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2.5 杜甫诗三首 登高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⑴ 给加点的字词注音万壑( )渚清( ) 千载( ) 王嫱( ) 青冢( )朔漠( )省识( )环珮( )暮砧( )⑵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白帝城高急暮砧( ) 一去紫台连朔漠(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江间波浪兼天涌( ) 画图省识春风面(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潦倒新停浊酒杯( )寒衣处处催刀尺( ) 无边落木萧萧下( )二.鉴赏诗歌《秋兴八首》(其一)1、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如何凸显“故园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高》5、前两联描述了怎样的自然景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颈联,尾联是如何表达杜甫心中的愁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积累⑴ 给加点的字词注音万壑( )渚清( ) 千载( ) 王嫱( ) 青冢( )朔漠( )省识( )环珮( )暮砧( )⑵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白帝城高急暮砧( ) 一去紫台连朔漠( )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 )江间波浪兼天涌( ) 画图省识春风面( )渚清沙白鸟飞回( ) 潦倒新停浊酒杯( )寒衣处处催刀尺( ) 无边落木萧萧下( )二.鉴赏诗歌《秋兴八首》(其一)1、首联、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首联“凋伤”中的这个“伤”字换成“凋落”的“落”字好不好?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这两句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是如何凸显“故园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高》5、前两联描述了怎样的自然景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颈联,尾联是如何表达杜甫心中的愁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此诗与《秋兴八首》(其一)有哪些相似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怀古迹》(其三)8、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赏析“群山万壑赴荆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此诗与《秋兴八首》(其一)有哪些相似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怀古迹》(其三)8、结合注释、感知诗歌思考: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请赏析“群山万壑赴荆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咏怀古迹》(其三)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怎样的情感?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 2.5 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2.5 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2.5 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2.5 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5 杜甫诗三首第1课时1.作家作品杜甫(712—770),字_______,号_______,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唐玄宗开元中,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轻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但进取无门,困顿了10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安史之乱起,他颠沛流离,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
曾在四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
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
贡献: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深远,他的诗被称为______。
主要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等.有_______传世。
2.写作背景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5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
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语文2.5《杜甫诗三首》过关习题必修3及答案
第5课杜甫诗三首【业达标评价】一、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完成1~4题。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南宋词人姜夔的咏梅名作《疏影》中这样写道:“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珮环、月夜归,化作此花幽独。
”它是对《咏怀古迹(其三)》中哪几句从形象上的丰富提高?答:答案: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2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答:答案:“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木三分。
可见,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
“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3“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的“空”字如何理解?答:答案: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也是徒然的。
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位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4《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答:答案:不是。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
