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栽学培总结总结

合集下载

药用植物栽学培总结总结

药用植物栽学培总结总结

药用植物栽培第一章1、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1)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技术涉及学科广(2)多数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3)药用植物栽培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特殊性(4)药材市场的特殊性2、中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世界上最古的一部本草:《神农本草经》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新修本草》苏敬3、腐殖质:土壤有机质是植物残体、枯枝、落叶、残根等和动物尸体、人畜粪便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产生的一种黑色或暗褐色胶体物质,称为腐殖质。

4、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给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水、肥、气、热的能力。

(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5、有效肥力: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在栽培植物当季产量上的综合表现,称为土壤的有效肥力。

6、生物产量:是指药用植物在全生育期内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即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所生产和积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7、经济产量:药用植物中可供直接药用或供制药工业提取原料的药用部位的产量。

8、经济系数或收获指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经济系数或收获指数。

产量=生物产量×经济系数9、评价药用植物品质的指标:化学成分、农药残留物与重金属等等外源性有害物质、色泽、质地、大小与形状10、初生代谢产物: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糖类、氨基酸、脂肪酸等。

11、次生代谢产物:是指植物中一大类并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和生长发育期的特异性。

12、次生代谢产物的四条生源途径:莽草酸途径、氨基酸途径、乙酸(通过丙二酸单酰辅酶A)途径、甲瓦龙酸途径13、对药用植物经济产品外观性状、质地和气味的影响因素(1)植物种类、品种的遗传性和外界环境条件(2)采收季节、时间(3)采收后产地加工方法14、对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因素药用植物遗传物质、生长年限、物候期、不同器官与组织、环境条件、栽培技术与采收加工的影响第二章1、种植制度的含义: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药用植物栽培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是植物多样性,种类资源以及这些植物在各种药物和医药工业
中的应用活动的研究和研究科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包括对纯正草药植物的栽培,采集,加工,维护,保存和价值分析,以及研究草药植物和植物根系,叶片,花和果实在药用,香料,食用植物中的重要性和功能。

此外,药用植物栽培学还研究不同类型的植物分布,进行植物栽培的运行和管理,以及在药用植物栽培中发现的重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稳定和可观的有效草药成分,为药用植物
的分子改良和细胞工程研究奠定基础,还要促进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对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可确定不同种族和品种的有效成分,以确定其效力及最佳应用方式,并为获取卓越的草药资源提供参考。

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是一门复杂的研究,涉及种子种质资源,种子发芽状况,抗逆性,抗病性,浓缩程度和植物发育状况等诸多方面。

使用药用植物栽培学可以通过研究土壤,气候要求,栽培范围,病虫害及其它影响因素来获取有效成分,以促进其生物活性物质产量。

此外,药用植物栽培学还可以通过研究新品种改良剂来产生强烈的药用植物效果,还有可能开发出新的药用植物衍生物,从而取得新的经济效益。

通过药用植物栽培学可以提高我们对植物生物学,生物技术和化学工程的理解,并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开发新的草药产品,以支持健康和临床治疗。

因此,药用植物栽培学将成为未来药学发展的关键方向之一。

药用植物栽培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

药用植物栽培学:就是研究药用植物栽培的学科,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药用植物部位的品质、产量形成的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实现优质、高产、稳产、高效的规范化栽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

药用植物栽培:从种植环境选择开始,导播种、田间管理、采收、产地加工等整各生产过程。

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1栽培种类多,学科范围宽2多数药材的生产、研究处于开发利用的初级阶段3药材生产对产品质量性状要求严格4药材生产地道性强5药材生产计划的特殊性。

地道药材:就是传统中药材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或特定的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中药材:地上茎的变态:1叶状茎和叶状枝(仙人掌、天门冬);2刺状茎(山楂、皂荚);3茎卷须(恬楼、丝瓜)。

药用植物茎的生长,其生长习性:1立直生长;2缠绕生长;3攀援生长;4匍匐生长。

温度、光照、水分等生态条件常可影响根冠比值。

生态因子可划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和生物因子。

生态因子和生活因子的区别:其中日光、热量、水分、养分、空气等是药用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药用植物就无法生存,这些不可缺少的因子又称为药用植物的生活因子或生态因子。

三基点: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药用植物对温度的要求,可分为:1耐寒的药用植物;2半耐寒的药用植物;3喜温的药用植物4耐热的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种类不同,对光照强度的要求也不同,通常分为阳生、阴生,和中间型植物。

药用植物兑水的适应性及方式:1旱生植物;2湿生植物;3中生植物;4水生植物。

*土壤处在正常含水量的条件下,根系入土较深;在潮湿土壤中,药用植物根系不发达,多分布于浅层土壤中,而且生长缓慢。

在干旱条件下,药用植物根系下扎,入土较深。

药材品质的内涵:药材的品质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形状。

内在质量是指药用成分或有效成分的多少,有无农药残留;外观性状指药材的色泽、质地、大小和形状。

目前已明确的药用成分有:糖类、苷类、木脂素类、萜类、挥发油、鞣质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多肽、蛋白质和酶、脂类、有机酸类、木之泪、植物色素类、无机成分等。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

