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印前技术-第9讲 印后加工技术1
数字印刷的印后加工解决方案及要点
数字印刷的印后加工解决方案及要点摘要:印后加工工作直接关系到印刷产品质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印刷产品往往因印后加工不合理而导致报废。
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个性化印刷的普及,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不过,在数字印刷设备不断创新的同时,印后加工设备的发展速度却相对较慢。
印后加工仍然是数字印刷生产效率提升的主要障碍。
本文拟讨论数字印刷的印后加工解决方案,以供读者参考关键词:数字印刷;印后加工;解决方案引言众所周知,印后加工是印刷行业中劳动强度最高的工序,但近年来,劳动力成本上涨和熟练工人短缺影响了印刷公司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印后加工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程序,企业迫切需要把印后加工提高到与印刷和印前兼容的水平。
如何减少印后加工过程中对人工的依赖、中间重复、低效率和手工作业,是许多印刷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数字印刷的印后加工解决方案1.1在线印后加工解决方案在线印后处理是指数字印刷机与印后设备共同操作,自动进行印刷、折页、裁切、装订等活字印刷工序。
每台数字印刷机都连接了自己的印后处理设备,因此印刷和印后部分都不需要人工干预,从而更好地保证了印刷过程和印后的一致性。
从这一点来看,在线印后加工解决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印后加工解决方案。
在线印后处理解决方案的优点包括:首先,印刷产品可在打印后自动传递到处理设备,防止损坏印刷产品。
其次,印刷设备和印后单元不需要来回运输印刷材料,减少了整个印刷过程所需的时间。
最后,提供高质量的流程管理。
如果发现错误,操作人员可以在印刷或印后处理过程中直接停止生产进行更正。
在线印后加工的劣势也很明显:首先,数字印刷机的印刷速度与印后处理设备的速度不一致。
其次,静电也会带来一些操作问题。
最后,墨层、材料容易出现磨损、划痕和裂纹。
这些因素限制了数字印刷机和印后加工设备的在线推广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线数字印刷的印后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并受到数字印刷企业的广泛欢迎。
印后加工技术(1)
第二章 覆 膜
(3)固化剂 固化剂是能催化或促进粘合剂固化的物质。 它可以使涂布时呈液态的粘合剂完成粘合时变成固态。 固化剂又称硬化剂、熟化剂。 (4)填充剂 填充剂是改善粘合剂某些性能的物质。填 加某些合适的填充剂可改善粘合剂的工艺性、耐久性、 强度、耐热性、耐磨性、耐腐蚀性、阻燃性和降低成 本等。加入的填充剂成分不同,改善粘合剂的性能也 不同。填充剂有二氧化钛、轻质碳酸钙、氧化锌、硅 藻土、白土、石墨等。选用的填充剂不应与粘合剂其 它成分起反应。 (5)抗氧剂 抗氧剂是能够抑制或减缓粘合剂被氧化的 物质。氧化会使粘合剂老化,加入抗氧剂可以减缓或 阻止粘合剂氧化,提高粘合剂寿命。
第二章 覆 膜
干式覆膜:在塑料薄膜上涂布一层粘合剂,经 过覆膜机干燥通道蒸发除去溶剂而干燥除去粘 合剂溶剂,然后于基材粘合作一起。
张力控制 表面电晕处理 涂布粘合剂 烘道干燥
塑料薄膜放卷
热压辊加热复合
冷却
收卷
割膜
第二章 覆 膜
1-塑料薄膜放卷部分 2-涂布部分 3-印刷品 输入台 4-热压复合部分 5-辅助层压部分 6-印刷品复卷部分 7-干燥通道
第二章 覆 膜
(6)增韧剂 增韧剂是改善粘合剂的脆性,防止开裂的 物质。增韧剂能降低粘合剂膜的内应力,提高剪切强 度及剥离强度,改善低温性能及柔韧性。 (7)防腐剂 防腐剂是防止粘合剂霉变的物质。一些淀 粉胶、动物胶等粘合剂易受细菌的破坏发霉变质,失 去粘合作用,可加入甲醛、苯酚等作为防腐剂。防腐 剂一般对人体有害。 (8)消泡剂 消泡剂是消除粘合剂中泡沫的物质。粘合 剂由于搅拌等原因带人空气,形成气泡,影响粘合强 度。消泡剂可减小气泡表面张力,使气泡变薄破灭。
《数字印前技术》课件
目录
• 数字印前技术概述 • 数字印前技术的基本原理 • 数字印前技术的流程 • 数字印前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数字印前技术的应用案例
01
数字印前技术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数字印前技术是指利用数字化工具和流程进行印刷品制作和输出的技术。
特点
