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涉外税收流失的治理对策] 税收流失

合集下载

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

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

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税收流失现象,这不仅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也影响到了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本文将分析税收流失的问题和对策。

一、税收流失的主要现象税收流失的主要现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偷漏税行为。

这种行为包括无照经营、偷逃税款、虚假报税、假冒发票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财政收入。

2.跨境资金流失。

这种现象发生在跨国公司从一个国家转移利润到另一个国家时,如果公司利用一些税收漏洞和优惠政策,就可以减少税收支付,从而导致税收流失。

3.地方保护主义。

为了吸引投资和刺激经济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减免了一些税费和给予了一些税收优惠,导致部分企业和个人利用这些政策减少税收支付。

二、税收流失对国家和经济的影响税收流失对国家和经济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财政收入。

税收流失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导致政府不能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如医疗、教育等,也会削弱国家的经济实力。

2. 影响公平。

税收流失导致的减少财政收入会导致国家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服务,这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导致财富的不均。

3.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税收流失会减少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对经济的投资,可能会导致经济的滞涨和不佳的长期发展。

三、税收流失的对策为了有效应对税收流失,需要采取如下对策:1.改进法律制度。

加强税收监管机制,设置对于偷漏税等行为的惩罚措施,规定一些税收优惠的限制和监管措施。

2.加强管理监管。

提高税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严格监管网络和全面的风险评估机制来加强企业、个人的税收守法意识,提高税收的合规度。

3.引导跨国公司回流。

通过国际协定,鼓励跨国公司遵守税法要求,同时鼓励国际公司将资金和投资回流到本地。

4.推进财改和政府减税。

通过财政改革,使政府更加公平地提供服务和投资,并鼓励扩大财政支出,从而缓解税收流失对公共服务的影响。

论税收流失及其治理

论税收流失及其治理


当前税 收 流 失 的特 点
1 违法手段 隐蔽性增强。违法手段隐蔽性增强是当前税收违法案件 的主要特点 , . 偷税者经过与税务 部 门多年偷税与反偷税的较量 , 总结 了不少偷税经验 , 甚至摸透稽查 的很多漏洞 , 作案手段更加隐蔽 。如 :
偷税环节前移 , 设置两套账 ; 销售货物以现金结算, 不记收入 ; 多头银行开户 , 资金体外循环不记收入 ; 核算
疚 的 负担 和压 力 。
4 稽查人员业务不精 , . 使偷税者有 可乘之机。由于多数税务稽查人员财务税 收业 务技能不 过硬 , 对 有的偷税者在账上搞鬼 、 作弊偷税问题 , 发现不 了; 对无账或假账经营、 现金交易的偷税者 , 更是无可奈何 。 因此 , 税务稽查对有作弊经验的会计 师来说没有起到震慑作用 , 也没有对偷税者构成威胁。 5 执法弱化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偷税机会 。在查处税务案件 中, . 税务执法受到方方面面的干扰 : 1来 ()
营 及 股份 制 性 质 的企 业增 多 , 逃税 现象 更加 严 重 , 偷 手段 较 以前 也不 断变 化 翻新 。二是 大 中型 国有 企业 偷
税违法案件逐渐增多 , 原来 主要是个体私营企业采取 的账外经营等偷税手段 , 已为不少大中型企业所利 现 用 。三是 由于征管及稽查力量不足、 监督管理不够、 地方保护等原 因 , 涉外企业偷逃税现象较 内资企业更 为突出。四是虚开代开专用发票呈上升趋势 。一方面 , 小规模纳税人向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 , 必然想方设 法取得专用发票 ; 另一方面 , 部分一般纳税人对不需要开具发票的业务 , 采取 收入不入账等手段 隐瞒 实际 销售收入 , 同时给需要开具发票的业户虚开 、 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双方互相勾结 , 虚开代开专用发票案

当前涉外企业税收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涉外企业税收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涉外企业税收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摘要】当前涉外企业在税收上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税收规避手段多样化和税收政策不确定性。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加强税收监管力度和完善税收政策法规。

加强涉外企业税收合规意识,建立健全的涉外企业税收管理体系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对策建议,可以有效解决涉外企业在税收方面遇到的问题,促进税收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加强税收监管力度有助于防范涉外企业的税收违法行为,完善税收政策法规可以提高税收政策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为涉外企业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税收环境。

建立健全的涉外企业税收管理体系可以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税收行为,提高税收合规水平,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针对当前涉外企业税收问题,加强税收监管和完善税收政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涉外企业、税收问题、差异性、规避手段、政策不确定性、监管力度、完善法规、合规意识、管理体系。

1. 引言1.1 涉外企业税收问题的重要性涉外企业税收问题的重要性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考量。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对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涉外企业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税收合规与缴纳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的健康运转。

涉外企业税收问题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其对国家税收政策的影响上。

由于涉外企业跨国界经营,其税收问题涉及多个国家间的税收政策和法规,因此对于各国间的税收协调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对涉外企业税收问题的合理处理,可以促进各国间税收政策的协调与合作,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国际税收秩序。

涉外企业税收问题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其对企业自身的影响上。

税收合规与缴纳情况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盈利水平,影响着企业的长期发展和竞争力。

只有加强涉外企业对税收问题的重视,才能够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健经营。

加强涉外企业税收管理和合规意识,对企业、国家和国际税收秩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国内外企业税收差异性国内外企业税收差异性是当前涉外企业在税收上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电子商务(e-commerce)是指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和流通的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网络支付方式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税收流失问题。

本文将从税收流失的原因、影响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税收流失的原因税收流失是指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税收漏洞,使得国家税收无法得到有效征收的现象。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电子商务交易的复杂性。

