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7课《会说话的石头》教案浙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 第17课《会说话的石头》教案 浙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7课《会说话的石头》教案浙美版【导入】一、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中石块的特点。
(1)出示石头,请学生说说石头的形状。
师:同学们看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生1:石头师:对,就是石头。
看看它像什么?谁来说说。
(师走下台)生(山,乌龟)你真会观察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师:你说的太好了!同是一块石头,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有不同的感受。
(2)请学生讲讲生活中见到的石头。
师:同学们,生活中你们还看到过什么样的石头?(星形的,金刚石会发光,红色的)师:真有意思。
你见到的石头真特别。
真是一颗美丽的石头。
(3)欣赏石头图片。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石头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幻灯片)图一:这块石头造型奇特,纹理清晰。
(生像青蛙)图二:这块经过岁月的磨练,这块石头上面形成了斑驳的纹路。
图三:这是一块矿石,它的颜色很特别。
(4)总结石头特点。
师:通过图片欣赏和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石头,你们发现石头都有些什么特点?生有不同的形状。
你很会观察。
色彩丰富。
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石头上还有不同的斑纹,观察非常仔细。
是啊,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和地理变化,大自然中出现了一颗颗(点幻灯片)造型奇特,有不同的斑纹,有丰富的色彩,有灵性的石头被赋予了生命,成了会说话的石头。
瞧,人们把它变成了精美的石头画。
师:出示图片。
图一:这两块石头,巧妙的利用了外型特点,塑造了人物的头像。
图二:瞧,这几个娃娃有不同的表情和姿态,多可爱啊。
图三:这是什么?(生:鱼)对,它的色彩明快,线条丰富。
师:同学们,这些石头画美吗?(美)你们喜欢吗?(喜欢)想不想自己也亲手制作一件?(想)(1)初次联想体验。
师:在石头上作画的第一步就是观察。
我们要仔细的观察它的形状、纹理。
想一想,你想在上面画些什么?(点击幻灯片)来,看看这块石头,说说看通过观察,你想把它画成什么?生1:我觉得像、、、、、师:你太有创意了。
生2:、、、、、、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生3:、、、、、、师:嗯,你的想法真独特。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7 会说话的石头》教学设计3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7 会说话的石头》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7 会说话的石头》是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石头的形态、纹理和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石头的特征,并激发学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视角的石头画作。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手工制作和绘画活动充满兴趣。
然而,对于石头的特征和表现手法,学生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石头的形态、纹理和色彩,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逐步掌握绘画石头的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石头的形态、纹理和色彩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描绘石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石头的形态、纹理和色彩特点,培养学生描绘石头的绘画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石头的特征,并运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表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石头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绘画石头的技巧,让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互相交流、讨论和借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评价激励法: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课教案、教材、石头图片、绘画工具和材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奇特的石头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石头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石头的特征。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优秀的石头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三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会说话的石头》教案
三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会说话的石头》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形状、纹理和色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让学生学会用绘画、拼贴等方法装饰石头,使石头变成富有创意的艺术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材料的热爱和珍惜。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石头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进行装饰。
2.难点:如何发挥想象力,赋予石头独特的“语言”和故事。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形状、大小、纹理不同的石头若干;绘画工具(如彩笔、油画棒、颜料等);手工材料(如胶水、丝带、珠子等);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自己收集的石头;绘画工具;手工材料。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展示一些有趣的石头艺术品,如石头画、石头雕塑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石头是不是很神奇?它们好像在跟我们说话呢。