高效、灵活、可定制性强,能够满足个性化、短版印刷等需求,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印刷品质量。
数字印前技术的应用领域
商业印刷
利用数字印前技术制作宣传册、 海报、名片等商业印刷品,具有 快速、灵活、高效的特点。
短版印刷
利用数字印前技术进行短版印刷 ,具有快速、灵活、环保的特点 ,适合小批量、高要求的印刷品 制作。
01
包装印刷
利用数字印前技术制作各种包装 盒、纸袋等产品,具有高效、环 保、可定制性强的特点。
02
03
个性化印刷
利用数字印前技术制作个性化印 刷品,如照片书、定制T恤、DIY 贺卡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
04
02
数字印前技术的基本原理
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图像处理是数字印前技术的核心,主要涉 及图像的输入、处理、编辑和输出等环节。
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图像进行各种 调整和修饰,如色彩校正、对比度调整、锐化 等,以提高图像质量和满足印刷要求。
04
数字印前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数字印前技术的优势
01
高效性
数字印前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印 刷生产的效率,减少传统印刷 中繁琐的制版和校对过程。
02
精准度
数字印前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 的印刷复制,满足各种精细的 印刷需求。
03
可编辑性
数字文件可以随时进行编辑和 修改,方便快捷,降低了生产 成本。
(提纲内容)印刷工艺及印后加工
(提纲内容)印刷工艺及印后加工第一篇:(提纲内容)印刷工艺及印后加工第一章绪论1.印刷的定义;印刷的五要素;印前、印刷、印后的含义。
印刷(Printing):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印前(Prepress):正式上机印刷之前的所有生产工序,即信息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材料上之前。
如原稿的设计、图文信息处理、制版。
印刷(Press):印版上的油墨向承印物上转移的过程。
常见的有胶印、凹印、凸印、孔(丝)印等方式。
印后(Postpress):包括纸张(或其他承印材料)印刷之后的全部加工过程。
如覆膜、上光、烫金、模切、压痕等。
印刷的要素:原稿、(印版)、承印物、油墨、印刷机械。
原稿(Original):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
常用的原稿有文字原稿、图像原稿、实物原稿、数字原稿等。
印版(Plate):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图文载体。
根据图文与空白部分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孔版。
数字印刷不需要印版。
承印物(Substrate):接受印刷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
如常见的纸(新闻纸、胶版纸、铜版纸、白纸板、瓦楞纸板等)、纤维织物、塑料、木材、金属、玻璃、陶瓷等。
油墨(Printing Inks):图文信息的显示介质,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着色物质。
印刷机械(Printing Machinery):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设备的总称。
印版类型不同,印刷机械也不同。
2.直接印刷、间接印刷的区别。
直接印刷:承印物直接与印版接触,印版上的图文是反的。
间接印刷:承印物与印版不接触,印版上的图文是正的。
3.印刷技术的发展历程(了解)。
中国人,印刷术、造纸术1440年,德国人谷登堡,铅活字印刷工艺和印刷机1796年,德国人,石印术1960年,胶印工艺成熟1990年激光汉字和桌面系统 1995年,CTP工艺1999年,PDF工艺流程 2004年,JDF工艺流程现今的印刷技术可谓日新月异4.常见的印刷工艺分类。
数字印刷的印后加工
数字印刷的印后加工作者:徐世垣来源:《今日印刷》2018年第03期目前印刷产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
杂志的数量之多前所未有,新版杜登词典共1264页包括了145000条词目,这是历史上篇幅最多的词书。
目前,印刷直邮又经历一次复兴。
因为在跨媒体活动的范围,印刷邮件被视为掌媒,它激励收件人详细解读广告的主题,并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许多广告商一定能够体验到,廉价发送的电子通讯经常淹没在日常电子邮件的洪流中。