四、病虫害防治与采收加工
(一)、病虫害防治 2. 轮纹病:为害茎、叶、果荚。病斑近圆 形,轮纹不明显,后期密生黑色小点,防治 方法同灰斑病。 3. 蚜虫:苗期为害严重。可用40%乐果乳 剂 2000借液喷雾防治。
四、病虫害防治与采收加工
(二)、采收与加工 决明子到秋分(9月下旬)时逐渐成熟, 待荚果变成黄褐色时开始收获,将全株割 下晒干,打出种子,去净杂质,即成药材 。决明子应贮存在通风干燥阴凉处,注意 防潮和防止鼠害。
一、基本概述
【形态特征】
一年生半灌木状草本,株高0.5-2m茎直立, 基部木质化。叶互生,偶数羽状复叶,托叶早 脱;小叶片2-4对,倒卵形,先端圆形,全缘。 花成对腋生;萼片5,分离;花瓣5,鲜黄色; 雄蕊10,3枚不育;子房细长,上方弯曲,有细 毛。荚果微弯曲、坚硬,内有种子30-35粒; 种子棱柱形,浅棕色,有光泽,两侧各有一条 斜向浅棕色线形凹纹。花期6-8月,果期9-10 月。
(四)灌溉: 决明子比较耐旱,土壤保持一般湿度均 可正常生长,花期天旱时,适当浇水,但在 定苗期间为其蹲苗应少浇水,至果实趋于成 熟时,可停止浇水。雨季注意排水。
四、病虫害防 治与采收加工
汇报人:
20090457039
四、病虫害防治与采收加工
(一)、病虫害防治 1. 灰斑病:5-7月多发,其病源是真菌中 的一种半知菌,为害叶片。开始时,叶片中 央出现稍淡的竭色病斑,继而在病斑上产生 灰色霉状物。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处理病 残株;发病初期用40%灭菌丹400-500倍液 喷雾。(或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500倍的65% 代森锌液或800~1000倍的50%退菌特液除 治。)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决明子
组员: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药用植物学是研究植物中提取药用成分并利用这些成分来治疗人类疾病和改善人类健康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药用植物学的核心知识点总结。

1. 植物分类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一步是了解植物的分类系统。

植物分类学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家族,其中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包括双子叶植物、蔷薇科、唇形科、兰科、豆科、禾本科等。

2. 植物生理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二步是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

药用植物学家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器官功能等生理过程,以便了解植物中提取药用成分的潜力。

3. 植物化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三步是了解植物中药用成分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植物中的药用成分包括植物中的黄酮类、苷类、脂肪酸、氨基酸等。

这些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菌等。

4. 植物鉴定:药用植物学的第四步是进行植物鉴定。

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药用植物学家能够确定植物的科属、年代和产地等基本信息。

5. 植物生态学:药用植物学的第五步是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分布规律。

药用植物学家研究植物在不同地区的生长和发育情况,以便更好地利用植物资源。

除了以上知识点,还可以拓展以下内容:1. 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药用植物学家研究如何从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

这包括黄酮类、苷类、脂肪酸、氨基酸等药用成分的提取方法和技术。

2. 植物安全性:由于药用植物中可能存在未知的风险成分,所以需要对植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这包括植物中成分的毒性、药代动力学、生物活性等的研究。

3. 植物国际合作:随着药用植物学的发展,国际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各国药用植物学家可以相互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共同推动药用植物学的发展。

4. 药用植物学的应用前景:随着药用植物学的不断发展,它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学、保健品、农药等领域。

未来,药用植物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们的健康和幸福做出贡献。

中药栽培农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栽培农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栽培农学知识点总结一、中药栽培农学概述中药材是一种珍贵的资源,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在我国,中药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而且由于气候和土壤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中药材的栽培具有很高的农学研究价值。

中药栽培农学主要包括对中药材的适宜生长环境、适宜土壤和肥料、适宜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二、中药材的适宜生长环境1. 温度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中药材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宽,但在生长期中还是会有一定的最适温度范围。

例如,对于中药材黄连来说,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摄氏度。

2. 光照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中药材一般对光照的要求较高,如太子参、重楼等对光照的需求较大。

3. 湿度湿度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中药材的适宜湿度取决于其生长习性,一般来说,对于湿生植物来说,适宜湿度较高,而对于干生植物来说,适宜湿度较低。

4. 空气质量空气质量对植物生长也有着很大的影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和有害气体的浓度都会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因此,中药材的生长环境中空气质量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三、中药材的适宜土壤和肥料1. 土壤中药材的适宜土壤取决于其生长习性和土壤的理化性质。

一般来说,中药材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如太子参对土壤的要求较为苛刻,它对土壤的肥力、通气性和透水性都有较高的要求。

