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初中物理 学 案:功 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精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精品)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册)目录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 :(01)第2节内能..................................................................................................................................... :(04)第3节比热容(第1课时)........................................................................................................ :(07)第3节比热容(第2课时)........................................................................................................ :(10)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热机............................................................................................................................... :(13)第2节热机的效率....................................................................................................................... :(16)第3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9)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1) .................................................................................................................. :(22)第1节两种电荷(2) .................................................................................................................. :(25)第2节电流与电路(1) .............................................................................................................. :(27)第2节电流与电路(2) .............................................................................................................. :(30)第3节串联和并联(1) .............................................................................................................. :(32)第3节串联和并联(2) .............................................................................................................. :(35)第3节串联和并联(3) .............................................................................................................. :(38)第4节电流的测量......................................................................................................................... :(41)第4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 :(44)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 :(47)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1).................................................................................. :(50)第2节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2).................................................................................. :(52)第3节电阻..................................................................................................................................... :(55)第4节变阻器................................................................................................................................. :(58)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61)第2节欧姆定律............................................................................................................................. :(64)第3节电阻的测量......................................................................................................................... :(67)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1)...................................................................... :(70)第4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2)...................................................................... :(73)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1) ................................................................................................................ :(76)第1节电能电功(2) ................................................................................................................ :(78)第2节电功率(1) ...................................................................................................................... :(80)第2节电功率(2) ...................................................................................................................... :(83)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1).................................................................................................. :(86)第3节测小灯泡的电功率(2).................................................................................................. :(88)第4节焦耳定律(1) .................................................................................................................. :(91)第4节焦耳定律(2) .................................................................................................................. :(94)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 :(97)第2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 :(101)第3节安全用电.......................................................................................................................... :(104)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1) ....................................................................................................... :(107)第1节磁现象与磁场(2) ....................................................................................................... :(110)第2节电生磁.............................................................................................................................. :(112)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 :(116)第4节电动机............................................................................................................................ :(119)第5节磁生电.............................................................................................................................. :(123)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 ......................................................................................................... :(126)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 :(128)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 :(130)第2节核能.................................................................................................................................. :(132)第3节太阳能.............................................................................................................................. :(135)【学习内容】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常见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2.什么是扩散现象?生活当中有哪些常见的扩散现象?3.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4.分子间有什么样的作用力?课前预习学案一、认真阅读课本第2页《分子热运动》,完成下列问题:1.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物质是由的粒子——、构成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锁定目标1.(知识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2、知道测量由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

3、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

3.(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预习巧导航1、阅读课文35页了解国际单位制。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 m= dm= cm=mm= nm4、测量时间的工具有:5、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一)、测量物体的长度。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一放:刻度尺要放,刻度要。

二读:视线要与刻度尺,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

三记:记录的结果由和组成。

例:1.林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林强同学测量中的错误之处.㎝ 2 3 1 0 ㎝ 2 3 10 (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2)____________ ________;(3)_______________ ______;2. 如图甲、乙、丙三个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 、 和 。

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_____cm ;乙_____cm ;丙______cm.3、如图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其中,A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刻度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刻度尺不正确.按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

4、测得一物体长28.4 cm ,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准确值是____ _,估计值是_ __;(二)、误差:1、.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8.46cm 、8.45cm 、8.56cm 、8.44cm 、8.47cm,那么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2、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A .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新编人教版初中物理全册复习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汇总

新编人教版初中物理全册复习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汇总

____,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时 , 入射角是 ________度 , 反射光线的方
向是。
2.某人的身高是 1.58 米,站在穿衣镜前 1 米处,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
的距离是 _________米,像高 _______米;当他向镜面前进 0.5 米,
人与像间距离是 ________米,像的大小将 ______________( 填变化情
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 鸣叫声,④装修房子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涧小溪潺 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①④⑤ D. ①④⑤⑥ 2.(·甘肃天水)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目罩的头盔 C.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 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 3.(·福建惠安)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 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师傅在用切割机械雕刻精美的石雕时,用棉花团塞住耳朵或戴防
的()
A . 云是光反射成的虚像,鱼是光折射成的实像
B . 云是光折射成的实像,鱼是光折射成的实像
C . 云是光反射成的虚像,鱼是光折射成的虚像
D . 云是光折射成的虚像,鱼是光折射成的实像
例 11. 如果一人以 5 米每秒的速度向平面镜走来, 则他所成的像相对于
他的速度是()
A.0.5m/s B.5m/s C.10m/s D.0
声耳罩 B.小明的邻居在晚上看球赛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在图书阅览室内,谈笑风生
知识点四:回声测距问题: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
经过 3s,收到回波信号,( 1)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多少 m?(声

教案初中物理 功 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  功 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功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功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运用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功的计算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 实际问题中功的计算。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绳子、小车、斜面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一些与功相关的图片,如人提水、推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功有什么关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功。

二、探究功的概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绳子、小车、斜面等器材,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总结出功的计算公式:功 = 力 × 距离× cosθ。

3. 学生代表分享实验结果和功的计算公式,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理解功的应用(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与功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电梯上升、人爬楼梯等,引导学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这些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关于功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答,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如查找有关功的资料、实际测量功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掌握了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巩固练习和总结反思,加深学生对功的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功-学习任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功-学习任务

