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震减灾措施
重点建设工程加强抗震措施案例
重点建设工程加强抗震措施案例
重点建设工程加强抗震措施案例如下:
1. 学校建筑:日本在防震减灾方面,将学校建筑与避难场所相结合,其中公立学校约90%有避难场所功能。
在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推出了“校舍补强计划”,对中小学校舍及体育馆等进行了大规模的抗震加固。
抗震加固的主要特点是从整体抗震性能出发,找出最薄弱环节,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抗震加固。
例如采用增加斜向钢支撑、屋盖水平拉结措施来增加建筑物强度,采用柱子外包钢或增大截面等来控制构件变形。
2. 体育馆建筑:美国主要采取的抗震加固措施是将体育馆外墙的填充墙改为钢板剪力墙以增加结构的抗侧刚度,并在与墙相连接的径向钢梁的连接节点上增加梁腋板以提高节点抗震能力,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能。
此外,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前,体育建筑主要为砌体结构,规模较小,承重形式单一,未考虑抗震设防。
以上案例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建筑师。
日本海域9.0级地震的深刻启示与防灾减灾对策
高 原 地 震
P A E U E R HQ A ER S A C L T A A T U K E E R H
V0. . 123 No 3 Sp 2 e . 011
日本 海 域 9 0级 地 震 的 深 刻 启 示 与 防 灾 减 灾 对 策 .
前 , 种航 空救 援体 系 已被很 多 国家 采用 。 这 我 国航 空 救 援 力 量 薄 弱 , 构 分 散 J基 础 机 , 设 施 不 完善 , 制 不 健全 , 缺 乏 专业 救 援 队伍 , 体 更 因此 在发 生重 大 自然 灾 害 或 其 他 紧急 事 态 时 , 救 援 直 升机所 发 挥 的作 用 相 当 有 限 , 重 影 响 救援 严 工 作效 果 。笔 者认 为 , 国也 应 成 立一 支 符 合本 我 国 国情 的专 业 航空 救 援 体 系 , 加 强消 防与 救援 并
一
的损失降到最低 , 日本在长期与灾难的斗争 中, 建
立健 全 了 防灾救 灾法 律体 系 和高 效率 的综合 性 防
灾 救灾 机构 , 预 防 和 处 理各 类 突发 事 件 具 有 突 对
收 稿 日期 :0 1— 4—3 21 0 0
次 灾害 后 国家 应 尽 快修 改 已 出 台 的法 律 法 规 ,
引发 了我们对 生 活环境 的思考 。我 国现代 化城 市
这次 90级 的特 大 地 震 发 生后 , 一 时 间 到 . 第 达受 灾地 区救 援 的是 日本 海 上 自卫 队、 陆上 自卫
队 、 空 自卫 队及 紧急消 防救援 队 , 中值 得关 注 航 其 的是 这些 队伍 全部采 用直 升机 实施 救援行 动 。 目
日本 高度 重视 避 难设 施 建 设 , 立 了覆 盖 全 建 城 、 备 的避难 场所 。东 京 都 拥 有避 难 场 所 及 避 完
日本人抵御地震有哪些措施
日本人抵御地震有哪些措施
日本是一个多发地震国家,那么日本人抵御地震的措施有哪些呢?跟着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日本抵御地震措施
日本经常发生地震,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一说是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平均就发生4次。
“久病成良医”的日本人在应对地震威胁的经验上,确实称得上是举世无匹。
他们的应对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类:
1.有成熟的政策框架,系统的地震救灾减灾战略,专门的指导机构指导一系列的行动,比如说预防性的行动,应急救援、还有灾后的反应和重建等;
2.有深入全社会的系统的安全培训,一旦发生险情,该如何疏散、躲避、到何处聚集,小学生们都烂熟于胸。
而且很多家庭、学校、甚至酒店房间都有“地震应急包”,就算受困也能短期维持生存等待救援;
3.有先进的抗震建筑。
日本高层、特高层大楼每隔数层会有一层防震措施,就像我们垒积木一样,我们垒一个完整的“高楼”容易倒,但是我们可以把几个小积木垒接起来,用“胶”粘连,下层建筑震动会在粘结处震动被化解一部分,对上层的影响就变小了,这是常见的防震措施。
此外,传统民居多是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所筑,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4.另外,日本在地震预警方面做得也很出色,可以在地震发
生,但震动尚未传到地面之前12秒预警,并将预警在所有电视频道上播出。
国人看到预警之后就会从容应对的。
比如收到了这样的预警,日本的新干线列车就会停止。
日本灾害救济制度
日本大地震与日本防震减灾法律制度日本防震减灾法律制度,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的法律法规:一是防灾方面的一般性法律,如《灾害对策基本法》、《关于为处理严重灾害采取特别财政援助等的法律》、《关于国家为防灾促进集团转移事业采取的财政特别措施等的法律》、《灾害救助法》、《关于拨发灾害抚恤金等的法律》及《关于为保护特定非常灾害受害者权益采取特别措施的法律》等;二是与防震减灾有关的专门法律,如《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关于与地震防灾对策加强地区地震对策紧急整备事业有关的国家财政特别措施的法律》、《关于阪神淡路大震灾复兴基本方针及组织的法律》及《关于为处理阪神淡路大震灾的特别财政援助及扶助的法律》;三是与防震减灾相关的其他法律,如《公共土木设施灾害恢复事业费国库负担法》、《关于农林水产业设施灾害恢复事业费国库补助暂定措施的法律》、《关于台风常袭地带防除灾害的特别措施法》及《活动火山对策特别措施法》等。
