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美术下册全一册教案浙美版
![三年级美术下册全一册教案浙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3cd09f8e9951e79a89273c.png)
三年级美术下册全一册教案浙美版(共3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课题1 灯彩辉映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节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
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制作技巧及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细致、耐心的品质教学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各种材料,使彩灯更漂亮、更有吸引力。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设计彩灯的工具材料。
(教师)彩灯、范作、图片、录像等。
教学过程1、猜谜引入,吸引注意。
(1)教师出示谜语(有关大公鸡或莲花等)。
(2)学生猜后,结合谜语文字出示彩灯让学生观察。
(3)引出课题:灯彩辉映。
2、观看录像,走向生活。
(1)观看各种各样的彩灯及灯彩辉映的热闹场面。
(2)请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3)交流生活中看到的彩灯的造型特点及蕴含的含意。
(4)教师小结。
3、欣赏范作,加强体验。
(1)学生欣赏范作。
(2)讨论范作:造型种类、艺术价值、制作方法、创意等。
(3)教师小结。
4、探讨做法,学生实践。
(1)结合以前的知识,进行灯型设计。
(2)创作建议:可同桌或小组合作设计;选用各种合适的材料制作;设计的彩灯要观赏性强、漂亮、有趣。
(3)学生进行制作。
6、作业讲评,课外拓展。
(1)师生共同评价作业。
(2)参观有关灯展,同时查找有关彩灯的资料。
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制作灯具的材料。
(教师)彩灯、录像。
教学过程1、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学生提出有关创作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2)教师提示注意点:设计图完善;材料的优化组合;创意;安全、时间控制等(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彩灯)。
2、交流作品,展示创意。
(1)学生展示作品。
(2)分析作品的创意。
(3)教师总结评价。
3、修改作品,力求完善。
(1)根据原有的设计做相应的修改。
(2)思考:怎样使彩灯漂亮起来?4、举办展览,拓展主题。
2024年浙美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篇
![2024年浙美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2bf19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f.png)
2024年浙美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7篇浙美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和前两课的《老房子》、《门、窗、墙》以及后一课《漂亮的房间》,共同组成的一个单元,属设计应用学门领域。
房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环境。
我们的学生生活于其中,要能初步认识房子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为设计创作储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同时,了解不同的小房子,能反映出不同的民俗风情及人们的物质和生活状况。
由于学生对这一方面知之甚少,教师在施教时,可做适当的课前铺垫,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参观摄影或写生纪录、利用各种媒体广泛收集资料,进行鉴赏、分析、对比。
链接好本单元课程,让学生更多了解各种房屋的门、窗、墙、屋顶及老房子式样,感悟各式房子的艺术魅力,从而创作己喜欢的小房子。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欣赏不同风格的房子,了解其特征、作用,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操作目标运用剪、折、卷、切割、插接等方法,设计制作小房子。
情感目标通过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合作。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利用综合材料的各自特点,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制作小房子。
教学难点作品构思新颖、造型有趣,综合材料搭配合理、巧妙。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视频展示台,小房子的作品等。
学生准备收集建筑图片资料,彩色卡纸,废旧材料,胶水,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一、交流与了解1、课前布置学生调查,观察本地建筑,或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有特色的小房子。
2、师生共同欣赏、交流大家图片资料以及课本的欣赏图片。
3、欣赏中外优秀的建筑图片,简要介绍房子的文化背景,重点联系上节课内容讲解门、窗、墙以及屋顶在风格上要和谐统一。
二、认识和发现教师用彩色卡纸演示一种小房子的制作方法,要求学生学会观察老师用了哪些制作手法,你有更好的方法吗?三、感受与体验1、教师拿出几件废旧材料,演示制作一座小房子,提问:你更喜欢哪一种材料制作的小房子?为什么?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废旧材料进行观察联想,从材料的颜色,形状,质感着眼,问你认为这些材料适合做什么样的房子,鼓励学生任媒材和造型设汁之间多作联想,感受各种媒材的特性。
全册(教案)浙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浙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11b41b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d.png)
全册(教案)浙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册美术教材以浙美版(2012)为基础,针对三年级下册学生,涵盖了丰富的绘画、手工、欣赏和设计等课程内容。
在绘画方面,学生将学习基本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以及简单的构图技巧。
手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折纸、剪贴、泥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欣赏部分则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设计课程则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创意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本册美术教学,我们希望达到以下目标:1.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使其能够运用基本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自由创作。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使其能够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在本册美术教学中,教学难点主要包括:1. 学生绘画技能的提高: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基本线条、形状和色彩进行创作,提高绘画水平。
2. 审美能力的培养:如何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3. 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的培养:如何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册美术教学,需要准备以下教具和学具:1. 教具:画纸、画笔、颜料、彩泥、剪刀、胶水、折纸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画纸、画笔、颜料、彩泥、剪刀、胶水、折纸等。
教学过程本册美术教学分为绘画、手工、欣赏和设计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教学过程如下:1. 绘画:教师先进行示范,讲解绘画技巧和方法,然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点评。
2. 手工:教师先进行示范,讲解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点评。
3. 欣赏:教师展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讲解作品的特点和意义,然后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三下浙美版美术教案