另一方面,科学早已证明,视觉和触觉效果良好的广告媒体传输的信息可持久地铭记在接受者的头脑中。
真正的一对一通信。
当然,印刷邮件的复兴大部分有数字印刷的贡献。
数字印刷的技术性能可以使个性化的通信达到真正一对一的程度。
个性化和高品质成功成为直邮新特点。
个性化印刷产品的应用领域还是很广泛的。
从印数1份起的个性化定制的小册子和书籍已经非常普遍。
印刷的书籍销售数量依然超过电子读物销售量的很多倍。
印后做什么?由于在数字印刷中每个产品都可以制成孤本,印后加工必须满足特殊的要求。
在工作流程中,数字印刷机与印后加工联动设备可以在线连接运行进行印后加工。
但是,在线连接生产不一定是最佳的方法。
在数字印刷之后离线运行也有其合理性,其中有经济的原因,也有灵活性的原因。
例如,一台折页机根据其生产能力可以为多台数字印刷机进行印后加工。
在在线生产中,折页机有时不能完全充分发挥其潜力。
因此决定离线或在线取决于产品和工作方式。
因此计划在数字印刷上投资,也必须同时考虑到在印后加工上投入。
理由是,传统的印刷和印后加工分离在数字印刷中越来越失去意义。
在最短时间印出的产品,也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交货,通常没有给装订工留下更多加工的时间。
此外,机器需要装备程度较高,以便对付粘墨、承印物的静电和干燥问题。
因此数字印刷用的印后加工机器应该具有高度自动化,通过显示器可以容易且合乎逻辑地操作,装调和停机时间尽量缩短。
废品率必须最小,这是不言而喻的。
在线或离线?如果为制作某些产品使用折页机,将折页机直接在线连接在数字印刷机上是理想的解决方案。
数字印刷之印后加工技术
数字印刷之印后加工技术数字印刷是一种从电子文件中直接印刷所需图像或文档的印刷技术。
它比传统印刷更快、更经济,而且可以更轻松地进行定制化和个性化。
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印刷的生产流程,还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在数字印刷生产流程中,印后加工技术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下面就数字印刷之印后加工技术来详细介绍一下。
1.涂覆技术涂覆技术是将特定涂料涂覆在所需印刷物的表面上,用于改善印刷物表面处理、视觉效果、摩擦、耐水性和耐化学性。
市面上常用的涂层液包括:UV涂层、水性涂层和溶剂涂层。
UV涂层的优势在于具有较好的防水和耐磨性,能够使印刷物体现立体感和光泽感,常用于海报、书籍封面等印件;水性涂层具有环保、安全、易操作、无刺激性和不存在臭味等特点。
但由于其较容易受潮受气温的影响,要求制造环境不得过于潮湿,存储条件也应尽可能干燥;溶剂涂层的优点在于其所含有的有机化合物极易蒸发,这对于透气性较差的印刷物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2.覆膜技术覆膜技术是将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例如PET膜)粘合在印刷物的表面上,以保护和美化其表面。
覆膜的目的有保护易损的印刷物、增强印刷物的强度、改善它的质感与形态等。
同涂覆技术一样,覆膜分为热敷式和压敷式。
其中,为了保证性能的一致性以及加工的准确性,热敷式覆膜往往采用自动化设备完成。
3.模切技术模切技术是在数字印刷业中广泛使用的加工技术之一,用以把印刷物按照指定的规格切割后交货。
模切是从整个制造流程中最后的一步,所以它往往能够将不规则的印刷物成形,比如钟表盘面、各种图案图形的刻度板、模板、各种模牌和吸塑盒、化妆品包装等等。
同时,模切技术也常常应用于在印刷物表面施加一定的形状、图案和编号以加强其实用性和独特性。
4.压花技术压花技术是利用一些具有特殊花纹的金属或橡胶器具,将压合印刷物表面的一种表面印刷工艺。
此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能够提供更好的鲜明度和质感感,增加实用度。
压花技术的独特性还在于其处理完后的效果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数字印刷的印后加工
P m 0 Pr
印 刷 纵 横
印 后加 工 现在 仍 然是 数 字 印刷 企
业 进 行 超 短 版 按 需 印 刷 生 产 的 主 要 障
0 sl ∞ }0 ∞分l ∞ 。 ∞11o ∞ I I l I 碍
i 多| 鼋 , 数字 印刷 的客 户 往往 希 t } 通过 基 。首 先 I r
望有 一个 平 滑 的成 品 ,产 品上 强 烈 的 色 彩 往往 是 由较 厚 的色 剂 或数 字 油墨 层 形 成的 ,这 两点 对 印后 加 工人 员来 说 是 非常不 利 的。目前来 看 , 蹭脏 和 出 现 斑纹 并 不 是 主要 问题 ,而折 叠过 程 中 出现 的 裂 化现 象 才 是最 重要 的 问题 ( 尤其 是对 那些 基 于色剂 的 系统 , 在干