1964年发生新泓地震,这是一次次生灾害很突出的大地震。
地震除直接摧毁建筑物和设施外,地基的液化失效和油库大火造成了巨大损失,社会各界纷纷要求对地震灾害立法。
政府官员和科学家开始认识到地震预报是一种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此后就开始了日本政府的地震预报五年计划以中央防灾会议与地方防灾会议为依托以防灾计划为基础的防震减灾应急预案体系目前的日本防震减灾法律制度一个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以防灾会议为依托的“防灾计划”体系。
这一制度包含了防震减灾的“组织体制”与“规划或预案体系”等等防震减灾组织管理和预防准备的内容,表明日本防震减灾法律制度价值核心在于“预防为主”、“管理优先”。
具体说来,日本的防震减灾组织体制建设,分为中央防灾会议和地方防灾会议。
而防灾计划同时也与组织体制密切关联,分为中央防灾计划与地方防灾计划两类。
1961年出台的《灾害对策基本法》对此做了较为明确的规定。
1、中央防灾会议(1)中央防灾会议的基本法律职责在总理府设置中央防灾会议。
日本的抗震建筑
日本的抗震建筑张磊【摘要】在地震频发的年代,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建筑抗震技术是最关键的核心.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这个国家从制定法律时就严格要求建筑的抗震.他们采用的技术分为以下六种:①地基地震隔绝术,在建筑物底部安装橡胶弹性垫或摩擦滑动承重座等抗震缓冲装置;②钢筋混凝土结构,辅以轻型墙面材料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原先的砖结构;③箱体设计,民宅采用箱体设计,使得地震发生时,房屋整体翻滚,不至于损毁;④“局部浮力”的抗震系统,在传统抗震构造基础上借助水的浮力支撑整个建筑;⑤“滑动体”基础,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加上球型轴承或者滑动体,形成滚动式支撑结构;⑥可漂浮的抗震住宅或廉价的“抗震居屋”.【期刊名称】《四川建材》【年(卷),期】2012(038)004【总页数】2页(P49-50)【关键词】地震;建筑;抗震技术;局部浮力;滑动体【作者】张磊【作者单位】中国汉嘉设计集团西南设计院,四川成都6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520 前言近几年来,相继发生了多次重大地震,2008年5月中国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智利发生8.8级地震,4月中国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2011年2月新西兰发生6.3级地震等等。
从全球的重大地震灾害调查中可以发现,95%以上的人命伤亡都是因为建筑物受损或倒塌所引致的。
为避免或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作为一名建筑师有必要探讨建筑物在地震中受损倒塌的原因,并加以防范。
那么针对抗震国外其他国家又是如何应对的呢?他们的建筑抗震方面又采取了哪些创新措施呢?我们可以从中国的近邻日本的建筑说起。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海岸山脉-海沟组合的一部分。
全国68%的地域是山地。
日本最高的山是著名的富士山,海拔3776 m。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
日本的灾害对策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的灾害对策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日本是世界上地震、台风、海啸、暴雨等自然灾害最多的国家之一,素有“地震国”之称。
在与自然灾害的长期抗争中,日本形成了一套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善的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的综合性灾害对策体制,主要表现在灾害对策立法、灾害应对机制及防灾教育机制三个方面。
一、日本的灾害对策立法作为世界上较早制定灾害对策法律的国家,日本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灾害对策法律体系,每一次重大灾害发生后往往就会出台一部重要法律。
日本灾害对策法律共53部,按照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灾害对策基本法、灾害预防和防灾规划相关法、灾害紧急对应相关法、灾后重建和复兴法以及灾害管理组织法五大类。
①其中,《灾害对策基本法》是日本灾害预防、灾害紧急应对和灾后重建的根本大法,可以说是日本防灾减灾抗灾的“总宪章”、“防灾宪法”,其他灾害对策法律法规均在这部“抗灾宪法”的基础上展开。
②日本关于地震的法律涉及地震观测、紧急应对、抗震支援、地震研究等方面,与地震灾害有关的基本法有三部,与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及财政金融措施有直接关系的法律有《建筑物抗震改修促进法》(1995年)、《地震对策财政特别措施法》(1980年)、《地震保险法》(1965年)、《受灾者生活再建支援法》(1998年)等24部。