![三下浙美版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d7d64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4.png)
三下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一章:欣赏与感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欣赏,了解和感受美术作品中的美。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欣赏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设计等。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色彩、形状、线条等方面的特点。
1.3 教学步骤: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自由欣赏。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作品中的色彩、形状、线条等特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欣赏感受。
第二章:绘画技巧与创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绘画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2 教学内容: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作能力。
2.3 教学步骤:教授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
进行绘画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技巧进行创作。
组织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三章:雕塑与立体创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雕塑艺术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授雕塑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学习雕塑的基本技巧,如塑造、刻画、拼接等。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3 教学步骤:展示雕塑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雕塑的美。
教授雕塑的基本技巧,进行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雕塑创作,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
第四章:设计思维与实践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2 教学内容:学习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统一性、对比性、对称性等。
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3 教学步骤:教授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创作,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
第五章:美术与生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教授如何将美术应用于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
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
![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全册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b66854c850ad02de804130.png)
新浙美三年下册全册教案册
新浙美三年下册全册教案册
S-----------
T:“你知道剪纸有哪些方法吗?
S-------------
2.重复播放图片
讲解阴剪、阳剪
3.图片播放,巩固阴剪、阳剪知识点的区分。
4.图片播放,学生辨别阴剪、阳剪。
5.图片播放
T:“这两张图片中运用的是阴剪还是阳剪?
S---------
T:其实这两张图片中包含了阴剪和阳剪,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综合法。
(指示区分)
T:“艺术家们为了让剪纸作品更加生动,通常会用综合法。
四.剪纸的常用纹样
1.PPT(纹样图片)
2.PPT(“福”字剪纸)
巩固纹样在剪纸中的利用。
五.了解对称剪纸作品
PPT
T:“你们发现这两张图形有相同的地方吗?
S-------------
(对称)
T:“利用对称能让我们更加简便的制作一件精美的剪纸作品。
六.演示制作方法
1折
2画
3剪
4贴
七.剪纸作品欣赏
八.学生制作
T:“我们舟山即将举行一年一度的渔民文化节,同学们利用这节
瑞安市陶山镇丰和小学精备教案三年级下册
新浙美三年下册全册教案册
新浙美三年下册全册教案册
新浙美三年下册全册教案册
新浙美三年下册全册教案册
新浙美三年下册全册教案册
新浙美三年下册全册教案册
新浙美三年下册全册教案册
新浙美三年下册全册教案册
新浙美三年下册全册教案册
新浙美三年下册全册教案册
新浙美三年下册全册教案册
新浙美三年下册全册教案册
新浙美三年下册全册教案册。
三下浙美版美术教案
![三下浙美版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74d354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b3.png)
三下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一章:欣赏与评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和评述不同风格和流派的美术作品。
1.2 教学内容:欣赏经典美术作品,如中国古代绘画、西方印象派等。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等特点,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1.3 教学步骤:展示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作品的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对作品的欣赏和评述。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时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章:绘画与创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绘画实践,培养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2.2 教学内容:学习不同的绘画技巧,如油画、水彩画、铅笔画等。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材料和工具,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
2.3 教学步骤:演示不同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验。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绘画实践中的技巧和创作能力,了解他们的绘画水平。
鼓励学生在评价和交流中积极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章:雕塑与立体创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雕塑实践,培养雕塑技巧和立体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雕塑材料和工具,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象。
3.2 教学内容:学习不同的雕塑技巧,如泥塑、石雕、木雕等。
引导学生运用雕塑材料和工具,创作自己的立体作品。
3.3 教学步骤:演示不同的雕塑技巧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立体作品,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验。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雕塑实践中的技巧和立体创作能力,了解他们的雕塑水平。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丨浙美版(2012)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丨浙美版(2012)](https://img.taocdn.com/s3/m/0964aaa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0.png)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丨浙美版(2012)教学内容本册美术教材共有12课,包括色彩、形状、线条、构图等基本元素的学习,以及一些简单的美术技巧和创作方法。
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色彩、形状、线条、构图等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美术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美术创作。