2. 肥料中药材对肥料的要求也比较高,不同的中药材对肥料的需求量和种类都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中药材在生长期需要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及时施肥,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四、中药材的栽培技术1. 种子选育中药材的种子选育是中药栽培农学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种子选育可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一般来说,种子应该选择质量较好的种子,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浸种或播前处理等,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和存活率。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习报告
或代森锌6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
15
2020/11/14
虫害:
(3)玉米螟 5月下旬至6月上旬始发,8-9月为害严重,苗期以1-2 龄幼虫钻人心叶中咬食叶肉或叶脉。抽穗期以2-3龄幼虫钴人 茎内为害。防治方法:播种前,清洁田园;薏苡地周围种植 蕉藕诱杀;心叶期用50%西维因粉0 5千克加细土15千克,配 成毒土或用90%敌百虫1 000倍液灌心叶,也可用Bt乳剂300倍 踱灌心叶。
薏苡的特征特性
薏苡的植物学特征 薏苡为1 年生草本植物,高1.00 ~ 1.25 m,秆直立
,丛生,多分枝,基部节上生根。叶互生,二列排列 ,叶片长披针形,长20 ~ 40 cm,宽1.50 ~ 3.00cm,先端渐尖,中脉明显,边缘粗糙。总状花序 呈束腋生,小穗单性;雄小穗覆瓦状排列于总状花序 上部,自球形或卵状的总苞中抽出,常2 ~ 3 枚生 于各节,1 枚无柄,其余1 ~ 2 枚有柄;雌小穗位 于总状花序基部,包藏于总苞内,2 ~ 3 枚生于1 节,只1 枚发育结实。果实成熟时总苞坚硬而光滑, 内含1 个颖果。花期7—9 月,果期8—10 月。
18
叶片长度cm
图二 薏苡生长情况
2020/11/14
19
植株高度cm
2020/11/14
结果分析
由表一和图二可知:幼苗基本呈上升趋 势在生长,但是生长不是太明显。导致生 长过慢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我们在田间管理 上还不足,如除草不积极,致使杂草和幼 苗抢养分,追肥不及时,浇水间隔时间过 长,导致土壤含水率较低,影响了幼苗的 生长等。
一、选地整地 选取向阳,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整地前
施有机肥,然后深耕细耙,整平并开沟为播种 做准备。 二、种子处理
为促进种子萌发和防止黑穗病,播前应进 行种子处理,方法是:用60℃温水浸种1小时, 捞去浮于水面的空粒、腐粒、死粒、杂质等。 (待用)

中草药栽培技术总结

中草药栽培技术总结

中草药栽培技术总结
中草药栽培技术是指利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进行中草药的种植
和管理。

以下是中草药栽培技术的总结:
1. 土壤准备: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


据不同中草药的要求,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调整土壤pH值,提供适宜的养分供给。

2. 种植方法:根据不同中草药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宜的种植
方式,包括播种、穴盘苗、插条、分株繁殖等。

注意控制栽培密度,
保证植株之间的光照和通风。

3. 灌溉管理:根据不同中草药的生长需求,合理进行灌溉管理。

避免干旱和水涝,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4.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定期巡视,及
时发现病害和虫害问题。

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生物
防治和化学防治,注意选择对人体无害的农药和防治方法。

5. 采收和加工:根据不同中草药的药材部位和采收时间,采用
合适的采收方法,避免对植株造成过度伤害。

采收后,及时进行加工
处理,包括晒干、烘干、研磨等,保持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6. 梯田种植:一些中草药适合在梯田进行种植,这样可以充分
利用山地的土地资源。

梯田种植可以减轻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肥力,提高产量和质量。

7. 生态种植:中草药的种植可以与生态农业相结合,采用有机
种植方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同时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总之,中草药栽培技术要根据不同草药的特点和生长需求,制定
科学合理的栽培方案,加强管理和防治工作,保证中草药的产量和质量。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药用植物学是一门研究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化学成分、药用价值以及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学科。

它是中药学、药学、农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以下是对药用植物学主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药用植物的形态和结构(一)根根是植物的地下部分,通常具有吸收、固着和支持的作用。

根的形态多样,有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之分。

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次生结构则包括周皮、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等。

(二)茎茎是植物的地上部分,主要承担着支持、输导和繁殖的功能。

茎的形态有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和匍匐茎等。

茎的初生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次生结构包括形成层活动产生的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

(三)叶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叶的形态多种多样,通常由叶片、叶柄和托叶组成。

叶的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和叶脉。

(四)花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组成。

花的类型有两性花、单性花、辐射对称花和两侧对称花等。

(五)果实果实是由子房或连同花的其他部分发育而成的。

果实的类型有真果和假果、单果、聚合果和聚花果等。

(六)种子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组成,是植物繁殖的重要方式。

二、药用植物的分类(一)按药用部位分类可分为根及根茎类、茎木类、皮类、叶类、花类、果实及种子类、全草类等。

(二)按自然分类系统分类根据植物的亲缘关系和进化顺序,将植物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

(三)按化学成分分类可分为含生物碱类、含苷类、含挥发油类、含黄酮类等药用植物。

三、药用植物的生理生态(一)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

(二)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三)水分代谢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经过茎的运输,到达叶片进行蒸腾作用。

(四)矿质营养植物需要吸收氮、磷、钾等多种矿质元素来维持生长和发育。

药用植物学学习收获

药用植物学学习收获

药⽤植物学学习收获药⽤植物学学习收获在寝室⾥观看了药⽤植物学的教学视频,聆听了李⽼师讲解植物的器官——根,⽼师从正常根的形态,变态根的类型,根的显微构造,根的⽣理功能四个⽅⾯阐明植物的根类型,形态,特点以及其构造组成和特点,让我们对根有了进⼀步深⼊的认识,⼀下是我对第三章第⼀节根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器官(organ): 具有⼀定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并执⾏⼀定⽣理功能的植物体组成部分。

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器官:花、果实、种⼦根(root)的特性:向地,向湿,背光。

越向下越细,并向四周分枝,形成复杂根系。

细胞中不含叶绿体,⽆节和节间之分,⼀般不⽣芽,叶和花。

正常根的形态:主根(main root):种⼦的胚根发育⽽来侧根(lateral root)定根(normal root):直接或间接由胚根发育⽽来的主根和其各级侧根,有固定的⽣长部位不定根(adventitious root)直根系(tap root system):由明显⽽发达的主根及其各级侧根组成的根系,如菘蓝根,是双⼦叶植物和裸⼦植物根系的特征须根系(fibrous root system):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如黄连,贝母,是多数单⼦叶植物和⼀些双⼦叶植物的特征变态根的类型:根的显微构造:根冠(root cap):根尖最顶端的帽状物,略呈圆锥状,多层不规则排列的薄壁细胞组,成,保护根尖,寄⽣根和菌根⽆根冠存在分⽣区(division zone):顶端分⽣组织所在,圆锥形,很强的分⽣能⼒。

