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雷电活动特征及雷灾分析
全国进入雷电高发期,浅谈雷电的五大特点
全国进入雷电高发期,浅谈雷电的五大特点距离6月还有一周时间。
每年6-8月是我国雷电活动和雷电灾害的高发期。
让我们一起看看近年来我国雷电活动和雷电灾害的五大特点。
特点1:6-8月为我国雷电活动高发期各月雷电活动分布图(2007-2013年)根据2007-2013年全国闪电定位网的监测数据分析,全年82%的雷电活动发生在6-8月。
去年全国共发生闪电约1047万次,8月达到峰值。
雷电灾害也以8月最多,去年8月发生了853起,占全年雷灾事故的25%。
但去年雷电致人员伤亡事件以6月最多,造成49人死亡、59人受伤。
特点2:北方大部分地区、华南和西南部分地区雷电活动呈增强趋势2007-2013年全国雷电活动变化趋势(次/平方公里·年)(注:红色、黄色区域表示雷电活动增加,绿色、蓝色区域表示减少)从变化趋势看,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华南和西南两地部分地区的雷电活动呈增强趋势,平均每年每平方公里增加0.7次左右。
特点3:因雷击灾害导致的伤亡明显减少根据全国雷电灾害数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因雷击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明显减少。
其中,2013年全国共发生雷电灾害事故3380起,造成178人死亡、177人受伤,明显少于2007年及最近7年平均值;雷电灾害导致直接经济损失2.46亿元,间接经济损失3.23亿元,其中,电力和通信行业雷电灾害事故较多,分别占总雷电灾害数的14%和11%。
特点4:雷电灾害主要集中在南方从雷电灾害区域分布看,全国雷电灾害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其中,2013年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浙江、广东雷电灾害事故最多;广东、江西、浙江等地雷电造成人员伤亡较大。
特点5:农民伤亡人数是城市居民的1.9倍与往年相比,农村地区雷电造成人员伤亡所占比例明显下降,由2007年的96%降至2013年的66%,但仍高于城市地区,农民伤亡人数是城市居民的1.9倍。
提示:重点区域需加强雷电灾害防御目前夏季将至,全国各地即将进入雷电活动高发期。
雷电灾害的类型及其致灾机理浅析
雷电灾害的类型及其致灾机理浅析刘俊【摘要】雷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全世界每小时大约同时有2000多个雷暴在活动.雷电灾害不仅造成了人员伤亡,也给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建设、电力、通讯、电子工业、石油化工、交通、森林等行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是一种破坏性强烈的自然灾害.雷电灾害事故本身并不像迷信传说中的那样神秘,其发生过程有着基本的科学规律可循.本文运用电工学、电磁学、气象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分析了雷电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热效应、机械效应、冲击波效应的破坏机理,详细论述了在不同效应下的雷电各种物理过程.通过研究雷电灾害致灾机理,可以为进一步提高雷电防护技术水平和雷电灾害事故调查鉴定技术提供方向和依据.【期刊名称】《安全》【年(卷),期】2011(032)005【总页数】4页(P5-8)【关键词】雷电;灾害;致灾机理【作者】刘俊【作者单位】重庆市防雷中心【正文语种】中文雷电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列为最为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被国际电工委员会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我国地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雷暴活动十分频繁,全国有21个省会城市的年最多雷暴日在50天以上,最多达到了134天。
从近30年的雷电资料看,我国雷暴日天数变化不大,但是雷电灾害的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具有频次多、范围广、突发性强、社会影响大的特点。
据中国气象局雷电防护管理办公室不完全统计,在1997~2005年的9年间,全国因雷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的雷电灾害事故就有200多起,平均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近千人,其中80%以上是农村人口。
2006年1~7月,全国发生雷电灾害9000多起,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795人(其中,致死419人、致伤376人),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元。
雷电灾害己成为危害程度仅次于暴雨洪涝、气象地质灾害的一种气象灾害。
由于雷电灾害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其社会负面影响巨大,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有关雷电灾害防护的投入和研究这几年也逐渐增多。
雷电灾害易损性及风险区划分析
雷电灾害易损性及风险区划分析摘要: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公认的最危急的自然灾害之一,通过大量的电击造成人畜的生命损失、建筑物损坏等,也能通过间接雷击的方式造成电子设备、输电线路等损坏等破坏。
目前,雷电灾害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多名学者对各地的雷电灾害风险进行区划,其结果对提高雷电灾害的防御水平及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有一定的作用。
本文对雷电灾害易损性及风险区划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Analysis on vulnerability and risk division of lightning disasterQin Peijun 1,21. Sichuan Zhuchuang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Sichuan 6100452. Sichuan Institute of work safety inspec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45Abstract: lightning disaster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natural disasters recogniz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electric shocks, people and animals lose their lives, buildings are damaged, and indirect lightning can also cause damage to electronic equipment, transmission lines and other damage. At present,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harm caused by lightning disaster. In recent years, many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the division of lightning disaster risk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results have a certain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defense level of lightning disaster and the comprehensive risk divis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ulnerability and risk division of lightning disaster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lightning disaster; vulnerability; risk zoning引言雷灾发生的频度高、范围广、突发性强、损失大,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
