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设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f675ea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5.png)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第一篇: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13Z机制《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要求一、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单片机系统常用接口的设计及扩展方法。
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程序调试的技巧。
学会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学生将来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及其他领域应用单片机技术打下良好基础。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1.硬件设计:根据所选题目要求,完成基于单片机的完整硬件接口电路设计。
2.程序设计:根据需要画出程序流程图,设计出全部汇编程序并给出程序设计说明和程序注释。
3.设计文件:设计报告字数约4000~5000字(不包括程序清单),内容及格式要求如下:(1)报告内容的一般安排λ目录(1页)λ前言(1页):说明所选题目的、当今应用说明、对课题的理解,及要解决的问题和课题的意义。
λ总体方案设计(3~4页):通过列举和分析若干可行技术方案、原理,从中选定可行最优设计方案,给出组成原理(框图)及技术路线。
λ硬件设计(4~8页):元器件选择与必要的介绍;单片机硬件系统及外围接口电路的设计,原理说明。
系统总电路图可占完整一页。
λ软件设计(6~10页):设计各功能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及主程序,程序中应有必要的注释。
对于复杂程序结构可先绘制程序流程图。
λ设计小结(1页):对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建议、解决的方法和对这次设计实践的认识、收获和提高。
参考文献(1页)(2)设计报告书写要求以班级为单位购买徐师大标准的课程设计报告本,人手一册。
课程设计报告本应双面书写,每页的文字部分不得少于16行、每行不少于22字。
若整页为汇编语言程序,则该页不得少于20行。
设计说明书中插图总数不宜超过10个,插图可包括元器件图、单片机系统硬件电路图、程序流程图等,插图大小及所占篇幅根据线条密度定,线条不能太稀疏。
插图上下之外部不得留有超过一行文字高度的空白行。
单片机菜单课程设计
![单片机菜单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def99a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7.png)
单片机菜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片机菜单设计的原理和流程。
2. 使学生了解并熟练运用单片机编程语言进行菜单程序编写。
3. 让学生掌握菜单界面布局和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单片机进行菜单程序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菜单程序中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团队中共同完成菜单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单片机编程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技术探究的精神。
2. 培养学生面对编程挑战时的耐心和毅力,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3. 引导学生关注单片机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动手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单片机基础知识,对编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单片机菜单设计原理:介绍单片机菜单设计的概念、功能和分类,分析菜单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菜单结构、菜单界面设计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单片机菜单设计基础2. 单片机菜单程序编写:讲解单片机编程语言,以C语言为例,教授学生如何编写菜单程序,包括菜单项的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教材章节:第四章 单片机菜单编程实践教学安排:共4课时,分为以下两个阶段:阶段一:2课时,学习菜单程序的基本结构和编程方法。
阶段二:2课时,学习菜单项的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3. 单片机菜单设计实例:通过实际案例,教授学生如何进行菜单界面布局和交互设计,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单片机菜单设计实例教学安排:共4课时,分为以下两个阶段:阶段一:2课时,分析实例,讲解菜单界面布局和交互设计原则。
单片机课程大纲
![单片机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c7403c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2.png)
单片机课程大纲【最新版】目录1.单片机概述2.课程目标与要求3.课程内容3.1 硬件系统3.2 软件系统3.3 编程语言3.4 实验与实践4.课程安排5.考核方式正文一、单片机概述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 MCU)是一种集成了 CPU、存储器、外设接口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微型计算机。
由于其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功能强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如家电控制、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等领域。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培养学生具备单片机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
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电路知识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能熟练使用 C 语言编程。
三、课程内容3.1 硬件系统介绍单片机的硬件组成,包括 CPU、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串行通信接口、并行通信接口等。
3.2 软件系统讲解单片机软件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程序设计、模块化设计、结构化设计等,以及软件开发流程和调试方法。
3.3 编程语言学习单片机编程语言,主要采用 C 语言进行编程,学习 C 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函数等,以及单片机 C 语言编程的特点和技巧。
3.4 实验与实践通过实验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实际应用,包括硬件搭建、程序编写、调试与优化等。
实验项目包括基本输入输出、定时器/计数器应用、中断控制、串行通信等。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安排在课堂进行,实验教学安排在实验室进行。
五、考核方式课程考核采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实验报告相结合的方式。
