证发热,且为气虚发热。
编辑版ppt
21
编辑版ppt
19
第一步
首先分清该患者是内伤发热还是外感发热 。
根据患者因劳累过度而引起发热,且多为 低热,起病缓慢,持续发热已1年。发热不 恶寒,无鼻塞头痛等表证,而有头目眩晕 , 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等,可诊断为内伤 发热。
编辑版ppt
20
第二步
诊断为内伤发热后应辩明虚证(气血阴阳 虚)所致发热还是实证(气滞、血瘀、湿 热等)所致发热。
郁结壅遏发热 (实证)
中气不足 编血辑版虚ppt 失养
阴阳失衡 (虚证) 7
辨证论治
编辑版ppt
8
辨证要点
一、首先明确为内伤发热,即非外感因素引 起的发热。
一 般来说,内伤发热的特点是起病较隐 袭,大多数持续时间较长,可数月或数年 ,所以应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内伤发 热的表现较多,有的是低热,有的仅自觉 发热,其热时作时止,或上午发,或傍晚 发,或发无定时等,必须详细询问发热的 特点、发热同时伴有的症状,以利于辨证 。
编辑版ppt
17
5、 肝郁发热 主证+肝郁证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6、 瘀血发热
主证+瘀血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7、 湿郁发热 主证+湿郁症 治法:利湿清热。 方药:三仁汤加减
编辑版ppt
18
医案
陈某,男,48岁,干部。于1979年3月10日初诊 。持续发热已1年。患者因在某农场劳累过度而引起低热 ,热势时高时低,最高体温达38.2° C ,经常持续在 37.8° C左右,发热不 恶寒,遇劳则症加,以午前为甚, 动则汗出不止,头目眩晕, 倦怠乏力,食欲不振,食后 腹胀,入暮胀甚,大便时硬时溏, 形寒怯冷,冬季尤甚 ,易于感冒,身体日趋瘦弱。检查:面色 淡白,形体消 瘦,面容憔悴,皮肤不泽,气短懒言。体温37.8‘C,舌 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六脉虚大,按之极软无力。
恶寒 兼症
内伤发热
外感发热
内因引起
感受外邪所致
气血壅遏,阴阳失条 正邪相争
多属虚证
wk.baidu.com
多属实证
缓
急
较长,有反复发作的 较短 病史
低热者较多,或仅自 觉发热。其热时作时 止,或发无定时
高热,外邪不除则发热不 退
不恶寒,或虽感怯冷, 恶寒,其寒虽得衣被而不
但得衣被则减
减
恶寒,其寒虽得衣被 头身疼痛、鼻塞、流涕、
李东垣对气虚发热的辨证治疗作出了重要 贡献,所拟定的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主要 方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李氏又在 《内外伤辨惑论》里提出以当归补血汤治疗 血虚发热,并对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 作了明晰的论述。
内伤发热
编辑版ppt
1
内伤发热是指以内伤为病因,气血 阴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 致的发热。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临床 上多表现为低热,但有时可以是高热。此外, 有的患者仅自觉发热或五心烦热,而体温并 不升高者,亦属内伤发热的范围。
编辑版ppt
2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提出了“诸寒之而热 者取之阴”的治疗原则。
编辑版ppt
15
分型论治
1、 气虚发热 主证+气虚症 治法:益气健脾,甘温除热。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2、 血虚发热 主证+血虚症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编辑版ppt
16
3、 阴虚发热 主证+阴虚症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清骨散加减。
4、 阳虚发热 主证+阳虚症 治法:温补肾阳,引火归源。 方药:右归丸加减
而不减
编辑版ppt 咳嗽、脉浮等
14
治疗原则
实火宜泻 虚火宜补 应根据证候、病机的不同而分别采用有针对性的
治法。属实者,宜以解郁、活血、除湿为主,适 当配伍清热。属虚者,则应益气、养血、滋阴、 温阳为主。对虚实夹杂者,则宜兼顾之,切不可 一见发热,便用发散解表及苦寒泻火之剂。因内 伤发热若发散则易耗气伤津,苦寒则易伤败脾胃 而化燥伤阴,反使病情缠绵或加重 虚实夹杂 补泻两顾
编辑版ppt
4
西医学所称的功能性低热、肿瘤 、血液病、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疾病和 部分慢性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发热以及某 些原因不明的发热,在有内伤发热临床表 现时,均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
