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经络学说概述第一部分
1第一章经络总论前言经络经络学说讲稿
第一章经络总论前言经络、经络学说的含义
同学们,经络这个词大家都听说过吧,可能都是从电视剧看来的,特别是武侠电视剧里面,经常会说“打通任督二脉”这个任督二脉就属于经络的一种。
而经络到底是什么,我来给大家解释下。
一经、络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可以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它是由2个部分构成的,经脉和络脉。
“经络”的名词出现是在“筋脉”、“血脉”、“脉道”之后的,
“经”,指经脉,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较大。
“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为经脉别出的分支,较小。
经与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二、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学说。
经络学说的形成途径是多方面的,但整体的形成必然是腧穴与经络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过程。
经络学说形成的基础有以下几个因素:
1.针灸等刺激机体所出现的经气感应与传导等现象的观察。
2.腧穴主治功效归纳分析,发现的有序排列。
3.内脏疾病在体表相应部位所出现的病理现象,如循经压痛、结节、丘疹、色泽变化等。
从这些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4.人体解剖知识与生理现象的补充,并由此得到启发。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四)流注次序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三、具体循行
• (一)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胃部,向下联络于大肠,回绕 过来沿着胃上口贲门,穿过膈肌,进入胸腔,属于肺脏。从 肺系横出腋下的体表部。此处有中府、云门穴,向上外形成 弧形曲线,下循上臂屈侧,走手少阴(屈侧尺侧缘)、手厥 阴之前,亦即上臂屈侧桡侧缘,经天府、侠白穴,下行肘中 桡侧缘的尺泽穴,沿前臂屈侧桡骨边缘(孔最穴),然后进 入寸口(桡骨远端桡动脉搏动处)有经渠、太渊穴,上向大 鱼际部,沿鱼际穴,出大指末端(少商穴)。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二)分布规律 • (3)躯干部:
• 足三阴经分部在胸腹部 • 手三阴经,从腋下穿出 • 手三阳经循肩胛部 • 足三阳经则阳明经在前,太阳经在后,少阳经在体侧
• (4)腹面:内向外依次是足少阴经、足阳明 经、足太阴经和足厥阴经(肾胃脾肝)。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分支:从缺盆上行,经颈旁 (天鼎、扶突穴)至面颊, 人下齿龈中,复返出来挟口角,通过足阳明胃经地 仓穴,绕至上唇鼻中央督脉的水沟穴 (人中),左脉 右行,右脉左行,分别至鼻孔两旁(迎香穴),与 足阳明胃经相接。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二)手阳明大肠经
• 起于食指端——行于 上肢外侧前缘—络肺, 属大肠—止于鼻翼旁
• 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 • 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于头面部( 头为诸阳之会) • 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末端 • 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交接于交接于胸腹部
第四章 经络
第二节 十二经脉
• 走向与交接规律
第四章 经络
《针灸学》经络总论概述 PPT课件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十二皮部的分布如何? 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范 围为依据的,也就是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分属部分。
医学课件
35
十二皮部分布图示
医学课件
36
十二皮部的分布规律及功能作用
分布规律 “以经脉为纪”
面状分布;布于体表,不入内脏,与络脉 (浮络)关系密切。
脑为髓海
膻中为气海 胃为水谷之海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 (血海)
头气有街
胸中有街
头
胸
腹气有街
腹
医学课件
42
第三节
经络的作用和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医学课件 43
一、经络的作用 (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二)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三)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医学课件
44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二)指导辨证归经 (三)指导针灸治疗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在体内,十二经脉除与六脏六腑有特定配属关 系外,还与相关脏腑发生联系; 在头身,十二经脉还与其循行分布部位的组织 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络。 临床上辨证分经、循经取穴,均以此为依据。 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详见表1—2。
医学课件
13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人体的气血运行方向是一致的, 有着按手足、阴阳划分的规律性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
医学课件
8
十二经脉的名称
1. 阴阳属性 阴——脏、内侧 阳——腑、外侧 消长 三阴 太阴—— 前 ——阳明 三阳 (内侧) 厥阴——中(侧)——少阳 (外侧) 里 少阴—— 后 ——太阳 表
2. 脏腑隶属 脏—阴经 腑—阳经 3. 手足循行 手—上肢 足—下肢
中医基础理论总结-第四章 经络
第四章经络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1.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试运行全身气血,联络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脉:经,路径。
