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基础的:模具各部分名称及用途

合集下载

模具主要零配件、项目名称及功能

模具主要零配件、项目名称及功能

模具主要零配件、项目名称及功能导柱(边钉、GP、定位销DP)--可分为普通型导柱(直边)和有托导柱(托边),起定位导向作用,保证各类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定位导向。

一般硬度为HRC58~62导套(胚司)--可分为直司(BB套)和托司(BA套),起定位导向作用,配合导柱一起使用。

顶柱(EP/RP、回针、回程柱、回位销)--保持顶针板活动顺滑,并确保顶针回复原位。

中导柱(中GP针板边、EGP)--用做顶针板定位之用,承托顶针板的重量,使顶出及回复时更顺畅,保证顶针能正确垂直的顶出制品。

中导套(中BA、EGP)--配合中导柱一起使用,运用中导套设计使顶针板定位更加精确。

拉杆(水口边、SP)--承托上模重量,限制上夹板(定模面板)、水口板、A板之间的行程。

挡圈(水口介子)--固定在拉杆的末端,作用是限制上夹板、水口板、A板的行程距离,防止A板脱落浇口套(唧咀)是一个与注塑机连接的配件,塑胶料从此通道注入模内。

一般硬度为HRC53~58浇口套也就是模具浇注系统的主流道。

定位环(法兰)--用作模具与啤机容易对准和定位。

顶针将成品从模芯顶出,达到脱模的目的。

司筒(顶管)--将成品从模芯顶出,作用与顶针相同,但一般用于制品中心带有细孔的圆柱时的脱模.司筒针--用于制品的柱位孔成型,配合司筒使用,并不是脱模用途.撑头(SP)--承托B板,减少因注塑时受压变型.垃圾钉(ST)--承托着顶针板,由于它面积较少,可防止垃圾积在上面,令顶针板不平或变形.运水孔--用于对模具的有效冷却,使模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喉咀--安装在模具运水孔上,用来连接啤机的冷却水喉,一般用黄铜制成.拉料杆--1、分流道拉料杆:因分流道中所存的塑料不易脱落,便于开摸系时冷料脱模。

2、浇口拉料杆:在开模时从浇口套内拉出主流道凝料使与注塑机喷嘴分离,一般都设在冷料穴的尽端,拉料杆直径等于、浇口内孔大端的直径,以便于沟住冷料。

拉料杆一般由注塑机顶出机构的顶板带动,拉料杆孔不倒角,深度要求严格.分流锥--分流道较多时采用。

冲压模具的组成及各零件作用

冲压模具的组成及各零件作用

冲压模具的组成及各零件作用冲压模具的组成可谓是个复杂却又充满乐趣的世界,像一场机械的“家庭聚会”,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独特的角色。

首先说说模具的上半部分,叫做“上模”,这个家伙就像个天花板,负责将材料压制成型。

哎呀,它可真是个强壮的角色,毕竟它得忍受巨大的压力,简直就是力气活儿。

然后是“下模”,这个就像个忠实的地基,稳稳地接住上模带来的所有重量,没它可不行啊,毕竟上面再强壮,没有个好的支撑,最终还是得塌。

接下来得提提“导柱”和“导套”了,这对小搭档真是默契得不得了,像双胞胎兄弟,负责确保上下模具的对齐。

没有他们,模具可就乱套了,部件可能会错位,结果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一切都得重来,真是得不偿失。

还有“压料板”,这个家伙有点像“门卫”,守住材料的去向,确保它不会在模具中四处乱窜,挺辛苦的。

再来聊聊“弹簧”,哎,这个小东西可真灵活,它负责模具开合时的反弹,确保模具能够顺畅地工作。

想想看,要是没有它,那模具就得一直维持在一个状态,活得简直太累了。

还有“定位块”,它像是模具中的“GPS”,确保各个零件在合适的位置,不然一不小心就会走偏,造成大麻烦。

然后,咱们不能忘了“卸料板”,这个小家伙就像是个贴心的服务员,负责把成品轻轻送出来,确保每一个部件都能顺利地离开模具。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它,成品就得在模具里“闷”着,真是太不划算了。

还得提提“润滑系统”,这可真是模具的“油条”,让所有的零件都能顺畅运作,不至于卡在一起,毕竟没有人喜欢“卡壳”的感觉。

冲压模具的每个零件都像是一个小角色,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一项“大事业”。

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的使命,没谁能少了谁。

模具的工作就是把一块平平无奇的金属,变成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品,从汽车零件到家电外壳,无不离不开它们的辛勤付出。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团队合作才能让事情变得顺利。

所以,冲压模具的组成及各零件的作用,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看似简单的模具背后,却隐藏着无数的智慧与设计。

所有模具零件及其作用

所有模具零件及其作用

所有模具零件及其作用1、唧咀(浇口套):与啤机射嘴直接接触,啤机射胶时须经过唧咀才进入模芯;2、定位环(圈):用于模具上啤机(模架)时方便对位;3、面板:与底板共同支撑整套模具;4、顶针保护开关:在顶针板未退回到位时,开关未接通,此时线路断开,前后模不能合模,从而保证前模不会因顶针没退到位而撞到顶针,这样避免了模具的损坏;5、顶棍孔:在成形完成后,顶棍推顶针板,顶针板向前推进,从而将产品顶出;6、水口拉杆:用于开模时将水口板拉开,从而使水口易取出;7、导柱:在前后模合模时起到导向作用(共4支);模具中的“导柱”也叫“导向柱”,作用就是导向。

模具的导向装置的作用是引导上模与下模以正确位置对合。

最常见的导向装置就是导柱导套。

8、运水接口:当模具在生产时模具温度不断升高,运水可让模具在一个恒温下生产,从而保证产品的稳定性;9、斜导柱:在开模时若行位的弹簧不起作用时,则斜导处会带动行位向后退出(斜导处固定在前模上的)又叫斜边或弯销:用作动滑块做反复运动;10、铲机:在合模时依靠斜面将行位向前推进,铲机固定在前模上(铲机与行位的配合面为斜面);11、行位:装于后模上;12、行位垫片:用于增加行位的耐磨性;(产品有扣位,所以需要做行位)13、回针:在顶针顶出和后退时起导向作用,并保证在前后模合模后,因回针和前模模胚接触,所以可以顶针板退到位(共4支);(产品在顶出时是依靠顶针,斜顶,司筒顶出的)14、司筒针:固定于底板上,顶针板顶出时,司筒针保持不动;在司筒针杯头处锁上一个无头螺丝,无头螺丝的直径视模具的大小而定,如小模具,即取5MM的距离,大模具即10MM。