③1978年12月,日本政府国土厅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
1995年1月日本发生举世震惊的阪神大地震后,制定了《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④,并对1950年就制定的《建筑基准法》进行了1996年、2000年、2006年连续三次修订,大大提高了各类建筑的抗震基准。
1995年日本还制定了《建筑物抗震改修促进法》,要求学校、体育馆、医院、剧院、商场等公用建筑增加超过普通楼房的抗震强度。
⑤日本的其他灾害立法包括《气候变暖对策法》、《防洪法》、《森林法》、《气象业务法》、《灾害资助法》、《海岸法》等。
⑥二、日本的灾害应对机制依据上述法律,日本建立起了完善的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和灾害应对处理机制:第一,建立全国性防灾组织体制。
日本防地震措施
日本防地震措施引言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是世界上地震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
为了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害,并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日本在防地震措施方面经验丰富。
本文将介绍日本在防地震措施方面所采取的举措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和效果。
政府法规和建筑要求日本政府在防地震措施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建筑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时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
其中一些重要的法规和要求包括:•建筑物法:建筑物法规定了建筑物的强度、耐震性和逃生通道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该法规,所有新建筑物必须满足一定的抗震等级,而老旧建筑物也需要进行定期的结构检查和维修。
•耐震设计技术指南:日本建筑学会制定了一系列耐震设计技术指南,包括建筑物的基础设计、结构设计、抗震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这些指南具有权威性,建筑师和工程师必须按照这些指南进行设计和施工。
•地震对策基本法:该法律规定了政府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减灾和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基本政策和策略。
根据该法律,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地震对策计划,包括提高地震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速度、加强公众教育、培训和演习等。
建筑结构和抗震技术除了政府法规和建筑要求,日本的建筑结构和抗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建筑结构和抗震技术:•基础设计:地震时,建筑物的地基是最先受到振动冲击的部分。
为了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地震的力量,日本的建筑师通常会在建筑物的地基上采用混凝土桩基或悬挂式地基等抗震设计。
•结构设计:日本的建筑师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钢结构来设计建筑物。
这些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在地震时提供足够的抵抗力。
•防震减震技术:日本广泛采用了多种防震减震技术,例如隔震结构、补偿系统和防震设备等。
这些技术可以降低建筑物受到的地震冲击,减少结构的破坏程度。
地震预警系统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是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准确的之一。
该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提前发出警报,使公众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避险和逃生。
日本房屋建筑防震措施初探
xx房屋建筑防震措施初探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据民政部统计,截至5月19日21时,地震已造成倒塌房屋536.25万间,损坏房屋2142.66万间。
截至5月22日10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51151人遇难,288431人受伤,累计失踪29328人。
有种说法:造成人员伤亡的不是地震,而建筑物的不抗震是更大级别的地震。
不错,事实证明,提高建筑的防震抗震水平,是避免造成伤亡的最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我们东邻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每年发生有感地震约1000多次,全球10%的地震均发生在日本及其周边地区。
