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艺控制(溶氧)
溶氧的影响及控制
方法:通气搅拌,溶氧升到最高;中止通气,继续 搅拌,顶部充氮气,溶氧迅速下降。 各种微生物的呼吸临界氧值:
细菌和酵母:3~10% 放线菌:5~30% 霉菌:10~15%
合成的临界氧值:
考察不同溶氧浓度对生产的影响,便可求 得合成的临界氧值。
注意: ●实际上,呼吸临界氧值不一定与产物 合成临界氧值相同。 ●生物合成临界氧浓度并不等于其最适 氧浓度。 ●在培养过程中并不是维持溶氧越高越 好。过高的溶氧对生长可能不利。
发酵13h
50~55
20
13 50
当不存在其他限制性基质时,溶解氧浓度高于临界
值,细胞的比耗氧速率保持恒定;
如果溶解氧浓度低于临界值,细胞的比耗氧速率就 会大大下降,或者是微生物的呼吸速率随溶解氧浓 度降低而显著下降,细胞处于半厌气状态,代谢活
动受到阻碍。
呼吸临界氧值可用尾气O2含量变化和通气量测定, 也可用溶氧电极测定。
r QO2 X
P188
①微生物本身遗传特征:不同种类耗氧量不同 ②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
培养基成分尤其是碳源对细胞耗氧影响大, 耗氧由大 到小:油质或烃类>G>蔗糖>乳糖 培养基浓度大,耗氧增加 培养液营养丰富,菌体生长快,耗氧量大; 发酵浓度高,耗氧量大; 发酵过程补料或补糖,微生物对氧的摄取量随着增大。
氧浓度有明显作用;当转速很高时,再增大搅拌速度起不到调 节作用,反而打碎菌丝体,使菌体自溶并减少产量。
(3)改变气体组成中的氧分压 (4)改变罐压:提高C*。不是十分有效 (5)改变发酵液的理化性质:如加消沫剂、补加无菌水、
改变培养基的成分等
(6)加入传氧中间介质:一般是不溶于培养液的液体,
呈乳化状态来提高气液相之间的传递。传氧中间介质有:血红 蛋白、烃类碳氢化合物(煤油、石蜡等)、含氟碳化物。
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QO2
C临界
CL
满足微生物呼吸的最低氧浓度叫临界溶氧浓度(c临界),当溶 氧溶度(cL)高于菌体生长的临界溶氧浓度(c临界)时,菌体 的各种代谢活动不受干扰,反之则反。
一般好氧微生物的c临界很低,大约为饱和氧浓度1%~25%。
定义:氧饱和度=发酵液中氧的浓度/临界溶氧溶度
提高罐压
Pi增加则与之平衡的Ci也会增加,对提高(c* - c) 是有一定作用的。
利用纯氧,可以提高(c* - cL)
缺点:价格较高 易引起爆炸
可见,提高KLa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N与Vs,并 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其他方法效果不大,且受 限制较多。
2、发酵液的需氧量
发酵液的需氧量(OUR),受c(X) 、基质的种
式中
KL
(c
cL
)
OTR-氧由气相向液相的传递速率(传氧速率,
oxygen take rate),mmol O2 /(L·h);
KLα-液相体积氧传递系数,1/h;
c*-液相饱和溶氧浓度,mmol O2 /L;
cL-液相实际溶氧浓度,mmol O2 /L;
OUR-菌的耗氧速率(摄氧速率,oxygen uptake
但不能够无限的增加通风量,研究表明,当通风量 增加到一定的量后,(Pg/V)会随着Q的增加而下 降。
也就是说单位体积发酵液所拥有的搅拌功率会下 降,不但不能提高kLa,甚至会造成kLa值的下降。
(2)提高(c* - cL),即氧传递动力
c*,改变c*是没有太大的余地的。因为,发酵温 度、浓度等严格的受到菌体生长和发酵工艺的限 制。
OTR = kLa×(P*-P)
溶氧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溶氧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总述:溶氧(DO)是需氧微生物生长所必须,发酵过程中有多方面的限制因素,而溶氧往往是最易成为控制因素。
发酵液中的溶氧浓度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发酵液中溶氧的高低直接影响菌体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积累,并最终决定着发酵产物产量的高低。
根据对氧的需求,微生物可分为专性好氧微生物、兼性好氧微生物和专性厌氧微生物。
以下则主要针对氧在好养微生物,需要微生物或兼性厌氧型微生物的一些影响。
1.溶氧在好氧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影响溶氧是发酵中的营养和环境因素,不同发酵阶段的需氧量通常不同。
根据溶氧调控策略对Alcaligenes.sp.NX-3 产威兰胶的发酵过程的影响(5)溶氧对好氧微生物发酵的影响主要分为两方面:是溶氧浓度影响与呼吸链有关的能量代谢,影响微生物生长代谢。
二是在氧直接参与产物合成,且通过溶氧控制条件对深层灵芝发酵生产灵芝酸产量的影响溶氧是好氧性微生物生长发酵的重要工艺参数,对菌体生长和积累代谢产物都有较大影响,定着代谢产物产量的高低。
溶氧过低,不利于菌体生长和代谢产物的积累,溶氧过高,只利于菌体大量生长,代谢产物的积累受到抑制,好氧微生物生长和代谢均需要氧气,此供氧必须满足微生物在不同阶段的需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各种不同的微生物的吸氧量或呼吸强度是不同的。
因此,对于好氧性微生物发酵,溶氧参数的控制尤为重要。
而好氧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溶氧检测值受多种参数的影响,包括生物代谢过程本身,也包括外部补料、风量、搅拌转速、发酵罐温度、压力等。
可以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对发酵过程进行控制与调节。
2.溶氧在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微生物发酵过程的影响需氧发酵并不是溶氧愈大愈好,溶氧高虽然有利于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但溶氧太大有时反而抑制产物的形成。
因此,发酵处于限氧条件下,需要考查每一种发酵产物的临界氧浓度和最适氧浓度,并使发酵过程保持在最适浓度。
根据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及控制(2)中可知发酵液中的氧(溶解氧)是菌体生长与代谢的必需品。
发酵的影响因素-溶氧
Qo2---菌体呼吸强度(比耗氧速率), molO2/(kg干细胞·s ) ;
X ---发酵液中菌体浓度,(kg/m3);
1.溶氧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溶氧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影响:
一般对于微生物: 临界溶氧浓度: =1~15%饱和溶氧浓度 例:酵母 4.6*10-3 mmol.L-1, 1.8% 产黄青霉 2.2*10-2 mmol.L-1, 8.8%
影响供氧的因素: 影响发酵罐中Kla的因素
搅拌:效果明显 空气流速 罐压
空气分布器 温度 空气中含氧量
发酵液物理性质
控制溶氧的工艺手段主要是从供氧和需氧两方面来考虑。
思考题
1 摄氧率如何计算? 2 生产上,如何增加供氧量?