你们觉得这些石头在说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形状、纹理和色彩,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知识讲解介绍石头的种类、特点和用途。
让学生了解石头是大自然的产物,有不同的形状、纹理和色彩,可以用来制作艺术品、建筑材料等。
讲解装饰石头的方法,如绘画、拼贴、雕刻等。
展示一些用不同方法装饰的石头作品,让学生欣赏并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
3.观察与想象分发学生自己收集的石头,让他们仔细观察石头的形状、纹理和色彩。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石头的观察和想象。
例如,有的石头像动物,有的石头像水果,有的石头像人物等。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为自己的石头设计一个独特的故事或主题。
4.技法示范教师选择一种装饰方法进行示范,如用彩笔在石头上画一幅画。
步骤如下:先观察石头的形状和纹理,确定绘画的主题。
用铅笔在石头上轻轻画出轮廓。
选择合适的彩笔颜色进行上色,可以根据石头的纹理进行色彩的变化和过渡。
最后可以用一些装饰材料,如珠子、丝带等,为石头增添一些亮点。
5.学生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设计,选择一种装饰方法对石头进行创作。
《会说话的石头》(三年级浙人美版美术)教学设计
《会说话的石头》(三年级浙人美版美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形状、纹理、色彩等特征,了解石头作为艺术创作素材的可能性。
让学生掌握通过添加、绘画、组合等方式赋予石头“语言”和“故事”的方法,能够独立创作一个会说话的石头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想象、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材料的运用能力和对作品主题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根据石头的特点构思相应的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石头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材料,体会大自然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仔细观察石头的各种特征,包括其天然的形状、纹理和色彩,理解这些特征如何启发创作灵感。
学会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如绘画、粘贴、拼接等,将石头变成有主题、有情节的艺术作品,生动地表现出石头所“说”的内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突破对石头的常规认知,挖掘石头的独特个性,使赋予石头的“语言”富有创意和深度,避免作品的简单和表面化。
在创作过程中,协调好石头与添加元素之间的关系,保证作品的整体美感和稳定性,使作品看起来自然、和谐。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各种各样有特色的石头实物,石头艺术作品的图片、视频资料,制作PPT,内容涵盖不同风格的会说话的石头作品(如将石头变成小动物、神话人物等),展示这些作品中石头的原始形态和创作后的样子。
用于创作的材料和工具,如颜料、画笔、彩色卡纸、剪刀、胶水、毛毡、小木棍、活动眼睛等,用于示范。
2.学生准备每人若干块大小适中、形状各异的石头。
绘画工具和手工材料(可根据自己的创意选择)。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教师带着神秘的表情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块藏在布袋里的石头。
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特别的朋友,它不会动也不会跳,但它却有很多话想对我们说,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然后从布袋里拿出石头,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会说话的石头丨浙美版
运用夸大、变形等绘画手法让石头变成一件有趣的作品。
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给自己的作品进展美化装饰。
给作品取一根好听的名字
六〕小结延伸
小小的石头在我们的手下变得生动活泼,它们会唱歌说话,感性同学们给了它们生命。
除了用画笔给它们创造生命,我们还能用生活中的废弃物进展添加创作。
石头的造型艺术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
石头是大自然的给予的馈赠,我们要珍爱它。
只要我们有一颗发现美、创造美的心,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美好。
教后记。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会说话的石头丨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会说话的石头丨浙美版教学背景本课程是三年级下册的美术教学内容,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会说话的石头》这本绘本,了解岩石的特点,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对岩石的理解和想象,探索物象和形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了解石头的特点与美的内涵。
2.学习如何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3.探索物象和形象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教师需要准备绘本《会说话的石头》。
2.准备一些颜料、纸张、画刷、橡皮等绘画工具。
3.预先了解一些有关石头的知识,并准备好相关的图片或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介绍绘本《会说话的石头》及其主人公。
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了解石头的特点和美的内涵,同时介绍绘画中有关“岩石”这一主题的艺术创作作品。
第二步:阅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认真阅读《会说话的石头》,书中通过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的对话,富有情感地表达了对石头的深情厚爱。
第三步:讨论在阅读完成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们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并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看法,如:•你对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石头有哪些美好的特点和形态?•石头与自然有什么联系?第四步:绘画老师可以让学生们用教室中的石头作为模型,用颜料和纸张绘画,体验石头的形态、颜色和质感,并将自己的想象与感受融入其中,完成画作,展示自己的创意。