印 刷工 艺 生 产的 单 张 印刷 品 自动 结 合
到 一起 ,创 造一 种 定制 的 、个性 化 文 件 , 足诸 如利 用 P 满 c机在 内 的多 种 离
线 环 境 下 进 行 个 性 化 生 产 的 需 求 。 为 了实现 这 点 ,用于 作业 的所 有 印 后加
贴 封皮 。然后该 书被 送 去三 面切 齐 , 这 是 最 影响 生产 速 度 的一 环 。其次 还 有
在类 似 于 直邮 这样 的 市场 领 域 ,由 于
受变 化 的 图像 等关 键 因素 的 影 响 ,数
字 印刷 更 是会 占据 统 治地 位 ;换 句话
说 ,提 高 E J 品 固有价 值 的 能 力就 是 [U 3 S 使其 与 最终 用 户的 要 求精 确 匹 配 ,并 在一 次 生产 的过程 中 生成 可变 数据 。
希 望 进 入 短 版 印 刷 市 场 的 书 刊 制 造
印前、印中、印后技巧
印前、印中、印后的一些基本概念印前---------------------------------------------------------(1)菲林: 制版时,常提到"胶片",胶片又称菲林(film),它是电脑中的图文转移到印刷版上的一种媒介物质,是制版后的文件,通过照排机按色彩类别输出的阳图胶片。
(2)图片: 客户提供图片,最理想的是高质量的原始资料图片尽量避免使用印刷品图片。
客户自带照片,应选择光面照片,忌麻面照片或塑封后的照片,否则影响清晰度。
另外小图片放大倍率越高,图片质量越低。
图片的每次翻版、扫描都会损失一定的层次。
(3)软件: 一般企业常用办公软件为"WPS"和"WORD",它们中的文字,只有存成纯文本格式即".txt",我们的设备才可以读取,但里面的图片均不能使用。
印刷常用软件有photoshop、cordraw(PC)、freehand(MAC)、pagemake、illustrator、wits(PC)等,若您的企业中装有上述软件,则将来制作时,文件转换会很方便。
但photoshop文件中的文字不能使用。
(4)P的概念:即"page"页码的意思,通常制版时以"P"为概念,一张A4 纸的一个面即为1P,双面即为2P。
样本因为是折装,所以总P数必须被4整除,否则无法装订成册,常用的有:4个P、12个P、16个P、20个P、32个P、64个P等等。
印中---------------------------------------------------------(1)色标: 很多印刷品在印完后,还要经过后期加工才能完整交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之为Pantong色。
(2)专色: 印刷品制作时,如客户对标准色要求很高,四色调配又不易实现时,须考虑用专色印刷,虽增加成本,但最终效果将优于四色网点叠印。
数字印前技术
2.1.1扫描仪-平面式扫描仪
平面扫描仪的主要构成
光学系统:光源、反射镜、棱镜等 光电转换系统:电荷耦合器件(CCD)等 电子系统:A/D转换器、控制电路、接口电路
等
机械系统:机体、扫描平台、机械传动部件
等
线形CCD结构与工作原理
CCD的工作过程主要是电荷的产生、存储、传输和检测。
滚筒扫描仪 光学分辨率主要取决 于扫描线的宽度,即 滚筒转一圈扫描头横 向进给的距离。扫描 线越细,分辨率越高; 反之,分辨率越低。 扫描线的粗细与扫描 光孔的大小有关。
dpi、图像放大倍数和lpi之间的关系
扫描分辨率=放大倍数×加网线数×质量因子
质量因子一般取1.5~2.0
最大分辨率
在光学分辨率的基础上,如果通过软件对扫描 所形成的图像进行像素的插值可以提高图像 的分辨率。 最大分辨率:就是最大限度地插入像素后求 得的分辨率,也称为插值分辨率,指通过计 算所达到的分辨率。
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
C C D传感器阵列
虹膜式光圈
数码照相机的成像过程
景物
镜头 CCD 模拟信号
模/数转换
快门 数据压缩 存储或输入电脑
显示 电子邮件 打印
影响数码相机图像质量的因素
数码相机的分辨率 数码相机的颜色深度 数码相机的光学镜头 数码相机的白平衡功能 图像的压缩 数码相机的感光度
传统复制工艺流程
文字 照相机 图形 手工 拼版 图像 电分机 阴图 (阳图) 拷贝机 阳图 晒版机 打样版 打样机 样张 阴图
拼上 机版
晒版机
上机版
印刷机
印刷品
拍照
照像机
拣字
skull ba单色印刷品的照像制版工艺
印刷基础印前设计印前处理印刷技术印后加工
印前处理
图文处理
图文处理是对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一系列加 工和处理的过程,包括色彩管理、图像增强 、排版设计等方面的操作。在进行图文处理 时,需要采用各种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图 形学的方法和技术,如色彩空间转换、直方 图均衡化、图像分割等操作。通过这些处理 操作,可以提高数字信号的质量和可编辑性 ,为后续的制版和印刷过程提供更好的基础