电子商务交易通常涉及多个国家、地区的商品和服务,税收征收难度较大,容易出现税收漏洞。

2.税收政策的滞后性。

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税收政策相对滞后,难以及时跟进,导致税收征收效果不佳。

3.信息不对称。

电子商务交易中,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出现虚假交易和逃税现象。

4.税收征收机制的不完善。

电子商务交易中,税收征收机制相对不完善,容易出现漏洞,使得税收无法得到有效征收。

二、税收流失的影响税收流失对国家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都会带来不良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税收流失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影响政府的财政支出和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

2.企业竞争不公平。

逃税的企业可以以更低的价格销售商品和服务,导致其他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影响。

3.不利于国际经济合作。

税收流失会导致国际贸易不公平,影响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

三、对策分析为了解决税收流失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包括:1.完善税收征收机制。

加强税收征收机制的建设,完善电子商务交易的税收征收方式和流程,提高税收征收效率和准确性。

2.加强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跟进。

及时跟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制定符合实际的税收政策,以防止税收漏洞的出现。

3.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管。

加强对电子商务交易信息的监管和公开,提高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信息对称性,防止虚假交易和逃税现象的出现。

我国受控外国公司反避税制度的困境及完善建议

我国受控外国公司反避税制度的困境及完善建议

我国受控外国公司反避税制度的困境及完善建议【摘要】我国受控外国公司反避税制度的重要性在于维护税收公平和打击跨境税收逃逸,然而我国现行制度存在一些困境,如监管不到位和规范不明确等。

这些困境的根源包括制度设计不完善和执行不力等因素,导致了问题的出现。

具体表现为税收规避、信息不透明和风险难以控制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并优化相关法律法规。

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跨部门合作,确保税收政策的有效执行。

加强监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有效监管可以有效遏制各种违规行为,保障税收的公平与稳定。

【关键词】受控外国公司、反避税制度、困境、问题、完善建议、发展方向、监管加强。

1. 引言1.1 受控外国公司反避税制度的重要性受控外国公司反避税制度是我国税收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立的初衷是为了规范境外公司在中国境内的投资行为,防止其通过跨境利润转移等手段逃避纳税责任。

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增加国家税收收入,保障财政稳定,还能有效打击跨国公司逃税行为,维护税收公平。

与此受控外国公司反避税制度的建立也为吸引更多外资进入我国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建立健全的受控外国公司反避税制度,可以有效防范跨国公司通过虚构价格、转让定价、债务转移等手段逃避纳税的行为,确保所有企业在中国市场享有平等的竞争条件。

完善反避税制度也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税收领域的议价能力,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税收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税收治理面临的挑战。

受控外国公司反避税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税收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国际税收合作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我国应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税收政策的有效执行,维护税收秩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1.2 我国现行受控外国公司反避税制度存在的困境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目前我国对受控外国公司的反避税监管存在一定的盲区和漏洞,监管不够全面和及时,导致一些公司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规避税收,损害国家税收利益。

堵住税款流失漏洞的案例分析

堵住税款流失漏洞的案例分析

堵住税款流失漏洞的案例分析税款流失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高度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税款的流失可能导致财政收入减少,限制了政府开展公共事业和社会福利的能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堵住税款流失的漏洞,各国都在努力加强相关的税收管理和监督,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杜绝各种逃税行为。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来分析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堵住税款流失漏洞。

案例一:中国的增值税改革中国的增值税改革是一项成功阻止税款流失的案例。

在改革之前,中国的增值税征收方式存在许多弊端和漏洞,导致大量政府税收无法收回。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于2012年开始实施增值税改革,主要包括降低税率、扩大纳税范围、优化税收结构等措施。

通过降低部分行业的增值税税率,中国政府鼓励了企业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加强了税基。

同时,中国在改革过程中还大幅度扩大了增值税纳税范围,严格执行发票管理制度,加大对逃税行为的打击力度。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有效地堵住了税款流失的漏洞,提高了税务部门的征收效率,增加了财政收入。

在这个案例中,中国通过深化税制改革,强化税收监督和征收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税制改革是堵住税款流失漏洞的关键之一,需要政府积极推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完善税收体系。

案例二:美国的跨国企业税收管理近年来,跨国企业的税务管理问题备受关注。

由于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利润转移、虚假报税等行为,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无法从这些企业中获得应有的税收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通过改革税收法律和加强国际税收合作,成功固化了税款流失漏洞。

首先,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税收法规,规定跨国企业必须根据实际经济活动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合理申报纳税。

并加大对虚假报税等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加强税务审计,追溯利润转移和避税行为,从根本上解决了国际税收流失的问题。

其次,美国积极参与国际税务合作,与其他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的双边和多边税收协议,分享税务信息,加强了跨国税收的监管,防止了跨国企业通过在各国之间转移利润来逃避纳税的行为。

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防止税款流失

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防止税款流失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防止税款流失税款流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于国家财政收入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加强管理,防止税款的流失,必须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首先,加强税收管理制度的建设是关键。

要加强税务机关的组织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税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行政管理制度,确保税款不会因为管理不善或者操作不当而流失。

此外,还需要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对纳税人的申报资料进行严密审核,确保纳税人真实、准确地申报税款。

其次,加强税收征管的监督和检查是关键。

税务机关要加强对纳税人的日常监督,建立健全稽查队伍,加大对纳税人的现场检查力度,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纳税人要依法予以处罚,并追缴已经被流失的税款。

同时,还要建立税务机关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共同打击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

再次,加强对税收风险的预警和防控是关键。

税务机关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防控机制,对于存在风险的纳税人进行重点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要加强与金融机构、企业、个人等各方的合作,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税收风险的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税款的流失。

