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两用食物名单,功效和用法
常见的药食两用食物教学文案
![常见的药食两用食物教学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2b89cb77232f60ddcca1d9.png)
马齿苋
【性味】酸、寒。归大肠、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 【应用】湿热泻痢,热毒痈疖,赤白带下,崩漏,血淋, 热淋
凉拌,炒食,煮粥 【注意】脾胃虚弱、寒性腹泻及孕妇忌食
薏苡仁
【性味】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湿健脾,利湿除痹,清热排脓 【应用】水肿,脚气,淋病,湿温,痹症,肺痈,肠痈
豉
果
清热解毒:马齿苋、金银花、 清热利咽:余甘子、罗汉果、
鱼腥草
胖大海
化痰软坚:牡蛎、昆布
健脾化湿:茯苓、扁豆、薏 苡仁
驱虫:榧子、乌梅、花椒
消导:山楂、麦芽、鸡内金
芳香化湿:砂仁、藿香 宁心安神:酸枣仁、莲子心 活血:红花、桃仁、玫瑰花
祛风湿:忍冬藤、木瓜、乌 梢蛇
通便:蜂蜜、火麻仁、黑芝 麻
止血:小蓟、槐米、白茅根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收涩:白果、肉豆蔻、莲须 补血:阿胶、龙眼肉、当归
养肝明目:枸杞、决明子、 桑椹
滋阴:玉竹、百合、黄精
补气:人参、甘草、大枣
助阳:覆盆子、丁香、益智 仁
几种常见的药食两用食物
生姜
【性味】辛,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应用】外感风寒,胃寒呕吐,风寒咳嗽,解鱼蟹毒
常见的药食两用食物
部分药食两用食物功能分类
祛风散寒:生姜、香薷、苏 叶 清热利湿:栀子、淡竹叶、 赤小豆 化痰止咳:橘皮、白芥子、 杏仁 健脾益肾:山药、莲子、芡 实 温里:茴香、胡椒、丁香…
利水消肿:椒目、赤小豆、 郁李仁 行气:佛手、香櫞、苏梗
疏风清热:菊花、桑叶、豆 清热生津:葛根、芦根、青
87种药食两用品种及主要功效
![87种药食两用品种及主要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01a4401c52d380eb62946dd9.png)
丁香①丁香苦苷体(环烯醚贴苷类化合物):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研究表明丁香苦苷体内抑菌强。
②丁香油中的丁子香酚及丁子香酚醋酸脂具有麻醉和阵痛的效果,可以用于治疗牙痛。
③丁香油酚对致病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杆菌(结核杆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也可用于麻醉神经达到镇痛效果。
八角茴香①其中提取的莽草酸可以作为禽流感的治疗药物。
②八角茴香的挥发油反式茴香脑,柠檬烯等具有祛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③八角茴香里还含有黄酮,具有杀菌,抑菌作用。
④果实中的木脂素成分可以抗肿瘤,抗炎,保护肝脏。
⑤半倍萜内脂及其衍生物可以达到抗癌,抗疟,抗炎的效果。
⑥八角具有健胃,止咳的功效。
毒八角酸注射小鼠体内后可以达到镇痛的效果,并且作用部位在中枢无成瘾性。
⑦茴香醚具有一定的毒性,可以抑制神经系统,过量可致死亡。
小蓟止血功效,去淤消肿,可明显促进血液凝固,其有效成分是绿源酸,咖啡酸通过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抑制纤溶的作用。
小茴香①小茴香精油对家兔的肠的收缩和蠕动有促进作用。
②小茴香油、茴香脑对青蛙都有中枢麻痹作用,蛙心肌开始稍有兴奋,接着引起麻痹,神经肌肉呈箭毒样麻痹,肌肉自身的兴奋性减弱。
(小茴香的现代药物研究--柯永健)③小茴香挥发油对于小鼠子宫平滑肌具有解痉作用。
④人参皂苷、茴香脑、肉桂酸盐配合使用能减轻抗癌药的副作用,此作用与提高抗体免疫力有关。
⑤小茴香提取的植物聚多糖,有抗肿瘤作用(小茴香的药理作用--陈利国)⑥小茴香对O-2、OH-和H2O2等多种活性氧或自由基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
具有良好的抗突变作用。
⑦小茴香果籽具有驱风行风、祛寒温、止痛和健脾之功效,可用于治胃气弱胀痛、消化不良、腰痛、呕吐等疾病。
⑧中药小茴香对肝硬化腹水大鼠总排尿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中药小茴香对肝硬化腹水大鼠利尿作用机制实验研究--周世雄)山药①皂苷能防止冠心病和脂肪肝的发生,有止咳、祛痰、脱敏、恢复病变组织等作用②粘液质中的粘液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过早发生,减少皮下脂肪的沉积,避免出现肥胖,还能防止肝、肾结缔组织的萎缩,保持消化道,呼吸道及关节腔的润滑。
卫生部公布:87种药食同源食品目录和功能
![卫生部公布:87种药食同源食品目录和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d177d83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1.png)
卫生部公布:87种药食同源食品目录和功能第一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第八条规定的按照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85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编著的《食品成分表》(1981年第三版,野菜除外)中同时列入的品种:刀豆山药百合薏苡仁赤小豆生、干姜紫苏木瓜枸杞子昆布海藻山楂(红果)桑椹杏仁(苦)白果莲子牡蛎榧子(香榧)花椒蜂蜜佛手藿香(小)扁豆(白)龙眼肉(桂圆)芡实(鸡头米)莴苣淡豆豉桃仁黑芝麻八角茴香。
2、乌梢蛇蝮蛇酸枣仁牡蛎栀子甘草代代花罗汉果肉桂决明子莱菔子陈皮砂仁乌梅肉豆蔻白芷菊花藿香沙棘郁李仁青果薤白薄荷丁香高良姜白果香橼火麻仁桔红茯苓香薷红花紫苏第二批(91)第45号文麦芽黄芥子鲜白茅根荷叶桑叶鸡内金马齿苋鲜芦根第三批(98)国家卫生部公布新增一批药食同用的天然食物名单。
同时要求各级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在保健食品市场整顿中,注意把握政策界限,依法规范各级食品的生产经营活动。
新公布的药食同用的七种天然植物是:蒲公英益智淡竹叶胖大海金银花葛根鱼腥草。
连同过去公布的两批69种天然植物,我国确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天然植物已达76种。
(98.11.6.)第四批(2002):卫生部2002年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中,对药食同源物品、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和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做出具体规定。
三种物品名单如下:1、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按笔画顺序排列)。
丁香、八角茵香、刀豆、小茵香、小蓟、山药、山楼、马齿觅、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范、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蝠、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积棋子、拘祀子、桅子、砂仁、胖大海、获荃、香摊、香羔、桃仁、桑叶、桑堪、橘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放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芭、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概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惹芭仁、燕白、覆盆子、落香。
