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办法文档
设备操作、保养和维修规定范本

设备操作、保养和维修规定范本一、操作规定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和资质考核,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操作设备;2、操作前必须核对设备之前的状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后,方可进行操作;3、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手册中的规定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或违规操作;4、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防护设备,确保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5、操作结束后,必须将设备恢复到安全状态,清理现场,并按要求进行设备的停机检查。
二、设备保养规定1、根据设备保养手册和保养计划,及时进行设备保养;2、设备保养期间,需要关闭设备电源、气源等,并采取相应安全措施;3、设备保养前必须先切断设备的电源,并贴上“禁止启动”标志,确保人身安全;4、设备保养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规定,使用指定的保养工具和润滑剂;5、保养完毕后,必须清理设备表面和周围的杂物,并及时扔掉保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三、设备维修规定1、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止运行,并向上级主管报告;2、设备维修前必须将设备电源切断,并贴上“禁止使用”标志,确保人身安全;3、设备维修必须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严禁非专业人员私自进行维修;4、维修人员必须按照维修手册的规定进行维修,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5、维修完毕后,必须测试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四、设备维护与保养记录1、设备操作记录:操作人员每天必须记录设备的工作时间、运行状态、设备温度等;2、设备保养记录:保养人员必须记录设备保养的日期、内容、材料等;3、设备维修记录:维修人员必须记录设备维修的日期、故障原因、维修措施等;4、设备巡检记录:巡检人员必须记录设备巡检的日期、发现的问题、处理情况等;5、设备故障记录:运行人员必须记录设备故障的发生时间、现象、处理措施等。
五、设备事故处理规定1、设备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2、事故责任人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并组织人员进行事故处理;3、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注意人身安全,严禁采取擅自行动的行为;4、事故处理完毕后,必须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设备检修保养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设备检修保养安全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1.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维护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制定本设备检修保养安全管理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设备的检修保养工作。
3.本制度的宗旨是预防为主,整改为辅,确保设备在正常运行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管理体系1.设备检修保养管理委员会(1)成立设备检修保养管理委员会,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设备运维人员组成。
(2)设备检修保养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设备检修保养计划、监督检修保养工作的实施和评估检修保养效果。
(3)设备检修保养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讨论设备检修保养工作情况。
三、设备检修保养计划1.设备检修保养计划的制定(1)设备检修保养管理委员会根据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使用情况制定设备检修保养计划。
(2)设备检修保养计划应包括检修保养的时间、地点、内容和责任人等信息。
2.设备检修保养计划的执行(1)设备检修保养计划由设备运维人员执行,确保按时、按要求完成检修保养工作。
(2)设备运维人员在检修保养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包括检修保养的内容、时间和问题处理等情况。
四、设备检修保养工作1.设备检修保养的周期性(1)设备检修保养应按照计划进行,周期一般为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或每年一次。
(2)设备检修保养的周期可根据设备的特殊情况进行调整,但不得超过上限。
2.设备检修保养的内容(1)设备检修保养的内容应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以及必要的更换和调整等工作。
(2)设备检修保养中发现的故障或问题应及时处理,并记录在设备维修记录中。
3.设备检修保养的安全措施(1)设备检修保养工作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
(2)设备运维人员必须戴好相关的防护用品,确保自身的安全。
(3)设备检修保养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人员,停止操作。
五、设备检修保养记录1.设备检修保养记录的要求(1)设备检修保养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的检修保养情况,包括具体的操作内容、时间和问题处理等情况。
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办法

设备保养维护管理方法设备保养维护管理方法设备的保养维护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特别紧要的一个环节,可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削减故障停机所造成的损失。
下面我将以某生产企业为例,总结设备保养维护管理的实在方法。
一、设备保养维护计划设备保养维护的第一步是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订立出保养维护计划。
首先,要依据设备的种类和功能,订立出相应的保养维护表,认真列出保养时间、保养内容和保养人员。
例如,生产线上的冷却塔,要定期清洗、加油、更换旧件等,可以依据制造商供给的维护手册编制出实在的保养表。
其次,要将设备的保养维护计划与生产计划结合起来,依据生产情况和设备使用情况,合理布置保养时间。
例如,在生产任务较少的周末或夜间,可以布置更多的设备保养维护工作。
最后,还要重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监测和故障分析,对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和更换进行适时的跟踪和记录,不断优化保养维护计划。
二、设备保养维护过程设备保养维护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设备四周环境清洁乾净,防止灰尘、积水等对设备造成污染。
保养过程中要使用专用工具和清洁剂,注意防止机器表面被划伤或损坏。
2、清洗设备,包括设备硬件部分和软件系统,要防止水或清洗剂流入设备内部,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3、设备收尾工作要做好,包括清扫保养工具,整理保养记录表、工具材料等物品。
保持设备四周环境乾净干净,以便下次保养。
三、设备维护和修理管理设备维护和修理是设备管理的紧要一环。
在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需适时地进行检修和维护和修理。
在设备维护和修理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适时发觉故障,实行相应的故障排出措施。
在排出故障时,要有系统的操作流程,不得任意打开设备,避开扩大故障范围。
2、要对设备故障进行认真记录,包括故障时间、故障现象、故障原因、维护和修理措施和维护和修理人员等,便于故障分析和维护和修理质量掌控。
3、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润滑、清洗、更换易损件等,避开因长期使用而导致设备故障。
设备维护和保养规范制度