细胞为多⾯体,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质浓,核较⼤根尖的构造(根的最顶端到着⽣根⽑的⼀段)伸长区(elongation zone):多数细胞分裂已停⽌,体积扩⼤,开始出现分化。

根的伸长是由于分⽣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延伸共同作⽤。

成熟区(maturation zone):细胞已停⽌⽣长,多分化成熟,形成了各种初⽣组织。

表⽪中⼀部分细胞外壁向外突出形成根⽑,⼜叫“根⽑区”可增加根的吸收⾯积初⽣⽣长(primary growth):顶端分⽣组织及其衍⽣细胞的增⽣和成熟所引起的⽣长过程。

药植实训报告

药植实训报告

药植实训报告摘要:一、引言1.药植实训背景及意义2.实训目标与内容概述二、药植实训过程1.实训地点与时间2.实训课程安排3.实训成果展示三、药植实训收获与反思1.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2.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3.实训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4.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四、结语1.药植实训总结2.对药植行业的展望正文:药植实训报告一、引言随着现代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对药学知识的理解,拓宽视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一次药植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我们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环境、生长特点、药用价值以及相关加工技术,从而更好地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药植实训过程1.实训地点与时间本次实训安排在我校药用植物园进行,时间为XX年XX月。

这里汇集了众多药用植物,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地。

2.实训课程安排实训期间,我们参观了药用植物园的各种植物区,学习了药用植物的识别、生长习性、药用价值等知识。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实地操作,如植物栽培、病虫害防治、中药提取等。

3.实训成果展示通过实训,我们掌握了药用植物的基本识别技巧,能够正确分辨出常见药用植物。

同时,我们还完成了实训报告,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总结。

三、药植实训收获与反思1.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通过实训,我们对药用植物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理论联系实际,使我们对药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实训过程中操作技能的培养,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2.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实训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成员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这使得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实训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植物识别困难、操作技能不熟练等。

通过请教老师、同学之间交流和不断实践,我们逐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取得了进步。

4.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通过此次实训,我们对药学行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未来职业规划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药用植物栽培学章节整理

药用植物栽培学章节整理

第一章绪论1.药用植物栽培学: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人工调控技术,提高药材品质和产量的一门技术。

2.道地药材:指传统中药材中具有特定的种质、特定的产区和特定的栽培技术及加工方法所生产的货真质优的中药材,其产品质优,质量稳定,疗效可靠。

3.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此过程的简称。

4.SOP:各中药材生产基地应根据中药材GAP精神,综合考虑栽培区品种适宜性、技术状态等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符合GAP要求的具体药材品种生产技术规程,即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OP)。

5.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栽培种类繁多,栽培技术复杂;多数药用植物的栽培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中药材多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分布特性,即所谓的道地性;注重产量更重视质量。

6.简述中药材GAP的主要内容。

(1) 产地生态环境(2) 种质及繁殖材料(3) 栽培与养殖管理(4) 收获(5) 初加工或称产地加工(6) 包装(7) 运输与贮藏(8) 质量管理(9) 人员及设备(10) 文件管理。

第二章药用植物的生长于发育1.光周期反应:植物对于日照长度的反(在特定时期开花)。

分为长日照植物(短夜植物),只有在日照长于其临界日长度时才成花(每种植物成花都有一个极限日长度,称为临界日长度或临界光周期)、短日照植物(长夜植物):只有日照短于临界日长度时才成花、中日性植物:植物成花不受日长度影响。

2.春化现象:秋冬播种的冬性植物在种子发芽或苗期生长阶段需要经受一段时期的低温,到第二年才能和春播植物一样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春化现象。

如春小麦、板蓝根等。

3.物候:自然界中的生物受气候及其他环境因素周期性变化的影响而出现的学习现象。

4.顶端优势:正在生长的顶芽对位于其下的腋芽常有抑制作用,只有靠近顶芽下方的少数腋芽可抽成枝,其余腋芽则处于休眠状态。

当顶芽受损或被摘除,腋芽即可萌发成枝。

中药栽培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药栽培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药栽培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中药材的特点1. 产地特点:中药材的产地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亚热带、温带地区,如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及地形条件均有所不同,适合种植的中药材也不同。

2. 生长特点:中药材的生长特点受气候、土壤等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长周期、生长习性、对环境的适应性等,了解这些特点有利于科学地安排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3. 药用特点:中药材的药用特点包括药用价值、露地与栽培药用、采收加工等,中药材的药用价值与其产地、生长环境、采收方法等密切相关,需要根据不同的中药材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

二、中药栽培常用技术1. 选种技术:选种是中药栽培的基础,要根据中药材的品种、适应能力与需求,以及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选择适宜的种子、苗木。

2. 土地准备:土地准备是指对中药材生长所需要的土壤进行适当的改良,包括土壤翻耕、施肥、松土、排水等工作。

3. 植株管理:植株管理是指在中药材生长过程中的修剪、摘花、疏秧、杆土、翻地、支架、套袋等一系列管理技术。

4. 病虫害防治: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是中药栽培中的关键环节,需要选择适宜的防治措施,包括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

5. 采收加工:采收是中药材栽培的最后环节,需要根据中药材的生长周期和药用部位,选择适当的采收时间和方法,然后进行加工、烘干等工作。

三、中药栽培注意事项1. 选择适宜的栽培地:不同的中药材对栽培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选择适宜的栽培地,包括土壤、气候、水土环境等方面。

