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致盲性眼病的防治
眼科学:防盲治盲

第六节
几种主要致盲眼病的 流行病学和群体防治
一、白内障 估计积存的急需手术治疗的白内障盲人有300多万人, 每年新增白内障盲人约为40万人。 二、沙眼 沙眼是世界上缺少住房、水和卫生设施等生活基本需要 的社会经济不发达地区常见病。
三、儿童盲 主要由维生素A缺乏、麻疹、新生儿结膜炎、 先天性或遗传性眼病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引起。 四、河盲
五、屈光不正和低视力 我国是近视眼的高发地区 六、青光眼 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筛查青光眼患者是早期发现 青光眼切实可行的重要手段。普及青光眼的知识有 可能使患者及早就诊。确诊的青光眼患者应当合理 治疗,定期随诊。
七、角膜病 各种角膜病引起的角膜混浊也是我国致盲的 主要原因,加强角膜病的防治研究也是减少因角膜 病致盲的重要措施。 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角膜病致盲的有效手段。 八、眼外伤
眼科学:防盲治盲
第一节 概 述
盲 -----巨大痛苦 家庭和社会负担 防盲治盲 公共卫生事业 眼科学 广义 : 眼科医生所从事的工作都是 为了防盲复明
防盲治盲特定含义: 对盲和视力损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对引起盲和视力损伤的主要眼病进行 病因和防治方法的研究 对盲和视力损伤的防治进行规划、组织 和实施等方面
第七节 盲和低视力的康复
一些眼病患者虽经积极治疗,仍处于盲和低视力状态。
对于这些患者并不意味着已经毫无希望,应当采取康复 (rehabilitation)措施,目的是尽可能地使这些患者能过着 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眼科医生的责任不仅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那些致盲 眼病,而且应当关注处于盲和低视力状态患者的康复。
助视器 光学助视器 非光学助视器 远用: 放大 2.5 倍 的 Galileo 式望远镜 近用: ①手持放大镜 ②眼镜式助视器 ③立式放大镜 ④双合透镜放大镜 ⑤近用望远镜 ⑥电子助视器
常见的致盲眼病——老年黄斑变性

老 年 黄斑 变 性 的 发 病 与 年 龄 有 关 ,是 由 于 视 网 膜 黄 斑 区 的 衰 老 变 性 引 起 的 。大 多 数 研 究 认 为 ,
口主 医 爱 任师 缨
# ≮ ”
。- 、
、
它 与视 网 膜 色 素 上 皮 的细 胞 代 谢
功 能 衰退 有 关 ,而 随 着 年 龄 的增 加 , 素 上 皮 细胞 功 能 衰 退 是 普 遍 色 存 在 的现 象 。
常 的新 生 血 管 在 视 网 膜 下 生 长 ,
引 起视 网膜 水 肿 、 出 、 血 及 视 镜 , 渗 出 可减 少 黄斑 区损 伤 。
网 膜 组 织 的破 坏 ,最 终 导 致 疤 痕
科 学调摄 饮食
建 议 多 吃 富
形 成 ,常 表 现 为 一 只 眼 突 然 发 生 含 大 量 多 种 维 生 素 、 量 元 素 、 微 叶 防 止 失 明 。
6 0岁 以 上 的 老 年 人 ,其 特 征 是 异
关 系 , 此 , 果 家 族 中 有 人 患 老 因 如
因 此 要 避 免 强 光 刺 激 ,建 议 阳光 年 黄 斑 变性 ,那 么 家 族 成 员 中 5 0 强 烈 时 外 出 要 戴 遮 阳 帽 或 变 色 岁 以 上 者 应 该 定 期 进 行 视 力 及 眼 底 检 查 , 旦 发 现 病 变 , 做 眼底 一 应 荧光血 管造影 , 争取尽 早治疗 , 以
行 性 视 力 下 降 或 视 物 变 形 , 占 老 用 、 疫 异 常 以 及 高 血 压 病 、 脂 免 高 年 黄 斑 变 性 发 病 的 9 %以 上 。其 血 症 、动 脉 硬 化 等 全 身 性 疾 病 有 0 早 期 的特 征 性 改 变 可 见 黄 斑 区 出 现 玻 璃 膜 疣 ,晚 期 可 出 现 黄 斑 区
防盲治盲

盲和视力损伤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对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和损失,也会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防盲治盲具有重要意义。
防盲治盲既是公共卫生事业的一部分,也是眼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广义来说,眼科医生所从事的工作都是为了防盲复明。
但是,防盲治盲工作还有其特定含义,它主要包括对盲和视力损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引起盲和视力损伤的主要眼病进行病因和防治方法的研究,对盲和视力损伤的防治进行规划、组织和实施等方面。
目前,防治盲和视力损伤是全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课题之一。
第一节盲和视力损伤的标准确定统一的盲和视力损伤的标准对于做好防盲治盲工作十分重要。
长期以来,各国采用的盲和视力损伤的标准并不一致,这对盲和视力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防盲治盲工作的开展和国际交流造成了困难。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0年代提出了盲和视力损伤的分类标准(表1),并鼓励所有国家的研究工作者和有关机构采用这一标准。
