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发热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发热推拿(精品课件)

小儿发热推拿(精品课件)
治法:祛风散邪,透热达表。
外感发热
基本方重点操作清肺平肝,清天河水。加 掐揉二扇门(2-3分钟,开宣腠理,发汗解 表),掐揉小天心(3揉1掐,约1分钟,疏 通经络,发汗解表),拿风池(1-2分钟, 祛风发散,风寒风热均宜),拿肩井(1-3) 分钟,升散之力强,发散在表邪气)
其中外感风寒加揉外劳宫(1-2min,温经通 络,发散风寒)
四、治疗 (一)治法 调整阴阳为发热的基本治疗原则。 “热者寒之”和“壮水之主以治阳
光”为发热治疗的基本方法。
(二)基本方
清肺平肝(1-3分钟)
水底捞月(先揉内劳宫约20圈,后以拇指指腹从患儿 小指根,经小鱼际至小天心,再经大鱼际内侧进入 掌心,环形运至内劳宫,一拂而却,操作10次左右)
清天河水(2-3分钟)
11、人总 是珍惜 为得到 。20.10 .1814: 56:031 4:56Oc t-2018 -Oct-2 0
12、人乱 于心, 不宽余 请。14: 56:031 4:56:0 314:56 Sunday , Octo ber 18 , 2020
13、生气 是拿别 人做错 的事来 惩罚自 己。20. 10.182 0.10.1 814:56 :0314: 56:03O ctober 18, 2 020
风池:在枕骨下, 当胸锁乳突肌与斜 方肌上端之间的凹 陷中。
2.食积发热
体温一般在38℃以下,脘腹灼热而四肢冷, 脘腹胀满,膨隆,叩之如鼓,不思饮食, 口臭,烦躁不安,夜卧不宁,恶心呕吐, 或泻下臭秽如败卵,舌苔腻,脉濡或滑, 指纹紫滞。多有伤食史。
治法:消食导滞,清热化积。
食积发热
天柱骨: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 成一直线;清热、降逆
小儿发热推拿
一、概念

最新小儿发热推拿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小儿发热推拿教学讲义PPT课件
治法:祛风散邪,透热达表。
外感发热
基本方重点操作清肺平肝,清天河水。加 掐揉二扇门(2-3分钟,开宣腠理,发汗解 表),掐揉小天心(3揉1掐,约1分钟,疏 通经络,发汗解表),拿风池(1-2分钟, 祛风发散,风寒风热均宜),拿肩井(1-3) 分钟,升散之力强,发散在表邪气)
其中外感风寒加揉外劳宫(1-2min,温经通 络,发散风寒)
遍),拿血海(约1分钟分钟),
点太溪(10次);面红目赤加头面四大手
法(开天门24次,推坎宫24次,揉太阳1-3
分钟,掐揉耳背高骨50遍,能调和阴阳,
兼发散外邪)血海:屈膝,大腿内侧,髌
底内侧端上2寸。
注意事项
1.发热推拿多用凉水为介质。手法从重从快。推拿过程中小 儿哭闹有利于发汗与退热,应合理应用,但不宜哭之太久;
小儿发热推拿
一、概念
中医发热指体温高于正常, 或体温不高,但自觉发热,或扪 之发热。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 涉及各大系统和多种病症。小儿 体属稚阴稚阳,不耐火邪,一旦 发热,多引发咳嗽、哮喘、惊风、 抽搐和虚脱,甚至关乎生命。小 儿发热临床多见因肺系疾病引发。
二、病因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有外感和内伤因素。
二人上马:手背,第4.5掌指 关节后方,当两掌骨间凹陷 中;滋阴补肾,利水通淋。 三阴交:内踝直上三寸,胫 骨后缘凹陷中。
六、对症治疗
太溪:内踝与跟腱之间
的凹陷。补肾、养阴
高热加冰敷囟门、箕门,或酒精擦浴箕门;
长期低热不退加具有扶正与透邪作用的上
三关(3-5分钟),捏脊并拿肩井(从龟尾
捏脊至大椎时,就势拿起肩井并提之,3-8
3.气虚发热
发热绵绵,恶风自汗,神怯气短,反复感 冒,面色萎黄或苍白,舌淡,苔白,脉细 无力,指纹色淡。多见于素体虚弱,或大 病久病之后。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小儿推拿》PPT课件(2024)

