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蒙古族ppt作品
合集下载
蒙古族文化简介ppt
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开始趋向多元化根据信仰人数和宗教场所的增加为依据统计出现在蒙古族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有5个分别是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成吉思汗基督教萨满教
蒙古族
——东亚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蒙古族的分布
分布: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民族,主要分布在亚欧 大陆:俄罗斯联邦(属蒙古语系的卡尔梅克人和 布里亚特人),总数不到一 百万人;外蒙古的蒙 古族人口占90%,为235 万多人。而中国境内的 蒙古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东北三 省等地,人数达5981840人,占全国人口的 0.4488%,约排少数民族中第九。
文字:是十三世纪初在回鹘字母的基础上创造的拼音文字,后经蒙古学者改革,形成 的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文字
服饰:蒙古袍,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 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按季节分为单袍、夹袍、棉袍和皮袍。男子一般 穿棕色和蓝色,下摆宽大,女子喜穿红、粉、绿、天蓝,下摆稍窄。各地区的蒙古袍 均有各自的特色。在祭祀、重大节日时要搭配帽子靴子穿戴整齐以示庄重。
蒙古族的民族文化
住房:蒙古包,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 (即蒙古包围墙支架 )、天窗(蒙语“套脑”)、椽 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 小的可容纳10几人,大的可容纳20几人,王公贵族的可容纳50人。
语言: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等多种方言。
返 回
摔跤
赛马
射 箭
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变
1.萨满教是蒙古人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 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有很多的祭祀天地的活动。 (主要有祭腾格里、祭火、祭敖包)
2.在清政府倡导下,整个蒙古地区大造寺院喇嘛教在 蒙古地区成了麻痹蒙古人民,驯服蒙古人的力量。 3.新中国成立后蒙古自治区实施了宗教改革,提倡宗 教信仰自由。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开始趋向多元化,根 据信仰人数和宗教场所的增加为依据统计出现在蒙古 族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有5个,分别是藏传佛教、伊斯 兰教、成吉思汗、基督教、萨满教。
蒙古族
——东亚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蒙古族的分布
分布: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民族,主要分布在亚欧 大陆:俄罗斯联邦(属蒙古语系的卡尔梅克人和 布里亚特人),总数不到一 百万人;外蒙古的蒙 古族人口占90%,为235 万多人。而中国境内的 蒙古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东北三 省等地,人数达5981840人,占全国人口的 0.4488%,约排少数民族中第九。
文字:是十三世纪初在回鹘字母的基础上创造的拼音文字,后经蒙古学者改革,形成 的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文字
服饰:蒙古袍,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 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按季节分为单袍、夹袍、棉袍和皮袍。男子一般 穿棕色和蓝色,下摆宽大,女子喜穿红、粉、绿、天蓝,下摆稍窄。各地区的蒙古袍 均有各自的特色。在祭祀、重大节日时要搭配帽子靴子穿戴整齐以示庄重。
蒙古族的民族文化
住房:蒙古包,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 (即蒙古包围墙支架 )、天窗(蒙语“套脑”)、椽 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 小的可容纳10几人,大的可容纳20几人,王公贵族的可容纳50人。
语言: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等多种方言。
返 回
摔跤
赛马
射 箭
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变
1.萨满教是蒙古人古老的原始宗教。萨满教崇拜多种 自然神灵和祖先神灵。有很多的祭祀天地的活动。 (主要有祭腾格里、祭火、祭敖包)
2.在清政府倡导下,整个蒙古地区大造寺院喇嘛教在 蒙古地区成了麻痹蒙古人民,驯服蒙古人的力量。 3.新中国成立后蒙古自治区实施了宗教改革,提倡宗 教信仰自由。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开始趋向多元化,根 据信仰人数和宗教场所的增加为依据统计出现在蒙古 族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有5个,分别是藏传佛教、伊斯 兰教、成吉思汗、基督教、萨满教。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件 (31张PPT)
2.成吉思汗麾下一支忠诚勇敢、纪律严明、能征善 战的武装力量是其统一蒙古草原的重要基础。
3.成吉思汗个人远大的志向,坚强的意志、过人的 智慧、出众的领导才能是统一实现的主观条件。
蒙古铁骑 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 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 的旋风部队; 冷兵器时代地球上最强大的征 服者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蒙古大汗国形成。 蒙军所到之处进行了历史
印度河流域
对国内
上罕见的大屠杀、大破坏, 他们通过的有些地方城市被
夷为平地,河川改变方向。
异族百姓的鲜血流遍中亚
草原,给亚欧各族人民带来
了深沉灾难。
2、蒙古的发展:对外扩张(国内)
西辽
内乱严重; 占据丝绸之路要地
1206年 蒙古统一
金
有世仇; 实力大, 不敢妄动
思考:成吉思汗得以统一蒙古的原因?