高中人教版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练习与答案1. 诗的首联,开门见山,直写秋景“玉露(白露)”“枫树林”“气萧森”点明秋兴之依托,因秋景而起兴,感怀颔联“江间”指代巫峡,“塞上”借边塞指代京城一带“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点明作者身在巫峡,心想京城,由近及远排比类推,气势十分雄壮“波浪”在下而说“兼天”,“风云”在天而说接地,用相反相成的语句,极力描绘了秋季阴暗萧森之景,衬托出作者低沉的心境2. 、①“凋伤”更能表达伤心、伤感;②只有人才会感到悲伤,所以,诗人这样写就赋予了玉露、枫树林以生命就好像玉露、枫树林与自己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一样诗人自己思念故乡,感到悲伤,好像玉露、枫树林也是有了同样的情感3. 思念故乡4. 砧声四起,傍晚时分,在白帝城楼的高处,是那么的急促妇女们正拿着裁尺和剪刀,为在外的亲人赶制着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动刀尺“白帝城”,旧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与夔门隔岸相对“急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砧声很紧“砧”,捣衣石,这里借指捣衣发出的声音古人裁衣前,先将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捣软,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为远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捣衣声是人间的秋声,往往会增添客子的愁绪在这黯淡萧条的秋景和暮色中,诗人更平添了, 一许孤独、忧伤之感5. 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天高,反衬出人的渺小,孤单哀猿,烘托出悲凉飞鸟,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寻找失散的鸟群诗人借六种景物营造出悲凉的气氛颌联只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由落木,想到了树,由树及人,还是要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杜甫看到落叶飘零,肯定想自己像树一样,已是晚年,已老了人已经到了生命晚秋生命是短暂的倏忽就是百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如果说“落木萧萧”是有生命短暂之感的话,那么,“不尽长江”呢?应该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是互相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久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人的生命”,指的是个人的生命人生倏忽百年,江山万古长青第二句,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很宏大的气势逼显出个人的渺小6. 这里的“做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做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什么叫登台呢?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为什么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而杜甫呢?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已是两层“愁”,是双倍的愁想想看,再这样层层叠加上去已是六层了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百年了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苦,是什么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苦,是极度的意思这样更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心急如焚,才白发丛生,两鬓染霜心有余而力不足“艰难”也不仅仅指国家艰难,更主要的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二者都有他既忧国,忧民,又忧身应该特别强调杜甫的一个独特之处,就是: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却是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我们学过的杜甫的诗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写到喝酒了还能举出些喝酒的例子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九日》诗中有“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客也喝酒,忧也喝酒咱们中国似乎惟有酒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或喜或化的感情而且此时是重阳节呀,按习俗应该喝菊花酒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还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借酒才能浇愁,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可是却不能喝酒,这愁闷可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呢?——只能郁结在诗的结尾,郁结在杜甫老人的心头7. 《秋兴·其一》和《登高》在写作上有许多共同特点:首先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都有很浓的悲秋情结世事艰辛,家丑国难,万里悲秋,老病孤舟,都化作千缕愁绪洋溢在字里行间,作千古一悲,千古一愁其次在结构处置上,两诗的首联,颔联都极力描写秋景图,营造了一个悲愁萧森的氛围,使后面的抒情都顺理成章,打倒了景为情基,情为景发,浑然天成,足见构思之妙再次,两诗在用词造句上,都是律诗的典范之作,对仗工整又极具情势在两诗的颔颈联里体现得特别明显如《秋兴·其一》的颔联“江间波涛”对“塞上风云”,“兼天涌”对“接地阴”,颈联“丛菊两开”对“孤舟一系”,“他日泪”对“故园思”《登高》颔联“无边”对“不尽”,“萧萧下”对“滚滚来”,颈联“万里悲秋”对“百年多病”,“常作客”对“独登台”当然,两诗又有许多不同点,比如感情表达方式上,格律上,特别是在感情基调上《秋兴》诗感伤气氛太浓,境界不如《登高》壮阔《秋兴》诗首联基调低沉,“凋伤”“气萧森”是其体现,而《登高》仅点明“风急”“天高”“鸟飞回”在境界上《秋兴》虽有“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丹和《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来”相比还是有点逊色8. 怨恨9.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两千多年前,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10. 颔联写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 颈联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1.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虽然他在夔州,距故乡洛阳偃师一带不象昭君出塞那样远隔万里,但是“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洛阳对他来说,仍然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正好借昭君当年相念故土、夜月魂归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12. (1)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2)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衰”“老”想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思家”“念弟”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同步练习2.5杜甫诗三首附答案新441