15、司筒:当产品上有环形骨位,而且骨位的深度比较高,出模时易粘模时,则要考虑做司筒;司筒有顶出作用,司筒是固定在顶针板上的。

16、斜顶:出模时,斜顶沿着斜方向向上顶(角度90°),斜顶出模后,斜顶与产品扣位之间距离要有0.5MM以上,才能保证产品出模不会扣到斜顶;17、司筒(顶管):将产品从模芯顶出,作用与顶针相同,但一般用于制品中心带有细孔的圆柱时的脱模;18、司筒针:用于制品的柱位孔成型,配合司筒使用,并不是脱模用途;19、支撑柱(撑头):承托B板,因注塑时受压变型;从面板底部锁螺丝到B板底部;20、垃圾钉:承托着顶针板,由于其面积较少,可防止垃圾积在上面,令顶针板不平或变形;从顶针板底部画起;21、运水孔:用于模具的有效冷却,使模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22、喉咀:安装在模具运水孔上的,用来连接啤机的冷却水喉,一般用铜制造;23、拉料杆:A、分流道拉料杆:因分流道中所存的塑料不易脱落,便于开模时冷料脱落;B、浇口拉料杆:在开模时从浇口套内拉出主流道凝料便于与注塑机喷嘴分离,一般在冷料穴的尽端,拉料杆直径等于浇口内径大端的直径,以便沟住冷料;24、滑块:是完成侧面抽芯的重要零件,配合导滑槽使用,用斜导柱带动其进行侧抽芯;25、行位(滑块槽):是滑动横模,一般在制品侧面有凹凸形状时使用,分矩行(T 型槽)和燕尾型,使滑块带动成型芯平稳而准确侧抽芯,其宽度公差可放宽;26、弹簧:起复位作用;27、小拉杆:同拉杆作用相同,起限位作用,为双分型面模具(细水口)中主要配件;28、限位钉(止动块):起限位作用,模架中常用于顶板限位(于B板反面或顶板正面);限位针:限制顶针板的顶出行程;29、排气槽:用于排出模具内本身的空气以及因塑料受热而产生的气体。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说到模具,很多人可能觉得这是个非常专业、复杂的东西。

其实,模具就像是我们在做菜时用的锅、碗、瓢、盆一样,虽然不起眼,但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如果你在想要了解模具的秘密,那就跟我一块儿揭开这神秘面纱吧!1. 模具的基本结构模具的基本结构可以说是模具的“骨架”,每一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小秘密。

一般来说,模具的结构包括了模具的型腔、型芯、模具基板、导向装置和排气系统。

这些部分就像是一部精密的机器,每一部分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型腔和型芯:模具的“心脏”首先,咱们得聊聊模具的型腔和型芯。

这两者就像是模具的“心脏”——如果没有它们,整个模具就会失去活力。

型腔是模具的内部空腔,它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可以想象成是一个蛋糕的模具,蛋糕的形状完全取决于这个模具的形状。

而型芯则是用来填充型腔的部分,它们就像是个“填料”,确保蛋糕的中心部分也能完美无瑕。

这两个部分通常是分开的,模具在工作时,型芯和型腔会互相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具结构。

它们的结合是如此密切,以至于当它们分开时,就像是一对好朋友告别,心里总有些不舍。

1.2 模具基板:模具的“底盘”接着说说模具基板,它可是模具的“底盘”,就像车的底盘一样,稳固又重要。

基板是模具的支撑结构,承载了整个模具的重量和压力。

模具基板上的孔、凹槽、定位装置都是为了确保模具能够在工作时稳定地固定在机器上。

基板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强度,还要兼顾加工精度和装配方便。

如果基板不稳,整个模具就像在打高空弹跳,一不小心就会出问题。

因此,基板的设计可是个细致活儿,稍有差池,就会影响到整个模具的工作效果。

2. 导向装置:模具的“导航员”导向装置是模具的“导航员”,它确保了模具在打开和关闭时能够顺利进行。

这些装置包括了导柱、导套和定位销等。

它们的作用就像汽车上的导航系统,帮助模具精准定位,避免了模具在工作时的晃动或错位。

导向装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冲压模具零件名称及作用

冲压模具零件名称及作用

冲压模具零件名称及作用
冲压模具零件的名称和作用有以下几种:
1. 上模板(也称为固定模板):支撑和固定模具的上部,安装上冲头,用于固定模具上部的冲压动作。

2. 下模板(也称为下模座):支撑和固定模具的下部,安装下冲头,用于固定模具下部的冲压动作。

3. 模板板材:通常为钢材,用于制造模具的固定模板和下模板。

4. 冲头(也称为上模座):安装在上模板上,用于冲击材料,使其变形或断裂。

5. 下冲头(也称为下模座):安装在下模板上,与上冲头相对应,用于支撑材料在压力下变形。

6. 切刀:安装在冲头或下冲头上,用于切割或切断材料。

7. 导柱:用于定位和引导模具的上下模板,确保模具的准确定位。

8. 导套(也称为导孔衬套):通常为塑料或铜材,安装在导孔中,用于减少摩擦力并延长导柱和导套的使用寿命。

9. 弹簧:用于提供模具的回弹力,使模具复位。

10. 侧顶销:安装在模具的侧板上,用于固定模具和导向材料。

11. 引导板(也称为导向板):安装在模具的侧板上,用于引导材料在冲压过程中的移动路径。

12. 模仁(也称为模块):用于冲压孔、凹槽或凸起形状的模具部分。

13. 模座:用于固定冲模的底部,支撑模具的外部结构。

14. 推杆(也称为顶杆):用于提供压力,使模具上的冲头或下冲头进行冲击动作。

以上是常见的冲压模具零件的名称和作用,不同的模具可能还有其他特殊的零件。

模具组成零件的名称与作用

模具组成零件的名称与作用

模具组成零件的名称与作用嘿,你问模具组成零件的名称与作用?这咱可得好好说说。

模具啊,就像是个神奇的盒子,能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

它里面有好多零件呢。

先说模架吧,这就像是模具的骨架。

它得结实,能撑住整个模具。

要是模架不结实,那模具一用就散架了可不行。

模架就像人的骨头,得硬邦邦的才能撑起身体。

还有型腔,这可是关键部分。

型腔就是用来成型产品的地方。

比如说你要做一个塑料杯子,型腔就是杯子的形状。

型腔得做得很精准,不然做出来的东西就不标准。

就像你做蛋糕,模具得是你想要的形状,做出来的蛋糕才好看。

还有型芯,这也是很重要的。

型芯一般是在模具里面凸出来的部分。

比如说做一个带孔的东西,型芯就是那个孔的形状。

型芯和型腔配合起来,才能做出完整的产品。

就像拼图一样,得一块一块拼起来才完整。

还有滑块,这玩意儿挺好玩的。

滑块可以在模具里移动,用来做出一些复杂的形状。

比如说做一个有倒扣的产品,滑块就可以滑出来,把产品顶出来。

就像你玩滑梯,滑下来的时候可有意思了。

另外,还有顶针。

顶针就是在产品成型后,把产品从模具里顶出来的东西。

要是没有顶针,产品就会卡在模具里出不来。

顶针就像个小手指头,轻轻一推,产品就出来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一个工厂参观。

看到工人们在做塑料玩具。

那个模具可神奇了,有好多零件。

模架大大的,很结实。

型腔和型芯配合得很好,做出来的玩具很精致。

滑块在模具里滑来滑去,做出了各种形状。

顶针一推,玩具就从模具里出来了。

从那以后,我就对模具的组成零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总之呢,模具的组成零件有模架、型腔、型芯、滑块、顶针等等。