的知识
印刷基础
印刷原理
印刷原理是印刷技术的核心,主要涉及油墨 的转移过程。印刷技术通常分为凸版印刷、 凹版印刷、平板印刷和平孔版印刷四种。凸 版印刷是最早的印刷技术之一,利用凸起的 文字和图像印在纸上。凹版印刷是将凹下的 文字和图像印在纸上,常用于制作货币等高 精度印刷品。平板印刷是通过平版上的油墨 向纸面转移,适用于大量印刷。平孔版印刷 则是利用丝网将油墨转移至纸面,常用于制 作油画布等
印前设计
版面设计
版面设计是印前设计的另一重要环节,它涉 及到文字排版、图形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版 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将文字、图像等元素进 行合理的布局和排列,以形成美观、易读的 版面效果。在进行版面设计时,需要考虑字 体、字号、行距、分栏等方面的因素,以及 如何利用图形元素进行视觉引导和强化效果
印前设计
印刷技术
凹版印刷
凹版印刷是将凹下的文字和图像印在纸上, 常用于制作货币等高精度印刷品。凹版印刷 的优点是印刷品质量高,色彩鲜艳,耐久性 好。但凹版印刷制版成本高,印刷速度较慢
平板印刷
平板印刷是通过平版 上的油墨向纸面转移 ,适用于大量印刷。 平板印刷的优点是印 刷速度快,成本低, 适合大规模生产。但 印刷压力较大,容易 造成承印物变形
6
印后加工
印后加工
印后加工
折页
第九章印后加工
机身小、速度高,操作 便利,但所能折的幅面比 较小,加工纸张较薄时, 会影响折页精度。
• 栅刀混合式折页机 折页机的机构中既有刀式,又有栅栏式,称 为
栅刀混合式折页机。 其折页速度快,每分钟可达120帖。
3、配帖
配帖就是将书帖或单张按页码顺序配集
(3)压光 涂布于印刷品表面的上光涂料干燥后,
利用压光机使其提高上光涂层的平滑度和光 泽度。
(三)上光质量的要求
(1)上光涂布均匀、无漏涂、无气泡、无砂眼。 (2)上光涂层不受印刷油墨性能的影响,流平性 好,同印刷表面有一定的粘合力。 (3)上光涂布量适宜,涂层能在指定的温度、涂 布速度下干燥结膜。
(二)精装书籍的联动装订工艺
• 精装书籍装订自动生产线: 供书芯机、书芯压平机、刷胶烘干机、书芯 压脊机、书芯堆积机、三面切书机、扒圆起 脊机、输送翻转机、书芯贴背机、输送翻转 机、上书壳机、压槽成型机。
§8-2 印刷品的表面整饰 常用的印刷品表面加工有:上光、上蜡、 复合
塑料薄膜、压凸、压箔等。
无色、透明、不泛黄、光泽度高、固化速度快、 粘着力强,有良好的流平性。上光涂料成膜后具 有良好的耐热性、耐机械摩擦性、耐水防潮防霉 性、耐光性、耐化学药品性等特点。
(二)上光工艺
1、上光设备 普通上光机由印刷品输入装置、涂布装置、烘干 装置、收纸装置组成。 UV上光机由自动输纸机构、纸张清擦处理装置、 干燥装置、收纸装置。
二、图书的精装工艺
• 精装书的特点:书芯的书背加工后带有圆弧
形或平直形,又称圆背和平背。具有挺括坚
实的特点。
腔背
圆背和平背 硬背 柔背
按封面的加工方式
数码印刷印后加工工序要点分析
数码印刷印后加工工序要点分析数码印刷印后加工几年前,数码印刷还是新生事物,距离商业化生产还有很大距离,数码印刷的质量与人们的要求确实存在较大差距,生产效率也很低,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然而,近几年数码印刷变化与发展的速度之快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像。
今天,数码印刷的生产效率已大幅提升,承印材料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一些印刷品的印刷质量和效果不得不令人赞叹。
数码印刷确实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印刷方式。
但从装订和印后加工的角度来看,数码印刷的印后加工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试图探讨数码印刷的印后加工方式,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装订与印后加工要点:1.折页由于数码印刷品上的油墨色料只附着在纸张表面,所以折页加工容易发生折裂。
因此,在折页加工前最好先压折痕。
2.覆膜对数码印刷品表面进行覆膜加工,特别是印刷了大面积实地后再进行覆膜加工,将有助于在印后加工中,特别是裁切或包装时对印刷品起到很好的的保护作用。
对双面印刷品进行单面覆膜未必有利,因为未覆膜的一面在后续加工中可能会由于受到摩擦力作用更容易出现印刷色料剥落的现象。
3.骑马订骑马订对大部分数码印刷品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选择,特别适合于指南、小册子和宣传册等较薄书册的装订。
该装订方式经济实用,并能够与其他加工方式联机进行,能够同时进行配页、折页、装订和联机裁切的印后加工,可以为数码印刷所要求的快速交货提供保证。