02
病理特点
01
生理特点
2024/1/30
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 清灵、易趋康复。
6
推拿手法对小儿作用机制
01
调整脏腑功能
通过推拿手法刺激相应穴位和 部位,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 进气血流通,达到治病养生的
目的。
2024/1/30
02
缓解病痛
推拿手法可以舒筋活络、行气 止痛,对于小儿常见的感冒、 咳嗽、腹泻等病症有较好的缓
解作用。
03
增强免疫力
推拿手法可以刺激小儿免疫系 统,提高机体抵抗力,预防疾
病的发生。
7
适应症与禁忌症介绍
适应症
小儿推拿适用于感冒、咳嗽、哮喘、 腹泻、便秘、遗尿、夜啼等多种常见 病症。
禁忌症
对于有严重器质性病变或局部皮肤破 损、炎症等患儿,不宜进行推拿治疗 。同时,对于高热、抽搐等急症患儿 ,也应谨慎选择推拿治疗。
31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1/30
小儿推拿将更加普及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中医的认可,小儿推拿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治疗 方法,将会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青睐。
小儿推拿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
未来,小儿推拿有望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综合性的治疗体系,为宝宝们提供更加全面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小儿推拿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
一起揉动
03
按法
用拇指或中指、食指、无名指 指端或指腹按压穴位,逐渐用
力深压
04
摩法
用食、中、无名、小指指面或 掌面着力,附着于一定部位或 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 做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
动摩擦
10
各类手法操作要领示范

2024版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2024版小儿推拿完整PPT课件
皮肤破损或炎症部位禁止推拿。 严重心脏病、血液病等患者禁止推拿。
2024/1/29
传染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炎等禁止推拿。 恶性肿瘤局部禁止推拿。
8
02
小儿推拿基础理论
2024/1/29
9
中医经络学说
03
经络定义及功能
阐述经络在中医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解 释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 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与脏腑关系
分析经络与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经 络在调节脏腑功能、维持人体内外环境平 衡中的重要作用。
经络在小儿推拿中的应用
探讨经络学说在小儿推拿中的指导意义, 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调整经络气血运行, 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024/1/29
10
脏腑辨证施治原则
脏腑功能特点
概述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相互之间 的关系,阐述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疾 病发生的内在原因。
脏腑施治原则
根据脏腑功能失调的不同表现,提出 相应的治疗原则和选穴方法,如补虚 泻实、调整阴阳等。
脏腑辨证方法
介绍脏腑辨证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 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八 纲辨证、脏腑辨证等具体内容。
2024/1/29
11
五行养生法在小儿推拿中应用
1 2
五行养生法基本原理 解释五行养生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五行相 生相克关系及在人体健康中的应用。
21
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保持小儿处于舒适、放松的 状态,避免其哭闹或挣扎。
推拿师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 呼吸,避免自身疲劳。
在推拿过程中,要注意保护 小儿的皮肤和骨骼,避免过
度牵拉或压迫。
避免在小儿过饱或过饿的状 态下进行推拿。
01