其中6级以上的地震每年至少发生1次,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范围内发生的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大约有20%发生在日本。
然而,地震并没有给日本带来巨大人员伤亡等损失。
2003年9月26日,日本北海道地区发生里氏8级地震,只造成1人死亡、2人失踪和500余人受伤,绝大部分建筑保持完好。
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反差呢?本文将试图通过对日本房屋建筑防震措施的分析和探讨,以给国人有所启示。
一、以法律作为保障一次次惨痛的地震悲剧在日本发生,1923年的关东里氏8.1级大地震造成99331人死亡、43476人失踪;1995年1月17日发生在兵库县南部地区的阪神里氏7.2级大地震,造成6434人死亡、约4万余人受伤。
然而面对不可避免的天灾,日本人清醒地认识到,要想生存就必须采取果断有效措施。
早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就制定法律,要求建造房屋时必须计算防震程度,1995年颁布了建筑防震标准——《建筑基准法》。
《基准法》规定,高层建筑必须能够抵御里氏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
一个建筑工程为获得开工许可,除了设计、施工图纸等文件外,还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
抗震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地震的不同强度,计算不同的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大小,进而确定建筑的梁柱位置、承重以及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规格和配比。
防震减灾安全法规与应急措施
防震减灾安全法规与应急措施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防震减灾安全法规和应急措施。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的防震减灾安全法规和应急措施,并探讨其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实施效果。
一、国内现行防震减灾安全法规1.地震预警法地震预警法是中国目前执行的最新法规,于2019年生效。
该法规明确了地震预警的监测、发布、传播和应用等方面的要求,以提高地震应急响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国内建筑行业普遍执行的法规,旨在确保建筑物抵御地震的能力。
规范中包括建筑抗震设计的各个层面,如结构抗震、地基处理和设备防震等。
3.应急管理法应急管理法综合规定了灾害应急管理的原则、组织体系、责任分工、资源保障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内容。
该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和灾害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水平。
二、国际防震减灾安全法规1.联合国防灾减灾框架联合国防灾减灾框架是全球各国共同推动的一个重要法规,旨在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该框架明确了减灾工作的目标和行动,重点关注灾害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和灾后恢复等方面。
2.日本防灾基本法日本防灾基本法是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基本法规,其涵盖了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建筑抗震要求和社会应急体系等方面的规定。
由于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该法规的执行对于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防震减灾应急措施1.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是各级政府和机构在地震发生时制定和执行的行动方案。
预案明确了各部门的任务和职责,指导灾民的疏散和救援工作,提高地震应急响应的效率。
2.公众教育宣传针对地震,公众教育宣传是一种重要的防震减灾应急措施。
通过宣传地震知识、应对方法和逃生技巧,可以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
3.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地震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地震活动和分析地震特征,提供地震发生前的预警信息。
日本的防震设计与防震经验
如 具 备 共 同 的 储备 粮 仓 库
。
抗 灾用饮 用 水
患 于 未然
。
抗 震 减 灾工 程 是
一
门需 要 在实
日本
、
井 和 紧急 医疗 救 护 室 给 予 支持
。
,
甚 至 拥 有供 直 升 飞 机 起 降 的 场 地
。
政 府 方 面 对 产 业 界 的 这 种举 措 在政 策 上
践 中不 断总 结 和 发展 的学 科