4.平订在设计平订书册时,首先要注意在订口与正文之间留出足够的装订余地,比如,O型螺旋线装的线孔比为3∶1(指每英寸有3个孔)时,应至少留出3/8英寸的空白;而当线孔比为2∶1时,则应至少留出1/2英寸的空白。
这段空白是指订口与最近的线孔边的距离。
为了明确平订加工的具体位置,设计者最好在数码印刷加工前,向印后加工者了解实际印刷纸张在进行数码印刷后的变化,这一点对于数码印刷品尤为重要。
大多数计算机设计程序并未考虑印刷后纸张厚度的微小变化,而数码印刷中,印刷在纸张表面的色料会引起印张的厚度变化,当对几十页数码印刷印张进行装订时,累积的厚度变化可能使计算机精心计算出的装订尺寸毫无意义。
印后加工工艺及应用范围
印后加工工艺及应用范围印后加工工艺是指印刷品在完成印刷后,为了满足特定的外观、性能和用途要求而进行的一系列加工处理过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印后加工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1. 覆膜工艺:又称“过塑”、“裱胶”、“贴膜”等,主要分为光膜和哑膜两种。
将塑料薄膜覆盖于印刷品表面,并采用黏合剂经加热、加压后使之粘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的印刷品的加工技术。
覆光膜的产品表面亮丽、表现力强,多用于产品类印刷品;覆哑膜的产品表面不反光,高级典雅,多用于形象类印刷品。
适用范围:128g以上的纸张,遇实色部位有折痕工艺必须使用覆膜工艺。
2. 上光工艺:在印刷品表面涂上一层无色透明的涂料,经流平、干燥、压光、固化后在印刷品表面形成一种薄而匀的透明光亮层,起到增强载体表面平滑度、保护印刷图文的精饰加工功能的工艺。
包括涂料上光、UV上光、珠光颜等。
广泛应用于书刊的封面、画册、纸盒、纸箱、不干胶标签、说明书等。
3. 烫印工艺:将金属印版加热,施箔,在印刷品上压印出金色或者银色的文字或图案,使得表面具有金属质感和效果。
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立体烫金,也称凹凸烫、三维烫、浮雕等工艺。
4. 起凸/压凹/压纹工艺:总称为压印,靠压力使承印物体产生局部变化形成图案的工艺。
分为便宜的普通腐蚀版和昂贵的激光浮雕版两种。
5. 裱纸、裱坑工艺:裱坑是先将瓦楞原纸加工成瓦楞状,然后用胶黏剂从两面将表层黏合起来,使纸板中层呈空心结构,它具有较高的强度、挺度、硬度、耐压、耐破、延伸性及弹性等。
对裱是两张纸张底部对裱,底纸过胶水,经过压印后,两张纸张牢粘在一起的一种工艺。
多层裱纸是为了增加产品的厚度、韧性、保温、避光、防露等功能,将两张或两张以上的承印物黏合在一起的工艺过程。
6. 植绒和金葱工艺:为了显示产品更为高端,有些产品设计会加入金葱或者植绒,在印刷品表面刷一层胶,再贴上绒毛材质或金粉。
7. 模切工艺:利用钢刀、钢线排列成模板,在压力作用下将印刷品加工成所要求的形状。
数字印前技术
数字印前技术第一部分数字印前概述一、概念:1、印前定义:在印刷之前进行图文信息设计、处理、输出等全部过程2、数字印前基础:桌面出版系统(DTP)3、数字印前系统:为了以数字方式实现图文输入、图文处理和图文输出所需的硬件和软件的集合4、桌面出版系统:用于出版、印刷的图文信息进行输入、处理、输出的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二、基本能力:1、两要素:(1)页面排版或拼版(组版):将页面上各页面元素进行拼合和定位、构成完整页面的操作(2)硬拷贝输出:利用激光照排机、直接制版机等设备将页面信息记录在介质上的过程2、数字印前工序:图文输入、排版、打样3、印前常用的数字图像获取的设备:数码相机、扫描仪4、印前常用的图文处理设备:PC机、Mac机5、印前常用的图文输出设备:打印机、直接制版机、激光照排机三、现代发展工艺流程:1、传统复制工艺:2、现代复制工艺:四、特点:1、图像处理方法更灵活,可以满足客户的创意要求2、可以实现图文合一处理3、整个系统呈开放性、资源可以共享4、整个复制工艺中可变因素少、使印品质量有可靠的保障5、工序相对简单、工作效率高、出版周期显著缩短6、原材料的使用少、对仓储空间的要求降低7、利于环保、节省贵重金属8、人员培训相对容易9、图文信息可以实现远程传送10、直观效果好11、任何一个工序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最终印刷质量第二部分印刷图像复制基础一、网点:1、定义:将原稿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正确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基本元素2、网目调:将连续变化的图像变成不连续、由油墨小网点组成的头像,通过改变小网点在纸张上的覆盖面积比例来改变油墨的浓度或图像的明度(1)特点:1)单位面积内网点面积越大,油墨在纸张上的覆盖比例就越大,产生的颜色就越深2)单位面积内网点面积越小,油墨