这一标准将盲和视力损伤分为五级,规定一个人较好眼的最好矫正视力<0.05时为盲人,较好眼的最好矫正视力<0.3、但30.05时为低视力者。
该标准还考虑到视野状况,指出不论中心视力是否损伤,如果以中央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100、但>50 时为3级盲,视野半径£50 时为4级盲。
我国于1979年第二届全国眼科学术会议上决定采用这一标准。
实际工作中,为了能全面地反映盲和视力损伤情况,又将盲和低视力分为双眼盲、单眼盲、双眼低视力和单眼低视力。
如果一个人双眼最好矫正视力都<0.05,则为双眼盲;如果一个人双眼最好矫正视力都<0.3、但30.05时,则为双眼低视力。
这与WHO标准是一致的。
如果一个人只有一眼最好矫正视力<0.05,另眼30.05时,则称为单眼盲。
如果一个人只有一眼最好矫正视力<0.3、但3 0.05时,另眼30.3时则称为单眼低视力。
按这种规定,有些人同时符合单眼盲和单眼低视力的标准。
在实际统计中,这些人将归于单眼盲中,而不归入单眼低视力中。
浅谈白内障的治疗和护理

体 , 合切 口。 缝 超声乳化手术是用一种超声波导入眼内,把混 浊变硬的晶体粉碎呈乳状,吸 出,再植入人工 晶体 。 这样切 口 小愈合快 ,术后 散光小 ,不用缝线 ,甚至可在 门诊手术 ,如果 合并植入可折 叠人工 晶体 , 效果更好 。 为适合我国广大 中小城 市, 甚至大城 市中较晚的 白内障患者的需要,眼科 医生又改进
物发暗,色彩失去鲜 明度,及 畏光 、眩光等症状,一般情况下
白内障无红痛症状 ; 非常严重 的时候可 以看到瞳孔泛 白光 , 不 用翻也看得到 ,翻 了眼皮多数 看不到 。
2 白 内 障 的治 疗
白内障的发病率 以及患者人数都在不断上升 。 年轻人的不 良生
活方式、 营养失调 、 接受辐射过多等 原因又直接导致了 白内障
自内障是 常见 的主要致盲性眼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
每年约有 1 0 6 0万人因 白内障而失明。全 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 果 表 明 ,致 盲 原 因前 四 位分 别 为 白内 障 4 . 6 、角 膜 病 10 % 1. 8 、沙眼 1. 7 、青光眼 8 8 。随着全球人 口的老龄化 , 53% 0 8% .%
体纤维,一生中晶状体纤维不断生成并将 旧的纤维挤 向中心 ,
逐渐硬化而形成 晶状体核 。晶状体纤维的主要成份是蛋 白质 ,
其中 8% 5 为水溶性的 白蛋 白。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 ,使透明的
晶状体逐渐混浊,这就是 白内障 。 引起 白内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外伤性 白内障 、 放射性 白内障、先天性 白内障、 糖尿病性 白内障等有 比较 明显 的病 因 外 ,白内障形成过程有着 多方面的复杂因素 。 常见 的老年性 白
需缝 合 1 2针 , 甚至 不 缝 ,术 后 反应 也 小 。科 学之 路 永 无 止 ~ 境 , 科 医 生 并 不满 足 现 状 。 眼 他们 已经 研 究 并 推 出 的 是激 光 乳
眼保健与眼病预防

LOGO
第一章 眼保健与健康教育
眼保健与 眼病预防
1. 眼保健的概念与分级 2. 初级眼保健工作的开展 3. 眼保健人员的培训 4. 眼的健康教育与眼病的三级预防
第一章 眼保健与健康教育
第一节 眼保健的概念与分级 眼保健(eye care)的主要内容是预防眼病、提高眼的健康水 平。广义的眼保健函包括眼病的调查、诊断、治疗。
选择正确治疗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屈光矫正和视力训练
其他治疗
角膜病
进行角膜病卫生 宣传 注意角膜病的紧 急处理和及时转 诊 药物治疗 选择正确治疗 手术治疗
进行科普宣传, 加强眼库建设
做好卫生宣传, 让广大群众了解 青光眼有关知识 青光眼 加强青光眼筛查 工作 选择正确治疗 药物治疗
第四章 眼病调查
眼保健与 眼病预防
1. 眼病现状调查 2. 眼病筛查 3. 几种常见的眼病调查方法
第一节 眼病现况调查
寻找与眼病相关的因素,提供 眼病的病因线索 描述眼病的分布特征
1
2
4
3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预 防眼病
评价眼病的防治效果、进行眼 病监测
盲和视力损伤的分类
视力损伤 类别 低视力 盲 级别 1 2 3 4 5 较好眼 <0.3 <0.1 <0.05 <0.02 无光感 最好矫正视力 较差眼 ≥0.1 ≥0.05(3m指数) ≥0.02(1m指数) 光感
第一节 国内外防盲治盲的历史与现状
全球盲发生情况比较 经济和保健良好的社区 0.1%—0.4% 年龄相关黄斑性病变 青光眼 糖尿病 先天性眼病 遗传性眼病 眼后段为主 20% 经济和保健差的社区 0.5%—1.5% 白内障 青光眼 沙眼 河盲 维生素A缺乏等儿童盲 眼前段为主 80%
眼科学笔记 总结8:防盲治盲

(十)防盲治盲一、盲和视⼒损伤标准• 2019年WHO明确了中央视野半径⼩于20°为重度视觉损伤二、世界防盲治盲状况2019年导致2.06 亿50岁以上⼩年⼩中重度视⼩损害:的主要原因是:1. 未矫正的屈光不正(8610 万例),2. ⼩内障(7880 万例)3. 年龄相关性⼩斑变性(620 万例)4. ⼩光眼(410 万例)5. 糖尿病视⼩膜病变(290 万例)2019年导致3360万全球50岁及以上⼩群致盲的主要原因1) ⼩内障(1520 万例),2) ⼩光眼(360 万例),3) 未矫正的屈光不正(230 万例),4) 年龄相关性⼩斑变性(180 万例),5) 糖尿病视⼩膜病变(86.1万例)。
【发病特点】• 不同经济地区的盲患病率明显不同盲患病率在发达国家约为0.3%左右,⼩在发展中国家为0.6%以上。