设备维护和保养规范制度一、引言为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制定本设备维护和保养规范制度。
二、维护和保养职责1.设备部门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
2.设备部门应定期组织设备维修保养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维护技能。
三、设备维护和保养流程1.设备维护和保养按照计划执行,需提前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
2.维护和保养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并记录维护和保养的具体情况。
3.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结束后,应将维修记录整理归档,以备查阅。
四、设备维护和保养内容1.设备日常维护:设备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日常清洁,清理设备表面灰尘和杂物,并检查设备连接是否松动,光电开关是否正常。
2.设备润滑维护:设备维修保养人员应定期对设备的润滑点、轴承等部位进行润滑维护,并记录润滑情况。
3.设备检修:设备部门定期进行设备的大规模检修,检查设备的机械传动部分、电气系统、液压系统等,并进行必要的维修工作。
4.设备保养:设备保养人员应进行设备的保养工作,包括更换易损件、校准设备仪表等。
五、设备维护和保养记录1.设备维修保养人员应记录设备维护和保养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时间。
2.记录内容应包括设备维修保养的具体项目、维修保养人员名称、维修保养时间等。
3.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应保存至少三年,并随时提供给相关部门查阅。
六、安全操作规范1.维护和保养人员应按照要求穿戴劳保用品,如安全帽、手套等。
2.在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前,应切断设备的电源,并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误操作造成事故。
3.维护和保养人员应按规定使用维修焊接、切割工具,遵守相关操作规范,确保操作安全。
4.发现设备存在严重隐患时,应立即上报设备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七、设备质量追溯制度1.设备部门应建立设备质量追溯制度,追溯每个设备的维修保养记录和维修保养人员。
2.发现设备出现质量问题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纠正,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办法

设备维护管理办法第1条目的为了预防和维护公司的生产设备、日常维护、请修复故障备品零件管理、维修绩效作业有章可循,以维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率,特订立本办法。
第2条范围凡有关生产机械、电所气仪表、公共设备的维护等、均依本办法规定办理,其范围包括:1地勤单位权责划分。
2设备参考数据的建立。
3制定维护和润滑计划。
4维护和润滑计划的实施和检查。
5请修复故障。
6备件的请购和管理。
7电焊、气焊作业管理。
8维护绩效审查。
第三条组织名称和职能一、本办法提及的部门名称及相关人员,均依现行的组织机构编订。
二、若遇有组织机构重新调整时,总经理办公室应召集有关人员进行审查和讨论。
第四条搬运装置权责划分一、搬运装置(一)行政管理部门:会计部和设备使用部门是公司设备的行政管理部门。
(二)维修部。
1.生产部维修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分为机械组和电机组),负责与生产业务有关的建筑设备、机械设备、储存设备、电气仪表设备及杂项设备等维修。
2.行政部总务单位:负责非生产部门公共工程单位的其他设备维护。
3.使用部门:负责使用设备的保养及维修,使用部门难以划分时,以行政管理部门为使用部门。
二、相关部门职责(一)行政管理部门:1.建立设备台帐和分类操作规程。
2.协同维修部订立各项设备的保养作业规范。
3.督促各使用部门按规范进行维修工作。
4.使用定期合同的部门检查使用的设备,其作业方式依本公司”设备盘点管理作业”办理。
5.随时检查设备登记卡上的名称、规格、和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
6.在设备上做标签,便于保管和清点。
(二)维修部1.协助安装新购买的设备、试车和验收。
2.故障修复的实施。
3.定期维护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4.设备使用异常反应及故障原因分析。
5.委托外修申请、督导与验收。
6.节能计划的实施和跟进。
7.使用部门的润滑和维护、润滑实施情形的检核。
8.各种设备档案的建立和维护记录。
9.闲置设备的改造或报废建议。
10. 工作改善、跟踪设备改进计划的实施。
设备检修、保养管理制度模版

设备检修、保养管理制度模版1. 引言设备是企业正常运转和生产的基础,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保养是确保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为了规范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工作,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特制订了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
3. 主要内容3.1 设备分类与管理根据设备的性质和用途,将设备分为不同的分类,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台账。
设备管理台账中应包括设备的基本信息、技术参数、使用情况等内容。
3.2 设备的检修要求3.2.1 检修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厂家要求,制定相应的检修周期。
一般情况下,设备应定期进行全面检修,检修周期不得超过半年。
3.2.2 检修内容检修内容应包括设备的外观检查、设备零部件的更换和检测、润滑养护等。
对于涉及到安全性的设备,还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性检查。
3.3 设备的保养要求3.3.1 保养周期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厂家要求,制定相应的保养周期。
一般情况下,设备应定期进行保养,保养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3.3.2 保养内容保养内容应包括设备的清洁、设备零部件的润滑、设备运行情况的监测等。
对于涉及到安全性的设备,还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性保养。
3.4 设备检修和保养的记录与报告设备检修和保养的过程和结果应进行详细记录,并形成相应的报告。
报告中应包括设备的检修或保养内容、检修或保养时间、检修或保养人员等信息。
3.5 设备故障处理对于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并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修复过程中,应注意记录维修过程和结果,以便日后查阅和分析。
4. 实施与监督4.1 实施设备检修和保养工作的实施应由专人负责,确保按照制度要求进行。
4.2 监督企业应设置设备检修和保养工作的监督机构,对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5. 附则5.1 本制度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5.2 本制度自实施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全体员工。
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范本

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制度范本一、总则本制度旨在规范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工作。
三、设备使用1. 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并经过相关培训后方可操作设备。
2. 禁止未经授权和未经培训人员擅自操作设备。
3. 使用设备时,要遵守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反规程操作设备。
4. 在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下,必须立即停机并报告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5. 使用设备结束后,必须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工作,保持设备的清洁、整洁,以便使用。
四、设备维护保养1.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故障维修。