海南岛雷电灾害特征及易损性分析区划
海 南岛雷电灾 害特征及 易损性分析 区划
郭 冬艳 , 姜 涛 , 红 , 一 , 陈 陈有 龙 , 凡 , 耀 瀛 4 李 郑
(1 南 省气 象 台 海南 海 1 5 0 0 2海 南 省 气 象科 学 研 究 所/ 海 气 象 防灾 减 灾 重 点 实 验室 海 南 海 1 5 0 0 ; .2 3 . 海 3 7 2 3;. 南 3 723 3 80 9 部 队气 象 处 海 南 海 口 5 12 ;. 南 省 气 象局 海 南 海 口 5 0 0 ; 7 12 4海 72 3 )
te l hig wa iey t c u ew e rla d S pe e , ep cal n te atro n te p a e h i t s l l o o c rb t e n Ap n e tmb r s e il i h f n o ; h lc s g n k i y e
(. a a Meerl iaSa o , aku an n 7 2 3 2Istto Me oo g aS i c; ann 1H i n tooo cl t i H io H ia 5 0 0 ; ntue f t rl i l ce e H ia n g tn i e oc n
P o i c /Na a Mee r lg c Dia tr e e to itc l a o a o y Ha k uHana 7 2 rvn e nh i to o o ia l s se Pr v n inCr i a L b r tr , i o i n5 0 03; . my 3 Ar
第3卷 2
第 2期
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象
研
究
与
应
用
雷电的形成机理及特征
第一节雷电的形成机理雷电是自然界中一种极为壮观的声、光、电现象,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那么,我们先从认识雷电谈起。
我国古籍中,有关雷电理论的记载十分丰富。
例如东周时《庄子》上记述:“阴阳分争故为电,阳阴交争故为雷,阴阳错行,天地大骇,于是有雷、有霆。
”这些学说与现代的雷电学说是如此相似,不过它比现代雷电学说要早2000 多年。
在古籍中关于建筑工程中避雷的记载也十分丰富。
南北朝的孟奥《北征记》中有如下记述:“凌云台南角一百步,有白石室,名避雷室。
”又有盛弦之《荆州记》中记述:“湖阳县春秋蓼国,樊重之邑了,重母畏雷,为立石室,以避之,悉之文石为阶砌,至今犹存。
”书中谈及的白石、文石,据分析应该属于绝缘性能较好的石块。
至于宋、元、明、清代的建筑物多用“雷公柱”(宋代称枨杆)等措施以避雷。
在古籍中关于雷击事故的记述就更多了,例如在《续晋阳春秋》上记述:“太元五年,霹雳含殿四柱,杀内侍二人。
”《晋安帝记》上记述:“义熙三年六月,震太庙鸱尾,彻壁柱,若有文字。
”《晋中兴书征祥说》上记述:“元兴三年,永安王皇后至住巴防,将设威仪入宫,天大雷震,人马多死。
”《沈括?梦溪笔谈》上记述:“内侍李舜举家为暴所震,其堂之西屋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
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
及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默。
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铝者,银悉容流在地,漆器不燃灼。
有一宝刀,极坚刚,就刀室中容为汁。
而室亦俨然。
人必谓: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烁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
《齐书?五行志》:“永元三年正月,豫章郡,天火烧三千余家。
”以上只是我国古籍关于雷电灾害中的点滴摘录,当然它与现代雷电理论和防雷技术相比还有差距,但是从历史观点来看,我们的祖先能够在那么早的年代里就创造出那样完整的雷电理论,并且在技术上得到应用,这是我们民族光辉灿烂文化历史的一页。
1.1 雷电的特征雷电现象是自然界中一种瞬间放电现象,同时伴随有雷声,具有高电流、高电压、变化快、放电时间短、辐射强等特征。
海南岛雷电灾害特征及易损性分析区划
1引言本文利用海南岛18个市县气象台站2003~2009年雷暴日及雷电灾害资料,从灾害易损性的角度出发,对海南岛雷电灾害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计算了各市县雷电灾害易损指标,包括雷击密度、雷击海南岛雷电灾害特征及易损性分析区划郭冬艳1,2,姜涛3,陈红1,陈有龙1,李凡1,郑耀瀛4(1.海南省气象台海南海口570203;2.海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海南海口570203;3.92830部队气象处海南海口571122;4.海南省气象局海南海口570203;)摘要:利用海南岛18个气象台站2003~2009年雷暴日及典型雷电灾害资料,在统计分析海南岛雷灾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从灾害易损性角度出发,对海南岛雷电灾害易损性差别进行研究,对各种易损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形成海南岛雷灾易损性区划。
结果表明,海南岛雷灾集中发生在4~9月份;多发生在下午;无防雷条件或条件差的露天野外和简易工棚等地是雷击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发生地点;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雷击灾害的发生及损失程度;形成的海南岛雷灾易损度区域划分图,为区域防雷减灾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雷电灾害;气候特征;易损性;区划中图分类号:P427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0-01-25作者简介:郭冬艳(1979-),女,黑龙江人,工程师、从事雷电预警预报技术研究第31卷第2期气象研究与应用Vol.31No.22010年6月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Jun.2010文章编号:1673-8411(2010)02-0078-04Characteristic of lightning disaster in Hainan and divisionon its vulnerabilityGuo Dongyan 1,2,Jiang Tao 3,Chen Hong 1,Chen Youlong 1,Li Fan 1,Zheng Yaoying 4(1.Hainan Meteorological Station ,Haikou Hainan 570203;2.Institute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HainanProvince/Nanhai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Critical Laboratory ,Haikou Hainan 570203;3.ArmyMeteorological Unit ,Haikou Hainan 571122;4.Hainan Meteorological Bureau ,Haikou Hainan 570203)Abstract :Based on the thunderstorm days data and typical lightning data from 18meteorological stations during 2003~2009in Hainan ,analyzing on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lighting disaster.The differ-ence between Lightning disaster vulnerabilities were studied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various vulner-ability indicators were conducted to get the divisions of lightning vulnerabil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ghting was likely to occur between April and September ,especially in the afternoon ;the places where lighting occurred were mainly at outdoors and accommodation work shed where the lighting protec-tion condition was poor ;degree of lighting and damage were affected by the factors of location ,popula-tion density and stat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some degree.As a result ,the regionalism pictures of lighting vulnerability draw on the basis of these results could offer science basis for the program for light-ing disaster reducingKeywords :lighting disaster ;climate characteristic ;vulnerability ;division灾害频数、经济易损性指标、生命易损性指标等,最后进行了综合评估,初步形成了海南岛雷灾易损性区划,为海南岛的防雷减灾规划和防御提供参考依据。
雷击灾害的危害及致灾原因分析
·45·工 作 研 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5期参考文献[1] 陈娆,田淑敏.农业经济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张建成,刘和,张晓伟.全国第二次设施果树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果树的设施栽培[A].2005.[3] 翟虎渠.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摘要:雷击灾害是多发于夏季、属于风雹类的一种气象灾害。
雷击能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损坏、森林起火,破坏电力、通讯、电脑设施,酿成空难事件等等,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自古以千,雷电就是一种令人畏惧的自然现象,因此,了解和掌握雷电知识,有利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和避免财物损失,对减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雷击灾害;原因;分析雷击灾害是雷雨中释放电能,击中物体导致损害的自然现象。
有雷击灾害的前提是有雷电,可以说有了雷电采用雷击。
本文在介绍雷击危害的基础上,就雷击灾害的致灾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防控雷灾提供理论借鉴。
1 雷击的危害雷击形成击中物体可导致严重的危害,研究证实,雷电放电过程中,仅几厘米的闪电通道内电流小时可达1万安培,高时可达10万安培。
如此高的电压可引起通道内温度激增,高时可达上万摄氏度。
如此高的温度一旦击中物体,可造成严重的自然。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雷击灾害造成的损失可达到10亿美元,造成的人员损伤可达数千人。
就国内情况而言,有统计山东临沂雷击灾害情况,自2000年以来有大约1000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雷击伤亡;广东近几年来,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高达900多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了10个亿。
从雷击对象来看,电子、电器、通信系统等损失甚为严重。
从形式上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第一种,直接击中目标造成灾害,酿成事故。
早些年,在安徽地区农民田间作业,突然雷雨交加,暴雨倾盆,农民迅速躲入瓜棚,不料一个闪电击中瓜棚,导致6死3伤;美国20世纪初期,火箭发射场中的火箭被雷电,引导点火装置,致使火箭自行升空,酿成了美国史上最惨烈的航空事故。
防雷知识系列-雷击闪电的特性
防雷知识系列(二)-雷击闪电的特性雷击闪电的特性(1)雷电流的特性雷电破坏作用与峰值电流及其波形有最密切的关系。
雷击的发生、雷电流大小与许多因数有关,其中主要的有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季节和气象。
其中气象情况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研究雷电流大多数采取大量观测记录,用统计的方法寻找出它的概率分布的方法。
根据资料表明,各次雷击闪电电流大小和波形差别很大。
尤其是不同种类放电差别更大。
为此有必要作如下说明。
由典型的雷雨云电荷分布可知,雷雨云下部带负电,而上部带正电。
根据云层带电极性来定义雷电流的极性时,云层带正电荷对地放电称为正闪电,而云层带负电荷对地放电称为负闪电。
正闪电时正电荷由云到地,为正值,负闪电时负电荷由云到地,故为负值。
云层对地是否发生闪电,取决于云体的电荷量及对地高度或者说云地间的电场强度。
云地间放电形成的先导是从云层内的电荷中心伸向地面。
这叫做向下先导。
其最大电场强度出现在云体的下边缘或地上高耸的物体顶端。
雷电先导也可能是从接地体向云层推进的向上先导。
因此,可以把闪分成四类,只沿着先导方向发生电荷中和的闪电叫无回击闪电。
当发生先导放电之后还出现逆先导方向放电的现象,称为有回击闪电。
上面讲到一次雷击大多数分成3~4次放电,一般是第一次放电的电流最大,正闪电的电流比负闪电的电流大。
这可以从图1.2典型的雷雨云中的电荷分布得到理解。
电流上升率数据对避雷保护问题极其重要,最大电流上升率出现在紧靠峰值电流之前。
习惯上用电流波形起始时刻至幅值下降为半幅值的时间间隔来表征雷电流脉冲部分的波长。
雷电流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各地区有很大区别,一般平原地区比山地雷电流大,正闪电比负闪电大,第一闪击比随后闪击大。
(2)闪电的电荷量闪电电荷是指一次闪电中正电荷与负电荷中和的数量。
这个数量直接反映一次闪电放出的能量,也就是一次闪电的破坏力。
闪电电荷的多少是由雷云带电情况决定的,所以它又与地理条件和气象情况有关,也存在很大的随机性。
雷电基本知识
(d )雷云间放电图5- 1雷云放电现象(二)雷电的分类1 .雷电按照放电形式不同分为:线形雷、片形雷和球形雷(1)线形雷。
线形雷是一种 蜿蜒曲折,枝叉纵横的巨型电气火花,长2-3公里,也有的长达10公里,线形雷是闪电中最强烈的一种,对电力、电讯系统及人畜和建筑物等威胁最大。
线形雷大多是雷云与大地间的放电,这种闪电可以同时击在大多数情况下(约50〜70%以上),雷 而是多重的,也就是说由若干个先后在同一通道上发展1〜27 次,单次放电的延续时间一般为 但也有的是雷云之间的放电。
电基本知识人们在研究磨擦起电现象时发现, 当带正电的物体和带负电的物体靠近时, 常有火花产生,同时发出劈啪的声响,这种现象叫做放电。