2. 合理施肥:中药材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但施肥过量可能会导致土壤污染,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施肥。

3. 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植株数量,密度过大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通风透光,密度过小会浪费土地资源,因此需要根据中药材的生长习性和品种特点进行合理的种植密度安排。

4. 疏花疏果:适当疏花疏果可以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减少植株因产后精力分散导致产量减少。

药用植物种植实习报告

药用植物种植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药用植物种植实习旨在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药用植物栽培、管理、利用等方面的理解。

通过实习,提高自身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2023年4月15日——2023年5月15日三、实习地点XX省XX市药用植物园四、实习内容1. 药用植物种类及分布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了药用植物园内的各类药用植物,包括草本、木本、藤本等。

这些植物在药用、保健、食品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这些药用植物的分布区域、生长习性等。

2.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栽培技术,包括:(1)土壤选择与处理:根据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宜的土壤,并进行翻耕、施肥、消毒等处理。

(2)播种与育苗:根据药用植物的繁殖方式,采用播种、扦插、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

同时,掌握育苗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调控。

(3)田间管理:包括除草、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针对不同药用植物的生长特点,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

(4)收获与加工:掌握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和方法,了解药用植物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流程。

3. 药用植物药用价值及市场前景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包括药材的性味、功效、应用范围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药用植物市场前景,分析了药用植物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4. 实习项目实践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以下实践项目:(1)红景天栽培:学习了红景天的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等。

(2)丹参种植:掌握了丹参的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等。

(3)人参种植:了解了人参的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等。

五、实习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使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才能提高自身技能。

2. 提高动手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药用植物的栽培、管理、收获等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训报告

药用植物栽培学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药用植物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药用植物的品质和产量,保证中药原料的供应,药用植物栽培学实训成为了中药学相关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实训目的1. 熟悉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栽培技术。

2. 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操作流程。

3. 学会药用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实训基地介绍本次实训基地位于XX市XX区,占地面积XX亩,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

基地内设施齐全,包括温室、大棚、种植区等,为实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实训项目(1)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本次实训主要针对以下药用植物进行栽培技术操作:人参、黄芪、丹参、黄连、枸杞等。

(2)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实训内容包括药用植物病虫害的识别、防治方法和防治效果评估。

(3)药用植物采收与加工实训内容包括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

3. 实训过程(1)准备工作实训前,指导老师对实训基地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实训内容进行了讲解。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职责。

(2)栽培操作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了人参、黄芪、丹参、黄连、枸杞等药用植物的栽培操作,包括整地、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3)病虫害防治学生学习了药用植物病虫害的识别方法,掌握了常用的防治技术,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4)采收与加工学生了解了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和加工工艺,掌握了质量控制要点。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栽培技术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技术,如整地、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等,为今后的中药材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病虫害防治学生学会了药用植物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提高了病虫害防治能力。

3. 采收与加工学生了解了药用植物的采收时间、采收方法和加工工艺,掌握了质量控制要点。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药用植物学1.定根和不定根:凡有一定生长部位的根,称为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两种。

在主根和主根所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因其着生位置不固定,故称不定根。

块根和块茎2.小鳞茎和鳞茎小鳞茎:有些植物在叶腋或花序处由腋芽或花芽形成小鳞茎。

鳞茎:球形或扁球形,茎极度缩短称鳞茎盘,被肉质肥厚的鳞叶包围;顶端有顶芽,叶腋有腋芽,基部生不定根3.单身复叶和复叶:单身复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复叶。

其复叶中也有一个叶轴,但只有一个叶片,叶轴与小叶之间具有关节。

如柑、橙等植物的叶。

单身复叶可能是三出复叶中的两个侧生小叶退化,仅留一顶生小叶所形成。

复叶每一叶柄上有两个以上的叶片叫做复叶。

复叶的叶柄称叶轴或总叶柄,叶轴上的叶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称小叶柄。

由于叶片排列方式不同,复叶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三出复叶三类。

4.二强雄蕊和四强雄蕊:四强雄蕊一朵花中具六枚离生雄蕊,两轮着生。

外轮两枚花丝较短,内轮四枚花丝较长。

这种四长二短的雄蕊称为四强雄蕊。

如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

5.无限花序和有限花序:无限花序又称总状类花序或向心花序,其开花的顺序是花轴下部的花先开,渐及上部,或由边缘开向中心,如油菜的总状花序。

有限花序又称聚伞类花序或离心花序,它的特点与无限花序相反,花序中最顶点或最中心的花先开,渐及下边或周围,如番茄的聚伞花序6.荚果和角果:由2心皮合生的子房发育而成,内具假隔膜,种子生于假隔膜上,成熟时两侧腹缝线同时开裂,分为长角果和短角果。

荚果;由单心皮发育而成,成熟时沿腹、背缝线同时开裂,为豆科植物特有的果实。

7.圆锥花序和总状花序(圆锥花序:花序轴产生许多分枝,每一分枝各成一总状花序,整个花序似圆锥状,又称援助花序。

总状花序:花序轴细长,其上着生许多花梗近等长的小花。

)8.隐头花序和头状花序:(隐头花序:花序轴肉质膨大而下凹成中空的球状体,其凹陷的内壁上着生许多五梗的单性小花,顶端仅有1小孔与外界相通,如无花果。

关于中草药栽培心得体会

关于中草药栽培心得体会

关于中草药栽培心得体会中草药栽培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技术,它不仅是我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更是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宝贵资源。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我深深认识到中草药栽培的重要性和技巧,同时也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科学规划是成功栽培中草药的重要环节。

