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钻孔桩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钻孔灌注桩在钻孔和灌注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在钻孔和灌注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作者:宗学军来源:《卷宗》2012年第01期一、钻孔过程中易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1、护筒冒水护筒外壁冒水,严重的会引起地基下沉、护筒倾斜和移位,造成钻孔偏斜,甚至无法施工。
造成原因:埋设护筒的周围土不密实,或护筒水位差太大,或钻头起落时碰撞。
防治措施:在埋筒时,坑地与四周应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层夯实。
在护筒的适当高度开孔,使护筒内保持1.0-1.5m的水头高度。
钻头起落时,应防止碰撞护筒。
发现护筒冒水时,应立即停止钻孔,用粘土在四周填实加固,若护筒严重下沉或移位时,则应重新安装护筒。
2、孔壁坍陷钻进过程中,如发现排出的泥浆中不断出现气泡,或泥浆突然漏失,则表示有孔壁坍陷迹象。
造成原因:孔壁坍陷的主要原因是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周围未用粘土紧密填封以及护筒内水位不高。
钻进速度过快、空钻时间过长、成孔后待灌时间过长和灌注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孔壁坍陷。
防治措施:在松散易坍的土层中,适当埋深护筒,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使用优质的泥浆,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安放要对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接长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
成孔后,待灌时间一般不应大于3小时,并控制混凝土的灌注时间,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尽量缩短灌注时间。
3、缩颈缩颈即孔径小于设计孔径。
造成原因:塑性土膨胀。
防治措施:采用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
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在成孔一段时间内,孔壁形成泥皮,则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
或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刀片,在钻进或起钻时起到扫孔作用。
如出现缩颈,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
4、钻孔偏斜成孔后桩孔出现较大垂直偏差或弯曲。
造成原因:钻机安装就位稳定性差,作业时钻机安装不稳或钻杆弯曲所致;地面软弱或软硬不均匀;土层呈斜状分布或土层中夹有大的孤石或其它硬物等情形。
钻孔灌注桩灌注水下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钻孔灌注桩灌注水下混凝土。
《I●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马彦红(辽宁省交通工程公司辽宁沈阳110166)[摘要】钻孔灌注桩水下砼灌注中堵管、导管漏水、钢筋笼上浮、夹泥和断桩等常见质量问夏,提出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关键词】桥梁工程钻孔桩水下砼灌注质量问题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20075-01钻孔灌注桩在桥梁工程中广泛使用,工艺日趋完善,灌注水下砼是成桩的关键环节,但往往因施工工艺不当,断桩、堵管、夹泥等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因此,运用科学实用的砼灌注工艺确保工程质量显得极为重要。
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一些灌注水下砼时的质量缺陷,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一、导f进水首批灌注砼时,孔内泥浆从导管下口进入导管;灌注中,导管接头处进水;提升导管过量.泥浆从导管下口涌入导管等现象。
导管进水,轻者造成桩身砼离析,轻度夹泥;重者产生桩身砼有夹层或发生断桩事故。
(一)预防措施(1)确保首批灌注的砼总量,满足导管被埋深≥1m的需要。
此时导管下口距孔底一般不超过0.4皿。
(2)提升导管前,用深锤测砼表面深度,控制导管提升高度,始终将导管底口埋于已灌入砼面下≥2m。
(3)下导管前,导管进行试拼及水密性、承压性和接头抗拉强度的试验.检查其轴线是否在一条直线上。
各节导管应从下而上依次编号,并标示累计长度.入孔拼装时,各节导管的编号及编号所在的圆周方位.应与试拼时相同,不得错、乱或编号不在一个方向.(4)首灌砼后要保持砼连续灌注.尽量缩短间隔时间。
当导管内砼不饱满时.应徐徐灌注,防止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二)处理方法首灌底口进水和灌注中导管提升过量进水,一旦发生,停止灌注。
利用导管作吸泥管,用空气吸泥机,将已灌注的砼全部吸出.针对发生原因.予以纠正后,重新灌注砼。
:、墙■导管己提升很高.导管底口埋入砼近l m.但灌注在导管中的砼仍不能涌翻上来造成灌注中断,易在中断后再灌注时形成高压气囊,严重时发展为断桩。
钻孔灌注桩水下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一
33 5—
工 程科 技 { ;I
科 蠢
钻孔灌注桩水下施工中常见质量问 题及防治措施
李 莉
( 宁省 公 路勘 测设 计公 司, 宁 沈 阳 10 6 ) 辽 辽 1 16
摘 要: 论述 了钻孔 灌注桩在钻孔和水下灌注两个阶段 施工中常见的质量 问题和 防治措施。 关 键 词 : 注桩 ; 量 ; 施 灌 质 措 钻 孑灌 注 桩广 泛应 用 于 桥 梁工 程 中 , 由于 均匀着地 ;安装钻机时要求转盘中心与钻架上起 L 但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 吊滑轮在同一轴线 ,钻杆位置偏差不大于 2 c 。 0m 工过程无法直接观察 ,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 在不均匀地层中钻孔时 , 采用 自重大、 钻杆刚度大 收。 施工中的任何—个环节出现问题 , 都将直接影 的钻 机 。进 入 不均 匀地 层 、斜状 岩 层或 碰 到孤 石 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甚至给投资者造成 巨 时, 钻速要打熳档。另外安装导正装置也是防止孔 可提起钻头 , 大经济损失和不 良社会影响。必须防治在钻孔过 斜的简单有效的方法。钻孔偏斜时 , 程 中及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巾经常出现的施工质 上下反复扫钻几次, 以便削去硬土 , 如纠正无效 , 应 于孔 中局部 回填 粘土 至 偏孑 处 0 以上 , 新 L 5m 重 量问题 , 保质、 保量地完成桩基施工任务。 