最后,加强税收宣传和教育是关键。

税务机关要积极开展税收宣传活动,提高纳税人的税收意识和纳税责任感,增强纳税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同时,还要加大对纳税人的宣传教育力度,帮助纳税人理解税收政策,提高申报纳税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减少税款的流失。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综上所述,加强管理堵塞漏洞,防止税款流失需要联合各方的努力。

税务机关要加强组织建设和人员培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和检查,加强风险防控,加强宣传和教育等多个方面都要做到配套推进,全面加强税收管理,确保税款不会流失。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涉外税收流失治理建议

涉外税收流失治理建议

涉外税收流失治理建议涉外税收流失是指在境内的企业或个人与境外的企业或个人之间发生的涉及税收的收支往来,但资金流转未进行合法的税收申报和缴纳,从而导致国家在税收方面的损失。

涉外税收流失问题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税收流失现象越来越突出,为了促进税收收入的增加,有效遏制涉外税收流失,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税收重点监管,提高税收追缴的效率和力度。

一、完善外汇借款、支付结算和合同备案等制度针对境内企业与境外企业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完善外汇借款、支付结算的规定,明确企业境外借款是属于境外负债的,而非公司境内账期项目的范畴。

此外,还需完善合同备案管理制度,对企业之间合法交易行为进行备案,防止企业和个人将资金转移到境外从而逃避税收。

二、精准划定风险行业,落实税收风险管理制度对于涉及税收流失的重点行业和涉外交易活动,应该根据风险评估定位划定,并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措施。

对于已经发生涉外税收流失案件的企业和个人,应该进行定向监管,实行全过程税收风险控制和管理,确保税收的全面征收。

三、加强税收信息网络的建设,提高税收信息化水平在现代化信息网络建设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完整、高效的涉外税收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对企业和个人的资产和收支进行实时监控,确保涉外金融活动透明度。

四、完善涉外税收管理人员的监管机制加强税务机构与外汇管理机构的信息共享,提高税务监管的精准性与可操作性。

同时,对税收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法律法规培训和监管,确保税收工作的规范运行和高效管理。

五、加强国际税收合作,建立跨国征收机制加强国际税收合作,与其他国家开展税收征管协议的签订和交流,建立跨国征收机制。

通过共同扩大合法征税基础,防止资产流失和跨国逃税行为的发生,在全球范围内降低涉外税收流失的风险和程度。

综合来看,涉外税收流失是目前全球面临的重要税收问题之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国家税收征收能力,遏制和减少税收流失情况的发生。

浅谈我国外商投资税收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外商投资税收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外商投资税收政策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关键词]外商直接;敏感性;[论文摘要]随着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尤其是加入WTO,我国现在对外资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所依赖的国内国际已发生重大变化,现行的税收政策暴露出很多问题,完善我国现行的外商投资税收政策已是当务之急。

我国应正确对待税收优惠的作用地位,并全面考虑影响优惠政策的因素,采用更为有效的税收优惠工具,有的放矢地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近半个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的潮流,而国际资本流动成为这一趋势的集中体现。

因此,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外国资本,强化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运用税收工具,实行各种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

顺应这一趋势,我国对外商来华投资给予了诸多的税收优惠。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现在对外资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所依赖的国内国际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这种粗放型和超国民待遇的税收优惠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尤其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以及对外商准入限制的放宽,外商进一步加大对我国的投资力度,这种负面影响更加严重。

一我国涉外税收优惠制度存在的问题(一)采用全面优惠原则,优惠措施繁多纵观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走过的是一条“以优惠促开放”的道路。

我国的对外开放每走出一步,都相应制定了一整套的涉外税收优惠制度。

一方面是国家税务总局明文颁布的一系列涉外税收优惠制度;另一方面是各省、市自行出台的许多税收优惠措施。

凡是涉外企业,不分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具体特点,几乎都给予了税收优惠。

优惠方式包括扩大免税期限及免税基础、降低税率、弥补亏损优惠和各种再投资优惠等。

优惠税种包括所得税、流转税和行为税等。

税收优惠主要采取直接减免税的方式,而较少采用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及外资补贴等各种间接税收优惠手段。

这易使企业借外商投资之名,行偷税之实;同时,诱发短期行为,刺激大量低效资本的进入。

另外,这种直接优惠方式表面上看优惠幅度很大,实质上是政策性的资源浪费。

企业税款外流的现状和建议

企业税款外流的现状和建议

企业税款外流的现状和建议企业税款外流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指的是企业将其资金、利润或其他资产转移到国外,以逃避国内税款或利用国外的税收优惠政策。

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国家的税收损失,还会对国内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现状:1. 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企业税款外流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将资金、利润转移到国外,以降低税负。

2. 高利润行业更易外流:一些高利润的行业,如房地产、金融、信息技术等,更倾向于将资金、利润转移到国外。

这些行业的跨国公司也更容易通过各种方式避税。

3. 避税手段多样化:企业避税的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包括利用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利用避税港、利用双边税收协定、转移定价等。

这些手段都使得企业能够更加隐蔽地避税。

建议:1.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政府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企业避税行为。

通过加强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方式,提高对企业避税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完善税收制度:政府应该完善税收制度,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税收监管。

同时,应该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对避税行为进行惩罚。

3. 提高公众意识:政府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企业避税行为的认知和意识。

只有当公众认识到避税行为的危害,才能更好地推动政府采取措施打击避税行为。

4. 优化营商环境:政府应该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税收环境。

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提高税收服务质量等方式,降低企业避税的动机。

5. 加强自身管理: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防止出现避税行为。

同时,企业应该积极配合政府税收监管工作,遵守税收法律法规。

涉外企业偷逃税手段及遏制对策

涉外企业偷逃税手段及遏制对策

涉外企业偷逃税手段及遏制对策彭志华稽查网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涉外企业的发展在繁荣经济的同时,也给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上带来了新的课题。