《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附答案)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1、2题。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开篇用十分凝炼的语言,描写了富有特征的六种景物,使形态、声音、色彩一一得到了表现。
B.颔联采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借“落木”、“长江”喟叹生命短暂,而时间无穷。
C.颈联的“万里”“百年”与颔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结尾的两句分承“作客”和“多病”。
诗人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
这里既有国家的艰难,又有个人的苦难,含蕴丰厚。
2.“宽心应是酒,遣兴莫过诗”老杜以诗酒为生涯,写过许多与酒有关的词句,请指出下列与其不同类的一项()A.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B.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3、4题。
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鹏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
“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
“两朝”指东汉和蜀汉。
“开”指开创基业。
“济”指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
“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
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
“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5课《杜甫诗三首》配套练习及答案
第5课 杜甫诗三首——诗圣的忧思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凋.零/尾大不掉. 萧.瑟/哀猿长啸. 丛.菊/流水淙.淙B.砧.板/饮鸩.止渴 潦.草/穷困潦.倒 朔.漠/横槊.赋诗C.千载./怨声载.道 江渚./锱铢.必较 明妃./杞.人忧天D.歌曲./是非曲.直 和.诗/群山万壑. 霜鬓./文质彬.彬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玉露凋伤..枫树林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一去紫台连朔漠.. 朔漠:北方的沙漠C.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察看D.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客居他乡3.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百年多病独.登台独.留青冢向黄昏B.⎩⎪⎨⎪⎧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生长明妃尚.有村C.⎩⎪⎨⎪⎧ 独留青冢向.黄昏向.吾不为斯役D.⎩⎪⎨⎪⎧不与.秦塞通人烟微斯人,吾谁与.归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丛菊两开他日..泪B.万里悲秋常作客..C.百年..多病独登台D.潦倒..新停浊酒杯6.名句默写及文学常识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_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3)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4)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5)杜甫,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作品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后世称为“________”。
在诗歌艺术上,他融合众长,兼备诸体,形成了特有的“________”的风格。
登高习题(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登高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这两句运用反衬、夸张的表现手法,极言ft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两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
下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相互呼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可见构思的精巧。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此句是对琵琶声的侧面描写,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两句是直接抒情句,作者借千里的烟波浩渺的暮霭来表现自己的愁苦,一为自己前途茫然而愁,更为离开了爱人而愁。
)D.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下列加横线的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渚清沙白鸟飞回(回:回来)画图省识春风面(省:省略)B.凡六百一十六言(言:话)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下)使快弹数曲(快:快速)D.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极)3.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
“无边” “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4.选出对上一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起首“风急”二字就以猎猎秋风把读者带入苍凉肃杀的秋景当中,紧接着又以五种典型的深秋景物渲染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生动画卷,融合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惨淡的画面、悲凉的气氛映照出诗人心中的凄凉——“猿啸哀”“鸟飞回”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2.5杜甫诗三首登高练习题(含答案)
《登高》练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妥的一项()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裕节奏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