第五步:分享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作品,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和欣赏。
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相互欣赏,共同感受岩石的美和神秘。
作业布置请学生在家长或老师的帮助下,利用自己的时间再次展开创作。
可以选择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如绘画、摄影、手工艺等等。
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石头的理解和感悟。
总结本节课通过阅读《会说话的石头》一书,让学生们了解岩石的特点,探索岩石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自己的创作,将岩石的形态与美的内涵通过绘画表达出来。
通过学习,在体验美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们的审美意识与创造力,达到学画画、爱画画的目的。
参考文献1.绘本《会说话的石头》2.石头相关资料。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会说话的石头》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会说话的石头》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会说话的石头》是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石头的特点和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石头的形态、纹理、色彩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如何运用石头进行创作。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基础和创造力,但对于石头的认识和运用还相对较弱。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对石头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同时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石头的特点和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石头进行创作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石头的特点和美感,培养学生运用石头进行创作的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石头的独特美感,并运用石头进行创意创作。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石头的形态、纹理、色彩等特点,提高审美能力。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创作,提高创新能力。
3.合作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4.启发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石头样品、绘画工具、展示板等教学用品。
2.学生准备自己的石头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石头样品,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形态、纹理、色彩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石头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石头的认识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选取自己的石头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石头的独特美感,并运用石头进行创意创作。
4.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学生评价和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石头与其他材料结合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7 会说话的石头》教学设计2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7 会说话的石头》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会说话的石头》是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了解石头的特点和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石头的历史、石头的种类、石头的艺术价值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还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石头的特点和美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对于石头的特点和美感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石头的特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石头的美感。
同时,学生可能对石头的艺术价值有一定的好奇,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石头的特点和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石头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石头的特点和美感。
2.难点:引导学生探究石头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石头的特点,分析石头的美感。
2.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石头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创作法:让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对石头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石头的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和分析。
2.准备一些石头的艺术品或案例,用于展示和探究。