1 钻孔过程L 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 钻 进 。 1 | 施 1 底沉 渣量 过多 5桩 造成原因: L 清 不干净或未进行二次清孔 ; 泥 1 护筒冒水 . 1 护筒外壁冒水 ,严重的会引起地基下沉, 护 浆 比重过小或泥浆注人量不足而难 于将沉 渣浮 简倾斜和移位, 造成钻孑 偏斜 , L 甚至无法施工。 起; 钢筋笼 吊放过程中, 未对准孑位而碰撞孔壁使 L 造 成 原 因 : 设 护 筒 的 周 围 土不 密 实 , 护 泥土坍落桩底 ; 埋 或 清孔后 , 待灌时间过长 , 致使泥浆 筒 水位 差太 大 , 头起 落时 碰撞 。 或钻 沥积 。 防 治措 施 : 成孔 后 , 头提 高 孔 底 1 ~ 0m, 钻 02c 防 治 措施 : 埋 简 时 , 地 与 四周 应 选 用 最 在 坑 佳 含 水量 的粘 土分 层夯 实 ;在 护筒 的适 当高度 开 保 持慢 速 空 转 ,维 持 循 环清 孔 时 间不 少 于 3 O分 孔, 使护筒 内保持 1 . B 的水 头高度 ; 0~1 i n 钻头起 钟。采用性能较好的泥浆 ,控制泥浆 的比重和粘 落时 , 防止碰撞护简 ; 应 发现护简 冒水时 , 应立即 度 , 不要用清水进行置换。钢筋笼吊放时 , 使钢筋 停止钻孔 , 用粘土在四周填实加固。 若护筒严重下 笼的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 , 避免碰撞孔壁 。 可采 沉或移位时 , 则应重新安装护简。 用 钢筋 笼 冷压 接 头 工 艺 加快 对 接 钢筋 笼 速 度 , 减 少空孔时间 , 从而减!沉渣。下完钢筋笼后 , ! 检查 1 2孔壁坍陷 钻进过程 中, 如发现排 出的泥浆 中不断出现 沉渣量 , 如沉渣量超过规范要求 , 则应利用导管进 气泡 , 或泥浆突然漏失 , 则表示有孔壁坍陷迹象。 行二次清孑 ,直至孑 口返浆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 L L 造成原因:孔壁坍陷的主要原 因是土质松 合规范要求。 开始灌注混凝土时, 导管底部至孑 底 L 散, 泥浆护壁不好 , 护筒周围未用粘土紧密填封以 的距 离 宜为 3 4 mm,应 有 足 够 的混 凝空钻时间过 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 1 m以上, . 0 以 长、成孔后待灌时问过 长和灌注时问过长也会引 利用混凝土的巨大冲击力溅除孔底沉渣,达到清 起孔壁坍陷 。 除孔底 沉 渣 的 目的 。 防治措施 : 在松散易坍 的土层 中, 适当埋深 2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的施工质量 问 护筒 , 用粘土密实填封护筒四周 ; 使用优质的泥 题及 防治措 施 浆, 提高泥浆的比重和牯度 ; 保持护筒内泥浆水位 21 .卡管 高于地下水位。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 水中灌注混凝土过程巾 ,无法连续进行灌注 形, 安放要对准孔位 , 避免碰撞孔壁 ; 钢筋笼接长 混 凝土 的现 象 。 时要加快焊接时间,尽可能缩短沉放时间。成孔 造成原因: 初灌时, 隔水栓堵管 ; 混凝土和易 后, 待灌时问一般不应大于 3 小时, 并控制混凝土 性 、流动性差造成离析 ;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过 的灌注时间 , 在保证施工质量的情况下, 尽量缩短 大 ; 各种机械故障引起混凝土浇筑不连续 , 在导管 灌 注 时间 。 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卡管 ; 导管进水造成混凝土离 1 _ 3缩颈 析等。 缩 颈 即孔径 小 于 1 径 。 孑L 防治措施 :使用的隔水栓直径应与导管内径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工程中的常用桩型,因其承载能力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建筑、桥梁、港口等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施工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如桩位偏差、孔壁坍塌、桩身缩径、桩身夹泥、断桩等,这些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还会增加工程的成本和工期。
因此,有必要对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
一、桩位偏差桩位偏差是指灌注桩的实际桩位与设计桩位之间的偏差超出了规范允许的范围。
造成桩位偏差的主要原因有:测量放线不准确、桩机就位不精确、施工过程中桩身倾斜等。
预防措施:1、在施工前,应采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对桩位进行准确放线,并设置好控制桩和保护桩,定期对控制桩进行复核。
2、桩机就位时,应确保桩机的水平度和垂直度,调整桩机的支撑点,使桩机平稳牢固。
3、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桩身的垂直度,发现倾斜及时纠正。
二、孔壁坍塌孔壁坍塌是指在钻孔过程中,孔壁土体失去稳定性,向孔内坍塌。
孔壁坍塌不仅会影响成孔质量,还可能导致埋钻、卡钻等事故。
造成孔壁坍塌的主要原因有:地质条件不良、泥浆性能差、钻进速度过快、孔内水位过低等。
预防措施:1、在施工前,应详细了解地质情况,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
2、制备性能良好的泥浆,控制泥浆的比重、粘度和含砂率,以提高泥浆的护壁能力。
3、控制钻进速度,避免钻进速度过快对孔壁造成扰动。
4、保持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15m 以上,以增加孔内静水压力,防止孔壁坍塌。
三、桩身缩径桩身缩径是指灌注桩在某一部位的桩径小于设计桩径。
造成桩身缩径的主要原因有:地质条件不良、泥浆性能差、拔管速度过快等。
预防措施:1、对于容易产生缩径的地质条件,如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等,应采取加大钻头直径、增加泥浆比重等措施。
2、优化泥浆性能,提高泥浆的护壁能力,减少孔壁土体的变形。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及处理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的预防及处理目前桩基础特别是水下灌注桩基础在我国应用广泛,而在采用该工艺施工中有可能因受各种因素或不可预见因素的干扰而影响最终的成桩质量。
对此,施工中务必不可掉以轻心。
下面我简单叙述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可采取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成孔质量问题1.1孔壁坍塌产生原因:护壁泥浆密度太小。
孔内泥浆浆液面高度不够或孔内出现承压水,降低了静水压力。
护筒埋深过浅,下端孔壁坍塌。
在流塑状岩土类土及流砂层中钻进时,进尺速度太快或悬停空钻时间过长,转速又快。
浅表层未处理净的混凝土块随钻而下等因素是造成孔壁坍塌的主要原因。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根据不同的地层岩性,控制使用好泥浆指标。