地 固定起 来
,
由 滚 珠 支撑 整 个 建 筑
纵 横 交 错 的钢 梁 把 建 筑 物 同地 基 紧 紧
,
当 发生 地 震 时
,
富有 弹 性 的 钢 梁 会 自动 伸 缩
。
于 是 大 楼 在 滚 珠 上 会 轻 微 的前 后 滑
动
,
可 以大大 减 弱地 震 的破 坏 力
(王 爱之 )
维普资讯
特别是将科技手段运用其 中
,
以 保 护 生 命 和 财 产 尽 可 能 不 受 或 少 受 震 灾 的伤 害 和 损
。
毁
。
在这 方 面
,
E ! l 本 人 进 行 过 有益 的 探 索 和尝 试
” 。
积 累 了不 少 宝 贵 经 验
他 们 十 分 注 重 和 强 调 的是
“
,
用 最 先 进 的科 学 技术
,
次地 震 将 为 中国 今 后 改 进 建 筑 抗 震 设 防提
左 右地 震
(新华社 )
“ ”
C
。
讨 论2
:
日本 国 内
一
些 城 市 出现 的 兴 建
抗 震抗 灾 公 寓
日本防震减灾的启示
日本防震减灾的启示世经政所王德迅汶川大地震,瞬间夺去了数万同胞的生命。
人们在悲痛万分、泪别逝者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今后的防震减灾工作。
他石攻玉,日本在防震、抗震、灾后重建等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
大自然没有偏袒日本,送给日本一个“地震之国”的别称。
据2007年日本《防灾白皮书》统计、从1997年至20跖年,在仅占世界0.25%的国上面积上,日本共发生了里氏6.0 级以上地震187次,占全世界的20.7%。
历史,上,日本曾发生过伤亡惨重的关东、阪神等大地震,然而,日本又“得益于此”,因为地震不仅提高了日本国民的危机意识,还催生了一整套结构完整、功能齐全、运转高效的防震减灾机制。
第一,依法应对地震灾害。
1978年6月,日本政府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置法》,该法作为世界上第一郎强调通过地震预测达到直接防灾日的的法律,对地震的预警、应对手段、发布《警戒宣言》的程序以及相关部门责任等作’了详细规定。
此外,与地震相关的法律还有《灾害救助法》(1947年)《建筑基准法》(1950年)《灾害对策基本法》(1961年)《地震保险法》(1965年)《地震财特法》(1980年)《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置法》(1995年北建筑物耐震改修促进法》(1995年)《受灾者生活再建法》(1998年)等。
实践证明,权威的法律不仅成为指导抗震减灾的依据,还避免了由于政府部门责任失位、隐瞒灾情而造成的损失,同时也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
第二,不断修改和完善建筑标准法,确保建筑物结构安全。
1995年,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造成6433人身亡,其中83.3%的遇难者是由:厂建筑物倒塌所致。
为此,日本对建筑标准法进行修改,通过法律形式严格规定了各种建筑物的抗灾标准,并对建筑的辅助设施如煤气、—上下水管道等的抗震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2005年9月,中央防灾会议制定《建筑物耐震化紧急对策方针》,要求在未来10年里,将房屋住宅的耐震率由目前的75%提高到90%。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措施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措施
日本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72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千米。
那么,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及措施都有哪些呢?
火山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
地壳之下100-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成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
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
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
板块构造理论建立以来,很多学者根据板块理论建立了全球火山模式,认为大多数火山都分布在板块边界上,少数火山分布在板内,前者构成了四大火山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带、大洋中脊火山带、东非裂谷火山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太平洋板块和亚洲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故多火山地震。
措施:1.建立防灾减灾投入渠道的制度保障。
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中专门有题为“财政金融措施”的一章,对各种情况下中央和
地方政府的经费支出义务、应付灾害的财政措施和金融措施等做出了详尽的规定。
2.加强宣传普及,提高民众的减灾自护能力。
民众对于灾害具备必要的科学常识和自护知识,对于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有着重要的作用.