期中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验报告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能力。
单片机系统的设计课程设计
![单片机系统的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818b1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c.png)
单片机系统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单片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其设计流程和方法。
2. 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础知识,能运用C语言或汇编语言进行简单程序编写。
3. 帮助学生了解单片机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与作用,如智能家居、机器人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设计单片机系统的能力,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
2. 提高学生运用单片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数据采集、信号处理等。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能够完成课程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系统设计和开发产生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敢于尝试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动手实践,完成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单片机系统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和实际工程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系统概述:介绍单片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2. 单片机硬件结构:讲解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及硬件连接方式。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单片机硬件结构3. 单片机编程语言:学习单片机编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包括C语言和汇编语言。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单片机编程语言4. 单片机I/O口编程:介绍I/O口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输入、输出、中断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 单片机I/O口编程5. 单片机系统设计流程与方法:讲解单片机系统设计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51单片机期末课程设计
![51单片机期末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c8120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c.png)
51单片机期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5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包括内部资源、指令系统及编程方法。
2. 学会使用51单片机的开发工具和编程环境,如Keil C及ISP下载线。
3. 掌握51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能够阅读并分析相关电路图。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设计并编写简单的51单片机程序,实现基础的外围设备控制,如LED灯、蜂鸣器等。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51单片机编程问题,进行基本的程序调试和故障排查。
3. 通过课程设计项目,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电子技术和编程的兴趣,激发其主动探索和创新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严谨、细致、负责的学习态度和职业素养。
3.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已有电子技术和C语言编程基础的前提下,进一步深化对51单片机的理解与应用。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以项目驱动教学,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设的学习成果。
通过期末课程设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以下章节展开:1. 51单片机原理概述:包括内部结构、工作原理、资源分布等,重点理解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的作用。
- 教材章节:第1章 51单片机基础2. 51单片机指令系统与编程:学习汇编语言编程,掌握常用指令,理解程序执行流程。
- 教材章节:第2章 51单片机指令系统与编程3. 开发工具使用:介绍Keil C集成开发环境和ISP下载线的使用方法,学会创建、编译、下载程序。
- 教材章节:第3章 51单片机开发工具4. 外围设备控制:学习51单片机与LED灯、蜂鸣器、数码管等外围设备的接口与编程控制。
- 教材章节:第4章 51单片机外围设备编程5. 传感器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学习传感器与51单片机的连接和数据处理。
单片机课程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2ea15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78.png)
单片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理解其工作流程。
2. 使学生了解并熟练运用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如C语言或汇编语言。
3. 帮助学生掌握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设计与搭建,使其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电路系统。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单片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具备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设计方案、调试程序等综合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课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合作,提高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单片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单片机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单片机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程加强实践操作和综合运用。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 创设实际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原理及结构:介绍单片机的组成、工作原理,重点讲解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部分。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2. 单片机编程语言:学习C语言和汇编语言的基础知识,掌握编程技巧,能独立编写简单的单片机程序。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单片机编程语言3.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讲解并实践常用外围电路的设计与搭建,如LED 灯、蜂鸣器、数码管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4. 单片机程序下载与调试:学习使用编程器、仿真器等工具,掌握程序下载、调试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单片机程序下载与调试5. 实践项目:设计并实现几个实际项目,如温度控制器、智能小车、智能家居系统等,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简单51单片机课程设计