谢谢观看
生长 产物
头孢菌素
卷须霉素
5% (相对于饱和浓度) 13%
>13%
>8%
2. 发酵过程对溶氧的控制
2.发酵过程对溶氧的控制
影响需氧的因素:
菌体浓度
r= QO2 .X
QO2
➢ 遗传因素 ➢ 菌龄 ➢ 营养的成分与浓度 ➢ 有害物质的积累 ➢ 培养条件
2.发酵过程对溶氧的控制
影响供氧的因素:
Nv Kla(c * c)
所以对于微生物生长,只要控制发酵过程中氧浓度要大于 临界溶氧浓度.
1.溶氧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问题:一般微生物的临界溶氧浓度很小,是不是发酵过程中 氧很容易满足。
例:以微生物的摄氧率0.052 mmol O2·L-1·S-1 计,
0.25/0.052=4.8秒
注意:由于产物的形成和菌体最适的生长条件,常常不一样:
8发酵工艺控制1
(三)影响供氧的因素 N = K La . (C*-CL) 1、影响氧传递推动力的因素 (C*-CL) 是氧传递的推动力,因此只有提高 C*,降低CL 。但不符合生产现状或要求。 2、影响K La 的因素 经生产实践证明,影响K La 的主要因 素有搅拌、空气流量、发酵液的理化性质 等。可用下列经验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氮源 影响:同样包括种类和浓度的影响。 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措施: 1)混合使用 2)在发酵过程中补加氮源。
3.磷酸盐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在基础培养基中控制磷 酸盐的亚适量,来减少磷酸盐的抑制作用。
二、基质浓度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1.影响: 基质浓度过低,不能满足菌体生长的需求; 基质浓度过丰富,也会影响菌体生长和产物的 合成。
8.4营养基质的影响及控制
一、营养基质种类的影响及控制 1.碳源 碳源种类的影响:速效碳源有利于菌体的快速 生长,但其分解产物有明显的阻遏作用;缓慢利用 的碳源有利于延长代谢产物的合成。 碳源浓度的影响:碳源丰富易造成繁殖过剩, 对产物合成及氧的传递造成不良的影响。 在工业上的控制,一般采用二者混合使用,并 控制一定的浓度,在发酵过程中采用补料分批发酵 的方法。
K La= K〔(P/V)α· s)β· app)-ω〕 (υ (η P/V 发酵罐搅拌功率kW/m3 υs 罐体垂直方向的空气直线速度m/h ηapp 发酵液的表观粘度Pa·s K 经验常数 α β –ω 经验常数,与搅拌器、空气分布器的形状 等有关,一般通过实验测定。 实验侧得α值在0.75~1.0, β在0.4~ 0.72,
8.9二氧化碳的影响及控制
一、二氧化碳对发酵的影响
1、发酵液中的二氧化碳对微生物的生长速 度具有刺激或抑制作用。 1)刺激作用:称之为CO2效应。 环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链孢霉的突 变株需30%的浓度。 2) 抑制作用:酵母菌,青霉素菌丝形态 随着CO2的增加形态发生改变,如青霉菌 由丝状变为球状或酵母状细胞。
发酵过程工艺中关键因素-溶氧
例 黑曲霉生产糖化酶
N 通气比 产量
230 1:0.8 1812
230 1:1.2 2416
提高N,比提高Q有效
270 1:0.8 2846
2019/10/2
27
氧载体提高KLa
通过在发酵液中引入一种新的液相,以减少气液传氧阻 力,从而提高传氧效率。这种液相一般具有比水更高的溶氧 能力,且与发酵液互不相溶,称为氧载体。通常使用的氧载 体主要有:液态烷烃、油酸、甲苯、豆油等。
2019/10/2
返回
10
三、溶解氧浓度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影响
QO2
当溶解氧浓度高于临界值时, 微生物的呼吸强度保持恒定,与 培养液中的氧浓度无关;当低于 这个临界值时,微生物的呼吸强 度受到溶解氧浓度的影响,这时 细胞的代谢活动会因溶解氧浓度 的限制受到影响。p107
CCr
CL(溶解氧浓度)
发酵工程 课件
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第五章 发酵过程控制(3)
第3节 溶解氧的供需及控制 (2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描述微生物需氧的物理量、影响需
氧的因素;掌握溶解氧浓度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影响、 发酵过程中溶解氧的变化和溶解氧的控制;理解溶解氧和 pH综合控制系统。
教学重点、难点:临界溶解氧浓度、溶解氧浓度
32
○ 正十二烷 □ 豆油 △ 对照
33
氧载体的添加,能促进法夫酵母虾青素的合成。与对 照组相比,添加3%豆油和1%正十二烷的试验组虾青素产 率分别由对照组的2.78mg/L增加至3.69mg/L和3.76mg/L, 提高32.73%和35.26% 。
还可看出,虾青素合成的差异主要集中在第24小时至 第72小时之间。不添加氧载体的对照组,虾青素合成集中 在前48小时,72小时后少有虾青素的合成。而添加氧载体 的试验组,虾青素的合成可持续至96小时,尤其是在第48 小时后仍有较大的合成速率。
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
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发酵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如酵母、乳酸菌等)对物质进行转化以产生有用产物的过程。
在食品、饮料、药物和能源产业中,酵母发酵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酒精、面包、酸奶和生物燃料等产品。
在发酵过程中,工艺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确保发酵过程的高效进行,并优化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在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中,有几个关键方面需要考虑和管理。
首先是基质含量和组成的优化。
发酵基质是提供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的载体。