在我的力量还不足的时候,我就得忍让, 违心的忍让!
我一旦得到贤人和能人,就让他们紧随我, 不让远去。
打仗时,我若是率众脱逃,你们可以砍断 我的双腿;战胜时,我若是把战利品揣进私 囊,你们可以斩断我的手指。——成吉思汗
1.部落混战,民族压迫,蒙古草原人民渴望统一, 成吉思汗的统一战争顺应人心。
方 面
措 建立军事、行政 施 和生产相结合的
制度(千户制)
打破了各部原有的 巩固了成吉
影 血缘联系,增强了 思汗的统治,
响
蒙古社会的组织性;加强了蒙古 利于经济发展和军 政权的军事
事力量的增长
基础
怯薛军
1、蒙古的发展:对内革新
பைடு நூலகம்
成吉思汗在建立蒙古政权后又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呢?请同学们阅读
P48相关史事,进行归纳。
3.成吉思汗个人远大的志向,坚强的意志、过人的 智慧、出众的领导才能是统一实现的主观条件。
蒙古铁骑 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战 术灵活、智勇兼备、令人生畏 的旋风部队; 冷兵器时代地球上最强大的征 服者
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蒙古大汗国形成。 蒙军所到之处进行了历史
印度河流域
对国内
上罕见的大屠杀、大破坏, 他们通过的有些地方城市被
夷为平地,河川改变方向。
异族百姓的鲜血流遍中亚
草原,给亚欧各族人民带来
了深沉灾难。
2、蒙古的发展:对外扩张(国内)
西辽
内乱严重; 占据丝绸之路要地
1206年 蒙古统一
金
有世仇; 实力大, 不敢妄动
思考:成吉思汗得以统一蒙古的原因?
在我的力量还不足的时候,我就得忍让, 违心的忍让!
我一旦得到贤人和能人,就让他们紧随我, 不让远去。
打仗时,我若是率众脱逃,你们可以砍断 我的双腿;战胜时,我若是把战利品揣进私 囊,你们可以斩断我的手指。——成吉思汗
1.部落混战,民族压迫,蒙古草原人民渴望统一, 成吉思汗的统一战争顺应人心。
方 面
措 建立军事、行政 施 和生产相结合的
制度(千户制)
打破了各部原有的 巩固了成吉
影 血缘联系,增强了 思汗的统治,
响
蒙古社会的组织性;加强了蒙古 利于经济发展和军 政权的军事
事力量的增长
基础
怯薛军
1、蒙古的发展:对内革新
பைடு நூலகம்
成吉思汗在建立蒙古政权后又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呢?请同学们阅读
P48相关史事,进行归纳。
蒙古族民俗完整PPT课件
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共 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
鸡西市职业教育中心 马忠香
.
该民族以白为尊,视乳为高贵吉祥 之物,奶茶是该民族不可少的饮品, 当地俗语“宁可一日无餐,不可一 日无茶”,他们热情好客,用“手 扒肉”或全羊席款待客人。 传统节日著名的有那达慕大会,请 问这是我国的那个少数民族?
.
.
任务二
识记民族风情讲解的主要方法和技巧,感 受满族文化信仰。
1 布置任务:分组展示作品,介绍使用了 那些讲解方法
2课堂交流分享,讲解展示,小组互评,教 师点评,巩固新知。
.
谢谢观赏
S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如果有关战争
的记载都从历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战 斗情况的详细记载,且被保存得很好,那么 军人将仍然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
S 有人曾经统计过,成吉思汗一生共进行了60
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 退外,没有一次失败过,是当之无愧的战神。
.
.