3.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基础科研工作
今天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日本学校防震演练预案
一、预案背景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繁,防灾减灾工作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防震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我校特制定本防震演练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师生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增强防震减灾意识;2. 熟悉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方法和自救互救技能;3. 建立完善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组织师生疏散;4. 减少地震灾害对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三、组织机构1. 预案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各科任教师为成员;2. 演练指挥部:由德育主任担任指挥长,班主任、各科任教师为成员;3. 演练现场指挥组:由班主任担任组长,协助现场指挥长进行演练;4. 演练保障组:由后勤部门、安保部门、医务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演练期间的物资保障、安全保障和医疗保障。
四、演练内容1. 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方法;2.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互救技能;3. 地震发生后的紧急疏散;4. 地震发生后的应急响应。
五、演练步骤1. 演练准备阶段(1)成立预案领导小组和演练指挥部;(2)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目的、内容、时间、地点等;(3)召开全体师生动员大会,讲解演练目的、内容、注意事项等;(4)对参演师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培训,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5)对演练现场进行布置,设置应急疏散路线、避险区域等;(6)对演练物资进行准备,包括应急包、急救药品、通讯设备等。
2. 演练实施阶段(1)地震发生模拟:由演练指挥部发布地震发生信号,模拟地震发生;(2)地震发生时的逃生自救:师生按照演练方案,迅速采取自救措施,如躲避、掩护等;(3)地震发生后的紧急疏散:师生按照预定路线,有序撤离教室、教学楼,到达避险区域;(4)演练现场指挥组对疏散情况进行监控,确保演练顺利进行;(5)演练保障组对演练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医疗保障进行保障。
3. 演练总结阶段(1)演练指挥部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对参演师生进行表彰,对演练过程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给予奖励;(3)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应急预案体系;(4)对全体师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再教育,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
日本的抗震与救灾
7
8
月
16
援 培 训 指 导 教 材 进 行培 训 的教 育 队
队 按 照 规 定 配 备有
,
一
。
该
日本 堪 称 世 界 上 地 震 最 多 的 国 家
,
地 区的里 氏6
死亡
、
级 强 烈地 震
,
造成
11
人
百 余 吨 的 设 备和 工
,
每 年 发 生 有 感 地 震 1 0 0 0 多次 全 球 1 0 %的 地 震 均 发 生在 日 本 及 其 周边 地 区 每次地震过后
日 本太平洋 沿 岸 海 浪吞 噬 了 大约 2 万 户
,
区 为 中 心 的 地 震 预 报体 制 观测手段
,
引 进 了 各种
,
实现 了地 震观 测 遥 测 化 等
。
人家
。
那 次 地 震 使 地 下 有 岩 浆 的地 壳 被
,
观测技术有 了显著的进步
第四
、
第五
“
压 缩和 能量积 蓄
导致
一
个月 后 富 土 山
,
、
交通 等 基 础 设 施 遭 到 严 重 破
、
,
个人全 套用具
。
,
生活补给储存设
成 功地 将人 员伤 亡 和经 济 损失 降到 最低
。
并殃 及 日本汽 车
电力等相关行业
,
。
发 电设 备 等
这 是值 得 世 界 各 国 学 习 和 借 鉴 的
。
此 次 受 灾 最 严 重 的 是新 泻 县
其境
万栋
。
再 利用 全 球 定 位 系统 密 切 监视
日本的防震减灾进展述评
12 建设 多功 能 、多 中心的 网络型 城市 .
1 日本 阪神大震后城市 抗震设 防安全 的新 思 路
11 建 设 以人为 中心 的城市 .
基于阪神大震灾 的经验教训 ,兵库县和神户市 的恢复重建和复兴 的基本方针是通过几年的努力 , 将城市建设成为一个多功能 、多中心的网络城市。 19 95年阪神 大地震后 ,日本各界人士首先 考
虑的是探讨与大 自然和谐相处 的防灾对策 , 使居住 在这个社会的每个人都能安居乐业 , 使人们生活的
城市形成一个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 和谐的“ 生社 共 会” 。以人为 中心 ,一 切 为 了人 的思 想 ,以居 民的 想法为原点 ,考虑未来 。 建设 以人为中心的城市 ,就是要改变概念 ,改
中心的各种生命线工程 和信 息通讯 网络建设 。这
样 ,城市中心可分别 运行 ,同时又形 成有 机的整 体。
13 建设 抗灾性 强 的安全城 市 .