在回填层、松软层及流砂层中钻进时,严格控制钻速,必要时,人工造浆和原土造浆结合使用。
地下水位过高时,应升高护筒,加大水头。
地下障碍物处理时,残留的混凝土块一定要清除干净。
孔壁坍塌严重时,应记住坍塌位置,将砂的粘土的混合物回填至坍段以上1~2m位置,捣实后重新钻进。
1.2缩径产生原因:桩孔缩径是由于塑性土层的应力释放膨胀或吸水膨胀而造成的。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钻头须有保径装置,钻头直径应满足成孔直径要求,钻头的磨损程度应经常检查并给予恢复。
易缩径段地层钻进时,可适当提高泥浆的粘度。
遇缩径发生,对缩径部位可采用上下反复冲孔的办法来扩大孔径。
1.3桩孔偏斜产生原因:桩架不稳,钻机底座倾斜,钻杆弯曲,钻头、钻杆接头拧劲不顺直,土层软硬不均。
钻进中遇地下障碍物侧向挤压钻具影响,都会使桩孔成孔出现偏斜。
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保持施工场地平整,钻机安装机架稳固,成孔前对机架进行调整,并注意在成孔过程中定时检查和校正。
不使用弯曲的钻具。
在坚硬土层中钻进不强行加压,应吊住钻杆,控制钻进速度,用低速进尺,对地下障碍物预先处理干净,对已偏斜的钻孔,控制钻速,慢速上下提升、下降往复扫孔纠偏。
2、钢筋笼安装质量问题2.1钢筋笼安装与设计标高不符产生原因:堆放、起吊、运输时没有严格按要求操作造成钢筋笼变形。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
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摘要:重点介绍了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中堵管、导管漏水、钢筋笼上浮、混凝土离析、夹泥和断桩等常见质量问题,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关键词:桥梁工程;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质量问题;预防措施钻孔桩以其适应性强,造价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港口及高层建筑等工程。
钻孔灌注桩灌注施工中产生诸如堵管、断桩等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不仅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而且会延误工期,影响进度。
为此,针对钻孔桩水下混凝土灌注中的常见问题,结合多年来的工程施工实践经验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同仁们参考。
1 堵管分开始灌注时堵管和灌注过程中堵管两种情况。
1.1 开始灌注时堵管开始灌注时堵管,指首盘混凝土灌注即堵管,其原因主要有隔水塞被卡住和漏斗底部混合料产生离析,致混凝土无法下落两种情况。
为预防初灌时堵管需采取以下措施:1.1.1 钻孔桩灌注前对导管进行试探,检查导管的垂直度,并进行导管过球试验。
1.1.2 首盘混凝土拌和适当多掺加水泥和细骨料,确保首盘混凝土的和易性,另外在灌注漏斗内洒水润湿,以利混凝土顺利下落。
1.1.3 精确计算导管底口与孔底之间距离以控制在30~50cm为宜,太小容易堵管,太大则无法保证初灌导管埋深。
1.2 灌注过程中堵管灌注过程中堵管,主要由于混凝土和易性太差、离析;石子粒径过大;有大的异物(如受潮水泥结块等);埋管太深;导管直径太小;灌注时间太长或两盘混凝土间隔时间过长所致。
为预防灌注过程中堵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2.1 合理组织,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同时确保混凝土连续灌注,不要因吃饭等原因而间断灌注。
1.2.2 采用强制拌和机拌和。
严格按配合比施工,保证混凝土拌和时间,缩小混凝土运距,或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确保灌注的混凝土无离析和泌水现象。
宜掺加缓凝减水剂,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8cm~22cm。
1.2.3 砂、石应严格过筛。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B RIDGE&TUNNEL桥梁隧道完成后进行,也可以在预压期和沉降值达到一定要求后进行,工期控制方面较为灵活。
但施工中应注意的是,台前应有不少于3~5米长度的反预压(高路堤取上限,低路堤取下限),同时可作为钻机平台使用。
护筒不宜短于2.5米,且在开钻初用高稠度泥浆在路基填土范围封闭孔壁,防止泥浆对路基填料的污染,并控制钻机速度。
本文介绍的三种施工模式,可根据施工中的具体情况予以参考。
一般来讲,填土较低的区段,采用先施工桥台后预压期的模式效果较为理想;填土较高的地段,待预压期和沉降值达到一定要求后再施工桥台较为安全。
另外,还要根据预压的要求、工点是否位于关键线路、施工力量安排是否可行、结构上有无加强措施以及当地政府有关要求等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落实。
在施工过程中,尤其要加强桥头路基沉降和结构物变形的观测,避免对结构物产生破坏。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公路养护工程公司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一般在水下进行,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施工过程中的成孔、灌注不能得到实质性的辨认。
一旦施工过程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工程工期,甚至会给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通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量测,分析和解决施工中质量通病显得尤为重要。
护筒移位,造成钻孔偏斜造成原因是护筒周围的土不密实或护筒高出水面的高度不足;开钻时,钻头起落碰撞护筒。
防治措施是在埋设护筒时,应采用粘质土并分层夯实。
护筒的高度要高出周围的水面1.0~2.0m,护筒周围的回填土要至护筒下约10cm处,以保证周围土体的稳定;钻头起落时,要严防碰撞护筒。
孔壁坍陷如发现排出的泥浆中,不断有气泡出现或泥浆突然漏失,即表示有孔壁塌陷迹象。
造成原因:(1)孔壁周围土质松散,泥浆护壁不好,护筒内泥浆水位偏低,护筒周围未用粘土密实填封;(2)雨天施工时,未做好防排水工作,以至泥浆池或护筒被雨水淹没;(3)钢筋笼碰撞孔壁;(4)钻进速度过快,空钻时间太长,成孔后待灌注时间和灌注时间过长等原因。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一、坍孔1、现象钻孔桩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孔壁坍落,造成孔底积泥,孔深不足。
2、原因分析⑴挖埋式护筒底部与四周粘土夯填不密实,护筒底部埋设在砂类等透水层中或杂填土等易坍地层中.⑵钻孔桩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孔内水位高度不够,低于地下水位,不足以平衡水头压力。
