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6篇)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____年版)》《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____年版)》的有关具体要求,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根据我院实际制定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提高监控效率,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二、监测范围全院重点部门及各科室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消毒后(灭菌后)物品等的监测。
三、监测要求各科室负责采样前的清洁消毒等准备工作,按时规范采样,检验科负责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院感科负责制定监测计划并指导科室完成监测工作。
当可能出现医院感染暴发时,要及时进行监测。
如监测结果不合格,检验科要向院感科及所在科室报告,院感科与科室一起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复检至合格为止。
四、监测项目及监测频次1、紫外线灯管强度的监测频次新领紫外线灯管使用前进行强度监测,使用中紫外线灯管每半年进行一次强度监测(____月、____月)。
2、灭菌剂、消毒剂及灭菌物品、消毒物品染菌量的监测频次使用中灭菌剂及灭菌物品每月进行细菌监测,使用中消毒剂及消毒物品每季度进行细菌监测。
3、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培养及透析液内毒素的检测频次1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培养每月一次,透析液内毒素检测至少每____个月一次。
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一次。
4、消毒内镜、灭菌内镜监测频次消毒内镜每季度进行细菌监测,灭菌内镜每月进行细菌监测。
5、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监测频次(1)洁净手术室及洁净部门:每月监测一次,不同级别手术间每月至少监测一间,每年每个房间至少监测一次。
(2)非洁净手术室(眼科、美容科)、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重症加强治疗室、消毒供应室、血液透析室、口腔科、腔镜室、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每季度监测一次,加床超过20℅以上应当月进行监测。
医院的环境卫生学监测
医院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医院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器材和使用中的消毒液等的监测。
应定期对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室(ICU)、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骨髓移植病房、血液病房、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区、治疗室、换药室、微生物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主要是通过细菌培养检测菌落总数。
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鉴定流行菌株。
一、新的医院环境分类及菌落总数卫生标准1.1类环境为采用空气洁净技术的诊疗场所,分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如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空气菌落总数应≤4CFU/皿,30分钟,≤150CFU/m3。
物体表面≤5CFU/cm2。
2.2类环境为非洁净手术部(室),如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导管室、血液病病区、烧伤病区等保护性隔离病区、重症监护病房等。
空气菌落总数应15分钟≤4CFU/皿。
物体表面≤5CFU/cm2。
3.3类环境为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的检查包装灭菌区和物品存放区,血液透析中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区等。
空气菌落总数应5分钟≤4CFU/皿。
物体表面≤10CFU/cm2。
4.4类环境为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传染病科门诊及病房。
空气菌落总数应5分钟≤4CFU/皿。
物体表面≤10CFU/cm2。
二、空气微生物污染检查方法按国标(GB 50333)方法进行。
(一)采样时间1类环境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2、3、4类环境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和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1类环境可采用培养平皿暴露法和空气采样器法。
(二)培养平板暴露法1.室内面积>30cm2者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
2.室内面积>30cm2者设四角和中央五点,四角应距墙壁1m用直径90mm的平皿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m暴露时间为2类环境15分钟,3类及4类环境5分钟。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word精品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环境卫生学检测范围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室。
普通手术室,导管室,产房,新生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 室,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普通病房的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血液净化室,消毒供 应中心检查包装及灭菌区。
传染科和病房。
二 环境卫生学检测时间i, n 类环境每月一次。
川,w 类环境每季度一次。
当医院有感染流行,怀疑于医院感 染流行病学因素有关时,及时进行检测。
三 环境卫生学检测方法㈠ 空气1•时机 室内环境清洁消毒处理后, 关闭门窗无人走动情况下, 静置十分钟后采样 2. 方法 室内面积w 30 m 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的布局位置距墙壁 1m 处,高度距地面不低于 80 c 血,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边缘,暴露5分钟 盖好送验3.标准 I 类环境w 10cuf / m3;n 类环境w 200 cuf / m3;川类环境w 50 cuf / m3 ㈡物体表面 •内容 根据科室特点重点监测, 如治疗台, 雾化器, 氧气湿化瓶, 体温计, 病床, 床旁桌椅等 .时机 选择在清洁消毒后或使用前采样,如暴发流行则尽可能对未消毒处理的现场进行采样,并增加采样点 3•方法 棉拭子涂抹法, 小于1 m 的平面全部涂抹,大于 1 m 的平面用1 — 4个5cmx 5 cc 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板,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立即送验。
4标准I,n 类环境w 5cuf /cc 2 ;川类环境w 10cuf /cc 2 ;W 类环境w 15cuf / c 2。
无菌物品不得检出细菌。