3.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能够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示范作品、教学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巧,示范创作过程,引导学生掌握创作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采用图示、表格、流程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幅以本节课内容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心得的文章。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提高美术素养。
3.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注: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教学内容、目标、难点等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以教材为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解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三年级美术教案浙美全册完整版
![三年级美术教案浙美全册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6785d2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6.png)
三年级美术教案浙美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美》三年级全册教材,具体内容包括第四章“色彩的世界”和第六章“有趣的图案”。
详细内容将围绕色彩的调配与应用,以及图案设计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和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色彩理论和调配方法,能运用不同的颜色表达情感和形象。
2. 培养学生对图案设计的兴趣,学会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意组合。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调配与运用,图案设计的创意构思。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基本理论,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画纸、水粉颜料、画笔、调色板、图案设计模板、教学PPT。
学具:彩色画纸、水粉颜料、画笔、调色板、基本图形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色彩和图案,引导学生关注和发现生活中的美。
2. 讲解:讲解色彩基本理论,示范色彩的调配方法,介绍图案设计的基本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色彩调配和图案设计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a. 色彩调配:每组学生选取一种情感(如快乐、悲伤),用色彩表达出来。
b. 图案设计:每组学生利用基本图形卡片,设计一个有趣的图案。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评价并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色彩基本理论:色相、明度、纯度。
2. 色彩调配方法:原色、间色、复色。
3. 图案设计方法:重复、对称、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心情”为主题,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和图案设计方法,创作一幅画。
2. 答案示例:学生可选用蓝色、绿色表现平静、舒适的心情,搭配对称的图案设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对色彩和图案的理解,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和图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色彩的调配与运用,图案设计的创意构思。
最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1)
![最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1)](https://img.taocdn.com/s3/m/6a5bc7d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b.png)
最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色彩的世界》详细内容:认识色彩、色彩的基本表现方法、色彩的情感表达。
2. 第2章:《生活中的线条》详细内容:线条的分类、线条的运用、线条的组合。
3. 第3章:《奇妙的图形》详细内容:平面图形的识别、图形的组合与创意、图形的装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色彩、线条、图形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线条、图形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线条、图形进行创意表达。
2. 教学重点:色彩、线条、图形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展示、画纸、画笔、水彩、彩铅等。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彩铅、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色彩、线条、图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色彩、线条、图形的基本知识及其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色彩、线条、图形的创意练习。
4. 课堂互动(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最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2. 内容:(1)色彩的基本知识(2)线条的分类与运用(3)图形的组合与创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2)用线条描绘生活中的物品;(3)用图形创意组合一幅画。
2. 答案:(1)情感表达:快乐、悲伤、愤怒等;(2)生活物品:书包、铅笔、桌子等;(3)创意组合:可自由发挥,符合图形组合原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色彩、线条、图形的美,培养其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其他材料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2.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和可达成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与处理;4.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实践环节;5. 板书设计的清晰与条理性;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优质教案+课本
![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优质教案+课本](https://img.taocdn.com/s3/m/69deba7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00.png)
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优质教案+课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第四章《走进色彩的世界》。
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认知、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的搭配和色彩的情感表达。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属性,学会运用色彩搭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搭配方法、色彩的情感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色彩样本、画纸、画笔等。
学具:学生自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明度、纯度),并用PPT展示相关案例,帮助学生理解。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进行色彩搭配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分析一幅画作中的色彩搭配,讲解色彩情感表达的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画作。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六、板书设计1.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相、明度、纯度2. 色彩搭配方法:对比色、邻近色、同类色3. 色彩情感表达:快乐、悲伤、愤怒、平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色彩情感表达的理解仍有待提高,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尝试用色彩记录自己的情感变化,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三年级美术教案浙美全册完整版