它们各自都有重要的作用,就像一个小团队,一起合作,才能做出好的产品。

咋样,明白了不?。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讲解一下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模具,模具是用来生产各种零部件的工具,它可以使原材料经过加工后得到我们需要的产品。

模具在工业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那么模具到底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它们各自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

一、模具的基本结构1.1 上模上模,也叫顶针板,是模具的上部结构。

它的主要作用是与下模板配合,使原材料顺利地进入模具型腔,同时在成型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上模通常采用钢材制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为了保证上模与下模板的配合精度,上模的表面通常需要进行精加工。

1.2 下模板下模板,也叫凹模,是模具的下部结构。

它的主要作用是固定上模板,使其与原材料接触,并在成型过程中起到支撑作用。

下模板通常采用钢板制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磨性。

为了保证下模板与上模板的配合精度,下模板的表面通常需要进行精加工。

1.3 导柱、导套导柱、导套是模具的导向结构。

它们分别安装在上下模板的两侧,用于引导原材料流向正确的方向。

导柱、导套通常采用铜合金或硬质合金制成,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拉强度。

它们的设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

二、模具的其他结构2.1 限位柱、限位环限位柱、限位环是模具的安全保护结构。

它们分别安装在上下模板的内侧,用于限制原材料在进料过程中的行程范围。

当原材料超出设定的范围时,限位柱、限位环会自动弹起,防止模具受损或安全事故的发生。

限位柱、限位环通常采用硬质合金制成,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

2.2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是模具的重要辅助结构。

它通过循环流动的冷却液,有效地降低模具的工作温度,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冷却系统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要求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

常见的冷却方式有水冷和气冷两种。

三、总结通过对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模具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它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

冲压模具基本结构

冲压模具基本结构

冲压模具基本结构冲压模具是机械制造中常用的工具之一,用于在冲压过程中对金属材料进行加工。

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是由上模、下模和剪口三个部分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

一、上模上模一般由模座、导向柱、模块板、顶杆和顶杆柱等部件组成。

1.模座:是模具的支撑部分,其形状根据冲压件的形状而定,一般由铸铁制成。

2.导向柱:用于定位和导向上模和下模的运动,保证模具闭合时的高度准确。

3.模块板:上模装配的基础部分,一般由高硬度的合金钢制成。

4.顶杆:用于推动上模的下行,一般由高硬度的合金钢制成。

5.顶杆柱:用于连接顶杆和顶杆活块的部件,一般由高硬度的合金钢制成。

二、下模下模一般由模座、导向柱、模块板、顶杆和顶杆柱等部件组成。

1.模座:与上模部分相对应,也是模具的支撑部分,一般由铸铁制成。

2.导向柱:与上模部分相对应,用于定位和导向下模的运动。

3.模块板:下模装配的基础部分,一般由高硬度的合金钢制成。

4.顶杆:与上模部分相对应,用于推动下模的上行。

5.顶杆柱:与上模部分相对应,用于连接顶杆和顶杆活块的部件。

三、剪口剪口是冲压模具中的切削部分,用于切割冲压件的材料。

剪口的结构根据冲压件形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常见的剪口结构有直切、曲线切、多段切等。

除了上模、下模和剪口,冲压模具还包括了许多辅助部件,如导向销、顶杆活块、定位销和弹簧等。

这些部件在模具的闭合、打开和运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包括上模、下模和剪口三个部分。

上模和下模分别由模座、导向柱、模块板、顶杆和顶杆柱等组成;剪口部分由剪口结构组成。

另外,还有一些辅助部件如导向销、顶杆活块、定位销和弹簧等起到辅助作用。

这些部件共同协作,完成冲压加工任务,实现对金属材料的加工。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模具这个东西,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铁人”,可以把各种各样的东西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那么,这个“铁人”的结构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别着急,今天咱们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咱们要说说模具的“头”。

这个“头”其实就是模具的上部,它主要的作用是固定整个模具,让它不会晃来晃去。

这个“头”一般都是由一个坚固的金属板制成的,有时候还会加上一些特殊的设计,比如说凹槽、凸起等等,这样可以方便我们在制作过程中把零件放进去。

接下来,咱们来看看模具的“身子”。

这个“身子”就是模具的中部,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整个模具,让它能够保持稳定。

这个“身子”通常也是由一个坚固的金属板制成的,但是它的形状和大小可能会因为不同的模具而有所不同。

有些模具的“身子”还会有一些特殊的设计,比如说加强筋、减震垫等等,这样可以让我们在制作过程中更加轻松。

然后,咱们再来说说模具的“手”。

这个“手”其实就是模具的下部,它的主要作用是把制作好的零件从模具里面取出来。

这个“手”通常也是由一个坚固的金属板制成的,但是它的形状和大小可能会因为不同的模具而有所不同。

有些模具的“手”还会有一些特殊的设计,比如说抓手、旋转轴等等,这样可以让我们在取出零件的时候更加方便。

咱们来说说模具的“脚”。

这个“脚”其实就是模具的底部,它的主要作用是让整个模具能够稳定地放在工作台上。

这个“脚”通常也是由一个坚固的金属板制成的,但是它的形状和大小可能会因为不同的模具而有所不同。

有些模具的“脚”还会有一些特殊的设计,比如说防滑垫、高度可调等等,这样可以让我们在放置模具的时候更加稳定。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模具的基本结构。

除了这些基本的部分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部件也会根据不同的需求而被加入到模具中。

比如说定位环、弹簧、销子等等,这些部件都是为了保证模具在制作过程中能够顺利地完成各种动作而设计的。

模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械装置,但是只要我们了解了它的结构和原理,就可以更好地使用它来制作出我们想要的东西。