3.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供学生创作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石头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特点,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石头有什么特点?它们美吗?为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石头的艺术品或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石头的艺术价值,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石头的艺术品美吗?为什么?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意义?”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让学生选择一块自己喜欢的石头,用画笔和颜料在画纸上进行创作。
三年级美术下册17会说话的石头教学设计3浙美版
17 会说话的石头1教学目标1.欣赏国内外各类石头造型作品,,抓住石头的色彩、肌理、质地及地形等特点合理展开联想,感受石头造型艺术的魅力。
2.从不同角度观察石头,尝试用跨装、变形等绘画方式进行添画,利用生活中其他材料进行装饰,把单块石头表现成动植物等形象。
3.增强热爱大自然、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重点难点重点:根据石头的外观,画出鱼的形状,并能装饰鱼。
难点:能很好利用石头的外观,设计出有创意的鱼。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鱼化石师;上课,同学们好。
这节课老师带来了几件宝贝,看大屏幕。
生;这是化石,鱼化石。
师;恩,同学们的眼睛非常雪亮,一下就看出这是鱼的化石,这些鱼都被石头包裹着。
经历了很长远的时光才会形成化石。
师;你们看我手里就有一块鱼化石,鱼被包裹在里面,看不到它的样子。
那先来了解下鱼的身体结构。
它都有哪些部分组成的?(提问题让学生回答)小结:鱼由鱼头,鱼身,鱼尾,鱼鳍等组成。
师;现在的考古学家可以根据化石里面的信息,还原出动物原来的面貌。
现在,要借助你们的想象根据这块化石的形状,还原出这条鱼原有的样子。
师;一起观察下这块化石,你们觉得这条鱼的的外观会是什么形状的?看看哪部分是鱼头,鱼身,鱼尾?转个头会不会更像呢。
(提示,应该和这个石头的形状差不多)活动2【活动】师生互动师;哪位同学能在这化石上画出鱼的形状?(让学生上来画,教师指导)师:可以用不同角度去联想,要是这条鱼的头就是朝这边,怎么画?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根据这块化石,我们还能画出更多形状的鱼。
活动3【练习】学生动手绘画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石头,假如,你手中拿着的也是块鱼化石,你也试着画出这条鱼的形状来。
仔细观察,找一找,鱼头,鱼身,鱼尾都藏在哪儿?(要求根据石头外观,勾画出鱼形状)点评:在大屏幕上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对鱼的形状进行调整,针对没有利用石头形状画的作品(教师可以再石头背面画)师;再给你们一些时间,进行修改。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会说话的石头|浙美版 (1)
课题:《会说话的石头》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40-41页2.教学目标:1、抓住石头的色彩、肌理、质地及形状等特点并合理展开联想,感受石头造型艺术的魅力。
2、增强热爱大自然、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3.教学重难点难点:1.对石头观察、想象、彩绘、装饰,创作一件石头艺术品2.抓住石头的形状、色彩、肌理、质地特点进行合理的联想。
4.教学具准备:(学生)绘画工具鹅软石等(教师)希沃白板、希沃授课助手等。
5.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方法实际训练方法讲授法6.教学过程:一、【导入】白板动画导入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1、视频导入(阿狸寻宝藏--石头森林)2、在刚才的故事中阿狸为了寻找宝藏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呀?(石头森林)这个森林神奇在什么地方?(都是石头做的)有哪些石头做的东西?(树、花、动物)3、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寻找现实世界中的那些“会说话的石头”《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动画片石头森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石头作为创作的对象,让学生利用各种绘画工具进行添加装饰,使之成为生活中的一件艺术品。
》二、【讲授】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特征并进行联想1.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特征并进行联想希沃展示天然的石头造型再出示几张图片提问同学们这些石头好像在说什么?2.同学们的桌子上已经准备了许多石头,大家可以试着讨论想象看看是否能让这些普通的石头开口说呢?同学们讨论的非常好老师已经听见了很多非常棒的想法重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这块石头的形状,上下翻转着去看石头的形状像什么,教师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的想法。
引导学生从石头的色彩、肌理、质地又能联想到什么(如光滑的海豹,粗超的海绵宝宝等)。
学生发挥想象,教师及时鼓励他们的想法。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多白板技术出示各种造型的石头,引导学生在观察石头的时候可以根据石头的形状、色彩、肌理、质地等特点把它想象成一个动物或者植物,或者是一个故事中的人物,可以整体想象也可以局部想象,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会说话的石头|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会说话的石头|浙美版一、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会说话的石头2.画材准备:A4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或颜料、刷子、水杯、毛巾二、教学过程1. 学习目标1.能观察、想象、创造,感受艺术的美感。
2.知识解决能力和想象力得到培养和锻炼。
3.绘画语言得到提高和充实体验。
2. 教学步骤1.引入再次回忆过去的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有令我们感到惊奇和神秘的事情?是一块会说话的石头!接下来我们就来一探究竟,一起绘制会说话的石头。
2.叙述请学生大家来看一下这块石头,它是不是很像一个老爷爷的脸?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眼睛、鼻子、嘴巴等。
我们可以在周围的山组织和岩石上看到各种有趣的东西,这些东西好像都有自己的表情和形态,聚集在一起就可以编织成一个梦幻的世界。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自己的“会说话的石头”。
