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病无炎症性改变,为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 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 缔组织的生长。
乳腺增生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目前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环境因素 等有关。
1、内分泌失调。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 原因。如卵巢发育不健全、月经不调、甲状腺疾病及肝功能障碍等。
V急性乳腺炎
原因: 乳房急性化脓性感染,产褥期常见病,是引起产后发
热的原因之一,最常见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哺 乳期的任何时间均可发生,而哺乳的开始最为常见。
急性乳腺炎形成必须的3个条件: 致病菌 乳汁淤积 机体免疫力下降
症状:
➢早期———乳腺炎初期会有乳房胀满、疼痛,哺乳时更甚,乳汁分
泌不畅,乳房肿块或有或无,皮肤微红或不红,或伴有全身不适,食 欲欠佳,胸闷烦躁等。
乳根 取穴方法: 在乳头中央直下一肋间处。 功能主治:乳痈,产后少乳
云门 取穴方法:锁骨外1/3折点下方一横指或 双手交叉智力,胸廓上部锁骨外侧端下 缘的三角形凹窝正中处 主治功能:肺气不宣,乳痛,产后少乳
膺窗 取穴方法: 锁骨中点下缘与乳头(乳中)连线的1/4折点处 功能主治:胸胁胀满,产后少乳
4、饮食结构不合理。如高脂、高能量饮食导致脂肪摄入过多,饮酒和吸烟 等不良生活习惯会诱发乳腺病。此外,现在人们的饮食好了,有高血压、高血糖 病的人也很多,这些也容易使女性出现内分泌失调,导致乳腺增生。5、长期服 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避孕药。人体长期过量摄入雌激素,将导致内分泌平衡失 调,现在一些速生食品、人工饲养的水产及家禽使用的饲料中也多含有激素成分, 长期食用也会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
三、异常乳房种类
➢多乳头畸形 ➢多乳畸形 ➢乳腺阙如 ➢乳房不对称 ➢巨乳症 ➢小乳症 ➢筒状乳房畸形
三、异常乳房种类
四、异常乳头种类
➢ 乳头内陷 ➢ 扁平乳头 ➢ 小乳头 ➢ 巨大乳头 ➢ 乳头皲裂
五、影响泌乳的主要因素
乳房腺体组织 饮食调理 精神因素 身体素质 婴儿是否吮吸 喂奶方式
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胎次和产妇的健康状况,大龄 产妇,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贫血以及产 后大出血都将影响乳汁减少。
五、产后少乳的九大因素
➢ 外在因素:乳头皲裂、乳头凹陷、乳汁自出 ➢ 生理因素:乳汁淤积、乳房胀痛、产后普通
型缺乳 ➢ 身体因素:气血虚弱、肝郁气滞、急性乳腺

I:产后普通型缺乳
2、情绪等精神因素的影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不良精神因素容易形成 乳腺增生,经常熬夜、睡眠不足等也会造成乳腺增生,而且这些不良因素还会加 重已有的乳腺增生症状。
3、人为因素或不良生活习惯。女性高龄不育、性生活失调、人工流产、夫 妻不和、不哺乳等原因,造成乳腺不能有正常的、周期性的生理活动。佩戴过紧 的胸罩或穿过紧的内衣等等。
➢溃后期———浅表的脓肿常可穿破皮肤,形成溃烂或乳汁自创口处
溢出而形成乳漏。较深部的脓肿,可穿向乳房和胸大肌间的脂肪,形 成乳房后位脓肿,严重者可发生脓毒败血症。
处理方法:
手法+注意事项(
1.观察症状,脓肿形成前,乳腺管完好 2.配合药物治疗 3.条件允许下配合宝宝吸吮)
六、催乳常用穴位
十二条经络里乳房与肺、肾、心包、肝、 胆、脾胃、冲任等经络均有关系,其中肝、脾 、胃最为相关,其次为任督二脉、女子乳头属 肝,乳房属胃。人体经络里共有31个主要的催 乳穴位,分布在人体头部,颈部、背部、胸部 、躯干、四肢。
乳腺的中心为乳头,周围为环状乳晕。 乳晕内含有乳晕腺,为变形的皮脂腺,妊 娠时显著增大,称蒙氏结节。
乳房的包囊是胸浅筋膜,它 向乳房深部延伸,将乳腺分隔 成15~20个呈放射状排列的腺 叶。每一腺叶分成若干个乳腺 小叶,每一乳腺小叶又由10~ 100个腺泡组成。
乳腺腺泡紧密地排列在小乳管周围,腺泡的开口小乳管相连。 多个小乳管汇集成小叶间乳管,多个小叶间乳管再进一步汇集成 一根整个腺叶的乳腺导管,称输乳管。输乳管共15~20根,以乳 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汇集于乳晕,开口于乳头,称为输乳孔。 输乳管在靠近开口的1/3段略为膨大,称为输乳管窦。
更年期