![三年级美术教案浙美全册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e84bf4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b5.png)
三年级美术教案浙美全册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美》三年级全册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色彩的世界”和第六章“形状的变幻”。
详细内容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三原色与间色、色彩的冷暖、明度与纯度;平面形状的组合与变化,以及形状在视觉艺术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画作。
2. 培养学生对形状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形状的组合与变化。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概念,形状的设计与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色粉笔、画纸、画板、投影仪、范例作品。
学具: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画纸、调色盘、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作,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三原色与间色,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3. 实践环节:分发画纸和水彩颜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4. 形状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了解形状的组合与变化,进行形状创意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色彩部分:板书色彩的基本概念、三原色与间色、色彩的冷暖、明度与纯度。
2. 形状部分:板书形状的组合与变化,附上范例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彩色世界”为主题,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色彩知识,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要求色彩丰富,形状多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与形状,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组织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色彩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形状的组合与变化。
2. 教学过程: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创作指导,课堂小结中的知识点强调。
3.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的具体要求,以及如何提高学生作品的质量。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如何关注学生学习效果,以及拓展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本
![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本](https://img.taocdn.com/s3/m/9f0df3a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68.png)
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第二章《形的世界》。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形状,了解形状的组合和分解,以及如何运用形状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形状及其特点,并能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2.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形状的组合和分解,以及如何运用形状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的几何形状及其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创新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形状,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a. 介绍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形状的特点。
b. 讲解形状的组合和分解,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形状的变化和组合。
c. 演示如何运用形状进行绘画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新作品。
3. 实践环节:a. 学生分组,进行形状组合和分解的练习。
b. 学生独立创作,运用形状绘制一幅画作。
4. 课堂互动:学生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形状的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2. 形状的组合与分解:示例图解,步骤讲解。
3. 形状绘画创作:创意提示,绘画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形状创作一幅画作,主题自定。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鼓励学生课后收集生活中的形状,进行观察和创作。
b.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c. 开展形状创意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环节中学生的独立创作和课堂互动。
3. 作业设计中的主题自定和答案呈现。
三下浙美版美术教案
![三下浙美版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9dd23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5a.png)
三下浙美版美术教案第一章:欣赏与评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和欣赏不同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会使用适当的评述词汇,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看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欣赏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设计等。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色彩、线条、形状等方面。
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觉和想法。
1.3 教学步骤展示不同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和欣赏。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细节,如色彩的搭配、线条的流畅等。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看法,鼓励他们使用适当的评述词汇。
第二章:绘画与创作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学会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水彩、蜡笔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2 教学内容学习不同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
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创作出自己的美术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3 教学步骤示范不同的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尝试。
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将所观察到的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
第三章:雕塑与制作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雕塑技巧和制作能力。