“无边”“不尽”使“萧萧”“滔滔”更为形象化,A、落魄(li áo)多财善贾(gǔ)..B 、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冷清( xi āo)人材辈出( j ì)C..列传(zhuàn).服侍( cì).静谧(mì).石沉大海(miǎo).洁身自爱(hǎo).博闻强识(zhì).凄凉的对句入迷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互相响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双方面D 、混杂(xi áo)渚清沙白( zhǔ)徜徉( cháng)胜券在握....(quàn)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摹仿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尔后已C、吼叫寥寂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相逢贫寒落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选出以下诗句加点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高远B、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C、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象声词,风吹落叶的声音D、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一百年4、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笔。
5、选犯错误的一项()A、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杜甫诗抒写个人情怀,常常密切联合时势,思想深沉,境地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C、杜甫诗深刻地反应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后代称为“诗史”。
D、杜甫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有名作品。
6、对《登高》语句的讲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勾勒出一幅秋季肃杀的情形,折射出诗人心里的凄楚。
(完整版)登高杜甫练习题附答案
(完整版)登高杜甫练习题附答案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病,潦倒新停浊酒杯。
1、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其中风、渚,天、沙,猿啸、鸟飞,对仗工整。
B. 颔联“萧萧”“滚滚”使“无边落木”“不尽长江”更加形象,景象萧瑟、阔远。
C. “常”极言诗人客居他乡之久,抒写思乡情切;“独”突出孤独无依,处境艰难。
D.“悲秋”二字是诗眼,前四句抒发登台所感的悲情,后四句描写登台所见的秋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
B.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C.全诗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
但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
D.本诗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
尾联两句的对偶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3、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____________的心境。
4、首联两句中,“渚清沙白鸟飞回”既有“渚清沙白”这样的______ 描写,也有“鸟飞回”这样的_____ 描写,整句属于_________ 的写法。
而“哀”字写猿啸声哀,但也微微透露出作者愁苦的思绪,这里采用的是_______ 写法。
颔联两句中,“萧萧”写出了____________的情态,“滚滚”写出了____________ 的气势,这两句意境更加________ ,感情更加___________ 。
整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__ ___ 的风格。
5、首联写了哪些景?景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其作用是什么?6、这首诗的首联用了什么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请作分析。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2.5 杜甫诗三首 登高练习题(含答案)-最新教学文档
《登高》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潦.倒(liáo)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伺.候(cì)洁身自好.(hǎo)C、萧.条(xiāo)人才济.济(jì)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选出下列诗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高远B、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C、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象声词,风吹落叶的声音D、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一百年4、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
“无边” “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5、选出错误的一项()A、杜甫字子美,原籍襄阳,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杜甫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C、杜甫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后世称为“诗史”。
D、杜甫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著名作品。
6、对《登高》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勾画出一幅秋天肃杀的景象,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凄楚。
2020春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练习: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Word版含答案
第5课杜甫诗三首在大唐落日的斜晖里,守着秋风破败的草堂,独对黄昏中的青冢,你是否还在回味壮年时的游历?在巫山巫峡边,在萧萧落木下,在清渚白沙间,曾把满腹的感慨忧伤,都化作了“凋伤枫树”的诗句,都化作了“艰难苦恨”的诗行。
在颠沛流离时,你却用对黎民的同情,创造了记载唐王朝兴衰的格律。
感时忧民,情系社稷,穷困潦倒的酸楚,痛失幼子的悲泣,你把所有的感伤,所有的喜悦,所有的恨,所有的爱,都用你精湛的诗艺,融入你的大唐诗史中!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之中,我们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
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
“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
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起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
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也就有了“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思乡泪、忧国心。
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他是真正的爱国者,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人民和国家的“诗史”。