经脉是主干,纵行于固定的路径,多行于深部络脉:络,网络。
络脉是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深浅部皆有2.经络系统的组成手足三阴经气血循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正经)手足三阳经奇经八脉:督脉,冲脉,任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经脉阳维脉。
有统帅,联络,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经脉和络脉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
有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两经在体内联系的作用。
十五别络: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络脉孙络:细小的络脉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经络系统属:十二经脉各与其本身脏腑直接相连内属络:十二经脉各与其相为表里的脏腑相连十二经筋:十二经脉所连属的筋肉系统。
具有连缀四肢百骸主外连司关节运动的功能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应于体表皮肤的分区第二节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的名称太阴肺经手厥心包阴经行于上肢前缘少阴心经内侧中线属脏阴:分布于四肢内太阴脾经后缘侧面的经脉足厥阴肝经行于下肢少阴肾经阴阳阳明大肠经命名原则及手少阳三焦经行于上肢前缘具体名称太阳小肠经外侧中线阳:分布于四肢外阳明胃经后缘侧面的经脉足少阳胆经行于下肢太阳膀胱经脏腑脏为阴每一条阴经分别隶属于一脏腑为阳,每一条阳经分别隶属于一腑手:行于上肢起于或止于手的经脉,在经脉名前冠以手手足足:行于下肢起于或止于脚的经脉,在经脉名前冠以足2.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于手三阳经。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于足三阳经。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于足三阴经。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至胸,交于手三阴经。
3.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1).十二经脉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于食指端(商阳)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于中指端(关冲)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于小指端(少冲少泽)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于足大趾(隐白)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于足大趾后(大敦)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于足小趾(至阴)(2)同名手足阳经交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于鼻翼旁(迎香)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于目外眦(瞳子髎)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于目内眦(睛明)(3)同名手足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于心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于肺中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交于胸中4.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1)体内分布以纵行分布兼有或多或少的迂回曲折,交错出入,各经间及其与奇经和络脉之间多有交叉(2)体外分布头面部手足阳明经:面部额部手足阳经手足少阳经:侧头部手足太阳经:面颊部头顶头后部躯干部手三阳经行于肩胛部手手三阴经均从腋下走出足阳明胃经行于前(胸腹面)足少阳胆经行于侧面足足太阳经行于后(背面)足少阴肾经足三阴经均行于腹面,自内向外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胆经前缘:太阴阴经:在内侧面中线:厥阴四肢后缘:少阴前缘:阳明阳经:在外侧面中线:少阳后缘手少阴心经达目系手足阴经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第一章经络总论
第一章经络总论
第一章经络总论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内经》关于经络的记载说,它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藉以运行气血,营养全身,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护协调和相对平衡。
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
经和络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经指经脉,犹如途径,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为络脉,它譬如网络,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经络系统中的分支。
所谓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经气活动的主要特点是循环流注、如环无端、昼夜不休。
人体通过经气的运行,以调节全身各部的机能活动,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了协调和相对平衡。
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对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章_经络概述