蒙古服饰既能适应北方 草原的寒冷气候,又方 便蒙古人骑行。
祭天: 祭腾格里(天)是各种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在山丘 等高处立木头或石堆等标记,以此代表“腾格里”。 祭地: 祭地也是蒙古人自然崇拜的一种。蒙古人有“天父地母” 之说,认为大地上有名的山川和奇特的草木都有自己的主神。蒙古 人把鲜奶和奶酒每天早晨酹向所在地的山巅,表示致祭。 祭敖包: 这是蒙古民间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是草原上习 见的供人祭祀的山堆, 顶上要插柳枝为丛,立竿为柱。“垒石成 山”,“视之为神”, 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护神的化身, 是萨满教原始崇拜的典型。
评价实施检查资讯计划决策教师提供信息学生模拟讲解教师检查指导总结提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阅读教材8590页内容识记蒙古族民族风情收集资料识记蒙古族的传统风俗和居住地制作幻灯片了解蒙古族分布地区宗教信仰特色民居传统服饰饮食习惯主要禁忌传统节2收集图片制作幻灯片编写讲解词任务单学习领域
鸡西市职业教育中心 马忠香
.
该民族以白为尊,视乳为高贵吉祥 之物,奶茶是该民族不可少的饮品, 当地俗语“宁可一日无餐,不可一 日无茶”,他们热情好客,用“手 扒肉”或全羊席款待客人。 传统节日著名的有那达慕大会,请 问这是我国的那个少数民族?
.
.
任务二
识记民族风情讲解的主要方法和技巧,感 受满族文化信仰。
1 布置任务:分组展示作品,介绍使用了 那些讲解方法
2课堂交流分享,讲解展示,小组互评,教 师点评,巩固新知。
.
谢谢观赏
S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如果有关战争
的记载都从历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战 斗情况的详细记载,且被保存得很好,那么 军人将仍然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
S 有人曾经统计过,成吉思汗一生共进行了60
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 退外,没有一次失败过,是当之无愧的战神。
.
.
蒙古服饰既能适应北方 草原的寒冷气候,又方 便蒙古人骑行。
祭天: 祭腾格里(天)是各种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在山丘 等高处立木头或石堆等标记,以此代表“腾格里”。 祭地: 祭地也是蒙古人自然崇拜的一种。蒙古人有“天父地母” 之说,认为大地上有名的山川和奇特的草木都有自己的主神。蒙古 人把鲜奶和奶酒每天早晨酹向所在地的山巅,表示致祭。 祭敖包: 这是蒙古民间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是草原上习 见的供人祭祀的山堆, 顶上要插柳枝为丛,立竿为柱。“垒石成 山”,“视之为神”, 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护神的化身, 是萨满教原始崇拜的典型。
评价实施检查资讯计划决策教师提供信息学生模拟讲解教师检查指导总结提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阅读教材8590页内容识记蒙古族民族风情收集资料识记蒙古族的传统风俗和居住地制作幻灯片了解蒙古族分布地区宗教信仰特色民居传统服饰饮食习惯主要禁忌传统节2收集图片制作幻灯片编写讲解词任务单学习领域
认识少数民族——蒙古族(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
绳等部件构成。
14
音乐
01
02
长调民歌
好来宝
长调民歌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 好来宝,又作“好力宝”。
旋律线多作波浪式进行,起伏跌宕, 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
表现出天高地阔的草原自然环境。 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
节奏悠长,腔多词少。陈述性的语 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
言节奏、抒情性的悠长节奏、装饰 “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
蒙古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 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牧 民们在生活中创造了大量的音乐舞蹈,比如“挤奶舞”、 “筷子舞”、“盅碗舞”,其中最著名的是“安代舞”。 20
04
传统习俗
21
交通习惯——骆驼
骆驼,性情温顺,易驯服,耐饥渴,耐寒暑,善跋涉,能负重。既产乳、 肉、绒毛,又可役用,一身兼有四种用途,是其它家畜所不及的。内蒙
02
蒙古族的舞蹈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 臂、马步最具特色。经典的蒙古族传统舞蹈大致有 “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 等。传统乐器主要有马头琴、“雅托噶”(“蒙古 筝”)、蒙古琵琶、蒙古四弦琴和蒙古战鼓等。
13
建筑
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种呈圆 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由 木栅撑杆、包门、顶圈、 衬毡、套毡及皮绳,鬃
元代蒙古族出现了一批知名画家。如,宫廷画家礼霍孙, 曾画过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等祖宗的肖像。玉出汗擅长墨 竹画,《风烟翠图》是画中佳作。泰定皇帝之三子小恭 太子善书画,曾创作《画鹿图》、《蛱蝶图》等作品。 也先帖木儿有《山水壁画》;元惠宗时进士伯颜守仁, 能诗善画,绘有《竹石图》等。郝忠怒有《无逸图》等。 元代后期的蒙古族画家张彦辅,有《江南秋思图》、 《云林图》、《云山图》、《疏竹幽禽图》等。
14
音乐
01
02
长调民歌
好来宝
长调民歌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 好来宝,又作“好力宝”。
旋律线多作波浪式进行,起伏跌宕, 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
表现出天高地阔的草原自然环境。 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
节奏悠长,腔多词少。陈述性的语 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
言节奏、抒情性的悠长节奏、装饰 “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
蒙古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 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牧 民们在生活中创造了大量的音乐舞蹈,比如“挤奶舞”、 “筷子舞”、“盅碗舞”,其中最著名的是“安代舞”。 20
04
传统习俗
21
交通习惯——骆驼