㈢ 手卫生 1时间 每月对I, n 类环境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消毒效果检测,川,W 类环境每 季度监测,怀疑医院感染爆发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应及时监测。
2 方法 手卫生后采样, 采用六步洗手法 5指并拢, 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 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 2次,一只手涂擦面 积约 30 c 2,立即送验。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环境的安全、卫生和舒适,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篇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水平,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包括空气质量、物体表面、水质、医疗废弃物、消毒灭菌效果等方面的监测。
第三条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科学管理、规范操作、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应设立环境卫生学监测组织,负责全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和指导。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环境卫生学监测组织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检验科、护理部、后勤部等相关科室组成。
第六条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的组织实施、管理和指导,监督各部门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
第七条检验科负责环境卫生学监测样本的采集、检验和报告,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指导。
第八条护理部负责病房、门诊等临床科室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确保医疗环境的安全、卫生。
第九条后勤部负责医院基础设施、设备、公共区域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确保医院环境的整洁、卫生。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第十条环境卫生学监测内容包括:空气质量、物体表面、水质、医疗废弃物、消毒灭菌效果等方面的监测。
第十一条空气质量监测包括:病房、门诊、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关键区域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监测。
第十二条物体表面监测包括:床栏、床垫、床头柜、洗手池、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细菌监测。
第十三条水质监测包括:饮用水、消毒水、洗涤水等水质的微生物、有机物、重金属等指标的监测。
第十四条医疗废弃物监测包括:废弃药品、血液制品、一次性医疗用品等废弃物的分类、存放、处理等方面的监测。
第十五条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包括:消毒剂、灭菌剂的使用效果,医疗设备、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一环境卫生学检测范围①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室。
②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导管室,产房,新生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③Ⅲ类环境包括普通病房的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血液净化室,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及灭菌区。
④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科和病房。
二环境卫生学检测时间Ⅰ,Ⅱ类环境每月一次。
Ⅲ,Ⅳ类环境每季度一次。
当医院有感染流行,怀疑于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因素有关时,及时进行检测。
三环境卫生学检测方法㈠空气⒈时机室内环境清洁消毒处理后,关闭门窗无人走动情况下,静置十分钟后采样⒉方法室内面积≤30㎡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的布局位置距墙壁1m处,高度距地面不低于80㎝,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边缘,暴露5分钟盖好送验⒊标准Ⅰ类环境≤10cuf∕m³;Ⅱ类环境≤200 cuf∕m³;Ⅲ类环境≤50 cuf∕m³㈡物体表面⒈内容根据科室特点重点监测,如治疗台,雾化器,氧气湿化瓶,体温计,病床,床旁桌椅等⒉时机选择在清洁消毒后或使用前采样,如暴发流行则尽可能对未消毒处理的现场进行采样,并增加采样点⒊方法棉拭子涂抹法,小于1㎡的平面全部涂抹,大于1㎡的平面用1-4个5㎝×5㎝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板,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立即送验。
4标准Ⅰ,Ⅱ类环境≤5cuf∕㎝²;Ⅲ类环境≤10cuf∕㎝²;Ⅳ类环境≤15cuf∕㎝²。
无菌物品不得检出细菌。
㈢手卫生1 时间每月对Ⅰ,Ⅱ类环境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消毒效果检测,Ⅲ,Ⅳ类环境每季度监测,怀疑医院感染爆发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应及时监测。
2 方法手卫生后采样,采用六步洗手法5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²,立即送验。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是为了确保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卫生安全,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以下是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的详细内容:一、目的和原则1. 目的:通过对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评价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消毒剂是否有效、消毒效果是否达标,以及掌握医院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2. 原则:医院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应遵循科学性、规范化、持续性和改进性原则,确保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卫生安全。
二、监测项目和标准1. 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及环境外表、医务人员手的监测。
(1)空气监测:对洁净手术室、洁净技术房间、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等关键区域进行日常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监测。
(2)物体及环境外表监测:对医院各类物体表面、地面、墙壁等环境外表进行定期监测。
(3)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手卫生状况符合要求。
2.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医院各类消毒剂、无菌物品、使用中的消毒设备进行监测。