可用作食品的食材详细名单-药食两用的中药材
![可用作食品的食材详细名单-药食两用的中药材](https://img.taocdn.com/s3/m/cd5b4f8d8bd63186bcebbce2.png)
可用作食品的食材名单—药食两用中药材目录1丁香 (3)2八角茴香 (3)3刀豆 (3)4小茴香 (3)5小蓟 (4)6山药 (4)7山楂 (4)8马齿苋 (5)9乌梢蛇 (5)10乌梅 (5)11木瓜 (6)12火麻仁 (6)13代代花 (6)14玉竹 (7)15甘草 (7)16白芷 (7)17白果 (7)18白扁豆 (8)19龙眼肉(桂圆) (8)20决明子 (8)21百合 (9)22肉豆蔻 (9)23肉桂 (9)25余甘子 (9)26佛手 (10)27杏仁(甜、苦)(苦杏仁) (10)28沙棘 (11)29牡蛎 (11)30芡实 (12)31花椒 (12)32赤小豆 (13)33阿胶 (14)34鸡内金 (14)35麦芽 (14)36昆布 (14)37枣(大枣、、酸枣、黑枣)(大枣) (15)38罗汉果 (15)39郁李仁 (15)40金银花 (16)41青果 (16)42鱼腥草 (17)44枳椇子 (17)45枸杞子 (17)46栀子 (17)47砂仁 (18)48胖大海 (18)49茯苓 (18)50香橼 (18)51香薷([xiāngrú]) (19)52桃仁 (19)53桑叶 (20)54桑椹 (20)55桔梗[jiégěng] (20)56益智仁 (20)57荷叶 (21)58莱菔子 (21)59莲子 (21)60高良姜 (21)61淡竹叶 (21)62淡豆豉 (22)63菊花 (22)64菊苣 (22)65黄芥子(芥子) (22)66黄精 (22)67紫苏 (23)67.1紫苏子 (24)67.2紫苏叶 (24)67.3紫苏梗 (24)68葛根 (24)69黑芝麻 (24)70黑胡椒 (25)71槐米 (25)72槐花 (25)73蒲公英 (25)74蜂蜜 (26)75榧子[fěizǐ] (26)76酸枣仁 (26)77鲜白茅根 (26)78鲜芦根 (27)79蝮蛇 (27)80陈皮 (27)81橘红 (28)82薄荷 (28)83薏苡仁 (28)85覆盆子 (29)86藿香(广藿香) (29)1丁香【性味与归经】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肺、肾经【功能与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常见药食两用药材的功效及其服用
![常见药食两用药材的功效及其服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9bd986de80d4d8d05a4f4a.png)
常见药食两用药材的功效及其服用一、淮山1、功效:(1)健脾益胃、助消化: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2)滋肾益精:强健机体,滋肾益精。
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3)益肺止咳: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4)降低血糖: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5)延年益寿: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6)抗肝昏迷:具有镇静作用,可来抗肝昏迷2、食用价值: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不燥不腻;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
3、食用方法:(一)山药红枣粥:(1)材料:山药60g,切成颗粒,大枣30g,粳米适量(2)加水煮成稀粥。
用糖调味服食。
(3)功效: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消化不良以及营血虚亏(二)淮山煲鸡脚(1)材料:鲜淮山约250克,鸡脚8只,排骨100克,姜2片,盐、水适量。
(2)做法:1、鲜淮山去皮,切块。
2、.将鸡脚及排骨,放入滚水内飞水,放清水中大火煲10分钟,然后改用火煲1个半小时,将鲜淮山放入,再煲30分钟(以鲜淮山绵软为度),然后用盐调味即可。
(3)功效:这汤能强健筋骨,补益脚力。
(三)洋参淮山乌鸡汤(1)原料:西洋参15克,淮山30克,红枣20克,乌鸡250克,生姜三片。
(2)做法:1.将西洋参洗净切薄片,淮山、红枣洗净。
2.乌鸡洗净,斩件,放入沸水中煮3分钟,捞起,备用。
3.把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内,加入清水适量。
4.先用武火煮沸,继用文火煮1小时左右,调味即可饮汤食肉。
(3)功效:多适于肿瘤病人体质差或放、化疗后正气亏虚者。
如外感未清或湿热明显者慎用。
(四)冬虫草淮山鸭汤(1)原料:冬虫草3钱,淮山4钱,鸭一只,杞子三钱,元贝四粒,元肉三钱。
药食同源的食物组合打造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
![药食同源的食物组合打造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fd4582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f.png)
药食同源的食物组合打造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营养均衡的饮食对于维持健康和预防多种疾病至关重要。
药食同源是指一些食物和草药具有相似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
通过合理地组合这些药食同源的食物,我们可以打造一个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
以下是一些药食同源食物组合的示例,可以帮助您实现饮食的平衡和健康。
一、山药与枸杞子山药和枸杞子都具有益气养阴、滋补肝肾的作用。
将山药切片,加入炖盅中,加入适量的水和枸杞子,隔水炖1-2小时,即可食用。
山药和枸杞子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种活性物质,可以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对养肝护肾有益。
二、黑木耳与核桃黑木耳和核桃均富含植物胶原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将黑木耳泡发后,切成丝,与核桃一同炒熟,可以增加菜品的口感。
这种药食同源的组合有助于补血养颜、滋养肝肾,同时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
三、金针菇与豆腐金针菇与豆腐是药食同源中的经典组合。
金针菇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增强免疫力、清热解毒。
豆腐是优质的植物蛋白来源,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
将金针菇和豆腐一起炒制或做成汤,可以提供均衡的营养和健康的药理作用。
四、绿茶与柠檬绿茶和柠檬均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
将绿茶冲泡后,加入柠檬汁,能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量,促进身体对铁质的吸收。
这种药食同源的组合有助于降糖、降脂,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