(二)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1.临床:内脏病在体表相应部位可现病理现象(压痛、 结节、皮疹、皮色变化……) 例胃痛:足三里至丰隆穴下2寸,汗毛竖起(头 针研究) 肝炎:肝俞穴处有压痛 心绞痛:沿左上肢内侧放射至小指 2.文献 《十一脉》、《灵》、《甲》、《大成》均在每一条 经脉循行路线之后记述有关病症,是经络内外联系的典 型反应之一。 说明内病反应于体表,途径即经络
2.流注:
(1)起于肺经,止于肝经,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2)阴阳表里经脉相传。 (3)手足同名阳经相传。 (4)阴阳经脉均按阴阳气衰减相传。 (5)与督任相通构成十四经循环流注。
• 十二(四)经流注图
①手太阴· 肺 任 ( ) 督 ( ) ④足太阴· 脾 ⑤手少阴· 心 ⑧足少阴· 肾 ⑨手厥阴· 心包 ⑿足厥阴· 肝
治法:正面阐述辨证论治的法则
规律:明确指出一般医生在辨证治疗上,易犯的错误, 提示禁例。 《经络学》是针灸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中医理论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与气血津液学说,脏象学说 等在共同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自成体系,各 具特点,同时彼此相互补充印证,成为中医学阐述正 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学说。
经:纵丝,织物的纵线,犹主干。 络:网络,纵横交错,犹分支。 经脉:主干、纵行、深层,少有计数,运行气血的主要 通路,经络系统的主体。 络脉:分支,横行,浅表,多难以计数,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为诸经渗灌气血,形成整体循环,分属于经脉
一脉相承,彼此衔接→整体循环
2.经脉与络脉的区分
水 渠 主 干 道 : 经 脉
(2)头和躯干部:
手三阴 手太阴—上胸外侧(第三侧线上端) 手厥阴—乳房 手少阴—腋下 足太阴—胸腹第三侧线 足厥阴—阴部,胁部 足少阴—胸腹第一侧线
最新【医学】经络总论 共(46页ppt课件
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上肢外侧者为手三 阳经,下肢外侧者为足三阳经。手足三阳经 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侧), “太阳”在后。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通过经别、 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 合”关系。其分别络属于互为表里 的脏腑,从而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 相合的关系。
调节肢体运动,司 阳跷脉 足跟外侧,伴足太阳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阴跷 眼睑开合
脉会合
(三)、十五络脉
1、含义 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 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 称为十五络脉 。
2、特点 沿经的分布性、广泛的分布性、表里的 相对性。
十五络脉
3、作用 十二经别络沟通了表里两经的经气,补 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 统属全身络脉的作用。
(1)提供光学反馈,使激光器成为激光振荡器;(2)限模,使激光束具 有一定的能量空间分布及频谱结构。
在激光技术发展历史上,最早提出的是所谓平行平面腔。在光学上称
为法布里—珀罗干涉仪。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人们又广泛采用各种各样 的光学谐振腔。
闭腔
光学谐振腔
稳定腔(共焦腔、其他…) 开腔 非稳腔
临界腔(平行平面腔、共心腔…) 气体波导管
起于胁下,环腰一周,状如束带
约束纵行躯干的诸 条经脉
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 涵 蓄 十 二 经 气 血 ,
足阳明等有联系
故称“十二经之海”
小腿内侧,并足太阴、厥阴上行至咽喉合于任脉 调节六阴经经气
阳维脉 足跗外侧,并足少阳经上行,至颈后会合于督脉。 调节六阳经经气
阴跷脉 足跟内侧,伴足少阴等经上行,至目内眦与阳跷脉会合
中医理论基础经络学说概述
二、经络学说的概念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概念、构 成、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 形体官窍、精气血神之间相互联系的基础理论, 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一)经络学说的形成 1.《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2.针灸疗法的发明和经络感传现象的发现是经络学说形成 的基础。 3.循经症候群的观察和练功过程中的体悟。
(二)经络学说的确立 《内经》成书是中医学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 (三)经络学说的发展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四、经络系统的
络
络脉
系
统
十五别络 浮络 孙络
十二经脉
连署 部分
外连
十二皮部
内属——五脏六腑
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
第一节经络学说概述
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学说的概念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 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 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
部分。
经与络的关系:
经—即径,经络系统的主干;有固定循行路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学说[可修改版ppt]
一、经络的概念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三、经络的规律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什么?
经络的定义
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 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
下内外的通道,是人体的重
要组成部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剖不可见! 显微镜下不可见! X光不可见! MR不可见! 红外成像不可见!