目前仍有些涉外企业采取种种手段偷逃税,税收征管工作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

一、涉外企业偷逃税手段种种1、抬高实物投资价值。

在日常征管中,有部分外资企业由于税务机关对国际市情行情的不熟悉,夸大实物投资的价值,如一套机械设备往往其报价高于市场价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外资企业通过多提折旧造成账面亏损,从而虚亏实盈逃避所得税。

外资的利润转移不仅仅逃避了营业税、增值税和所得税,直接减少了国家的税收收入,而且也变相占取了中国合资者的合法资本利得,造成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

由于转移利润造成外商到中国投资亏损的假象,形成中国的外资企业虚假的账面损失和偏低的利润、投资回报率,影响了不明真相的外商来华投资的积极性,这与吸引外资的初衷正好相反。

2、在财务处理上做手脚。

一是无固定资产实物,虚提折旧。

某些企业签订了数额较大的合同,生产交货期较长(超过一年以上)。

采取的经营方式是:签订合同后,委托方按照合同金额预付30%的预付款,受托方计入预收账款。

这部分预收款,按照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所有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由于委托方预付款项后,所以要求受托方开具发票,可是,受托方开具了发票就必须记销售收入,实际上,这只是铺底资金,安装、制造工程不但没有开工,货物不可能发出,纳税义务根本不能成立。

同时,如果委托方将取得的发票计入固定资产,就造成没有“固定资产”实物,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而计提折旧的问题。

二是“分期销售”无法开具发票。

有的企业预收账款到位后,委托方将根据生产进度拨付款项,每拨款一次,受托方开具一次发票,这样造成一套设备企业需要开具若干张发票,当期记一次收入,缴纳一次税款,造成企业将没有实现的销售,提前计提销项税额缴纳了税款。

当前涉外企业税收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涉外企业税收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涉外企业税收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期,保税区地税分局以“责成企业自查、结合税务机关重点抽查”的方式组织实施了对区域涉外企业的税收专项检查。

共计补缴各类地方税款、滞纳金等382.25万元,其中补缴外籍个人所得税38.48万元、中方人员个人所得税34.23万元、营业税58.02万元、房产税80.92万元、印花税160.75万元、教育费附加0.91万元、加收滞纳金8.94万元。

从专项检查情况来看,暴露出当前涉外企业在税收上存在的不少问题以及税务机关在对涉外企业征管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一、当前涉外企业在税收上存在的问题通过本次专项检查,暴露出当前涉外企业在税收上存在的问题不少,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在设备进口过程中,对随同设备价款一并支付的或支付给境外企业的设备价款总额中包含的如安装、咨询、培训、指导服务等营业税应税劳务未按规定代扣代缴营业税。

这一问题不但发生在处于生产经营筹建期内的企业中,连开业多年的有些企业也存在这类问题,如某精工机械公司补缴营业税40.29万元、某海天机械公司补缴营业税8.28万元、某日丰公司补缴营业税2.01万元等。

这一问题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如果境内涉外企业与境外企业因设备购销等原因尚未结算清价款,或者境外企业是母公司、投资方等性质的单位,涉外企业还可以将向税务局补缴的税款从境外企业扣回来;而一旦上述各种条件消失,一方面涉外企业将承担应扣未扣的法律责任,支付额外的《征管法》所明确的罚金支出,同时税务机关将很难收缴这部分营业税款,税款最终可能流失。

作文/zuowen/2、大企业忽视小税种。

本次专项检查总计补缴印花税160.75万元,超过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而占补缴税种的首位,并占到补缴总额的42%,未按规定申报缴纳印花税或自行贴花的现象相当突出。

3、大部分涉外企业对外籍个人所得税的政策不了解,有些稍微知道点政策的企业则普遍反映境外公司从境外支付给外籍人员的收入有无、具体多少等情况,他们不清楚也无法扣缴,造成这块税收的大量流失。

税收流失现象浅析

税收流失现象浅析

税收流失现象浅析【摘要】本文主要对税收流失现象进行了浅析。

在正文部分中,首先定义了税收流失,并分析了其对经济的影响。

详细剖析了导致税收流失的原因,以及应对和防范该现象的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税收流失在实际中的具体表现。

在结论部分中,总结了税收流失现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强调了加强税收管理的重要性,并对未来税收流失趋势进行了预测。

通过对税收流失现象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解决这一影响经济发展的问题,有助于提高税收征收效率,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关键词】税收流失现象、定义、影响、原因分析、应对措施、防范措施、案例分析、经济发展、税收管理、未来趋势预测1. 引言1.1 税收流失现象浅析税收流失现象是指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出现的漏税、偷税、逃税等行为,导致国家税收收入减少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很多国家都存在,对于国家财政稳定和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税收流失现象的严重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税收流失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比如税收征管不严、税收法规漏洞、税收管理不善等。

这些原因导致了一些纳税人往往能够通过各种手段规避或逃避税收,从而造成税收流失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需要加强税收管理,修补税收法规漏洞,提高纳税意识等。

在应对税收流失问题上,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强化税收管理,提高纳税人的诚信意识。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有效减少税收流失现象,保障国家财政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顺利进行。

税收流失现象的存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加强税收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税收流失的定义与影响纳税人通过各种手段规避或逃避纳税义务,使政府无法收到应该收到的税款,这种现象被称为税收流失。

税收流失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税收流失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降低了政府的财政实力,制约了政府的公共支出能力,影响了公共服务的提供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进行。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导致的税收流失及对策