在栽培中草药之前,我首先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了解市场对于中草药的需求量和价格情况。

然后,根据中草药的生长特性和栽培要求,我会仔细选择适宜的栽培地点和土壤,确保中草药获得良好的生长环境。

此外,还要合理安排栽培面积和种植方式,确保中草药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种苗选择和病虫害防治是栽培中草药的关键步骤。

种苗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中草药的生长情况和药材品质。

我会选择具有生长旺盛、耐逆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好的种苗,保证中草药的健康生长。

同时,我会定期检查中草药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中草药的生长环境干净卫生,避免病虫害的侵袭。

另外,合理施肥和浇水是保证中草药生长的重要手段。

中草药对于养分和水分的需求相对较高,因此,我会根据中草药的生长周期和需求量,合理施肥和浇水。

在施肥方面,我会选择有机肥料,保证中草药的品质和安全性。

在浇水方面,我会掌握好浇水的时机和水量,避免中草药的过度浇水或者缺水情况。

此外,中草药栽培还需要注重药材的采收和加工过程。

对于不同的中草药,采收的时间和方法都有所不同。

在采收时,我会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法,保证中草药的药材有效成分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在加工过程中,我会将采收的中草药进行分类和处理,确保中草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最后,中草药栽培过程中还需要与市场保持紧密联系。

了解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是保持中草药栽培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会定期参加行业展会和交流会,与同行们分享栽培技巧和市场动态。

同时,我会不断学习和更新中草药栽培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总结起来,中草药栽培是一项需要科学规划、精心操作和与市场保持紧密联系的综合性工程。

中药栽培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药栽培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药栽培知识点归纳总结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特有的宝贵资源。

中药栽培是中药材生产的关键环节,对中药材的质量和数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了解中药栽培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中药栽培的意义、栽培技术及栽培管理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中药栽培的意义1.保护中药资源中药材资源的采集存在三大弊端:资源过度开采和破坏、资源过度利用、利用不科学。

这些因素导致了中药材资源的消耗和减少,栽培中药材能够有效地减缓资源的消耗。

2.提高中药材的质量通过栽培中药材,可以控制外来环境对中药材的影响,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和纯度。

3.增加中药材的产量通过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加中药材的产量,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4.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中药材栽培可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栽培技术1.选地选种中药材的选地及选种是中药栽培的第一步。

选择适宜的地块和土壤,对中药材的生长和品质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选地过程中要考虑土壤状况、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等因素。

2.施肥灌溉中药材的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因此施肥是中药栽培的重要环节。

合理施肥不仅能提高中药材的产量,还能改善中药材的品质。

另外,灌溉也是中药栽培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要保证中药材生长期间的水分供应充足。

3.病虫害防治中药材的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这不仅影响中药材的产量,也影响中药材的质量。

因此,病虫害的防治是中药栽培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4.采收收获中药材的采收收获是中药栽培的最后一步,采收的时间、方法和工具都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中药材的质量,避免损失。

三、栽培管理1.时间管理中药材的生长周期长短不一,栽培管理需要根据中药材的生长周期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及时的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

2.环境管理中药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需要在栽培管理中重点考虑环境的影响,保护中药材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

3.劳动管理中药材的栽培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栽培管理中需要合理安排劳动力,减少浪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植物栽培第一章1、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特点(1)药用植物种类繁多,栽培技术涉及学科广(2)多数药用植物栽培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3)药用植物栽培对产品质量要求的特殊性(4)药材市场的特殊性2、中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世界上最古的一部本草:《神农本草经》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新修本草》苏敬3、腐殖质:土壤有机质是植物残体、枯枝、落叶、残根等和动物尸体、人畜粪便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产生的一种黑色或暗褐色胶体物质,称为腐殖质。

4、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给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水、肥、气、热的能力。

(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5、有效肥力: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在栽培植物当季产量上的综合表现,称为土壤的有效肥力。

6、生物产量:是指药用植物在全生育期内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即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所生产和积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7、经济产量:药用植物中可供直接药用或供制药工业提取原料的药用部位的产量。

8、经济系数或收获指数: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经济系数或收获指数。

产量=生物产量×经济系数9、评价药用植物品质的指标:化学成分、农药残留物与重金属等等外源性有害物质、色泽、质地、大小与形状10、初生代谢产物: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糖类、氨基酸、脂肪酸等。

11、次生代谢产物:是指植物中一大类并非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和生长发育期的特异性。

12、次生代谢产物的四条生源途径:莽草酸途径、氨基酸途径、乙酸(通过丙二酸单酰辅酶A)途径、甲瓦龙酸途径13、对药用植物经济产品外观性状、质地和气味的影响因素(1)植物种类、品种的遗传性和外界环境条件(2)采收季节、时间(3)采收后产地加工方法14、对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因素药用植物遗传物质、生长年限、物候期、不同器官与组织、环境条件、栽培技术与采收加工的影响第二章1、种植制度的含义: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2、栽培植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种植植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种植植物结构包括种植植物种类、品种、面积比例等。

配置是指种植植物在区域或田地上的分布,即解决种什么植物、种多少与种在哪里的问题。

)3、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4、耕地复种指数=(全年种植植物总收获面积÷耕地面积)×100%5、熟制:以年为单位表示种植的季数。