在纸张上的覆盖比例就越小,产生的颜色就越浅(2)印刷行业通常用油墨的百分比来表示图像颜色的深浅3、扫描印刷品原稿时必须去网4、图像加网与图形加网:(1)要求不同(2)采用图像加网方式,图形、文字的边缘不光洁5、作用:(1)网点的大小能调节油墨量(2)网点在印刷效果上能组色(3)网点能冲淡墨色4、网点大小:(1)网点的绝对面积:网点绝对面积=(网线数的倒数)2注:①一般指的是调频网点②网线数越大,单位面积内所容纳的网点数越多,网点的绝对面积越小(2)网点的相对面积:单位面积内接受油墨的面积所占的百分比注:①一般指的是调幅网点②传统上以成数表示6、网点形状:(1)定义:油墨点印在纸张上的形状(2)形状:方形网点、圆形网点、链条形网点(菱形网点)等(3)网点扩大:网点形状不同,相同面积的网点的周长不同,扩大量不同(与网点周长成正比),会对阶调的再现造成不同的影响注:①方形网点扩大50%时,扩大量最大②圆形网点扩大78.5%时,扩大量最大7、网点角度:(1)定义:网点排列线和水平线间的夹角(一般逆时针方向测得的角度)(2)龟纹(莫尔条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角度的网点套印在一起产生的叠印注:①提高加网线数可使莫尔条纹细小②调幅加网不可避免,调频加网可避免(3)常用网点角度:0°(90°)、15°、45°、75°注:①45°的网点角度最舒服、最美观,是最佳的网点角度②15°和75°的网点角度不稳定、不呆板③0°(90°)的网点角度稳定、太呆板,视觉效果最差(4)四色版的网点角度:8、加网技术:(1)调频加网(2)调幅加网:加网角度、加网线数、网点形状(3)混合加网9、加网线数:(1)网线数定义:单位长度内的网点数量,单位:lpc(线/厘米)或lpi(线/英寸)(2)特点:网线数的多少决定了网点的密集程度1)网线数越高,网点越密集(网点越小),印刷品越细腻2)网线数越低,网点越大,印刷品越粗糙(3)常用加网线数:80lpi、100lpi、120lpi、133lpi、150lpi、175lpi、200lpi、300lpi等(4)各种纸的加网线数:1)铜版纸(高级压光白纸板):175lpi—300lpi2)胶版纸:120lpi—150lpi3)新闻纸:80lpi—133lpi(5)考虑因素:1)视距远近:a.视距近,网线数多(细)b.视距远,网线数少(粗)2)客户要求:a.要求印刷品质量高,油墨、纸张好,网点增大,网线数可多(细)b.要求印刷品质量低,油墨、纸张较普通,网点增大,网线数要少(粗)3)印刷工艺:a.胶印、凹印的网点增大较少,网线数可多(细)b.柔版印刷、丝网印刷的网点增大较大,网线数要少(粗)10、前、后端加网:(1)前端加网: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设定加网参数注:可满足不同的加网要求(2)后端加网:输出时进行加网参数设定注:保证一个版面上所以加网元素均相同二、数字加网:1、记录栅格:图像输出设备在记录网点时按一定的规则把记录平面划分的一个个的小方格而形成的集合注:①传统加网无需记录栅格②在一次加网输出时记录平面上的记录栅格数大小相同2、设备像素:记录设备的曝光点注:每一个在记录栅格中的小方块(设备像素)都是相同的3、网目调单元(网点单位面积):一个用于包含网点的区域,只有100%面积率的网点(实地)才会与网目调单元一样大注:①绝网:0%面积率的网点②在一定条件下,网目调单元中小方格的多少决定了网点轮廓形状接近理想形状的程度,小方格越多,越接近理想的形状4、加网线数(频率):(1)意义:反映了两个相邻网点的中心距离的长短 (2)特点:1)网线数高,中心距离近,网目调单元小,网点绝对面积小 2)网线数少,中心距离远,网目调单元大,网点绝对面积大注:一般情况下,数字图像的每一个像素均应该输出到记录介质上,即加网线数等于数字图像的分辨率,也可以说一个像素对应一个网点 5、加网质量因子(q ):(1)定义:图像分辨率与加网线数之比(dpi/lpi ),一般q=1.5或2(2)常用角度:满足输出一个网点需要一个像素,需要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大约1.414(2)倍,取整1.5倍1)0°:一个网点要1.5(1.5×cos0°)个像素 2)45°:一个网点要1(1.5×cos45°)个像素 3)15°:一个网点要1.45(1.5×cos15°)个像素 (3)公式:图像分辨力=q×加网线数6、记录分辨率:输出设备的记录精度,以逐点扫描方式的图像输出设备可以在单位长度上扫描曝光的光点数,通常以dpi 表示7、输出设备的分辨率与扫描仪的分辨率: (1)扫描仪的每一个点可用于产生一个像素(代表原稿某一小区域的平均亮度) (2)激光照排机的点是激光的曝光点,一个激光点一般远小于数字图像的一个像素所代表的物理尺寸 (3)两者区别: 1)点的大小不同2)像素点有两岸不同,曝光点亮暗一样 8、最小网点直径:(1)意义:输出设备的记录分辨率制约着网点记录点阵的精细程度 (2)公式:最小网点直径=)dpi 