《功》导学案
1.课题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功
2.学习任务: (1)通过观察、思考具体情境,能够判断力是否做了功。 (2)了解功的含义,通过分析,明确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理解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并学会简单的记录。
4.学习方式和环节: 观看视频课学习,适时控制播放,按老师指令完成相应的课上活动,学习环节主要有: 回忆生活中的场景 理解力的“成效”——功 实例分析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观察现象理解三种不做功的情境 练一练 功的定义、单位、意义 进行简单的功的计算 进行本节课课堂总结 完成课后作业

初中物理11.2功率导学案

初中物理11.2功率导学案

NO2:第二节功率学习目标:1.能理解功率的概念和意义。

2.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能用对比的方法说出它与机械效率的异同。

重点:功率的物理意义和计算.难点:对比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异同。

【预习生成】任务一:知识回顾和预习新课(10分钟 7分)1.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________,力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_________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__________的乘积。

公式:W=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功的单位:_________,1J= 1N·m 。

5.功的原理的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____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认真预习课本:学生独立完成。

功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率.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其中W表示______,单位是____;t表示________,单位是______. P表示_______,根据公式写出的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专用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_,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工程技术上还常用________做单位,1kW=________W.功率是机械的_____________之一.某物体的功率是1000W,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知探究】功率的定义(8分钟,8分)1.比较两物体做功快慢时的方法。

(1)做功时间相同,比较。

(2)做功相同,比较。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电功》教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电功》教学案

课题:18.1《电能电功》年级:九年级科目:物理审核:九年级物理组课型:新授概念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电能及其单位。

2、★知道电能表的作用、各参数的含义,并会读数、计算。

3、★知道电源和用电器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4、了解电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会计算电功,有节约用电的意识。

课前预习:1、亲身参与预习感悟教师引导学生课下提前完成以下几个活动:(1)观察生活中电能的应用情况。

(参考教材图18.1-3)明确:能列举出生活中大量运用电能的事例,说明它们的能量转化过程,明确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

(2)观察电能表的表盘上的各个数字,阅读教材39页课文内容。

明确:逐步解释电能的单位“千瓦时”,搞懂“220V”、“10A”、“50Hz”、“1250r /kW·h”的物理意义。

(3)回忆电工师傅怎样收电费的?【基础知识教与学】(一)创境激学描述情景:夜幕下城市灯火通明、工厂里机器在运转、电风扇在转动、电焊工在电焊、人们在看电视……突然,停电了,一切是那样的寂静。

师:通过刚才的情景,同学们的感受是什么?生: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电。

师:对。

在我们的生活中,“电”太重要了,电也是一种能源,我们把它叫做电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能。

(二)学习任务:1.了解电能的来源、利用、单位,了解电能表。

学生阅读教材,解决以下问题:(1)电能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

1kW·h=()=()J 。

注:1kW·h=1度。

(2)电能表是记录电路里消耗的()的仪表,小明同学家5月份共用电125度,合()焦。

(3)电流给蓄电池充电,是将()能转化为()能。

(4) 明确:电能表读数时以千瓦时为单位,最右边的一位是小数点后的数字。

上月底与本月底的读数之差即本月消耗的电能。

(5)电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电能便于输送,所以人们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又由于电能可以方便的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人类离不开电能。

关于初中物理功的教案

关于初中物理功的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功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2)能够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3)能够运用功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思考,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通过推理、分析与阅读,得出功与力、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定性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

通过合作性的探究,展示性交流,增强自信,学会合作的意识,追求学生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功的概念及计算。

2.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教学(1)物理学中的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

物理学中,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我们称之为功。

(2)功的计算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功的计算公式:W = F × s × cosθ,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移动的距离,θ表示力和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3)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的方法。

力对物体做功的条件是:力的方向上要有移动距离。

3. 巩固练习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了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初中物理 功教案

初中物理 功教案

初中物理功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功的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了解功的意义,理解功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功的概念和定义。

2. 功的计算公式:W = F × s × cosθ。

3. 功的实际应用举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功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功?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有功的概念?二、讲解功的概念和定义(15分钟)1. 讲解功的定义: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结果,表示为W,单位是焦耳(J)。

2. 讲解功的计算公式:W = F × s × cosθ,其中F是力,s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θ是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的夹角。

三、举例讲解功的计算(15分钟)1. 举例讲解: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移动了一定的距离,如何计算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不一致,如何计算功?四、讲解功的实际应用(15分钟)1. 讲解功的意义:功是物理学中衡量能量转化的量度,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 举例讲解:功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如电梯、汽车等。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让学生思考:功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六、总结(5分钟)1. 总结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2. 强调功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功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使学生掌握了功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功的意义和重要性,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及课堂同步练习试题全册

第一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二、重点难点:重点: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点: 1、设计探究的实验;2、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三、学习活动:(一)观察课本P12四幅图,思考各是什么物体在发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具有什么共同特征?___________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更有创意?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发生的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共同体验:(1)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

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

(2)击鼓。

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运动”的方法吗?(二)声音传播的探究性活动1、老师讲课声是怎样传到耳朵的?2、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子一端,另一个同学轻敲桌子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吗?3、实验: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手拿两块石头在水中撞击,在外面也能听到撞击声。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都能传播声音,他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

4、声怎样向外传播的?声音向外传播时以_______的形式传播(与水波相似)5、真空也能传播声音吗?让学生观看真空罩实验的录像。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功的学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功的学案

功的学案班级:姓名:教师:学科组长:学习目标: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结合生活实例认识功。

2.了解功的计算公式;能初步应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3.理解功的原理自主学习,概念过关1.自学教材P63“想想议议”,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思考并讨论I: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点?试用力的示意图分析出这些现象中物体受力情况、运动情况。