![简单51单片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47950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8.png)
简单51单片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功能特点;2. 学会使用51单片机的开发环境,掌握相关编程语言及语法;3. 掌握51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连接方法,了解常见传感器的使用;4. 掌握51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的调试与优化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51单片机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基本的功能;2. 能够分析并解决51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简单的51单片机控制系统;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4.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本课程针对初中学段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51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这些具体的学习成果展开。
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 51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51单片机的结构、原理及功能特点,包括内部资源、外部接口等,对应教材第一章。
2. 开发环境与编程语言:学习51单片机的开发环境搭建,掌握C语言编程基础,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对应教材第二章。
3. 基本I/O口操作:学习51单片机I/O口编程,实现LED灯、蜂鸣器等基本控制,对应教材第三章。
4. 中断与定时器:介绍中断系统、定时器原理及应用,学会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对应教材第四章。
5. 外围电路与传感器:学习51单片机与外围电路的连接方法,了解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对应教材第五章。
6.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分析51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温度控制系统、智能家居等,对应教材第六章。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大全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1bf312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b.png)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大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掌握常见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2. 学会使用一种单片机开发环境,如51单片机或Arduino,并能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3. 掌握单片机外围电路的连接和调试方法,实现简单的电子项目。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单片机程序的编写、烧录和调试。
2. 培养学生运用单片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及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自信心。
2. 培养学生勇于尝试、不畏困难的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善于沟通交流。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单片机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项目掌握单片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课程中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达到上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 单片机概述、发展及应用- 单片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2. 单片机编程语言- C语言基础语法- 单片机C语言编程规范与技巧3. 单片机开发环境及编程工具- 51单片机开发环境搭建- Arduino开发环境及编程工具使用4.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 常用电子元器件及其功能- 单片机与外围电路的连接方法5. 单片机程序设计与调试- 单片机程序结构及编程流程- 常见程序设计实例分析- 程序烧录、调试及优化方法6. 单片机应用案例分析- 简单电子项目设计原理及实现- 创新性项目设计方法与步骤教学内容安排及进度:1. 第1-2周:单片机基础知识学习,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指标。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32b55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63.png)
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掌握其内部结构及相关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语法和技巧,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程序设计。
3. 学生能了解单片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学会分析实际案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单片机的基本操作和程序编写。
2. 学生能通过实验,学会使用相关开发工具和调试技巧,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