通过合理的基质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发酵效率和产物产量。
例如,在酿酒发酵中,酵母对葡萄糖的利用效率通常较高,因此应该控制葡萄糖的浓度,以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浓度对发酵效果的影响。
其次是发酵过程的温度控制。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微生物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所采用的微生物菌株来控制发酵过程的温度。
通常情况下,发酵反应的最佳温度需要通过试验确定,以确保微生物能够在最适宜的温度下生长和活性表现。
此外,溶氧浓度的控制也是发酵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微生物在进行发酵代谢时需要氧气作为底物,以促进细胞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形成。
因此,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保持合适的氧气供给,以防止微生物活性和产物产量的降低。
这可以通过控制搅拌速度、气泡量和气体通量等方式来实现。
此外,pH值的控制也是发酵过程中的重要方面。
微生物对酸碱度的敏感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所采用的微生物菌株来优化发酵过程的pH控制。
通常情况下,维持中性到微酸性的pH值范围对于大多数微生物来说是最适合的。
最后,发酵过程的时间控制也需要加以考虑。
不同的微生物菌株对于发酵反应的时间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所采用的菌株和产品要求来确定发酵时间。
过长的发酵时间可能会导致产物的质量下降,而过短的发酵时间则可能无法实现所需要的产物产量。
总之,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是确保发酵反应高效进行的关键要素。
通过优化基质含量和组成、温度控制、溶氧浓度控制、pH值控制和时间控制等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发酵效率和产物产量,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发酵产品。
溶氧(DO)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的需氧量不同,一般为25~100 mmolO2/(L·h),同一种微生物的需氧量,随菌龄 和培养条件不同而异。菌体生长和形成代谢产物时的 耗氧量也往往不同。
微生物菌体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耗氧速度[ mmolO2/(L·h)]
生长
产α-淀粉酶
种子培养 7h
发酵13h
黑曲霉 50~55
250ml 15-25 ml
500ml
30 ml
750ml
80 ml
例: 500 ml 摇瓶中生产蛋白酶,考察装液量对酶活的影响
装液量 酶活力
30 ml 60ml 90ml 120ml
713 734 253
92
(2)发酵罐中影响KLa的因素
①搅拌 作用:打散气泡,增大气液接触面;
形成涡流,延长气泡在液体中停留时间; 形成湍流,减小气泡外的液膜阻力; 避免菌丝结团,减少菌丝团阻力;
(1)影响推动力(c*-cL)的因素
①温度:温度升高,氧的溶解度降低 可在不影响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情况下,
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②pH:氧在酸性溶液中的溶解度一般表现为酸的强 度大、浓度高,则氧溶解度低。
③电解质浓度:电解质浓度大,氧的溶解度低
④溶剂:氧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比水中大。 实际发酵过程中也可通过合理添加有机溶剂来降 低水的极性从而增加氧的溶解度。
③ 空气分布器 发酵罐中装有多孔分布器和单孔分布器,
在气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很低时,多孔分布器有较高的通气 效率。但两者的区别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加而逐 渐减少。
可能是低气流时多孔分布器可形成更大的 传递面积,而当通气量增大时,单孔分布器能 更大的增加发酵液的湍动程度。
④发酵液的性质
发酵工艺控制 溶解氧控制
1.培养基
2.菌龄及 细胞浓度
3.培养液中 溶解氧浓度
的影响
4.培养条件
5.有毒产 物的形成 及积累
6.挥发性 中间产物
的损失
不同的生产菌种,其需氧量各异。 同一菌种的不同生长阶段,其需 氧量也不同。—般说,菌体处于 对数生长阶段的呼吸强度较高, 生长阶段的摄氧率大于产物合成 期的摄氧率。
若干实验表明,微生物呼吸强度 的临界值除受到培养基组成的影 响外,还与培养液的pH、温度等 培养条件相关。一般说,温度愈 高,营养成分愈丰富,其呼吸强 度的临界值也相应增高。
此外,由于氧是难溶气体,一定温度和压力下,Do值有一上限。为此,向发酵液 中加入氧载体是提高Do值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实验表明,在发酵基质中添加5% 正十二烷,可明显地提高发酵介质中的溶氧水平,改善供氧条件,维持溶氧的相对稳 定,增加菌体浓度,提高L-天冬酞胺酶发酵水平。
三、溶氧量的控制
2、控制氧传递速率
在糖代谢过程中,有时会产生一 些挥发性的有机酸,它们随着大 量通气而损失,从而影响菌体的 呼吸代谢。
三、溶氧量的控制
发酵液中的溶氧浓度是由供氧和需氧两方面决定的。氧的传递方程式为: Nv=KLa(C*-CL)………………………………(*)
其中,Nv为单位体积液体的传氧速率;KLa为以浓度差为推动力的体积溶 氧系数;CL为溶液中氧的实际浓度;C*为与气相中氧分压p平衡时溶液中的 氧浓度。
7. 发酵工艺的控制
7.3.3 溶氧的影响及其控制
一、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
溶解氧(DO)对发酵的影响分为两方面:
1、溶氧浓度影响与呼吸链有关的能量代谢,从而影响 微生物生长;
2、氧直接参与产物合成。
一、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 1、溶氧对微生物自身生长的影响
发酵工程溶氧计算题
发酵工程溶氧计算题摘要:一、引言二、发酵工程的基本概念三、溶氧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四、溶氧计算公式及参数解释五、实际应用中的溶氧计算案例六、提高溶氧利用效率的方法七、结论正文:一、引言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通过控制发酵过程生产有价值的产品的一种技术。
在发酵过程中,溶氧状况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掌握溶氧的计算方法,对优化发酵条件、提高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酵工程的基本概念发酵工程主要包括菌种选育、发酵过程控制、产物分离与纯化等环节。
其中,发酵过程控制包括温度、pH、溶氧、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调控。
三、溶氧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溶氧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发酵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
适当的溶氧水平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性,提高产量。
然而,过高的溶氧水平会导致氧化应激,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降低产量。
四、溶氧计算公式及参数解释溶氧计算公式通常为:DO(溶氧浓度,mg/L)= P(压力,Pa)/R(气体常数,8.314 J·K·mol^-1)× T(温度,K)× Q(氧气的流量,m^3/h)× 1000。
其中,P 为压力,单位为Pa;T 为温度,单位为K;Q 为氧气的流量,单位为m^3/h。
R 为气体常数,值为8.314 J·K·mol^-1。
五、实际应用中的溶氧计算案例以某酵母生产企业为例,发酵罐体积为100 m^3,发酵温度为30℃,氧气流量为100 m^3/h。
假设罐内初始溶氧浓度为10 mg/L,通过溶氧计算公式,可以得到发酵过程中溶氧的变化情况。
六、提高溶氧利用效率的方法1.优化发酵罐的设计和操作条件,提高氧气的传递速度和利用率;2.选择具有高氧气利用率的微生物菌种;3.合理调控发酵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浓度,提高微生物对氧气的敏感性;4.采用分段式发酵工艺,降低溶氧的不稳定性。
七、结论溶氧计算在发酵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发酵工艺的过程控制
发酵工艺的过程控制引言发酵工艺是一种将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转化为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吸收养分、产生代谢产物和释放能量,完成了物质的转化。
为了保证发酵过程的高效和稳定,控制发酵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发酵工艺的过程控制,包括控制参数和控制策略。
1. 发酵过程的控制参数发酵过程的控制参数是指影响发酵过程的参数,包括温度、pH值、溶氧量、搅拌速度、发酵菌种等等。
这些控制参数对于发酵过程的高效和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温度:发酵过程中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不同的发酵过程需要不同的温度,一般在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附近,通常在25-42摄氏度之间。
2.pH值:发酵过程中的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微生物对于pH值的需求不同,一般在微生物最适生长pH值的附近维持。
3.溶氧量:溶氧量是指发酵液中的氧气饱和度。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需要氧气进行呼吸和代谢活动。
合适的溶氧量可以提高发酵效率和产物质量。
4.搅拌速度:搅拌速度对于发酵液中的微生物的分散性和氧气气液传递有着重要影响。
适当的搅拌速度可以保证发酵液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触营养物质和氧气。
5.发酵菌种:选择适宜的发酵菌种对于发酵过程的控制至关重要。
合适的发酵菌种应具备高发酵活力、产物合成能力和抗污染能力。
2. 发酵过程的控制策略为了实现对发酵过程的有效控制,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发酵过程控制策略。
1.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根据实时的监测数据对发酵过程进行调节。
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pH值、溶氧量等参数,将实际参数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根据误差进行反馈调整,以维持发酵过程的稳定性。
2.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根据预期的发酵过程需求提前对控制参数进行调整。
通过事先设定好的控制策略,根据发酵过程中的状态进行预测和计算,提前对控制参数进行调整,以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3.比例积分控制:比例积分控制是通过调整控制器的比例参数和积分参数来改变控制器的工作方式。
5发酵过程控制(溶氧)
2012年9月7日星期五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25