[运用角度]“忧国忧民”“铁肩担道义”“时代与命运”等。
肩膀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
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
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
登高习题(含答案)
登高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这两句运用反衬、夸张的表现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两联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
下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相互呼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可见构思的精巧。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此句是对琵琶声的侧面描写,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这两句是直接抒情句,作者借千里的烟波浩渺的暮霭来表现自己的愁苦,一为自己前途茫然而愁,更为离开了爱人而愁。
)D.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2.下列加横线的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渚清沙白鸟飞回(回:回来)画图省识春风面(省:省略)B.凡六百一十六言(言:话)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C.以手抚膺坐长叹(坐:坐下)使快弹数曲(快:快速)D.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极)3.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4.选出对上一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起首“风急”二字就以猎猎秋风把读者带入苍凉肃杀的秋景当中,紧接着又以五种典型的深秋景物渲染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生动画卷,融合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惨淡的画面、悲凉的气氛映照出诗人心中的凄凉——“猿啸哀”“鸟飞回”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2单元5杜甫诗三首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1.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导学号 :39282009】A .玉露..凋伤枫树林 玉露:白露B .一去 紫台连朔漠 去:走开.C .绘图省 识春风面 省:认识.D .渚清沙白鸟飞回. 回:盘旋【分析】 C 项,省:以前。
【答案】 C2.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导学号 :39282010】 A .丛菊两开改日 泪..B .万里悲秋常作客..C .百年 多病独登台..D .落魄 新停浊酒杯..【分析】C 项,百年:句中意思是暮年。
【答案】C3.名句默写。
【导学号 :39282011】(1)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2)江间波涛兼天涌, 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另有村。
(4)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答案】(1)丛菊两开改日泪 (2) 塞上风云接地阴 (3)群山万壑赴荆门(4)万里悲秋常作客阅读《咏怀遗迹 (其三 )》和《登高》,达成 4~6 题。
4.《咏怀遗迹 (其三 )》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诗人如何的感情?【导学号:39282012】【答案】诗人对王昭君寄托了深沉的怜悯,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志向不得发挥的迷惘。
5.《咏怀遗迹(其三)》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案】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照和反衬的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惨剧,有去与留的对照、生与死的对照,经过对照,反衬出昭君出塞的凄惨命运。
6.《登高》中的“悲”“独”两种情怀的内涵是什么?全诗又是如何抒发这样的情怀的?【答案】“悲”指自然之悲象 (秋 )、人生之困难 (霜鬓 )。
自然之悲象表此刻诗的前四句,人生之困难表此刻诗的后四句。
“独”指诗人独知人生之悲怆,单独肩负磨难的情怀。
全诗用凄凉的色彩,将风急、猿啸、鸟飞、叶落与滔滔江水描写整天地同悲的弘粗心境,再引出自己的悲苦、孤单的感慨情怀,全诗既流利浑厚,又高歌激越。
高中语文 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练习题 精选必修3 含答案
高中语文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咏怀古迹》《登高》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1.在课文中找到下列词语,借助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萧()森暮砧()万壑()环珮()青冢()朔()漠省()识渚()清潦()倒2.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⑴江间波浪jiān()天涌⑵白帝城高急暮zhēn()⑶一去紫台连shuò()漠⑷万里悲秋常zuò()客⑸艰难苦恨fán()霜鬓3.对《登高》一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4.文学常识填空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他亦被称为“”作品集有5.请举例分析《秋兴八首(其一)》中景与情的关系答:6.“群山万壑赴荆门”一句描绘出了一幅雄伟的图景,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答: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万壑(hè)渚(zhǔ)清萧(xiāo)条环珮(pèi)B.潦(liáo)倒千载(zài)凋(diāo)零露(lù)水C.霜鬓(bìng)青冢(zhǒng)单(chán)于荆(jīng)门D.朔(sù)漠省(xǐng)识嗟(jiē)尔暮砧(zhēn)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9.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纷纷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C.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D.江间波浪兼天涌兼天:连天10.下面对《登高》一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B.无边/落木/萧萧/下C.百年/多病/独登/台D.潦倒/新停/浊酒/杯11.下列对《秋兴八首》(其一)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兴八首》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作这是八首中的第一首,写夔州一带的秋景,寄寓诗人自伤漂泊、思念故园的心情B.凡诗人触目所见无不是阴晦凄森的景象,可见诗人心情的孤寂凄楚,又可看出饱经战乱后国家的衰败残破C.