很多女性进入更年期后,乳房多有松弛下垂现象。在这一时期,女性应坚持 每月进行一次乳房自我检查,每年进行一次专科体检。进入更年期的女性应 注意 不要补充过多雌激素,以免增加乳腺癌患病概率。
老年期 很多女性绝经后,由于体内雌性激素减少.其乳房发生了一些变化.如乳房
体积变小、松软下垂,皮肤皱嬖增加等。
一、乳房解剖
乳房的形态
• 成年女性乳房为一对称性性征器官。 • 女性乳房的形状和大小与种族和遗传有关。 • 根据乳房的前突长度可将乳房分为:圆盘状、半
球状、圆椎状和山羊状(下垂)四种类型。 • 东方女性多为圆盘状及半球状;欧罗巴人种多为
圆椎状;而在西非地区的女子中,可见到山羊状 乳房。
乳房的构造
6、妊娠、哺乳。妊娠、哺乳是打击乳腺增生的好方法,孕激素分泌充足,能有 效保护、修复乳腺;而哺乳能使乳腺充分发育,并在断奶后良好退化,不易出现 增生。
7、适当补硒。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补硒 能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调节内分泌和新陈代谢,清除体内毒素,对于预防乳腺 疾病有奇效。但是补硒过量的危害也不小,能安全有效补硒,没有任何毒副作用, 也不会过量,是女性朋友防治乳腺疾病的首选。 注意别吃辛辣的,以及油炸的、烧烤的,这些属燥热类的食品。还要戒烟酒,调 节情绪,生气上火对这病不利。别吃蜂王浆,以及养殖时添加了激素的动物肉, 还有避孕药等,里面含有雌激素成分。还要避免人工流,因为那样会导致体内雌 激素分泌紊乱。
六、催乳常用穴位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阳明胃经
六、催乳常用穴位
云门、膺窗、乳根、极泉、渊腋、少泽、神 封、膈腧、肝俞、脾俞、肾俞、风池、期门、 膻中、中脘、神阙
六、催乳常用穴位
膻中 取穴方法: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功能主治:咳嗽、气喘、少妇少乳
神封 取穴方法:仰卧位,在第四肋间隙中,壇中(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两乳头连 一直线,中点为膻中,膻中和乳头中间为神封。 功能主治:咳嗽,气喘,胸胁支满,乳少、乳痈。
月经期由于受卵巢所分泌女性激素刺激,乳房会有周期性反应,多数女性在
月经期 月经前期乳房因充血水肿出现痛胀感,经后自行消失,一般不需要治疗。
孕产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孕产期包括孕期和哺乳期,也是乳腺疾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 孕妇应该穿宽松上衣及胸罩,以免压迫乳房影响婴儿吸奶,怀孕5 - 6个月后 ,经 常用肥皂和温水擦洗乳头,使乳头表皮增生变厚、富于弹性。
3、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4、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
5、情志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易患人群
1、未哺乳、从未生育、35岁以上妊娠初产或独身未婚; 2、多次人工流产的; 3、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经常饮酒; 4、长期精神压抑或受过剧烈精神刺激的; 5、13岁即有月经初潮或至50岁还未停经的。
主要的临床表现
1、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严重者不可触 碰,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胁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则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 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 而波动,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
3、调理月经。临床发现月经周期紊乱的女性比其他人更易乳腺增生,通过调理内分 泌调理月经,同时也能预防和治疗乳腺增生。
4、低脂高纤饮食。遵循“低脂高纤”饮食原则,多吃全麦食品、豆类和蔬菜,增加 人体代谢途径,减少乳腺受到的不良刺激。还有,控制动物蛋白摄入,以免雌激素过 多,造成乳腺增生。
5、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人体如果缺乏B族维生素、维生素C或钙、镁等矿物质, 前列腺素E的合成就会受到影响,乳腺就会在其它激素的过度刺激下出现或加重 增生。
乳房构造的临床意义