2、影响发酵罐中kLa的因素
(1)设备参数:发酵罐的形 状结构、搅拌器(直径d)、 挡板、空气分布器等。 (2)操作条件:通气量Q、搅 拌转速N、搅拌功率PG、罐压、 发酵液体积V、液柱高度HL等。 (3)发酵液的性质:密度、 黏度、表面张力和扩散系数等。 (4)氧载体
2012年9月7日星期五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19
引起溶氧异常升高的原因
在供氧条件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主要是耗氧出现改变, 如菌体代谢出现异常,耗氧能力下降,使溶氧上升。特别是污 染烈性噬菌体,影响最为明显,产生菌尚未裂解前,呼吸已受 到抑制,溶氧有可能上升,直到菌体破裂后,完全失去呼吸能 力,溶氧就直线上升。 由上可知,从发酵液中的溶氧变化,就可以了解微生物生 长代谢是否正常,工艺控制是否合理,设备供氧能力是否充足 等问题,帮助我们查找发酵不正常的原因和控制好发酵生产。
(即低于13%时产物的形成会受到抑制)
卷须霉素 CCr 为13% >8%
一般对于微生物: CCr: =1~25%饱和浓度 表7-5 P107
例:酵母 4.6×10-3 mmol.L-1, 1.8% 产黄青霉 2.2×10-2 mmol.L-1, 8.8%
2012年9月7日星期五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12
长江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系
10
返回
三、溶解氧浓度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形成的影响
QO2
当溶解氧浓度高于临界值时, 微生物的呼吸强度保持恒定,与 培养液中的氧浓度无关;当低于 这个临界值时,微生物的呼吸强 度受到溶解氧浓度的影响,这时 细胞的代谢活动会因溶解氧浓度 的限制受到影响。p107
CCr
生物发酵中的溶氧度控制
生物发酵中的溶氧度控制生物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温度、pH值和溶氧度等条件下,将有机物质转化成有用的产物的一种生产工艺。
在生物发酵过程中,溶氧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进而影响着发酵产物的质量和产量。
因此,对生物发酵中的溶氧度进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溶氧度的概念溶氧度是指水或其他液体中氧气分子的含量,它通常用重量百分比(mg/L)或体积百分比(%)来表示。
在水中,氧气的最大溶解量随温度、压力和溶质种类而异,一般而言,水中氧气的溶解度在20℃时是9.1mg/L,而在10℃时是14.6mg/L。
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需要一定的氧气,如果溶氧度太低,微生物将缺乏氧气而不能生长繁殖,如果溶氧度过高,则可能会导致微生物的代谢异常,甚至死亡。
二、生物发酵中溶氧度的影响因素生物发酵涉及很多因素,其中溶氧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影响着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活动。
1. 发酵容器:发酵容器的形状、大小、搅拌方式等参数都会影响液体中氧气的分布和混合程度,从而影响溶氧度。
2. 发酵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发酵液的温度、pH值、盐度、浓度等参数都会影响氧气的溶解度和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从而影响溶氧度。
3. 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对溶氧度有不同的需求,有些微生物需要较高的溶氧度才能生长繁殖,而有些微生物则需要较低的溶氧度,这取决于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和代谢途径。
三、生物发酵中溶氧度的控制方法为了达到预期的发酵效果,必须对发酵过程中的溶氧度进行合理的控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1. 调节通气量:通气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溶氧度,通常可以通过调节发酵容器顶部的空气进出口大小、压力等参数来控制通气量,从而控制溶氧度。
2. 调节搅拌速度:搅拌速度可以影响液体中氧气的分布和混合程度,从而影响溶氧度,可以通过调节搅拌速度来控制溶氧度。
3. 添加氧气:如果通气量不足以满足微生物的需求,可以通过加压将氧气直接注入发酵容器中,从而提高溶氧度。
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与控制方法
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与控制方法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与控制方法发酵工艺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生产有机化合物的生物过程。
发酵工艺参数(如温度、pH值、搅拌速度等)的优化与控制对于提高发酵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发酵工艺参数优化与控制方法,以帮助提高发酵工艺的效果。
一、温度的优化与控制温度是影响发酵过程的最重要参数之一。
一般来说,微生物的生长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微生物的死亡或产物的变性。
因此,需要对发酵过程中的温度进行优化和控制。
在发酵过程中,通过调节发酵罐中的冷却塞温度来控制温度。
使用前馈控制或反馈控制方法,根据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的反馈信号,调节冷却塞的开度,使温度保持在设定的范围内。
此外,还可以使用嵌入式感应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来监测和调节传热器和冷却系统的性能,以保持发酵温度的稳定。