3.绘画实践(1)铅笔素描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采用铅笔素描的方式,对“会说话的石头”进行勾勒。
要求学生观察到石头的肌理和褶皱,这些都是会影响画面的重要元素。
(2)填色在完成铅笔素描之后,学生可以使用颜料或者彩色笔对石头进行涂色。
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色彩概念,并且遵循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填色。
4.总结与点评要求学生在完成绘画之后,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总结,从中体会到艺术的魅力,思考自己的不足之处,以更好的方式将自己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三、教学思考通过本次教学,我们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艺术创作的无限魅力,了解到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来创造出惊人的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真观察,学会想象和创造,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会说话的石头|浙美版 (3)
《会说话的石头》的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国内外各类石头造型艺术作品,抓住石头的色彩、肌理、质地及形状等特点并合理展开联想,感受石头造型艺术的魅力。
2、过程与方法:从不同角度观察石头,尝试用夸张、变形等绘画手法进行添画,把单块石头表现成动植物等艺术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大自然、美化生活的情感,培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石头观察、想象、彩绘、装饰,创作一件石头艺术品。
2、难点:抓住石头的形状、色彩、肌理、质地等特点进行合理的联想。
三、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各种形状、大小适合学习的石头,水粉颜料、画笔、记号笔。
教师:PPT、范作、石头、颜料、学生作品展示架等教学用品。
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华侨华人春晚节目《会唱歌的石头》的视频片段。
(2)石头不仅会唱歌,石头还会说话,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如何能让石头会说话呢?那就跟着老师一起走进这一课:揭示课题:《会说话的石头》。
(二)、讲授新课(1)幻灯片出示各种石头造型景观图片,让孩子们谈谈感受。
师:看,这后面中巨大的石头造型像什么?生:像人的造型。
师:这圆柱形的石头形成了人的头像短凸的额头,深深凹陷的眼睛,高且大的鼻子,宽大的嘴巴,表情十分的深沉,这些石像没有腿,只有半身像,这是位于智利的复活节的石像,西元一千年前,拉帕努伊人利用火山岩完成了8000尊巨型人像摩艾。
师:瞧!水面浮出一只大海龟,它是活的吗?生:不是,它是石头.师:对,它是一块造型像海龟的石头。
谁来说一说哦,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像海龟。
生:1、前面圆形的石头像海龟的脑袋。
2、长一点的大石头,像海龟的脚,在游动的样子。
3、最大块扁平的石头,像海龟的壳,石头上一道道被海水冲刷形成的肌理划痕更像龟壳上的花纹。
师:(补充说明)这就是位于福建泉州崇武古城石雕公园内的一块龟形礁石,它是园内最大的石龟,有机会放假的时候,可以让爸爸妈妈带你们去看看。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会说话的石头|浙美版 (1)
《会说话的石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欣赏各类石头及石头造型,抓住石头的特点展开联想,感受石头魅力。
2、提高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现能力,用石头的形状、特点,大胆摆设、想象添画,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进行装饰。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美化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石头观察,想象,添画,装饰,创作一件石头艺术品。
【教学难点】抓住石头的形状,特点进行合理联想并装饰。
【教学准备】1、特色彩绘石头及石头造型作品资料,PPT,范作。
2、大小各异的石头,超轻泥(每组一份24色),生活废弃物(铁丝球,纽扣,毛线,棉花,树枝等)【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直接引入,出示板书“石头”(艺术字)。
2.欣赏图片,各种造型丰富的石头艺术品。
3.小结:自然界像这种石头还有很多,我们最常见的,生活中接触最多的确实教室里这种普通的石头。
二、引导联想1.师:同学们可不能小看这些石头,它们也是有生命的。
待会儿老师就让它开口说话。
2.现场塑形。
(为石头添画——小丑鱼)3.打招呼“大家好,我是小丑鱼,很高兴见到你们。
”小结:这样一块普普通通的石头,通过我们的想象和创造被赋予了生命,就成了一块“会说话的石头”。
三、学生代表尝试1.学生尝试制作。
2.说说它是怎样做出来的?制作者学生述说过程,台下观察的学生进行适当补充。
四、观察联想,老师示范1.打开每张桌子上的盒子,出示制作成品。
小组讨论它们是如何制作的?2.小组汇报交流。
3.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发现利用超轻泥制作的好处。
(1)颜色鲜亮丰富,并且不易弄脏衣物。
(2)当作粘合剂实用。
(添加、组合)4.观察小组桌上的原石,讨论自己的创作思路。
(及时表扬有创意的学生)5.小组代表选择老师准备的生活废弃物为作品美化装饰。
五、学生自主创作1.作业要求2.小组合作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表扬优秀及创新作品)六、学生作品展示交流1.发奖布展2.小结延伸师:小小的石头在我们的手中变得生动活泼,感谢同学们给予它们生命。
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会说话的石头浙美版
对比法:学生观察比较不同石头上的添画方法,了解关键要彩鲜艳,造型生动。
讲授法:教师讲解绘画步骤和工具使用的注意点,学生加强注意。
实践法:学生学习之后根据要求自我创作。
教师准备一个装有草莓石头画的盘子,把草莓型的石头分发给大家,引发学生对石头画的兴趣。以草莓——淘淘为主人公,带领学生参观世界上不同造型的石头。出示桂林象鼻山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在猜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然联想到河边吸水的大象。出示福建崇武龟形礁石,让学生想一想这块石头像什么?学生发言后出示“天下第一龟”图片进行对比,让学生初步感受自然与人工雕琢的融合之美。
2、引一引,欣赏启发:
教师展示两块石头的图片,你觉得哪块更漂亮?(被绘画过的石头。)另外这块石头希望淘淘能够帮助它,把它也变的很漂亮。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块石头像什么?要是你来画,你会怎么来创作?
