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提出问题:下面是一些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照片,你能html?url=/img2011/16/89/d/03.jpg/show/1/9/defda3e2cf370fb1.html
教学方法
本节课从同学们熟悉的陆地动物,分析了陆地生活的动物对于环境的适应和结构特点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挖掘课程资源,延伸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探究心理特点,利用网络的教学手段,丰富知识含量,体现人文关怀。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实验观察,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训练科学探究技能和研究方法。运用网络辅助教学,使课堂充满自然的气息。
教学重点:1.陆地生物的适应条件;2.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通过对比,总结出陆地环境和水中环境的显著不同。
学习者特征分析
所教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的生物学,对生物学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同时已经形成了独立思维、概括判断等多种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同学们非常喜欢生物学这门科学,学习兴趣特别浓厚。
师:简单介绍一下蚯c0MPK.html
1、观看完视频回答问题
问题一: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呢?
预设:可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总结环节动物的特征。
问题二:蚯蚓的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2、学生小组交流回答问题。
3、蚯蚓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有哪些作用呢?
小结:1松土,改良土壤2禽畜饲料3能检验出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师补充其在药学上的地位,以及分泌分解有机物的特殊酶,和近年来许多国家成立的蚯蚓养殖工厂,并称为了“环境的净化装置”
板书:陆地生活的动物
防止水分散失;
支撑体重,迅速奔跑;
陆地生活的动物{吸入气态氧;
对刺激反应灵敏;
恒温
教学反思
对于知识进行单纯的讲解,学生也能记住,但是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很容易处于机械的记忆状态。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培养学生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在问题中去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结论。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获得知识,使探究更有趣、更有效,学生对知识记得扎实,难以忘怀。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但对生物学知识掌握较好,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案例题目:《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分析
《陆地生活的动物》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需要一课时的教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关注动物栖息地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二中
真实姓名
郭宝芝
通讯地址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二中
邮编、
137205
联系电话
职称
中教一级
/show/1/9/bcd8258270b02903.html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3、教师对学生的意见进行针对性的总结。
袋鼠是跳跃,猎豹是奔跑,蚯蚓是爬行,猴子是跳跃,正是有了多种运动方式,动物才能寻找到食物,躲避敌害。
二、师生互动、交流心得
1.蛇类与昆虫:体表被鳞、甲或有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老虎与鹿等:发达肌肉和四肢——支撑体重,迅速奔跑;
3.骆驼与兔子:有发达的气管和肺——吸入气态氧;
4.狼和鸽子:神经系统和感觉发达——对刺激反应灵敏;
5.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恒温。
三、合作互动,探究新知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蚯蚓的生活。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提出问题:下面是一些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照片,你能html?url=/img2011/16/89/d/03.jpg/show/1/9/defda3e2cf370fb1.html
教学方法
本节课从同学们熟悉的陆地动物,分析了陆地生活的动物对于环境的适应和结构特点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挖掘课程资源,延伸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探究心理特点,利用网络的教学手段,丰富知识含量,体现人文关怀。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实验观察,在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训练科学探究技能和研究方法。运用网络辅助教学,使课堂充满自然的气息。
教学重点:1.陆地生物的适应条件;2.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通过对比,总结出陆地环境和水中环境的显著不同。
学习者特征分析
所教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年的生物学,对生物学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同时已经形成了独立思维、概括判断等多种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同学们非常喜欢生物学这门科学,学习兴趣特别浓厚。
师:简单介绍一下蚯c0MPK.html
1、观看完视频回答问题
问题一: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呢?
预设:可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总结环节动物的特征。
问题二:蚯蚓的体节和刚毛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2、学生小组交流回答问题。
3、蚯蚓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有哪些作用呢?
小结:1松土,改良土壤2禽畜饲料3能检验出土壤中的微量元素。
师补充其在药学上的地位,以及分泌分解有机物的特殊酶,和近年来许多国家成立的蚯蚓养殖工厂,并称为了“环境的净化装置”
板书:陆地生活的动物
防止水分散失;
支撑体重,迅速奔跑;
陆地生活的动物{吸入气态氧;
对刺激反应灵敏;
恒温
教学反思
对于知识进行单纯的讲解,学生也能记住,但是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很容易处于机械的记忆状态。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突出培养学生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在问题中去探究,在探究中得出结论。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获得知识,使探究更有趣、更有效,学生对知识记得扎实,难以忘怀。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但对生物学知识掌握较好,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案例题目:《陆地生活的动物》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分析
《陆地生活的动物》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需要一课时的教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关注动物栖息地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二中
真实姓名
郭宝芝
通讯地址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二中
邮编、
137205
联系电话
职称
中教一级
/show/1/9/bcd8258270b02903.html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
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3、教师对学生的意见进行针对性的总结。
袋鼠是跳跃,猎豹是奔跑,蚯蚓是爬行,猴子是跳跃,正是有了多种运动方式,动物才能寻找到食物,躲避敌害。
二、师生互动、交流心得
1.蛇类与昆虫:体表被鳞、甲或有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老虎与鹿等:发达肌肉和四肢——支撑体重,迅速奔跑;
3.骆驼与兔子:有发达的气管和肺——吸入气态氧;
4.狼和鸽子:神经系统和感觉发达——对刺激反应灵敏;
5.哺乳动物: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恒温。
三、合作互动,探究新知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蚯蚓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