小儿推拿学精美PPT课件 - 常见病治疗

小儿推拿学精美PPT课件 - 常见病治疗

第二节 咳嗽
内伤咳嗽:
(一)痰湿咳嗽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白质稀,胸闷纳呆,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滑。 治则:健脾除湿 化痰止咳 推拿处方:1、健脾:补脾经、揉脾俞、摩中脘、揉足三里
2、宣肺止咳祛痰:推揉膻中、运内八卦、 揉乳根乳旁、揉肺俞、补肺经、揉丰隆、揉天突 3、兼证:腹泻(龟尾七节、摩腹揉脐)
第二节 咳嗽
外感咳嗽:
(一)风寒咳嗽 临床表现:咳嗽,咳声重浊,痰白清稀,鼻流清涕,恶寒,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紧,指纹鲜红。 治则:解表散寒 宣肺止咳 推拿处方:1、外感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
2、散寒:(清肺经、推三关、揉外劳宫) 3、宣肺止咳祛痰:推揉膻中、运内八卦、 揉乳根乳旁、揉风门、揉肺俞、揉丰隆、揉天突 4、兼证:发热(清天河水)、鼻塞(揉迎香)、无汗(拿风池、揉二扇门)
第二节 咳嗽
宣肺止咳:推揉膻中、运内八卦、 揉乳根乳旁、揉肺俞 祛痰:揉丰隆、揉天突 消啰音:干啰音(推小横纹)、湿罗音(揉掌小横纹) 健脾:补脾经、揉脾俞、摩中脘、揉足三里 滋阴退热:揉二人上大便次数增多。 分类:寒湿泻
湿热泻 伤食泻 脾虚泻
第三节 泄泻
2、病因病机:退热散寒(清肺经、清天河水、推三关、揉外劳宫) 3、兼证:发汗、通窍、止咳、祛痰(拿风池、揉二扇门、揉迎香、黄蜂入洞、推揉膻中、
揉乳根乳旁、揉风门、揉肺俞、揉丰隆、揉天突)
(二)外感风热 临床表现:发热重,恶寒轻,微汗出,鼻塞,流浊/黄涕,口干,咽痛,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紫。 治则:疏风解表 清热利咽 推拿处方:1、外感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
2、病因病机:退热(清肺经、清天河水、揉大椎) 3、兼证:通窍、止咳、祛痰(揉迎香、黄蜂入洞、推揉膻中、

小儿推拿发热PPT课件

小儿推拿发热PPT课件

目的与意义
目的
明确小儿推拿发热ppt课件的目的 ,即帮助观众了解小儿推拿发热 的相关知识,掌握推拿手法,以 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
意义
阐述小儿推拿发热ppt课件的意义 ,包括推广小儿推拿技术、提高 临床治疗效果、促进儿童健康等 方面的价值。
02
小儿发热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发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机体产热增加或散热减 少,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的现象。
西药治疗
对于高热或病情较重的小儿,可以结合西药进行治疗。常用的西药有解热镇痛药、抗生素等。在使用西药时,需 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药物剂量和用药时机。
05 案例分享与效果评估
案例一:轻度发热的患儿
总结词
轻度发热的患儿通常表现为低热、疲倦、食欲不振等症状,推拿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促进患儿恢复。
详细描述
症状
发热时,小儿可能会出现畏寒、寒战、面色潮红、呼吸加快等症状,同时体温 升高,严重时可出现高热惊厥。
原因与分类
原因
引起小儿发热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感染、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中感染 是最常见的病因。
分类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可以将小儿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
诊断与治疗原则
诊断
2. 揉太阳穴
用中指指腹轻轻按揉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发热等症状 。
1. 捏脊
用双手拇指和食指捏住脊柱两侧的皮肤,自下而上轻轻捏 提,直至大椎穴。此手法可以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
3. 推天河水
用食指和中指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直至皮肤微红。 此手法可以清热解表,缓解小儿发热症状。
推拿疗法的疗程与频率
02
小儿推拿是在小儿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的基础上,运用 推拿手法来治疗小儿疾病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