2. 日常保养工作应由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内容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维修人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 定期保养工作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按照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进行,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
4. 故障维修应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5. 维修人员在维修设备时,要确保操作安全,并遵循操作规程进行。
五、设备检验和测试1. 设备的检验和测试工作要定期进行,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
2. 检验和测试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规程进行。
3. 检验和测试结果应记录并报告相关人员,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修复和处理。
六、设备备件管理1. 设备备件的管理应建立相应的备件清单和库存管理制度。
2. 设备备件的采购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并保存相关的采购文件和记录。
3. 设备备件的入库和出库要进行登记和记录,确保备件的流通和使用情况能够追踪。
4. 设备备件的库存要进行定期盘点和检查,确保备件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七、设备更新和淘汰1. 设备在使用一定期限后,应进行评估和检查,确定是否需要更新或淘汰。
2. 设备更新和淘汰工作应按照相关的规定和程序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性能。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办法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方法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方法一,前言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建立和完善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方法是指为维护设备正常运转,保障设备功能,加添设备使用寿命,订立的一系列标准、措施和方法。
二,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的内容1.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的订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是指建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表,每当设备发生过保养周期时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理和保养。
计划应包括维护和保养内容、时间、所需人力和物资的数量、保养周期、保养人员等。
2.设备维护保养的原则设备维护保养的原则应当是“防备优先,保养为主,检修次之,清理为基础。
”3.设备维护保养的方法设备维护保养的方法重要包括以下几种:(1)定期检查依照设备使用情况和周期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包括设备的运行情况、清洁程度、架构调整等方面。
(2)安全保护设备的安全特别紧要,因此在维护保养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保护,确保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常规保养常规保养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需常常进行的实在保养工作,如更换润滑油、清洁设备等。
(4)定期保养定期保养是指设备在使用肯定周期后,依照肯定维护保养标准进行的保养,如检查设备运行情形、更换磨损部件等。
(5)维护和修理保养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是指针对设备显现故障或故障防备,进行的实在维护和修理工作。
4.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的实施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的实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执行维护保养计划,订立完善的维护保养文件。
(2)订立合理的维护保养方法和标准,依据不同的设备特点订立不同的维护保养方案。
(3)提高维护保养人员的技术水平,完善培训体系。
(4)建立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档案,记录设备维护和修理保养情况。
(5)设备管理人员应做好设备的日常巡察和保养,发觉设备异常情况适时处理。
(6)定期召开设备维护保养管理会议,落实工作方案。
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的重点工作1.定期换油定期换油是设备维护保养的紧要环节,润滑油可以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机械设备维护管理制度范本

机械设备维护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设备维修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各类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机械设备维护是指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维修和更换,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工作。
第二章维护管理职责第四条机械设备部门是本单位机械设备维护的责任主体,负责制定机械设备维护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机械设备管理员是机械设备保养、维修和更换的直接责任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维修,定期巡检设备状况,并及时上报问题。
第六条使用部门是机械设备的使用者,要按规定使用设备,定期清洁设备,注意设备异常情况的及时报告,并协助机械设备部门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第三章维护管理制度第七条机械设备的维护管理采取定期维护和应急维护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八条机械设备部门按照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运行状态,制定有效的维护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九条维修人员应熟悉机械设备的结构和性能,具备相应的维修技能,操作维修工具和设备时要注意安全。
第十条使用部门应定期清洁设备,保持设备的清洁卫生,同时避免设备中堆积过多的杂物,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四章维护管理流程第十一条定期维护的具体流程如下:1. 按照设备维护计划,进行设备的例行检查和保养。
2. 发现异常情况和设备故障,及时上报维修人员。
3. 维修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修工作,并填写维修记录,记录维修过程和维修结果。
4. 维修完成后,维修人员将设备归位,并将维修记录上报给机械设备部门。
第十二条应急维护的具体流程如下:1. 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维修人员。
2. 维修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应急维修工作,并填写维修记录。
3. 维修完成后,维修人员将设备归位,并将维修记录上报给机械设备部门。
第五章维护管理记录第十三条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机械设备管理员和维修人员都要认真填写维护记录,包括以下内容:1. 维护和维修的设备名称、型号和编号。
设备日常维护、设备一、二级保养管理办法

设备一、二级保养管理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工作部设备一、二级保养,使现行的设备维护体制从以维修为主、保养为辅向以保养为主、维修为辅的战略转型,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完好达标。