①吊车竖直向上吊起重物;②人用力向上举起杠铃;③马拉车水平前进了一段距离。

思考并讨论II:①人用力搬石头但没搬起,人是否对石头做了功?为什么?②冰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动,是否有力对它做了功?为什么?③起重机竖直向上提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前进一段距离,起重机拉力是否对重物做了?为什么?总结以上事例,你认为力学里所说的【功包含哪些必要因素】:。

2.功的计算:功= ,用公式表示为,其中表示功,单位是;F表示,单位是,s表示,单位是。

1 J= 。

生活中,我们将一只鸡蛋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0.5J。

例题(P64)详解:马运货物时是力做功,因此F = = Ns = m ;根据公式W = 可知,W =1.在下图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2.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力拉着木箱在光滑地面和粗糙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说法正确的是( )A.在粗糙地面上做功多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多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大小3.举重运动员把1500 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 m,他对杠铃做了_______J的功。

4.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100N的小车,使小车沿水平方向上前进了5m,拉力所做的功等于J,重力所做的功等于J。

1.如图是小新提包回家的情景,小新提包的力不做功的是 ( )2.某同学用500N 的力将重10 N 的足球提出去15m 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 )A 、750JB 、150JC 、没做功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3.如图是一种开瓶器。

使用时将螺旋钻头旋进软木塞,再用双手按压把即可将瓶塞拔出。

人教版高中物理《功》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功》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功》教案1. 了解功的定义和公式,能够计算功的大小。

2. 了解功的物理意义,能够理解功的正负性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3. 掌握功的计算方法,能够解答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功的定义和公式。

2. 功的物理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理解功的正负性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2. 解答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备课内容:功的定义和公式,功的物理意义,功的计算方法。

2. 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PPT、练习题等。

3. 教学环境:教室、黑板、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引入功的概念,介绍功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 提出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二、讲解理论知识(15分钟)1. 通过例题,介绍功的定义和公式。

2. 分析功的物理意义及其正负性。

3. 讲解功的计算方法及相关的物理概念。

三、梳理知识点(10分钟)1. 总结功的定义和公式。

2. 总结功的物理意义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3. 强调功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强调学习方法和练习策略。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解答问题。

※教学结束※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了功的定义和公式,了解了功的物理意义及其对物体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步骤,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外,增加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功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1节-功 辅导教学案(基础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第1节-功  辅导教学案(基础班)