小儿推拿之发热PPT课件

小儿推拿之发热PPT课件
型往往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局部化脓性感染等
双峰热,属于热发热的一种类型,热型多不规则,多见于高
热后3---5天体温正常,但若干日后体温再次升高,又称鞍型热, 常见于脊髓灰质炎
.
7
发热的分类
间歇热,体温骤升可达39度以上,持续数小时,又
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或以下,间歇数小时至数日,如此 反复,见于肾盂肾炎.
之法:药物与物理降温。
推拿:A.退烧更快
C.彻底根治
B.无副作用 D.更科学
.
11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第一小儿过饥过饱
第二切勿抓破皮肤
第三手法要轻柔深透,适达病所,刺激强度要适宜
第四因人制宜
第五室内温度适宜
第六烈性传染病、开放性损伤、恶性贫血、骨折、脱 臼、皮肤疮疡、创伤出血等不宜推拿
第七要有明确的诊断
Happy Baby
我的宝贝 每天都希望你快些长大
健康 快乐 是妈妈对你一生的祝福
.
1
Happy Baby
我的宝贝 每天都希望你快些长大
健康 快乐 是妈妈对你一生的祝福
.
2
绿色自然疗法, 让孩子远离抗生素
小儿推拿
主讲老师:张智涵 主办单位:快乐妈妈
.
3
小儿常见病症分类
A.发热
B.感冒
C.咳嗽
D.积食
高热对孩子的危害
小儿高热对于孩子的身体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需要引志家长的注意,小儿高热如果 处理不当,会导 致小儿死亡或后遗症,如阗闲等。此外,小儿高热还
会导致小儿电解质失调,发生脱水而引起酸中毒。
A.高热抽筋:会引起脑缺氧而损伤大脑
B.烧坏脑:引起脑水肿而致死亡或留下 脑病后遗症.
C.脱水:酸中毒

小儿推拿治发热ppt课件

小儿推拿治发热ppt课件

ppt精选版
30
• 结果 • 有口腔溃疡是退烧不彻底 • 拉肚子:退过了,吃暖胃的粥去寒 • 咳嗽:其它原因引起,没有完全治好
ppt精选版
31
1.苏叶水泡水3分钟,能起到解表的作用,迅速使经 络暖起来。孩子不喝的情况下可以泡脚,或洗头 ,经皮吸收同样能达到效果。以出汗为度。
2.葱姜水:姜片加葱白开锅3分钟即可,要得就是它 的辛辣味,也可加点红糖,甘甜味入脾。
9
舐犊情深
• 小儿推拿术为一种非 药物,无痛苦,易接 受且有效的自然疗法 ,有简、便、验、廉 的特点。
• 小儿推拿术不仅可以 保健, 在父母对小儿 的推拿按摩中更重要 的是情感交流。是慈 和孝的起点。
ppt精选版
10
小儿推拿:保婴神术
• 小儿以柔嫰之体,气 血未坚,脏腑甚脆, 略受伤残,萎谢极易 ,一剂之谬尚不能堪 ,而况其甚乎。
4.主治:急热惊风、惊啼烦
躁、弄舌、重舌、口疮、
感冒发热、咳嗽、腹泻、
麻疹、尿少等症。
ppt精选版
24
推六腑穴
1.部位:前臂内侧缘, 由肘横纹头至腕横纹 头,属长线型穴位。
2.操作方法:离心性推 之,称退六腑。
3.作用:清实火、退高 热、除热痰。
4.主治:高烧、急惊风
、实热痰喘、便秘、
热痢、痘疹、痄腮等
• 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 的希波克拉底有句名 言:病人最好的医生是 自己的本能;医生不过 是帮本能的.
• 利用小孩的经络来治 病保健,是中国医学 史上的一门绝学。
ppt精选版
13
小儿百脉,汇于双掌
• 利用小孩的经络来治 病保健,是中国医学 史上的一门绝学。小 孩子不喜药,按摩最 相宜。
• 古人早就认清了小儿 的经络与成人大不相 同,故小儿推拿术自成 体系.