三、经络的规律
命名规律 分布规律 走行规律 交接规律
经络的命名规律
手足 阴阳(太阴少阴厥阴,阳明太
阳少阳) 脏腑
“手 太阴 肺经”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表
阴经属脏络腑 阳经属腑络脏 循行部位
(行于内侧) (行于外侧)
太阴肺经
阳明大肠经 上 前线
手 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
中线
少阴心经
太阳小肠经 肢 后线
手三阴
手三阴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手
双
臂
头
上
举
胸
阴
腹
升
阳
足
降
交接规律
脏(阴经)里
腑(阳经)表
表里 关系
肺
大肠
↓
脾
胃
↓
心
小肠
↓
肾
膀胱
↓
心包
三焦
↓
肝
胆
“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
规律:“表里经—同名经—表里经”
胸
头
胸
头
胸
头
手手足足手手足足手手足足
太 阴
阳 明 大
阳 明
太 阴
少 阴
太 阳 小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 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 首之会。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总论
中医基础理论—经络总论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门学说。
经络理论是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医各科,特别是对针灸的临床辩证和治疗,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经络的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
经和络组成经络系统。
“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
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
经络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对中医各科临床均有普遍指导作用。
在针灸的临床辩证、确定治法、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方面,无不以经络为理论依据,所以,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经络系统的命名和组成一、经脉的命名(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依据阴阳消长所衍化的三阴三阳、经脉分别循行于上肢和下肢的部位特点、经脉与脏腑的属络关系等三个方面来确定。
如手太阴肺经,其循行于上肢而冠以手,其阴气最盛而成为太阴,经络连属于肺脏而加用该脏名称。
(二)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包括督、任、冲、带、阴硚、阳硚、阴维、阳维八条经脉。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正经”。
(二)奇经八脉(三)十五经络十二经脉和督、任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总计15条,称为十五络脉。
(四)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分布特点: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脏腑联系(入),浅出于头项部(出),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的阳经经脉(合)。
由此,十二经别根据阴阳表里相合为六组,称为“六合”。
十二经别离、入、出、合的循行分布,加强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的联系途径,密切了表里经间的关系,并沟通了阴经与头面五官的联系,扩大了阴经腧穴的主治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经络学说概述第一部分中医经络学说概述第一节、经络的含义和内容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
“经”有经络的意思,为纵行主干;“络”有网络的意思,是从“经”分出而遍布的小支。
“经”和“络”虽有区别,但循行、分布是紧密相连,彼此衔接,沟通人体的上下、内外,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难以计数的孙络等。
一、经脉经脉可分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三种。
(一)十二经脉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名十二正经。
它是以手足阴阳定名,并根据在体表左右对对称的分布位置和它所络属的脏腑,计有手、足阳经各三对。
在上、下肢体内侧的经脉为属脏的阴经,称手三阴和足三阴,联络相为表里的腑;在上、下肢外侧的经脉为属腑的阳经,称手三阳和足三阳,联络相为表里的脏。
十二经脉的循行和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