3. 学生能运用单片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单片机综合实验课程,培养对电子信息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沟通、分享和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认识到单片机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单片机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感兴趣,但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单片机基础理论:回顾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等,重点讲解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串行通信等模块的功能和应用。
2. 单片机编程语言:以C语言为基础,介绍单片机编程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 单片机实验操作:结合教材章节,进行以下实验:- 基本输入输出实验:学习单片机I/O口控制,实现LED灯、蜂鸣器等设备的控制。
- 中断控制实验:掌握中断系统的使用,实现外部中断控制。
- 定时器/计数器实验:学习定时器/计数器的配置,完成定时控制等功能。
- 串行通信实验:了解串行通信原理,实现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单片机实践项目课程设计
![单片机实践项目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f0f9b3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6.png)
单片机实践项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2. 学生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础知识,如指令系统、寄存器、I/O 口控制等。
3.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单片机外围电路的原理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单片机的编程和调试。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单片机及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认识到单片机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为国家和民族科技事业作贡献的信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重点讲解CPU、内存、I/O 口等组成部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2. 单片机编程语言:讲解单片机编程所需的基础知识,如指令系统、寄存器、汇编语言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单片机编程语言3.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介绍单片机与外围电路的连接方法,讲解常用外围元器件的原理及功能。
教材章节:第三章 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4. 单片机实践项目:设计多个实践项目,涵盖灯光控制、温度测量、电机控制等方面,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教材章节:第四章 单片机实践项目5. 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讲解单片机系统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单片机控制系统及调试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单片机系统设计与调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共15课时,其中基础知识3课时,编程语言4课时,外围电路设计3课时,实践项目4课时,系统设计与调试1课时。
单片机电子课程表课程设计
![单片机电子课程表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63bd13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c.png)
单片机电子课程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理解其内部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编写单片机程序的能力,实现电子课程表的功能。
3.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子课程表中涉及的时间管理、显示技术等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单片机电子课程表的硬件搭建和程序编写。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需求调整电子课程表的功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单片机及电子制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严谨治学的态度,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项目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知识,对单片机有一定了解,但编程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具备一定的单片机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理论:介绍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重点讲解CPU、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教材章节:第一章 单片机概述,第二章 单片机硬件结构。
2. C语言编程:讲解C语言在单片机编程中的应用,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基本语法知识。
教材章节:第三章 单片机C语言编程基础。
3. 单片机程序设计:以电子课程表为例,教授如何编写程序,实现时间管理、课程显示等功能。
教材章节:第四章 单片机程序设计,第五章 中断与定时器。
4. 硬件电路设计:介绍电子课程表的硬件组成,包括单片机、显示屏、按键等,讲解电路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单片机结课课程设计
![单片机结课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f4cc11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b.png)
单片机结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应用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编程方法;(3)熟悉单片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单片机开发工具进行程序设计;(2)能够独立完成单片机硬件电路的搭建和调试;(3)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2)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介绍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2.单片机编程语言:学习单片机的汇编语言和C语言编程;3.单片机编程方法:讲解编程技巧和实例分析;4.单片机应用案例:介绍单片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智能家居、物联网等;5.实践操作:进行单片机的硬件电路搭建、编程调试和项目开发。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1.讲授法:讲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2.