⑶当钻至砂类等强透水层时,泥浆补给不足引起孔内水位急剧下降.⑷出现较强承压水时,易导致孔底翻砂与孔壁坍塌。
⑸钻孔附近有较大得振动或成孔后附近地面载重量过大。
⑹泥浆比重偏小。
⑺成孔速度过快,尤其就是钻至砂类等强透水层时,在孔壁上来不及形成泥膜保护层。
⑻在吊放钢筋笼时,钢筋笼不垂直,下放时碰撞了孔壁或破坏了孔壁泥膜。
⑼工序安排不合理,成孔后不能及时灌注混凝土,造成成孔与灌注间孔得静置时间过长。
3、预防措施⑴埋设护筒时,严格按交底要求操作,对护筒直径外60cm范围内得杂填土进行换填,换填深度至原状土层下10~20cm.换填采用粘土,每20cm一层,采用气夯进行分层夯实,夯填得密实度要求同台背填土得要求一致。
夯填时,应在护筒四周对称均衡地进行,防止护筒变形或位移,夯填应密实不渗水.⑵孔内水位必须稳定地高出孔外地下水位1、0m以上,并不得低于护筒底部,同时,可随时调节补充孔内水位。
泥浆泵等钻孔配套设备能量应有一定得安全系数,并应有备用设备,以应急需.⑶施工通道得布置应离孔位有2、0m以上得距离,尤其就是地表下有淤泥质粘土之类得软弱土层时更应注意,安排钻进设备及灌注设备时也应充分考虑这一点。
⑷应根据不同土层采用不同得泥浆比重,易坍地层采用比重较大得泥浆.⑸应根据不同得土层采用不同得钻进速度,如在砂性土或含少量卵石土层中钻进时,可用一或二档钻速,并控制进尺.在地下水位较高得粉砂中钻进时,宜采用低档慢速钻进,同时加大泥浆比重与提高孔内水位。
⑹钢筋笼得吊放,应保证垂直。
在钢筋笼下放时应保持钢筋笼位于孔位中心,避免碰坍孔壁。
钢筋笼下放速度不应过快,同时应人工配合保证钢筋笼位于孔位中心。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控制措施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质量控制措施一、质量通病与质量控制措施常见质量通病(一)1、通病名称:孔斜2、产生原因:○1地质原因:相邻两种地层的硬度相差较大,钻头在软层一边进尺速度较快,在硬岩层一边进尺速度较慢,从而在钻头底部形成进尺速度差,导致钻头趋向软地层方向。
②设备因素:如提吊中心、转盘中心、孔中心不在同一铅垂直线上,钻杆刚性差,钻进过程中钻机发生平面位移或不均匀沉降。
③操作不当,钻进参数不合理。
3、预防措施:○1必须使钻进设备安装符合质量要求;②根据准确的地质柱状图选择钻进工艺参数;③通过软硬不均地层时采用轻压慢转;④钻进砂层时要特别注意控制泥浆性能及钻头转数。
4、处理措施:将扫孔纠斜钻头下到偏斜值超过规定的孔深部位的上部,慢速回转钻具,并上下反复串动钻具。
下放钻具时,要严格控制钻头下放速度,借钻头重锤作用纠正孔斜。
常见质量通病(二)通病名称:掉钻及孔内遗落铁件产生原因:○1由于孔斜或地层极度软硬不均造成剧烈跳钻,致使钻杆螺栓或刀齿脱落。
②钻杆扭断。
③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将施工工具遗落孔内。
预防措施:○1避免孔斜。
②根据钻进情况定时提钻检查, 重点检查加重杆管壁及钻杆上下法兰。
③维护孔壁的稳定及保持孔底清洁是处理孔内事故的必要前提,因此保持泥浆性能是关键。
同时,作好孔口的防护工作,避免向孔内掉入铁件。
④准确记录孔内钻具的各部位部件。
处理措施:○1首先准确判断掉钻部位,并据此制定正确的打捞方案,一般采用偏心钩、三翼滑块打捞器打捞的方法进行打捞。
②在打捞过程中,杜绝强拔强扭,以避免扩大事故。
③打捞上来后,要妥善固定在孔口安全部位,方能松脱打捞工具。
④对于孔内遗落的铁件,采用LMC-120电磁打捞器打捞(其水中吸重达5t)。
⑤分析事故产生原因,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事件。
常见质量通病(三)1、通病名称:扩孔、塌孔、缩孔、糊钻2、产生原因:○1砂层钻进泥浆性能差(如粘度太小、含砂量大等),不能起到护壁作用。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防治
四、基桩的质量检验标准
一、现场钻孔灌注桩钻孔施工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
(一)钻进中坍孔 1.现象:在钻孔过程中,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见钻头进尺, 就显示坍孔。 2.危害:使钻孔无法正常进行。易造成掉钻、埋钻事故。 3.原因分析: 护筒埋置太浅,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变软,孔口坍塌造 成护筒漏水形成坍孔。
•
(二)钻孔偏斜
•
1.现象:现场钻成的的桩孔,垂直桩不竖直,斜桩斜度不符要 求的标准。或桩位偏离设计桩等 2.危害 :使灌注桩施工时钢筋笼难吊入,或造成桩的承载力小 于设计要求,或使冠梁轴线难于与桩吻合相接。 3.原因分析: (1)钻孔中遇有较大孤石或探头石,地下有建筑垃圾层。
•
• •
•
(2)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处钻进,或在 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
5、防治方法: (1)在偏斜处用钻头上下反复扫孔,使孔正直。
• • • •
(2)偏孔时,应回填砂砾石和黄土,待沉积密实后 再钻进。
(三)缩孔
• • •
1.现象:孔径小于设计孔径。 2.危害:产生钢筋笼的混凝土保护层过小及降低桩承载力的质量问题。 3.原因分析:
•
(1)钻具焊补不及时,严重磨损的钻头往往钻出比设计桩桩径稍 小的孔。
(2)钻进地层中有软塑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
•
•
4、预防措施:应经常检查钻具尺寸,及时补焊或更换钻齿。有软 塑土时,注意施工区域内不得有水流入,保持干燥。
5、防治方法:采用钻具上、下反复扫孔的方法来扩大孔径。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防治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防治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承载结构,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
了解这些通病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一、钻孔灌注桩常见质量通病1、孔壁坍塌孔壁坍塌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其主要原因包括:地质条件不佳,如土层松散、地下水位过高;护壁泥浆性能差,未能形成有效的护壁;钻进速度过快或空钻时间过长;施工操作不当,如提钻时碰撞孔壁等。
2、桩孔偏斜桩孔偏斜会导致桩身倾斜,影响桩的承载能力。
造成桩孔偏斜的原因可能有:钻机安装不平或钻进过程中发生不均匀沉降;钻孔中遇到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钻进时,钻头受力不均等。
3、缩径缩径是指桩孔直径小于设计桩径。
这通常是由于在塑性土或软土层中钻进时,钻进速度过快,泥浆护壁未能及时形成,导致土层向孔内挤压;或者在成孔后,放置时间过长,孔壁土体发生蠕变而引起。
4、钢筋笼上浮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钢筋笼可能会上浮。
主要原因有: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导致混凝土对钢筋笼的上浮力大于钢筋笼自重;钢筋笼固定不牢固;混凝土初凝时间短,流动性差等。