循行方向为: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胸或腹。
在它的循行路线上,各分布着许多穴位,称为经穴。
为治疗本经脉所主治的和所络属脏腑的有关疾病的治疗点。
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和循行见附表1-1、1-2、图1-1、1-2、1-3.手足三阴和手、足三阳根据脏腑生理和病理的特性,构成了太阴与阳明、厥阴与少阳、少阳与太阳的表里关系,这种关系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
又根据十二经脉的主治性能,在治疗上可按照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本经取穴,是病在某经,可取该经的有关穴位,异经取穴,可取与该经有关的经脉(如相为表里的经脉)进行治疗。
表1-1 十二经脉体表分布和相互关系表1-2 十二经脉循行与分布足三阳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体表体内体表体内体表从头面→胸腹→腿外侧前缘→足次趾属胆,络肝从头侧→胸胁→腿外侧中间→足第四趾属膀胱,络肾,与脑联系从目内眦→头颅→头后→背→腿后外侧→足小趾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体内体表体内体表体内体表属脾,络胃,与心、舌联系从大趾→腿内侧中间→大腿内侧前胸缘→腹、胸属肝,络胆,与肺、胃、眼、头顶联系从大趾→腿内侧→腹、胸胁属肾,络膀胱,与脊柱、肝、肺、心、喉、舌根联系从小趾→足心→腿内侧后缘→腹、胸(二)十二经别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中的同名经分出的纵行支脉。
它是在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分出,然后由浅入深,进入体腔内部,同各经所络属的脏腑相联系,再浅出于体表。
阳经经别在浅出于体表到头、颈等部位时,仍旧入同名的经络,而阴经经别在浅出体表后,则于其相为表里的阳经经别相会合。
这种关系,进一步密切了十二经脉与脏腑的表里联系,并可使十二经脉的分布和联系部位更为周密。
(三)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指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等八脉,其中任、督两脉是单线分布,有纵行于四肢,也有横行分布于躯干,它即不同于十二经脉,也不同于十二经别,故称为奇经八脉。
任脉行于胸腹,对阴经有调节作用,故有“阴脉之海”和“总任一身之阴经”之称。
督脉又有调节月经、孕育胎儿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称;督脉行于脊中,对阳经有调节作用,故有“阳脉之海”和总督一身之阳经“之称;督脉属脑络肾,肾生髓,脑为髓海,故督脉使脑、脊髓与内生殖器官相联系,反映了脑脊髓的生理、病理状况。
由于任督两脉都有自己的独立穴位,故和十二经脉全称十四经。
二、络脉络脉分为十五络脉、络脉、孙络、浮络、血络等。
(一)十五络脉十五络是由十二经脉的络脉(称十二络脉)加上任、督两脉的络脉和脾的大络所组成,为较大的别络。
十二络脉是从十二经脉中的同名经分出,成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通道。
它的分布特点是:从阳经分出的脉络都走向其相表里的阴经,从阴经分出的络脉都是走向其相表里的阳经,有些络脉还深入体内,同有关的脏腑相联系。
任、督两脉的络脉和脾的大络的分布特点是:任脉的络脉从剑突下分出,散布于腹部,联络各条阴经;督脉的络脉从尾骨下分出,散布于头部,并与背部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联系,联络各条阳经;脾的大络是从腋下分出,散布于胸胁部,其分支细脉,网络全身,是十五络脉的统属,故称为大络。
(二)络脉、孙络、浮络、血络络脉、孙络、浮络、血络都是从十五络脉分出的支脉,络脉是从十五络脉分出的横斜散布的脉,孙络是从络脉分出的细小支脉;浮脉是浮现于体表的脉;血络即系皮下的细小血管。
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十二经筋就是将全身的经筋分为十二个部分,十二皮部就是将全身的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它们基本上同十二经脉的分布部位一致,都分属于十二经脉。
经筋分布于四肢末端、腕、踝、肘、膝、躯干和头部等处,一般结聚于四肢关节和骨髓附近,不入内脏。
经筋相当于肌、腱、筋膜等组织。
皮部的分布,缺乏具体的记载,一般认为可参考十二经脉的分布范围。
第二节经络的功能和应用经络系统是密切联系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是一种”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的联络体系,对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生理功能(1)运行气血的功能:根据祖国医学的理论,经络有运行气血、濡养全身的作用。
气是指生理功能活动的力量,血是指濡润滋养的泉源,气血经过经络的传输而弥散全身,才能使每一器官和各种组织得到必要的营养供给,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活动。