刘氏小儿推拿发热推治课件

刘氏小儿推拿发热推治课件

• 方义:
• 常例开窍。 • 推五经调理脏腑,重补肾经、肺经,揉上马滋肾 肺,补阴液,配清天河水,揉按内劳宫以清内热; 补脾经,按揉足三里,揉中脘健脾和胃,增进饮 食;揉按涌泉,引热下行以退虚热。 • 按肩井关窍。
• 随证加减: • (1)食纳差,加掐四横纹,捏脊。 • (2)盗汗,自汗加运太阳。
• 处方:
• 常例开窍:开天门、推坎宫、推太阳、按总筋、 分阴阳。 • 推五经:清脾经400次,清肝经300次,清心经250 次,清肺经350次,补肾经200次。 • 对症取穴:清大肠120次,清后溪150次,推六腑 150次,水底捞明月、推天河水各推20次。 • 常例关窍:捏脊3~5遍;按肩井2~3次。
• 总之,小儿推拿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首先明确脏腑归经辩证是前提,立法取穴 是根本,手法的熟练程度是关键,前辈说 得好“推拿没有巧,只要手法练得好”, 这也就强调手法的重要性,时间是保证。
That’s All. Thank You!
方义:
• 常例用以开窍。 • 重清脾经、肺经、清肺、清胃实热;配清大肠、 后溪,以通利二便以泻火;水底捞明月,推天河 水,退六腑清热除烦。 • 按肩井关窍。
• 随证加减: • (1)高热不退,加推脊,打马过天河,掐 大椎。 • (2)腹胀大便秘结,加推下七节,摩腹。
• 3.阴虚内热 • 主症:发热不甚,午后潮热,五心烦热, 或形体消瘦,盗汗,食欲减退,脉细数, 指纹淡紫。 • 辨证要点:午后低热,五心烦热,形瘦、 盗汗、脉细数。 • 治法:滋阴清热。
• 处方: • 常例开窍:开天门、推坎宫、推太阳、按 总筋、分阴阳。 • 推五经:补脾经300次,清肝经250次,清 心经200次,补肺经350次,补肾经400次。 • 对症取穴:揉上马,清天河水、按揉涌泉 各80 次,揉按足三里60次,揉中脘90次, 按揉内劳宫100次。 • 常例关窍:捏脊3~5遍;按肩井2~3次。

小儿推拿常见病症之发热ppt课件

小儿推拿常见病症之发热ppt课件

鼻塞者+黄蜂入洞
咽痛者+掐揉少商、拿合谷、清板门 脘腹胀满、不思乳食、嗳腐吞酸、恶心呕吐 者+揉中脘、分腹阴阳、运板门、推天柱骨 夜寐不宁,惊惕不安者+清肝经、掐揉小天 心、掐揉五指节
外感发热
开天门24次,推坎宫24次,揉太阳24次, 按总筋24次,分阴阳24次 清肺经300次,清脾经300次,清肝经 200次,清心经100次,补肾经200次 清天河水200次 拿肩井5次 风寒者+推三关200次,掐揉二扇门30次, 拿风池5次 风热者+推脊100次
清脾经300次,清肺经300次,清肝经300次, 清心经200次,补肾经300次,清胃经300次, 清大肠300次,揉板门50次 运内八卦100次,清天河水200次,退六腑 300次, 揉天枢100次
拿肩井5次
阴虚发热
治则:滋阴清热
处方: 揉二马、补肾经、补肺经——滋阴补肾养肺 清天河水、运内劳宫——清虚热 补脾经、按揉足三里——健脾和胃

热程在两周以内为短期发热;持续两周以感发热(感受外邪,卫阳被郁) 肺胃实热(外感误治或乳食内伤,肺 胃壅实,郁而化热) 阴虚发热(先天不足,肝肾阴亏或后 天失养或久病伤阴,阴液亏虚,虚火 内生)

发热的诊断
1.体温异常升高 2.患儿面红,五心烦热,但体温正常, 多为阴虚发热。也见于体质虚弱,新生 儿,甚至严重感染者。 3.应根据发病年龄、病史、发病区域、 主证、伴随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实 验室及其他相关必要检查,全面分析, 综合判断。
发热的临床表现

外感发热
风寒者,发热轻,恶寒重,头痛,无 汗,鼻塞流清涕,喉痒,苔薄白,指 纹鲜红; 风热者,发热重,恶风,微汗出,流 黄涕或浊涕,口干,咽痛,苔薄黄, 指纹红紫。