5、断桩断桩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最严重的质量问题之一。
其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如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导管堵塞、导管拔出混凝土面、混凝土供应中断等,导致桩身混凝土不连续。
6、桩底沉渣过厚桩底沉渣过厚会降低桩端承载力。
造成桩底沉渣过厚的原因可能是清孔不彻底,泥浆比重过小或清孔时间不足;或者在灌注混凝土前,孔底又有新的沉渣产生。
二、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1、孔壁坍塌的防治(1)在施工前,详细了解地质情况,对于不良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预处理措施,如加固地层、降低地下水位等。
(2)根据地层情况,合理配制护壁泥浆,控制泥浆的比重、粘度和含砂率等指标,确保泥浆具有良好的护壁性能。
(3)控制钻进速度,尤其是在松散土层和易坍塌地层中,应适当减慢钻进速度;避免空钻时间过长。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防治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与防治一、协议方信息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引言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基础工程中的常见施工技术,具有承载能力高、适应性强等优点。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质量通病,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
为了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特制定本协议,对钻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进行明确和规范。
三、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11 孔壁坍塌111 表现:在钻孔过程中,孔壁突然坍塌,泥浆水位急剧下降,孔内出现大量塌落的泥土和石块。
112 原因:泥浆比重不够或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无法有效护壁。
护筒埋置深度不够,护筒周围未用黏土填实。
钻进速度过快,护壁形成时间不足。
在松散砂层中钻进时,进尺速度过快或停在一处空转时间过长。
12 桩孔偏斜121 表现:成孔后,桩孔中心线偏离设计桩位中心线。
122 原因:钻孔中遇到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
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处钻进,钻头受力不均。
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
13 缩颈131 表现:桩身局部直径小于设计直径。
132 原因:塑性土膨胀。
在含水量大的黏性土中钻进速度过快。
14 钢筋笼上浮141 表现: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笼向上移动。
142 原因:混凝土灌注速度过快,向上的冲击力使钢筋笼上浮。
钢筋笼未固定牢固。
15 断桩151 表现:桩身混凝土在某一部位出现不连续或断开的现象。
152 原因:灌注过程中发生导管堵塞,未能及时处理。
混凝土灌注时间过长,首批混凝土已初凝。
灌注过程中发生坍孔,未及时处理。
四、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21 孔壁坍塌的防治211 选用优质泥浆,控制泥浆比重和性能指标。
212 增加护筒埋置深度,护筒周围用黏土填实。
213 控制钻进速度,尤其是在松散砂层中应适当减慢钻进速度。
22 桩孔偏斜的防治221 遇到孤石或探头石时,应采用低冲程冲击或回填片石、卵石等,将其挤入孔壁。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
浆, 控制泥浆 的 比重和粘度 , 不能用清水进行 置换 ; 钢筋 笼 吊放 时 , 使 钢 筋 笼 的 中心 与桩 中 心保 持 一 致 , 免 碰 务 避 撞 孔壁 ; 清孔 后 , 灌 时 间 过 长 , 使 泥浆 沉积 。 待 致 开始 灌 注
混凝土 时 , 导管底部 至孔底 的距 离宜为 3 ~0ml 应有 0 4 i, l 足 够 的混 凝 土 储 备 量 , 导 管 一次 埋 人 混 凝 土 面 以下 1 使 . 0 以利 用 混 凝 土 的巨 大 冲击 力溅 除孔 底 沉 渣 , 到 达 足够水头高。 制订 专项 吊装方案 , 并排专人 盯防 , 吊放钢 m 以上 , 筋笼 时 , 对准 孔 中心 , 应 并竖 直 插 入 。 清除孔底沉渣的 目的。 ②缩 颈 。一 般 是 主 要 由于桩 周 土 体 在 桩 体 浇 注 过 程 ⑥ 灌 注 混 凝 士 时 坍孔 。 浇筑 施 工 时 , 发 现 护 简 内 在 若 随即骤 降并 冒出气泡 , 为坍 中产 生 的膨 胀 造 成 。 对 这 种 情 况 , 采 用 优 质 泥 浆 , 针 应 降 泥浆水位忽然上升溢出护筒 ,
造 成 导 管 堵 塞 。 灌 注 混 凝 土 的坍 落度 宜 在 1 2 c 之 防措 施 , 于 施 工 具 有 较 好 的 指 导 意 义 。 外 , 需 要 借 8~ 2m 对 此 还 间; 由于灌 注时间持续过长 , 最初 灌注的混凝土 已初凝 , 鉴 国内外先进 的灌注桩施工经验 ,对施 _ 巾可能 出现的 T 增 大 了管 内混 凝 土 下 落 的 阻力 , 混 凝 土 堵 在 管 内 。 证 质 量 问题 进 行 分 析 ,提 前 预 防 ,为 建 设 精 品 工 程 提 供 借 使 保 混凝土的连续灌注 , 中断灌注不应超过 3 i。 0rn a 鉴。 ⑤ 桩 底 沉 渣 量 过 多 。施 工 中发 生 桩 底 沉 渣 的 主要 原 因及 处理 的措 施 如下 : 底 的沉 渣 过 多 , 工 中应 保 证 灌 参 考 文 献 : 桩 施 注 桩成 孔 后 , 头提 高 孔 底 l ~2 保 持 慢 速 空转 , 钻 0 0c m, 维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对策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对策简介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但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质量通病以下是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1. 土壤坍塌在进行钻孔时,土壤可能发生坍塌,导致桩孔失稳。
这会影响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钻孔下沉施工过程中,钻孔可能发生下沉,导致桩的竖向位移超标。
这可能会损害桩体的承载能力。
3. 灌注混凝土不均匀在灌注混凝土时,可能会出现混凝土流动不均匀的情况,导致桩的强度分布不均匀。
这会影响桩的整体承载能力。