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D.诗人在此旅居已近两年,所以说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只有徒然面对着丛菊的第二次开放,为去年的情景而落泪12.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D.全诗借对王昭君的同情、对统治者的谴责,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13.名句默写:⑴江间波浪兼天涌,⑵,孤舟一系故园心⑶寒衣处处催刀尺,⑷一去紫台连朔漠,⑸,环珮空归月夜魂⑹,不尽长江滚滚来阅读《登高》,完成14—16题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4.有人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第一”、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历来被推为律诗中的杰作,千百年来为世人传诵试就其对仗工整做简要分析答:15.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感情基调如何?答: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不尽”二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9题杜甫,字子美,京兆人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诏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左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琴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栗自给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左右走报其母,为救得止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泝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瀑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汙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选自《唐才子传·卷第二》)2.4.6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擢河西尉,不拜拜:任职B.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故事:旧业C.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鼓吹:宣扬D.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因:因此18.下列各句,不能分别表现杜甫“放旷不自检”和“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汙”的一组是()A.①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②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B.①甫见之,或时不巾②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亡走凤翔C.①擢河西尉,不拜②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D.①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②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1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玄宗看了杜甫的赋颂后,觉得他很有才能,命宰相考考他的文章,先提拔他为河西县尉,后又改派他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B.杜甫担任左拾遗官职时,为平民时的朋友房获罪琯获罪罢相说情,唐肃宗大怒,下旨让三司治杜甫的罪,宰相张镐也赞同以杜甫抵罪C.安禄山叛乱时,杜甫避乱,寄住鄜州的家长年生活艰难,年幼的孩子甚至要饿死;旅居秦州,靠背柴禾、拾橡栗为生;流落剑南,建草堂居住D.杜甫在成都受世交节度使严武的优待,但他性格急躁,对严武傲慢放肆,使严武心中怀恨,甚至想杀掉杜甫;后出川流落沅、湘,在飘泊中去逝杜甫诗三首1.萧(xiāo)砧(zhēn)壑(hè)珮(pèi)冢(zhǒng)朔(shuò)省(xǐng)渚(zhǔ)潦(liǎo)2.⑴兼⑵砧⑶朔⑷作⑸繁3.C(“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不对)4.子美少陵野老诗史诗圣《杜工部集》5.全诗自始至终,情景两首互为依托、密不可分如首联,枫树为秋露侵蚀伤残的景象,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凄风苦雨吹打的老大伤悲;而充塞于巫山巫峡的萧森秋气,则似乎是充溢于诗人心头的郁闷的象征或形象展示又如颔联描绘江间波浪、塞上风云,既生动的表现出了其“兼天涌”,“接地阴”的外貌特征,又有意的强调了其动荡不安和阴晦不明,及诗人自身的惊魂不定和忧思不散整首诗既因物感兴,使情思有所附丽;又因即景寄怀,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6.不同意其一,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才孕育出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作者在此是从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昭君之奇美其二,作者在引出昭君之前特意用了这么一个内涵厚重的句子做铺垫,也说明了在作者的心目中,生长在这里的昭君决不只是一个明眸皓齿、秀发冰肌的弱女子,而是一位具有大山般坚强性格的奇伟女性所以,画面的底色用的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是较为和谐的7.A(B“潦倒”的“潦”应读“liǎo”,“千载”的“载”应读“zǎi”C“霜鬓”的“鬓”应读“bìn”D“朔漠”的“朔”应读“shuò”)8.D(A“协迫”的“协”应为“胁”B“鞠躬尽悴”的“悴”应为“瘁”C“要言不繁”的“繁”应为“烦”)9.B(“萧萧”应为“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10.C(应为“百年/多病/独/登台”,“独”应单读,“登台”是一个词连贯起来)11.D(“故园之思随着孤舟在江上飘走”不当,应为“故园之思被孤舟系在了江边”)12.B(全诗的主题是对王昭君的命运表示同情的同时谴责统治阶级的,因此不可能有歌颂之意哪怕是对王昭君的)13.⑴塞上风云接地阴⑵丛菊两开他日泪⑶白帝城高急暮砧⑷独留青冢向黄昏⑸画图省识春风面⑹无边落木萧萧下14.本诗前三联尤为突出是字字对,词词对,不仅词性相同,而且平仄相对,音韵谐和读起来有节奏感15.深秋晴空如海,猿啸空谷传响,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无穷的落叶和不尽的长江,一幅壮阔图景极力渲染雄浑悲凉的气氛16.不能因为这两个词扩大了诗的意境,有了它们,后面的“萧萧”和“滚滚”才有附着点,才能更显出秋之悲凉广旷17.D(因:于是)18.C(C项中,①的“擢河西尉,不拜”并非“放旷不自检”的表现,②写杜甫家乡被敌占领,家里生活艰难,也不属“挺节无所汙”的表现)19.B(“宰相张镐也赞同以杜甫抵罪”理解有误,张镐实为杜甫开脱罪责)。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2.5 杜甫诗三首 -登高练习题(含答案)