位于神户市 中央区的旧居 留地 1 5号馆 ,是使 用隔震施工法进行修复的建筑物之一。该建筑物是
神户留存 的最老的木结构西洋建筑 ,在阪神大地震 中遭到了摧毁。为让这一建筑再现旧貌 , 有关部 门
灾
害
学
2 卷 2
户市就是通过干线道路网的大动脉结合东西南北走 向的格子型高规格公路网,使其 中心与次 中心可直 接快速联络。与此同时 , 还必须解决城市 中心与次
住宅开发商们对施工方法进行着独特 的探索 ,例如 抗震法 、隔震法等。前者在于强化建筑物使其能够 经得起地震 ,后者 旨在使建筑物能够巧妙地避开地 震 造成 的摇 晃 。
0 前言
日本 自古就是一个地震和海啸频发的国家。近
日本防灾救灾教育生动多样、面向全体
民防苑环球掠影日本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从板块构造学上来说,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活动频繁,使日本成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国境内几十座活火山,以及几乎每个世纪都会发生的严重地震,使日本素有“火山地震之邦”的称号。
其中,1995年1月17日清晨发生的阪神大地震是日本继关东大地震之后72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也是日本战后50年来所遭遇的最大一场灾难。
据日本官方统计,阪神大地震达到里氏7.3级,造成人员伤亡逾3万人,灾民近30万人,毁坏建筑物约10.8万幢,水电煤气、公路、铁路和港湾都遭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约1000亿美元。
阪神大地震在日本地震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暴露出日本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上的失误和薄弱环节,它直接引起了日本对于地震科学、都市建筑、交通防范、防灾救灾教育的重视。
当时,一般日本学者认为关西一带不可能有大地震发生,导致该地区缺乏足够的防范措施和救灾系统,特别是神户周围有相当多交通要道都通过隧道或高架桥,在地震时隧道受损严重,影响了搜救速度。
在神户市,更因瓦斯外泄、木造房屋密集,引起快速的连锁性大火。
如神户长田区,全部的木造房屋都付之一炬。
另一方面,政府部门没有制订相应的救灾方案,致使震后救灾滞后、不协调,加大了震灾损失。
因此,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进行了深刻反思,并完善了其原有的防灾救灾教育体系,建立起一整套针对地震、火山、海啸等日本常见自然灾害的、面向全体公众的防灾救灾教育体系。
纵观日本的防灾救灾教育,可以发现如下三个特点。
内容全面,形式多样目前日本的防灾救灾教育覆盖了地震、火山、海啸等日本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每项灾害预防和救助教育在具体内容上包含了灾前预警、灾中以及灾后自救、互救指导,家庭防灾救灾预案制作,社区互助,灾害管理,常备救灾物品等多个领域。
内容设计上关注细节,强调实效,尤其注重对生活中真实事件的举例运用。
比如,在有关海啸灾害的防护救助问题上,充分运用了2004年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事件的相关资料,很多海啸救护场景的设计都依据于印度洋海啸中发生的真实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防震减灾措施
日本堪称是一个地理环境上多灾多难的国家,灾难也几乎一直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学校有防灾教育,公司有防灾预案,社会有救灾培训,甚至连义工都是常任制的,大部分人都接受过不同程度的义工培训,这让初到日本的人常常有一种感觉,似乎这个国家总是在为一场即将到来的大灾难做准备。
如日本地方政府有专门为居民和参观者建立的防灾教育中心。
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用各种图片、文字、影像介绍的日常防灾知识,可以进行包括地震、泥石流和消防的体验。
中心还开设有面向公众的各种防、减灾培训课程,既有面向单位开设的消防员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防火管理的一般知识、防灾人员的责任、设备的使用、综合防灾操作训练等;也有面向广大市民开设的外科医护急救培训——包括人工呼吸、心脏的基础知识及止血的方法等等。
在公司里,平均1年内会举办2次地震演习,届时所有的人都需要在同一时间带着统一发的安全帽从高楼开始往下走。
大家聚集到一个场地,开始有人说现在是关东大地震达到了几级,需要大家如何做好逃难准备。
然后有专业人员教给大家如何做最简单的抢救,告诉在地震中受伤的人如何互相帮助。
另外在日本的家庭里,高柜子都会安装固定装置以防止倒塌和砸伤人,书柜和衣柜一般在顶端都有将其固定在墙上的设施,并且家里的家具在安排摆放时,也会注意有没有会从高处掉下来的东西。
绝对不在床头放重的东西,再有就是随时看好家里哪些是容易出现三角地带的地方,这样如果大地震到来的时候,可以临时躲避。
比如说在蹲下后还可以高于自己的桌子,
沙发。
再有在每一个屋子或是可以安身的地方都放一瓶水,防范未然。
在超市里人们可以买到防灾套餐,里面包括压缩饼干,手套,简易厕所,装水的袋子,以及一瓶水,以备突然来的灾难。
依托社会和公司建立的系统,人们可以从手机或是电脑,以最快的速度将自己的安全状态通知事先设定的联系人。
日本的居民区,都设置有固定的“防灾避难地”,多在开阔的学校操场,公园等地,旁边有醒目的标志提醒人们在地震发生时到此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