雷电是大自然中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之间的大规模放电现 象,这种迅猛的放电过程产生强烈的闪光并伴随巨大的声音。
从电学的角度来讲,雷云放电就会产生雷电流,雷电流除具有电流的一般的特性外,还有发生时间短(微秒 级)幅值高(几百KA )的特点,所以雷电流的瞬间功率是巨大的。
正因为雷电流的特殊性,使得雷电有其 特殊的破坏力, 常常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
线短路、引起森林大火,还会造成人员的直接伤亡。
自来,人 们致力于雷电及其防护的研究实践已有刪年的历史,绩,积累 了丰富的经验。
了解雷电基本知识,有利于搞好仓库防雷安全 工作。
-、雷电的形成与分类 (一)雷雨云和雷电的形成人们通常把发生闪电的云称为雷雨云(或称积雨云),雷雨云是热气流在强烈垂直对流过程中形成 的。
由于地面吸收太阳的辐射热量远大于空气层,近地面的大气的温度由于热传导 和热辐射作用,温度也跟着升高,气体温度升高必然膨胀,密度减小,压强也随着降低,根据力学原理,气 体就要上升,上方的空气层密度相对说来就较大,就要下沉。
热气流在上升 过程中膨胀降压,同时与高空低温空气进行热交换,于是上升气团中的水汽凝结而出现雾滴, 就形成了云。
在强对流过程中,云中的雾滴进一步降温,变成过冷水滴、冰晶或雪花,并随高度逐渐增多。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完整版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专业:学号:班级:姓名:第一章雷击风险评估概述1.1 雷击风险评估的概念雷击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考虑当地的气象环境、地质、地理环境,建筑物的重要性,结构特点和其内部结构、外部邻近区域的状况等。
雷击风险评估就是将所有考虑到的诸多因素如雷击点的地理环境,天气气候状况、建筑物的状况、入户设施状况、电气电子系统状况,实体活体状况等罗列出来,分级分类赋值,然后用和或积的算法将其集合,最后按其总的指数来确定风险总量,将总风险值与可承受的风险最大值进行比较,并进行经济损失估算,来确定是否需要和需要什么等级的防护工程的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复杂的技术工作。
雷击风险评估主要分为项目预评估、方案评估、现状评估三种。
图3-4 莱茵达财富广场商务中心项目所在地3km范围闪电雷电流强度累积概率曲线图(单位kA)根据图可知,莱茵达财富广场商务中心项目(3km)所在地区域范围内4年雷电流幅值:1%→115.6kA,即雷电流幅值大于115.6kA的地闪概率为1%;2%→68.8kA,即雷电流幅值大于68.8kA的地闪概率为2%;3%→63.8kA,即雷电流幅值大于63.8kA的地闪概率为3%;10%→33.1kA,即雷电流幅值大于33.1kA的地闪概率为10%。
2.4 地闪月变化规律图3-5 莱茵达财富广场商务中心项目所在地雷电地闪月变化规律图3-5是根据莱茵达财富广场商务中心项目所在地3km范围4年(2006.1~2009.12年)地闪数据绘制得到的正、负地闪以及总闪的月均分布图,依据该图得出地闪月均活动规律:该地域地闪主要活动期为6~8月份,其中6、7、8月份为地闪高发期,86.503%以。
雷电灾害应急预案
雷电灾害应急预案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内容在学校抑或是社会中,没准儿会出现一些突发事故,为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把损失降到最低,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应急预案。
我们应该怎么编制应急预案呢?以下是作者整理的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内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雷电灾害应急预案内容1关键词:海岛雷击灾害防控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亟需大批高素质的海洋人才,促进和推动了海洋科技教育的发展,涉海类高校不断发展壮大,有不少高校就建在雷灾泛滥的海岛上,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海岛类校园的安全问题。
据统计,我国华南沿海地区和华东沿海地区是雷灾分布最广的区域,雷灾占全国的73%,十年经济损失达万元。
校园是人员密集场所,雷击极易造成群死群伤。
因此,建立基于海岛特性的校园雷击综合防控体系对保证校园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1.海岛雷电特点分析雷击是积雨云内、积雨云团之间、积雨云团与大地之间发生的剧烈放电的现象,而积雨云多出现在水汽充沛的地区。
雷击大致分为直击雷和雷击电磁脉冲(LEMP)两种。
以下以舟山群岛为例,从雷暴日数、雷暴发生方向、地形地貌等角度分析海岛雷电特性。
雷电日数雷电日数反应了雷电活动的频繁与强弱。
它的统计数据分别由雷电活动日数(Tdo)、雷暴日数(Td)、闪电日数(Tds)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为Tdo=Td+Tds。
以陈军等测得《舟山群岛雷电活动的特征分析》为参考数据。
舟山市定海测得的年平均雷电活动日数为 d,嵊泗测得为 d。
月平均雷电活动日数在3月和7月出现峰值,并在7月出现极大值,6月-9月是舟山市的雷电活动频繁的时间,在夏季及与秋季转换时,雷电活动是最频繁的。
由上面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海岛城市的雷电日数活动频繁。
每年的3月、9月份是学生开学的时间,校园里人流密集;另外,在6月-9月是学校放暑假的时间段,在这期间虽然大部分学生放假回家,但无论在高校、中小学还是技校仍有部分学生留校学习,而这期间校园里也只留值班老师,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松懈的现象,恰恰此时是雷电活动最为频繁的时段,这两个时段都需要格外注意雷电安全问题。
雷电的常见种类、侵袭途径及防雷知识和措施
雷电的常见种类、侵袭途径及防雷知识和措施三种雷害最常见雷电分直击雷、感应雷和球形雷,最常见的是直击雷和感应雷。
直击雷,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打击到物体上的雷电;感应雷即通过雷击目标旁边的金属物等导电体感应,间接打击到物体上;球形雷则像火球一样,会飘进室内。
大厦一般要安装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主要预防直击雷和感应雷,所采用的材料一定要精密。
预防球形雷主要方法是关闭门窗,防止球形雷飘进室内;如果球形雷意外飘进室内,千万不要跑动,因为球形雷一般跟随气流飘动。
如果在野外遇到球形雷,也不要跑动,可拾起身边的石块使劲向外扔去,将球形雷引开,以免误伤人群。
据专家介绍,家用电器都是低压产品,一般都安装了不同类型的避雷针,采取了相应的防雷措施。
在野外,千万不要高举雨伞等。
人乘坐在车内一般不会遭遇雷电袭击,因为汽车是一个封闭的金属体,具有很好的防雷电功能,一些油车后面拖着一条铁链,也是一种防雷设备。
专家提醒,驾车遭遇打雷时务必不要将头手伸向车外。
雷电侵袭的主要途径一、直接雷击的侵袭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暴露在空间的各种设备、各种架空金属线缆(如电力电缆、通信线路、网络布线等)。
它可能在数微秒之内产生数万伏乃至数拾万伏的高压,产生火花放电,形成巨大的热能和机械能量,摧毁建筑物、设备,危及人身安全。
二、雷电波侵入雷电虽然未直接击中建筑物或设备,但击中与本建筑物或设备相连的金属管、线,通过传导的方式经电阻性耦合将雷电波引入建筑物内,损害与之相连接的用电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等设备乃至危害人身安全。