在优化发酵温度方面,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确定最佳生产温度。
首先,将发酵基质分为若干等温区域,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发酵实验。
然后,通过测量发酵产物的产量和质量,寻找最佳生产温度。
二、pH值的优化与控制pH值是指发酵基质中的酸碱性程度。
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合成受到pH值的影响,因此对发酵过程中的pH值进行控制和优化是非常重要的。
在发酵过程中,通过添加酸碱调节剂或纯化酶来控制pH值。
具体来说,可以使用酶法或电极法来测量发酵基质中的氢离子浓度,然后根据测量结果调节酸碱调节剂的加入量,以维持合适的pH值范围。
此外,还可以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来监测和调节pH探头和酸碱调节剂的性能,以保持发酵过程中pH值的稳定。
在优化发酵pH值方面,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确定最佳生产pH。
首先,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发酵实验,测量产物的产量和质量,然后比较不同pH条件下的发酵效果,找到最佳生产pH条件。
三、搅拌速度的优化与控制搅拌速度是指在发酵过程中搅拌器的转速。
适当的搅拌可以帮助提高溶解氧和基质传质,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产物的合成。
发酵工艺控制讲义——氧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发酵工艺控制讲义——氧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氧是发酵过程中重要的因子之一,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氧对发酵的影响、氧的供给方式以及氧的控制等方面进行讲解。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需要通过氧气来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氧气的供给不足或过量都会对发酵过程产生一定影响。
首先,缺氧对发酵过程会产生不利影响。
微生物进行发酵作用时,需要大量的氧气来满足能量需求。
如果氧气供给不足,会导致微生物代谢和生长速率减慢,进而影响发酵产物的生成。
此外,缺氧还会导致乳酸、乙醇等代谢产物的积累增加,影响发酵过程的效率和产物品质。
其次,过量氧气也会对发酵产生负面影响。
过量的氧气会导致微生物产生过多的氧自由基,从而加速细胞氧化损伤的发生,降低细胞代谢的活性。
此外,过量的氧气还容易引起微生物DNA的氧化损伤,降低细胞的生存能力。
针对氧对发酵的影响,发酵过程中需要进行氧的供给和控制。
氧的供给方式可以通过气体通气或溶氧控制来实现。
气体通气是通过将氧气通入反应器中,供给微生物所需的氧气量。
气体通气的主要优点是供给灵活、操作简单。
但是,在气体通气过程中,氧气的传质效率较低,容易产生氧催化剂,进而加速微生物氧化损伤的发生。
溶氧控制是通过调整溶解氧的含量来控制氧的供给。
溶氧控制可以通过调整搅拌速度、改变气体通气速率等方式来实现。
溶氧控制的优点是能够更加准确地控制氧的供给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但是,溶氧控制需要较为复杂的设备和操作步骤,成本较高。
在发酵工艺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氧供给方式和控制策略。
对于一些需求较高氧气的发酵过程,如酒精发酵、乳酸发酵等,通常会采用气体通气供氧;而对于一些对氧敏感的发酵过程,如抗生素发酵、干酪起始菌发酵等,通常会采用溶氧控制的方法。
总而言之,氧是发酵过程中重要的因子之一,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的氧供给和控制策略,可以提高发酵过程的效率和产物品质,是发酵工艺控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最佳氧的供给和控制方式需要根据具体发酵过程的要求而定,需要深入研究和实践。
增加发酵液中溶氧量的方法
增加发酵液中溶氧量的方法一、引言发酵工艺在生物工程、食品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溶氧是发酵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增加发酵液中的溶氧量,可以提高生物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以增加发酵液中溶氧量。
二、提高气体传质气体传质是溶氧到达发酵液中的主要途径之一。
通过提高气体传质速率,可以增加发酵液中的溶氧量。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 增加搅拌速度:适当提高发酵容器中的搅拌速度,可以增加气体与液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促进气体传质。
2. 使用合适的气体分布装置:在发酵容器底部设置气体分布装置,如气体分散器或气体喷嘴,可以使气体均匀分布在发酵液中,增加气体传质效率。
3. 优化气体供应方式:选择适当的气体供应方式,如增加气体进入发酵容器的压力,使用微孔气体供应装置等,可以提高气体传质速率。
三、增加溶解氧量除了提高气体传质速率,还可以通过增加溶解氧量来增加发酵液中的溶氧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 提高进气氧浓度:增加进气氧浓度可以直接增加发酵液中的溶氧量。
可以通过调节气体进入发酵容器的氧浓度或改变进气氧浓度的组合方式来实现。
2. 使用溶氧剂:溶氧剂是一种可以增加溶解氧量的物质。
常见的溶氧剂有过氧化氢、亚硫酸盐等。
将溶氧剂适量加入发酵液中,可以提高溶解氧量。
3. 调节发酵液的温度:发酵液的温度对氧的溶解能力有一定影响。
在一些情况下,适当调节发酵液的温度可以增加溶解氧量。