根据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和公司设备管理有关规定,结合工作部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计划:1.设备一、二级保养年度工作计划由生产保障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保养年度工作计划应在上年度的10月中旬前编制完毕,并报公司发展规划部审核,批准后,再编成设备一二级保养年度计划。
2.生产保障部根据设备一、二级保养年度工作计划编制月度工作计划。
当月的工作计划应在上月22日前编制完交生产管理部计划室,保养单由生产保障部月底前下发各单位。
3.根据设备一、二级保养周期,结合工作部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单台设备一级保养每年不少于二次,二级保养每年不少于一次。
二.实施:1.一级保养:①设备一级保养以操作者为主,维修人员配合,设备权属部门设备责任人或设备联络员组织实施,其保养内容按保养单或参照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设备一、二级保养手册》中有关设备一级保养内容和要求。
设备一级保养完工验收单由操作者(保养者)填写签字,设备权属部门设备责任人或设备联络员协同设备主管检查验收、签字。
②每月底前各部门设备责任人或设备联络员负责汇总本部门当月的设备一级保养完工验收单,交生产保障部设备主管签认、存档。
2.二级保养:①设备二级保养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者参加,生产保障部设备主管组织实施,其保养内容按保养单或参照原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设备一、二级保养手册》中有关设备二级保养内容和要求。
设备二级保养完工验收单由维修人员(承保单位)填写签字,设备权属部门设备责任人或设备联络员、操作者和生产保障部设备主管共同检查验收、签认。
②每月底前由维修人员(承保单位)负责汇总本部门当月的设备二级保养完工验收单,交生产保障部设备主管存档。
三.检查:1.生产保障部负责监督工作部内各部门设备一、二级保养计划实施,每周、每月检查各部门设备一、二级保养完成情况,在工作部每周生产准备会、设备月度会上通报情况。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是企业保障员工工作安全和设备保持良好状态的一项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份针对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的办法,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
一、生产设备的使用管理:1.设备操作前,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确定操作人员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并对设备操作规程进行熟悉。
2.使用设备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耳塞、防护眼镜等。
3.在使用设备过程中,不得私自增加或减少设备的部件,不得在设备上进行任何修改或修理,如需维修,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
4.设备使用过程中,严禁使用无合格检验报告或没有经过验收的设备和工具。
5.设备操作时,要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严禁任意操作或超过设备的额定工作范围。
6.设备操作人员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维护措施。
7.设备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要及时清理设备周围的杂物,确保设备操作台面整洁。
二、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1.设备的日常检修和维护保养应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和维护手册的要求进行。
2.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其中包括设备的定期巡检、润滑油的更换、关键部件的检查等。
3.设备维修过程中,应使用符合标准的配件,杜绝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4.设备维修过程中,应遵循操作规程,严禁操作人员随意添加、拆卸和调整设备部件。
5.设备停机维修时,操作人员要及时停用设备,并进行明显标识,确保其他人员不得操作设备。
6.设备长时间闲置时,应及时进行防灰封存,保证设备不受灰尘、潮湿等环境影响。
7.设备维保记录应及时记录,并建立维护保养档案,便于设备保养的追溯和统计。
三、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1.企业要建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每台设备的安全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2.生产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工作状态正常,且配备必要的安全装置。
3.设备操作员要掌握设备的紧急停车、紧急故障处理和逃生等应急措施,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一、使用管理1.1 设备使用前的准备工作在使用设备前,要先进行设备的检查和调整。
包括:•检查设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有无异常声响;•根据使用要求检查设备的电源、电缆、压力表、温度计等各种设备部件;•根据设备说明书调整设备的参数,包括温度、扭力等;•对于需要加润滑油或其他液体的设备,必须确保液体充足,润滑油质量符合标准;•协商好使用设备的操作方式和流程,使用前检查相关操作和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2 使用设备的操作规范•操作设备前需要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如手套、防护鞋、口罩等;•在操作前必须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操作过程中,应及时观察设备运转情况,如果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停机检查;•在对设备进行维护时,必须先关闭设备电源;•如果需要拆卸设备部件,应按照操作说明进行操作,不得自行修改或拆卸。
1.3 设备使用后的清理工作•停机前需要先清理使用过的工具和残留材料;•清理时需严格按照各类材料的分类要求,不能混放;•清理过程中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或其他对身体有害的材料;•清理工作完成后,需要对设备进行消毒处理。
二、维护保养2.1 设备的定期维护定期维护是确保设备运转稳定的重要措施,一般包括:•清洁设备各个部位和连接线路;•检查设备各个部件状态是否良好;•定期检查设备的加润滑油、冷却液和其他液体;•对于经常使用的设备要定期更换易损件。
2.2 设备的突发问题处理在设备运转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突发问题,这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不要盲目采取处理措施,首先应确定问题发生的位置和原因;•对于小问题可以自行处理,如更换易损件等;•对于大问题,需要联系专业保养人员进行处理;•问题得到解决后需要对设备进行彻底的清理,防止出现隐患。
三、安全管理3.1 设备的安全防范措施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以下安全防范措施:•从源头防范,采取适当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加强设备的安全防范措施,例如避免设备超载运转等;•定期进行设备的测试和检验,确保设备的运转安全;•对于一些高危的操作,需要对员工进行专门培训,防范事故的发生。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范文

特种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了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员工在设备操作、维护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本制度制定。
1.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建立相应的管理流程,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1.2 依据本制度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结合特种设备的具体维护、保养要求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特种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锅炉、起重机械等,适用于维护、保养工作人员和设备使用人员。