• 不同年龄⼩群中盲患病率明显不同⼩年⼩群中明显增⼩;发展中国家⼩年⼩群盲患病率增⼩更为明显。
• 低视⼩患病率约为盲患病率的2.9倍如果不认真防治低视⼩患者,盲⼩数将会急剧增加。
• 不同经济地区盲的主要原因明显不同经济发达地区为年龄相关性⼩斑变性、糖尿病性视⼩膜病变等,⼩发展中国家以⼩年性⼩内障和感染性眼病为主。
• 由于世界⼩⼩的增⼩和⼩龄化,盲⼩数将继续增加三、视觉20201.通过以下措施在2020年全球根治可避免盲:①预防和控制疾病②培训⼩员③加强现有的眼保健设施和机构④采⼩适当和能负担得起的技术⑤动员和开发资源⼩于防治盲2.最终目标• 减少可成为全球公共卫⼩问题的可避免视觉损伤,• 保证已经发⼩视觉损伤的⼩接受康复服务3.重点防治的可避免盲包括:• ⼩内障、• 沙眼、• 河盲、• ⼩童盲、• 屈光不正与低视⼩全⼩位防治沙眼战略(SAFE战略)• S——睑内翻和倒睫的外科(surgery)矫正、• A——急性感染时抗⼩素(antibiotics)的应⼩、• F——充分的洗脸(face)即⼩部清洁、• E——改善环境(environmental)河盲• 河盲⼩称盘尾丝⼩病• 是由微丝蚴这种寄⼩⼩引起的疾病,• 这个病主要是在⼩洲⼩童盲• 由于⼩童处于⼩命周期早期,伤残寿命损失年年数和致残时间⼩,⼩童盲往往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负担。
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参考模板

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关键词】病毒性角膜炎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起病急,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对视力损害较大,是临床常见致盲性眼病,其复发率与致盲率均居角膜病之首位。
临床上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最为常见。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角膜感染,其发病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首位。
此病多为HSV-I型感染,但HSV-II型亦可引起本病。
(一)临床表现1.患者多为复发性感染病例。
原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常在幼儿阶段,多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
2.过劳、饮酒、目光暴晒、紫外线照射、角膜创伤、发热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为常见的复发诱因。
3.患眼有刺激症状及视力障碍。
4.角膜病变可表现为树枝状、地图状溃疡灶,或盘状基质炎病灶。
前房一般无渗出物,重症病例可出现灰白色稀淡积脓。
角膜病灶区知觉减退。
如无合并细菌感染,溃疡面一般较洁净而无分泌物粘附。
反复发作的病例,常有新、旧病灶并存。
旧病灶呈不同程度的瘢痕性浑浊,常有新生血管。
新病灶可为浸润灶,亦可与溃疡灶并存。
(二)诊断1.有复发感染病史,可有感冒发热、过劳、饮酒等诱因。
2.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做出诊断。
3.如有条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病原学诊断,如角膜上皮刮皮发现多核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或活化性淋巴细胞;角膜病灶分离培养出单纯疱疹病毒;酶联免疫法发现病毒抗原;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 查到病毒核酸等。
(三)治疗1.治疗方案及原则为抑制病毒复制,防止复发,减少瘢痕形成。
2.抗病毒药物治疗选用对DNA病毒敏感的药物,如0.1%无环鸟苷、0.05%环孢苷、0.1%碘苷、1%三氟胸腺嘧啶核苷等眼药水,白天频滴患眼,1~2小时滴眼1次,睡时涂抗病毒眼膏。
必要时口服无环鸟苷片剂。
3.非溃疡性盘状角膜炎病例,应联合滴用糖皮质激素类眼药水。
4.如出现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时,应适当使用散瞳剂。
5.可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
沉默的致盲性眼病——青光眼

144宋 珊青光眼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它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
在青光眼发病初期,患者一般不会出现什么不适,待感觉到眼睛异样时才去医院检查,基本已经处于晚期阶段了,此时患者的视功能可能已经遭受了不可挽回的损害,所以很多人又称青光眼为“窃取人类视力的沉默盗贼”。
虽然我国在不断加大青光眼早期筛查和知识普及相关工作,但仍然有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青光眼,甚至可能在患病前对它一无所知。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野缺损、视乳头萎缩和凹陷以及视力下降为特征的疾病,与眼压相关的导致视神经节细胞轴突进行性丧失而引起视野损害的病理状态。
眼压是由房水形成的,房水持续从睫状体产生并最终回流到血液,整个过程不断循环并且保持动态平衡。
维持正常的眼压状态十分重要,它可以使我们的眼球保持正常形态。