三、雷击电磁脉冲干扰雷击发生时,由于雷电流迅速变化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瞬变的强电磁场,使附近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诱发强大的雷击电磁脉冲,经感性耦合、容性耦合或电磁辐射产生脉冲过电压和过电流损坏有关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采用微电子技术的、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监控、通信等网络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中。
而微电子设备的高度集成化,低工作电平和小工作电流的特点,又带来绝缘强度低,耐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差等致命弱点。
雷击闪电的特性
雷击闪电的特性作者:TIMES 转贴自:防雷技术论坛雷击闪电的特性(1)雷电流的特性雷电破坏作用与峰值电流及其波形有最密切的关系。
雷击的发生、雷电流大小与许多因数有关,其中主要的有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季节和气象。
其中气象情况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研究雷电流大多数采取大量观测记录,用统计的方法寻找出它的概率分布的方法。
根据资料表明,各次雷击闪电电流大小和波形差别很大。
尤其是不同种类放电差别更大。
为此有必要作如下说明。
由典型的雷雨云电荷分布可知,雷雨云下部带负电,而上部带正电。
根据云层带电极性来定义雷电流的极性时,云层带正电荷对地放电称为正闪电,而云层带负电荷对地放电称为负闪电。
正闪电时正电荷由云到地,为正值,负闪电时负电荷由云到地,故为负值。
云层对地是否发生闪电,取决于云体的电荷量及对地高度或者说云地间的电场强度。
云地间放电形成的先导是从云层内的电荷中心伸向地面。
这叫做向下先导。
其最大电场强度出现在云体的下边缘或地上高耸的物体顶端。
雷电先导也可能是从接地体向云层推进的向上先导。
因此,可以把闪分成四类,只沿着先导方向发生电荷中和的闪电叫无回击闪电。
当发生先导放电之后还出现逆先导方向放电的现象,称为有回击闪电。
上面讲到一次雷击大多数分成3~4次放电,一般是第一次放电的电流最大,正闪电的电流比负闪电的电流大。
这可以从图1.2典型的雷雨云中的电荷分布得到理解。
电流上升率数据对避雷保护问题极其重要,最大电流上升率出现在紧靠峰值电流之前。
习惯上用电流波形起始时刻至幅值下降为半幅值的时间间隔来表征雷电流脉冲部分的波长。
雷电流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各地区有很大区别,一般平原地区比山地雷电流大,正闪电比负闪电大,第一闪击比随后闪击大。
(2)闪电的电荷量闪电电荷是指一次闪电中正电荷与负电荷中和的数量。
这个数量直接反映一次闪电放出的能量,也就是一次闪电的破坏力。
闪电电荷的多少是由雷云带电情况决定的,所以它又与地理条件和气象情况有关,也存在很大的随机性。
雷电基础及雷电活动特性1
2.2 雷雨云的电结构
荷量为+4C。这是按理论归纳的理想模式,不同地
区的实际情况可能与这种典型分布有较大的别。
积雨云是最强的对流云,浓密而深厚,外形 象山峰或巨塔,在他发展旺盛时期,云顶高度可 达10~15km,云底高度在平原地区大约1km左右。 随着雷雨云的发展和运动,在有发生降水后,当 大气电场强度对于3kV/cm以上时(晴天大气中约 为30kV/cm),云间就会对地火花放电,也称云地 闪电。
一般认为主要负电荷 区中心位于3km高度,温 度-8℃,是半径为1km的 球体,其电荷量为-20C; 主要正电荷区中心位于 6km高度,温度-30℃,是 半径为2km的球体,其电 荷量为+24C;最下方的正 电荷区中心位于1.5km高 度,温度-1.5℃,是半径 为0.5km的球体,其电
图1.5 积雨云中电荷分布一般特性
灾害之一,被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
前言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 达3000~4000人,财产损失在50到100亿元人民币 。
财产损失在50到100亿元人民币 。2004年~2009年, 我国每年发生雷电灾害都在5000起以上,其中2007年
全国发生雷击灾害12967起,2009年13481起。因雷 击造成黄岛油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致使19人死亡、 浙江临海市杜桥镇因雷击造成30人伤亡,其中17人
1.2 全国雷电灾害次数分布情况
雷灾事故集中多发的
最大三大地区位于中 国东南五省(湘、赣、 浙、闽、粤)、环渤海 圈的山东、河北和云 南省,雷灾事故相对 发生较少的地区为中 国西部地区。雷灾事 故发生频次还与中国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 现况和人口密度有关。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一、引言雷暴是一种极端天气现象,常常伴随着强烈的雷电、强风和短时强降水等天气现象。
雷暴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引发山火、洪涝、飓风等自然灾害,甚至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了解雷暴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是预测和防范相应天气灾害的基础。
二、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雷暴在中国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根据历史观测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特征:1. 地理分布差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雷暴活动频繁,呈现出明显的东多西少的特点。
青藏高原和乌鲁木齐河谷地区也是雷暴多发地区。
2. 季节分布差异:雷暴的季节分布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北方地区雷暴主要分布在夏季,而南方地区则更加集中在暖季和雨季。
3. 日变化差异:雷暴与太阳辐射的关系密切,通常在白天比夜晚更容易发生。
在中国,雷暴活动通常在下午至傍晚时分达到高峰。
三、中国雷暴气候变化趋势近年来,中国雷暴气候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频次增加: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雷暴频次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尤其是东北和北部地区,雷暴的频次增加更为显著。
2. 持续时间延长:近年来,雷暴的持续时间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夏季。
这种变化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3. 强度变化:中国雷暴的强度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部分地方的雷暴强度有所减弱,但其他地方的雷暴却变得更加强烈。
这种差异可能与气候变化和地形等因素有关。
四、影响因素分析导致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的因素是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湿度增加,为雷暴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2. 地形和气象条件:中国地域辽阔,地势复杂多样。
地形、地理位置等因素对雷暴的发展和活动有重要影响。
3. 气象系统:中国的雷暴活动常常与锋面、暖湿气流等大尺度气象系统相互作用。