跨国公司转移定价导致的税收流失及对策
… ● … ● … 一 ~ ~ ~ … … … ● …
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得到更加广泛 的应用。 () I核算坏帐损失的备抵法。 备抵法 是采用一 定的方法 按期估计坏帐损失, 计入当期费用, 同时建立坏帐准备 , 待 坏帐实际发生时, 冲销 已提 的坏帐准备和相应的应收帐款 。 采用此种方法 , 坏帐损失计入同一期间的损益, 体现了配 比 原则的要求, 避免了企业明盈实亏 ; 在报表上列示的应收款 项净额, 使报表使用者 了解企业应收款项的可变现金额。 () 2 存货的计价: ①存货发出的计价。在物价持续上涨 期 间, 可采用后进先出法进行核算, 从而使计入成本的存货 更接近市价; ②期末存货的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孰 低法。该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 较低者计价的方法。 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 存货按成本 计价, 当可变现净值低 于成本时, 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 () 3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一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当短 期投资的市价低于成本时, 按照短期投资的市价计价 , 当其 市价高于成本 时, 则按其成本计价。在资产负债表中, 短期 投 资以成本与市价较低者列示 ; 在利润表中, 其市价低于成 本的跌价部分 的未发生损失列入当期损益。 () 4 长期投资的期末计价 。《 企业会计制度》 要求, 企业 应对长期投资的帐面价值定期地或者至少于每年年终时进 行检查 。若 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 等原因, 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帐面价值 , 应当计提 减值准备。 () 5 固定资产的核算: ①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 。若 固定 资产实质上 已经发生了减值, 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 期末按帐 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价; 固定资产 的折 旧方法。 ② 采 用加速折旧方法,使固定资产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加速得到

我国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

我国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

我国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税收流失问题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需要引起重视。

本文从税收流失现状分析、税收流失原因探讨以及应对税收流失的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在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和建立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

通过加强税收征管来解决税收流失问题是关键。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税收流失问题,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关键词】关键词:税收流失、税收征管、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对策、解决问题、现状分析、原因探讨、加强力度、关键。

1. 引言1.1 我国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我国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然而税收流失问题已成为我国财政管理的一大难题。

税收流失指的是应该纳税而未纳税或者未能全额纳税的情况,主要包括逃税、漏税、偷税、抗税等现象。

税收流失问题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了有效解决我国税收流失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税收流失的现状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加强税收征管力度是解决税收流失问题的关键,这需要建立完善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税收征管的精准度和效率。

对于存在逃税行为的个人和企业,应加大稽查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逃税行为。

解决税收流失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和监督纳税人遵守税法,同时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税收管理机制,才能有效提升国家财政收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税收流失现状分析税收流失是指国家税收未能按照法定标准和程序全额征收的情况,主要表现为逃税、偷税、漏税等现象。

我国税收流失问题严重,给国家财政收入造成严重损失。

我国存在大量的地方政府违法违规减免税收的现象。

地方政府为了吸引投资、增加地方税收收入,常常通过违法违规的方式减免企业税收,造成税收流失。

个人逃税现象也比较普遍。

一些高收入人群通过各种手段逃避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导致国家个人所得税收入流失。

跨境电商等新型经济形式的快速发展也给税收征收带来挑战。

浅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

浅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

浅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税收流失问题也日益突显。

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传统商业模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同时也给税收征管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税收流失问题不容忽视,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强税收征管,确保税收的正常征收。

本文将深入浅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流失问题及对策。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税收流失问题1.1 税收监管难度加大传统商业模式下,税收征管主要通过实物交易记录和纳税人的信息进行。

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很多交易都是线上完成的,征管部门很难获得足够的实物交易记录和纳税人信息,导致税收监管难度加大。

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税收流失。

1.2 跨境交易难以监管随着电子商务的国际化发展,跨境交易也日益频繁。

不同国家之间的税收制度存在差异,征管部门难以有效监管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导致税收流失成为一个难以忽视的问题。

1.3 税收规避和逃避现象普遍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一些电商平台和个体经营者存在着税收规避和逃避的现象。

他们往往通过各种手段,如虚报利润、偷漏税等方式规避或逃避纳税义务,导致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税收流失的对策2.1 完善电子商务税收政策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国家应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建立健全的税收征管体系。

从立法上对电子商务的纳税主体、征收方式、税务登记、报税申报等进行规范,建立与电子商务发展相适应的税收政策框架。

2.2 加强税收信息共享税收征管部门应加强与电子商务企业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建立跨部门的税收信息共享机制。

通过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可以有效监管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减少税收流失。

2.3 强化征管手段和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税收征管部门应加强对电子商务交易的监管能力,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对电子商务交易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2.4 加强国际合作针对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国家应加强国际合作,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的合作机制。

浅析我国反国际避税措施及其完善

浅析我国反国际避税措施及其完善

浅析我国反国际避税措施及其完善摘要:近年来,国际税收领域内的避税和逃税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

国际避税手段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国际避税与反避税的斗争已成为经济领域中的“世界大战”,也是国际国内税务界和法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经历了多年的研究,我国无论是从立法还是从税务机关的行政管理及检查监督都对现行的国际避税手段有了很好的防范作用,但在税制和实行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我国的反避税措施,保证我国的税收收入。

关键字:国际避税反避税一、国际避税的概念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对国际避税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国际避税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国际概念,关于它的法律性质一直存在着较大争议。

国际财政文献局(IBFD)在《国际税收词汇》中将避税界定为“在税收中,避税是一个用来描述纳税人为减轻其纳税义务所作的法律上的安排。

该用词通常含有贬义,如用来阐明纳税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模糊、不规范或其他缺陷,对个人或商业事务进行人为的安排,以实现规避税收的目的。

”联合国税收专家小组解释认为,“跨国避税相对而言是一个比较不明确的概念,很难用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措辞对它作出定义。

一般地说,避税可以认为是纳税人采取利用某种法律上的漏洞或含糊之处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事务,以减少他本应承担的纳税数额。

虽然避税行为可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但避税所使用的方式是合法的,而不具有欺诈性质。