模具基本结构及分类

模具基本结构及分类

模具基本结构及分类:一、基本结构,根据部分起作用不同分类:〈一〉浇注系统将塑料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通道称浇注系统,其由主流道,分流道,内浇口,冷料穴等结构组成,由零件的浇注套,拉料杆等组成.〈二〉成型零件是直接构成塑料件形状及尺寸的各种零件,由型芯成型塑件内部形状,型腔成型塑料外部形状,成型杆,镶块等构成.〈三〉结构零件构成零件结构的各种零件,在模具中起安装,导向,机构动作及调温等作用.导向零件:导柱,导套.装配零件:定位隙,定模底板,定模板,动模板,动模垫板,模脚冷却加热系统主流道浇注系统内浇口分流道冷料穴注射型芯模成型零件型腔成型杆镶块导柱导向零件导套结构零件装配固定零件定位隙,定模底板,定模板,动模板,动模垫板,模脚冷却加热系统根据其运动特点均可分为两大部分:定模部分:一部份留于模具机座的定模板上,动模部分:随注射机动模板运动的部分定模部分与动模部分闭合则可形成型腔与浇注系统二、模具的分类〈一〉按注射机类型分:立式注射机,卧式注射机,直角式注射机上用的模具〈二〉按注射模具的总体结构特征分:1、单分型面模分流道位于分型面上,需切除流道凝料.2、点浇口脱出模具三板式模具3、带横向轴芯的分型模具4、自动卸螺纹注射成型模具注塑模基本组成注塑模具由动模和定模两部分组成,动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移动模板上,定模安装在注射成型机的固定模板上.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模具的结构虽然由于塑料品种和性能、塑料制品的形状和结构以及注射机的类型等不同而可能千变万化,但是基本结构是一致的.模具主要由浇注系统、调温系统、成型零件和结构零件组成.其中浇注系统和成型零件是与塑料直接接触部分,并随塑料和制品而变化,是塑模中最复杂,变化最大,要求加工光洁度和精度最高的部分.浇注系统是指塑料从射嘴进入型腔前的流道部分,包括主流道、冷料穴、分流道和浇口等.成型零件是指构成制品形状的各种零件,包括动模、定模和型腔、型芯、成型杆以及排气口等.典型塑模结构如图示.一.浇注系统浇注系统又称流道系统,它是将塑料熔体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一组进料通道,通常由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组成.它直接关系到塑料制品的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1.主流道它是模具中连接注射机射嘴至分流道或型腔的一段通道.主流道顶部呈凹形以便与喷嘴衔接.主流道进口直径应略大于喷嘴直径O.8mm以避免溢料,并防止两者因衔接不准而发生的堵截.进口直径根据制品大小而定,一般为4-8mm.主流道直径应向内扩大呈3°到5°的角度,以便流道赘物的脱模.2.冷料穴它是设在主流道末端的一个空穴,用以捕集射嘴端部两次注射之间所产生的冷料,从而防止分流道或浇口的堵塞.如果冷料一旦混入型腔,则所制制品中就容易产生内应力.冷料穴的直径约8一lOmm,深度为6mm.为了便于脱模,其底部常由脱模杆承担.脱模杆的顶部宜设计成曲折钩形或设下陷沟槽,以便脱模时能顺利拉出主流道赘物.3.分流道它是多槽模中连接主流道和各个型腔的通道.为使熔料以等速度充满各型腔,分流道在塑模上的排列应成对称和等距离分布.分流道截面的形状和尺寸对塑料熔体的流动、制品脱模和模具制造的难易都有影响.如果按相等料量的流动来说,则以圆形截面的流道阻力最小.但因圆柱形流道的比表面小,对分流道赘物的冷却不利,而且这种分流道必须开设在两半模上,既费工又易对准.因此,经常采用的是梯形或半圆形截面的分流道,且开设在带有脱模杆的一半模具上.流道表面必须抛光以减少流动阻力提供较快的充模速度.流道的尺寸决定于塑料品种,制品的尺寸和厚度.对大多数热塑性塑料来说,分流道截面宽度均不超过8m,特大的可达10一12m,特小的2-3m.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截面积,以免增加分流道赘物和延长冷却时间.4.浇口它是接通主流道或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通道的截面积可以与主流道或分流道相等,但通常都是缩小的.所以它是整个流道系统中截面积最小的部分.浇口的形状和尺寸对制品质量影响很大.浇口的作用是:A、控制料流速度:.B、在注射中可因存于这部分的熔料早凝而防止倒流:C、使通过的熔料受到较强的剪切而升高温度,从而降低表观粘度以提高流动性:D、便于制品与流道系统分离.浇口形状、尺寸和位置的设计取决于塑料的性质、制品的大小和结构.一般浇口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截面积宜小而长度宜短,这不仅基于上述作用,还因为小浇口变大较容易,而大浇口缩小则很困难.浇口位置一般应选在制品最厚而又不影响外观的地方.浇口尺寸的设计应考虑到塑料熔体的性质.型腔它是模具中成型塑料制品的空间.用作构成型腔的组件统称为成型零件.各个成型零件常有专用名称.构成制品外形的成型零件称为凹模又称阴模,构成制品内部形状如孔、槽等的称为型芯或凸模又称阳模.设计成型零件时首先要根据塑料的性能、制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公差和使用要求来确定型腔的总体结构.其次是根据确定的结构选择分型面、浇口和排气孔的位置以及脱模方式.最后则按控制品尺寸进行各零件的设计及确定各零件之间的组合方式.塑料熔体进入型腔时具有很高的压力,故成型零件要进行合理地选材及强度和刚度的校核.为保证塑料制品表面的光洁美观和容易脱模,凡与塑料接触的表面,其粗糙度Ra>0.32um,而且要耐腐蚀.成型零件一般都通过热处理来提高硬度,并选用耐腐蚀的钢材制造.2.调温系统为了满足注射工艺对模具温度的要求,需要有调温系统对模具的温度进行调节.对于热塑性塑料用注塑模,主要是设计冷却系统使模具冷却.模具冷却的常用办法是在模具内开设冷却水通道,利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带走模具的热量;模具的加热除可利用冷却水通道热水或蒸汽外,还可在模具内部和周围安装电加热元件.3.成型部件成型部件由型芯和凹模组成.型芯形成制品的内表面,凹模形成制品的外表面形状.合模后型芯和型腔便构成了模具的型腔.按工艺和制造要求,有时型芯和凹模由若干拼块组合而成,有时做成整体,仅在易损坏、难加工的部位采用镶件.排气口它是在模具中开设的一种槽形出气口,用以排出原有的及熔料带入的气体.熔料注入型腔时,原存于型腔内的空气以及由熔体带入的气体必须在料流的尽头通过排气口向模外排出,否则将会使制品带有气孔、接不良、充模不满,甚至积存空气因受压缩产生高温而将制品烧伤.一般情况下,排气孔既可设在型腔内熔料流动的尽头,也可设在塑模的分型面上.后者是在凹模一侧开设深0.03-0.2mm,宽1.5-6mm的浅槽.注射中,排气孔不会有很多熔料渗出,因为熔料会在该处冷却固化将通道堵死.排气口的开设位置切勿对着操作人员,以防熔料意外喷出伤人.此外,亦可利用顶出杆与顶出孔的配合间隙,顶块和脱模板与型芯的配合间隙等来排气.4.结构零件它是指构成模具结构的各种零件,包括:导向、脱模、抽芯以及分型的各种零件.如前后夹板、前后扣模板、承压板、承压柱、导向柱、脱模板、脱模杆及回程杆等.1.导向部件为了确保动模和定模在合模时能准确对中,在模具中必须设置导向部件.在注塑模中通常采用四组导柱与导套来组成导向不见,有时还需在动模和定模上分别设置互相吻合的内、外锥面来辅助定位.2.推出机构在开模过程中,需要有推出机构将塑料制品及其在流道内的凝料推出或拉出.推出固定板和推板用以夹持推杆.在推杆中一般还固定有复位杆,复位杆在动、定模合模时使推板复位.3.侧抽芯机构有些带有侧凹或侧孔地塑料制品,在被推出以前必须先进行侧向分型,抽出侧向型芯后方能顺利脱模,此时需要在模具中设置侧抽芯机构.4.标准模架为了减少繁重的模具设计和制造工作量,注塑模大多采用了标准模架.设计方面1壁厚小,应加厚制件以免过早固化.2嵌件位置不当,应以调整.。