第十一章第1节功辅导科目物理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讲义类型基础版(适用于考试得分率低于60%的学员)教学目的1、知道力学中做功的含义.能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2、明确计算功的大小的表达式,以及表达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3、能应用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重、难点重点:判断出力是否对物体做功难点:应用公式W=Fs进行的计算授课时长建议授课时长2小时教学内容【课程导入】【新知讲解】※知识点一:功1.力学中的功:通常而言,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注意:换句话说如果某个力对物体的移动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效,说这个力对物体作了功.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寻找规律:这些做功实例中的共同点是: 都受到了力,在力的方向上都移动了距离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另一个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3)强调:“两个必要因素”的含义是指“缺一不可”.只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而没有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即如果物体仍静止不动,这个力就没有对物体做功.如果物体靠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虽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但并没有水平方向的力作用于它,所以没有什么力做功.例如:踢足球时,离开脚的足球因为具有惯性会继续向前滚动,但是叫并没有继续施力,说明踢力对冰球做功.)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F F F马拉车 人推车向前运动 人拉物体升高 F F甲乙丙(1)甲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有力无距,劳而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是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的距离).(2)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有距无力,不劳无功(有距离,但是和距离同一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3)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有力有距,但力距垂直,垂直无功(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也有距离,但是力和距离方向是相互垂直的,即移动的距离不是这个“力”产生的).※例题【例1】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练习1、下列情况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A. 学生拎着书包上楼B. 人用力推讲桌,但没推动C. 某同学提着一桶水沿水平路面运动了10mD.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A.扛重物水平匀速前行C.用力推石头没有推动D.挎着背包原地不动B.用力推车前行2、如图所示,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是().A.宇宙飞船飞向月球,飞船所受的推力 B. 磁铁对小铁球的引力C. 人推石头未动时的推力D. 人推车向前行驶的推力§知识小结※知识点二:功的计算1.在物理学中,把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2.表达式:W = Fs ,变形式:F=W/s ,s=W/F .3.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N),距离的单位是米(m),则功的单位是牛米(Nm),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且1J= 1 N·m.(说明:使用公式时要注意公式书写要正确,单位要统一)※例题【例1】在水平地面上,工人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600N的箱子,2s内前进了6m.在这个过程中,木箱所受重力对木箱做功为J,工人对木箱做功为J.W3,关于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W1<W2<W3B.W1<W2=W3C.W1=W2=W3D.W1=W2<W34.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推力对汽车做了功B.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吊车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D.举重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5.小华的家住在五楼,一天,他把装有30个鸡蛋的塑料袋从一楼提到家里,提篮子的力所做的功大约为()A.2JB.20JC.2000JD.200J6.下列有关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重力对足球没有做功B.吊车吊着重物使其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过程中,吊车对重物做了功C.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内对杠铃要做很大的功D.用相同的力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所做的功不同7.如图甲所示,重为5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等于5NB.在2~6s内克服摩擦力做功等于6JC.在0~6s内拉力F等于5ND.在2~6s内拉力F等于7N8、李阳同学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为6N的足球,球离开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2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李阳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A.2000J B.120JC.0J D.600J9、下列过程中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A.人提着水桶水平移动10mB.人推铅球,铅球在空中飞行10m的过程C.人用10N的水平推力推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移动10mD.人举起杠铃在空中保持不动的过程10、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小聪用力将箱子拉走了;小明用力推箱子,但箱子没有移走,下面关于做功的分析,正确的是()A.小明用了力,他对箱子做了功B.小聪用力拉动了箱子,她对箱子做了功C.小聪在拉箱子的过程中,箱子的重力做了功D.小明、小聪都没有对箱子做功11、一个重500N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小孩用100N的水平拉力将箱子匀速移动5m,另一个大人把这个箱子举高2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孩做的功多B.大人做的功多C.他们做的功一样多D.无法比较【课堂总结】【家庭作业】一、填空题1、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________,我们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人教版初中物理学案 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学案 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2课时)【复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知道运动和物体的相对性.2.会用两种方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3.理解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会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分析.4.会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5.知道什么是平均速度,会计算平均速度.【重点难点】1.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和速度的计算.2.平均速度的计算.3.长度的测量【知识梳理】1.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2.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______3.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也不一样,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4.速度是表示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学中,我们用字母_____表示路程,它的国际单位是____,用____表示时间,它的国际单位是_____,用______表示速度,它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另外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作为速度的单位,符号是_______或________.计算速度的公式是________.在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要同一.5.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6.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7.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______.8.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1km=_______m; 1dm=_______m;1cm=_______m;1mm=_______m;1μm=_______m;1nm=_______m9.在运动场和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测量时间,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1h=______min;1min=_______s.10.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______,但误差是不能_______的,只能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减小误差的方法.【知识网络】【典型例题】例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方法总结:分度值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数时要看清起始刻度和末端刻度,估读到____________.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例2.一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L1=2.45cm;L2=2.46cm; L3=2.47cm;L4=2.48cm,那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__________cm方法总结:对于测量错误的数据要_______,计算结果的位数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2005年10月12日,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飞船进入轨道后,以7.8km/s 的速度围绕地球运动,但是在飞船内的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却认为他们自己是静止的,则他们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地球B 月球C 太阳 D飞船方法总结: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以参照物为标准,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发生变化,则说物体是________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说物体是_______的.例4.目前普通列车的速度约为100km/h,而磁悬浮列车设计速度约为500km/h,南京到上海的路程约300km,按以上速度计算,磁悬浮列车从南京到上海需要多少小时?如果是普通列车又需要多少小时?磁悬浮列车比普通列车节省多少时间?例5.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m,接着又以2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300m,则该汽车在这400m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物体的运动机械运动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运动的描述单位动与静快与慢工具方法误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速度平均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方法总结: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章物体的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复习学案(第1课时)【复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的来源.2.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单位.3.初学会用刻度尺测量一般的长度.4.知道时间的单位,并会用钟表测量时间.5.知道什么是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重点难点】1.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单位之间的换算.2.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以及刻度尺的读数.3.误差及其产生原因,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知识梳理】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__________.为了国际间交流的方便,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________,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1km=_______m;1dm=_______m;1cm=_______m;1mm=_______m;1μm=_______m;1nm=_______m3.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1)会认:使用刻度尺前应该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2)会放:放正,刻度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如果尺子较厚,要将有刻度的一侧紧贴被测长度,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如果零刻线磨损,可用一整刻度对准被测物体一端.(3)会看:视线应与刻度尺面_________.(4)会读:认准分度值,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__________.(5)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4.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1h=______min,1min=________s,1h=_________s.实验室中测量时间的工具是_________5.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的差别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可以_______,但误差不能________只能尽量________.【典型例题】例1.单位换算: 5.4km=_______m; 1.5h=_______min=________s解题过程:例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__.例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时,记录如下六组数据:11.25cm、11.27cm、12.24cm、11.26cm、11.290cm、11.29cm,则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解题过程:【针对练习】1.单位换算:1.5mm=________μm;(3)15min=______h;(4)2h=_______s 2.