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测分析及预防干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测分析及预防干预

发表时间:2016-06-17T13:50:32.08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5期作者:胡艳萍詹正坤

[导读] 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的含量,进而促进院内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

胡艳萍詹正坤(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203)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环境、物品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情况及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从医院相关物品、环境中采集到的,具有代表性的67 份标本以及657 例各科住院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在医院中,普通病房桌椅面、床栏、门诊服务台、急诊观察室、工作人员手掌、门把手、空气等的带菌量最高。分离出的细菌为38 个种,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占比例最高,为52.8%。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克雷伯氏菌属等,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所占比例为21.0%。结论:院内环境中细菌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在全面了解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感染情况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院环境; 病原微生物; 感染; 预防【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64-02 医院是患者诊断、治疗疾病的场所,医院进出流量较大,其数量多,因此病原微生物感染率较大。环境中微生物含量直接关系到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因此,必须加强对医院环境微生物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微生物含量,进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概率[1]。本次研究主要对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临床检测及有效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2 年2 月-2014 年5 月期间从医院具有代表性的环境、物品上采集到的67 份样本进行病原微生物临床检测。

医院环境类样本共有22 份,主要来自治疗台面、工作台面、普通病床表面、门把手、墙面、空气、椅面等;工作人员手表面样本为12份;公用物品类样本为15 份,主要来自病历、电话、化验单等;器械设备类样本共有9 份,主要来自听诊器、化验试管架、手术器械等。空气样本9 份,主要来源于病房、候诊室等。

1.2 方法1.

2.1 检测方法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实施采样和监测。①物品及环境表面监测:实施消毒后立即采样。将标准灭菌规格板(5cm×5cm)放置于被检物体表面,用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涂抹各5 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 个规格板面积,被采表面<100cm2 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 100cm2 , 取100cm2。剪去手接触的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 无菌检验用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样送检。②采用沉降法:室内面积≤ 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 点,内外点应距墙面1m 处;室内面积> 30m2,设四角及中央5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 处。将普通的营养琼脂平皿(9cm)放置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5 分钟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③手表面消毒效果监测:被检者5 指并拢,用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端到指端往返涂抹2 次,一只手涂抹面积为30cm2 , 涂抹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2. 结果2.1 医院环境细菌总数检测结果在器械类、环境类、物品类的病原微生物监测中,带菌量最高的为挂号窗口、收费处窗口、门诊服务台、急诊墙面及观察床、空气、医务人员手表面、门把手、病房床栏及桌椅面,带菌量为(5000CGU/cm2-29999 CGU/cm2), 其次为医护办公桌、药房窗口等,为(500 CGU/cm2-4999 CGU/cm2),最少为注射室工作台、配血台等,为(0 CGU/cm2-499

CGU/cm2)。

2.2 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67 份标本, 分离出细菌38 个种, 共245 株, 革兰氏阳性球菌占52.8% (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42.5% ,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45.1% ), 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22.4% , 革兰氏阴性杆菌占20.8%。

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21.0% ), 金黄色葡萄球菌(17.8% ), 大肠埃希氏菌(17.8% ), 克雷伯氏菌属(11.1% ), 非发酶菌(13.3% )3. 讨论由于医院环境存在特殊性,因此,会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存在。

这些病原菌可通过各种途径在医患、患者、护患之间进行传播。在环境微生物含量过高的情况下,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会大大增加[2]。因此,医疗结构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实施环境病原微生物的临床检测,明确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的实际含量,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加强对病原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3]。

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预防干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健全并完善院内感染管理机制。积极建立感染管理小组,对感染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管理。加强院内感染调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全院感染防治策略,严格监督院内感染防治工作的开展和落实情况;②加强对病原微生物含量过高的环境、物品进行消毒防护。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收费处窗口、挂号窗口、急诊墙面及观察床、门诊服务台、医务人员手表面等为病原微生物含量最高的地方,因此,在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并加强对这些地方、物品进行消毒。③高度重视条件致病菌的消毒。会引发医院内感染的微生物主要有真菌、病毒、细菌等。细菌为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最重要病原微生物[4]。

同时,抗菌谱的改变导致医院内感染的细菌中,机会致病菌或者条件致病菌对医院感染的发生造成严重威胁。诸多临床检测结果均显示,目前,机会致病菌或者条件致病菌已经成为导致医院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常见致病菌进行杀灭,同时还需采取有效的灭菌措施对条件致病菌含量进行有效控制[5]。④加强对病原微生物的空气传播进行防止。空气传播为病原微生物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是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存在于空气中的飞沫、尘埃等均能成为病原微生物传播的载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隔离,并保证患者住院环境的干净、整洁,严格控制室内温度、湿度、亮度,保证空气的流通。此外,充分发挥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的作用也可促进预防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实施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临床检测,以检测结果作为主要根据,实施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的含量,进而促进院内感染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

参考文献:[1] 谷继荣. 环境及物体表面消毒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5(03):217-218.[2] 施丽莎, 许春娟, 李秀华. 医务人员的手及其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污染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2015,06(02):363-364.[3] 宋敏, 刘靳波, 王开正, 等.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病原微生物分析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2013,11(04):109-110.[4] 宛传丹, 秦一鸣, 宋逸萍, 等..2007-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