正常眼压范围是10~21 mmHg。
眼压升高是造成青光眼的主要原因,眼内各组织承受范围有限,眼压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视神经视功能造成损害而出现视野缺损,最终导致青光眼的发生。
但是并不是说眼压正常就一定不是青光眼。
有一种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正常,但眼底视神经却出现了视乳头凹陷和视野改变,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
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混合型及发育性青光眼四类。
原发性青光眼又可以细分为以下类型。
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的症状最为剧烈。
眼压在短时间内可以飙升到40 mmHg以上,甚至达到80 mmHg以上,表现为发作眼和同侧头部剧烈疼痛,疼痛可以沿着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眼眶周围、鼻窦、耳根和牙齿等处放射;眼球充血明显,视力可以骤降至眼前指数,甚至仅存光感;眼球触之坚硬;常伴有全身症状如恶心、呕吐、出汗、发热、寒战、腹泻等,往往容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偏头痛和感冒等疾病。
此类青光眼好发于40岁以上的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4,不好的阅读习惯、昏暗的工作环境、波动的情绪以及快速变化的温度都可能引起它的急性发作。
5大致盲性眼病 别等失明才后悔

5大致盲性眼病别等失明才后悔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五大致盲眼病是什么。
白内障--致盲眼病什么是白内障?各种原因导致晶状体由透明慢慢变得混浊,阻碍光线和图像进入,引起视物模糊,甚至失明。
晶状体老化浑浊是人体衰老的自然表现,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几乎人人都会出现白内障。
哪些人常见?常见于老年人,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更高。
应该怎么做?晶状体浑浊是因为晶状体内蛋白质性质发生改变,是不可逆的,只有通过手术将已经浑浊的晶状体替换为透明的人工晶状体才能根治。
因此要及时就诊,根据医生建议及时安排手术。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的眼病什么是青光眼?眼球中前房中水循环的动态平衡被破坏,房水增多导致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持续的高眼压通过机械压迫和引起视神经缺血两种机制导致视神经损害,造成视功能不可逆的损害。
简单来说,眼球中有一个可伸缩的水池(前房),因为某些原因里边水变多,水池膨胀挤坏了邻居的房子(视神经)。
因此,如果感觉眼睛胀痛,头疼,一定要谨防青光眼的侵害。
哪些人常见?各个年龄段都有,但集中于中老年人,特别是脾气暴躁的中老年。
存在青光眼家族病史的人群也应高度重视。
应该怎么做?根据病因不同有不同的治疗方式。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一旦视功能受损不可挽回,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是其防治原则,眼科医生建议,青光眼高危人群每年进行眼健康检查以排查风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功能的"隐形杀手"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造成眼底血管损伤,引发视网膜缺血,为了弥补缺血,视网膜逐渐新生了毛细血管,而这些毛细血管容易出血,引起视网膜病变。
患者刚出现糖尿病时,眼底很少会立即出现病变。
早期的糖网病患者症状也不明显,等到病变到一定程度才会有所察觉,此时视力已受到影响,这种视功能损伤无法恢复。
悄无声息地偷走视力,糖网病因而被称为视功能的"隐形杀手"。
哪些人常见?患者患糖尿病时间越长,视网膜病变概率也就越大。
此外,也有研究显示:Ⅰ型糖尿病患者糖网病发病率高于Ⅱ型糖尿病患者。
《2024年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遗传学研究》范文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遗传学研究》篇一一、引言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特点是眼内压升高,但前房角保持开放。
该病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因此对其遗传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遗传学机制,分析相关基因的突变模式及致病机制,以期为临床诊断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二、研究背景及意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和家族聚集性。