一名粗心的同学记录中忘了写单位,请你替他补上:(1)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_____;(2)一本字典的厚度是3.5____;(3)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是1.9____ (4)一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是0.8______.(5)人跑1000m的时间是4______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B两个小木条的长度,其中对木条______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_______cm.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测量结果的准确值为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3题图 4题图5.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___. 【达标测试】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巴尔扎克1.一张课桌的高约为80_____,淄博至武汉的铁路长1348_____.烧开一壶水大约用15______.一个中学生的身高是1.6______.2.单位换算:4.8m=_______μm; 50nm=________m; 2.5h=_______min=______s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__.4.下列关于单位的换算,其中正确的是( )A 7.2m=7.2×100=720cmB 7.2m=7.2cm×100=720cmC 7.2m=7.2×100cm=720cmD 7.2m=7.2m×100cm=720cm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B 误差和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C 测量工具越精密、方法越合理、误差越小D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6.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下列要求不必要的是( )A 刻度线必须紧贴被测物体B 必须从刻度尺的最左端量起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 记录时必须注明单位7.四名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结果分别是6.58cm、6.60cm、6.59cm、6.61cm,在更接近真实值的是( )A 6.595cmB 6.59cmC 6.6cmD 6.60cm【课堂小结】本节课你都掌握了哪些内容?第一章物体的运动----运动的描述复习学案(第2课时)【复习目标】1.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会选择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3.理解速度的概念和物理意义.4.会用v=s/t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难点】1.参照物的选择.2.速度公式v=s/t的应用.【知识梳理】1.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2.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______3.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也不一样,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4.速度是表示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它等于运动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理学中,我们用字母_____表示路程,它的国际单位是____,用____表示时间,它的国际单位是_____,用______表示速度,它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另外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________作为速度的单位,符号是_______或________.计算速度的公式是________.在用速度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单位要同一.【典型例题】例1.小红坐在行驶的汽车上,请判断小红在下列情况下是运动还是静止.A.相对于地面,小红______.B,相对于司机,小红______.C相对于跟汽车同向行驶快慢相同的另一辆汽车,小红_______.D相对于路上的行人,小红_______.例2.上海和南京间的高速路长约300km,如果汽车跑完这段公路需要3h,则汽车的速度约为多少?【针对练习】1.以下关于静止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 同步卫星看上去是“静止”的B 宇宙飞船中的宇航员感觉飞船是“静止”的C 空中加油机的飞行员看到被加油的战斗机是“静止”的D 法国飞行员在空战中,伸手抓住“静止”的子弹2.下列两物体保持静止的是( )A 太阳和地球B 地球和同步卫星C 人走路时左脚和右脚D 行进中的列车和铁轨3.单位换算:5m/s=______km/h; 72km/h=_______m/s4.无线电波速度为3×108m/s,向月球发射无线电波到达月球并返回地球共需要2.56s,求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达标测试】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1.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岸上有树,相对于树来说,人是______的,小船是______的;相对于船来说,人是______的,树是______的.2.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两个物体,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是_________的,以其中任何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另一个是_______的.3.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一列火车中,放在车厢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 火车B 坐在椅子上的乘客C 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 关着的车门4.若某人跳伞时看到身旁的直升机正在下降,则直升机相对于地面是( )A 下降B 上升C 静止D 都有可能5.汽车的速度是25m/s,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填上单位:一般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______;一辆汽车的速度约为80______.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4s内通过20m,则物体的速度是_______.8.做匀速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1:2,运动时间之比为3:5,则它们的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___.9.小明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m,他骑车的速度是15km/h,则他骑车上学,路上需用多少小时?合多少分钟?10.火车速度为25m/s,飞机速度为850km/h,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为1530km,则乘飞机比乘火车少用多少时间?第一章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路程的计算复习学案(第3课时)【复习目标】1. 会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3.知道平均速度.4.会计算平均速度.【重点难点】1.匀速直线运动以及计算.2.平均速度的计算.【知识梳理】1.生活中我们用两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是在__________相同时,比较路程,哪个物体的路程越长,运动就越快;二是在__________相同时,比较时间,哪个物体运动时间越短,则物体运动就越快.第二种方法人们用起来不习惯,故物理上用第一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所以提出了速度这个物理量.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和任何一段时间内的速度都________.即速度是一个________,它不随时间和路程的变化而变化.计算速度的公式为__________.3.变速运动中,我们用平均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____,计算公式为________ 【典型例题】例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中v=s/t的理解,正确的是( )A v与s成正比B v与t成反比C 当t一定时,v与s成正比D v不随s和t的变化而变化例2.某人从甲地到乙地,他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后,改用3m/s的速度走完了后一半路程,求他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针对练习】1.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8s内通过20m,则前5s的速度是________.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路程越大,速度越大B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速度跟路程成正比,跟时间成反比D 速度不变,通过的路程跟时间成正比3.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 V甲>V乙B V甲<V乙C V甲=V乙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3题图 A B C D5.某人从甲地到乙地,前一半时间他以1.5m/s的速度行走,后一半时间他改用2.5m/s 的速度走完,求他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达标测试】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为10m,那么它的速度为_______,在第2s内的速度为_________,第2s内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2.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之比为3:1,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A 2:9B 9:2C 2:1D 1:2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的时间( )A 一定都不相等B 不一定都相等C 一定都相等D 三种情况都不正确4.一辆汽车往返甲乙两地,从甲到乙为上坡,速度为2m/s,从乙到甲为下坡,速度为3m/s,汽车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为( )5.小明同学骑车上学,从家经书店到学校共5400m,家离书店1800m,他从家出发骑到书店用了5min,在此等同学1min,然后又经12min达到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6.一列火车长100m,以5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200m的桥,需要的时间为______7.如图所示是襄樊往返于丹江的列车时刻表,则列车从朱坡到老河口运行的平均速度7531 襄樊8:43丹江11:588:43 9:13 9:53 10:05 10:22 11:12 11:36 11:58车次自襄樊起公里0 19 30 39 45 76 95 103始发终到襄樊马棚黑龙堰朱坡陈家湖老河口苏家河丹江7532 丹江13:00襄樊16:3416:34 16:03 15:37 15:25 14:39 13:48 13:22 13:00出150m的危险区,至少要用多大速度?第一章物体的运动能力提高训练1.某同学按精确测量要求测得某课本的宽度为18.52cm,由此可以推知他所用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此测量结果的准确值为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2.一位同学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一条限速为60km/h的公路上,他测出汽车每隔2秒钟就驶过一根路边相距45米的电线杆,则汽车的速度是_______m/s,这辆车_______(填“已经”或“没有”)超过限速.3.通过看电视,我们看到“神州六号”飞船中的一个场景:宇航员费俊龙手中拿着一本书,当他松手后,书“悬”在空中.这本书相对于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是运动的4.天文学中常用的一个很大的长度单位叫光年,1光年等于光在1年内所传播的距离.许多科学家对太阳系以外距我们10.8光年的一颗恒星波江座ε星极感兴趣,设想几十年或一百年后,地球上一艘速度达到光速0.9倍的超级宇宙飞船飞向该星,那么它经过______年可到达该星.5.在新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已悄悄地接近了终点,于是它撒腿就跑,最后和乌龟同时到达了终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整个过程中兔子的平均速度等于乌龟的平均速度B 在整个时间内兔子的平均速度等于乌龟的平均速度C 在兔子睡觉前,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D 在整个过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始终小于兔子的平均速度6.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 )A 岸边和行船B 行船和岸边C 都是行船D 都是岸边7.在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听到发令枪的枪声才计时,他记录的成绩为13.69秒,则运动员的真实成绩应为(当时气温为15℃)( )A 14.30秒B 13.35秒C 13.98秒D 13.40秒8.甲乙两人沿平直的蓄水大坝并肩行走,上坝后第1min内走了40m,第2min内走了30m,连续走完了190m大坝共用了4mi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他们在第2min内,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他们走完了120m路程的平均速度是0.5m/sC 他们在第1min和最后1min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D 在行走中,甲相对于乙的速度是09.在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匀速向南,乙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建筑物匀速向南,丙车上的人看到甲车匀速向北.这三辆车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的是( ) A 只有甲车 B 只有乙车 C 只有丙车 D 甲车、丙车10.李白和王维进行百米赛跑,每次李白都比王维提前10m到达终点,若让李白远离起点10m,王维仍在起点处同时起跑,两人仍按原速运动,则( )A 李白先到达终点B 王维先到达终点C 同时到达终点D 不能确定11.学生参加100m测试,下列关于其运动快慢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观众是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的快慢B 终点裁判员是用“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的快慢C 物理学中采用观众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的快慢D 物理学中采用终点裁判员的方法比较学生运动的快慢12.驾驶员看到过马路的人,从决定停车直到右脚刚刚踩在刹车板上,在这段反应时间内,汽车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从踩刹车板到车停下的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普通人正常的反应时间为0.5s—1.5s,酒后驾驶的反应时间则增加2—3倍,为确保安全,从2004年5月1日起,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对酒后驾车给予严厉处罚.小张正常反应时间是1s,他以72km/h的速度开车反应距离为多少米?假设小张酒后驾驶的反应时间是正常时的2倍,那么他以相同的速度驾驶时反应距离又是多少米?13.射击运动员打活动靶,子弹的速度是800m/s,活动靶移动速度是20m/s,若活动靶移动方向和射击方向垂直,运动员在距中弹点100处,运动员在活动靶距中弹点多远时开枪,才能正好击中活动靶?14.一辆向峭壁方向行驶的汽车,在距离前面峭壁440m处鸣笛,经2.5s听到回声,求汽车行驶的速度.(空气为15℃)15.建设中常用到爆破技术,在一次山石的爆破中,用了一条80cm长的导火索来引爆装在钻孔里的炸药,导火索燃烧速度是0.8cm/s,假若爆破者将导火索点燃后,迅速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破前跑到离爆破点600m远的安全地区?。