五、海带与白木耳海带和白木耳都具有清热、润燥、滋阴的药理作用。
将海带和白木耳一同炖煮,可以增加菜品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海带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碘,有助于保护甲状腺功能;白木耳富含植物胶原蛋白,能够保持皮肤的弹性和光泽。
综上所述,药食同源食物的组合可以帮助我们打造营养均衡的饮食计划。
更重要的是,通过合理地选择和搭配这些食物,我们可以同时获得药食同源的药理作用和营养价值,有效地改善健康状况并预防疾病的发生。
所以,让我们积极地尝试药食同源的食物组合,为自己的健康加分吧!。
药食两用食材功效
![药食两用食材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f8f4a87f25c52cc58bd6be9a.png)
药用价值: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止痢。主治赤白痢疾,二便不通,目赤咽痛,鼻衄等病症。具 体如下:清肝明目。用于角膜云翳,目赤肿痛。凉血解毒,止痢。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红崩白 带,痔疮。 肺、 食用价值:苋菜能补气、清热、明目、滑胎、利大小肠,且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 大肠经 并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肉痉挛。还具有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 促进造血等功能。也可以减肥清身,促进排毒,防止便秘。[5用于痢疾便血或湿热腹胀,热淋,小 便短赤,虚人、老人大便难等症。 肾,胃, 食用价值:清热利湿,补肝肾,降血脂,补钙,助消化,耐缺氧去疲劳,放肠癌,减肥 膀胱 药用价值 性味:;寒,功能主治:利咽;通淋;下乳;调经。 主咽喉肿痛;小便淋涩;预防糖尿 病;预防癌症;保护胃黏膜。 药用价值:清热解毒、滑肠、润燥、凉血、生肌;用于治疗便秘、痢疾、疖肿、皮肤炎症等病 食用价值:木耳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铁,全草供药用,为缓泻剂,有滑肠、散热、利大小便的 心肝脾 功效;花汁有清血解毒作用,能解痘毒,外敷治痈毒及乳头破裂。果汁可作无害的食品着色剂。美 大肠 味而且营养素含量极其丰富,尤其钙、铁等元素含量甚高, 而且热量低、脂肪少,经常食用有降血 小肠经 压、益肝、清热凉血、利尿、防止便秘等功效,极适宜老年人食用。木耳菜草酸含量极低,是补钙 的优选经济菜。同时木耳菜菜叶中富含一种黏液,对抗癌防癌有很好的作用 功效:祛风热利湿,活血散瘀。甘露子主治黄疸,尿路感染,风热感冒,肺结核;外用治疮毒肿 痛,蛇虫咬伤。 食用价值:蛋白质的含量是番茄的五倍左右,维生素A的含量是白花菜的46倍,维生素C,远远超过 其他一般的白菜,番茄等蔬菜。提高人体免疫力,而且还是具有抗癌功效的美容食物。
菊芋
中国卫生部批准的--87种药食两用食品
![中国卫生部批准的--87种药食两用食品](https://img.taocdn.com/s3/m/3a8e7dd780eb6294dd886ca5.png)
25余甘子性味味甘、微涩,性凉。功用主治清热利咽、润肺止咳。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痛、咳嗽、口干、烦渴、牙痛、维生素C缺乏症。1、治上感发热、咽喉痛:余甘子20个,生食。或余甘子20个,岗梅根30克,银花30克,连乔30克,水煎服,每日2次。2、治乙型肝炎:余甘果加工提纯的结晶冲剂,每次10克,每日3次,30天为1疗程。3、治牙痛:余甘子15个,细辛9克,石膏30克,知母9克,水煎服,每日1-2次。用法用量生食或水煎服。每次10-30个。宜忌脾胃虚寒者不宜多服。
18白扁豆性味归经甘,微温脾、胃功效健脾化湿:脾虚挟湿证(参苓白散),暑湿证(香薷散)生用清热养胃,炒用健脾止泻,扁豆内含毒性蛋白质,生用有毒.用量3钱
19白扁豆花性寻味甘,平功效消暑化湿和胃:夏伤暑湿,发热泄泻或下痢,以及赤白带下等症
20龙眼肉性味归经甘,温心、脾功效补心脾益气血:心脾两虚证(归脾汤),气血双亏证(玉灵膏,龙眼酒)内有火,痰饮气滞及湿阻中满者忌服,本品甘温滋润,不利於表邪的解除.用量1-3钱
28沙棘性味性温,味酸、涩。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仆瘀肿、瘀血经闭。用量3-9g。
29牡功效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性味归经微寒,无毒。入肝、肾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入丸、散。外用:研末干撒、调敷或作扑粉。用药忌宜本草经疏:“凡病虚而多热者宜用,虚而有寒者忌之......29-1生牡平肝镇静之功见长,适於阴虚阳亢之症,牡,功偏收敛固涩,制酸止痛,适用於滑脱证及胃脘痛,本品有收敛作用,湿热实邪者忌用,牡肉著名之海珍品,在食疗上认有补益阴阳气血之功,用治贫血.盗汗,牡与龙骨二药功效相近,均有平抑肝阳,重镇安神,收敛固涩作用,常相须用,同治阴虚阳亢,头目眩晕,惊悸狂躁,心烦不眠,以及各种体虚滑脱证,然而,龙骨入心经主,以镇静安神见长,固涩之功优於牡,而无软坚散结作用,牡入肝经主,以平肝潜阳,清热益阴胜,收敛固涩之力逊於龙骨,并有软坚散结作用.
药食两用食物
![药食两用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8954d859af45b307e87197b0.png)
药食两用食物药食两用食物即既可以作为可口的食品食用,又能够当做药材治病的食物。
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
药食两用的中药名单84种,这84种中药,既可以作为食品用,也可以作为药品用,是进行食品或保健食品开发的重要原料。
目录1药食同源2药食两用3保健中药4保健食物5分类▪板蓝根▪薄荷▪槟榔▪半夏▪蚕茧▪柏子仁▪败酱草▪半边莲1药食同源编辑中药与食物的关系是――药食同源。
大家知道,中医治病最主要的手段是中药和针灸。
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
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饮食物。
但其中的少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
由于它们都有治病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
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龙眼肉、山楂、乌梅、核桃、杏仁、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们既属于中药,有良好的治病疗效,又是大家经常吃的富有营养的可口食品。
知道了中药和饮食物的来源和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就不难理解药食同源的说法了。
中药与食物的共同点:可以用来防治疾病。
它们的不同点是:中药的治疗药效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药劲大”,用药正确时,效果突出,而用药不当时,容易出现较明显的副作用;而食物的治疗效果不及中药那样突出和迅速,配食不当,也不至于立刻产生不良的结果。
但不可忽视的是,药物虽然作用强但一般不会经常吃,食物虽然作用弱但天天都离不了。
我们的日常饮食,除供应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会因食物的性能作用或多或少的对身体平衡和生理功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变,这种影响作用就变得非常明显。
盘点10大药食两用的食物!