”我国学者关于国际避税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潘明星等人认为国际避税是在一定时期是一种合法行为,其理由是国际避税的合法是指这一行为在特定国家的特定时期是不违法的,甚至可以说是纳税人在履行应尽纳税义务的前提下,根据税法上的“非不允许”及其规定的内容进行的一种权利,不但不违法,而且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①张中秀则认为国际避税是一种中性行为。

其理由是国际避税采用合法的方式,纳税人的行为不具有欺诈性质,因而是一种不违法的行为,但由于国际避税给有关国家财政收入及税负公平原则等造成的危害,它也是一种不合法的行为,所以这是一种既不违法又不合法的中性行为。

税收流失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税收流失的成因及治理对策
时代经贸 2 0 1 3年 4 月 总 第2 7 4 期
税 收 流 失 的 成 因 及 治 理 对 策
张 颖
秦皇岛 0 Βιβλιοθήκη 6 0 0 0 ) ( 河 北衡 信 会计 师 事 务所 有 限公 司 ,河 北
税 收 作 为 财 政 收入 的主 要 来 源 ,其 流 失 不仅 意味 着 财 政 收 入 本 上 都达 到这 一 标准 ,如 都移 交 司法 机关 处理 ,虽然 在打 击偷 逃骗 的 减 少 , 而 且 影 响 资 源 的 有 效 配 置 , 对 经 济 带 来 不 可 估 量 的 负 面 抗 税 的力 度是 增加 了,但 税务 机 关 的工作 效率 大大 降低 了。一 个案 影 响 。 从 现 阶 段 税 收 治 理 状 况 入 手 , 冷 静 的 、 现 实 的 分 析 税 收 流 件 经 稽 查 机 关 所 实 行 的 选 案 、 稽 查 、 审 理 、 执 行 四 个 环 节 后 , 移 交 失 的 成 因 及 对 策 ,对 消 除 当 前 治 税 环 境 中 存 在 的 偷 、 逃 、 骗 税 现 司 法 机 关 审 理 , 没 有 三 、 五 个 月 是 无 法 处 理 完 毕 。 税 务 稽 查 效 率 的 象 ,促 进 依 法 治 税 有 着 重 要 的 现 实 意 义 。 降 低 , 意 味 着 税 收 流 失 的 增 加 。表 现 之 二 : 行 政 干 预 为 税 收 流 失 推 税 收 流 失 一 方 面 导 致 纳 税 人 之 间 税 收 负 担 的 不 公 平 分 配 , 另 波 助 澜 。在税 收 工作 中 ,某些 地 方党 政领 导越 权减 免税 收 、擅 自变 方 面 ,税 收 流 失还 产 生 了极 坏 的 示 范 效应 , 导致 了守 法 纳 税者 通 税 法造 成税 收流 失 、破 坏税 收秩

涉外税收流失,又一个财富黑洞

涉外税收流失,又一个财富黑洞
或 少 地 存 在 , 它 已 经 对 我 国 经 济 健 康
害 也 大 。还 有 的搞 假 合 资 ,大做 无本 生 意 , 或 者 等 到 证 照 手 续 齐 全 后 , 再 私 下 抽 走 资 金 ,搞假 验 资等 ,从 中得 到 低 税 赋 好 处 。 更 有 甚 者 搞 所 谓 的 “ 变 “ 一厂变多厂 ,大厂变小厂 , 裂 , 同 区 域 一 人 办 几 个 厂 ,或 者 在 全 国 同 时 开 办 几 家 同 类 新 厂 。 其 用 心 更 是 司
外 商 进 税 令 人 堪 忧
实 事 求 是 的 说 , 虽 然 世 界 上 每 个
空 手 道 ,施 展 分 身 法 , 虽 并 不 高 明 , 却 屡 屡 得 手 。按 照 经 营 常 规 和 常 识 ,
国 家 和 地 区 都 存 在 着 逃 避 税 问 题 ,但
是 像 我 国 这 方 面 问 题 的 严 重 程 度 却 是
维普资讯
一 》znm cm0 z 8 0z0堇

于 Ⅱ 特 稿
栏 目
堕堇 塑
! 量夕童 卜
夔国!夕堕塑 卜


,他们不但带来 了新思维、新理念 ,而

旦 童国墅
鎏 垦 入!堑


旦趋 重旦二些 夕直至 _ 卜 _
马昭 之心 ,路人 皆知 也。
的 出 口价 格 等 , 对 我 国 社 会 经 济 生 活
所 产 生 的 危 害 最 大 ; 二 、 利 用 资 本 弱
发展 构成严 重威 胁 。
化 避 税 。 外 商 的 资 本 金 不 到 位 或 少 到 位 , 而 生 产 经 营 所 需 资 金 则 靠 向 境 外