初学模具必备知识点总结

初学模具必备知识点总结

初学模具必备知识点总结一、模具的基本概念1.1 模具的定义模具是一种生产工艺装备,它是用于生产产品的工具,通过模具能够将各种原材料加工成具有特定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产品。

1.2 模具的分类模具可以根据不同的加工材料分为金属模具和塑料模具两大类;根据不同的加工工艺和用途分为压铸模具、冲压模具、塑料模具、注塑模具等;模具按照加工精度可分为普通模具和精密模具等。

1.3 模具的主要构成模具主要由模具底板、上模、下模、顶针、导柱、导套、剪刀、定位销等零部件组成,各个零部件之间通过螺纹、销钉、螺栓、螺母等连接方式紧密结合在一起。

1.4 模具的作用模具的主要作用是在加工生产过程中用于对原材料进行成型和加工,通过模具可以大大提高加工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并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二、模具的设计与制造2.1 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模具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和工艺要求等进行合理布局和尺寸设计,确保模具寿命长、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

2.2 模具设计的流程模具设计的流程包括了设计准备、方案设计、结构设计、零部件设计、工艺设计等几个阶段,其中工艺设计是整个设计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模具设计与加工工艺之间的桥梁。

2.3 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选择、模具零件加工、模具组装、模具调试等多个环节,各个环节都要注重工艺精度和质量要求,确保模具可靠。

2.4 模具制造的要求模具的制造要求主要包括了工艺要求、尺寸要求、材料要求、表面处理要求等,通过严格控制这些要求可以保证模具质量。

三、模具使用与维护3.1 模具的使用注意事项在模具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因为操作不当导致模具损坏和产品质量不稳定。

3.2 模具的保养和维护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主要包括清洁、润滑、保护、调整等工作,确保模具设备的正常工作。

3.3 模具的故障排除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如卡模、断模、渗漏、掉件等问题,需要通过实际经验和技术知识进行及时解决。

冲压模具基本结构

冲压模具基本结构

冲压模具基本结构冲压模具是指用于进行冲压加工的设备工具,用于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加工成所需形状的零件。

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模座、上模、下模、导柱、顶针、剪切模、模具保护装置等组成。

1.模座:冲压模具的基座,用于安装和支撑模具的各个部件。

通常由铁板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

2.上模和下模:上模是固定在模座上的模具部件,下模则是固定于机床工作台上的模具部件。

上下模通过导柱进行定位,以确保准确的模具对位。

3.导柱:导柱是连接上下模的重要部件,用于定位和导向模具的运动。

导柱通常由优质合金钢制成,表面经过磨削或硬化处理,以提高导向精度和耐磨性。

4.顶针:顶针位于上模中,用于实现模具的顶进和退卸动作。

顶针通常由弹簧钢或优质合金钢制成,其长度可根据具体加工要求进行调整。

5.剪切模:剪切模用于对工件进行切割,通常用于冲压工艺中的切片、剪边等工序。

剪切模的形状和切割方式根据加工要求和工件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6.模具保护装置:模具保护装置用于保护模具免受意外冲击和损坏。

常见的保护装置包括模具保护板、气垫装置、吸气装置等,这些装置能够减缓模具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和磨损。

以上是冲压模具的基本结构,除此之外,模具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和工件形状的不同,设计出各种形式的特殊结构,例如多腔模具、进步模具、联动模具等。

另外,模具材料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常见的模具材料包括合金钢、碳化钨、硬质合金等,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够有效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加工质量。

总体而言,冲压模具的合理结构设计和优质材料的选择对于保证冲压加工的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冲压模具的研究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模具各结构名称及其作用