6、休闲:指耕地在可种植植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等方式。

7、复种的条件:热量,水分,地力与肥料,劳力、畜力和机械化条件以及技术条件与经济效益大小8、单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个完整的生育期内只种植同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9、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以上植物的种植方式10、混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时或同季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植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撒播或同行混播种植的方式。

11、套作:是指在前季植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植物的种植方式,称为套种。

12、立体种植:是指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包括木本)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13、立体种养: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植物与食用微生物、农业动物或鱼类分层利用空间种植和养殖的结构;或在同一水体内,高经济价值的水生或湿生药用植物与鱼类、贝类相间混养、分层混养的结构。

14、间作、混作、套作的技术原理:(1)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品种搭配(2)建立合理的密度和田间结构(3)采用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15、在间作、混作、套作的过程中如何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品种进行搭配?(1)考虑品种搭配时,在株型方面要选择高秆与矮秆、垂直叶与水平叶、圆叶与尖叶、深根与浅根植物搭配。

(2)在适应性方面,要选择喜光与耐荫,喜温与喜凉,耗氮与固氮等植物搭配。

(3)根系分泌物要互利无害(4)在品种熟期上,间、套作中的主栽植物生育期可长些,副作物生育期要短些;在混作中生育期要求要一致。

16、轮作:是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植物的栽培方式。

17、连作:是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18、轮作倒茬的作用:减轻农作物病虫草害,协调、改善和合理地利用茬口,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经济有效地提高植物产量19、安排药用植物茬口应注意的问题:(1)叶类、全草类药用植物,要求土壤肥沃,需N肥较多,应选豆科或蔬菜作茬前。

(2)用小粒种子进行繁殖的药用植物,播种覆土浅,易受草荒危害,应选豆茬或收获期较早的中耕植物作前茬。

(3)有些药用植物与作物、蔬菜等都属于某些病害的寄主范围或是某些害虫的同类取食植物,安排轮作时,必须错开此类茬口。

(4)有些药用植物生长年限长,轮作周期长,可单独安排它的轮作顺序。

20、影响耕性的因素: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含水量21、土壤的基本耕作措施:耕翻、深松、上翻下松22、表土耕作主要包括;耙地、旋耕、镇压、开沟、作畦、起垄、筑埂、中耕、培土等作业。

23、盐碱地土壤耕作:平整土地、客土改良、耕翻、早春耙耱、躲盐巧种、中耕松土和苗期耙地第三章1、营养繁殖:是以植物营养器官为材料,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分生能力以及与另一植物通过嫁接愈合为一体的亲和能力来繁殖和培育植物的新个体。

2、自根苗:采用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繁殖的苗称为自根苗。

3、嫁接苗:用嫁接方法繁殖的苗称嫁接苗。

4、营养繁殖:分离、压条、扦插、嫁接5、压条繁殖:普通压条(单枝压条、波状压条、水平压条),堆土压条,空中压条6、影响扦插生根成活的因素:(1)内在因素:植物种类和插条的年龄及部位、枝条的发育状况(2)外界因素:扦插基质、温度、水分、氧气、光照7、扦插方法:硬枝扦插、绿枝扦插和根插法8、促进插条生根成活的方法:(1)机械处理:剥皮、纵刻伤、环剥、缢伤(2)黄化处理(3)温水处理(4)加温处理:(1) 温床催根;(2) 冷床催根(5)化学药剂处理:高锰酸钾、醋酸、二氧化碳、氧化锰、硫酸镁、磷酸等(6)生长调节剂处理:(1) 液剂浸渍;(2) 粉剂蘸粘(7)其他处理:蔗糖、葡萄糖、果糖、氨基酸等9、接穗:供嫁接用的枝或芽叫接穗。

10、砧木:承受接穗的植株叫砧木。

11、乔化砧:有的砧木促进接穗生长高大,这种砧木称为乔化砧12、矮化砧:有些砧木能使树体生长矮小,这种砧木称为矮化砧13、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1)内在因素:亲和力、砧木与接穗的生活特性、植物内含物(2)外界因素:环境条件、嫁接技术14、砧木和接穗的选择:(1)砧木应具备以下条件:①砧木与接穗有良好的亲和力②适应性广,抗性强③来源丰富,易于大量繁殖④对接穗的生长、早结果、丰产、寿命长有良好影响⑤能使乔木矮化等⑥嫁接用的砧木,应选用健壮的实生苗,粗度,一般为1~3 cm (2)接穗的选择:①采穗母树必须是品质优良纯正、性状稳定、经济价值高的植株②应选择树冠外围,尤其是向阳面光照充足、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粗细均匀的1年生枝条作接穗③接穗的采取,依嫁接时期和方法的不同而异15、嫁接方法:(1)枝接:切接、劈接、腹接、插皮接等(2)芽接:"T"形芽接、嵌芽接等16、种子繁殖的优缺点有哪些?优点:具有简便、经济、繁殖系数大、有利于引种驯化和培育新品种的特点,是药用植物栽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繁殖方法缺点:种子繁殖产生的后代容易发生变异,开花结实较迟,尤其是用种子繁殖的木本17、种子成熟包括形态成熟和生理成熟生理成熟:就是种子发育到一定大小,种子内部干物质积累到一定数量,种胚已具有发芽能力。

形态成熟:就是种子中营养物质停止了积累,含水量减少,种皮坚硬致密,种仁饱满,具有成熟时的颜色18、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1)内因:种皮(或果皮)结构、种子贮藏物、种子含水量、种子成熟度(2)外因:主要有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19、种子贮藏方法:(1)干藏法:普通干藏法、低温干藏法(2)湿藏法:砂藏(层积法)20、发芽率:是指在适宜条件下,样本种子中发芽种子的百分数发芽率=(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粒数)×100%21、发芽势:是指在适宜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率。