(1)消毒剂监测:定期对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效果进行监测。
(2)无菌物品监测:对医院各类无菌物品进行监测,确保其无菌状态。
(3)消毒设备监测:对高压蒸汽灭菌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等消毒设备进行监测,确保其工作正常。
三、监测方法和程序1. 监测方法:采用国家规定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标准,包括采样、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等环节。
2. 监测程序:(1)制定监测计划:根据医院环境和医疗设备的特点,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
(2)监测实施:按照监测计划,进行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
(3)数据分析和报告: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撰写监测报告,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结果处理和持续改进1. 结果处理: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对不合格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
2. 持续改进:督促相关科室和人员按照整改意见进行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监测,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的持续改进。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范文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的监测和管理,确保医院环境卫生的安全与健康,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护医院的公信力和形象,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类环境卫生活动的监测与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医院大楼、诊疗区、病房、床单、饮食区、洗手间等卫生区域。
第三条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的目标是保证医院环境的卫生与清洁,确保医院内无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等污染物,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四条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的内容包括环境卫生主任的职责、环境监测的内容、监测的方法与周期、监测结果处理与跟踪、监测费用的管理等。
第五条所有医务人员都应遵守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并积极参与环境卫生的管理与监测。
第二章职责第六条医院环境卫生主任是医院环境卫生的主要负责人,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组织制定和修订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2.确保医院环境卫生的安全与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卫生问题;3.监督和指导医务人员参与环境卫生的管理与监测;4.安排环境卫生监测的人员,制定监测计划并负责监测结果的处理和跟踪;5.组织开展环境卫生学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环境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七条环境监测人员是医院环境卫生的具体负责人,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按照监测计划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2.使用正确的监测方法和设备,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3.及时上报监测结果,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4.跟踪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并进行监测结果的验证;5.定期向医院环境卫生主任汇报监测工作的进展和问题。
第三章监测内容第八条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空气质量监测:监测空气中的细菌、病毒、霉菌、二氧化碳等污染物;2.水质监测:监测水中的微生物、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3.地面卫生监测:监测地面的清洁程度、致病微生物等污染物;4.病区卫生监测:监测病区的卫生状况,包括病房、床单、饮食区、洗手间等;5.废物处理监测:监测医院废物处理的质量与流程是否符合规定;6.其他相关监测内容。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模版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模版这是一个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制度模板,将医院环境卫生进行科学有效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医院环境卫生的良好状态。
以下是模板内容:一、目的和范围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医院环境卫生达到卫生标准要求,提供一个洁净、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减少医院内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环境卫生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病房、手术室、门诊部、候诊区、洗手间、走廊等公共区域的卫生状况。
二、基本要求1. 清洁要求:(1)医院内部环境应保持洁净无尘,地面、墙壁、天花板等不得有明显污渍和尘垢,设备器械应保持清洁无油污。
(2)医院内空气应新鲜清洁,定期对空气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2. 消毒要求:(1)医院应制定定期消毒计划,对各类区域进行清洁消毒,包括手术室、病房、门诊等区域。
(2)消毒剂的选择应符合卫生标准,消毒操作应规范、有效,并建立消毒记录。
3. 垃圾处理:(1)医院内应设立垃圾分类区域,分别收集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和有害垃圾。
(2)医疗垃圾应专门设立集中存放点,定期由专业机构进行处理,确保不对医院内环境造成污染。
三、监测和管理措施1. 监测频次:(1)医院环境应进行日常监测,包括每日检查环境卫生清洁情况、消毒操作是否规范等。
(2)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测,如空气质量、细菌菌落总数等,检测周期不得超过半年。
2. 监测方法:(1)环境卫生日常监测可以通过巡视检查、抽查等方式进行,检查内容包括清洁情况、消毒操作是否规范等。
(2)定期环境卫生检测可通过委托专业实验室进行,按照相应的检测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测。
3. 管理措施:(1)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处理发现的环境卫生问题,修复损坏设备、清洁污染区域等。
(2)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档案,记录监测和处理结果,建立相关问题的整改追踪机制。