模具各结构名称及其作用

模具各結構名稱及其作用1.上固定板:使母模固定在注射機的固定工作台面上的模板.2.下固定板:使公模固定在注射機的移動工作台面上的模板.3.母模板: 主要用來裝置母模仁,亦用來裝置注道襯套、流道、澆口等.4.公模板: 主要用來裝置公模仁. 亦用來裝置流道、澆口、回位銷孔.5.模腳:用於支撐公模成型部分並形成推出機構運動空間的零件.6.上頂出板: 使成品頂出的方位正確,並使頂針、回位銷等確實定位.7.下頂出板:整個定出機構就是靠這塊板與上頂出板把頂出銷、回位銷等的位置確實固定而組成.8.定位環:整個模具是靠定位環與成型機固定側的定位環孔配合,而使模具固定在成型機上.9.注道襯套:塑料就是由它上面的錐孔進入流道而順利進行成型操作. 注道襯套因直接與成型機噴嘴接觸,磨損比較大,容易損壞,因此做成襯套.10.導柱:使公模板與母模板能迅速而確實的定位配合.11.導套:亦是起到定位與導向的作用.12.回位銷:使頂出機構能在頂出成品後,回到原來的位置.13.支撐柱:用於增加公模成型部分的強度,防止在成型時公模支撐板彎曲變形的零件.14.拉料銷:模具開啟後,將廢料從灌嘴中拉出,使注道附着在可動側與成型品同時被頂出.15.EGP:頂針分布不均勻或需要精密頂出時要裝EGP,且其起到導正頂出板的作用,使頂針正確垂直的頂出成品.16.EGP襯套:與EGP做滑動配合用.17.一次頂出:開模後在公模一側用一次推出動作完成塑件的推出.18.二次頂出:成品內側或外側且有少許凸緣而形成少許死角場合,若使用一段頂出則將使成品無法順利脫模,甚至使成品凸緣部受到強制頂出而損壞,此時需要二次頂出. 19.二次頂出方式☹利用彈簧作二次頂出:剝料板藉彈簧的彈力逕行一次頂出,但成品仍同着于剝料板內側,再利用頂針作二次頂出.☹利用頂出板作二次頂出:以頂出套筒逕行一次頂出,使成品脫離模板,但仍在頂出套筒上,再利用頂針作二次頂出.20.強制回位:當頂針、斜銷太多時,頂出機構難以回位,則需要強制回位. 模具太大時在上下頂板上與K.O孔同心的位置出裝螺絲. 模具比較小時在RP下加優力膠或彈簧.21.三板模:與二板模不同的是,增加了一塊流道剝料板,模具開啟時,除了公母板分開以便取出成品外,流道剝料板也在大小拉桿的作用下與母模板分開,流道也藉此作用分開.22.大拉桿:導正母模板與剝料板.23.小拉桿:定位母模板和剝料板,並控制行程.24.模角定位銷:用于公模板與下固定板之間的定位銷,保證公模板與公模固定板間較高的相對位置精密.25.熱流道:澆注系統內的塑料始終處于熔融狀態,壓力損失小,可以對多點澆口、多型腔模具及大型塑件實現低壓注射.且這種澆注系統沒有澆注系統凝料,實現無廢料加工.26.熱流道的優點☺填充速度快☺節省材料☺有效控制流量27. 滑塊背板:位于滑塊與母模板的側面配合部分,便於磨損後更換.28. 斜銷定位塊:加強斜銷滑動時的穩定性.29. 斜銷座:斜銷座定位之滑軌.。

很基础的:模具各部分名称及用途

很基础的:模具各部分名称及用途

很基础的:模具各部分名称及用途上模是整副冲模的上半部,即安装于压力机滑块上的冲模部分。

上模座上模座是上模最上面的板状零件,工件时紧贴压力机滑块,并通过模柄或直接与压力机滑块固定。

下模下模是整副冲模的下半部,即安装于压力机工作台面上的冲模部分。

下模座下模座是下模底面的板状零件,工作时直接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面或垫板上。

刃壁刃壁是冲裁凹模孔刃口的侧壁。

刃口斜度刃口斜度是冲裁凹模孔刃壁的每侧斜度。

气垫气垫是以压缩空气为原动力的弹顶器。

参阅"弹顶器"。

反侧压块反侧压块是从工作面的另一侧支持单向受力凸模的零件。

导套是为上、下模座相对运动提供精密导向的管状零件,多数固定在上模座内,与固定在下模座的导柱配合使用。

导板导板是带有与凸模精密滑配内孔的板状零件,用于保证凸模与凹模的相互对准,并起卸料(件)作用。

导柱导柱是为上、下模座相对运动提供精密导向的圆柱形零件,多数固定在下模座,与固定在上模座的导套配合使用。

导正销导正销是伸入材料孔中导正其在凹模内位置的销形零件。

导板模导板模是以导板作导向的冲模,模具使用时凸模不脱离导板。

导料板导料板是引导条(带、卷)料进入凹模的板状导向零件。

导柱模架导柱模架是导柱、导套相互滑动的模架。

参阅"模架"。

冲模是装在压力机上用于生产冲件的工艺装备,由相互配合的上、下两部分组成。

凸模凸模是冲模中起直接形成冲件作用的凸形工作零件,即以外形为工作表面的零件。

凹模凹模是冲模中起直接形成冲件作用的凹形工作零件,即以内形为工作表面的零件。

防护板防护板是防止手指或异物进入冲模危险区域的板状零件。

压料板(圈)压料板(圈)是冲模中用于压住冲压材料或工序件以控制材料流动的零件,在拉深模中,压料板多数称为压料圈。

压料筋压料筋是拉延模或拉深模中用以控制材料流动的筋状突起,压料筋可以是凹模或压料圈的局部结构,也可以是镶入凹模或压料圈中的单独零件。

压料槛压料槛是断面呈矩形的压料筋特称。

注塑模具的26个零件名称【大全】

注塑模具的26个零件名称【大全】

注塑模具零件是指构成模具结构的各种零件,接下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注塑模具常用零件名称及其作用吧,简单易懂!一、导向零件为了确保动模和定模在合模时能准确对中,在模具中必须设置导向部件。