4. 锚固力不足钻孔灌注桩应具备一定的锚固力,使桩能够牢固地连接于地基深处。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锚固力不足的情况,导致桩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预防对策为了避免上述质量通病的出现,可以采取以下预防对策:1. 施工前充分勘察在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土质检测,了解地层情况。
这有助于准确评估施工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2. 使用支护措施在钻孔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如钻孔衬套、液压支撑等,以防止土壤坍塌和钻孔下沉的发生。
3. 确保混凝土质量在灌注混凝土前,进行混凝土的试验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并在灌注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振捣、均匀灌注等,以保证混凝土流动均匀。
4. 确保锚固力在施工桩时,严格控制桩的沉入深度,确保桩底部达到足够的承载层。
并采取适当的锚固措施,如预埋钢筋、注浆等,以增强桩的锚固力。
总结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对策包括进行充分勘察、使用支护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和锚固力。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稳定性。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的成因及其预防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的成因及其预防钻孔灌注桩是一种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质量问题对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将介绍钻孔灌注桩常见的质量通病成因及其预防措施。
1. 桩身强度不合格成因:桩身强度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施工过程中水灰比过大、拌和时间过长等。
预防措施: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包括合适的水灰比和适量的水泥掺量。
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控制拌和时间,确保混凝土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对拌合物进行适时监测,以及控制适当的施工环境温度和湿度。
2. 桩长不足成因:桩长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土层承载力未达到要求,二是在施工过程中未掌握好钻进深度。
预防措施:在进行设计时,必须对钻孔灌注桩所承受的荷载和地层的特点进行充分了解,对于沉积层厚度、质地、荷载要求等要进行合理的评估。
控制好施工过程中的钻进深度,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3. 桩灌注不密实成因:桩灌注不密实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施工过程中注浆浆体不均匀,二是注浆量不足。
预防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注浆浆体的均匀性,采用适当的压力和流量,控制注浆的速度和时间。
在进行注浆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孔眼周围的液位变化,合理控制注浆量。
4. 桩身变形成因:桩身变形的原因主要是桩体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和刚度。
预防措施:在进行设计时,必须充分了解桩体所承受的荷载和地层特点,合理进行设计。
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好钻孔灌注桩工艺,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确保桩体强度和刚度。
5. 桩顶与地表不平齐成因:桩顶与地表不平齐的原因主要是施工过程中没有正确控制钻进深度。
预防措施:在施工前,要进行充分的勘察和测试,确保对地层情况准确了解。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钻孔灌注桩的钻进深度,确保桩顶与地表平齐。
同时,在桩顶与地表不平齐的地方,进行合理的填充和修复。
总结: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的成因主要有混凝土强度不合格、桩长不足、桩灌注不密实、桩身变形和桩顶与地表不平齐等。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成孔过程采用就地造浆或制备泥浆护壁,以防止孔壁塌。
一、灌注过程操作不当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 由于停电或其他原因浇灌混凝土不连续,间断一段时间后,隔水层混凝土凝固形成硬壳,后续的混凝土下不去,只好拔出导管,一旦导管下口离开混凝土面,泥浆就会进入管内形成断桩。
如果采用加大管内混凝土压力的方法冲破隔水层,形成新隔水层,老隔水层的低质量混凝土残留在桩身中,形成桩身局部低质混凝土;2. 对于有泥浆护壁的钻(冲)孔灌注桩,桩底沉渣及孔壁泥皮过厚是导致承载力大幅降低的主要原因;3. 水下浇注混凝土时,施工不当如导管下口离开混凝土面、混凝土浇注不连续时,桩身会出现断桩的现象,而混凝土搅拌不均、水灰比过大或导管漏水均会产生混凝土离析;4. 当泥浆比重配置不当,地层松散或呈流塑状,导致孔壁不能直立而出现塌孔时,或承压水层对桩周混凝土有侵蚀时,桩身就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扩径、缩径或断桩现象;5. 桩径小于600mm的桩,由于导管和钢筋笼占据一定的空间,加上孔壁和钢筋的摩擦力作用,混凝土上升困难,容易堵管,形成断桩或钢筋笼上浮;6. 对于干作业钻孔灌注桩,桩底虚土过多是导致承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当地层稳定性差出现塌孔时,桩身也会出现夹泥或断桩现象;7. 导管连接处漏水将形成断桩。
二、预防措施1. 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必须进行试成孔,以便了解地质情况、检验所用设备的性能、施工工艺等。
如测得孔径易缩或塌孔,沉渣过厚等,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或采用重新考虑成孔工艺,修改工艺操作方法;2. 桩位复测防止桩位放错或漏桩现象的出现;3. 钻杆的垂直度:钻头中心与桩位中心、护筒中心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在开钻前必须满负荷调试运转,钻孔灌注桩应采用跳打方式,防止相邻桩穿孔;4. 清孔质量控制:采用二次换浆清孔的方法.。