骆驼,性情温顺,易驯服,耐饥渴,耐寒暑,善跋涉,能负重。既产乳、 肉、绒毛,又可役用,一身兼有四种用途,是其它家畜所不及的。内蒙
02
蒙古族的舞蹈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 臂、马步最具特色。经典的蒙古族传统舞蹈大致有 “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 等。传统乐器主要有马头琴、“雅托噶”(“蒙古 筝”)、蒙古琵琶、蒙古四弦琴和蒙古战鼓等。
13
建筑
蒙古包是草原上一种呈圆 形尖顶的天穹式住屋,由 木栅撑杆、包门、顶圈、 衬毡、套毡及皮绳,鬃
元代蒙古族出现了一批知名画家。如,宫廷画家礼霍孙, 曾画过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等祖宗的肖像。玉出汗擅长墨 竹画,《风烟翠图》是画中佳作。泰定皇帝之三子小恭 太子善书画,曾创作《画鹿图》、《蛱蝶图》等作品。 也先帖木儿有《山水壁画》;元惠宗时进士伯颜守仁, 能诗善画,绘有《竹石图》等。郝忠怒有《无逸图》等。 元代后期的蒙古族画家张彦辅,有《江南秋思图》、 《云林图》、《云山图》、《疏竹幽禽图》等。
蒙古族的PPT
马头琴
蒙古生活
蒙古包
•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依赖以生 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 加工业、耕种业和工业。蒙古族人 民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 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跤运动。 勒勒车 摔跤 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 伴侣
蒙古族简介
就在这美丽的草原上,生活着பைடு நூலகம்活 着一群勤劳的民族,这就是——
蒙古族
蒙古族虽然是个少数民族,但人数 也有一千多万,分布在中国,蒙古 国,俄罗斯等国家,中国分布在内 蒙古、辽宁、吉林、新疆等地区
蒙古袍是蒙古族人民为适应牧业生产和自然环境而创制的一 种古老的传统服装。男式长袍一般用蓝色的衣料制作;女式 长袍多用红色的绸缎自制成。年轻的牧人穿上长袍和马靴, 紧扎腰带,显得魁梧、剽悍;姑娘穿上蒙古袍,腰间系绸带 非常漂亮。 蒙古靴子是蒙古民族服装的配套部件之一。分布靴、皮 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布靴用高级布料或大绒制作 靴头和靴筒上往往以金丝线绣花。图案新颖艳丽,具有浓厚 的民族特色。皮愿通常用牛皮制作,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 蒙古靴非常适应自然环境。骑马时能护踝壮胆,勾踏马蹬; 行路时能防沙防害,减少阻力,又能防寒防蛇。蒙古礼帽一 般用精致呢料制作,是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 帽子,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 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穿蒙古袍或西服 佩带礼帽,显得文雅美观。这种帽子,一般采用桦树皮围合 缝制,成长筒形,冠高约1尺,缀有装饰物。
蒙古介绍PPT
谢谢观看
——关于蒙古的介绍
感谢下 载
可编辑
感谢下 载
可编辑
4蒙古马
蒙古马原产蒙古高原,处于半野生生存状态,它 们既没有舒适的马厩,也没有精美的饲料,在狐 狼出没的草原上风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虫, 冬季能耐得住-40℃的严寒。
蒙古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然而,蒙古马在风 霜雪雨的大草原上,没有失去雄悍的马性,它们 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能 抵御西伯利亚暴雪;能扬蹄踢碎狐狼的脑袋。经过 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 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蒙古族服饰主要以蒙古袍、帽子、坎肩、蒙古靴 为主,加以各种佩饰以及长短坎肩。蒙古袍大多采 用织锦缎、丝绸、布帛为面料。蒙古靴以家畜皮、 布帛为面料。款式又根据自然环境、部落习俗呈现 出不同的风格。不管是哪个部落的服饰,都是蒙古 民族文化的积淀,都闪烁着民族的智慧。
3蒙古乐器
▪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托克
▪ 即蒙古筝。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 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
蒙古大家族
——关于 蒙古族的介绍
猜得出他们是谁吗
蒙古族大简介
没错,他们就是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
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 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 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 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 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 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 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 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1.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 生产和游牧生活。
少数民族蒙古族民俗风俗介绍PPT模板
子”﹑“盲骨子”﹑“萌骨”等许多同音译名。 • “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元代文献。
蒙古族人口
成吉思汗时期
蒙古草原上的总人口在170 万左右。纪元1206年蒙古 汗国正式建立的时候,减去 二十多年争战的死亡数字, 蒙古汗国的总人口应不少于 150万。
中国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 普查数据中国蒙古族人口约 为650万,中国的蒙古族人 口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 东北,在新疆、河北、青海 都有分布,其余散布于河南、 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 地。
• 英雄史诗:《勇士古那干》《江格尔》 • 史传文学名著:《蒙古秘史》 • 民间叙事诗:《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 • 抒情歌谣:《母子歌》