发芽势=(规定时间内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粒数)×100%22、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23、种子的休眠:(1)强迫休眠: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引起的休眠(2)生理休眠:种子本身的原因引起的休眠24、种子休眠的原因主要有哪几个方面?(1)种皮限制(2)胚未成熟:①高低温型②低温型③二年种子④上胚轴休眠(3)萌发抑制物质的存在:挥发油、生物碱、有机酸、酚类、醛类等(4)次生休眠:厌氧条件、黑暗等25、播种前种子的处理:种子精选、种子消毒、促进种子萌芽的处理方法、生理预处理丸粒化26、促进种子萌芽的处理方法:(1)浸种催芽(2)机械损伤(3)超声波及其他物理方法(4)化学处理(5)生长调节剂处理(6)层积处理27、播种时期:一般春播在3~4月秋播在9~10月28、播种方法:条播、点播、撒播29、播种量:指单位面积土地播种种子的重量播种量(g/亩)=[每亩需苗株数×种子千粒(g)]/[种子净度(%)×种子发芽率(%)×1 000]30、播种深度:种子盖土厚度一般为种子大小的2~3倍31、引起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哪些?(1)机械混杂(2)生物学混杂(3)自然突变和品种遗传性变异(4)长期的无性繁殖和近亲繁殖(5)不科学的留种(6)病毒感染(7)不适宜的外界条件和栽培技术32、防止品种退化的技术措施有哪些?(1)严防机械混杂(2)防止生物学混杂(主要是设隔离区,利用隔离方法防止自然杂交) (3)加强人工选择、施行科学留种(4)改变生育条件和栽培条件,以提高种性(5)建立完善的良种繁育制度38、原种生产:(1)原原种(2)采用“三圃法”生产原种:大田中(选择圃)选优良单株→在株行圃进行对优良株行比较鉴定→在株系圃选择优良株系比较试验→在原种圃优系混合生产原种39、加速良种繁殖的方法:(1)育苗移栽法(2)稀播稀植法(3)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4)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相结合(5)异地或异季加代法第四章1、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非生物因素如干旱、洪涝、严寒等不利的环境因素或营养失衡等所致的病害。

2、侵染性病害(寄生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如真菌、细菌、病毒等侵入植物体所致的病害,具有传染性3、病状:植物感病后所表现出的反常状态叫病状4、病征:病原物在寄主植物发病部位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征5、药用植物病害的症状:变色、斑点、腐烂、萎蔫、畸形6、药用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1)非侵染性病原: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的成分、药害、植物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病害、农事操作或栽培措施不当(2)侵染性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寄生性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7、病原真菌:鞭毛菌亚门(猝倒病疫霉菌霜霉病白锈病)接合菌亚门(毛霉菌根霉菌子囊菌亚门:白粉病菌核病缩叶病丛枝病)担子菌亚门(黑粉病锈病)半知菌亚门(斑枯病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腐烂病立枯病白绢病叶枯病)8、白粉病:受害初期,叶的正面或反面出现白色霉状病斑霜霉病:受害初期,在叶面上产生黄绿色或褐色呈多角形斑点,后扩大布满全叶,病叶背面生有一层灰白色的霜霉状物锈病:叶表明或叶背面出现黄褐色到赤褐色的小病斑,病斑上有疱状或刺毛状物,疱斑破裂后,散发出铁锈色粉末状物9、根部病害:白绢病:白绢病多在近土表茎的基部发生,褐色软腐、白色绢状的菌丝布满在患病部位,并在土表蔓延,以后部分菌丝纠结成菌核,菌核初为白色,后为黄色、红褐色到深褐色,大小如油菜籽根腐病:发病初期,先由须根、支根变褐色水渍状腐烂,逐步向主根蔓延,促使叶片萎蔫,随后病情继续发展,全根腐烂,植株叶片自下而上发黄脱落,全株枯死10、茎部病害:立枯病:发病初期,幼苗根和茎基部出现黄褐色湿润状病斑,继而向根和茎部周围扩展,形成绕茎(根)病斑,呈黑褐色干缩凹陷,致使幼苗枯萎,成片倒伏死亡,成为猝倒病毒病:叶片染病时,有的变色为花叶,呈深绿与浅绿相间状,或黄绿相间状,有的黄化,有的卷叶,畸形11、寄生线虫:根结线虫病、胞囊线虫病、茎线虫、矮化线虫、根腐线虫、针线虫12、线虫病:根部发病后,根系中长有大小不等的瘤状根结,密集成链球状13、病原物的侵入途径主要有:伤口侵入(如机械伤、虫伤、冻伤、自然裂缝、人为创伤)自然孔口侵入(气孔、水孔、皮孔、腺体、花柱)和直接侵入14、影响侵入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湿度15、侵染性病害的流行需要同时具有的基本条件有哪些?(1)大量感病寄主的存在(2)致病力强的病原物大量积累(3)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16、病害的侵染循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17、病原物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所有哪些?(1)病株或病株残体(2)种子及无性繁殖材料(3)土壤和肥料18、病原物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风力传播、雨水传播、昆虫传播、人为传播19、初侵染:经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寄主植物生长期进行的第一个侵染过程称为初侵染20、再侵染:在同一个生长季内,病株上的病原物又传播出去进行重复侵染称为再侵染第五章1、药用植物引种驯化的意义:(1)丰富本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西洋参、穿心莲、番红花、胖大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