研究显示,POAG患者的家族成员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表明遗传因素在POAG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开展POAG的遗传学研究,对于了解其发病机制、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统计学等方法,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基因突变筛查等。
同时,收集相关家族的遗传信息,进行家系分析和遗传风险评估。
四、研究结果1. 基因组关联分析:通过GWAS技术,我们发现多个与POAG发病相关的基因位点,其中某些基因与眼压调节、视网膜神经保护等密切相关。
2. 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SNP分析结果显示,POAG患者与健康人群在多个SNP位点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位点可能与POAG的发病风险相关。
3. 基因突变筛查:通过对POAG患者进行基因突变筛查,我们发现多种与POAG发病相关的基因突变类型,包括点突变、插入/缺失突变等。
4. 家系分析:收集相关家族的遗传信息,进行家系分析发现,POAG患者的家族成员中存在明显的遗传倾向,且某些基因突变在家系内具有明显的共分离现象。
5. 遗传风险评估:根据GWAS和SNP分析结果,结合统计学方法,对POAG患者的遗传风险进行评估,为临床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
五、讨论本研究通过遗传学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多个基因位点、SNP位点和基因突变与POAG的发病风险相关。
世界三大致盲性眼病,你以为你不会患病?

三大致盲疾病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因为眼病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人们变成盲人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不少人都觉得跟自己无关,然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出现失明的情况,所以,今天带大家了解一下三大致盲性眼病。
1.白内障白内障是我国排名第一位的致盲性眼病,据统计,我国50-60岁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为60%-70%,60-80岁白内障发病率近80%,而90岁以上老人白内障发病率则高达90%以上。
白内障是眼睛内晶状体发生混浊,阻碍光线进入眼内,从而影响视力的一种疾病。
但是当晶状体混浊较轻时,往往因为没有明显的影响视力而不被人发现或忽略。
尽管白内障是老年人才会患上的一种疾病,不过,并非孩子就一定不会患上这样的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出世的孩子,这个时候是视神经发育的最好时期,需要趁早对孩子的眼睛做个全方面的检查,防止发生意外。
2.青光眼青光眼是全球导致失明的第二大病因,仅次于白内障,却是第一位不可逆致盲眼病。
它一组进行性视神经损害、最终损伤视力的疾病的统称,主要与病理性的眼压升高有关。
预计到2020年,我国全人群青光眼患者将达到2182万,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将达到3.05%,居世界首位。
病理性眼压增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
增高的眼压通过机械压迫和引起视神经缺血两种机制导致视神经损害。
眼压增高持续时间愈久,视功能损害愈严重。
青光眼眼压增高的原因是房水循环的动态平衡受到了破坏。
少数由于房水分泌过多,但多数还是房水流出发生了障碍,如前房角狭窄甚至关闭、小梁硬化等。
3.糖尿病眼病糖尿病眼病也就是由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病变。
在病变还没有达到黄斑区的时候,病人通常不会发现,而一旦病情恶化发展到黄斑区的话,就会导致人们失明。
据统计,50%糖尿病病程在10年左右者可出现该病变,15年以上者达80%。
糖尿病病情越重,年龄越大,发病的几率越高。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已表明,定期筛查、早期发现、正确治疗是唯一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致盲的方法。
以上三种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现在为大家讲解如何科学有效的预防吧白内障预防1.用眼卫生平时不用手揉眼,不用不洁手帕、毛巾擦眼、洗眼。
可怕的“致盲杀手”---眼底病,了解是为了更好的防治

可怕的“致盲杀手”---眼底病,了解是为了更好的防治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多人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这些疾病在影响人体代谢和心脑血管病变的同时,也会对眼底血管造成危害,而这些人群中又在不知不觉中被眼底病纠缠。
何为眼底病?眼底是指眼球内的后半部分,是眼睛视物成像的重要结构,主要包括视盘、黄斑、视网膜及其血管、脉络膜和玻璃体。
以上组织血管的病变、炎症、肿瘤、各种变性疾病及多系统疾病引起的视网膜等上述组织的病变等统称为眼底病变。
眼底病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对视功能损害较大。
目前常见而又影响视功能的眼底疾病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网膜脱离等等。