蒙古族的舞蹈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吉林、黑龙江等省 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间舞蹈。 蒙古民族的 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密切 联系。
• 蒙古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 由于长期生活在 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 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牧民们在生活中创 造了大量的音乐舞蹈,比如“挤奶舞”、“筷子 舞”、“盅碗舞”,其中最著名的是“安代舞”。
蒙古包在《汉书》等汉语典籍中,被称作“毡帐”或“穹庐”。 在蒙文典籍里被称为“斡鲁格台格儿”,意为无窗的房子,
现代蒙古语则称“奔布格格日”或“蒙古勒格日”,意为圆形或蒙古人房子。 “
蒙古包
蒙古族的绘画与文学舞蹈
蒙古族的绘画Leabharlann 最早的古代蒙古绘画艺术,是游牧人的岩 画,大多是民间画家所为。 反映了当时人 们的生产、劳动的形象。
蒙古族的统一与对外征伐
•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 汗,建立了大蒙古国。 蒙古汗国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义。
蒙古族人口
成吉思汗时期
蒙古草原上的总人口在170 万左右。纪元1206年蒙古 汗国正式建立的时候,减去 二十多年争战的死亡数字, 蒙古汗国的总人口应不少于 150万。
中国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 普查数据中国蒙古族人口约 为650万,中国的蒙古族人 口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 东北,在新疆、河北、青海 都有分布,其余散布于河南、 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 地。
• 英雄史诗:《勇士古那干》《江格尔》 • 史传文学名著:《蒙古秘史》 • 民间叙事诗:《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 • 抒情歌谣:《母子歌》
蒙古族的舞蹈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吉林、黑龙江等省 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间舞蹈。 蒙古民族的 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密切 联系。
• 蒙古族从事畜牧狩猎生产。 由于长期生活在 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 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牧民们在生活中创 造了大量的音乐舞蹈,比如“挤奶舞”、“筷子 舞”、“盅碗舞”,其中最著名的是“安代舞”。
蒙古包在《汉书》等汉语典籍中,被称作“毡帐”或“穹庐”。 在蒙文典籍里被称为“斡鲁格台格儿”,意为无窗的房子,
现代蒙古语则称“奔布格格日”或“蒙古勒格日”,意为圆形或蒙古人房子。 “
蒙古包
蒙古族的绘画与文学舞蹈
蒙古族的绘画Leabharlann 最早的古代蒙古绘画艺术,是游牧人的岩 画,大多是民间画家所为。 反映了当时人 们的生产、劳动的形象。
蒙古族的统一与对外征伐
•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 汗,建立了大蒙古国。 蒙古汗国的建立,对蒙古族的形成具有很大意义。
蒙古族介绍ppt课件
文化融合
在历史进程中,蒙古族文 化与其他文化相互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元朝与蒙古帝国的崛起
元朝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 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
蒙古帝国
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蒙古帝国迅 速崛起,征服了包括中国、俄罗斯、 中亚、东欧在内的广大地区。
疆域扩张
蒙古帝国的疆域一度达到3300万平 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
语言分类
蒙古语分为多个方言,其中主要分为西部方言和东部方言两大类。西部方言主 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地区,东部方言则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及黑龙江、吉林、辽 宁等省的蒙古族聚居地区。
文字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蒙古族文字最早起源于13世纪,是由蒙古帝国时期的大臣、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 八思巴创立的。
发展
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和统治,蒙古族文字逐渐传播到中亚、东亚等地。在历史上 ,蒙古族文字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形成了多种书写形式,如回鹘式蒙古文、 察合台文等。
艺品之一。
音乐与舞蹈
蒙古族长调
旋律悠扬,节奏自由,是蒙古 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形式。
蒙古族短调
节奏明快,曲调欢腾,常用于 表现蒙古族人民的劳动和喜庆 场面。
蒙古族舞蹈
以豪放、奔放的特点著称,常 见的舞蹈形式有“筷子舞”、 “盅碗舞”等。
蒙古族乐器
如马头琴、四胡等,是蒙古族 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服饰与美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蒙古族有许多宗教节日,这些节日不仅是宗教活动 的重要时刻,也是人们聚会、庆祝和交流的重要场 合。
宗教信仰对蒙古族社会结 构的影响
宗教信仰在蒙古族社会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强化了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影响了人 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蒙古介绍PPTPPT课件
▪ 即蒙古筝。蒙古筝与中原流传的古筝在构造和技法上基本相同, 只是流行于内蒙古的古筝所奏的乐曲均为蒙古族民歌和器乐曲。
▪ 2口琴
▪ 亦称口弦、口簧铁制拨奏体鸣乐器。蒙古语称之为“特木尔·胡尔”。蒙 古人素有弹奏口弦的习俗,尤以妇女为甚。明代以来,口弦在蒙古音乐中 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纳入了宫廷乐队。除了以上所列几件乐器之外,蒙古 人原有许多种民间乐器,诸如胡琴、抄兀儿、筝之类,依旧在草原上流传。
17
18
19
20
谢谢观看
——关于蒙古的介绍
21
▪ 四胡