小儿推拿发热ppt课件

小儿推拿发热ppt课件
38℃)、中等度热(38.1 ℃ ~38.9℃)、高热(39 ℃ ~ 39.9℃)和超高热(>40℃)。 • 慢性低热:体温升高在37.5 ℃ ~38℃(口温)并排除生理性 原因,持续2周以上者。 • 热型分类: 稽留热,驰张热,双峰热,间歇热,波状热,不规则热等
3
[概述]
• 二、沿革: • 1.《内经》详于“阴虚则内热”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
• 4.《脾胃论》详于气虚发热,其治疗 “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 甘寒以泻其火。”并创造了甘温除热的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5
沿革
• 5.清·秦景明《症因脉治·内伤发热》 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名,且 将其分为:气分发热、血分发热。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妇科专著)
• 6.《证治汇补·发热》将外感之外的 发热分为十一类,较为详尽。
热、骨蒸潮热; • 虚火上炎,逼津外泄——烦躁,盗汗,口干咽燥。 • 或兼症——各脏腑阴虚内热的相应症候。 • 阴虚内热——舌质红,干燥少津或有裂纹,少苔或
无苔,脉细数
21
三、血虚发热
(一)辨证依据 1、主症:发热,多为低热 2、兼症:面白少华,唇甲色淡,身倦乏力,
心悸不宁 3、舌象:舌淡,苔白 4、脉象:脉细或细弱
治不愈、胃气衰败、正气虚甚、兼夹其他病证→重
16
辨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调理阴阳,补虚泻实
行气 • 实火宜泻 活血 适当配伍清热
除湿
• 虚火宜补
益气 养血 滋阴 温阳
适当配清退虚热
• 慎用 发散:→伤津耗气
苦寒:→败脾胃、伤阴化燥
17
一、气虚发热
(一)辨证依据 1、主症: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病因病机]
• 病因: 内伤:包括情志、饮食、劳倦、禀 赋、久病、外伤出血等 • 病机: 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
10
病因病机