![盘点10大药食两用的食物!](https://img.taocdn.com/s3/m/02393cb6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10.png)
盘点10大药食两用的食物!关于《盘点10大药食两用的食物!》,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些食物,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而有些食物只能作饮食之用,就称为饮食物。
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
以下是就是10种药食两用的食物。
NO1.大蒜——杀菌抗癌大蒜又称葫蒜,葫,大豆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
大蒜性味温辛,具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解毒,散痈等功效,可用以治疗腹泻,吐血,水肿等疾病,所含的大蒜素,具有杀菌作用,而且还有抗癌作用,蒜辣素则可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大蒜油能降低血脂,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是有益的。
NO2.小白菜——清热解烦,利尿解毒小白菜又称青菜,长梗菜,鸡毛菜,油白菜,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青菜的幼株茎叶。
小白菜性味甘平,微寒,具有清热解烦,利尿解毒等功效,可用以治疗便秘,消化道溃疡出血等疾病,内含矿物质能够促进骨胳的发育,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胡萝卜素,菸碱酸等营养成分,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而大量的粗纤维可促进肠壁蠕动,帮助消化,保持大便通畅。
NO3.落花生——健脾和胃,润肺化痰花生又名长生果,万寿果,落花生,千岁子。
为蝶形花科植物落花生的种子。
花生性味甘平,有健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等功效,可用于燥咳,反胃,脚气等疾病,所含脂肪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和使肌肤润洁细腻之功用,并含有卵磷质和脑磷脂,这是神经系统所需的重要物质,可使人聪明不健忘,花生衣中还有较多的维生素B1,B2等物质,对眼病,口唇炎等症均有疗效。
NO4.莲藕——通便止泻,健脾开胃莲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
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药食同源的概述及名单
![药食同源的概述及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feaa8673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d6.png)
药食同源的概述及名单
药食同源,是中国古代养生者的方式,是把食物当做药物来使用,将
药物当做食物来服用,以达到滋补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给自己增添健
康和美丽的保养方式。
在中药中,常用的药物都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可以当食物食用,而
且有滋补身体的作用,被称为“药食同源”。
一些常见的中药,如黄芪、
白术、枸杞、银杏、当归、西洋参、熟地黄等,都可以用来做汤或者清炖,口感鲜美,滋补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下面介绍药食同源的名单:
1、黄芪:黄芪具有滋补养阴润燥、健脾养胃、健脾和体力活力的功效,适用于上火体虚、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情况。
2、白术:白术具有补肝肾,清热燥湿,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头
晕乏力、肝肾虚弱及咳嗽等情况。
3、枸杞:枸杞具有滋补肝肾,健脾除湿,补血活血,增强免疫力的
作用,适用于元气不足、失眠多梦、脑虚等情况。
4、银杏:银杏具有滋阴补肾,润肠通便,对肝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适用于失眠腰酸腿痛、肝腹水肿、肾气不足等情况。
5、当归:当归具有滋阴补肾,止痛润燥,补血养心的作用,适用于
月经不调、烦躁焦虑及头晕乏力等情况。
国家卫计委规定的87种药食同源品种(含功效说明)
![国家卫计委规定的87种药食同源品种(含功效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d944083b14e852458fb5798.png)
87种药食同源目录表一、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含主要功效)B八角茴香: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
白芷: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白果: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
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白扁豆: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
白扁豆花:健脾和胃,消暑化湿。
治痢疾,泄泻,赤白带下。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薄荷:疏风,散热,辟秽,解毒。
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C赤小豆:用于水肿、脚气;产后缺乳,腹泻、黄疸或小便不利;痔疮,肠痈。
D丁香:味辛,性温。
功效:理气降逆,温中止痛,暖肾。
主治脘腹冷痛,呃逆、恶心、呕吐;肾阳不足的阳痿,及寒湿带下等病症。
刀豆:温中下气。
利肠胃,止呕吐益肾补元气。
小茴香:用于虚寒呃逆,呕吐,肾虚,腰痛,胃痛。
代代花:行气宽中,消食,化痰。
用于便秘胸腹闷胀痛、食积不化、痰饮、脱肛。
淡竹叶:胸中疾热,咳逆上气。
吐血、热毒风、止消渴、压丹石毒。
消痰,治热狂烦闷。
中风失音不语,痛头风,止惊悸,瘟疫迷闷,妊妇头旋倒地,小儿惊痈天吊,喉痹,烦热。
淡豆豉:解肌发表;宣郁除烦。
主治外感表证;寒热头痛;心烦;胸闷;虚烦不眠。
E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主要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肌痿无力,心烦不眠,虚风内动,肺燥咳嗽,劳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等证。
F佛手: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茯苓:利水药;渗湿利尿药。
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蜂蜜:调补脾胃;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润肠通便;润肤生肌;解毒。
主脘腹虚痛;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目赤;口疮;溃疡不敛;风疹瘙痒;水火烫伤;手足皲裂榧子:杀虫消积,润肺化痰,滑肠消痔,健脾补气,去瘀生新。
药食两用药材及功效
![药食两用药材及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b2308cb8fd0a79563c1e72f3.png)