四、降低氧的消耗除了增加溶氧量,还可以通过降低氧的消耗来提高发酵液中的溶氧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 优化发酵条件:通过调节发酵液的pH值、温度、营养物质浓度等,可以优化发酵条件,减少底物的氧化反应,降低氧的消耗。
2. 使用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可以抑制发酵液中的氧化反应,减少氧的消耗。
常见的抗氧化剂有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
3. 减少氧的泄漏:发酵容器的密封性对氧的泄漏有一定影响。
优化发酵容器的密封性,减少氧的泄漏,可以提高发酵液中的溶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降低发酵液中的CL
降低发酵液中的CL,可采取减少通气量或降低搅拌转速等方式来降低KLa,使发酵液中的CL降低。但是,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中的CL不能低于C临界,否则就会影响微生物的呼吸。
目前发酵所采用的设备,其供氧能力已成为限制许多产物合成的主要因素之一,故此种方法亦不理想。
(一)影响氧传质推动力的因素
要想增加氧传递的推动力(C*一CL),就必须设法提高C*或降低CL。
1、提高饱和溶氧浓度C*的方法
A、温度:降低温度
B、溶液的性质:一般来说,发酵液中溶质含量越高,氧的溶解度越小。
C、氧分压:在系统总压力小于0.5MPa时,氧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只与氧的分压成直线关系。气相中氧浓度增加,溶液中氧浓度也增加。
氨基酸合成的需氧程度产生上述差别的原因,是由它们的生物合成途径不同所引起的,不同的代谢途径产生不同数量的NAD(P)H,当然再氧化所需要的溶氧量也不同。第一类氨基酸是经过乙醛酸循环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系统两个途径形成的,产生的NADH量最多。因此NADH氧化再生的需氧量为最多,供氧愈多,合成氨基酸当然亦愈顺利。第二类的合成途径是产生NADH的乙醛酸循环或消耗NADH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系统,产生的NADH量不多,因而与供氧量关系不明显。第三类,如苯丙氨酸的合成,并不经TCA循环,NADH产量很少,过量供氧,反而起到抑制作用。肌苷发酵也有类似的结果。由此可知,供氧大小是与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有关
这个理论假定在气泡和包围着气泡的液体之间存在着界面,在界面的气泡一侧存在着一层气膜,在界面液体一侧存在着一层液膜,气膜内的气体分子与液膜中的液体分子都处于层流状态,分子之间无对流运动,因此氧分子只能以扩散方式,即借助于浓度差而透过双膜,另外,气泡内除气膜以外的气体分子处于对流状态,称为气流主体,在空气主流空间的任一点氧分子的浓度相同,液流主体亦如此。
在发酵过程中,培养液中的溶解氧浓度(CL)高于菌体生长的临界氧浓度(C长临)时,菌体的呼吸就不受影响,菌体的各种代谢活动不受干扰;如果培养液中的CL低于C长临时,菌体的多种生化代谢就要受到影响,严重时会产生不可逆的抑制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现象。
4、培养条件
若干实验表明,微生物呼吸强度的临界值除受到培养基组成的影响外,还与培养液的pH、温度等培养条件相关。一般说,温度愈高,营养成分愈丰富,其呼吸强度的临界值也相应增高。
2、氧的传递方程式
(1)双膜理论
微生物发酵中,通入发酵罐内的空气中含有的氧不断溶解于培养液中,以供菌体细胞代谢之需。氧从气相传递到液相,是气一液相间氧的传递过程,在这一传递过程中,气液界面的阻力1/KI可以忽略,液体主流中的传递阻力1/KLB很小也可忽略,此时主要的传递阻力存在于气膜和液膜中。对于这种传递过程的描述,应用最广的是双膜理论。
。
在抗生素发酵过程中,菌体的生长阶段和产物合成阶段都有一个临界氧浓度,分别为C临′和C临〞。两者的关系有:①大致相同;②C临′﹥C临〞③C临′﹤C临〞。氧气,因此供氧必须满足微生物在不同阶段的需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各种不同的微生物的吸氧量或呼吸强度是不同的。
1
、氧的传递阻力
在需氧发酵过程中,气态氧必须先溶解于培养基中,然后才可能传递至细胞表面,再经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内的呼吸酶的位置上而被利用,参与菌体内的氧化等生物化学反应。氧的这一系列传递过程需要克服供氧方面和需氧方面的各种阻力才能完成。
微生物的吸氧量常用呼吸强度和摄氧率两种方法来表示,呼吸强度是指单位质量的干菌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吸取的氧量,以QO2,表示,单位为mmolO2/(g干菌体?h)。当氧成为限制性条件时,比耗氧速率为:
QO2=(QO2)mCL/(K0+CL)
(QO2)m --------最大比耗氧速度,mol /(kg.s)
当不存在其他限制性基质时,溶解氧浓度高于临界值,细胞的比耗氧速率保持恒定;在临界氧浓度以下,微生物的呼吸速率随溶解氧浓度降低而显著下降,细胞处于半厌气状态,代谢活动受到阻碍。培养液中维持微生物呼吸和代谢所需的氧保持供氧与耗氧的平衡,才能满足微生物对氧的利用。
由此可知,只有使溶氧浓度大于其临界氧浓度时,才能维持菌体的最大的比耗氧速率,以使菌体得到最大的合成量。但由于发酵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发酵的产物,因此,由氧饥饿而引起的细胞代谢干扰,可能对形成某些产物是有利的。所以,需氧发酵并不是溶氧愈大愈好。即使是一些专性好氧菌,过高的溶氧对生长可能不利。氧的有害作用是通过形成新生O,超氧化物基O2-和过氧化物基O22-或羟基自由基OH-,破坏许多细胞组分体现的。有些带巯基的酶对高浓度的氧敏感,好气微生物曾发展一些机制,如形成触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使其免遭氧的摧毁。溶氧高虽然有利于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溶氧太大有时反而抑制产物的形成。为避免发酵处于限氧条件下,需要考查每一种发酵产物的临界氧浓度和最适氧浓度,并使发酵过程保持在最适浓度。最适浓度的大小与菌体和产物合成代谢的特性有关,这是由实验来确定