四、责任和监督1. 责任:(1)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落实到具体科室和人员。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操作规程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操作规程一、引言1.目的:为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与安全,规范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
二、基本原则1.安全第一:所有监测工作都应围绕安全进行,确保监测人员的安全。
2.精细化管理:通过规范操作,提高监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质量控制:严格控制监测设备和方法的质量,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监测项目与频率1.空气监测:对医院各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包括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2.水质监测:对医院的水源、水质进行监测,包括自来水、饮用水等。
3.食品监测:对医院食品供应部门的食品质量进行监测,包括食品卫生原料、加工过程、食品贮存等。
4.设备检测:对医疗设备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包括手术室、洗消设备等。
5.废物处理监测:对医院废物处理设施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包括医疗废物、化学品、感染性废物等。
四、监测方法与设备1.空气监测:采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进行监测,包括颗粒物浓度测定仪、有害气体检测仪等。
2.水质监测:采用水质监测仪器进行监测,包括水样采集器、PH仪、浊度计等。
3.食品监测:采用食品微生物检测仪器进行监测,包括快速测定仪、PCR仪等。
4.设备检测:采用洗消设备监测仪器进行监测,包括洗消机器、光滑度测定仪等。
5.废物处理监测:采用废物处理监测仪器进行监测,包括化学品检测仪、微生物检测仪等。
五、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核对监测设备和试剂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2.采样:按照规定的采样点和采样频率进行采样。
3.样品处理: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如过滤、稀释等。
4.测量与检测:使用相应的监测仪器进行测量和检测,并记录相关数据。
5.结果分析: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并形成监测报告。
6.清理和消毒:对监测仪器和工作区域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的安全与准确性。
六、质量控制1.校验和标定:定期对监测仪器进行校验和标定,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2.质检比对: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比对,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要求大全
环境卫生学监测要求大全环境卫生学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工作,空气监测频次是多少?物表和手多久做一次采样?有没有规范规定呢?关于医院感染管理的各种规范层出不穷,本文将相关要求进行归纳总结。
一、环境卫生学监测一般要求①重点部门监测频次是每个季度一次。
②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污染有关时,应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进行监测,并针对目标微生物进行检测。
(WS/T510-2016《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③非重点部门没有明确规定,只是有些“常规监测”字样,那就需要本单位自己制定啦。
二、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要求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器官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室)、烧伤病房的空气净化与消毒质量进行监测。
监测频度为每季度。
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根据洁净房间总数,合理安排每次监测的房间数量,保证每个洁净房间能每年至少监测一次。
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WS/T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三、手卫生效果的监测要求医疗机构应每季度对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层流病区、骨髓移植病区、器官移植病区、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室)、烧伤病区、感染性疾病科病区、口腔科、内镜中心(室)等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
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WS/T313-201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四、ICU监测要求应每季度对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空气进行消毒效果监测。
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ICU新建或改建以及病室环境的消毒方法改变时,应随时进行监测,采样方法及判断标准应依照GB15982。
医疗机构环境卫生学检测
三、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a、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
b、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5cfu/cm2。
四、口腔科1、口腔科综合治疗台治疗用水,每季度进行生监测,菌落总数应≤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口腔综合治疗台第一次使用前、水路系统故障维修后、水路系统污染消毒处理后,需检测合格后方可开展诊疗活动。
2、每季度对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例如印模的消毒效果应符合 GB 15982 的“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械”,消毒后的菌落总数应≤200 CFU/ 件,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印模托盘的消毒效果应符合 GB 15982 的“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械”,消毒后的菌落总数应≤20 CFU/件,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五、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监测1、透析液、浓缩液(B液),每月进行微生物监测,菌落总数应≤100cfu/mL,超过50%应干预。
最大允许水平的50%。
每季度进内毒素检测,内毒素≤0.5EU/mL,超过50%应干预。
2、透析用水:每月进行微生物监测,菌落总数应≤100cfu/mL,干预水平:最大允许水平的50%。
每季度、设备完成安装时进内毒素检测,内毒素≤0.25EU/mL,超过50%应干预。