讨论法:分组讨论单片机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单片机项目,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4.实验法:进行单片机的硬件电路搭建和编程调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本课程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单片机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单片机技术资料和案例;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教学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手段;4.实验设备:准备单片机开发板、编程器等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比20%;2.作业: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占比30%;3.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占比20%;4.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单片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占比30%。
单片机创意课程设计
![单片机创意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6e6f2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2.png)
单片机创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单片机编程的基础知识。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单片机知识,设计并实现具有创意的单片机控制项目。
3. 学生能了解单片机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理解其重要性和价值。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使用单片机进行编程和调试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2. 学生能够运用问题解决策略,针对实际需求进行单片机项目的创意设计和实践操作。
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学会沟通与交流,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单片机技术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激发创新意识和实践欲望。
2. 学生通过单片机课程的学习,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信息技术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单片机基础知识:介绍单片机的结构、原理及功能,使学生了解单片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方式。
关联教材章节:第一章单片机概述。
- 单片机的种类与选型-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功能-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2. 单片机编程基础:学习单片机编程语言,掌握编程技巧。
关联教材章节:第二章单片机编程语言。
- 编程语言(C语言/汇编语言)基础- 编程环境及工具的使用- 简单程序的设计与调试3. 单片机外围设备及其应用:了解单片机与外围设备的接口技术,学会使用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
关联教材章节:第三章单片机外围设备。
- 常用传感器及其接口技术- 执行器的原理与应用- 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编写4. 单片机项目实践: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创意项目设计与实现。
stm32单片机课程设计
![stm32单片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71764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1.png)
stm32单片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STM32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掌握其内部外设的配置和使用方法;2. 学会使用C语言对STM32单片机进行编程,掌握中断、定时器等基础应用;3. 了解STM32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和开发流程。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STM32单片机的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2. 培养学生运用单片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简单的温度控制器、智能家居系统等;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和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认识到我国在单片机领域的发展成果,提高民族自豪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已有电子技术基础和C语言编程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STM32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我国嵌入式系统领域培养优秀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1. STM32单片机概述:介绍STM32单片机的特点、结构及应用领域,对应教材第一章。
- 单片机发展历程及STM32系列简介- STM32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外设2. 开发环境搭建:学习STM32单片机的开发工具及环境配置,对应教材第二章。
- Keil uVision开发环境安装与使用- STM32CubeMX软件介绍及使用方法3. 基础编程:掌握STM32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基础,对应教材第三章。
- GPIO编程- 中断与定时器编程- 串口通信编程4. 硬件设计:学习STM32单片机硬件连接与外设驱动设计,对应教材第四章。
- 硬件电路设计基础- 常用外设驱动编写(如LED、LCD、电机等)5. 实践项目: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器,对应教材第五章。
单片机课设题目
![单片机课设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655908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4.png)
单片机课程设计题目一、基础电子系统设计1. 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钟,要求能够显示时、分、秒。
2.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要求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温度并控制加热或制冷设备。
3. 设计一个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要求能够实现红、黄、绿灯的自动切换。
二、智能家居控制系统1. 设计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要求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家电设备的开关、温度、湿度等功能。