3、说一说,作品欣赏:
(1)课件出示同龄人石头画作品图片6幅,学生欣赏后说说最喜欢哪一个及喜欢的理由。在师生交流中逐渐使学生认识到画好石头画的关键不但要彩鲜艳、造型生动,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借助石头的特点,巧借外形,依据石头的外形和凹凸等产生联想,让石头本身的特点和石头上的画相互融合。
(2)欣赏同龄人作品后,学生思考要如何结合石头特点进行想象,可以根据石头的特点把它想象成一个动物或植物,或者是一个故事中的人物,可以整体想象也可以局部想象,在草稿纸上画下设计图。
三、讲解步骤,了解工具。
1.看一看,了解步骤:
请学生观察简单的绘画步骤,根据绘画步骤仔细勾画、上。
2.讲解工具的使用:用铅笔或记号笔在石头上画线稿,再用颜料和画笔勾线和涂,使用颜料时不需要加过多的水。
揭题:这些原本普普通通的石头,通过人们的想象和创作就被赋予了生命,成了“会说话的石头”。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7会说话的石头》说课稿3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7 会说话的石头》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17 会说话的石头》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石头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石头的图片和实例,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石头的观察和描绘,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石头画出自己心中的故事。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手工艺和绘画活动充满兴趣。
然而,石头画对于他们来说还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相关的技巧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石头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独立完成一幅石头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石头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独立完成一幅石头画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石头画技巧,创作出有创意和个性化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和学生自主实践法。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石头样品和绘画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石头样品和引导学生观察石头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教学讲解:讲解石头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包括选石、清洗、打磨、上色等步骤。
3.示范演示:教师示范一幅石头画的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创作方法。
4.学生自主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石头进行创作。
5.指导与辅导: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辅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共同分享创作的喜悦和成果。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7 会说话的石头》教学设计1
浙人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7 会说话的石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会说话的石头》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通过讲述一块石头在不同的时间和场景中“说话”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石头的灵性和美丽,培养他们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插图生动,适合三年级学生阅读。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石头的灵性,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石头的认知主要停留在物理属性层面,对石头的灵性和美感认知不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石头的美丽和灵性,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石头的灵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石头的灵性。
2.难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石头的美丽和灵性。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报: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石头的图片或实物:展示石头的多样性,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石头的美丽。
3.相关资料:关于石头的知识和文化背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石头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石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示例:同学们,你们见过石头吗?石头是什么样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石头有关的课文。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文课件或黑板报,让学生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 会说话的石头|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7课会说话的石头|浙美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会说话的石头这幅画的寓意;2.掌握绘制会说话的石头的方法;3.能够用石头的形态表现出意想不到的形象;过程与方法:1.能够用铅笔和彩色笔绘制石头的形态;2.能够运用想象力,创造出自己想象中的石头形态;3.能够用石头的形态表现出绘画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石头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思考能力;2.鼓励学生勇于创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着重介绍画《会说话的石头》的艺术价值和内涵;2.着重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和形式等;难点:1.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画作的意义,产生共鸣;2.难点在于让学生在画中创造出自己的世界,表现情感;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图片《会说话的石头》,请学生把它看懂并简单描述它所表达的意义。