中国卫生部药食两用名单第一批:乌梢蛇——袪风,通络,止痉。
蝮蛇——酸枣仁——养心益肝,安神,敛汗。
牡蛎——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
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代代花——罗汉果——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源。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生津止渴。
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藿香——化湿,止呕,解暑。
沙棘——健脾消食,止咳祛痰,活血祛瘀。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青果——清热解毒,利咽,生津。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丁香——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白果——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
香橼——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
火麻仁——润肠通便。
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
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八角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功能较小茴香弱)。
刀豆——降气止呃,温肾助阳。
姜(干姜、生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枣(大枣、酸枣和黑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木瓜——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龙眼(桂圆)——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白扁豆——补脾和中,化湿。
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芡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
药食同源食品及使用范围2024
![药食同源食品及使用范围2024](https://img.taocdn.com/s3/m/4f0df28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9.png)
药食同源食品及使用范围2024药食同源食品及使用范围2024药食同源食品是指具有药物特性和保健功能的食品,通过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被证明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药物功效或保健作用的食品。
药食同源食品有助于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并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品及其使用范围进行介绍。
1.枸杞子:枸杞子被称为“中药养生之王”,常见于中医药材中。
它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具有养肝明目、改善免疫力、促进睡眠等功效。
枸杞子可以作为保健食品常食用,对改善眼睛疲劳、促进睡眠质量等有一定的帮助。
2.红枣:红枣是中国传统的食品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食品。
红枣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具有补血、养心、调理脾胃的功效。
红枣可以作为食补食品,对气血不足、心脏病患者、脾胃功能不佳等人群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3.黄芪: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药食同源食品。
其含有多种氨基酸、多糖和微量元素等,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调节血压等功效。
黄芪可以作为保健品,对亚健康人群、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4.蜂蜜:蜂蜜是一种天然的药食同源食品,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具有润肺止咳、保护肝脏、促进消化等功效。
蜂蜜可以作为保健品,对改善气管炎、咳嗽、消化不良等有一定的帮助。
5.绿茶:绿茶是一种常见的饮品和药食同源食品,富含多种茶多酚和咖啡碱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防癌抗衰老等功效。
绿茶可以作为保健饮品长期饮用,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抗衰老等有益。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品,还有很多具有药食同源的食物,如山药、黑木耳、薏米等等。
这些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烹饪食用的形式摄入。
需要注意的是,药食同源食品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物功效和保健作用,但并不能替代药物的治疗作用。
在使用药食同源食品时,应根据个人状况和需求进行合理选择和使用,避免过量食用或与药物相互作用。
在购买药食同源食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并注意查看相关的标识和说明,以保证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药食两用中药及功效
![药食两用中药及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9ce5df9d6bec0975f465e2b5.png)
2002年2月28日卫生部公布了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1丁香、2八角茴香、3刀豆、4小茴香、5小蓟、6山药、7山楂、8马齿苋、9乌梢蛇、10乌梅、11木瓜、12火麻仁、13代代花、14玉竹、15甘草、16白芷、17白果、18白扁豆、18-1白扁豆花、19龙眼肉(桂圆)、20决明子、21百合、22肉豆蔻、23肉桂、25余甘子、26佛手、27杏仁(甜、苦)、28沙棘、29牡蛎、30芡实、31花椒、32赤小豆、33阿胶、34鸡内金、35麦芽、36昆布、37枣(大枣、酸枣、黑枣)、38罗汉果、39郁李仁、40金银花、41青果、42鱼腥草、43姜(生姜、干姜)、44枳具子、45枸杞子、46栀子、47砂仁、48胖大海、49茯苓、50香橼、51香薷、52桃仁、53桑叶、54桑椹、55桔红、56桔梗、57益智仁、58荷叶、59莱菔子、60莲子、61高良姜、62淡竹叶、63淡豆豉、64菊花、65菊苣、66黄芥子、67黄精、68紫苏、69紫苏籽、70葛根、71黑芝麻、72黑胡椒、73槐米、74槐花、75蒲公英、76蜂蜜、77榧子、78酸枣仁、79鲜白茅根、80鲜芦根、81蝮蛇、82橘皮、83薄荷、84薏苡仁、85薤白、86覆盆子、87藿香。
1.丁香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应用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中止呕药同用。
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