三、维护保养责任及流程3.1 设备负责人责任设备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并落实具体的维护保养措施。
设备负责人要明确责任分工,并将责任明确告知维护保养人员,确保维护保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维护保养人员责任维护保养人员要认真负责地执行维护保养计划,按照操作规程和要求进行设备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
维护保养人员要定期向设备负责人汇报工作情况,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隐患。
3.3 设备使用人员责任设备使用人员要按照维护保养人员的要求正确使用设备,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并及时向维护保养人员反馈问题。
设备使用人员要配合维护保养人员进行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4 维护保养流程1)制定维护保养计划:设备负责人根据设备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维护保养计划,并告知维护保养人员。
2)设备检查:维护保养人员按照计划要求进行设备检查,包括设备的外部状况、关键部件的运行情况等。
3)设备维护:根据检查结果,维护保养人员进行相应的设备维护工作,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
4)设备保养:维护保养人员进行设备保养工作,包括更换磨损零部件、校准仪器等。
5)设备记录:维护保养人员要及时记录设备维护保养情况,包括检查发现的问题、维护保养的具体措施和结果等。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定范文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规定范文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
二、责任和权限1. 设备管理部负责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和制度,组织实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对设备维护保养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各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包括定期保养和故障处理。
3.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报修设备故障。
4. 维修部门负责设备的维修和大修工作,及时处理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设备维护保养计划1. 设备管理部每年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报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
2.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应包括设备的定期保养内容、周期和方法,以及设备的大修计划。
3.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要合理安排,充分考虑设备的使用频率和特殊要求。
四、设备维护保养工作1. 定期保养(1) 设备操作人员每天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日常保养,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调整等工作。
(2) 操作人员要及时记录设备的保养情况和异常问题,并报告维修部门处理。
(3) 维修部门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进行定期保养,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工作。
(4) 定期保养要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2. 故障处理(1) 设备操作人员发现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停机,采取措施进行紧急维修,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2) 维修部门要及时响应故障报修,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工作,并确保维修质量。
(3) 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要进行故障原因分析,提出改进设备和操作方法的建议,以减少故障次数和停机时间。
五、设备维护保养记录1. 设备操作人员要按照规定要求填写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记录设备的日常保养情况、故障情况和维修情况。
2. 维修部门要及时填写完成设备的维修记录,并将维修记录归档,以备查阅。
六、设备维护保养检查1. 设备管理部定期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进行检查,并书面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改进意见。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范本(四篇)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范本一、生产设备的使用管理办法1. 设备使用流程1.1 在使用设备之前,需经过设备管理员或相关人员的检查和确认。
1.2 使用设备时,需按照设备操作手册上的指引进行操作。
1.3 操作人员需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设备。
1.4 使用设备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需立即停机,并及时报告设备管理员。
2. 设备维护保养2.1 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运行指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2 定期清理设备内部的积尘和污垢,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卫生。
2.3 定期加注润滑油和冷却液,确保设备的正常润滑和降温。
2.4 定期检修设备的关键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3. 设备安全管理3.1 设备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意识,严禁擅自操作设备。
3.2 在设备运行期间,严禁将身体部位或其他物体靠近设备运转部件。
3.3 在设备运行期间,严禁随意更改设备设置或进行任何非必要的调节。
3.4 设备运行时,严禁将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质放置在设备周围。
3.5 设备运行结束后,应及时关闭设备的电源和气源,确保设备的安全。
二、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办法1. 设备维护保养流程1.1 定期验收设备的使用状况,记录设备的故障和维修情况。
1.2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明确维护保养的内容和频次。
1.3 严格执行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修保养。
1.4 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的关键部件,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
2. 设备维护保养要点2.1 定期清洗设备的内外表面,保持设备的清洁和卫生。
2.2 定期更换设备的易损件和磨损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定期检查设备的电气连接和线路,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4 定期润滑设备的运转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润滑和降温。
3.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3.1 记录设备的维护保养日期、内容和执行者。
3.2 记录设备的故障和维修情况,以及维修的时间和费用。
3.3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档案,存储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和相关资料。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3篇)