通过展示图片的形式,让学生对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产生兴趣。
2. 学习规划(5分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详细介绍本节课的任务和步骤,让学生清楚掌握这堂课的主要内容。
3. 学习过程(30分钟)第一步:欣赏与感悟•学生在观察画作时,边想象边发言;•教师为学生引导思考:画中的石头具有怎样的形态和特征?石头的表情、眼神、姿态等能够表达出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境?第二步:绘画实践1.学生用铅笔绘制出石头的形态;2.学生用彩色笔填充颜色,并用线条勾勒出石头的纹理;3.学生自由创作,以石头为主题,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自己想象中的石头形态。
第三步:绘画分享与评价1.学生分享自己创造的石头形态,彼此交流;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在欣赏和赞赏的同时,指出不足和可以改进之处。
4. 总结归纳(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概括提炼本课的学习要点,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资源1.画册《会说话的石头》;2.彩色笔、铅笔、橡皮;3.白纸、画板等。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会说话的石头|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会说话的石头|浙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石头的自然属性,学习石头绘画的基本技巧,掌握石头造型的表现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提高观察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热爱,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热情。
教学内容1. 石头的基本特征:介绍石头的种类、质地、颜色等基本知识。
2. 石头绘画技巧:学习如何使用水彩、蜡笔等材料在石头上进行绘画。
3. 石头造型表现:探索如何通过绘画表达石头的立体感和质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石头绘画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石头绘画作品。
2. 难点:石头质感和立体感的表达,以及绘画过程中的色彩搭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石头样本、水彩画具、蜡笔、教学PPT。
2. 学具:空白石头、水彩画具、蜡笔、画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石头,引起学生对石头特征的兴趣。
2. 新授:讲解石头的基本特征和绘画技巧,演示绘画过程。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石头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板书设计- 课程会说话的石头- 学习目标:了解石头特征,学习绘画技巧- 绘画步骤:观察、构思、绘画、修饰- 注意事项:色彩搭配、立体感表达作业设计1. 必做题:每位学生完成一幅石头绘画作品。
2. 选做题: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蜡笔、水粉)进行创作。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石头绘画表现出浓厚兴趣,作品质量整体良好。
2. 改进措施:在下次教学中,增加对色彩理论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色彩搭配技巧。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石头绘画的基本技巧,还提高了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和艺术创造力,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石 头 说 话|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石头说话|浙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描绘石头,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观察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环节,让学生学会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内容1. 石头的基本形状和特点:让学生观察不同石头的形状、颜色和纹理,了解石头的基本特点。
2. 石头的绘画技巧:教授学生如何用铅笔、水彩等工具描绘石头,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3. 石头的创意表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石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石头的绘画技巧和创意表达。
2. 难点:如何用石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以及绘画技巧的掌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石头样本、绘画工具、PPT等。
2. 学具:铅笔、水彩、画纸等。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不同的石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石头的形状、颜色和纹理。
2. 新授:讲解石头的绘画技巧,示范如何用铅笔、水彩等工具描绘石头。
3. 练习:让学生自己动手描绘石头,教师巡回指导。
4.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用石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5.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和反馈。