2. 设计一个智能安防系统,要求能够实现门窗的自动开关、烟雾报警、防盗等功能。
三、数字信号处理与实现1. 设计一个数字滤波器,要求能够实现信号的平滑处理和减小噪声干扰。
2. 设计一个数字频率合成器,要求能够产生不同频率的信号并实现频率的精确控制。
四、自动化仪表与检测1. 设计一个压力传感器,要求能够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测量和控制。
2. 设计一个液位控制器,要求能够根据液位的高低控制加热或制冷设备。
五、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1.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要求能够实现电机的速度和方向的精确控制。
2. 设计一个智能门锁控制系统,要求能够实现通过手机APP进行远程开锁和关门等功能。
六、物联网与无线通信1. 设计一个物联网网关,要求能够实现不同协议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通信。
2. 设计一个无线遥控车,要求能够通过遥控器实现车的启动、停止、前进、后退等功能。
七、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1. 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要求能够实现机械臂的精确运动和抓取物品。
2. 设计一个自动化巡检机器人,要求能够实现环境的自动检测和数据的实时传输。
八、实时操作系统与应用1. 设计一个基于RTOS的无人机控制系统,要求能够实现无人机的自动飞行和拍摄等功能。
2. 设计一个基于RTOS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要求能够实现多个设备的协同工作和远程控制。
九、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1. 设计一个人脸识别系统,要求能够通过摄像头捕捉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并控制门锁等设备。
课程设计单片机文档
![课程设计单片机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ee86a25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e.png)
课程设计单片机文档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单片机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组成部分。
2.熟悉单片机的编程语言和编程环境。
3.掌握单片机的常见应用和实际操作。
4.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单片机的基本概念:介绍单片机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
2.单片机的结构:讲解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3.单片机编程基础:介绍单片机的编程语言、编程环境和基本编程技巧。
4.单片机常见应用:讲解单片机在生活中的常见应用,如智能家居、自动化控制等。
5.实践操作: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单片机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教师讲解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单片机的应用场景。
4.实验法:安排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学生水平的单片机教材,作为主要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4.实验设备:准备单片机实验设备,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来评估。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质量来进行评估。
3.实验报告:对学生实验环节的报告进行评估,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分析能力。
4.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单片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每个章节都有足够的教学时间。
单片机课程设计目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58a10a2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0.png)
单片机课程设计目的单片机课程设计目的单片机是一种微型电脑,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大等特点。
在现代电子技术中,单片机应用广泛,因此学习单片机编程成为电子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单片机课程设计的目的以及如何进行课程设计。
一、单片机课程设计的目的1.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单片机编程需要学生进行程序设计,通过编写代码解决实际问题。
这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单片机课程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单片机编程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动手实践。
在单片机课程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一个小项目,例如LED灯控制、数码管显示等,来提高他们对于单片机编程的理解和掌握。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团队协作精神越来越重要。
在单片机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大项目。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单片机编程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
在单片机课程设计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让学生完成一个小项目时,可以要求他们加入自己的创意,例如使用传感器、蜂鸣器等元件。
二、单片机课程设计的步骤1. 确定课程设计主题单片机课程设计主题应该与学生所学知识密切相关,并且具有实际意义。
例如,可以让学生完成一个温度控制系统或者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2. 制定课程设计方案制定课程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项目难易度: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确定项目难易度。
(2)时间安排:根据项目难易度和时间限制,合理安排时间。
(3)硬件选型: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和其他元件。
(4)软件编写:根据项目需求,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
3. 实施课程设计在实施课程设计时,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学生: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给予帮助。
c51单片机课程设计
![c51单片机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a592a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9.png)
c51单片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C51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掌握其指令系统及编程方法。