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办法生产设备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正确的使用、维护和安全管理对于保障生产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以下是生产设备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的办法。
1. 设备使用管理:1.1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技能,且经过培训合格,熟知设备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注意事项。
1.2 在使用设备之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3 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设备,并根据生产需要合理调整设备参数,以保证设备的高效运行。
1.4 严禁擅自更改设备的结构和原始参数,必要时需按照规定流程进行申请和审批。
1.5 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及时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工艺参数等相关数据,便于后续分析和改进。
2. 设备维护保养:2.1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按照设备厂家的要求进行保养操作。
2.2 定期对设备的润滑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润滑状态处于正常状态。
2.3 随时检查设备的电气部分和传动部分的连接是否松动,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4 定期清洁设备的各个部位,将设备内部的杂物和灰尘清除干净,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5 对设备的关键零部件进行定期检修和更换,以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设备安全管理:3.1 在生产过程中,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3.2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严禁穿戴过大或过松的衣物或饰品。
3.3 维护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且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4 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必须切断设备的电源,并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
3.5 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对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
总结:生产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与安全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生产安全。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模版

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和范围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公司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提高设备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保障生产运作的正常进行。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
二、责任及权限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包括计划维护、预防性维护、故障维修等。
2. 各部门负责自身设备的日常保养,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完成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3. 设备管理部门有权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计划调整维护保养频率和方式。
三、设备维护保养计划1. 设备管理部门每年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报公司领导批准。
2.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包括不同设备的维护保养频率、维护保养内容和责任人。
3. 各部门根据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组织实施维护保养工作,并按时上报维护保养记录。
四、维护保养内容1.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润滑油、润滑油滤芯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定期清洁设备的各个部位,确保设备无灰尘和污物。
3. 定期检查设备的传动系统、电气系统、液压系统等,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4. 对易损件、耗材等进行定期更换,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五、维护保养记录1.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包括维护日期、维护内容、维护人员等。
2.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应及时上报设备管理部门,并存档备查。
3. 设备管理部门应对维护保养记录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六、突发故障处理1. 发生突发故障时,设备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并报告设备管理部门。
2. 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派人处理故障,并做好故障处理记录。
3. 设备管理部门应对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七、设备保养培训1.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设备保养培训,提高员工设备维护保养能力。
2.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参加培训,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 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确保员工的设备保养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设备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办法

设备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办法1. 引言2. 负责人设备维护保养的负责人是设备管理部门的主管,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负责人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设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组织维护保养人员进行培训、监督维护保养工作的执行等。
3. 维护保养计划设备维护保养的周期和频率;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方法;维护保养所需的人员和工具;维护保养的预算和费用。
维护保养计划应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确定,应确保设备在正常使用期间进行维护保养。
4. 维护保养工作流程1.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的确定;2. 维护保养人员的培训和指导;3. 维护保养工作的执行;4. 维护保养结果的检查和评估;5. 维护保养报告的编制和归档。