编辑版ppt
5
病因病机
编辑版ppt
6
情志不舒
外伤出血
劳倦过度 内伤
饮食失调 发热
出
血
发热
久病
肝经郁热 瘀血阻滞
编辑版ppt
9
二、在确定内伤发热后,首先应辨清是 虚证所致发热,还是实证所致发热。其次 ,对虚证发热应辨清气虚发热、血虚发热 、阴虚发热、阳虚发热的不同。实证发热 应辨清气滞发热、瘀血发热,还是湿热所 致的发热。
编辑版ppt
10
三、辨别与内伤发热相关的脏腑。如发热 每因劳累而起,伴乏力、自汗、食少、便 溏、或食后腹胀加重、病位在脾胃;发热 常因郁怒而起,伴胸胁胀满,叹气得舒, 口苦便干,病位在肝;发热因房室、劳倦 太过而起,伴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夜尿 频多,耳鸣,病位在肾。
编辑版ppt
11
四、部分病人可同时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病 机引起发热,如肝郁血瘀、气阴两虚等。 从病机的转化来说,可由实转虚,或因虚 致实,而成为虚实夹杂之证。故临证时必 须灵活辨别。
五、辨证结合临床辅助检查
编辑版ppt
12
类证鉴别
内伤发热应与外感发热相鉴别
编辑版ppt
13
病因 病机 虚实 起病 病程 发热特点
编辑版ppt
3
朱丹溪对阴虚发热有较前深入的论述。 《丹溪心法.六郁》还创立气郁、血郁、湿郁、痰 郁、热郁、食郁等六郁之说,对内伤发热的病机及 治法有所补充。
《景岳全书.火证》中提出了“实火宜泻, 虚火宜 补”的治则,并以右归饮、理中汤、大补元煎、六 味回阳饮等作为治疗阳虚发热的主要方剂。 《症因脉治·内伤发热》最先明确提出“内伤发热 ”这一病症名称。 《医学心悟·火字解》把外感之火称为贼火, 内伤 之火称为子火。认为治疗内火主要有四法:达、滋 、温、引。 《医林改错》及《血证论》均谈到了瘀血发热的表 现及治疗,使内伤瘀血发热的证治渐趋完善。
根据患者因劳累过度,耗伤中气而引起发 热,并且伴有头目眩晕,倦怠乏力,气短 懒言,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六脉 虚大,按之极软无力等一派虚象可诊断为 虚证发热,且为气虚发热。
编辑版ppt
21
编辑版ppt
19
第一步
首先分清该患者是内伤发热还是外感发热 。
根据患者因劳累过度而引起发热,且多为 低热,起病缓慢,持续发热已1年。发热不 恶寒,无鼻塞头痛等表证,而有头目眩晕 , 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等,可诊断为内伤 发热。
编辑版ppt
20
第二步
诊断为内伤发热后应辩明虚证(气血阴阳 虚)所致发热还是实证(气滞、血瘀、湿 热等)所致发热。
郁结壅遏发热 (实证)
中气不足 编血辑版虚ppt 失养
阴阳失衡 (虚证) 7
辨证论治
编辑版ppt
8
辨证要点
一、首先明确为内伤发热,即非外感因素引 起的发热。
一 般来说,内伤发热的特点是起病较隐 袭,大多数持续时间较长,可数月或数年 ,所以应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内伤发 热的表现较多,有的是低热,有的仅自觉 发热,其热时作时止,或上午发,或傍晚 发,或发无定时等,必须详细询问发热的 特点、发热同时伴有的症状,以利于辨证 。
编辑版ppt
17
5、 肝郁发热 主证+肝郁证 治法:疏肝解郁,清肝泻热。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6、 瘀血发热
主证+瘀血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7、 湿郁发热 主证+湿郁症 治法:利湿清热。 方药:三仁汤加减
编辑版ppt
18
医案
陈某,男,48岁,干部。于1979年3月10日初诊 。持续发热已1年。患者因在某农场劳累过度而引起低热 ,热势时高时低,最高体温达38.2° C ,经常持续在 37.8° C左右,发热不 恶寒,遇劳则症加,以午前为甚, 动则汗出不止,头目眩晕, 倦怠乏力,食欲不振,食后 腹胀,入暮胀甚,大便时硬时溏, 形寒怯冷,冬季尤甚 ,易于感冒,身体日趋瘦弱。检查:面色 淡白,形体消 瘦,面容憔悴,皮肤不泽,气短懒言。体温37.8‘C,舌 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六脉虚大,按之极软无力。
恶寒 兼症
内伤发热
外感发热
内因引起
感受外邪所致
气血壅遏,阴阳失条 正邪相争
多属虚证
wk.baidu.com
多属实证
缓
急
较长,有反复发作的 较短 病史
低热者较多,或仅自 觉发热。其热时作时 止,或发无定时
高热,外邪不除则发热不 退
不恶寒,或虽感怯冷, 恶寒,其寒虽得衣被而不
但得衣被则减
减
恶寒,其寒虽得衣被 头身疼痛、鼻塞、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