《功和功率》复习教学设计

《功和功率》复习教学设计

第十五章《功、功率、机械效率》复习学案一、课前预习学案一、复习目标 预习目标:1.知道机械功和功率的含义,理解功、功率的计算公式。

2. 记熟机械效率的公式并能计算3. 能绘出本章的知识树(结构)【重点难点】: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理解功率概念和计算公式。

二、导学过程阶段总结,能帮助你看清自己的弱项,有的放失;回顾是为了更快的前进,活学加上巧练,才会效果更佳。

请同学们自主复习课本完成知识结构网络图。

功机 械效 率功率功和功率知识梳理:1.功:⑴ 做功必要因素: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单位:____________。

2.功率:⑴ 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功率, 它是表示_______的物理量。

⑵ 公式:_____________;(3)单位:__________ ;1千瓦=___________瓦。

3.功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机械效率:⑴ 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_____;⑵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⑶ 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⑸ η﹤1的原因: 。

三、预习测试:(一)功1、下图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2、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 拉着重为100N 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左匀速移动了5m ,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则( ) A 、重力做的功是500J B 、拉力大小为100N C 、拉力大小为120N D 、拉力做的功为100J (二)机械效率1、用桶从井里打水,提水做的功是 ,提桶做的功是 ;木桶掉进井里打捞时桶里带上些水,把桶提上来做的功是,把桶中的水提上来做的功是。

《功和功率》教学案

《功和功率》教学案

《功和功率》教学案授课人:黄文平授课时间:年月20日教学重点功的求法,功的正负的判断,机车启动问题教学难点机车启动问题、变力做功的求法课时安排: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掌握功的公式:α,会计算恒力的功,掌握计算总功的方法()知道功是标量,认识正功、负功的含义。