这些系统的变化也可能间接影响雷暴气候的分布和变化。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专业:学号:班级:姓名:第一章雷击风险评估概述1.1 雷击风险评估的概念雷击风险评估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考虑当地的气象环境、地质、地理环境,建筑物的重要性,结构特点和其内部结构、外部邻近区域的状况等;雷击风险评估就是将所有考虑到的诸多因素如雷击点的地理环境,天气气候状况、建筑物的状况、入户设施状况、电气电子系统状况,实体活体状况等罗列出来,分级分类赋值,然后用和或积的算法将其集合,最后按其总的指数来确定风险总量,将总风险值与可承受的风险最大值进行比较,并进行经济损失估算,来确定是否需要和需要什么等级的防护工程的一套系统的、严密的、复杂的技术工作;雷击风险评估主要分为项目预评估、方案评估、现状评估三种;1、项目预评估是根据建设项目初步规划的建筑物参数、选址、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分布,结合当地的雷电资料、现场的勘察情况,对雷电灾害的风险量进行计算分析,给出选址、图3-4 莱茵达财富广场商务中心项目所在地3km范围闪电雷电流强度累积概率曲线图单位kA根据图可知,莱茵达财富广场商务中心项目3km所在地区域范围内4年雷电流幅值:1%→115.6kA,即雷电流幅值大于115.6kA的地闪概率为1%;2%→68.8kA,即雷电流幅值大于68.8kA的地闪概率为2%;3%→63.8kA,即雷电流幅值大于63.8kA的地闪概率为3%;10%→33.1kA,即雷电流幅值大于33.1kA的地闪概率为10%;2.4 地闪月变化规律图3-5 莱茵达财富广场商务中心项目所在地雷电地闪月变化规律图3-5是根据莱茵达财富广场商务中心项目所在地3km范围4年2006.1~2009.12年地闪数据绘制得到的正、负地闪以及总闪的月均分布图,依据该图得出地闪月均活动规律:该地域地闪主要活动期为6~8月份,其中6、7、8月份为地闪高发期,86.503%以上的地闪都发生在这三个月份;6~8月份为地闪多发期,1、2、10、11、12月份基本没有地闪发生;。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中国雷暴气候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雷暴是一种强烈的天气现象,其带来的强烈雷电、大风和降雨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会造成严峻的影响。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地域广阔,自然环境多样,因此其雷暴气候分布特征也极其复杂多样。
本文将探讨中国雷暴气候的分布特征以及近年来的变化趋势。
中国的雷暴活动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
东部地区的雷暴活动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华南地区。
这些地区多山多水,气候潮湿,是雷暴形成的适合环境。
而西南地区的雷暴活动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以及青藏高原周边地区。
这些地区地势复杂,气候多变,地理环境因素也是雷暴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雷暴活动的季节分布特征不太一致。
东部地区的雷暴活动最为集中在夏季,尤其是6月至8月。
这是因为夏季东亚季风的影响,湿热气流易于形成对流层,从而形成雷暴。
而西南地区的雷暴活动则以夏季为主,但在夏季之外的其他季节也有一定的雷暴活动。
这主要是由于西南地区的地理环境影响,在较干燥的气候条件下,雷暴形成依旧存在一定的机会。
近年来,中国雷暴气候出现了一些变化趋势。
起首,雷暴的频率和强度有所增加。
气候变暖使得大气层不稳定性增强,有利于雷暴的形成。
短时强降雨也增加了洪涝灾难的风险。
其次,雷暴活动迁移的趋势明显。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东部地区的雷暴活动有所减弱,而西南地区的雷暴活动有所增加。
这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地球环流格局变化的影响。
再次,雷暴天气的猜测能力有所提高。
随着气象科学的进步,雷暴的形成机制和进步规律得到了更好的熟识,并且天气猜测技术的提高使得对雷暴的预警变得更加准确和准时。
总的来说,中国雷暴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分布特征。
东部地区和西南地区是雷暴活动的重点区域。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温顺地球环流格局的变化,雷暴活动的频率和强度呈上升趋势,且出现了迁移的趋势。
然而,随着气象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提高,对雷暴的猜测和预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保卫和应对策略。
雷灾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御措施
雷 灾 事 故 的 原 因分 析 及 防御 措 施
许伟 彬 ’ 刘任 翔 ( . 山市恒安 防雷有 限公 司 ; 2 佛 山市三水 区气象局 广东佛 山 1佛 . 5 8 0 21 ) 0 摘 要: 在雷 电多发季 节, 农村 雷 电灾害频繁 的出现 , 对农 村的经济和人 民的生命财 产安全造 成 了一定 的威胁 , 农村 雷电灾害应 引起 了国 家的 高度 重视 , 因此 , 面开展 雩电灾害 的预防工作是现今 的主要任 务。 全 本文通过对 农村雷 电灾害频繁发生 的原因进 行分析 , 出了一些 提发生。 来自1 农村 雷电灾害现 状
农 村 是 雷 灾 的 多 发 区 , 是 防 雷 管 理 也 工 作 的 薄 弱 环 节 。 村 的 雷 灾 发 生 比例 占 农 总 的雷 灾 发 生总 数 的 8 %, 0 雷灾 导 致 农村 居 民的 电视 、 话 受 到 不 同程 度 的 影 响 和 破 电 坏 , 成 人 员伤 亡 。 多 数 据 表 明 , 电 灾 造 许 雷 害 无论 是 从 量 上 还 是 从 危 害 程 度 上 来 说 , 都 是 让 人们 触 目惊 心 的 。 由此 可 见 , 农村 是 雷 灾 防 御 中 的 盲 点 , 要 彻 底 解 决 雷 灾 的 想 发 生 , 必须 让 广 大 农 村 居 民 首 先 了解 雷 就 电的 有 关知 识 , 强 他们 的防 雷 意 识 , 增 强化 防 雷 措 施 , 才 能 促 进 农 村 防 雷 减 灾 工 作 这 的顺利进行 。
防范的措施 。
关键词 : 农村 雷灾事故 原 因 防御措施 中 图分 类 号 : 4 P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雷 电 是 发 生 在_ 气 层 的 一 种 自然 现 大 象 , 一 场 较 为 严 重 的 自 然 灾 害 。 今 为 是 迄 止 , 为 雷 电 造 成 经 济 和 财 产 受 到 破 坏 的 因 事 例逐 渐 增 多 , 了 解 2 0 年 广 东 省雷 击 据 06 灾 害 实 例有 l 8 宗 , 中雷 击 引发 火 灾 爆 60 其 炸 事 故 2 起 , 身 伤 亡 事 故 7 宗 , 亡 7 3 人 8 死 2 人 , 5 人 。 击 损 坏 各 种 电子 电 器 设 备 伤 4 雷 8 7 件 , 年 因 雷 电 灾 害 造 成 的直 接 经 济 00 全 损 失约0 8 元 。 .亿 由此 可 见 , 电灾 害 给社 雷 会 带 来 了 巨大 的 人 员伤 亡 和 经 济 损 失 。 因 此 , 电直 接 成 胁 到 我 国 国 民 经 济 建 设 和 雷 发展 , 目前 , 国 防雷 减 灾 的 意 识 还 不够 强 我 烈, 在管 理 经验 上 相 对 不 足 , 理 人 员的 素 管 质也 有 待 于提 高 , 以 , 讨 出一 套 完 善 的 所 探 防雷措施是 解决雷灾发生的有效方法 。
浅析雷电灾害的影响以及预防
[] 7 巾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线路修 理规则[ . 铁路 M] 北京 : 中国铁道 出版
社 ,o 8 20 .
[ ] 中华人民共和周铁道 部. 8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 M] 北京 : 巾国铁道 出
版 社 .0 64 4 20 : . 3 ( 任编 辑 : 责 白尚平 )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洪 赞 , ,96年 7月 生 ,0 0年 毕 业 于 兰 州 铁道 张 男 16 20 学院 , 理工程师, 助 太原 铁 路 局 大 同 _务 段 . T 山西 省 大 同 市 ,3 0 5 070.