用量用法 2~5g.使用注意畏郁金;熱證及陰虛內熱者忌用。
2.八角茴香性味归经辛、甘,溫。
肝、腎、脾。
1.散寒、暖肝、溫腎、止痛:寒疝腹痛;睪丸偏墜;腎虛腰痛(思仙散)。
2.理氣開胃:脘腹疼痛;嘔吐食少。
用量:1錢。
3.刀豆性味归经甘,温。
归胃、肾经。
功效1.降气止呕:用治虚寒性呃逆呕吐,腹胀等证。
2.温肾助阳:用于肾虚腰痛,以刀豆2粒,包于猪肾内,烧熟食用。
用量用法 10~15g4.小茴香性味归经辛,温。
2022年药食两用目录
![2022年药食两用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56069a3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b.png)
2022年药食两用目录2022年药食两用目录:一、药膳1.发明者藿香(Xiehuo):藿香是一种药膳,它有补中益气的作用,能暖胃安胆、下脘疏肝、和胃止痛的功效,特别适用于胃寒和失眠的人。
2.冰糖雪梨汤:冰糖雪梨汤除了可以美容养颜之外,还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病毒性感冒以及肝炎,清热降火,有效帮助改善胸膈部的滞涩,可缓解胃痉挛和疝气的不适症状。
3.苦瓜炖鸡:苦瓜在清火养阴的功效上表现出极强的作用,而且它还有润肠通便、补血滋阴和止痛解毒的功效,炖鸡肉更具有补虚健脾、理气固筋、益气补血的功效。
4.杏仁汤:杏仁汤是一种经典的药膳食品,它有清热解毒、滋补肝肾、抗病毒性感冒、补血益气等功效,特别适合在每年冬季使用,杏桃可以补充营养,具有美容作用。
5.桑椹茶:桑椹茶是一种常见的药膳,它有补虚安神、养血护颜、消炎止咳的作用,它也可以加强人体的抵抗力,除此之外,还能促进消化,减轻胃胀,改善胃纳不良。
二、药食同源1.醋胡萝卜:醋胡萝卜是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食物,它有补血补肝、益气生津、清肝活血之功效,特别适合在冬季使用,常见的醋胡萝卜有南瓜、胡萝卜、菜苔、苹果等,能改善失眠和肠炎的治疗。
2.黄芪糯米汤:黄芪糯米汤可以补中益气、滋补肝肾,有助于改善贫血、头晕、疲乏、胃脘不适等症状,特别适合在秋季使用,糯米有补肝肾、清热止吐之功效,能够调和身体各项指标的失衡。
3.荆芥瘦肉汤:荆芥瘦肉汤可以活血祛湿,有助于调理肝、肾不足,尤其是对腰腿酸软、小腹满闷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荆芥不仅具有活血消肿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调和阴阳,起到丰胸乳汁分泌的作用。
4.五味米粥:五味米粥是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膳食,它有益气补血、润燥安神的功效,特别适合在寒冷的季节使用,其原料榨菜、紫苏、芹菜、桂圆核桃、百合等,可以补充人体多种营养。
5.香椿炒白芍:香椿炒白芍是一道天然的药食同源菜,它有补血安神、强心益气之功效,特别适合女性使用,香椿可以清热解毒,同时可以安神定魂,而白芍也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对于改善失眠、补血补肾也有很好的疗效。
2023版药食同源详细目录及其功效
![2023版药食同源详细目录及其功效](https://img.taocdn.com/s3/m/2ad4457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5.png)
2023版药食同源详细目录及其功效目录1. 植物类药食同源材料- 牛油果:富含健康脂肪、维生素C和纤维素,有助于心脏健康和消化系统功能。
- 蓝莓: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对眼睛和大脑有益,并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 绿茶:含有多种抗氧化剂,可以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并对癌症和心脏病有保护作用。
2. 动物类药食同源材料- 鱼:富含Omega-3脂肪酸,对心脏健康、大脑功能和关节健康有益。
- 红肉: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有助于肌肉生长和维持身体健康。
- 蛋类: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对肌肉发育、骨骼健康和眼部健康有益。
3. 矿物质类药食同源材料- 石榴: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血液循环和抗衰老。
- 菠菜:含有丰富的铁、钾和维生素K,对血液健康和骨骼健康有益。
- 杏仁:富含健康脂肪、蛋白质和纤维素,有助于心脏健康和消化系统功能。
4. 其他类药食同源材料- 蘑菇:富含维生素D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免疫系统功能和骨骼健康。
- 黄秧白扁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植物蛋白,对消化系统健康和血糖控制有益。
- 荞麦:富含纤维素和B族维生素,有助于心脏健康和血糖控制。
功效- 促进心脏健康:牛油果、绿茶、鱼、杏仁、荞麦等。
- 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绿茶、蘑菇等。
- 保护大脑功能:蓝莓、鱼等。
-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牛油果、杏仁等。
- 降低胆固醇:蓝莓等。
- 促进肌肉生长:红肉、蛋类等。
- 维持骨骼健康:菠菜、蘑菇等。
- 促进血液循环:石榴等。
- 控制血糖:黄秧白扁豆、荞麦等。
- 抗衰老:石榴等。
以上是2023版药食同源详细目录及其功效的内容。
这些药食同源材料在保持健康的同时,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营养和保护作用。
请根据个人需要和食物偏好,合理搭配食用。
22种药食同源中药材 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22种药食同源中药材 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b0150db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7.png)
22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1昆布味咸,性寒,归肝、肾经具有消痰软坚,利水消肿的功效。
主治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内服:煎服,6-12g。
1、中药配伍禁忌:不宜与甘草配伍。
2、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异烟肼配伍。
不宜与强心苷类药物同用,以免引起血钾过高,降低强心苷类药物的疗效。
3、饮食禁忌:茶叶和酸涩的水果中所含的植酸可以妨碍昆布中铁的吸收,因此吃海带后不要马上喝茶,也不要立刻吃酸涩的水果。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服。
2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
主治脾虚证,脏躁,失眠证。
内服:劈破煎服,6-15g。
凡湿盛、痰凝、食滞、虫积及齿病者,慎服或禁服。
3罗汉果味甘,性凉;归肺、大肠经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润肠通便的功效。
主治咳喘,咽痛,便秘。
内服:煎服,10-30g;或开水泡服。
脾胃虚寒者忌服。
4郁李仁味辛、苦、甘,性平;归脾、大、小肠经具有润肠通便,下气利尿消肿的功效。
主治肠燥便秘,水肿胀满,脚气浮肿。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安定类镇静催眠药及麻醉药配伍,易引起呼吸中枢抑制,进而损害肝,影响肝功能。