()掌握机车启动的两种方式并能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功的概念及其公式导出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并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利用几段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知道功和功率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用小组讨论式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教师引导分析总结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功的概念和求解功的数值的过程中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学案. .单摆、弹簧振子.教学过程影片导入:展示小汽车启动、大卡车启动的精彩片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知识复习一、功.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公式:= .适用于恒力做功.其中α为、方向间夹角,为物体对地的位移..功的正负判断二、功率.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功率的物理意义:描述力对物体..公式()=,为时间内的平均功率.()=,α为与的夹角.①若为平均速度,则为.②若为瞬时速度,则为..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额定功率:长时间正常工作而不损坏机械的最大输出功率.()实际功率:机械实际工作时的输出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特别提醒()功和功率都是标量,其中功的正负仅说明能量的转化方向.()发动机的功率是指发动机的牵引力的功率,而不是机车所受合力的功率.学生自学发现问题要点一、判断正负功的方法.根据力和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恒力做功的判断..根据力和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判断:此法常用于判断质点做曲线运动时变力的功,夹角为锐角时做正功,夹角为钝角时做负功,夹角为直角时不做功..依据能量变化来判断: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若有能量转化,则必有力对物体做功.比如系统的机械能增加,说明力对系统做正功,如果系统的机械能减少,则说明力对系统做负功,此法常用于相关联的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做功的判断.[关键一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虽然等大反向,但由于其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产生的位移效果无必然联系,故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功不一定一正一负、大小相等.例:如图--所示,物体沿弧形轨道滑下后进入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以图示方向匀速运转,则传送带对物体做功情况可能是 ( ).始终不做功.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先做正功后不做功.先做负功后不做功[思路点拨]首先根据物体和传送带的速度关系确定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摩擦力和速度方向间的关系判断做功情况.图--学之用.人造地球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由图--中的点运动到点的过程中( ) .万有引力对卫星做正功 .万有引力对卫星做负功.万有引力对卫星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万有引力对卫星一直不做功 生生交流 合作学习要点二、几种求功的方法 .恒力及合力做功的计算()恒力的功:直接用=α计算. ()合外力的功①先求合外力合,再应用公式合=合α求功,其中α为合力合与位移的夹角.一般适用于整个过程中合力恒定不变的情况. ②分别求出每个力的功、、…,再应用合=+++…求合外力的功.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在整个过程中,某些力分阶段作用的情况. ③利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求解. .变力做功的计算()用动能定理=Δ或功能关系=Δ,即用能量的增量等效代换变力所做的功.(也可计算恒力功)()当变力的功率一定时,可用=求功,如机车恒功率启动时. ()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①当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时,这类力的功等于力和路程(不是位移)的乘积.如滑动摩擦力做功、空气阻力做功等.②当力的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做线性变化时,可先求出力对位移的平均值=,再由=α计算,如弹簧弹力做功. ()作出变力随位移变化的图象,图象与位移轴所围的“面积”即为变力做的功.图--中图表示恒力做的功,图表示变力做的功,图中横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功,横轴下方的面积表示负功,其总功等于正、负功的代数和.[关键一点]应用功的公式求恒力的功时,由于力和位移都是矢量,力和位移均可按正交分解的方法进行分解,既可以把力分解为在位移方向的分力,也可以把位移分解为在力的方向上的分位移进行计算图--图--例:如图--所示,一质量 的物体从半径为= 的圆弧轨道的端,在拉力作用下沿圆弧缓慢运动到端(圆弧在竖直平面内).拉力大小不变始终为 ,方向始终与物体在该点的切线成°角.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边为竖直方向.求这一过程中:(取 ) ()拉力做的功. ()重力做的功.()圆弧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 ()圆弧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做的功.[思路点拨] 根据各个力的特点(是恒力还是变力),选择相应的计算功的方法,如功的定义式=α或动能定理.[学 之 用] .如图--所示,绳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通过一动滑轮将质量= 的物体由静止开始以 的加速度提升 .求绳的另一端拉力在这 内所做的功.(取 ,滑轮和绳的质量及摩擦均不计) 师生交流 探究点拨图-- 图--[关键一点]()解决机车启动问题,首先要弄清是哪种启动方式.然后采用分段处理法.在匀加速阶段常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分析,在非匀加速阶段,一般用动能定理求解.()在机车的功率=中,是指机车的牵引力,而不是车所受的合力.例:(·福州模拟)一汽车的额定功率=×,质量=×103,在平直路面上行驶时阻力是车重的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取 )求:()汽车保持加速度不变的时间;()汽车实际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此后汽车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思路点拨]汽车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牵引力和阻力恒定,随着速度增加,它的实际功率逐渐增大,直到等于额定功率为止;此后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不变,速度增大,牵引力减小,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牵引力等于阻力为止.听课记录:学之用.质量为的汽车以恒定功率沿倾角为θ的倾斜路面向上行驶,最终以速度匀速运动.若保持汽车的功率不变,使汽车沿这个倾斜路面向下运动,最终匀速行驶.由此可知(汽车所受阻力大小不变) ( ).汽车的最终速度可能等于.汽车的最终速度可能小于.汽车所受的阻力一定大于θ.汽车所受的阻力可能小于θ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三维设计》自测式体验四、练习反馈课时跟踪检测(三维设计~)五、纠错释疑在解决恒功率启动时,易错用匀变速直线规律求解。

初中物理《功》教案

初中物理《功》教案

初中物理《功》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功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实例图片或实物。

3. 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力的作用效果,即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 提问: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什么关系?二、探究功的概念(15分钟)1. 介绍功的定义:力对物体做功,就是力使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并且力的方向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同。

2. 讲解功的计算公式:功 = 力 × 距离× cosθ,其中θ是力和物体移动方向的夹角。

3. 引导学生理解功的单位:焦耳(J)。

三、实例分析(15分钟)1. 出示实例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分析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

2. 让学生用功的计算公式计算实例中的功。

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出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力和距离,以及如何计算功。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即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提问: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力的作用效果,引入功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公式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功的计算公式的含义,以及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初中物理导学案之预习11.1功

初中物理导学案之预习11.1功

八年下册物理学案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预习11.1功模块一:自学过程:阅读知识链接+阅读教材P-62、63页+观看做功操视频自学目标:能根据做功的必要因素判断是否做功。