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利弊分析_刘珞

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利弊分析_刘珞
第一,它进一步推动我国利用外 资。纵观我国涉外税收的征收实践, 税收优惠政策已经明显地推动了我 国吸引外资、合理利用外资。有关数 据显示,2013 年我国实际利用的外 资有了大幅度的上升,达到 1239 亿 美元,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我 国外资种类较多,包括我国政府向国 际金融机构进行的优惠贷款、外国银 行向我国金融机构提供的优惠贷款 以及外商的直接投资等,而我国涉外 税收的优惠政策正为外商的直接投
(三)加强国际间税收的协调性 国际间税收的协调性主要包括 两方面:双边税收协调和多边税收协 调。双边税收协调,是指通过签订和 执行国际税收协定,消除对跨国所得 的重复征税以及防止跨国避税活动。 为使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真正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我国在对外签订双边 税收协定时,要努力争取他国的税收 饶让抵免,从而使我国的税收优惠政 策真正落到实处。多边国际税收协 调包括国际组织税收协调和区域税 收协调两大部分。首先,遵守 WTO 与税收相关的各项规则。WTO 的补 贴规则、国民待遇规则、透明度规则 等都对其成员的涉外企业所得税收 制度具有规范作用。中国作为 WTO 的成员国之一,应当保证其涉外企业 所得税优惠制度中的各种税收优惠 安排应当符合 WTO 规则,废除与 WTO 规则相违背的相关规定;其次,
关注国际组织非强制性税收协调的 动向,吸收、借鉴有关税收事务的国 际惯例,并为我国所用;最后,研究和 探讨区域税收协调问题。
三、总结 总之,我国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对 国内市场有利有弊,我国要对涉外税 收优惠政策进行合理调整和改进,最 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劣势, 从而使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正确引导 国内市场对国内国外两种资金的合 理配置和使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 市场的发展。■
(二)控 制 涉 外 税 收 优 惠 政 策 的 适当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我国涉外税收流失的治理对策] 税收流失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流入国之一。

而在其起到投资拉动、技术提升等正面作用的同时,投资者由于受利益最大化和税收最小化的目的驱使,利用各种方式进行逃、避税带来的税收流失现象日趋严重。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4年底,我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94025家,但一半以上都是亏损状态。

目前在中国境内的40多万家外企一半以上账面亏损,年亏损总额达1200亿元,尽管事实上不少外资企业处于盈利状态,但一些跨国公司利用非法手段,每年避税达300亿元以上,而2004年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全年累计共入库932.5亿元。

避税数额为全部涉外所得税收入的35.4%。

而据中国官方保守数字估计,跨国企业凭转让定价这一手段,使中国每年税收损失超过300亿元。

特别是其中涉外企业国际避税现象非常突出,虽然严格来讲,它并不违法,但这无疑违背了立法目的和税法精神,损害了国家利益。

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防范涉外税收流失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涉外企业避税的具体方式在涉外税收流失中,主要涉及的是偷逃税和避税,避税导致的税收流失不但数额很大,更由于其非违法的特性,使其活动更具隐蔽性和复杂性,也因此成为涉外税收的监管难点。

我国涉外企业避税主要的问题在于国际避税,本文所指的避税问题主要是指涉外企业的国际避税。

所谓国际避税,是避税活动在国际范围内的延伸和发展,是指跨国纳税人以合法的方式,利用各国税收法规的漏洞和差异或利用国际税收协定中的缺陷,通过变更其经营地点、经营方式以及人和财产跨越税境的流动、非流动等方法来谋求最大限度地减轻或规避税收负担的行为。

由于各国执行的税法和政策不同,就会出现税境小于、等于或大于国境的不同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 国际避税问题在我国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 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 政治的稳定、投资环境的改善、法制的完善、政策透明度的增加等因素, 吸引了更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来中国投资。

然而, 随着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跨国纳税人来自国际逃税和避税的潜在收益也随之增加,因而国际税收领域内的避税和逃税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但是由于偷逃税在各国国内法中均属于违法行为,许多跨国纳税人意识到逃税行为一经败露,对其损害将远远大于逃税收益,因而更多的以合法方式规避税收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使得避税手段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国际避税活动规模也越来越大。

(一)利用转让定价(Multinational Transfer Price)进行避税。

转让定价又称转让价格,是指关联企业各方之间在交易往来中人为确定的,而不是独立各方在公平市场中按正常交易原则确定的价格,在这里是指跨国公司管理当局从其总体经营战略目标出发, 为谋求公司利润的最大化, 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购销产品和提供劳务时所确定的内部价格,是外资企业中最常见、最大量、最隐蔽的避税方法。

它的实质是通过不合理地分摊成本和费用进行国际避税, 从而达到税后总利润的最大化。

转让定价的方式主要有:1.通过高进低出转移利润。

有些外资企业的中方合作者不了解国际市场行情,而且缺乏独立的国际购销渠道,往往由外商掌控购销权。

外商在其境外关联公司的业务经营和结算中多采用内部定价,从集团的整体利益出发,压低产品的出口价格,抬高进口原材料、机器设备的价格,把企业的利润转移到境外关联公司,使我国应得的财政收入外流,也使中方利益受损。

2.利用境外贷款业务转移利润。

一些涉外企业的资金支持来源于其境外母公司,通过母公司或境外其他关联企业对境内公司提供高利息的贷款,这就增加境内公司的经营成本,从而使其利润从境内转移到境外母公司或其他关联企业,造成税收流失,并损害中方利益。

还有些外商故意把企业的资本额定得低些,或者对其应投入的权益资本投入不到位,而以较高的贷款利率向企业提供运营资金,加大企业税前列支费用,达到避税的目的。

3.在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业务中压低加工费。

在实践中,这些情况多见于外商独资企业。

因为外销产品的定价大多是以原材料进口价格为基础加上加工费,而加工费率低,极易造成企业亏损,转移利润。

4.通过虚列、高报境外劳务费,或以专有技术使用费、服务费、专利权使用费等名义,在税前列支大量费用,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向境外转移利润。

(二)利用税收征管漏洞避税。

我国的反避税工作起步较晚,税法政策中关于反避税方面的规定不够系统和具体,可操作性较差, 为涉外企业进行国际避税提供了条件。

如税法中规定, 企业与关联企业之间提供劳务, 不按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收取和支付劳务费用的, 当地税务机关可以参照类似劳务活动的正常收费标准进行调整,然而, 税法并没有正常的收费标准予以明确,增加了税务部门实际操作的难度。

而且, 我国不采用引力原则, 即外国企业在我国有常设机构, 但从我国取得的收入与上述机构无关, 则不计入常设机构应税所得, 因此, 许多外国企业就利用在我国设立办事处但却不通过办事处而直接在我国采购物资或销售商品等方式避税。