六、消毒剂皮肤黏膜消毒液(使用中的碘伏、酒精等)的菌落总数≤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如含氯消毒剂)的菌落总数应≤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七、检验科1、储血冰箱内严禁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90MM)细菌生长菌落数<8cfu/10MIN。
2、生物安全柜:每年进行悬浮粒子、下降风速、流入风速、照度、振动、噪声、高效过滤器检漏、气流流型、浮游菌、沉降菌检测,各项指标符合相关规定。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标准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标准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是指对医院环境卫生状况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定时的监测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环境卫生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保障医院环境卫生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标准是对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医院环境卫生监测工作的依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监测范围。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范围包括医院内部环境和周围环境两个方面。
医院内部环境包括病房、手术室、门诊部、药房、实验室、餐厅、洗衣房、垃圾处理站等区域,周围环境包括医院周围的空气、水源、噪音、废气、废水等环境因素。
二、监测内容。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噪音监测、废气监测、废水监测、医疗废物监测等内容。
其中,空气质量监测包括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病毒、尘埃等微生物的监测,有害气体的监测;水质监测包括自来水、生活用水、医用水的监测;噪音监测包括医院内各个区域的噪音水平监测;废气监测包括医院内各种废气的排放监测;废水监测包括医院内各种废水的排放监测;医疗废物监测包括医院内各类医疗废物的处理和监测。
三、监测方法。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定性监测和定量监测两种方法。
定性监测是指通过观察、嗅闻、听声等方法对环境卫生状况进行判断;定量监测是指通过仪器设备对环境因素进行精确测量和分析。
在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中,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空气采样分析法、水质采样分析法、噪音计量法、废气废水排放监测法等。
四、监测标准。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标准是对医院环境卫生状况进行评价的依据。
监测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医院实际情况和医疗质量要求。
监测标准应当明确各项监测指标的限值要求,包括空气中微生物总数、有害气体浓度、水质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噪音水平、废气废水排放标准等内容。
五、监测结果评价。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评价是对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确定环境卫生状况是否符合监测标准要求。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每月感染管理科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对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产房、母婴室、新生儿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血透室、供应室、导管室、治疗室、换药室等重点部门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一、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的采样及检查方法采样及检查必须遵循的原则是采样后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h,若样品保存于1—4℃条件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一)空气采样及检查方法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 cm。
3.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 ㎡,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 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 ㎡,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4.采样方法将9cm 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在采样点,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后及时送检。
(二)物体表面采样及采样方法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4h 内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被采样面积<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样面积≥100 cm2,取100 cm2。
3.采样方法用 5cm×5cm 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10ml 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
(三)医护人员手采样及检查方法1.采样时间:采取手卫生后,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及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 30 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 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
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
2024年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范文(三篇)
2024年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范文依据卫生部发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相关规定,为科学评估我院消毒设备的运行状态、消毒药剂的有效性、消毒方法的合理性及消毒效果是否达标,同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一、监测宗旨旨在通过定期监测空气、医务人员手部、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等关键项目,并详细记录监测结果。
一旦发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立即启动整改程序,以确保消毒效果与灭菌质量达标,从而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保障患者安全。