[ ] 李宏. 3 国外重载铁路综述 [] J. 铁道 工程学报 ,0 0 4 :5 1. 2 0 ( )1— 6 [ ] 范俊杰. 4 现代铁路轨道 [ . , M] 2版 北京: 中国铁道 出版社 ,0414 20 :3 一
l 5. 3
股和直线轨距角处 以及曲线 下股和直线踏 面的打磨是大秦铁路钢 轨打 磨的作业重点 。
由于雷 电流的峰值很大 , 作用时问 短 , 产生的 电动力具有 冲力的特
6 卜 O t 0 7 时就应该实施第二次打磨 。 M M
国铁道学会重载委员会 , 0 :3 1 . 2 4 1— 4 0
[ ] 钱立新. 2 国际铁路重载技术发展水平 [] J. 铁道运输 与经济 ,0 3 2 2 0 ,5
期。 参 考 文 献
[ ] 赵 洪雁 . 5 大秦线万 吨列年对轨道 的动态影响分析及对策建议[ / G] / 大秦铁路开行两万吨重 载列车综合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 北京 中国铁道学 会重载委 员会 ,0 41— 0 20 : 2 . 9 [ ] 李庆鸿 . 6 重载快速区段 直线钢 轨交替不均匀侧磨 及其 防治 对策 []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67328411(2009)0120080203三亚市雷电活动特征及雷灾分析何君涛1,李君海2,黄海智1,梁振飞1(11三亚市气象局,海南三亚 572000;21陵水县气象局,海南陵水 572400)摘 要:通过对三亚市1959~1997年共39a 资料统计分析,找出三亚市雷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简单分析了产生雷暴的影响系统及雷电受损特点。
关键词:雷暴;影响系统;雷电灾害中图分类号:P 427132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n Thunderstorm activ ity Character isticsand lightn i ng d isaster i n SanyaH e J un 2tao 1,L i J un 2hai 2,H uang H ai 2zh i 1,L iang Zhen 2fei1(11Sanya M eteo ro logical B u reau Sanya 572000;21L ingshu iM eteo ro logical B u reau L ingshu i 572400)Abstract :B asing the L igh tn ing data du ring 1959~1997in Sanya city ,the tem po ral and sp atial distribu ti on characteristics of ligh tn ing activity w as studied .T he synop tic circum fluencebackground of ligh ting happ en ing and the ligh ting dam age w ere discu ssed .Key words :thundersto rm ;synop tic system ;ligh tn ing disaster收稿日期:2008212210基金项目:三亚市重点科研项目(“三亚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资助。
作者简介:何君涛(1976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应用气象工作。
随着三亚城市建设的发展和高科技电子设备的日益增多,雷击灾害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经济损失剧增。
本文分析了三亚市1959~1997年共39a 雷电活动的主要特征和1998~2007年雷灾特点,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三亚的雷电灾害,做好雷灾防御工作。
1 资料和方法 雷电资料使用了三亚市气象观测站1959~1997年39a 的逐日雷暴观测资料,采用数理统计、趋势分析等方法对三亚市初雷日、终雷日、年平均雷暴日及其雷暴的季、月、日变化等进行分析,总结三亚地区雷暴活动的气候特征。
雷灾资料使用了《海南省气象灾害大典》和三亚市气象局对三亚地区的气象灾害调查资料中三亚市1998~2007年近10a 雷灾情况,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以求更好的反映随着三亚市经济建设雷灾呈现的特点。
本文统计的初雷日是指一年中第一次发生雷暴的日期。
终雷日是指一年中最后一次发生雷暴的日期。
雷暴日以一天内耳闻雷声(一次或几次)为一个雷暴日。
年雷暴日数为一年内雷暴日数的总和。
雷暴月是指发生过雷暴的月份。
2 雷电活动的主要特征211 雷暴日数的月变化 资料统计表明,三亚雷暴日年平均6413d ,最多年100d (1975年),最少年33d (1996年)。
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雨季多,旱季少。
5~9月为雷暴活动最为频繁的月份。
各月按雷暴多寡排列,次序为8、9、7、6、5、10、4月份,各月平均有13162d ~2195d ,其余3、11、2月份各月的平均雷暴日0172~0126d 。
从表1中看出,雷暴主要分布于5~9月,和三亚的雨季对应,月平均在9~14d ,占全年的85%。
雷暴活动高峰月出现在8月占全年的21%。
其他月份较少。
有的雷暴多的年份,7~9月份中,有2 3的天数有雷,为21~22d 。
第30卷 第1期 气 象 研 究 与 应 用 V o l 130 N o 112009年3月JOU RNAL O F M ET EOROLO G I CAL R ESEA RCH AND A PPL I CA T I ON M ar 12009表1 三亚各月雷暴日数(单位:d)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最多年004015171616181310100年平均001260172219581959154918713162121925105014406413最少年000232371231033212 雷暴日初终期 初雷一般分布于1月到5月之间,以3月概率最大,最早出现于1992年1月5日,最晚出现于1977年5月22日。
民间认为,雷暴初日出现的早晚,可以预报当年降水的趋势。
民间有“雷打惊蛰前,放下生意好种田”的说法,意即初雷在惊蛰(3月5~6日)前出现,当年雨季也来得早,全年的降水量较多。
终雷一般分布于9月到11月之间,以10月概率最大,最早终雷出现于1959年9月25日,最晚终雷于1982年11月27日。
终雷日的早晚,与当年雨季结束的早晚基本上相合。
213 雷暴的日变化特征 凡雷暴发生在一天里某一时段即统计为一次,表2为雷暴发生在一天四个时段的统计。
从表2中看出,02~08时段雷暴发生较多,占3215%;其次是14~20时段,占2616%;08~14时段占2610%;20~02时段为一日中雷暴的低潮时段,但机率仍有1510%。
各个月份雷暴发生的时段也有差别,从表2中看出,5~8月份雷暴发生多在02 08时,其次是08~14时;9~11月份则多发生在14~20时;2~4月份则多发生在08~14时。
表2 雷暴的日时段分布(单位:次)月份234567891011合计占比(%) 20~02时0618825757668550142215 02~08时49321591581681801406229143215 08~14时694011711011214413060373126 14~20时2731101678816621071674926163 雷暴产生的影响系统 三亚雷暴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特征,雷暴日往往连续几天发生,常发生在环流形势发生调整阶段,这显然与大尺度环流形势的演变密切相关。
苏盛纪认为,三亚雷暴产生的天气系统主要有冷空气、变暖的高压脊、副热带气旋和热带低值系统5类,全年来看,导致雷暴的影响系统中以热带低值系统最多,主要发生在5~8月的盛夏季节,强雷暴多在夜间产生,白天午后因热力原因引起的雷暴较弱,影响不大。
夜间雷暴发生机制多为系统性动力因素影响。
主要原因是5月南海夏季风建立,5~8月时南海(三亚)为西南风控制,大气中湿度增加,大气层结不稳定。
三亚特殊的海陆地形让三亚夜间吹偏北的陆风,和南海夏季盛行的西南风产生地面风场辐合,沿辐合线易产生雷暴。