注意事项孕妇慎服。
5金银花味甘,性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
主治痈肿疔疮,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血痢。
内服:煎服,6-15g。
疏散风热、清泄里热以生品为佳;炒炭宜用于热毒血痢;露剂多用于暑热烦渴。
金银花与蒲公英同时煎煮其溶液可产生浑浊,故不宜配制复方注射液。
6青果味甘、酸,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利咽,生津的功效。
主治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
内服:煎服,4.5-9g;鲜品尤佳,可用至30-50g。
7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
主治肺痈吐脓,肺热咳嗽,热毒疮痈,湿热淋证,湿热泻痢。
内服:煎服,15-25g。
6种药食两用的食物!偶尔吃点它们,一生到老胃病不扰!
![6种药食两用的食物!偶尔吃点它们,一生到老胃病不扰!](https://img.taocdn.com/s3/m/3b389d10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8.png)
6种药食两用的食物!偶尔吃点它们,一生到老胃病不扰!中医认为,黄芪以“补气诸药之最”著称,能补一身之气。
中医里,黄芪以补虚为主,有生黄芪,炙黄芪之分,炙黄芪偏于补气,生黄芪偏于生肌。
若将黄芪和人参,党参等配伍,则补气效果更好。
推荐用量:9~30克。
简易吃法:1、取15~20克黄芪加水煎服。
2、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可用黄芪熬膏服用,或与党参,白术等同用。
3、脾胃虚弱者,可将黄芪和山药煮粥吃。
黄芪羊肉煲材料:羊肉500克,当归、黄芪各15克,老姜50克,料酒10克,盐各5克,猪骨高汤适量。
做法:1、羊肉洗净,切成大块,焯水捞出,用温水洗去浮沫;老姜洗净,拍烂。
2、砂锅中倒入猪骨高汤,放入羊肉、黄芪、当归,老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2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胃补脾,补益气血。
02在《神农本草经》中将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梁代明医陶弘景称其能“通神而致灵,和魂而练魄,利窍而益肌,厚肠而开心,调营而理胃”,因而称之为“上品仙药”。
中医认为,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
推荐用量:10~30克。
简易吃法:1、可用茯苓粉30克,红枣10枚,梗米60克,冰糖适量,加水煮成粥吃。
此法对腹胀肠鸣,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者尤为有效。
2、胃不好的人可以到中药房买茯苓粉(或自制茯苓粉),加入到包子或馒头中一起食用。
豆蔻茯苓馒头材料:白豆蔻5克,茯苓10克,面粉250克,酵母3克。
做法:1、白豆蔻去壳,烘干研成细粉;茯苓烘干,研成细粉。
2、将面粉、豆蔻粉,茯苓粉,酵母一起和匀,加适量水,揉成面团,发酵待用。
3、将面团制成每只约20克的馒头生坯,入锅加盖,蒸20分钟即可。
功效:芳香化湿,行气健胃,用于脾胃失调。
03椐《医学记源》中记载白术“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烛,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安胎”。
中医也认为,白术有健脾益气,燥湿利尿等功效,尤其适合脾胃虚弱,不断饮食,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疲乏无力等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食两用食物名单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玉竹、甘草、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拔、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葚、桔梗、益智果、荷叶、莱菔子、紫苏、紫苏子、葛根、黑脂麻、胡椒、槐米、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卫法监发[2002]51号药食两用食物性味归经与功效1.丁香【性味归经】辛、温,脾、胃、肾经。
【功效应用】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中止呕药同用。
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
【用量用法】2~5克。
【用药忌宜】畏郁金;热症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2.八角茴香【性味归经】辛、甘,温。
归肝、肾、脾经。
【功效应用】1.散寒、暖肝、温肾、止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肾虚腰痛。
2.理气开胃:脘腹疼痛;呕吐食少。
【用量用法】5克。
3.刀豆【性味归经】甘,温。
归胃、肾经。
【功效应用】1.降气止呕:用治虚寒性呃逆呕吐,腹胀等症。
2.温肾助阳:用于肾虚腰痛,以刀豆2粒,包于猪肾内,烧熟食用。
【用量用法】10~15克。
4.小茴香【性味归经】辛,温。
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应用】 1.散寒止痛:主治寒疝腹痛及睾丸偏坠肿痛。
每与暖肝行气止痛药同用。
2.行气和胃:可治胃寒胀痛,食少呕吐等症。
可伍温中散寒药。
【用量用法】3~8克。
5.小蓟【性味归经】甘、凉。
归肝、脾经。
【功效应用】凉血、祛瘀、止血。
主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急性传染性肝炎,创伤出血,疔疮,痈毒。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7.5~15克(鲜者50~100克);捣汁或研末。
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而无瘀滞者忌服。
6.山药【性味归经】甘、平。
归脾、肺、肾经。
【功效应用】 1.益气养肺:脾胃虚弱症,肺虚症. 2.补脾肺肾:消渴症(,肾阴虚症。
【用量用法】15克。
【用药忌宜】本品养阴而兼涩性,能助湿,故湿盛中满或有积滞者不宜单独用,实热邪实者忌用。
7.山楂【性味归经】酸、甘、微温。
归脾、胃、肝经。
【功效应用】1.消食化积:食滞不化,脘腹胀痛或泄泻 .2.活血散瘀:產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疝气或睾丸偏坠疼痛。
【用量用法】10~15克,大剂量30克。
【用药忌宜】脾胃虚弱者慎服,山楂与莱菔子均有较好的消食化积之功,所不同的是,山楂长于消肉积,消积力较好,且长于活血化瘀,莱菔子长于治积滞腹胀痛较重者,攻积力强而兼降气消痰.8.马齿苋【性味归经】酸、寒。
归大肠、肝经。
【功效应用】 1.清热解毒凉血:湿热泻痢;热毒痈癤;赤白带下2.止血通淋:崩漏;血淋;热淋【用量用法】用量10克。
9.乌梢蛇【性味归经】甘、平、无毒。
归肝经。
【功效应用】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可用于风湿顽痹、惊痫、皮肤疥癣及麻风病。
多研末用,或浸酒服。
治风湿麻痹,常与羌活、防风、秦艽、当归等配伍;惊痫抽搐,可配伍蜈蚣、全蝎等应用。
【用量用法】3~12克。
【用药忌宜】血虚生风者忌用。
10.乌梅【性味归经】酸、平。
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应用】1.敛肺:肺虚久咳。
2.涩肠:久泻久痢。
3.生津:虚热口渴.4.安蛔:蛔厥腹痛。
【用量用法】10~15克。
【用药忌宜】本品酸涩收敛,内有实热积滞者不宜单用。