二、监测范围本制度覆盖全院各科室的空气质量、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物体表面清洁度、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消毒后(灭菌后)物品以及透析液等关键环节。
三、监测标准与频次1. 空气监测:针对感染高风险部门(如手术室、产房、母婴同室、导管室、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供应室、输血科等),每季度实施一次监测;洁净手术室及其他洁净场所在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高效过滤器更换后,均需进行监测;若遇医院感染暴发且与空气污染疑似相关时,应即时开展监测,并同步进行致病微生物检测。
2. 其他监测:各科室需每季度对医务人员手部、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灭菌剂、消毒后(灭菌后)物品等进行监测;当发现与医院感染暴发存在关联时,应立即启动监测程序,并同步开展致病性微生物检测。
四、监测时间安排监测工作一般定于每季度中间月份的中旬进行,具体时间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与微生物实验室协商确定后,通知各临床科室执行。
五、工作要求与资料管理各科室需秉持务实求真的态度,杜绝为追求合格率而进行的造假行为。
对于监测中发现的不合格项目,需深入分析原因,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以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同时,监测相关资料需妥善保存,并作为临床科室质量考核的重要依据。
2024年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范文(二)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____年版)》、《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____年版)》的相关规定,为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方案:一、监测目标旨在提升监控效能,增强操作性,以实现医院感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保障医疗安全。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1.对各重点病房及高危区(手术室、新生儿室、烧伤病房、产房、供应室无菌间、血液透析室、重症监护室) 的空气、治疗室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的污染细菌,每季度监测一次。
2 .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进行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一次含菌量≤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灭菌剂每季度监测一次,应无菌生长。
化学监测:根据消毒、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如含氯消毒剂等每日监测,戊二醛用于灭菌,每日监测,用于消毒,每周监测不少于一次,使用频繁时每日监测,同时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3.空气消毒器效果监测:应进行日常监测,累计照射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紫外线灯强度,每半年监测一次。
各种使用的紫外线灯强度,不得低于70 微瓦•秒/cm2 。
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中灯管使用按说明书执行。
4.对使用中的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做B-D 监测,每锅做工艺监测、化学监测,每周生物指示剂监测一次。
灭菌器维护及大修后均应做生物监测。
并有记录。
5.环境卫生学监测标准:5.1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应遵循GB50333。
5.2 普通手术室、产房、早产儿室、新生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室,空气≤4cfu/ (15min.直径9cm平皿) ,物体表面≤5cfu/cm2 ,医护人员手≤5cfu/cm2。
5.3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供应室、血液透析室、急诊抢救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感染性疾病门诊及其病房,空气≤4cfu/ ( 15min.直径9cm 平皿) ,物体表面≤10cfu/cm2 ,医护人员手≤10cfu/cm2。
5.4 传染科及病房物体表面≤15cfu/cm2 ,医护人员手≤15cfu/cm2。
以上均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6.医疗用品卫生标准:6.1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标准国标5033
手
卫生手消毒
≤4cfu(5min·直径9cm平皿)
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 毒技术规范》A.6.4.3
≤5cfu/cm2 ≤10cfu/cm2
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 卫生规范》4.4
洁净手术室、非洁净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监 护室、重症监护病房、介入导管、
≤5cfu/cm2
器械
≤20CFU/件(CFU/100cm2)
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 生标准》4.3.1
低度危
险医疗 与完整皮肤接触的器械:血压计袖带、听诊器
≤200CFU/件(CFU/100cm2)
器械
注:Ⅰ类环境: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
Ⅱ类环境: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
使用中 的消毒 剂、灭
菌剂
使用中灭菌剂 皮肤粘膜消毒液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100cfu/ml
WS/T367-2012《医疗机构消 毒技术规范》A.7.2.2
标本 名称
透析用 水
监测项目
处理水所含细菌总数 水处理装置的输出端的细菌内毒素
透析液、透析用水
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
Ⅲ类环境: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
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
Ⅳ类环境: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和病区
周边区 1.5cfu(30min·直径9cm平皿) 手术区 2cfu(30min·直径9cm平皿)
GB-50333-2013《医院洁净 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表
3.0.2-2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及要求
为了合理规范我院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可比性,特作如下规定及要求:一、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按规定的要求开展监测项目,严格遵守规定的监测时限,真实规范采样,完整填写申请单。
按时(每月底前)做好报表工作。
二、各科室(部门)对每月监测结果要进行效果评价并将资料妥善保管。
对不合格项目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达到不断持续性改进的目的。
三、各科室(部门)对此项监测工作,要务真求实,对不合格项目应如实上报。
避免单纯追求合格率,而虚报、闹假、走形式。
经核实将按奖罚条例进行重奖、重罚。