(2)联系作用;经络是内联脏腑,外通肢节,使人体的五脏六腑、内外、上下、左右、前后互相贯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有调节和维持人体机能相对平衡的作用。
二、反映病理的变化由于经络有运行气血和联系功能,当人体某一脏器发生功能失失调时,就能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所属的经脉,当体表感受到病邪时,就能通过经络影响到内脏,当某一脏器发生病变时,还能通过经络而影响其它脏器,但正常的器官对功能失误、调的器官或组织,可以通过经络起着调节的作用。
三、临床应用经络学说是体现人体内外各部门的一个有机的整体观念,它具三个方面的联系特点,即对体表各部之间有特定的联系;对一定的脏腑之间有特殊的联系,这些相互联系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一)诊断方面当人患病时,表现出各种症状,有的搂全身性的,有的为局限性的,有的表现在体表,有的表现在内脏或内部的某一组织,这些症状或症候群都可根据经络的循行作出诊断。
比如头痛,如痛在额部属阳明经,痛在颞部属于少阳经,痛在枕部属太阳经;亦可从病变的远之离部位所出现的反应而推断病变的所在位置。
近来运用经穴测定或耳穴测来推断病变部位,这是经络学说在诊断学上的发展。
(二)治疗方面经络学说应用在祖国医学的治疗上是很广泛的,临床各科可以根据经络学说进行辩证施治。
在中药学上还有药物归经的理论和引经药物的应用,而在针灸治疗上应用更为广泛,如上病下取,上病上取,中病旁取,前后同取,左右交叉限及远道取穴等方法;根据经络的表里和络属关系、经络的主治作用选取穴位;有的还可在病的所在部位进局部取穴。
因此,在针灸治疗方面基本上是依据经络学说的理论进行选穴的,近年来,根据针剌某些穴位的镇痛作用,应用针剌麻醉进行手术;采用电针、穴位注射和穴位埋线等方法来提高疗效等,这些都是经络学说在治疗上的新发展。
第三节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概况一、研究概述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它的实质是什么,古代医学家没有给予解决。
毛主席教导:“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
解放以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医学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通过临床实践和动物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经络理论研究工作,如针感走向与经络循行路线的关系的观察,发现有不少的“经络敏感人”,少数例子出现了十二经、或十四经、或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循经传导现象;穴位形态学观察,发现经络穴位与周围神经、血管、淋巴管有关,在穴位的皮下,筋膜、肌肉等各层组织内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神经丛和神经束,有的穴位下有血管或一至数条淋巴管,穴位与大脑皮层、与内脏的关系;穴位的皮肤电现象;穴位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等等。
这些研究为今后深入探讨经络实质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对经络实质的一些见解目前,根据研究和发现,已对经络实质问题提出了不少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经络与周围神经系统相关说通过穴位形态的观察结果以及十二经脉分布范围都和一定的神经、神经节相联接;针剌穴位时,有的剌在神经干上,有的剌在神经感受器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活动,因此认为周围神经是经络要外周的物质基础。
(二)经络与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相关说这一学说是比较普通,认为针剌穴位是对神经的剌激而引起反射,反制的传出途径,可通过神经或神经、体液的综合活动而达到效应器官;如破坏(切断或阻滞麻醉)其反射孤后,这种剌激作用就消失。
当神经系统机能发生改变时,针剌有关穴位,可以通过某些调节途径进行调整,而使神经机能状态亢进的减弱,减弱的增强,最后使之渐趋于正常,这种调节作用是神经和体液参与的结果。
(三)经络与类传导说通过实验,发现经络系统即与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而又是一个独立的类传导系统,这个类传导系统,据认为就是经络分布在体表的、严整而有规律的、有相对独立的系统,它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具有特异的生理、理化特性,可被某种物质所阻断,很可能是进化较古老的、分化较低级的传导系统。
(四)其它此外还提出了经络与中枢神经机能相关说、经络与神经节段相关说、经络—内脏—皮层相关说、经络与生物电相关说、经络与血管和淋巴系统相关说、传入系统相互作用说、生物控制论中的“黑箱方法”所作出的关于人体内部的“正则表象”等等,都有各自的论点。
综上所述,经络实质问题尚存在着许多不同见解,有待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反复的实践,深入的研究,使认识不断深化,为解决经络实质问题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