知识链接:功(英语:work),也叫机械功。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的国际单位为焦耳。

1J=1N·m “work”一词最初是由法国数学家贾斯帕-古斯塔夫·科里奥利创造。

功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工作”或“做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包含有一定的“功效”的意义.物理学中的功指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物理学中就说没有做功.不做功的情况有三种:不劳无功、有劳无功和垂直无功。

不劳无功:只移动了距离,但在这移动的方向上没产生力;有劳无功:只有力,却在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一定的距离;垂直无功: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

自学检测:1、力学中所说的做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一不做功。

2、第一图:小车在推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

第二图:物体在绳子的拉力作用下升高。

第三图:提着滑板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第四图:搬而未起。

请给小车、沙包、滑板、石头画出受力情况。

它们运动方向是什么?人对它们做功了吗?3、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A、用力将铅球掷出B、将书包背上楼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D、抱着西瓜行走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足球在草坪上沿水平方向向前滚动,重力对足球做功B、石块从高处下落,重力对石块做功C、举重运动员把杠铃在空中停留3s,人对杠铃做功D、推出去的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功模块二:自学过程:阅读知识链接+阅读教材P63、64页自学目标:能利用功的计算公式W=Fs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

初中人教版物理功教案

初中人教版物理功教案

教案:初中人教版物理——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功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功的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力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2. 功的计算公式:W = F × s × cosθ,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s表示移动的距离,θ表示力和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3. 功的分类:(1)正功:力和物体移动方向相同,功为正值。

(2)负功:力和物体移动方向相反,功为负值。

(3)零功:力和物体移动方向垂直,功为零。

4. 功的应用:生活中的例子,如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做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2. 难点:功的分类和计算公式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2. 举例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提水、推车等,引导学生思考力和移动之间的关系。

2. 讲解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

3. 讲解功的分类,让学生掌握功的正负和零的概念。

4. 通过举例,让学生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提问、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应用。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同时,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功的教案6

初中物理功的教案6

教案6:初中物理功的讲解与实践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计算功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功的应用和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1. 功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功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物理实验器材:如杠杆、滑轮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功的定义:功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功吗?它有什么意义?二、讲解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5分钟)1. 讲解功的概念: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是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2. 讲解功的计算方法:功 = 力× 距离× cosθ,其中θ是力和物体移动方向之间的夹角。

3. 举例说明:如一个人用力推一辆车,车的移动方向和力的方向一致,则cosθ=1,功 = 力× 距离。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利用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计算实验中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四、应用与拓展(1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功的知识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机械设备、人体运动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功的理解。

2. 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需要加强的地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功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能否运用功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对功的实际意义的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教师解读
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后小组讨论统一答案在班级内展示,教师点出四幅图的做功情况,然后学生再根据四幅图的特点组内讨论总结功的概念,以及两个必要因素。
注意听从老师的指令,
体会三次做功的大小变化
先独立完成问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答案,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
拓展克服重力做功
独立完成题目,教师核对答案,思索错误原因,不明白的在组内交流讨论,教师 点拨,并了解学生达标率
五、拓展提升:(10min)
1、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100N的小车前进5m,拉力和重力的做功了吗?如果做功了,做了多少功?如 果没做功,请说明理由。
2、质量为50kg的水桶被小明提到6米高的三楼,小明克服重力做了多少功?
六、课堂小结(3min)
组内交流本节课的收 获,并把本节的困惑展示在黑板上
二、目标展示(2min)
三、自主学习:(8min)
1、观察课本63页1.1-2甲乙两图受力及物体移动方向的共同特点:,11.1-3的甲乙两图力及物体移动方向的特点。
2、如果一个 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且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3、所以 力学中所说的功必须包含两个必要因素:
一个是:,
另一个是:。四、体验 交流:(5min)
A.750J B.150J C.没有做功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S,试比较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中,力对物体做功的多少:( )
A.W1<W2<W3
B.W1>W2>W3
C.W1< W3<W2
D.W1=W2=W3
5、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5m,物体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重力的0.05倍,求拉力F做的功。(g=10N/Kg)
七、达标测评:(10min)
判断正 误:
1只要力作用在物体上就对物体做了功。()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4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2、物体受到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匀速移动了5m,拉力对物体做功J.
3、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为()
1、让学生先在书包里面装五本书,分别把书包从地上匀速提起到桌子上和凳子上,问学生哪次比较累,为什么,然后再把书拿出来两本,再次把书包匀速提到桌子上,问学生提起三本书到桌面上和刚才提起五本书哪次比较累,和刚才提起五本书放到凳子上相比呢?做功的多少能单独用力的大小或单独用距离来表示吗?
2、功的计算公式:,单位:。根据功的计算公式计算:某同学将重100N的袋子匀速向上提起3m,他对袋子做的功是多少?
2、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重点)(难点)
导学过程
学法指导
一、激趣导入(2min)
在生活中同学们对"功"这个词怎样理解的?哪些人可以评功受奖?
请同学操作实验:用细绳拉着小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前进,提问: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哪些力对木块的移动做了贡献?哪些力没有对木块的移动做贡献?对木块的移动做贡献的力是不是 也有 功呢?物理学中有是如何定义功的呢?

课题:11.1功课型:新授课
班级:小组:姓名:
喜欢做事的人,能因完成一件事而喜悦,这种人是幸福的。然而改正缺点,补偿了错误,则是最高的幸福做功的含义。
2、能举例说出做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
3、会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4、会使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重点
难点
1、能说出力学中功的含义。(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