板书设计1. 石头说话2. 内容:石头的基本形状和特点、石头的绘画技巧、石头的创意表达作业设计1. 作业:让学生自己收集一块石头,回家后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这块石头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石头的绘画技巧和创意表达有了更深的理解,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改进措施:对于绘画技巧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的示范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
以上就是本次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石头的创意表达”。
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个性化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
三年级美术下册17会说话的石头教学设计4浙美
17 会说话的石头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尝试用彩绘的手段在石头上装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2、方法与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合作的乐趣。
2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在本课中易遇到的问题:1、学生带的石头粗糙且没有特点;2、学生用颜料在石头上涂色的时候,水太多,颜色稀薄,影响色彩整体效果;3、学生用油画棒涂色的时候,用力不够,色彩覆盖不住石头;4、未能因材施艺,发挥石头原有的形状、纹理、色彩的优势,看上去花了许多工夫,但破坏了石头天然的纹理色彩之美,不够“巧”等。
这些问题可能给他们的创作带来困扰,需要教师的适时关爱与引导,可以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上的障碍,增强了自信心,走出了困境,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我们的对象是儿童,他们有着和成人不一样的思维观念,儿童的创造不仅要发现,更要引领和因势利导,恰到好处的鼓励与点拨就会成为滋润创造之花盛开的“春雨”,我相信,如果我们给予孩子们一抹阳光,他们捧给我们的将是整个春天。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石头彩绘的制作技巧。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3分钟】1、创设情境,实物展示。
师:同学们,这堂课上,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位特殊的朋友。
师:看这是什么?生:石头。
师:(利用投影仪讲故事)这块石头呀,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这是一块会说话的石头。
喽,它摇身一变,变身成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咪。
这只小猫咪啊,它生来与众不同,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所以与其它小伙伴相处的并不融洽,于是,它总到河边,对着河水诉说自己的心声,小鱼成了它忠实的听众,渐渐地,它俩越走越近,超越了一切。
小猫咪最后和小鱼自由自在的生活在一起,但故事并没有结束……其实每一个石头都有自己的语言,它会有自己想说的话,需要的是我们的细心耹听。
石头是怎么说话的呢?它是通过绘画来说话的。
(播放石头彩绘图片)师: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书本第17课《会说话的石头》(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描述,利用学生的期待感将学生带入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说话的石头
【导入】一、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中石块的特点。
(1) 出示石头,请学生说说石头的形状。
师:同学们看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1:石头
师:对,就是石头。
看看它像什么?谁来说说。
(师走下台)
生(山,乌龟)你真会观察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师:你说的太好了!同是一块石头,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有不同的感受。
(2)请学生讲讲生活中见到的石头。
师:同学们,生活中你们还看到过什么样的石头?(星形的,金刚石会发光,红色的)师:真有意思。
你见到的石头真特别。
真是一颗美丽的石头。
(3) 欣赏石头图片。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石头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出示幻灯片)
图一:这块石头造型奇特,纹理清晰。
(生像青蛙)
图二:这块经过岁月的磨练,这块石头上面形成了斑驳的纹路。
图三:这是一块矿石,它的颜色很特别。
(4)总结石头特点。
师:通过图片欣赏和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石头,你们发现石头都有些什么特点?
生有不同的形状。
你很会观察。
色彩丰富。
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石头上还有不同的斑纹,观察非常仔细。
是啊,经过风吹日晒雨淋和地理变化,大自然中出现了一颗颗(点幻灯片)造型奇特,有不同的斑纹,有丰富的色彩,有灵性的石头被赋予了生命,成了会说话的石头。
瞧,人们把它变成了精美的石头画。
师:出示图片。
图一:这两块石头,巧妙的利用了外型特点,塑造了人物的头像。
图二:瞧,这几个娃娃有不同的表情和姿态,多可爱啊。
图三:这是什么?(生:鱼)对,它的色彩明快,线条丰富。
师:同学们,这些石头画美吗?(美)你们喜欢吗?(喜欢)想不想自己也亲手制作一件?(想)(1)初次联想体验。
师:在石头上作画的第一步就是——观察。
我们要仔细的观察它的形状、纹理。
想一想,你想在上面画些什么?(点击幻灯片)来,看看这块石头,说说看通过观察,你想把它画成什么?生1:我觉得像.....师:你太有创意了。
生2:......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生3:......师:嗯,你的想法真独特。
)师:想不想看看我把它变成了什么?(想)瞧,我把它变成了——小汽车,小狗,人)生:哇,太了不起了!师:是不是特别有趣呀?(是)是呀,在同一块石头上,通过仔细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就能塑造出很多不同的造型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