▪ 又名四股子、提琴。蒙古人称之为呼日。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 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 陕西、河北、河南四川等地也见流行。其四根弦发音是成双的, 两匹弓毛分别夹在一二、三四弦之间,张丝弦或金属弦。四胡 不仅能演奏单旋律,同时也能演奏较简单的和声音程与复调旋 律。
6
1.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 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 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 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 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 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 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 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14
15
16
4蒙古马
• 蒙古马原产蒙古高原,处于半野生生存状态,它
们既没有舒适的马厩,也没有精美的饲料,在狐 狼出没的草原上风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虫, 冬季能耐得住-40℃的严寒。
▪ 2口琴
▪ 亦称口弦、口簧铁制拨奏体鸣乐器。蒙古语称之为“特木尔·胡尔”。蒙 古人素有弹奏口弦的习俗,尤以妇女为甚。明代以来,口弦在蒙古音乐中 的作用更加突出,被纳入了宫廷乐队。除了以上所列几件乐器之外,蒙古 人原有许多种民间乐器,诸如胡琴、抄兀儿、筝之类,依旧在草原上流传。
17
18
19
20
谢谢观看
——关于蒙古的介绍
21
▪ 四胡
▪ 又名四股子、提琴。蒙古人称之为呼日。是北方民族共同使用 的一种古老的弓弦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地区,其它如山西、 陕西、河北、河南四川等地也见流行。其四根弦发音是成双的, 两匹弓毛分别夹在一二、三四弦之间,张丝弦或金属弦。四胡 不仅能演奏单旋律,同时也能演奏较简单的和声音程与复调旋 律。
6
1.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 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哈那"(蒙 古包的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 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用"乌 耐"作支架并盖有"布乐斯",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 顶开有天窗"陶脑",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 "乌日 何",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 适于轮牧走场居住。
14
15
16
4蒙古马
• 蒙古马原产蒙古高原,处于半野生生存状态,它
们既没有舒适的马厩,也没有精美的饲料,在狐 狼出没的草原上风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虫, 冬季能耐得住-40℃的严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食佳肴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 烤带皮整羊、手抓羊肉、大炸羊、烤羊腿、 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 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 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 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 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 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
蒙古舞蹈
筷子舞 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表演者
两手各握一把筷子,手持筷子的细头,击打筷子的 粗头。动作有双手胸前交叉击打筷子,也可击打双 肩;双手腹前交叉击打筷子;双手胸前击打筷子, 接一手打肩一手交叉打腿;一手打肩一手转圈打击 地面蹲转;双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顺着打腿,再双 手胸前打筷子接一手交叉打肩等。筷子舞凝结着蒙 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 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
查),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主要分布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
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鄂温克族(2万7千人)和土族(24万人)也有时被
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
蒙古的总人口大约有280万人(2006年7月统计
265万人,),其中80%是喀尔喀蒙古人。
永恒之火 ——蒙古族
蒙古族自称“蒙古”。“蒙古”这一名称 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 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 族”。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 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人口分布
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的主体民 族。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俄罗斯有大约90万蒙古人。有在西伯利亚的布
里亚特蒙古人、鄂温克族、卫拉特人,在原来为中
国外蒙古唐奴乌梁海的1944年被苏联俄罗斯吞并的
图瓦共和国的图瓦人。
史记传说
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的问题上,现代、当代 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东胡,是包 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 小部落的总称。据司马迁《史记》记载: “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公元前5至前3世 纪,东胡各部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发展阶段, 各部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