11.木瓜【性味归经】酸、温。
归肝,脾经。
【功效应用】1.舒经活络,适用于风湿痹症,手足麻木,腰膝疼痛,筋骨无力,配伍祛风湿药同用。
2.化湿和胃:主治湿浊伤中,吐泻转筋;脚气肿痛,冲心烦闷。
常配温化寒湿药。
此外,本品还可用治胃津不足,口干口渴,食少纳呆之症。
【用量用法】6~12克。
12.火麻仁【性味归经】甘、平。
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应用】润肠通便。
肠燥便秘 .润燥、杀虫:发落不生;疮癞。
【用量用法】10~15克。
【用药忌宜】本品食入量大,可引起中毒。
症状为恶心、恶吐,腹泻,四肢麻木,失去定向力,抽搐,精神错乱,昏迷,瞳乳散大等。
13.代代花【性味】甘,微苦。
【功效应用】气郁不舒,胃脘痛,胸腹胀满【用量用法】3~4.5克。
14.玉竹【性味归经】甘、平。
归肺、胃经。
【功效应用】 1.滋阴润肺:用于燥咳痰粘,阴虚劳咳。
2.滋阴:用于阴虚之体,外感风热而发热咳嗽,咽痛口渴。
3.养胃生津:用于热伤胃阴,舌干食少。
【用量用法】10~15克,清热养阴宜生用,滋补养阴宜制用。
15.甘草【性味归经】甘,平。
归脾,胃,心,肺经。
【功效应用】 1.补脾益气:用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
2.润肺止咳:用治咳嗽气喘,适当配伍后,不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
3.缓急止痛:适于腹中挛急作痛及四肢拘挛疼痛,每与白芍同用。
4.缓和药性:可用于缓解某些药物的毒性和烈性,并用以协调药物间的联合作用。
此外,用治食物,药物,农药引起的中毒,本品又有良好的解毒作用。
【用量用法】2~10克。
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以炙用。
【用药忌宜】反大戟,甘遂,芫花,海藻。
大量久服可引起水肿,也应注意。
湿盛中满者忌服。
16.白芷【性味归经】辛、温。
归肺、胃、脾经。
【功效应用】 1.祛风除湿通窍止痛:外感风邪,头痛,眉稜骨痛,牙痛,鼻渊,风湿痹痛,皮肤风湿瘙痒,妇女白带过多2.消肿排脓:疮疡肿毒。
【用量用法】5~15克。
【用药忌宜】阴虚血热者忌服,痈疽溃后宜渐减去。
17.白果【性味归经】甘、苦、涩,平,有小毒。
归肺经。
【功效应用】 1.敛肺平喘:哮喘痰嗽,肺热痰喘,肺虚咳喘。
2.收涩止带:湿热或脾虚带下,白浊小便频数等症。
【用量用法】5~10克。
【用药忌宜】生用毒性大,易中毒,大量或生食易引起中毒,宜加注意,咳嗽痰稠不利者慎用,银杏食多则收令太过,令人气壅胪肠昏顿,白果中毒成分叫白果中毒素,最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并可迅速出现头痛,惊厥,抽搐,呼吸困难,昏迷,最后死于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解救方法,洗胃.导泻.利尿.尽快排毒,服鸡蛋清,或用甘草或白果壳。
18.白扁豆【性味归经】甘、微温。
归脾、胃经。
【功效应用】健脾化湿:脾虚挟湿症,暑湿症。
【用量用法】15克。
生用清热养胃,炒用健脾止泻。
【用药忌宜】扁豆内含毒性蛋白质,生用有毒。
19.白扁豆花【性味】甘,平。
【功效应用】消暑化湿和胃:夏伤暑湿,发热泄泻或下痢,以及赤白带下等症20.龙眼肉【性味归经】甘、温。
归心、脾经。
【功效应用】补心脾益气血:心脾两虚症,气血双亏症。
【用量用法】9 ~15克。
【用药忌宜】内有郁火,痰饮气滞及湿阻中满者忌服,本品甘温滋润,不利于表邪的解除.21.决明子【性味归经】甘、苦,微寒。
归肝、大肠经。
【功效应用】 1.清肝明目:肝热或风热的目赤肿痛,青盲内障,雀目。
2.平肝潜阳:肝阳上亢头目眩晕症.3.润肠通便:热结或肠燥便秘症【用量用法】10~15克。
生品,性较凉,清肝明目,祛风散热之力较强,多用于实症目疾,炒用,清肝疏风之力略减。
角膜炎。
【用药忌宜】本品性寒降泄,故风脾虚泄泻,或低血压者忌用。
石决明与决明子,两药均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之功,对肝阳上亢或肝火上扰的头目眩晕,目赤肿痛等症,皆可用治,但石决明咸寒质重,以平抑肝阳为胜,兼有滋养肝阴作用,决明子苦寒,功偏清肝,疏风,多用于肝经实火,目赤肿痛之症,如睫膜炎.22.百合【性味归经】甘、寒。
归肺、心经。
【功效应用】1.润肺止咳:诸症肺热久咳,痰中带血,及劳热咳血等症。
2,清心安神;可治热病之后,余热未清,虚烦不安,失眠多梦等症。
【用量用法】10~30克。
23.肉豆蔻【性味归经】辛、温。
归脾、胃、大肠经。
【功效应用】 1.涩肠止泻:主治中焦虚寒,脾虚久泻及脾肾虚寒,五更泻等。
配伍益气温阳药同用。
2.温中行气:适用于中焦虚寒气滞,脘腹胀痛。
常配行气温中药。
【用量用法】3~10克;入丸散剂每次1.5~3克。
煨用可增强温中止泻之功。
【用药忌宜】湿热泻痢者忌用.24.肉桂【性味归经】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效应用】 1.补命门火:命门火衰症。
2.散寒温脾止痛:脘腹冷痛或吐泻;寒疝疼痛。
3.温煦气血:妇女经寒血滞诸症,产后瘀滞腹痛(殿胞煎),阴疽,痈疡脓成不溃或久溃;气血虚症。
肉桂辛热而偏于温暖下焦,为温补命火之要药.【用量用法】用量60克。
【用药忌宜】阴虚火旺,里有实热,不要用,桂枝辛温,偏于上行而散寒解表,走四肢而温通经脉,25.余甘子【性味】味甘、微涩,性凉。
【功效应用】清热利咽、润肺止咳。
用于感冒发热、咽喉痛、咳嗽、口干、烦渴、牙痛、维生素C缺乏症。
【用量用法】生食或水煎服。
每次10~30个。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者不宜多服。
26.佛手【性味归经】辛、苦,温。
归肝、脾、胃、肺经。
【功效应用】1.舒肝理气:肝郁气滞症;脾胃气滞症。
2.和中化痰:咳嗽痰多症佛手花药力较为缓和。
【用量用法】60克。
【用药忌宜】阴虚火旺者慎用。
27.杏仁【性味归经】苦、微温,有小毒。
归肝、大肠经。
【功效应用】1.止咳平喘:风寒或风热咳嗽,燥热咳嗽,肺热咳喘。
2.润肠通便:肠燥便秘症。
炒杏仁,经炒后微去油脂,其苦泄之性减缓,多用于体虚脾弱者之咳喘症,杏仁霜,除去油脂,几无润肠通便作用,多用于大便易动者的咳喘症,本品苦温泄肺,不宜于阴虚咳嗽或虚咳之症.【用量用法】10克。
【用药忌宜】大便溏泄者或婴儿应慎用,本品有小毒,勿过量,中毒症状轻者,头晕乏力,吐泻,腹痛,上腹部烧灼感,血压升高,呼吸加快,严重者,昏迷,痉挛,解救方法,用鲜萝卜,取汁服,或用蕹菜。
附:甜杏仁【性味归经】味甘、性平。
归肺、大肠经。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10~15钱;或入丸剂。
外用:捣敷。
28.沙棘【性味】性温,味酸、涩。
【功效应用】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
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仆瘀肿、瘀血经闭。
【用量用法】3~9克。
29.牡蛎【性味归经】微寒,无毒。
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
治惊痫,眩晕,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崩漏,带下,瘰疬,瘿瘤。
【用量用法】内服:煎汤,15~50克;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干撒、调敷或作扑粉。
【用药忌宜】《本草经疏》:“凡病虚而多热者宜用,虚而有寒者忌之”。
附.生牡蛎平肝镇静之功见长,适于阴虚阳亢之症,煅牡蛎,功偏收敛固涩,制酸止痛,适用于滑脱症及胃脘痛,本品有收敛作用,湿热实邪者忌用,牡蛎肉为著名之海珍品,在食疗上认为有补益阴阳气血之功,用治贫血.盗汗,牡蛎与龙骨二药功效相近,均有平抑肝阳,重镇安神,收敛固涩作用,常相须为用,同治阴虚阳亢,头目眩晕,惊悸狂躁,心烦不眠,以及各种体虚滑脱症,然而,龙骨入心经为主,以镇静安神见长,固涩之功优于牡蛎,而无软坚散结作用,牡蛎入肝经为主,以平肝潜阳,清热益阴为胜,收敛固涩之力逊于龙骨,并有软坚散结作用.30.芡实【性味归经】甘、涩,平归脾、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