在注塑模中通常采用四组导柱与导套来组成导向部件,有时还需在动模和定模上分别设置互相吻合的内、外锥面来辅助定位。

1.导柱:与安装在另一半的模具上的导套(或孔)相配合,用以保证动模具开合模运动导向精度的圆柱形零件。

有带头导柱和带肩导柱两种。

2.推板导柱:与推板导套(或孔)呈滑配合,用于脱模机构运动导向的圆柱形两种。

3.导套:与安装在另一半模具上的导柱相配合,用以保证动模与定模的相对位置,保证模具开合模运动导向精度的圆套形零件。

有直导套和带头导套两种。

4.推扳导套:固定于推板上,与推板导柱呈滑配合,用于脱模机构运动导向的圆套形零件。

二、推出机构在开模过程中,需要有推出机构将塑料制品及其在流道内的凝料推出或拉出。

推出固定板和推板用以夹持推杆。

在推杆中一般还固定有复位杆,复位杆在动、定模合模时使推板复位。

1.推杆:直接推出塑件或浇注系统凝料的杆件,有圆柱头推杆、带肩推杆和扁头推杆等。

圆柱头推杆可用来推顶推顶板,亦称预杆。

2.推管:直接推出塑件的管状零件。

3.推件板:直接推出塑件的板状零件。

4.推件环:局部或整体推出塑件的环状或盘形零件。

5.推杆固定板:固定推出和复位零件以及推板导套的板状零件。

6.推杆:支承推出和复位零件,直接传递机床推出力的板件。

7.连接推杆:连接推件板与推板固定板,传递推力的杆件。

8.拉料杆:设置在主流道的正对面,头部形状特殊,能够拉出主流道凝料的杆件,头部形状有Z形,球头形,倒锥形,菌形及圆锥头形等。

9.推流道板:随着开模运动,推出浇注系统凝料的板件。

亦称推料板。

三、侧抽芯机构有些带有侧凹或侧孔地塑料制品,在被推出以前必须先进行侧向分型,抽出侧向型芯后方能顺利脱模,此时需要在模具中设置侧抽芯机构。

1.斜销(斜导柱):倾斜于分型面装配,随着模具的开闭使滑块(或凹模拼块)在模内产生往复运动的圆柱形零件。

模具基本结构及分类

模具基本结构及分类
4.结构零件
它是指构成模具结构的各种零件,包括:导向、脱模、抽芯以及分型的各种零件。如前后夹板、前后扣模板、承压板、承压柱、导向柱、脱模板、脱模杆及回程杆等。
1.导向部件
为了确保动模和定模在合模时能准确对中,在模具中必须设置导向部件。在注塑模中通常采用四组导柱与导套来组成导向不见,有时还需在动模和定模上分别设置互相吻合的内、外锥面来辅助定位。
D、便于制品与流道系统分离。浇口形状、尺寸和位置的设计取决于塑料的性质、制品的大小和结构。一般浇口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截面积宜小而长度宜短,这不仅基于上述作用,还因为小浇口变大较容易,而大浇口缩小则很困难。浇口位置一般应选在制品最厚而又不影响外观的地方。浇口尺寸的设计应考虑到塑料熔体的性质。型腔它是模具中成型塑料制品的空间。用作构成型腔的组件统称为成型零件。各个成型零件常有专用名称。构成制品外形的成型零件称为凹模(又称阴模),构成制品内部形状(如孔、槽等)的称为型芯或凸模(又称阳模)。设计成型零件时首先要根据塑料的性能、制品的几何形状、尺寸公差和使用要求来确定型腔的总体结构。其次是根据确定的结构选择分型面、浇口和排气孔的位置以及脱模方式。最后则按控制品尺寸进行各零件的设计及确定各零件之间的组合方式。塑料熔体进入型腔时具有很高的压力,故成型零件要进行合理地选材及强度和刚度的校核。为保证塑料制品表面的光洁美观和容易脱模,凡与塑料接触的表面,其粗糙度Ra>0.32um,而且要耐腐蚀。成型零件一般都通过热处理来提高硬度,并选用耐腐蚀的钢材制造。
模具基本结构及分类:
一、基本结构,根据部分起作用不同分类:
〈一〉浇注系统
将塑料由注射机喷嘴引向型腔的通道称浇注系统,其由主流道,分流道,内浇口,冷料穴等结构组成,由零件的浇注套,拉料杆等组成。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模具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的结构组成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1.1 模具的基本结构模具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上下模、导柱、导套、顶杆等部件。

其中,上下模是模具的主体部分,用于成型产品的表面;导柱和导套则起到导向作用,保证上下模之间的准确配合;顶杆则是将上下模固定在一起的重要部件。

这些部件之间的紧密配合和协调运动,使得模具能够顺利地完成产品的加工过程。

二、1.2 上下模的结构及其作用上下模是模具的核心部件,它们的结构和形状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一般来说,上下模都采用钢材制作,表面经过硬化处理,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上下模之间通过紧固螺栓或液压系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具系统。

在生产过程中,上下模会不断地相互配合和分离,完成产品的成型和脱模过程。

因此,上下模的结构设计必须合理,以确保其能够顺畅地完成各种工作状态。

三、2.1 导柱和导套的结构及其作用导柱和导套是模具中非常重要的导向部件,它们的作用是保证上下模之间的准确配合。

导柱通常采用圆柱形结构,长度略大于直径,以便在装配时能够灵活转动。

导套则通常采用圆形或方形结构,内径与导柱相同,外径稍大一些,以便能够卡住导柱并防止其转动。

当上下模需要配合时,导柱和导套会通过紧固螺栓或液压系统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稳定的导向系统。

这样一来,上下模之间的配合就会非常精确,从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四、2.2 顶杆的结构及其作用顶杆是将上下模固定在一起的重要部件,它通常采用高强度钢材制成,长度根据模具的大小和形状而定。

顶杆与上下模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常见的包括螺纹连接、过盈连接和弹性连接等。

当上下模需要分离时,顶杆会起到分离开的作用,使得上下模可以方便地拆卸和更换。

顶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以保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断裂或磨损等问题。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模具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模具的奇妙世界模具,这个听起来有点“老古董”的行业,其实在现代工业中可是扮演着超级重要的角色。

它就像是个神奇的魔法盒子,能够根据设计者的想象,变成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小物件。

那么,让我们来聊聊模具的那些事儿,看看它是如何一步步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首先得说说模具的结构。

就像是一个大大的盒子,里面藏着许多小机关,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的任务。

比如说,模具的上半部分就像是个大帽子,保护着里面的小部件;下半部分呢,则是个小抽屉,用来放那些需要成型的小零件。

中间的部分呢,就是那个神奇的转盘,它能让模具旋转起来,让小零件们均匀地受热,然后稳稳地粘在模具上。

说到作用嘛,模具可不仅仅是一个工具那么简单哦。

它就像是我们的私人助理,帮我们把想法变成现实。

比如做蛋糕的时候,模具就像是个神奇的魔法盒,放进去一小块蛋糕粉,轻轻一压,一个小蛋糕就跳出来啦!还有做巧克力的时候,模具就像是个神秘的宝箱,放进去一颗巧克力豆,轻轻一转,一颗巧克力球就滚出来了!再来说说模具的材料吧。

这些材料可真是五花八门,有金属的、塑料的、橡胶的,还有硅胶的。

金属的模具结实耐用,能承受住高温和压力;塑料的模具轻便灵活,适合做一些复杂的设计;橡胶的模具弹性好,能很好地贴合产品的形状;硅胶的模具则柔软舒适,特别适合做一些需要柔韧性的产品。

最后来说说模具的保养和维护。

这可是一门大学问呢!模具用久了可能会磨损或者变形,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好好照顾它了。

比如定期清洗模具,保持其干净整洁;检查模具的各个部分是否完好无损,如果有损坏要及时修理或者更换;还要定期对模具进行保养,比如涂抹润滑油,防止其生锈或者卡死。

总的来说,模具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实现各种创意和想法,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所以啊,我们要更加珍惜和爱护模具,让它继续为我们服务,创造更多的美好和惊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模是整副冲模的上半部,即安装于压力机滑块上的冲模部分。

上模座
上模座是上模最上面的板状零件,工件时紧贴压力机滑块,并通过模柄或直接与压力机滑块固定。

下模
下模是整副冲模的下半部,即安装于压力机工作台面上的冲模部分。

下模座
下模座是下模底面的板状零件,工作时直接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面或垫板上。

