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第四单元知识框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图
题 (依据)
学发展的始终,决定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哲学 是什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各自观点)
两大 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唯物主义方向;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
基本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本原,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学 基本特征
三统一(辩证法与唯物主义;辨证唯物的自然观与历史观;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马克 产 生 了 三 大 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是是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活的灵魂
思主 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
主题是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
义中 国化
三 个 代 表 " 重 是最新成果,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
哲学生活知识结构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哲学基础知识)
知识点
补
充
哲学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
源于生活
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 哲学与世界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
要思想
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科学发展观
是对马’毛’邓’三’的继承和发展,与它们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基本内涵)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框架图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框架图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讲解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其主要观点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和人生价值等。
下面店铺给高二学生带来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框架图,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框架图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解析: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生活整体框架和思维导图复习用
11.
发展的源泉
7.价值的创造
唯心主义。
点。
和动力。
与实现。
7.“两个对子”
8.实践是认识
7.用对立统
8.哲学与时代
的基础。
的观点看问
精神。
9.真理。
题。
9.马克思主义
10.追求真理
8.辩证的否定
哲学。
是一个过
观。
10.马克思主
程。
9.辩证法的革
义中国化的
命批判精神
重大理论成
与创新意
果。
识。
10.创新的社
规律。
发展的。
展的总趋
法论的关
4.意识的本
4.发展的前进
势。
系。
质。
性与曲折
4.社会历史的
4.哲学与具体
5.意识的作
发展的量变
5.价值和价值
系。
6.一切从实际
与质变的状
观。
5.哲学的基本
出发,实事
^态。
6.价值判断与
问题。
求是。
6.矛盾是事物
价值选择。
6.唯物主义和
7.实践及其特
生活智慧与时
代精神
探索世界与追
求真理
思想方法与创
新意识
认识社会与价
值选择
1.哲学与社会
1.世界的物质
1.事物是普遍
1.社会存在与
生活的关
性。
联系的。
社会意识。
系。
2.认识运动,
2.用联系的观
2.社会基本矛
2.哲学与世界
把握规律。
点看问题。
盾运动。
观的关系。
3.物质运动的
☆高中政治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⑴起源: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⑵作用: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⑴从本义上:爱智慧、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⑵与世界观的关系上: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⑶与方法论的关系上: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⑷与具体知识的关系上: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⑴思维与存在何为本源的问题。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⑵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可以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一览表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东西。
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源。
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真正的哲学⑴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高一必修一政治第四单元总结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
高一必修一政治第四单元总结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课:必修一政治第四单元知识框架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有限性与人的需要无限性的矛盾决定的一、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3.市场调节(1)方式:主要通过价格的涨落和供求的变化来调节(2)优点:①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②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局限性: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②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4)仅有市场调节的危害: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4.规范市场秩序,弥补市场调节不足。
(1)必要性: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2)市场规则:①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②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③内容: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3)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其原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4)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5.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不足,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一、走进社会主义(1)我国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因: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市场经济②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
(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3)主要手段: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生活》知识点归纳
第 1 页 共 8 页《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1、产生-------社会实践2、根源-------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3、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4、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5、含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6、任务: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7、地位:哲学是一定和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是自己所处时代精神的反映①区别:含义、形成、特点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②联系:略①区别:含义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②联系:“课本上”研究对象不同①区别: 揭示规律不同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提供指导不同:分别提供方法论指导和具体方法指导。
②联系:略 ①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②哲学反作用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产生基础:①阶级基础②自然科学基础③社会科学基础2、基本特征: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自然观和唯物辩证历史观的统一②时间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一、关于哲学 二、关于“三对关系” 三、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真正的哲学)四、马义主义哲学 五、哲学的作用美好哲学的向导第 2 页 共 8 页a .唯物主义①第一性b .唯心主义 1、是什么?a .可知论②同一性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b .不可知论①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为什么? ②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始终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①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1、唯物主义②派别 1、 对世界本原的分歧①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世界本原 ②派别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客观精神是世界本原。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图
哲学生活知识结构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础知识)知识点补充哲学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虑。
哲学老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源于生活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哲学与世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是什观和方法论思想科学知识概括和总结。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响世界观。
么哲学与差别研究的范围(对象)不同样。
详尽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想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奇特;哲学是对个别规详尽科学律和特点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广泛的规律。
联系详尽科学是哲学的基础,详尽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详尽科学供给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是什么?思想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①思想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划的基分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标准);②思想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区分可知论和不可以知论的标准)。
本问为何?①人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第一遇到和没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全部哲学都不可以回避、必然回答的问题。
③贯穿哲题(依据)学发展的素来,决定哲学的基天性质和方向。
哲学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是环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源的问题张开的)。
(各自看法)两大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唯物主义方向;把物质概括为详尽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
基本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为原子是世界本源,拥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物主义等限制性。
门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现时代的思想智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主义主观唯物主义:把主观精神(目的、感觉、意志等)夸张成第一性。
“心外无物” 、“存在就是被感知”等。
客观唯物主义:把客观精神(上帝、绝对精神、理念、天、神)夸张成第一性。
高中政治 哲学生活知识框架体系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哲学生活知识框架体系素材新人教版必修4哲学核心知识是什么为什么哲学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和追求智慧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与生活的关系看: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从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⑤(期中卷26题)时政意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的思想库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①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一切哲学的始终。
③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原理内容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原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原理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高中必修四政治哲学生活知识框架
高中必修四政治哲学生活知识框架高中必修四政治哲学生活知识框架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1、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
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3)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2、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区别: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高中新课标政治必修第4模块知识要点
高中新课标政治必修第4模块知识要点《生活与哲学》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智慧和思想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的任务是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认识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正确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知识的内容:一类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一类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一类是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多方面的: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阀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对这个方面的不阿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参考文档】高中必修四政治哲学生活知识框架word版本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中必修四政治哲学生活知识框架高中政治哲学部分涉及的所有概念,都需要同学们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把握,因为哲学包含的方法论原理知识比较难理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高中必修四政治知识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原理)1、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①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②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最根本原因)。
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原因: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因此,新事物的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总之,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3)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部分知识点梳理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部分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第1页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首先要回答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
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
史唯物主义
2 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3 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唯心主义的两种形态
两种形态
基本观点
唯
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的本源,认为整个客观
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
心
主观唯心主义
主
把客观精神夸大为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整个现实
客观唯心主义
世界就是这种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1.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在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为它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 住了时代脉搏,正确的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提和要求。 5、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
结合起来;(2)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 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6、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7、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知识结构图(16)
知 识 点
补 充
唯物辩证法总论
联系观、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观点),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唯
物
辩
证
法
的
方法论
①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要求: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唯物
辩证
法的
发展
观
发展的实质
(什么是发展)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社会、认识)
联
系
观
哲学上的联系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