在一次清孔后,提出钻杆,测量孔深,抓紧时间安放钢筋笼和混凝土导管,通过混凝土导管压入清浆,进行二次清孔。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由于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应性、施工简单易操作且设备投入一般不是很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其施工过程无法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开挖验收。
施工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必须防治在钻孔过程中及水下砼灌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保质、保量的完成桩基施工任务。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钻孔灌注桩坍孔原因分析(1)陆上护筒底部和四周未用粘土填实;(2)孔内水位高度不够,不足以平衡水头压力;(3)当钻至砂层等强透水层时,水源补给不足引起孔内水位急剧下降;(4)出现较强承压水时,易导致孔底翻砂和孔壁坍塌;(5)钻孔附近的振动影响;(6)泥浆比重偏小;(7)吊放钢筋笼时碰撞了孔壁或破坏了孔壁泥膜;(8)成孔速度太快,在孔壁上来不及形成泥膜;(9)成孔后未及时浇筑砼,静置时间过长。
预防措施(1)陆上埋设护筒时,在护筒底部夯填50cm厚粘土,必须夯打密实。
放置护筒后,在护筒四周对称均衡地夯填粘土,防止护筒变形或位移,夯填密实不渗水;(2)孔内水位必须稳定地高出孔外水位1m以上,泥浆泵等钻孔配套设备应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并有备用设备,以应急需;(3)施工通道的布置离孔位一定距离;(4)钢筋笼的吊放、接长均应注意不碰撞孔壁;(5)尽量缩短成孔后至浇筑砼的间隔时间;(6)发生坍孔时,用优质粘土回填至坍孔处1m以上,待自然沉实后再继续钻进。
2、钻孔灌注桩成孔偏斜原因分析:(1)施工场地不平整,不坚实,在支架上钻孔时,支架的承载力不足,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钻杆不垂直;(2)钻机部件磨损,接头松动;(3)钻头晃动偏离轴线,扩孔较大;(4)遇有地下障碍物,把钻头挤向一侧。
预防措施(1)钻机就位时,使转盘、底座水平,使天轮的轮缘和护筒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在钻进过程中防止位移;(2)场地平整坚实,支架的承载力应满足要求,在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必须随时调整;(3)偏斜过大时,回填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钻。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一、断桩、缩径和桩身缺陷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钻杆提升速度太快,而泵砼量与之不匹配,在钻杆提升过程中钻孔内产生负压,使孔壁塌陷造成断桩,而且有时还会影响邻桩。
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一是合理选择钻杆提升速度,通常为1.8~2.4m/min,保证钻头在砼里埋深始终控制在1m 以上,保证带压提钻;二是隔桩跳打,如果邻桩间距小于5d时,则必须隔桩跳打。
二、桩头不完整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超灌砼面过低,没预留充足的超灌桩头,有时提钻速度过快也会导致桩头偏低,解决方法平整工场地时保证地面与有效桩顶标高距离不小于0.6m,桩头超灌砼不小于有效桩顶以上0.6m。
三、偏桩一般有桩平移偏差和垂直度超标偏差两种。
多由于场地原因,桩机对位不仔细,地层原因使钻孔对钻杆跑偏等原因造成。
控制措施:(1)施工前清除地下障碍,平整压实场地以防钻机偏斜;(2)放桩位时认真仔细,严格控制误差。
四、桩头质量问题1、多为夹泥、气泡、砼不足、浮浆太厚等。
2、控制措施:(1)及时清除或外运桩口出土,防止下笼时混入砼中。
(2)保持钻杆顶端气阀开启自如,防止砼中积气造成桩顶砼含气泡。
(3)桩顶浮浆多因孔内出水或砼离析造成,应超灌排除浮浆后才终孔成桩。
(4)根据监理建议以及以往施工经验,在钢筋笼施工完毕后采用3~5米的小振动棒对上部桩头进行振捣以保证其密实度。
五、钢筋笼无法沉入1、由于砼配合比不好或桩周土对桩身产生挤密作用。
2、控制措施:(1)改善混凝土配合比,保证粗骨料的级配和粒径满足要求。
(2)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并保证砼灌注量达到要求。
(3)吊放钢筋笼时保证垂直和对位准确。
六、钢筋笼上浮由于相邻桩间距太近在施工时砼串孔或桩周土壤挤密作用造成前一根桩钢筋笼上浮。
控制措施:(1)在相邻桩间距太近时进行跳打,保证砼不串孔,只要桩初凝后钢筋笼一般不会再上浮。
(2)控制好相邻桩的施工时间间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钻孔桩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时的质量通病及防治(一)导管进水1.现象:灌注桩首次灌注混凝土时,孔内泥浆及水从导管下口灌入导管;灌注中,导管接头处进水;灌注中,提升导管过量,孔内水和泥浆从导管下口涌人导管等现象。
2.危害:导管进水,轻者造成桩身混凝土离析,轻度央泥;重者产生桩身混凝土有夹层甚至发生断桩事故。
3.原因分析:(1)首次灌注混凝土时,由丁灌满导管和导管下口至桩孔底部问隙所需的混凝土总量计箅不当,使首灌的混凝土不能埋住导管下口,而是全部冲出导管以外,造成导管底口进水事故。
(2)灌注混凝土中,山于未连续灌注,在导管内产生气囊。
当又一次聚集大量混凝士拌合物猛灌,导管内气囊产生高压,将两节导管间加入的封水橡皮垫挤出,致使导管接口漏空而进水。
(3)导管拼装后,未进行水密性试验。
由于接头不严密,水从接口处漏入导管。
(4)测深时,误削造成导管提升过量,致使导管底口脱离孔内的混凝上液面,使泥水进入。
4.预防措施:(1)确保首批灌注的混凝土总方量,能满足填充导管下口与桩孔底面间隙和使导管下口首灌时被埋没深度≥1m的需要。
首灌前,导管下口距孔底一般不超过0.4m。
(2)在提升导管前,用标准测深锤(锤重不小于4kg,锤呈锥状。
吊锤索用质轻,拉力强,浸水不伸缩的尼龙绳)测好混凝上表面的深度,控制导管提升高度,始终将导管底口埋于已灌入混凝上液面下不少于2m。
(3)下导管前。
导管应进行试拼,并进行导管的水密性、承压性和接头抗拉强度的试验。
试拼的导管,还要检查其轴线是否住一条直线上。
试拼合格后,各节导管应从下而上依次编号,并标示累计长度。
入孔拼装时,各节导管的编号及编号所在的圆周方位,应与试拼时相同,不得错、乱,或编号不在一个方位。
(4)首灌混凝土后,要保持混凝土连续地灌注。
尽量缩短间隔时间。
当导管内混凝上不饱满时,应徐徐地灌注,防止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
5.治理方法:首灌底口进水和灌注中导管提升过量的进水,一旦发生,停止灌注。
利用导管作吸泥管,以空气吸泥法,将已灌注的混凝土拌合物全部吸出。
针对发生原因,予以纠正后,重新灌注混凝土。
(二)导管堵管1.现象:导管已提升很高,导管底口埋入混凝土接近1m。
但是灌注在导管中的混凝土仍不能涌翻上来。
2.危害:造成灌注中断,易在中断后灌注时形成高压气囊。
严重时,易发展为断桩。
3.原因分析:(1)由于各种原因使混凝土离析,粗骨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