正常乳房腺体最多的是外上象限,因此,乳腺管 集中,此处患病的机会也最多。
输乳管窦有储存乳汁的作用,输乳管窦是乳管内 乳头状瘤的好发部位。
乳腺癌时,如癌块侵入悬韧带,使此韧带收缩而 失去弹性,可导致癌块表面皮肤凹陷,称“酒窝 征” 。
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时,应采取放射状切口, 以避免损伤输乳管。
➢化脓期———局部乳房变硬,肿块逐渐增大,此时可伴有高烧、寒
战、全身无力、大便干燥、脉搏加快,同侧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增高 ,常可在4-5日形成脓肿,可出现乳房跳痛,局部皮肤红肿透亮,肿块 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若为乳房深部脓肿,可出现乳房肿胀、疼 痛、高热,但局部皮肤红肿及波动不明显,有时一个乳房内可同时或 先后存在数个脓腔。
极泉 取穴方法: 屈肘,手掌按于后枕,在腋窝中部有动脉搏动处取穴。正坐,举肩 ,腋窝中间处 功能主治:乳汁分泌不足、心脑血管疾病等
渊腋 取穴方法:举臂,当腋中线上,腋下3寸。 功能主治:胸满、臂痛、乳痈、产后少乳。
路路通 漏芦
八、催乳中药选用
玉米 须
通 草
桑寄 生
丝瓜络
王不留 行
九、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妇女如常见的乳腺疾病,为又名小叶增生、 乳腺结构不良症、纤维囊性病等。
乳房后脓肿容易沿乳房后隙蔓延,宜低位切 开引流。
乳晕下脓肿应作沿乳晕边缘的弧形切口。
二、乳房的生理变化
二、乳房的生理变化
婴幼儿 期
青春期
乳房都处于静止状态。但受产妇体内雌激素影响,可能在出生后短期内有乳 房肿大或乳头溢液等情况。
女性在9 - 12岁时,乳房开始发育。乳房先有一个乳核,慢慢发育增大,乳 头凸出,同时月经来潮。
IV乳汁淤积
原因: 乳汁分泌过多没有及时排空,或者在乳腺管还没有畅
通的情况下就进行大补引起的。
症状: 常发生在产后3-7天内,如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发生急
性乳腺炎。其表现为乳房出现一些肿块且可移动,表面光 滑肤色不变,按压则会胀痛,皮肤不热或微热与肿块相对 应的乳孔没有乳汁排除。
加穴位:神庭、百会、风池、合谷、曲池、少泽
乳腺腺叶间、乳腺小叶间和腺泡间有结缔组织间隔。 腺叶间有许多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皮肤与 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称为乳腺悬韧带。
A : 输乳管 B : 乳腺小叶 C : 输乳管窦 D : 乳头 E : 脂肪组织 F : 胸大肌 G : 肋骨
腺体放大示意图 A : 正常腺体细胞 B : 基底细胞膜 C : 腺体中央
2、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 于其他象限,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肿 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肿块大小不 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 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原因及症状
分娩3天后乳汁分泌不足或全无即为产后缺 乳。通常是乳腺发育不良或产后失血过多及产后 疲劳所致,其表现是乳房柔软不涨。
按摩手法
按揉、点按、拿捏、梳法
按摩穴位
膻中、乳中、乳根、期门、天池、 渊腋、膺窗、神封、云门、中府、 极泉
II:气血虚弱型缺乳
原因: 产妇本身气血弱或平时脾胃虚弱,气血生
化不足,加上在生产过程中失血过多而导致 产后乳汁很少就属于气血虚弱型缺乳 症状: 产妇的乳房柔软,没有胀痛感,面色苍白, 神经疲倦,吃的又少,面色有无光则可以判 断是这一类型的。 治疗: 补气养血(红枣、鸡蛋红糖、红枣桂圆小米 粥、桂圆枸杞红枣公鸡汤)+按摩手法
加穴位:合谷、曲池、少泽
III:肝郁气滞型缺乳
原因: 哺乳期内产妇本来就性格抑郁,或
产后情绪不好,肝失条达,气机不畅, 乳脉不通,阻碍乳汁运行,乳汁运行不 畅,因此乳汁少,或完全没乳汁。
症状: 产后乳汁少、浓稠,或乳房胀硬疼
痛,产妇忧郁胸肋胀痛,没有食欲或身 体微微发热、舌正常、太薄黄。
加穴位:肩井、合谷、曲池、少泽
日常护理
1、保持好心情。心情好了,卵巢的正常排卵就不会被坏情绪阻挠,孕激素分泌就不 会减少,乳腺就不会因受到雌激素的单方面刺激而出现增生,已增生的乳腺也会在孕 激素的照料下逐渐复原。
2、规律的睡眠。不仅有利于平衡内分泌,更给体内各种激素提供了均衡发挥健康功 效的良好环境。团结的力量大,各种激素协同合作自然能打败乳腺增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