四、检验科(细菌室)保证对全院各科室(部门),监测所需合格采样试管、培养皿的供应,并每月做无菌试验。
按要求做到培养时限准确、中和剂添加正确、报告结果规范。
五、检验科(细菌室)对各科室(部门)送检的采样标本有不合格,采样不规范,申请单填写不符合要求的,有权拒绝出示报告结果。
六、感染控制科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的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负责监督、并开展随机抽查采样监测。
各科室应积极主动配合,对在随机抽查采样中态度不端正、找借口、推诿等影响工作正常进行的,将按奖罚条例进行扣罚。
七、各科室(部门)监测时间具体安排㈠重点科室(部门):⑴Ⅰ、Ⅱ类科室及相关科室手术室、新生儿里间、监测时间:每周一次(周二)。
内镜室1w、供应室3w、产一科1w、产二科1w、母婴同室1w、分娩室2w、人流室1w等。
监测时间:每月一次。
(第1w、2w、3w)、(3*、9*)㈡普通科室(部门):Ⅱ、Ⅲ、Ⅳ类科室及相关科室外科(换药室)3w、五官科1w、儿一科3w、儿二科3w、儿三科3w、新生儿科3w、妇一科2w、妇二科2w、、检验科3w、血库3w、医疗废物储存室2w、放射科2w、病理室1w、外科3w、注射室2w、换药室2w、泳吧1w、妇科门诊1w、儿童乐园3w、儿科门诊治疗室3w、手足口病诊室2w监测时间:每月一次。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及要求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及要求Ⅰ目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清洁、消毒、灭菌效果。
Ⅱ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各科室。
Ⅲ制度一、消毒、灭菌后物品(一)凡消毒物品,不得检出病原微生物。
(二)凡灭菌后的医疗用品,不得检出任何种类微生物。
(三)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应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应消毒;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灭菌。
二、空气(一)洁净手术部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应遵循GB 50333《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二)非洁净手术部、产房、介入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三)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妇科门诊手术室、治疗室、注射室、治疗准备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净化室、急诊科、医学检验科、各类普通病室、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三、物体表面(一)洁净手术部、其他洁净场所,非洁净手术部、产房、介入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5cfu/cm2。
(二)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妇科门诊手术室、治疗室、注射室、治疗准备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净化室、急诊科、医学检验科、各类普通病室、感染性疾病门诊及其病房等: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10cfu/cm2。
四、医务人员手消毒(一)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二)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五、消毒剂使用中灭菌用消毒剂: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剂染菌量≤10 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剂染菌量≤100cfu/ml。
六、治疗用水(一)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菌落总数≤100cfu/ml;内毒素≤2EU/ml。
(二)疑有透析液污染或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口、反渗水口、透析液配液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要求
一环境卫生学检测范围
①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室。
②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导管室,产房,新生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
室,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③Ⅲ类环境包括普通病房的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血液净化室,消毒供
应中心检查包装及灭菌区。
④Ⅳ类环境包括传染科和病房。
二环境卫生学检测时间
Ⅰ,Ⅱ类环境每月一次。
Ⅲ,Ⅳ类环境每季度一次。
当医院有感染流行,怀疑于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因素有关时,及时进行检测。
三环境卫生学检测方法
㈠空气
⒈时机室内环境清洁消毒处理后,关闭门窗无人走动情况下,静置十分钟后采样
⒉方法室内面积≤30㎡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的布局位置距墙壁1m处,
高度距地面不低于80㎝,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边缘,暴露5分钟
盖好送验
⒊标准Ⅰ类环境≤10cuf∕m³;Ⅱ类环境≤200 cuf∕m³;Ⅲ类环境≤50 cuf∕m³㈡物体表面
⒈内容根据科室特点重点监测,如治疗台,雾化器,氧气湿化瓶,体温计,病床,
床旁桌椅等
⒉时机选择在清洁消毒后或使用前采样,如暴发流行则尽可能对未消毒处理的
现场进行采样,并增加采样点
⒊方法棉拭子涂抹法,小于1㎡的平面全部涂抹,大于1㎡的平面用1-4个5
㎝×5㎝大小的标准灭菌规格板,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
立即送验。
4标准Ⅰ,Ⅱ类环境≤5cuf∕㎝²;Ⅲ类环境≤10cuf∕㎝²;Ⅳ类环境≤15cuf∕㎝²。
无菌物品不得检出细菌。
㈢手卫生
1 时间每月对Ⅰ,Ⅱ类环境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消毒效果检测,Ⅲ,Ⅳ类环境每
季度监测,怀疑医院感染爆发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应及时监测。
2 方法手卫生后采样,采用六步洗手法5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
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
积约30㎝²,立即送验。
3 标准洗手及手消毒后≤10cuf∕㎝²,外科手消毒后≤5cuf∕㎝²。
四紫外线灯的检测
㈠方法
⑴辐射强度检测:新灯功率为30w,40w时辐射强度必须≥90μW∕㎝²,每年监测
一次;辐射强度89~80μW∕㎝²,每半年监测一次,辐射强度79~70μW∕㎝²,每季度监测一次,当辐射强度<70μW∕㎝²应更换灯管。
⑵时间监测:登记每只灯管的起始及累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及时更换。
㈡注意事项1 灯管购置应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2 保持灯管清洁,每周及监测前用95﹪的酒精擦拭灯管
3 辐射强度监测应有专人使用合格的监测仪进行
4 每次监测后记录监测时间及强度
5 更换灯管应记录更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