(2)由于灌注时间持续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初凝,增大了管内混凝二卜下落的阻力,使混凝土堵在管内。
4.预防措施:(1)灌注混凝土的坍落度宜在18~22cm之间。
并保证具有良好和易性。
在运输和灌注过程中不发生显著离析和泌水。
(2)保证混凝土的连续灌注,中断灌注不应超过30min。
5.治理方法:灌注开始不久发生堵管时,可用长杆冲、捣或用振动器振动导管。
若无效果,拔出导管,用空气吸泥机或抓斗将已灌入孔底的混凝土清出。
换新导管,准备足够储量混凝土,重新灌注。
(三)提升导管时,导管卡挂钢筋笼1.现象:导管提升时,导管接头法兰盘或螺栓挂住钢筋笼,无法提升导管。
2.危害:使灌注混凝土中断,易诱发导管堵塞。
易演变成断桩、埋导管事故。
(1)导管拼装后,其轴线不顺直,弯折处偏移过大,提升导管时,挂住钢筋笼。
(2)钢筋笼搭接时,下节的主筋摆在外侧,上节的主筋在里侧,提升导管时被卡挂住。
钢筋笼的加固筋焊在主筋内侧,也易挂在导管上。
(3)钢筋笼变形成折线或者弯曲线,使导管与其发生卡、挂。
4.预防措施:(1)导管拼装后轴线顺直,吊装时,导管应位于井孔中央,并在灌注前进行升降是否顺利的试验。
法兰盘式接口的导管,在连接处罩以圆锥形白铁罩。
白铁罩底部与法兰盘大小一致,白铁罩顶与套管头上卡住。
(2)钢筋笼分段入孔前,应在其下端主筋端部加焊一道加强箍,入孔后各段相连时,应搭接方向适宜,接头处满焊。
5.治理方法:(1)发生卡挂钢筋笼时。
可转动导管,待其脱开钢筋笼后,将导管移至孔中央继续提升。
(2)如转动后仍不能脱开时,只好放弃导管,造成埋管。
(四)钢筋笼在灌注混凝土时上浮1.现象:钢筋笼入孔后,虽已加以固定。
但在孔内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向上浮移。
2.危害:钢筋笼一旦发生上浮,基本无法使其归位,从而改变桩身配筋数量,损害桩身抗弯强度。
3.原因分析:混凝土由漏斗顺导管向下灌注时,混凝土的位能产生一种顶托力。
该种顶托力随灌注时混凝土位能的大小,灌注速度的快慢,首批混凝土的流动度。
首批混凝土的表面标高大小而变化。
当顶托力大于钢筋笼的重量时。
钢筋笼会被浮推上升。
4.预防措施:(1)摩擦桩应将钢筋骨架的几根主筋延伸至孔底,钢筋骨架上端在孔口处与护筒相接固定。
(2)灌注中,当混凝土表面接近钢筋笼底时,应放慢混凝土灌注速度,并应使导管保持较大埋深,使导管底口与钢筋笼底端问保持较大距离.以便减小对钢筋笼的冲击。
(3)混凝土液面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后,应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笼在导管下口有一定埋深。
但注意导管埋入混凝土表面应不小于2m。
(五)灌注混凝士时桩孔坍孔1.现象: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发现护简内泥浆水位忽然上升溢出护筒,随即骤降并冒出气泡,为坍孔征兆。
如用测深锤探测混凝土面与原深度相差很多时,可确定为坍孔。
2.危害:造成桩身扩径,桩身混凝土夹泥,严重时,会引发断桩事故。
3.原因分析:(1)灌注混凝士过程中,孔内外水头未能保持一定高差。
在潮汐地区,没有采取措施来稳定孔内水位。
(2)护简刃脚周围漏水;孔外堆放重物或有机器振动,使孔壁在灌注混凝土时坍孔。
(3)导管卡挂钢筋笼及堵管时。
均易同时发生坍孔。
4.治理方法:(1)灌注混凝土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来稳定孔内水位。
还要防止护筒及孔壁漏水,其措施同一、(五)的预防措施。
(2)用吸泥机吸出坍人孔内的泥土,同时保持或加大水头高,如不再坍孔,可继续灌注。
(3)如用上法处治,坍孔仍不停时,或坍孔部位较深,宜将导管、钢筋笼拔出,回填粘土,重新钻孔。
(六)埋导管事故1.现象:导管从已灌入孔内的混凝土中提升费劲,甚至拔不出,造成埋管事故。
2.危害:埋导管使灌注水下混凝土施工中断,易发展为断桩事故。
(1)灌注过程中,由于导管埋入混凝土过深,一般往往大于6m。
(2)由于各种原因,导管超过0.5h未提升,部分混凝土初凝,抱住导管。
4.预防措施:(1)导管采用接头形式宜为卡口式,可缩短卸导管引起的导管停留时间,各批混凝土均掺人缓凝剂,并采取措施,加快灌注速度。
(2)随混凝土的灌人,勤提升导管,使导管埋深不大于6m。
5.治理方法:(1)埋导管时,用链式滑车、千斤顶、卷扬机进行试拔。
(2)若拔不出时,可加力拔断导管,然后按断桩处理。
(七)桩头浇注高度短缺1.现象:已浇注的桩身混凝土,没有达到设计桩顶标高再加上0.5~1.0m的高度。
2.危害:在有地下水时,造成水下施工。
无地下水时,需进行接桩,产生人力、财力和时问的浪费,加大工程成本。
3.原因分析:(1)混凝土灌注后期,灌注产生的超压力减小,此时导管埋深较小。
由于测深时,仪器不精确,或将过稠浆渣、坍落土层误判为混凝土表面,使导管提冒漏水。
(2)测锤及吊锤索不标准,手感不明显,未沉至混凝土表面,误判已到要求标高。
造成过早拔出导管,中止灌注。
(3)不懂得首灌混凝土中,有一层混凝土从开始灌注到灌注完成,一直与水或泥浆接触,不仪受浸蚀,还难免有泥浆、钻渣等杂物混入,质量较差。
必须在灌注后凿去。
因此,对灌注桩的桩顶标高计算时,未在桩顶设计标高值上,增加0.5~1.0m的预留高度。
从而在凿除后,桩顶低于没计标高。
4.治理方法:(1)尽量采用准确的水下混凝土表面测深仪。
提高判断的精确度。
当使用标准测深锤检测时,可在灌注接近结束时,用取样盒等容器直接取样,鉴定良好混凝土面的位置。
(2)对于水下灌注的桩身混凝土,为防止剔桩头造成桩头短浇事故,必须在设计桩顶标高之上,增加0.5~1.0m的高度,低限值用丁泥浆比重小的、灌注过程正常的桩;高限值用于发生过堵管,坍孔等灌注不顺利的桩。
(3)无地下水时,可开挖后做接桩处理。
(4)有地下水时,接长护筒。
沉至已灌注的混凝土面以下,然后抽水、清渣、按接桩处理。
(八)夹泥、断桩1.现象:先后两次灌注的混凝土层之间,夹有泥浆或钻渣层,如存在于部分截面,为夹泥;如属于整个截面有夹泥层或混凝土有一层完全离析,基本无水泥浆粘结时,为断桩。
2.危害:夹泥、断桩使桩身混凝士不连续,无法承受弯矩和地震引起的水平剪切力,使桩报废。
3.原因分析:(1)灌注水下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坍落度过小。
集料级配不良,粗骨料颗粒太人,灌注前或灌注中混凝土发生离析;或导管进水等使桩身混凝土产生中断。
(2)灌注中。
发生堵塞导管又未能处理好;或灌注中发生导管卡挂钢筋笼,埋导管,严重坍孔,而处理不良时,都会演变为桩身严重夹泥,混凝上桩身中断的严重事故。
(3)清孔不彻底或灌注时问过长,首批混凝土已初凝,而继续灌入的混凝土冲破顶层与泥浆相混;或导管进水,一般性灌注混凝土中坍孔,均会在两层混凝土中产生部分央有泥浆渣土的截面。
4.预防措施:(1)混凝土坍落度严格按设计或规范要求控制住,尽量延长混凝士初凝时间(如用初凝慢的水泥,加缓凝剂,尽量用卵石,加人砂率,控制石料最人粒径)。
(2)灌注混凝土前,检查导管、混凝土罐车、搅拌机等设备是否正常,并有备用的设备、导管,确保混凝土能连续灌注。
(3)随灌混凝上,随提升导管。
做到连灌、勤测、勤拔管,随时掌握导管埋入深度,避免导管埋入过深或过浅。
(4)采取措施,避免导管卡、挂钢筋笼;避免出现堵导管、埋导管、灌注中坍孔、导管进水等质量通病的发生。
5.治理方法:(1)断桩或夹泥发生在桩顶部时。
可将其剔除。
然后接长护筒,并将护筒压至灌注好的混凝土面以下,抽水、除渣,进行接桩处理。
(2)对桩身在用地质钻机钻芯取样,表明有蜂窝、松散、裹浆等情况(取芯率小于40%时);桩身混凝士有局部混凝土松散或夹泥、局部断桩时,应采用压浆补强方法处理。
(3)对于严重夹泥、断桩,要进行重钻补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