的。发酵生产中,供氧的多少应根据不同的菌种、发酵条件和发酵阶段等具体情况决定。
例如谷氨酸发酵在菌体生长期,希望糖的消耗最大限度地用于合成菌体,而在谷氨酸生成期,则希望糖的消耗最大限度地用于合成谷氨酸。因此,在菌体生长期,供氧必须满足菌体呼吸的需氧量,即r=Qo2c(X),若菌体的需氧量得不到满足,则菌体呼吸受到抑制,而抑制生长,引起乳酸等副产物的积累,菌体收率降低。但是供氧并非越大越好,当供氧满足菌体需要,菌体的生长速率达最大值,如果再提高供氧,不但不能促进生长,造成浪费,而且由于高氧水平抑制生长。同时高氧水平下生长的菌体不能有效地产生谷氨酸。
想提高C*就得降低培养温度或降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或提高发酵罐内的氧分压(即提高罐压)。这几种方法的实施均有较大的局限性。已知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和培养浓度是依据生产菌种的生理特性和生物合成代谢产物的需要而确定的,不可任意改动。但有时分批发酵的中后期,由于发酵液粘度太大,补入部分灭菌水来降低发酵液的表观粘度,改善通气效果。采用提高氧分压的方法,一是提高发酵罐压力,二是向发酵液通入纯氧气。提高罐压会减小气泡体积,减少了气—液接触面积,影响氧的传递速率,降低氧的溶解度。影响菌体的呼吸强度,同时增加设备负担。通人纯氧能显著提高CL,但此利方法既不经济又不安全,同时易出现微生物的氧中毒现象。
发酵工艺控制——氧对发酵的影响及控制
录入时间:2010-8-13 9:26:18 来源:青岛海博《微生物工程》
在好氧深层培养中,氧气的供应往往是发酵能否成功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通气效率的改进可减少空气的使用量,从而减少泡沫的形成和杂菌污染的机会。
需氧发酵并不是溶氧愈大愈好。溶氧高虽然有利于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但溶氧太大有时反而抑制产物的形成。因为,为避免发酵处于限氧条件下,需要考查每一种发酵产物的临界氧浓度和最适氧浓度,并使发酵过程保持在最适浓度。最适溶氧浓度的大小与菌体和产物合成代谢的特性有关,这是由实验来确定的。根据发酵需氧要求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有谷氨酸、谷氨酰胺、精氨酸和脯氨酸等谷氨酸系氨基酸,它们在菌体呼吸充足的条件下,产量才最大,如果供氧不足,氨基酸合成就会受到强烈的抑制,大量积累乳酸和琥珀酸;第二类,包括异亮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天冬氨酸,即天冬氨酸系氨基酸,供氧充足可得最高产量,但供氧受限,产量受影响并不明显;第三类,有亮氨酸、缬氨酸和苯丙氨酸,仅在供氧受限、细胞呼吸受抑制时,才能获得最大量的氨基酸,如果供氧充足,产物形成反而受到抑制。
K0 --------氧的米氏常数,mol /m3
CL---------- 溶解氧的浓度, mol /m3
摄氧率是指单位体积培养液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以r表示,单位为mmolO2/(L?h)。呼吸强度可以表示微生物的相对吸氧量,但是,当培养液中有固体成分存在时,对测定有困难,这时可用摄氧率来表示。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摄氧率取决于微生物的呼吸强度和单位体积菌体浓度。
一、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
溶氧是需氧发酵控制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由于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发酵液中的溶解度亦如此,因此,需要不断通风和搅拌,才能满足不同发酵过程对氧的需求。溶氧的大小对菌体生长和产物的形成及产量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谷氨酸发酵,供氧不足时,谷氨酸积累就会明显降低,产生大量乳酸和琥珀酸。
三、影响微生物需氧量的因素
在需氧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影响微生物需氧量的因素很多,除了和菌体本身的遗转特性有关外,还和下列一些因素有关:
1.培养基
培养基的成分和浓度对产生菌的需氧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培养基中碳源的种类和浓度对微生物的需氧量的影响尤其显著。一般来说,碳源在一定范围内,需氧量随碳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中,菌种的需氧量随补入的碳源浓度而变化,一般补料后,摄氧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大。
(二)、影响液相体积氧传递系数KLa的因素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证实,影响发酵设备的KLa的主要因素有搅拌效率、空气流速、发酵液的物理化学性质、泡沫状态、空气分布器形状和发酵罐的结构等。实验测出的KLa与搅拌效率、通气速度、发酵液理化性质等的关系可用下述的经验式表示:
KLa=K〔 (P/V)α 〕.(VS)β(ηapp)-ω)
式中 P/V——单位体积发酵液实际消耗的功率(指通气情况下,kW/m3);
VS——空气直线速度,m/h;
ηapp——发酵液表观粘度,(kg·s)/m’;
α、β、ω——指数,与搅拌器和空气分布器的形式等有关。
K——经验常数。
1、搅拌效率对KLa的影响
发酵罐内装配搅拌器的作用有:①使发酵罐内的温度和营养物质浓度均一,使组成发酵液的三相系统充分混合;②把引入发酵液中的空气分散成小气泡,增加了气—液接触面积,提高KLa值;⑧强化发酵液的湍流程度,降低气泡周围的液膜厚度和湍流中的流体的阻力,从而提高氧的转移速率;④减少菌丝结团,降低细胞壁周围的液膜阻力,有利于菌体对氧的吸收,同时可尽快排除细胞代谢产生的“废气”和“废物”,有利于细胞的代谢活动。应提出的是如果搅拌速度快,由于剪切速度增大,茵丝体会受到损伤,影响菌丝体的正常代谢,同时浪费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