《登高》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潦.倒(liáo)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伺.候(cì)洁身自好.(hǎo)C、萧.条(xiāo)人才济.济(jì)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选出下列诗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高远B、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C、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象声词,风吹落叶的声音D、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一百年4、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
“无边” “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5、选出错误的一项()A、杜甫字子美,原籍襄阳,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杜甫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C、杜甫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后世称为“诗史”。
D、杜甫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著名作品。
6、对《登高》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勾画出一幅秋天肃杀的景象,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凄楚。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杜甫诗三首--+登高+限时练+Word版缺答案【KS5U+高考】
《登高》限时训练习题时间:40分钟班级:_____ _____组_____号姓名: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第Ⅰ部分一、写出本节课有关内容(10分)第Ⅱ部分一、默写填空(每空3分,共24分)1、杜甫一生长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诗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仰望落叶萧索和俯视江水长流,暗含人生短暂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A.暮砧.(zhēn)玷.污(zhàn)苫.子(shān)妥帖.(tiē)B.凋.伤(diāo)绸.缪(chóu)倜.傥(tì)啁.啾(chóu)C.朔.漠(shuò)塑.料(suò) 唆.使(suō) 朔.风(shuò)D.潦.倒(liáo)官僚.(liáo)撩.拨(liáo)绸缪.(móu)(A、玷污diàn,B、啁啾zhōu,C、塑料sù)2、下列加横线词语在句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玉露凋伤枫树林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B.无边落木萧萧下落木:树上落下的树枝C.万里悲秋常作客作客:客居他乡D.艰难苦恨繁霜鬓苦恨:极其遗憾3、下列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A.万里..悲秋常作客B.巫山巫峡气萧森..C.百年..多病独登台D.艰难..苦恨繁霜鬓B(A、万里:指远离故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高》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潦.倒(liáo)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伺.候(cì)洁身自好.(hǎo)C、萧.条(xiāo)人才济.济(jì)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选出下列诗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高远B、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C、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象声词,风吹落叶的声音D、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一百年4、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
“无边” “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5、选出错误的一项()A、杜甫字子美,原籍襄阳,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杜甫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C、杜甫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后世称为“诗史”。
D、杜甫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著名作品。
6、对《登高》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勾画出一幅秋天肃杀的景象,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凄楚。
“风急天高”“渚清沙白”不正是秋景的写生吗?加之耳听“猿啸哀”,目睹“鸟飞回”,恰恰流露出诗人有国难奔有家难投的怅惘。
B、颔联视野开阔,气势宏大——“无边”与“不尽”从平面上极写数量之大;“萧萧下”与“滚滚来”则从立体上表现壮阔的气势。
C、写《登高》时,杜甫住在夔州,地处长江之滨,瞿塘峡口。
此处向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
诗人经观察,捕捉了这些特点,将它们巧妙地融入了秋江景色,借以展现出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
D、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手法,展示了自己的真实生活,剖露了诗人的实际感情,“艰难苦恨”“聊到”的景象,恰与“风急天高”的景物描写形成强烈反差,正是这反差,使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7、下列对“百年”和“苦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百年”是指有限的人生,“苦恨”是指极度痛恨。
B、“百年”是指暮年,“苦恨”是指极度痛恨。
C、“百年”是指有限的人生,“苦恨”是指辛苦、怨恨。
D、“百年”是指暮年,“苦恨”是指辛苦、怨恨。
8、下面对这首诗前两联所描写的景物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四句一共写了“风”“天”“猿”“鸟”“落木”“长江”六个意象。
B、这四句描绘了深秋江峡空旷寂寥、肃杀凄厉的景物特点。
C、这四句运用了视听结合和高低映衬的方法。
D、这四句景中含情,蕴涵着浓重的思乡之情,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凉人生感慨。
9、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点明了登高时风急天高、啼猿悲秋的特定环境。
B、“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视线转向江水洲渚,动静结合,境界开阔。
C、“无边落木萧萧下”,描述了秋天树叶纷纷飘落的萧索景象。
D、“艰难苦恨繁霜鬓”,表明登高时,诗人因过度悲伤而头发突然变白。
10、下面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万里”指诗人为生活所迫,漂泊异乡,离家很远。
B、“百年”指诗人离家时间很长,表达了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C、“多病”指诗人疾病缠身,身体衰弱。
D、“独”是形容诗人独自一人登台,孤独寂寞的境况。