4 雷电灾害的特点 三亚地形以山区、丘陵、海岸线为主,境内有三亚河、藤桥河等河流及大隆、赤田等大中小水库,地形复杂,气候多变,雷暴活动较为频繁,雷击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近年来的雷击灾害,尤其针对微电子器件设备的雷灾及由此造成的间接损失呈上升趋势,对全市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对三亚市1998~2007年雷灾情况进行统计, 1998~2007年,三亚雷击死亡10人,伤23人,大部分分布在养殖场,农场。
市区没有伤亡例子,但年雷击经济损失却是全市最大。
分析该雷灾资料可发现三亚地区雷灾有以下特点。
411 雷击人员伤亡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 资料显示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事件均发生在农村。
究其原因,一是与农民科学防御雷电意识淡薄有关。
大多数农民以封建迷信思想解释雷电现象,不懂得科学解释雷电现象,更不懂得如何防御雷电灾害。
二是农村缺乏防雷科普教育,农民连一些简单的防雷常识都不知道,在农村遇雷雨时到树下、凉亭避雨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例常见报端。
三是农村建筑物忽视雷电防御装置建设,农村一些房顶上的铁塔、不锈钢装饰物成了一支支名副其实的引雷针,埋下了严重的雷害隐患,雷击时一些在家中的村民因直击雷伤亡在所难免。
181期 何君涛,李君海,黄海智,梁振飞:三亚市雷电活动特征及雷灾分析 412 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集中在市区内 市区各种电力线路、网络数据线路纵横交错,且绝大部分是架空线缆,这就为雷电过电压的传播提供了可能。
当周围1km左右范围发生雷击时,由于雷电所产生的瞬变强大的空间电磁场的存在,雷击电磁脉冲会在上述范围内,在导体上产生足够强的感应过电压。
而架空线路在感应了过电压后,过电压会通过线路传送至户内,造成器件被击坏。
另外,由于对雷电的认识不足,许多拥有大量电子、电器设备的单位没有考虑电源、信号等的综合防雷措施,这就使得雷电过电压产生以后,沿着线路畅通无阻地传送到终端设备上,造成严重的损失。
在有些已经进行了雷电防护工程的单位,由于某些SPD(避雷器)选型的不正确或产品性能、接地等问题,当雷电过电压发生后,SPD未启动工作,使雷电流无法快速泄放入大地,造成雷击事故。
413 局部多发性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一些农场、养殖场及老企业雷灾频繁发生。
原因在于这些农场、养殖场等由于资金短缺或缺乏防雷意识的问题,对防雷设施缺乏必要的更新、维修、保养,致使原先安装的许多外部避雷设施由于年久失修,损坏腐蚀严重,内部电源系统等避雷器老化,性能普遍较差。
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等防直击雷设施都是起“引雷”作用的,如果从避雷针、避雷带上引入的高强度的雷电流不能快速通过引下线泄放入地的话,将会造成巨大的破坏作用。
414 时段集中 在强雷暴的盛发季节,往往会出现某些日子雷暴活动非常频繁,影响范围较大,持续时间很长,雷灾事故特别多而且破坏严重[3]。
资料显示,三亚地区的雷灾爆发日均以每年的5~8月份居多,其显著特点为雷暴强度大、雷灾损失重。
5 结论 (1)三亚地区属于雷暴高发区,年平均6413d,最多时年100d。
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雨季多,旱季少,每年雷暴活跃期为5~9月。
强雷暴多在夜间产生,白天午后因热力原因引起的雷暴较弱,影响不大。
(2)三亚雷灾具有时段集中性和局部多发性,且伤亡一般发生于农村地区,城市无人员伤亡,但经济受损却是最大的特点。
根据以上特点,可在制定雷电灾害防御规划时,标定重点防御区域、时段,并根据各区域受灾特点,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参考文献:[1]葛意活,杨经科.某通讯基站对炸药库雷击风险的影响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2):66268 [2]林卓宏.浅谈感应雷检测[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2):69271[3]潘 军,钟一帆,蒙 剑.雷电防护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3):49250 [4]林奕峰,陈文泉,林伟旺.揭阳市雷电闪电密度地理分布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3):582 60[5]杨德荣,梁 丹.接地电阻测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2):72274[6]朱 明,潘杰丽,黄仁升.钦州市雷电灾害分析和防雷减灾对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3)[7]赵建吉,韦丽英.广西农村雷灾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御措施[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3)[8]傅智斌,许爱华,许 彬,等.2007年6-7月江西雷电灾害综合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30(3) [9]胡先锋,刘彦章,肖稳安.1998-2004年中国雷电灾害特征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30(3)(上接第72页)[3]潘田凤,李荣迪.自动气象站一些故障的处理方法[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4):76277[4]李 年,曹明会,彭 端.站址迁移对高要站气候资料序列的影响和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3):80282[5]陆 霞,殷明洁.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差值的成因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3):83284 [6]胡泽滨.凤山县地质灾害统计分析及预报方法[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2):60261[7]邹 玲,唐广田,邹丽霞,等.桂林马铃薯冬季生产气象条件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2):622 65[8]王海英,程爱珍,黄 理,等,2008年初地面观测数据资料审核的异常分析及处理[J].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29(2):83284[9]莫海青,梁邦全,邓 冰.浅谈月地面气象报表预审工作中的一些体会[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4): 70272[10]龚冬英,黄 理,唐竹胜.预审单轨自动站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的方法[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4):73276[11]黄 军.自动气象站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广西气象,2006.27.(2)54255[12]韦信高.中尺度气象站故障维护与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2):87289[13]赵秀英,陈柏 .戴红星,地面报表预审流程优化的探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3):8228428 气 象 研 究 与 应 用 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