唱歌
唱歌: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 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 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 遍,酒意酣畅。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 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 漓,通宵达旦。热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 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蒙古 族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数量浩瀚,按地域可 分为东蒙民歌和西蒙民歌,按歌种可分为长调、短 调、潮日、叙事歌、酒令、儿歌、摇篮曲、宗教歌 曲“博”、歌舞曲“安代”、“浩都格沁”等。
蒙古舞蹈
顶碗舞 鄂尔多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
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 浓郁的民族特点。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 占居重要的位置。能歌善舞的鄂尔多斯蒙古人在婚 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1人或2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 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 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舞者现场 即兴发挥,充分展现出舞者的技艺、智慧和民间舞 蹈丰富、灵活、多变的特性。
历史评价
蒙古族为中国的大统一作 出了巨大的贡献,1271年 蒙古大汗国改名为大元国, 或称“大元大蒙古国”, 是为元朝的正式开始,蒙 古大汗忽必烈成为中国皇 帝。在中国元朝时,实现 了全中国历史上的唯一的 最大范围的的大统一,结 束了唐朝末期、五代、两 宋以来的300多年的分裂, [1]成为当时世界上面积最 大的国家和最强大的国家,
居住
“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是 “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 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 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 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 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 (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 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 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 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 原上安家落户了
据《史记》记载,蒙古部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乞颜 两个氏族,他们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 两女,他们逃到了额尔古涅昆(额尔古纳河畔山岭) 一带居住下来,公元8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 不得不外迁徙,这时已分出了70个分支了,这70个 分支被称为“迭儿勒勤蒙古”。《蒙古秘史》和 《旧唐书》记载:苍狼和白鹿是成吉思汗的祖先, 他们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间。然后共同渡过腾汲思, 在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前开始繁衍生息,生下了 巴塔赤罕。这里所说的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的始 祖。其实,苍狼和白鹿在蒙古语中分别读为:勃儿 帖赤那和豁埃马兰勒,只是汉译为苍狼和白鹿。
语言
你好再见 对不起
优美服饰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但因 地区不同在式样上有所差异。女装尤为突出。而男 子的服饰除了青海以外各地差别不大。春秋穿夹袍, 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男装多为蓝、棕 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 绸缎或棉布制成。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 盒等饰物。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 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佩挂首饰、 戴帽是蒙古族习惯。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
多用作独奏或自拉自唱。其发音柔 和、浑厚而低沉,音色悠扬、醇美, 富有草原风味,因而有人形容说: “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 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 言更加传神”。
蒙古舞蹈
萨吾尔登
是新疆蒙古族最主要的民间舞蹈,在各 地蒙古族居区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的喜 爱。新疆蒙古族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 会跳萨吾尔登。萨吾尔登既是新疆蒙古族民 间舞曲和歌舞曲的曲牌名称,同时又是民间 舞蹈的统称。萨吾尔登常在喜庆节日、男婚 女嫁、迎宾送客的家宴等娱乐活动时跳。
交通工具
蒙古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 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 车。
传统乐器
马头琴
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又 名“胡兀儿”、“胡琴”、“马尾 胡琴”、“莫林胡兀儿”等。为擦 弦类弦鸣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 头为饰而得名。它由共鸣箱、琴杆、 琴头、弦轴、马子、琴弦和拉弓等 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