眼底疾病是可怕的“致盲杀手”,不论是老年性黄斑变性、糖网还是视网膜血管阻塞都是致盲的“杀手”。
从当前临床各方面报道可以发现,眼底病的临床发生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视觉健康和生活质量。
由此可见,了解可怕的“致盲杀手”---眼底病,是为了更好的防治。
第一,视力的“隐形杀手”---老年性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中的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斑”,而是指视网膜上一个重要区域,这个区域中集中了大量的视功能细胞,该区域能有效识别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以及距离等,负责接收光学信号,起到精细视觉和色觉等视功能,是人体视功能中十分重要的部位之一。
一旦患者出现黄斑变性,就会导致患者在观看事物的时候眼中总是灰蒙蒙的一片,就像在照相时,相机感光元件中心位置覆盖了一些灰层,无论更换镜头或者配置高级镜头,相机中央仍然呈现出模糊状态,当患者出现黄斑变性时会诱发视力下降,导致眼前出现黑影或者导致视物变形等。
如不及时治疗和干预,当患者黄斑变性严重性增加时,会导致中心视力下降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后想要治疗或者逆转视力基本是不可能的,其原因在于黄斑为视网膜上的一个区域,视网膜受损后,无法再生。
因此,黄斑变性造成的视力损害基本上难以治愈,在该症的影响下,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眼部健康,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等造成影响,降低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可致盲的7种眼病

家庭医药 2016.0166健康生活·身边的医学在眼科,盲(失明)和视力损伤的情况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痛苦,也会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需要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我国目前主要致盲眼病有以下7种,这也是防盲治盲的重点,希望大家能多加了解,引起重视。
白内障目前,我国盲人中约有半数是白内障引起的,我国每年新增白内障盲人约为40万人,而预计积存的急需手术治疗的白内障盲人有300万人。
随着人口增加和老龄化加剧,这一数字还会增加,因此白内障盲是防盲治盲最优先考虑的眼病。
通过手术大多数白内障患者视力可以提高甚至恢复正常。
青光眼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也是全世界致盲的第二位常见原因,而且青光眼引起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后果极为严重,因此预防青光眼十分重要。
青光眼虽然不能治愈,但只要早期发现、合理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终生保持有用的视功能。
在人群中筛查青光眼患者是早期发现青光眼切实可行的重要手段。
进一步普及青光眼的知识,督促患者及早就诊。
角膜病各种角膜病引起的角膜混浊也是我国致盲主要原因,其中以感染所致的角膜炎症为多见。
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等角膜炎是减少角膜病致盲的重要手段。
目前,角膜移植术是治疗角膜病致盲的有效手段。
沙眼沙眼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可预防的致盲眼病。
沙眼曾是我国致盲的最主要原因,经半个世纪的努力,我国沙眼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明显下降。
但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沙眼仍是严重致盲眼病。
我国现已实施手术、抗生素、清洁脸部、改善环境的防治策略,沙眼到2020年有望根治。
儿童盲主要由维生素A 缺乏、麻疹、新生儿结膜炎、先天性或遗传性眼病和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引起。
不同国家儿童盲的原因有所不同。
在我国儿童盲主要是由先天性或遗传性眼病所致。
加强宣传、注意孕期保健、避免近亲结婚、开展遗传咨询、提倡优生优育,能有效地减少这类眼病发生。
屈光不正和低视力我国是近视眼的高发地区。
根据1998年在北京顺义区的一份调查,15岁男、女儿童近视眼的患病率分别达37.6%和55.0%,并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青光眼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

青光眼有哪些症状?如何防治*导读: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我国由于青光眼导致双目失明的患者占16%,达80多万人,导致单眼失明的患者占17%,那么青光眼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会导致失明?下面请两位专家来为我们解答。