1、肝气郁结:气郁化火 2、瘀血阻遏:气血壅遏而发热 3、内湿停滞:脾胃受损,运化失司, 水湿蕴积化热
壅结阻遏 而发热

4、中气不足:脾胃受损,中气下陷, 阴火内生 5、血虚失荣:阴血不足、不能敛阳, 阳气亢旺 6、阴精亏损:水不制火 7、阳气衰惫:火不归原,虚阳外浮 注意虚实兼挟证型
4
沿革
• 3.《太平圣惠方》对烦热的病机、治疗 有较全面的阐述。“阴气偏少,阳气暴 胜,则热乘于心,故烦热也。”柴胡散、 地骨皮散。 • 4.《脾胃论》详于气虚发热,其治疗 “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 甘寒以泻其火。”并创造了甘温除热的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
5
沿革
• 5.清· 秦景明《症因脉治· 内伤发热》 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名,且 将其分为:气分发热、血分发热。
阴阳失衡 而发热
11
气虚发热的机制
• 脾胃虚弱,化源不足,阴血亏虚所致;
• 气虚卫外不固,外感邪气,正邪相争所 致; • 脾虚气泄,中焦虚寒,虚阳外越所致; • 气虚下陷,阳气内郁而不能外达所致。
12
•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中曰:“是热也, 非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脾胃下流之 湿气闷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燥热。 • 阴火即相火,因于劳倦伤脾,耗损脾胃之气, 脾胃气虚则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水谷精微 反下流成湿,闭塞下焦,抑遏下焦阳气,使 之郁而生热上冲。
3
[概述]
• 二、沿革: • 1.《内经》详于“阴虚则内热” 《素问· 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 ,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对气虚发热也有所论及: 《素问· 调经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 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 —奠定了甘温除大热的理论基础。 • 2.《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治》“虚劳里 急……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 之。” ——开甘温除热之先声。
• 西医:功能性低热、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病、 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及某些原因不明的 发热。
8
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分类
感染性发热(>59%): 细菌、病毒、真菌 结核、艾滋病 FUO 肿瘤(占第2位):血液系统,实体瘤 血液病:溶贫,出血性疾病,骨髓坏死 非感染性发热 风湿病:SLE, RA, still, DM/PM, SS 内分泌疾病:甲状腺疾病,下丘脑综合 征,更年期综合征 功能性低热:感染后低热,术后低热, 神经功能性低热
发热
1
[概述]
• 一、定义: 以内伤为病因,由于脏腑功能失调, 气血阴阳亏损所导致的以发热为主 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 内伤发热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区分 外感发热。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概述]
二、发热的基本概念 • 临床发热诊断标准:口温:>37.3℃;腋温:>37.0℃;肛温: >37.6℃;或昼夜体温波动>1℃。 • 临床分类标准:临床上将发热分为低热(口温37.4℃ ~ 38℃)、中等度热(38.1 ℃ ~38.9℃)、高热(39 ℃ ~ 39.9℃)和超高热(>40℃)。 • 慢性低热:体温升高在37.5 ℃ ~38℃(口温)并排除生理性 原因,持续2周以上者。 • 热型分类: 稽留热,驰张热,双峰热,间歇热,波状热,不规则热等
病程长,热势亢盛,持续发热,反复发作、久
治不愈、胃气衰败、正气虚甚、兼夹其他病证→重
16
辨证论治
二、治疗原则:调理阴阳,补虚泻实 行气 • 实火宜泻 活血 适当配伍清热 除湿 • 虚火宜补 益气 养血 滋阴 温阳
适当配清退虚热
• 慎用 发散:→伤津耗气 苦寒:→败脾胃、伤阴化燥
17
一、气虚发热
(一)辨证依据 1、主症:热势或低或高,常在劳累后发作或 加剧 2、兼症:精神倦怠,头晕乏力,气短懒言、 胸脘痞闷,纳差,便溏,自汗、易感冒 3、舌象:舌淡、苔薄白或白腻 4、脉象:脉弱
(一)辨证依据 1、主症:午后及夜间发热、手足心热、骨蒸潮热, 热而不欲近衣 2、兼症:烦躁,盗汗,口干咽燥。 3、舌象: 舌体瘦小,舌质红,干燥少津或有裂纹, 少苔或无苔 4、脉象:脉细数
20
阴虚发热
(二)辩证分析: • 阴虚阳亢,虚火内生——发热,热而不欲近衣; • 阴虚内热,病在阴分——午后及夜间发热、手足心 热、骨蒸潮热; • 虚火上炎,逼津外泄——烦躁,盗汗,口干咽燥。 • 或兼症——各脏腑阴虚内热的相应症候。 • 阴虚内热——舌质红,干燥少津或有裂纹,少苔或 无苔,脉细数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妇科专著)
• 6.《证治汇补· 发热》将外感之外的 发热分为十一类,较为详尽。
6
沿革
• 7.《医林改错》、《血证论》对 瘀血发热的论述渐趋完善。
7
[概述]
• 三、范围
• 凡非感受外邪所致的发热均属于内伤发热。 • 或初有感受外邪,久而导致脏腑失调、气血亏虚 引起发热,亦可按内伤发热辨治。
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 亏虚
缓 长、反复发作 多为低热、少数高热,或 仅自觉发热 无,或仅怯冷,加衣被可 减 有实有虚,虚证居多
正邪交争
急 短 多有高热,热型有差异 初多恶寒,加衣被不减 外感症状(头身疼痛、鼻塞、 流涕、咳嗽),实证为主 15
起病 病程 热型
恶寒 兼症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 1、辨虚实: 病因、症状、舌脉 实:气滞、血瘀、湿郁 虚:气、血、阴、阳亏虚 • 2、辨轻重
18
气虚发热
(二)辩证分析: • 中气不足,阴火内生——发热; • 气虚下陷——精神倦怠,头晕乏力,气短懒言; • 中气不足,脾失健运——胸脘痞闷,纳差,便溏; • 气虚,卫外不固——自汗、易感冒 • 气虚——舌淡、苔薄白,脉弱; • 若脾虚湿盛——苔白腻。 (三)治法:健脾益气,甘温除热
19
二、阴虚发热
13
[诊断]
1、特点:起病缓、病程长、反复发热。 2、热型:多为低热(T<38.0℃) ,少数高热(T> 39.1℃) ,或仅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 3、恶寒:不恶寒,或仅怯冷,加衣被可减。 4、辅助检查:病原学、免疫学、病理学、影像等。
14
[鉴别诊断]
内伤发热 病因 病机
内伤
外感发热
外邪(六淫或疫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