2. 学会使用C51单片机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与控制系统实现。
3. 了解C51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掌握相关外围电路的设计与调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语言编写简单的C51单片机程序,完成基础控制功能。
2. 熟练使用Keil、Proteus等软件进行C51单片机程序的编译、仿真与调试。
3. 能够分析并解决C51单片机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及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
2. 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其在项目实践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使其认识到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子技术领域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电路设计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但对复杂编程及实际应用尚存一定难度。
3.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C51单片机原理与结构:介绍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 单片机内部结构- 指令系统与执行过程- 性能参数与选型2. C51单片机编程基础:学习C语言编程,掌握C51单片机程序设计方法,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控制语句与函数- 汇编与C语言混合编程3. C51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学习常用外围电路的设计方法,如键盘、显示、传感器等,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 键盘电路设计- 显示器接口设计- 传感器信号处理4. C51单片机应用实例:通过实际案例,学习C51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单片机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什么
![单片机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0b08fe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2.png)
单片机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什么单片机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探讨单片机课程设计的目标。
一、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单片机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面临各种实际问题,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和实现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们需要结合实际需求,提出创新的设计方案,并通过调试和改进来实现最终的产品。
这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供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的机会单片机课程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和调试。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对单片机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课程设计通常需要学生组成小组合作完成,这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需要分工协作、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这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单片机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将学习到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开发环境、编程技巧等,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具体的项目中。
他们需要从零开始,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流程,包括问题分析、方案设计、硬件连接和编程调试等。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单片机课程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实际的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学生可以感受到电子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价值,增强他们对专业的认同感并激发学习动力。
单片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学生掌握了单片机技术后,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子产品,对相关行业的就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设计名称豆浆机控制器专业班级通信13-1学号 23姓名田锡光指导教师温景国专业班级 通信13-1 学号 23 姓名 田锡光 成绩 一、设计方案 豆浆机由粉碎黄豆的电机、豆浆机加热器和控制电路三大部分组成。
用单片机研制的全自动豆浆机的控制系统,当放入适量泡好的黄豆,加入适量的冷水,把豆浆机的电源插头插入220V 交流电源,豆浆机指示灯亮起,按下按钮,先对豆浆机进行水位检测,符合要求后电加热管开始对水进行加热,当水温达到80℃左右,豆浆机进行启动电机开始打浆,打浆电机按间歇方式打浆。
打浆过后,开始对豆浆加热,豆浆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豆浆上溢,当豆浆沫接触到防溢电极时,停止加热。
然后间歇加热,最后进行豆浆的防溢延煮后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若缺水,则关闭加热器和电机,并发出报警声,直到关闭电源,加水后才能继续使用。
只要按下启动按键并选择功能后,豆浆机就开始工作,一会儿就能喝到美味又营养的豆浆。
整个过程由单片机全自动控制,让你用起来更加的方便、更加的安全。
由于以前的豆浆机,磨浆要过滤豆渣,豆浆熬煮也要自己动手,还要特别注意豆浆溢锅的问题,程序繁琐麻烦,给人们带来不便,针对这些情况拟定开发家用豆浆机全自动控制电路装置。
家用豆浆机全自动控制装置是在单片机的程序控制下进行工作的。
打浆时,插上电源插头,接通电源, 直接按“启动”键,控制电路控制豆浆机工作。
先给黄豆加热,并由传感器检测温度,当温度达到80度左右时,停止加热。
启动磨浆电机开始磨浆,运转15秒后停止转运,间歇10秒后再启动打浆电机,如此循环进行打浆5次。
磨浆完后,开始对豆浆加热3分钟,豆浆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豆浆上溢。
豆浆加工自动进入防溢延煮程序,豆浆加工完成后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方案如图所示, 由单片机、电源电路、温度传感器、放干烧电路电路、防溢电路、打浆电路、加热电路、报警电路等组成。
先将黄豆放入豆浆的搅拌器滤网内,搅拌壶内倒入适量的水,装好搅拌机。
接上电源,蜂鸣器长鸣一声,提示已接通电源,指示灯LED 亮,处于待命状态。
按下全自动启动键,开始加热,温度达到80度时,停止加热;搅拌马达运转,将黄豆粉碎,豆浆过滤,然后马达停转,又开始加热,直到豆浆沸腾煮熟,停止加热,发出报警声,提示豆浆已做好。
若豆浆较长时间没喝而变凉,按下再加热键HEAT ,加热至沸腾后,停止加热,发出报警声。