……问: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我国由于青光眼导致双目失明的患者占16%,达80多万人,导致单眼失明的患者占17%,那么青光眼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会导致失明?孙乃学:青光眼导致的失明是不可逆的,如图,眼球剖面图,包括:睫状体、红膜、角膜、前房、前房角、后房、晶状体、玻璃体、视神经。
眼球内容物对球壁的压力叫做眼内压或眼压,房水不断的生成,经循环从房角排出,形成动态平衡,如果排出障碍,眼内压就会升高,压迫视神经乳头,外界看到的图像通过视神经传导大脑,当其受压、萎缩后,就会导致失明。
如图,正常房水循环示意图,房水从后房经瞳孔到前房,循环后通过房角排出,如果房角的正常排出道不通畅,就会导致眼压升高,正常的眼压为11-21毫米汞柱。
如图,闭角型青光眼房水循环障碍图,房水从后房形成后,由于瞳孔处循环过程中发生障碍,从而向前推压红膜,引起房角的关闭、房水引流不畅,导致眼压的升高。
如图,开角型青光眼房水循环障碍图,房水从后房经瞳孔到前房,房角是开放的,但由于引流系统的异常,引起房水不能正常排出,导致眼压的升高。
佘华宁:还有继发性和先天性的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的症状不太典型,而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则比较典型,青光眼的基本类型:青光眼分为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和先天性青光眼;原发性青光眼分为闭角型和开角型;闭角型分为急性闭角型和慢性闭角型;先天性青光眼分为婴幼儿型、青少年型、伴有其它先天异常。
问:患青光眼后病人有哪些症状?孙乃学:不同类型青光眼病人的症状也不同,像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就比较急,但也有一部分青光眼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待病情发展到晚期时会出现视野缺损,视功能障碍包括视野缺损。
《中国眼健康白皮书》发布致盲性眼病有效遏制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Vol.10 No.13 July 202032020年7月第10卷第13期·业界关注·《中国眼健康白皮书》发布:致盲性眼病有效遏制主笔/《中国医药科学》记者 沙文茹 图 中国网“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眼健康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主要致盲性眼病得到有效遏制。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指出,下一步,我国将按照健康中国的要求,结合我国国情和致盲性眼病疾病谱变化,编制“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进一步完善三级防盲和眼健康服务体系。
6月5日,国家卫健委在北京同仁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介绍了我国眼健康工作进展及成效,会上发布了《中国眼健康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以白皮书的方式介绍了中国的眼健康状况,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执行主任许迅,王宁利还就人们普遍关心的近视危害及防控进行了解答。
主要致盲性眼病得到有效消除周长强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致盲和视觉损伤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政府、行业和社会一直高度关注。
从1980年起,我国加强顶层设计,连续制定防盲和眼健康事业规划,明确不同阶段主要任务和措施,不断完善眼健康管理体系、技术指导体系和服务体系,同时在不同时期以白内障、儿童青少年近视、沙眼、低视力等眼病防治为切入点,提升人民群众眼健康水平。
“每年的爱眼日,我们都会根据工作重点设定一个主题,比如,2013年主题聚焦为“消灭致盲性沙眼。
”周长强回顾了这些年的工作进展,他说,2016年至2019年,我国连续4年将6月6号爱眼日主题聚焦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再次提起孩子的近视问题,强调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从吃开始防治眼病

,
最主要 的是维生 素 A 和 B 。 当两 者缺 乏 时可 出现 眼 干涩 、 异物感 、 畏 光 流 泪 、 视 力模糊 及 眼痒 、 少 光 泽、 暗适 应功 能减退 等症状 ,
白 内障患 者 可 多补充 富含维生 素 C 的新
鲜蔬果 , 如 西 红 柿 、 苹果 、 柑橘、
石榴、
猕 猴 桃 等。
此外 富含 维 ,
生 素 A 、 B 、 D 的食物如动物肝
脏 、 牛奶 、 豆 制品 、 木耳 、 黑 芝 麻 、
蛋 黄等 , 以及 富含微量 元 素锌的
海产 品 如虾 、 虾 皮 、 蛤 蜊 、 牡蛎、
甚 至 出现 皮肤 干燥 、 无 弹性、 口
角唇 舌 生 疮 等。 多补充 富含 维 生
素 A 和 B 的食物 , 如动物肝脏、
牛奶 、 蛋 黄 、 绿 叶蔬 菜、 胡萝
卜等 ,
并注 意多补充水 分 , 对缓 解 干 眼
症十分有益。
眼底黄斑变性 是 常见 观 点认 为与紫外线 ,
损害 有关。 多吃含 叶黄素和 玉 米
黄质 的水果 和 蔬菜 , 对 黄斑 变性
患者 有益 处。 叶黄素和 玉 米黄质
属 于 类 胡 萝 卜素 家 族 的 成 员 , 是