11、下面对《登高》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诗是诗人在夔州期间写得一首即景伤怀的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B、本诗是诗人在垂暮之年、深秋时节登高望远的个人咏怀之作,不涉及忧国忧民之情。
C、本诗用字精当,对仗工整,情景交融,被赞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D、本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离开成都以后生活的艰辛,内心的凄苦。
二、阅读理解1、首联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2、应如何理解颔联写的“木”“ 江”这两种景物?3、颈联中“作客”怎么理解?是否和“做客”意思相同?4、杜甫为何“新停浊酒杯”?5、有人将《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压缩为“落叶萧萧下,长江滚滚来”,你觉得压缩好不好?6、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联系全诗,谈谈你对诗歌抒发的沉痛而又复杂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7、请结合意象,分析前两联的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景物描写的方法和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8、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登高》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D )A、潦.倒(liáo)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伺.候(cì)洁身自好.(hǎo)C、萧.条(xiāo)人才济.济(jì)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D、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3、选出下列诗句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D )A、风急天高猿啸哀高:高远B、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C、无边落木萧萧下萧萧:象声词,风吹落叶的声音D、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一百年4、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 D )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5、选出错误的一项(A )A、杜甫字子美,原籍襄阳,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B、杜甫诗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
C、杜甫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后世称为“诗史”。
D、杜甫被称为“诗圣”,“三吏”“三别”是他的著名作品。
①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②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6、对《登高》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首联,勾画出一幅秋天肃杀的景象,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凄楚。
“风急天高”“渚清沙白”不正是秋景的写生吗?加之耳听“猿啸哀”,目睹“鸟飞回”,恰恰流露出诗人有国难奔有家难投的怅惘。
B、颔联视野开阔,气势宏大——“无边”与“不尽”从平面上极写数量之大;“萧萧下”与“滚滚来”则从立体上表现壮阔的气势。
C、写《登高》时,杜甫住在夔州,地处长江之滨,瞿塘峡口。
此处向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
诗人经观察,捕捉了这些特点,将它们巧妙地融入了秋江景色,借以展现出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情感世界和心路历程。
D、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手法,展示了自己的真实生活,剖露了诗人的实际感情,“艰难苦恨”“聊到”的景象,恰与“风急天高”的景物描写形成强烈反差,正是这反差,使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7、下列对“百年”和“苦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百年”是指有限的人生,“苦恨”是指极度痛恨。
B、“百年”是指暮年,“苦恨”是指极度痛恨。
C、“百年”是指有限的人生,“苦恨”是指辛苦、怨恨。
D、“百年”是指暮年,“苦恨”是指辛苦、怨恨。
8、下面对这首诗前两联所描写的景物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这四句一共写了“风”“天”“猿”“鸟”“落木”“长江”六个意象。
B、这四句描绘了深秋江峡空旷寂寥、肃杀凄厉的景物特点。
C、这四句运用了视听结合和高低映衬的方法。
D、这四句景中含情,蕴涵着浓重的思乡之情,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凉人生感慨。
9、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风急天高猿啸哀”,点明了登高时风急天高、啼猿悲秋的特定环境。
B、“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视线转向江水洲渚,动静结合,境界开阔。
C、“无边落木萧萧下”,描述了秋天树叶纷纷飘落的萧索景象。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D、“艰难苦恨繁霜鬓”,表明登高时,诗人因过度悲伤而头发突然变白。
10、下面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联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万里”指诗人为生活所迫,漂泊异乡,离家很远。
B、“百年”指诗人离家时间很长,表达了对故乡无尽的思念。
C、“多病”指诗人疾病缠身,身体衰弱。
D、“独”是形容诗人独自一人登台,孤独寂寞的境况。
11、下面对《登高》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本诗是诗人在夔州期间写得一首即景伤怀的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B、本诗是诗人在垂暮之年、深秋时节登高望远的个人咏怀之作,不涉及忧国忧民之情。
C、本诗用字精当,对仗工整,情景交融,被赞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D、本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离开成都以后生活的艰辛,内心的凄苦。
二、阅读理解1、首联写了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①风--急--冷②天--高--人渺小、孤独③猿--哀—悲凉④鸟--飞回--孤独2、应如何理解颔联写的“木”“ 江”这两种景物?①木:由木及人、生命短暂;②江:时间无穷,更显人之渺小、生命之短。
3、颈联中“作客”怎么理解?是否和“做客”意思相同?①此处的“作客”是飘零、流浪在外,客居他乡的意思。
②“做客”含义是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例1 乔榛、丁建华应邀做客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向观众朋友讲述了他们共同走过的艰难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