若缺水,则关闭加热器和马达,并发出急促的报警声,直到关闭电源,加好水后才能工作。
选择这种方案的原因是:(1)加工方式是全自动。
(2)粉碎黄豆前加热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装………………………………………订…………………………………………线……………………………………… …………………………………装………………………………缩短粉碎后加热至豆浆沸腾时间,防止粉碎后煮浆时间过长所易造成的糊锅现象。
二、功能分析 豆浆机的控制系统以单片机AT89C51为控制核心,结合控制传感器,加热及打浆电路,防干烧电路及防溢电路,声光报警等控制,达到只要启动豆浆机以后,所有的控制过程都实现完全自动化的目的。
硬件上豆浆机的控制系统首先需要有一个单片机芯片作为控制核心来控制它的工作过程,开始时需要把水加热到80℃,这久需要一个温度传感器,这里采用NTC 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因为它灵敏度高、反应快,只是因为该温度传感器采用模拟量测量过,需要A/D 转换。
由于豆浆机需要使用防干烧电极防止出现干烧情况,所以这里采用一个探针来代替传感器。
给豆浆机加热完毕后,需要启动电机开始打浆,这里选用单相串励电机,因为串励电机具有机动转矩大、过载能力强、体积小、重量轻等很多优点,并且改类型电机在家用电器使用很普遍。
当打完浆后,需要对豆浆再次加热,这里就用到防溢的装置,与防干烧装置一样,沸腾溢出装置同样采用探针来替代了传感器。
对豆浆防溢延煮后,预示着豆浆加工完成了,最后发出声光报警信号,这里选用一个报警器和发光二极管。
软件上就是对单片机的编程,在编程前需要画出一个流程图,根据豆浆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及目的,即插上电源、按下启动按钮并且选择功能后,如果选择功能一(干豆),且没有出现水位过低的情况,先延时2秒,然后启动加热装置对水加热。
(1)当水温达到了80℃左右,豆浆机停止加热。
(2)进入打浆共5次,每次15秒,间隔5秒。
(3)加热3分钟。
(4)加工结束报警。
三、硬件设计 整个电源电路如图所示,控制电路采用变压器降压、晶体二极管整流等方法获得工作电源。
当电源接入220V 交流电,TR1开始对220V 交流电进行降压,从次级输出12V 左右的低压交流电,从而适应电路的使用要求。
整流硅对次级输出的交流电进行桥式整流,再由E2、C2进行滤波,已形成较平滑的直流电,送给三端集成正输出稳压器78L05进行稳压调整。
经78L05稳压作用后输出+5V 的直流电压,经E3、C3滤波后输出纹波很低的+5V 电压,作为单片机的工作电源,以保证单片机工作时的稳定和可靠。
……………………………………装…………………………豆浆机控制系统的电源电路市面上的单片机很多,本设计采用AT89C51。
AT89C51是美国ATMEL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128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ATMEL 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CPU)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AT89C51单片机可适用于提高许多高性价比的应用场合,可灵活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
单片机的简介(1)主要性能参数兼容MCS-51产品指令系统完全兼容,4K字节可重擦写Flash闪速存储器,1000次擦写周期,全静态操作:0Hz-24MHz,128×8字节内部RAM,32个可编程I/O口线,2个16位定时/计数器,6个中断源,可编程串行UART通道,低耗空闲和掉电模式(2)引脚功能引脚如图所示度系数热敏电阻(N TC)和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IC)两大类。
NIC 热敏电阻以MF 为其型号,PIC 热敏电阻以MZ 为其型号。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大多是由Mn (锰)、Ni (镍)、Co (钴)、Fe(铁)、Cu (铜)等金属氧化物经过烧结而成的半导体材料制成,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性能,被大量作为温度传感器使用。
NTC 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传感器是温度下降时它的电阻值会升高。
在所有被动式温度传感器中,热敏电阻的灵敏度(即温度每变化1。
c 日寸电阻的变化)最高,但热敏电阻的电阻腽度曲线是非线性的。
表中数据是对Vishay - Dale 热敏电阻系列测得的NIC 热敏电阻器性能参数。
从数据可以看出:25℃时阻值为10ΚΩ的电阻,在0C ℃寸电阻为ΚΩ,60℃时电阻为ΚΩ。
与此类似,25℃时电阻为5ΚΩ的热敏电阻在0℃时电阻则为ΚΩ。
其中电阻值以一个比率形式给出(R 。
/R2),该比率表示当前温度下的阻值与25℃时的阻值之比,通常同一系列的热敏电阻器具有类似的特性和相同电阻温度曲线。
热敏电阻传感器的测温接口电路 ADC0809简介 ADC0809是一种典型的A/D 转换器。
它是采用主次逼近方法的8位8通道A/D 转换器。
+5V 单电源供电。
转换时间在100us 左右。
ADC0809为28引脚,双列直插芯片,其引脚如图所示。
各引脚功能如下: 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端; D7-D0:8位数字量输出端口; START:A/D 转换启动信号输入端; ALE :地址锁存允许信号,高电平有效; EOC :转换结束信号,高电平有效; OE :输出允许控制信号,高电平有效; CLK :时钟信号输入端; A 、B 、C :转换通道的地址; VREF(-):参考电源的负端; VREF(+):参考电源的正端; ①AD0809 的逻辑结构:ADC0809 是8 位逐次逼近型A/D 转换器。
它由一个8路模拟开关、一……………………………………装………订…线………………………………………装………………………………………订……………个地址 锁存译码 器、一个A/D 转换器和一个三态输出锁存器组成。
多路开关可选通8个模拟通道, 允许8 路模拟量分时输入,共用A/D 转换器进行转换。
三态输出锁器用于锁存A/D 转换完 的 数字量,当OE 端为高电平时,才可以从三态输出锁存器取走转换完的数据。
②AD0809 的工作原理:N0-IN7:8 条模拟量输入通道。
ADC0809 对输入模拟量要求:信号单极性,电压范围是0-5V ,若信号太小,必须进行放 大;输入的模拟量在转换过程中应该保持不变,如若模拟量变化太快,则需在输入前增加采样保持电路。
地址输入和控制线:4条 ALE 为地址锁存允许输入线,高电平有效。
当ALE 线为高电平时,地址锁存与译码器将A , B ,C 三 条地址线的地址信号进行锁存,经译码后被选中的通道的模拟量进转换器进行转换。
A ,B 和C 为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IN0-IN7 上的一路模拟量输 入。
通道选择表如表所示。
数字量输出及控制线:11条 ST 为转换启动信号。
当ST 上跳沿时,所有内部寄存器清零;下跳沿时,开始进行A/D 转 换;在转换期间,ST 应保持低电平。
EOC 为转换结束信号。
当EOC 为高电平时,表明转 换结束;否则,表明正在进行A/D 转换。
OE 为输出允许信号,用于控制三条输出锁存器向单片机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
OE =1,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OE =0,输出数据线呈高阻状态。
D7-D0 为数字量输出线。
CLK 为时钟输入信号线。
因ADC0809的内部没有时钟电路,所需时钟……………………………………装………………………………………订…………………………………………线………………………………………信号必须由外界提供,常使用频率为500KHZ ,VREF (+),VREF (-)为参考电压输入。
③ADC0809 应用说明: ⑴ADC0809 内部带有输出锁存器,可以与AT89S51 单片机直接相连。
⑵初始化时,使ST 和OE 信号全为低电平。
⑶送要转换的哪一通道的地址到A ,B ,C 端口上。
⑷在ST 端给出一个至少有100ns 宽的正脉冲信号。
⑸是否转换完毕,我们根据EOC 信号来判断。
⑹当EOC 变为高电平时,这时给OE 为高电平,转换的数据就输出给单片机了。
放大器LM324简介 LM324是四运放集成电路,它采用14脚双列直插塑料封装,外形如图所示。
它的内部包含四组形式完全相同的运算放大器,除电源共用外,四组运放相互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