再如, 我国关于防止资本弱化的资本金管理制度, 税法中并没有予以明确, 这就可能会产生避税漏洞; 另外, 我国同许多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中对于劳务、特许权使用费等的规定存在较多漏洞, 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避税。

我国为了吸引外资, 引进先进技术, 对外商投资企业,在税法中规定了各种优惠政策, 诸如减免税优惠、亏损弥补、再投资退税、购买国产设备抵免税等, 外商投资企业往往就利用这些税收优惠政策进行避税。

如我国税法规定: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 年以上的, 从开始获利年度起, 可享受两免三减半的所得税优惠;企业发生的年度亏损, 允许用下一个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 下一年度税前利润不足以弥补的, 可以连续追补5 年。

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从开始生产经营以后, 就通过跨国转移利润, 造成境内企业账面连续几年亏损, 推迟进入获利年度, 长期处于免税期。

一些企业在减免税期满后, 以变换名称等手法, 按新企业向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重新享受两免三减半的优惠待遇。

(四)利用电子商务避税。

电子商务( Electronic Commercial Affairs) 主要是指交易双方在国际互联网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易。

电子商务活动具有交易方式及来源隐蔽化、地址虚拟化, 交易数据电子化等特征。

这就使得交易过程高效便捷的同时,也对传统的居民、常设机构、属地管辖权等概念无法进行有效约束, 无法准确区分销售货物、提供劳务或是转让特许权等行为。

因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既推动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给各国提出国际反避税的新课题,尤其对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五)我国部分涉外企业避税还表现出逆向性特征。

逆向避税是指跨国纳税人从低税管辖区进入高税管辖区,以最大限度地谋求所需利益的行为。

国际避税的一般规律是由高税国向低税国流动,跨国纳税人从高税国向低税国或避税地转移利润和财产,以减轻税收负担。

而我国从事投资经营活动的涉外企业避税规律与一般国际避税规律不同,表现出逆向避税的特征,即将利润从我国向境外高税区转移,逃避我国较低的税负。

它同我国在资金管理、利润分享制度以及对外商投资企业审计难度大等问题密切相关。

1.逆向避税的主观原因涉外企业逆向避税的动机是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我国涉外企业逆向避税的动机则主要表现在非税方面。

(1)独享企业利润。

合资企业各方要按照投资比例分享税后利润,正是这个原因,外方母公司则在子公司年度经营期间,以转让价格的方式将利润向境外转移,独占合营企业利润。

(2)逃避预期风险。

有些外商对我国投资及政策环境持投机或怀疑态度,存在及早抽回资本的欲望。

为了加速对子公司投资成本和利润的回收,常提高对子公司的劳务收费或技术使用费等等。

(3)实现经营策略。

从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来看,其最基本的经营特点在于把全球作为战略目标来安排供货、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和安排整体的财务会计核算,跨国公司在作经营决策时,所考虑的是整个公司的长远利益。

跨国公司往往以逆向避税方式实现其全球经营策略的目标。

(4)调节子公司利润。

主要体现在境外母公司希望掩饰境内子公司的盈利水平,避免其他投资者因行业利润丰厚而加剧的竞争,因而通过逆向避税,提高供货价格压低回购价格人为地减低子公司盈利。

2.客观原因外商具有逆向避税的动机只是为逆向避税的形成提供了可能,而逆向避税要真正形成,还必须具备客观方面的原因,即有外商可利用的漏洞。

(1)外商投资企业中缺乏约束机制。

由于中方缺乏国际贸易经验和手段,而由外商全权独立购销。

因为缺乏约束机制,中方不能有效牵制外商,让外商完全控制了进出口环节,从而利用转让定价的方式实现其逆向避税的目的。

(2)盲目招商引资。

部分外商利用中方急于引资的心理签订不公平的条款。

在合同签订、出资、生产管理、购销等过程中利用各种条款转移利润避税。

如提高、虚报进口设备价款,专利技术费用如同天文数字,原材料、产品高进低出等。

(3)涉外税收征管不力。

避税手段的多样化、复杂化,反避税工作的高难度,都需要素质高、经验丰富的涉外税收征管人员来加强管理和审计。

目前我国涉外税务人员素质还偏低,不能有效执行反避税措施,这也是逆向避税能够得逞的原因之一。

3.逆向避税的影响。

涉外企业的逆向避税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利益。

第一,逆向避税造成了我国税收收入的流失。

第二,逆向避税往往是以损害涉外企业中方的利益为必要条件的。

外商逆向避税需要在境外缴纳更多的税,即实际是牺牲纳税利益。

牺牲纳税利益往往是以获得更多的非纳税利益为前提。

外商通过逆向避税侵占中方的利润,而且只要侵占中方合营利润而增加的利润大于其所损失的纳税利益,外商即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这严重损害我国的税收利益和合营中方的权益。

涉外企业避税不仅直接影响我国财政收入规模,而且造成纳税环境不公平,扰乱经济秩序,并引起了国际上资本的不正常流动,甚至会影响我国对外开放的整体战略步骤。

因此,研究我国涉外企业的国际避税方式,制定、完善反避税法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已成为我国政府及税务部门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完善涉外税收流失防治对策,全面打击偷逃税,健全税收控管体系。

各地近年来对偷税的处理都偏轻。

因此,纳税人就心存侥幸,致使纳税人偷税行为频频发生。

在国外,纳税人的偷税行为之所以比较少,是因为这种违法行为一经查出,不但有损于纳税人的声誉,而且所受的处罚对纳税人的损失远远超过偷税所获得的好处,从而维持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谓纳税道德。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首先,对偷税的罚款倍数除了有最高规定以外,不能有太大弹性,以缩小法律执行中的弹性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