刃壁
刃壁是冲裁凹模孔刃口的侧壁。

刃口斜度
刃口斜度是冲裁凹模孔刃壁的每侧斜度。

气垫
气垫是以压缩空气为原动力的弹顶器。

参阅"弹顶器"。

反侧压块
反侧压块是从工作面的另一侧支持单向受力凸模的零件。

导套是为上、下模座相对运动提供精密导向的管状零件,多数固定在上模座内,与固定在下模座的导柱配合使用。

导板
导板是带有与凸模精密滑配内孔的板状零件,用于保证凸模与凹模的相互对准,并起卸料(件)作用。

导柱
导柱是为上、下模座相对运动提供精密导向的圆柱形零件,多数固定在下模座,与固定在上模座的导套配合使用。

导正销
导正销是伸入材料孔中导正其在凹模内位置的销形零件。

导板模
导板模是以导板作导向的冲模,模具使用时凸模不脱离导板。

导料板
导料板是引导条(带、卷)料进入凹模的板状导向零件。

导柱模架
导柱模架是导柱、导套相互滑动的模架。

参阅"模架"。

冲模是装在压力机上用于生产冲件的工艺装备,由相互配合的上、下两部分组成。

凸模
凸模是冲模中起直接形成冲件作用的凸形工作零件,即以外形为工作表面的零件。

凹模
凹模是冲模中起直接形成冲件作用的凹形工作零件,即以内形为工作表面的零件。

防护板
防护板是防止手指或异物进入冲模危险区域的板状零件。

压料板(圈)
压料板(圈)是冲模中用于压住冲压材料或工序件以控制材料流动的零件,在拉深模中,压料板多数称为压料圈。

压料筋
压料筋是拉延模或拉深模中用以控制材料流动的筋状突起,压料筋可以是凹模或压料圈的局部结构,也可以是镶入凹模或压料圈中的单独零件。

压料槛
压料槛是断面呈矩形的压料筋特称。

参阅"压料筋"。

承料板
承料板是用于接长凹模上平面,承托冲压材料的板状零件。

侧刃
侧刃是在条(带、卷)料侧面切出送料定位缺口的凸模。

侧压板
侧压板是对条(带、卷)料一侧通过弹簧施加压力,促使其另一侧紧靠导料板的板状零件。

顶杆
顶杆是以向上动作直接或间接顶出工(序)件或序料的杆状零件。

齿圈
齿圈是精冲凹模或带齿压料板上的成圈齿形突起,是凹模或带齿压料板的局部结构而不是单独的零件。

限位套
限位套是用于限制冲模最小闭合高度的管状零件,一般套于导柱外面。

限位柱
限位柱是限制冲模最小闭合高度的柱形件。

定位销(板)
定位销(板)是保证工序件在模具内有不变位置的零
件,以其形状不同而称为定位销或定位板。

固定板
固定板是固定凸模的板状零件。

固定卸料板
固定卸料板是固定在冲模上位置不动的卸料板。

参阅"卸料板"。

固定挡料销(板)
固定挡料销(板)是在模具内固定不动的挡料销(板),。

参阅"挡料销(板)"。

卸件器
卸件器是从凸模外表面卸脱工(序)件的非板状零件或装置。

卸料板
卸料板是将材料或工(序)件从凸模上卸脱的固定式或活动式板形零件。

卸料板是有时与导料板做成一体,兼起导料作用,仍称卸料板。

卸料螺钉
卸料螺钉是固定在*卸料板上的螺钉,用于限制*卸料板的静止位置。

废料切刀
废料切刀有两种。

1.装于拉深件凸缘切边模上用于割断整圈切边废料以利清除的切刀。

2.装于压力机或模
具上用于将条(带、卷)状废料按定长切断以利清除的切刀。

始用挡料销(板)
始用挡料销(板)是供材料起始端部送进时定位用的零件。

始用挡料销(板)都是移动式的。

拼块
拼块是组成一个完整凹模、凸模、卸料板或固定板等的各个拼合零件。

挡块(板)
挡块(板)是供经侧刃切出缺口的材料送进时定位用的淬硬零件,兼用以平衡侧刃所受的单面切割力。

挡块(板)一般与侧刃配合使用,参阅"侧刃"。

挡料销(板)
挡料销(板)是材料沿送进方向的定位零件,以其形状不同而称为挡料销或挡料板。

挡料销(板)是固定挡料销(板)、活动挡料销(板)、始用挡料销(板)等的统称。

垫板
垫板是介于固定板(或凹模)与模座间的淬硬板状零件,用以减低模座承受的单位压缩应力。

复合模
复合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上完成两道或更多工序的冲模。

保持圈
保持圈是滚珠导柱模架中容纳并限制滚珠(子)位置的多孔管状零件。

活动挡料销(板)
活动挡料销(板)是在模具内可以上下或左右活动的挡料销(板),参阅"挡料销(板)"。

带齿压料板
带齿压料板是精冲模中压料板的特称,因压料面带齿圈而得名。

参阅"压料板(圈)"。

推杆
推杆是以向下动作直接或间接推出工(序)件或废料的杆状零件。

浮动模柄
浮动模柄是随上模座同时上下,但其中心轴孔与上模座平面所成的角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的模柄。

推板
推板是在凹模或模块内活动的板状零件,以向下动作直接或间接推出工(序)件或废料。

斜楔
斜楔是模具中改变直线运动方向的楔形零件,多数斜楔使垂直运动变为水平运动。

弹顶器
弹顶器是装于压力机工作台下或模座下的冲压辅助装置,由气压、液压、弹簧、橡胶等推动,对下模的顶板,顶杆等提供向上压力和促使其向上移动。

*卸料板
*卸料板是由弹簧、橡胶、液压、气压等作用的活动卸料板。

参阅"卸料板"。

硬质合金冲模
硬质合金冲模是以硬质合金作为模具工作部分材料的冲模。

漏料孔
漏料孔是与冲裁凹模也直接贯通,用于排除废料或工(序)件的孔。

漏料斜度
漏料斜度是刃壁以下凹模孔的每侧斜度。

漏料斜度用以使废料或工(序)件畅通坠落。

锥形压料圈
锥形压料圈是压料面呈凸锥形的拉深模压料圈。

参阅"压料板(圈)"。

滚珠导柱模架
滚珠导柱模架是导柱与导套分别对滚珠(子)相互滚动的模架,简称滚珠模架。

参阅"模架"。

模柄
模柄是突出于上模座顶面的圆柱形零件,工作时伸入压力机滑块孔中并被夹紧固定。

模架
模架是上、下模座和导柱、导套的组合件,可以带模柄或不带模柄。

大多数模架是标准件。

模框
模框是容纳凹模拼块的基体。

顶板
顶板是在凹模或模块内活动的板状零件,以向上动作直接或间接顶出工(序)件或废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