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安全措施维护保养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眼镜、手套等;维护保养人员应熟悉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正确;维护保养人员应对设备进行适当的停机和断电处理,确保工作安全进行;维护保养人员应定期检查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6. 应急处理立即停止设备的运行,并断电;寻找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防止问题扩大,及时向相关人员报告并寻求帮助;在解决问题后,进行设备的安全检查和恢复工作。
应急处理工作要快速、准确,并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同时,要对应急处理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以便今后的参考和改进。
7. 维护保养记录维护保养的日期和时间;维护保养的人员和工具;维护保养的内容和方法;维护保养的结果和评估。
维护保养记录应及时、准确地进行填写,如果发现问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8. 反馈和改进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应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评估的内容包括工作质量、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和维护保养结果等。
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
9. 结论设备维护保养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寿命的重要工作。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范文

设备运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范文1. 引言设备是企业正常运营的基础和保障,对于设备的运行、维修和保养都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制度和管理措施,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善的设备运行、维修、保养管理制度范本,旨在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2. 设备运行管理制度2.1 设备日常运行记录2.1.1 设备运行状态记录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每位操作人员应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日常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设备的运行时间、运行效率、能耗情况等。
记录可以通过纸质或电子方式保存,并定期整理和分析,以便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2.1.2 设备故障记录每位操作人员对设备故障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故障现象、故障原因、维修措施以及故障处理的结果。
通过故障记录的积累和分析,可以总结出设备的常见故障类型和出现的规律性问题,为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提供指导。
2.2 设备运行检查与维护2.2.1 设备运行前检查在每次设备运行前,操作人员应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设备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检查的内容包括设备的供电、润滑、冷却、电气连线等。
检查记录可以通过检查单或设备运行日志进行记录。
2.2.2 设备定期保养设备的定期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保养内容包括设备清洁、润滑、更换磨损部件、紧固螺栓等。
保养周期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一般为每日、每周、每月等不同周期。
2.2.3 设备巡回检查设备巡回检查是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预防设备事故的重要手段。
巡回检查的内容包括设备的外观、传动系统、润滑系统、电气系统等。
巡回检查的频次和巡查点根据设备的特点和风险程度确定,可以按照日、周、月、季度等不同时间段进行。
3. 设备维修管理制度3.1 设备维修申请与报修任何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应立即填写维修申请单,并报修至设备维修人员。
维修申请单应包括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对运营的影响等详细信息,以便维修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原因和采取维修措施。
设备检修、保养管理制度

设备检修、保养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设备检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的检修和保养工作,包括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以及其他各类设备。
三、定义1. 设备检修:指对设备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维修、检查、更换零件等工作。
2. 设备保养:指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清洁、润滑、调整等工作。
四、责任与义务1. 负责人:负责设备的维护、检修和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按时进行维修和保养。
2. 设备操作人员:按照制度要求,正确使用设备,并及时上报异常情况。
3. 维修工程师:负责设备的维修工作,确保设备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工作。
4.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的购买、报废、维修计划的制定以及设备档案的管理。
五、设备检修管理1. 计划制定:每年制定设备检修计划,明确每台设备的检修周期和内容。
2. 检查记录:对每次检修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修日期、检修人员、检修内容等。
3. 零部件更换: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检修记录,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4. 故障排除:对设备出现的故障,及时进行排查,找出并解决问题原因。
六、设备保养管理1. 清洁保养: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工作,清除杂物和灰尘,保持设备表面干净。
2. 润滑保养: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对设备的润滑部位进行定期润滑,确保设备运转顺畅。
3. 调整保养:定期对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4. 预防保养: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维修记录,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养计划,提前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
七、设备档案管理1. 设备购买档案:对购买的设备,建立详细的档案,包括设备型号、生产厂家、购买日期等信息。
2. 设备维修档案:对每次维修记录进行归档,包括维修日期、维修内容、维修费用等信息。
3. 设备报废档案:设备报废前做详细记录,包括报废理由、报废日期等信息。
八、培训与宣传1. 培训计划:制定设备检修、保养培训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检修、保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办法文档Document of equipment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ea sures编订:JinTai College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办法文档小泰温馨提示: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本文档根据规则制度书写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第一条目的为使本公司生产设备的预防保养、日常维护、故障请修备品零件管理、维修绩效作业有章可循,以维持生产设备正常运转,降低故障率\提高生产率,特订立本办法。