学会使用不同的雕塑材料,如黏土、纸张、木材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学习不同的雕塑技巧,如塑造、雕刻、拼接等。
尝试使用不同的雕塑材料,创作出自己的雕塑作品。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3.3 教学步骤示范不同的雕塑技巧和制作方法,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尝试。
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雕塑材料,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完成自己的雕塑作品。
第四章:设计与社会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意识。
了解设计在社会中的应用,如广告、包装、标志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4.2 教学内容学习不同的设计元素和原则,如色彩、形状、对称等。
了解设计在社会中的应用,如广告、包装、标志等。
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4f0d7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a.png)
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程概述•课程名称: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适用对象:三年级学生•教材版本:浙江美术出版社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2.让学生学会观察、感知和表现身边的事物,培养细致观察和审美能力。
3.学习掌握绘画基本技法,如画线、填色、描绘形状等。
4.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和谐小船•课时:2课时 #### 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简单线条画小船的形状。
•学会使用颜色填充小船形状。
•学会运用线条画小船的形状。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颜色填充小船形状。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小船形状。
2.示范:老师通过黑板或幻灯片演示如何运用简单线条画小船的形状。
3.实践:学生根据示范,用铅笔在纸上画出小船的形状。
4.批评指正:老师对学生的绘画进行批评指正,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5.填色:学生选用合适的颜色填充小船的形状。
6.完成作品:学生完成填色后,将画作贴在课堂展示墙上。
第二单元:美丽的国花——牡丹•课时:3课时 #### 知识与技能•了解牡丹的基本形态特征。
•学会用剪纸的方式制作牡丹。
教学重点•了解牡丹的基本形态特征。
•学会用剪纸的方式制作牡丹。
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认识牡丹花,并了解其基本形态特征。
2.示范:老师通过黑板或幻灯片演示如何用剪纸制作牡丹花。
3.实践:学生根据示范,使用剪纸制作牡丹花。
4.批评指正:老师对学生的剪纸作品进行批评指正,帮助他们纠正错误。
5.完成作品:学生完成剪纸作品后,将作品在课堂展示。
实施方案1.教具准备:黑板、幻灯片、牡丹图片、剪纸、彩色纸、铅笔、画笔、颜料等。
2.教学环境:教室内保持整洁,备有课堂展示区域。
3.教学评估:根据学生的作品质量和参与度进行评估。
4.教学辅助: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和引导。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美术知识,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最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
![最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2b246b78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02.png)
最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1章:《色彩的魅力》。
学习色彩的调配,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运用色彩表现情感。
2. 第2章:《奇妙的线条》。
学习线条的种类和表现方法,掌握线条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
3. 第3章:《有趣的形象》。
学习创意形象的设计,发挥想象力,创作有趣的形象。
4. 第4章:《美丽的家园》。
以家园为题材,学习画面构图,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色彩、线条、形象的表现方法,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及创新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园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色彩调配、线条表现、形象创意。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新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示范作品、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践情景,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示例:展示一幅美丽的家园画作,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色彩、线条、形象等。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色彩的调配,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
a. 教师讲解色彩调配的方法。
b.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践操作。
(2)学习线条的种类和表现方法。
a.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线条。
b. 学生尝试运用线条进行创作。
(3)学习创意形象的设计。
a.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有趣的形象。
b. 学生进行形象设计练习。
(4)学习画面构图。
a. 教师讲解构图方法。
b. 学生根据所学进行构图练习。
3. 例题讲解:(1)以家园为题材,创作一幅画作。
a. 教师示范创作过程。
b.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创作。
(2)运用所学色彩、线条、形象知识,创作一幅有趣的画作。
a. 教师提供创作思路。
b. 学生独立完成创作。
4. 随堂练习:(1)进行色彩调配练习。
(2)进行线条表现练习。
(3)进行形象设计练习。
最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
![最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71a50e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65.png)
最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最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主要涉及第二章“多彩的世界”和第三章“奇妙的想象”。
详细内容包括第二章的“色彩的搭配”、“生活中的美术作品”以及第三章的“想象画”、“有趣的组合”。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色彩,学会搭配色彩,同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原理,提高审美观;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3.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作有趣、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色彩的搭配原理、观察生活、发现美、激发想象力。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的美术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绘画工具等。
学生准备:画纸、水彩笔、油画棒、彩铅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色彩搭配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色彩的搭配原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
3. 实践环节:带领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引导他们发现美、欣赏美。
4. 示范讲解:教师现场演示如何运用色彩搭配和想象力创作美术作品,强调创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富有创意的想象画。
六、板书设计1. 多彩的世界、奇妙的想象2. 内容:(1)色彩搭配原理(2)观察生活、发现美(3)激发想象力,创作有趣的作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创作一幅想象画。