对黄斑 起保护作用 的 色素。 眼科
医 生 把 它们 比喻为 内源 性 “ 太 阳
镜” 。
它可 减轻紫外线对黄斑感
光 细 胞 的损害。 蔬果 中的柑橘、
老花 陨者 由于 年龄增长 , 晶状体硬 化 和 睫状 肌 力量 减 弱而 引起 的调 节 能 力减 退 , 从 而 导 致 看 近 处 目标 困难。 建议 多吃黑豆 、 核桃、 黑 芝麻、 蜂蜜 以及 新鲜 的蔬菜 ( 尽 量 生 吃 )、 水 果 和 含 钙 丰 富 的 食 物 , 可 延 缓调 节能力的衰减老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致盲性眼病的防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据统计,90%以上的外界信息是通过眼睛获得的。
由此可见眼睛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平时我们就应当注意眼睛的保健,防患于未然,很多眼病也是可以预防和早期治疗的。
对于很多眼病来说,早期治疗和晚期治疗导致的结局是完全不同的。
下面就几种常见致盲性眼病的防治简述如下: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由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患者也逐年增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晚期并发症是可怕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常常导致的不仅是患眼的失明,而且可能导致眼睛的胀痛及头痛,一旦到晚期,治疗的预后是不容乐观的。
所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尤为重要。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即使没有视力下降,也应当每隔3个月到1年去当地医院眼科做眼底检查,必要时行眼底造影,若发现有视网膜缺血区或血管渗漏出现,则尽快行眼底激光光凝,以预防突然的眼底出血随之而至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保护和维持现有的视力。
对于已经出现严重的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则需要手术治疗。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眼病,一旦发生,就像照相机里面的底片脱落一样,物体就不能在眼里形成物像,因而引起严重的视力减退,如脱离范围较大或伴有黄斑区脱离,治疗又不及时,常可导致失明。
视网膜脱离多发生于高度近视患者。
为什么高度近视眼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呢?原来高度近视眼由于眼球前后径不断增长,视网膜和脉络膜不能相应地变长,从而导致视网膜、脉络膜弥漫性萎缩,而玻璃体也由胶状变成液态,当头部过多震动或剧烈运动时,玻璃体动荡增加,视网膜常受到牵引而发生裂孔。
当视网膜裂孔时,液态的玻璃体就会进入视网膜下,形成视网膜脱离。
因此,高度近视患者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及头部受伤。
最好半年到一年去医院做一次眼底检查。
这是因为即使没有视力下降,视网膜裂孔的存在也是有可能的。
而对于尚没有发生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裂孔,可以通过激光治疗封闭,而一旦发生视网膜脱离,则只能通过手术治疗。
青光眼青光眼是一组较为常见的眼病,共同特点是最终导致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
大多数青光眼类型表现为眼球内压(眼压)升高。
一般来说,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致盲性眼病,也就是说,青光眼的治疗,是以维持现有视力,而不是以恢复原来视力为目的的。
特别要指出的是,有相当一部分慢性青光眼病人,往往在毫不自觉中逐渐丧失了部分甚至全部视力,而不能及早就医,以致耽误了治疗时机,遗恨终身。
因此,青光眼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尤为重要。
对于45岁以上的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应该定期到医院眼科检查眼底和眼压,以排除青光眼的可能。
白内障白内障是指眼睛内透明的晶状体变得混浊。
晶状体与照相机镜头一样,是将光线汇聚在底片上成像。
正常的晶状体是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如果晶状体逐渐混浊,光线就无法正常透过,以致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影像。
目前,尚无药物能有效地抑制白内障的形成或阻止它的进一步发展,惟一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摘除模糊的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
以前的白内障手术,通常要到成熟或近成熟期,也就是视力下降到仅有光感、手动。
现在原则上白内障对生活、工作产生明显影响就可手术,通常根据患者对视力需
求的程度、医生的手术经验、医院的设备来具体决定。
值得欣慰的是,白内障的手术效果一般都不错,患者术后往往可以重见光明。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