第二条范围凡有关生产机械、电所气仪表、公用设备等的保养维护、均依本办法规定办理,其范围包括:1经办单位权责划分及职责。
2设备基准资料的建立。
3保养润滑计划的订立。
4保养润滑计划的实施与检核。
6备品零件请购与管理。
7电焊、气焊作业管理。
8保养维护绩效的检讨。
第三条组织名称与机能一、本办法所述及的部门名称及相关人员,均依现行的组织机构编订。
二、若遇有组织机构重新调整时,由总经理室召集有关人同检讨修讨。
第四条经办单位权现划分和职责(一)管理部门:财会部为本公司设备的管理部门。
(二)保养维护部门。
1.生产部维修单位(因工作需要区分为机械组及电机组),负责与生产业务有关的建筑设备、机械设备、储存设备、电气仪表设备及杂项设备等维修。
2.行政部总务单位:负责非生产部工务单位的其他设备维修。
3.使用部门:负责使用设备的保养及维修,使用部门难以划分者以管理部门为使用部门。
二、有关部门的职责1.设备帐册的建立并予以分类作业规范。
2.协同保养维护部门订立各项设备的保养作业规范。
3.督促各使用部门依规范执行保养维护工作。
4.定期合同使用部门盘点使用设备,其作业方式依本公司”设备盘点管理作业”办理。
5.随时查核设备登记卡所载的名称、规格、和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
6.制作标签于设备上利保管员和盘点。
1.协助新购置设备的安装、试车和验收。
2.故障修护的执行。
3.定期检修计划的拟定和执行。
4.设备使用异常反应和故障原因分析。
5.委托外部修理的申请、督导与验收。
6.能源节约计划的执行与跟催。
7.对使用部门的润滑保养、润滑实施情形的检核。
8.各项设备档案建立与。
9.闲置设备的整修或报废建议。
10.工作改善、设备改善方案的实施情形追踪。
11.备品使用控制与审核。
12.其他上级交办的事项。
1.协助新添置设备装机、试车、验收等作业。
2.设备清洁、整理及周围环境整洁的维护。
3.依保养润滑基准执行设备维修作业。
4.协助设备定期保养、故障维修作业。
5.设备改善提案的提报。
6.其他上级交办事项。
第五条设备基本资料的建立一、设备基本资料的建立(一)新添置设备安装、试车完后、维修单位主客应主管应依照设备说明书等资料建立设备原始登记表(附表一),并将有关说明书、图纸等资料归入设备保养维护档案管理。
(二)设备如发生改善、更换等异动情形时,工务单位主管应依实际异动情形修正资料。
(三)设备保养维护档案内容应包括:2.安装及试车状况。
8.设备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案。
二、设备检查基准的订立1.设备于安装试车完成后,工力单位主管应依据设备图纸特性,维护保养说明、操作状况等资料,编制含设备的检查项目、检查方法、判定标准、处理方法、检查周期、检查人员等项目的”设备检查基准表”(附表二)2.“设备检查基准表”订立完成后,经生产部经理召集使用单位主翻倒等及检讨后,呈总经理核准公布实施。
三、设备润滑基准的订立1.工务单位主管应对现有设备,依据设备资料、润滑说明、操作状况等订立各设备的润滑部位、使用油脂、检视周期、换油基准、负责人员等资料的”设备润滑基准表”(附表三)。
2.“设备检查基准表”订立完成后,经生产部经理召集使用单位主翻倒等及检讨后,呈总经理核准公布实施。
第六条检查保养润滑计划一、年度检查保养润滑计划维修单位主管应于每年12月份,依”检查润滑基准”及设备运转状况,配合产销目标的设定,拟定下年度”年定期检修计划表”(附表四)一式四份,呈总经理核准后,一份自存,一份生产部办公室,一份使用单位,一份送总经理室备查。
二、月份检查保养润滑计划1.维修单位主管于每月25日前,依据”年定期检修计划表”并参照当月份设备实际维修状况,产销目标、备品零件情况拟定翌日份的”月份检查保养计划表”(附表五)及月份润滑计划表”(附表六)各一式四份,呈总经理核准后,一份自存,一份生存部办公室,一份使用单位,一份送总经理室备查。
第七条检查保养、润滑作业实施一、日常检查保养润滑维修单位和设备使用单位应依据”检修基准”、”润滑基准”的规定内容执行日常保养、润滑作业。
(一)日常检查保养润滑人员指派1.设备操作人员为日常检查保养润滑人员。
2.设备使用单位主管可依工作情况指派有关人员协助。
3.工务单位的日常检查保养人员由工务单位主管指派专人执行。
(二)日常检查保养润滑的执行1.每班检修润滑者,应纳入各级设备自主检查项目中,逐项检视。
2.每日检修润滑者,由当日早班负责人员于上班时逐项检查。
3.每周每日检修润滑者,由使用单位主管指派专人于完成后逐项检查。
4.前述检查人员应填报并汇整”设备保养检查表”(附表七)由单位主管审核、呈生产部经理指示后,填写二份,一份自存,一份生产部办公室存档管理。
维修单位除拟”朋份检查保养计划表”及”朋份润滑计划表”外,并参考”请修单”(附表八),于定期停机检修前,召集设备使用部门主管检讨停机检修的作法及人员配合。
第八条故障请修1.设备发生污损、异声、漏油(电)造成作业不良时设备操作人员应立即处理,并反映单位主管,倘无法处理者,并会同设备使用单位主管,做有关修护准备,设备使用单位应开立”请修单”作为工务单位的修理凭证。
1.维修单位主管应于每日上班时,依据昨日以前请修未修项目。
定期保养计划及每日检核作业的工作负荷,分派所属人员的检修工作和安排维修工作。
2.工务单位主管接获”请修单”时,应视故障的严重性和人员工作状况,尽速派员进行抢修以争取时效。
3.“请修单”一式三联,维修单位完工后记录修护经过,判定故障原因,由请修单位主管验收,经生产部经理核示后,一联维修单位归入该机械档案中,一联维修自存,一联转送请修单位。
三、委托外部修护1.设备的修护,因厂内技术能力,时效或修护机具不足,需委托外部修护时,由维修单位主管负责修理安排及费用预估,并寻适当厂商询议价格,拟定委托厂商名称及地点后,填报”请购单” ”出厂证明单”呈生产部经理核准后,委托采购部办理手托外部修造。
2.委托外部修造进行时,维修单位应掌握执行情形,并提供资料、修护验收等事项。
3.委托外部维护完成后,维修单位应于”请修单”上注明修护厂商及承办经过呈生产部经理核示后结案(流程同第八条,第二款、第三项)第九条库存零件管理凡生产设备需要的备品零件,其单位或组合单价超过500元,或需自国外进口或需特殊制造,交货日超过三日以上,需要准备适当数量的库存,并设定存量基准予以管制的重要零件。
凡生产设备需要的备品零件,其单位或组合单价低于500元属通用零件,随时要于邻近市场上购得,需经常使用的零件。
1.”管制库存零件”的管制单位为生产部办公室,领用单位为维修单位。
2.”一般库存零件”的管制单位为维修单位。
(一)项目及设定方法1.现有库存量:考虑目前最适当的库存数量而定。
2.最低库存量:考虑请购至入厂期间所需的使用量而定。
3.最高库存量:考虑供应地点、交通时效、零件性质、金额大小等因素来设定。
4.设定月用量:依过去领用记录及年生产变动因素来设定。
5.购买期间:考虑采购作业期间加上入厂验收天数。
(二)”管制库存零件”管制方法1.生产部办公室应建立”管制库存零件存量基准表”2.生产部办公室在现有库存量低于最低库存量时,应开立”管制库存零件补充通知单”(附表十)通知维修单位,并据以开立”请购单”请购。
3.生产部办公室当全年实际用量超过年用量时,应开立”管制零件差异反映单”向维修单位反映,说明原因或建议拟修订用量经生产部经理核准后,一联签回生产部办公室,以修正”管制库存零件存量基准设定表”。
4.“管制库存零件”领用时应填写”领用单”(附表十一)向生产部办公室领用。
(三)一般库存零件的管制方法1.维修单位应建立”一般库存零件存量表”2.维修单位应将全月份库存状况与消耗状况,开列”一般零件月耗用统计表”,呈生产部经理核可后,并据以开立请购单请购。
(一)”管制库存零件”1.会计部每季终了作比较图表,向公司管理会议提出报告,以了解执行绩效,若有差异由总经理室作追踪报告。
2.生产部应于每季终了召集有关单位检讨库存零件的作业,针对(1)所定基准是否合理;(2)是否达到适质、适量、适时零件供应,以合理降低库存金额。
(二)”一般库存零件”生产部经理每月就”一般零件月消耗用统计表”的耗用情形,了解是否有浪费虚掷,不正常使用等情形,以降低消耗用金额。
第十条电焊、气焊作业管理使用单位或维修单位应对下列事项确实检查后,才能准予以施工。
(一)消防措施:施工场地应准备适当的灭火器和水,并使作业人员了解消防器材的位置及使用方法。
(二)安全措施:防护面具、手套。
高处工作应戴安全帽,系安全腰带。
(三)场地安全措施:使用的机械是否已停止,管路或贮槽的压力、液体是否已全部排除,钢瓶压力阀、管线接头是否漏电漏气等。
二、施工中注意事项电焊、气焊作业至少有一位维修单位人员在场监工并注意下列事项:(一)厂区内或易燃易爆地点附近工作时,应严禁烟火。
(二)严禁电焊、气焊棒尚为火红状态下放置。
(三)应防止电焊、气焊所产生的火花四处飞溅。
(四)钢瓶是否安置稳当、压力阀是否正常。
(五)应移开可燃性和可爆性物品,钢瓶出口阀不得沾有油物。
(六)作业现场应将粉尘清除。
(七)使用机械应予以确认停止。
(八)不得擅自接用电源,应由监工向电机组申请配接。
)电器设备的使用、修理等工作应有电工在场监视。
三、施工后应做好下列各点方可离去:(一)清理现场残留物、火星、铁及焊棒等。
(二)使用的工具及器材应搬离现场。
(三)焊接及地割现场,其上下地板应留人员看守,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去。
第十一条保养绩效检讨一、定期保养润滑进度检讨:(一)每月5日前,维修单位主管应立即依据上月实际保养润滑检修工作情形,填报”月份定期保养计划月报表”、”月份润滑计划实施表”的实际进度,呈生产部经理批示后,一份存档、一份呈总经理室。
(二)若有未依计划进度实施项目,应予说明原因,并拟定补施日期,经生产部经理核准后,安排在下月份计划表内实施。
(三)各使用单位检查保养(称一级保养)的稽查责任,由维修单位担任。
(一)每月5日前,维修单位主管应依据”请修单”、”工务组工作日志”、”月份定期保养(润滑)计划表”等资料墙报”保养绩效统计表”,一式三联,呈生产部经理核示后,一联自存,一联生产部办公室,一~经理室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