2. 答案要求:作品要求色彩搭配合理,富有创意,能体现个人风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开展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3. 鼓励学生参与美术比赛,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环节的组织与指导;3.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评价;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
最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
![最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ccd2091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1d.png)
最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课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图形与对称线条的魅力对称的美2. 彩色的世界色彩的搭配美丽的风景画3. 动物、人物画可爱的动物生动的人物4. 艺术家与名作大师的作品创作自己的名作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线条、色彩、动物、人物等基本绘画技巧,提高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3. 通过学习艺术家与名作,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拓展艺术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称图形的绘制与创意表达。
色彩搭配的技巧。
人物、动物的生动表现。
2. 教学重点:线条、色彩、动物、人物等基本绘画技巧的掌握。
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美术作品欣赏资料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彩色笔、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线条、色彩、动物、人物等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
2. 教学新课(15分钟):讲解线条、色彩、动物、人物等基本绘画技巧。
举例说明,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教材中的作品为例,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
示范操作,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问题。
5. 课堂小结(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最新浙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案2. 板书内容:线条、色彩、动物、人物等基本绘画技巧。
教学难点与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彩色世界”为主题,创作一幅画。
2. 作业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带领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提高艺术修养。
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比赛,锻炼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新课中的技巧讲解与举例说明。
2024年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2篇)
![2024年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eaf55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1b.png)
2024年浙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第一单元:色彩的表现1.1 色彩的基本认识(3课时)- 呈现不同颜色的物品和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和认知不同的颜色。
- 学习了解主要颜色的名称,并通过小组讨论和画画活动来加深记忆。
- 进行色彩分类游戏,培养学生对不同颜色的辨识能力。
1.2 创意绘画活动:用色彩表达情感(2课时)- 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画笔,表达不同的情感和心情。
- 给学生提供多种材料和色彩,让他们自由选择并创作自己喜欢的作品。
-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鼓励他们用语言描述自己的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第二单元:线条的描绘2.1 线条的分类与表现(3课时)- 学习线条的基本定义和分类,如直线、曲线、斜线等。
- 观察和分析不同线条在图画中的表现作用,如直线可以表达稳定、曲线可以表达活泼等。
- 组织学生进行线条的创意绘画活动,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线条丰富自己的作品。
2.2 创意绘画活动:线条组合表现物体(2课时)-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体的外形和线条特点。
- 鼓励学生运用各种线条将物体描绘出来,培养他们对物体形象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 组织学生进行线条表现物体的绘画活动,展示并评价他们的作品。
第三单元:形状的表现3.1 图形的简单认识与分类(3课时)- 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基本图形,如线、圆、三角形、矩形等,并进行分类。
- 进行形状分类游戏,巩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辨识能力。
- 创意绘画活动:学生可利用不同图形素材拼贴创作,表现自己喜欢的物品或场景。
3.2 刚性和柔性形状的表现(2课时)- 学习了解刚性和柔性形状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 观察并分析物体的外形和形状特征,鼓励学生用刚性或柔性的线条来表现物体。
- 组织学生进行刚性和柔性形状的绘画活动,展示并评价他们的作品。
第四单元:空间的创造4.1 平面与立体的认识(3课时)- 学习了解平面和立体的基本概念和区别,并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平面和立体物体。
- 进行平面图形的剪纸活动,培养学生对平面和立体空间的感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市乌山小学儒江名城港湾分校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美术学科第六册
电
子
教
学
设
计
方
案
班级:三年(1、3)班
执教者:卓苗苗
2015 年 3 月
课题1、灯彩辉映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挂彩灯的含义,知道制作灯饰的一般步骤。
2、学习制作彩灯的方法,能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制作技巧及综合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细致、耐心的品质
教学重点:利用各种材料制作彩灯。
教学难点:巧妙利用各种材料,使彩灯更漂亮、更有吸引力。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设计彩灯的工具材料。
(教师)彩灯、范作、图片、录像等。
教学过程
1、猜谜引入,吸引注意。
(1)教师出示谜语(有关大公鸡或莲花等)。
(2)学生猜后,结合谜语文字出示彩灯让学生观察。
(3)引出课题:灯彩辉映。
2、观看录像,走向生活。
(1)观看各种各样的彩灯及灯彩辉映的热闹场面。
(2)请学生说说看后的感受。
(3)交流生活中看到的彩灯的造型特点及蕴含的含意。
(4)教师小结。
3、欣赏范作,加强体验。
(1)学生欣赏范作。
(2)讨论范作:造型种类、艺术价值、制作方法、创意等。
(3)教师小结。
4、探讨做法,学生实践。
(1)结合以前的知识,进行灯型设计。
(2)创作建议:可同桌或小组合作设计;选用各种合适的材料制作;设计的彩灯要观
赏性强、漂亮、有趣。
(3)学生进行制作。
6、作业讲评,课外拓展。
(1)师生共同评价作业。
(2)参观有关灯展,同时查找有关彩灯的资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制作灯具的材料。
(教师)彩灯、录像。
教学过程
1、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1)学生提出有关创作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2)教师提示注意点:设计图完善;材料的优化组合;创意;安全、时间控制等(学生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彩灯)。
2、交流作品,展示创意。
(1)学生展示作品。
(2)分析作品的创意。
(3)教师总结评价。
3、修改作品,力求完善。
(1)根据原有的设计做相应的修改。
(2)思考:怎样使彩灯漂亮起来?
4、举办展览,拓展主题。
(1)收集一些谜语挂在灯上。
(2)灯谜会,学生观摩、猜谜。
(此活动可以与班队、儿童节等活动结合起来,也可以再独立安排一课时,看情况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