输出设备记录分辨率(1注:理论上输出设备记录分辨率的倒数(扫描仪记录光点的直径)=加网图像的最小网点直径9、记录分辨率与半色调单元的关系:(1)记录分辨率高并不意味着网点一定很精细,因为网点的精细程度与网目调单元包含的记录栅格数有关(2)一般输出设备的记录分辨率分为有限的几档,而记录栅格数可任意指定 (3)加网线数与记录分辨率、网目调单元包含的记录栅格数有关系 (4)网点的绝对尺寸和记录栅格的大小有关 10、网目调单元中的记录栅格数:(1)网目调单元点阵中包含的小方块(记录栅格)数由输出设备的记录分辨率和加网线数决定(2)公式:记录栅格数(n )=2))lpi 加网线数()dpi 记录分辨率(((3)网目调层次数(灰度等级):记录栅格数+1(n+1)1(4)网点的相对大小(最小网点面积率):灰度等级11、有理正切加网:(1)定义:加网角度的正切为有理数的加网模式(2)加网角度为0°、45°:每一个网目调单元的四个角点能够做到与记录栅格的角点准确重合(左下图)(3)加网角度为15°:网目调单元的角点中只有一个角点与记录栅格的角点重合,其他三个不重合(右上图)(4)特点:1)每一个半色调单元的角点必须准确地与输出设备记录栅格的交点重合2)每一个半色调单元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可以将具有相同面积率和形状的网点在输出设备的记录平面上重复复制3)加网角度的正切值为有理数,有利于数字网点在输出设备的记录平面上快速生成(5)各色版加网线数比:1)当加网角度为0°时,每一记录单元的平均网目调单元数为92)当加网角度为 18.4°(代替15°和75°)时,每一记录单元的平均网目调单元数为103)当加网角度为45°时,每一记录单元的平均网目调单元数为8(6)存在问题:1)为满足半色调单元角点与输出设备记录栅格角点重合,用18.4°代替15°,绝对误差3.4°,且可能会出现龟纹2)实际加网线数与指定加网线数有偏离(黄版除外)3)供选用的加网线数和角度只有有限的组合4)易出现玫瑰斑,降低对图像的表现能力和细节分辨力(7)玫瑰斑:1)产生条件:印刷图像中的黑、青、品三块强色版的夹角为30°2)类型:空心玫瑰斑、实心玫瑰斑、中心玫瑰斑12、超细胞结构加网:(1)定义:在输出设备有限的记录分辨率范围内通过采用超大型细胞,并在每个细胞内设置多个网点生长点的方法,解决精密逼近15°角和记录分辨率间的矛盾,使得桌面制版技术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传统四色分色工艺能获得的效果(2)基础:有理正切加网(3)要求:网目调单元包含更多的记录栅格,近似程度越高,记录栅格越多,输出设备有极高的记录分辨率(4)超细胞网点生长方式:多个中心点开始(多个网点生长点)(5)超细胞的四个角点能与记录栅格的角点重合,但网目调单元不能(6)比较:1)超细胞结构加网的加网角度与传统加网角度相同(1)二值化命令设定好加网参数后,显示器能显示陈出加网效果(2)打印命令设定好加网参数后,显示器不能显示陈出加网效果14、复制品复制大小:(1)等大复制:记录分辨率(dpi)=2×加网线数(lpi)(2)放大n倍复制:记录分辨率(dpi)=2n×加网线数(lpi)三、彩色复制基础理论:1、图像层次复制:(1)原稿的标准复制曲线:1)层次传递规律:原稿与印刷品的理想层次(A )与现实层次(C )曲线对比: a.原稿密度范围要压缩 b.原稿层次欠佳注:用RGB 滤色片对彩色原稿分色得到CMY 色版2)复制工艺过程对层次传递的非线性影响:晒版、打样或印刷工序都会影响 注:晒制PS 版网点会缩小 3)复制类型:a.理想复制:原稿与印刷品的光学密度比为1:1的复制b.标准复制:原稿与复制品的明度比为常数的复制,公式:RminRmax OminOmax Rmin R Omin O V -V V -V V -V V -Vc.循环法标准复制曲线制定图:第一象限:标准复制曲线(D O —D R )注:建立的关键是使原稿与复制品的明度比为一个常数 第二象限:印刷品密度与明度关系曲线(V O —D O ) 第三象限:原稿与印刷品明度关系曲线(V O —V R ) 第四象限:原稿密度与明度关系曲线(V R —D R )(2)孟塞尔的视觉特性:注:①明度值与密度不呈线性关系②人眼对低密度的敏感性比高密度大2、分色加网标准曲线的设定:(1)方法:倒推对应法(2)复制工艺流程:原稿→ C、M、Y、K网点阳图→ C、M、Y、K印版→印刷品(3)分色加网曲线:第一象限:复制曲线第二象限:灰平衡曲线第三象限:晒版曲线第四象限:分色曲线注:①影响分色加网曲线变化的条件:印刷工艺、油墨、纸张②考虑了后工序的因素,可以弥补晒版过程中层次传递的损失四、图像颜色复制:1、分色原理:2、颜色再现:(1)网点的叠印和并列:黄、品、青三种网点油墨可以形成二次色红、绿、蓝和三次色(2)黑墨(第四种颜色):在印刷中一般只对形成颜色的亮暗有影响3、影响因素:(1)光源(很小)、滤色片(基本色不足,相反色过量;该吸收的光不能完全吸收,该透过的光不能完全透过)(2)油墨、纸张(3)原稿注:感光胶片、印版一般不形成色误差4、灰平衡:(1)定义:如果一幅在规定印刷条件下生产的印刷品在规定观测条件下呈灰色,该分色片上的青、品红和黄的阶调值(网点面积)处于灰平衡状态,贯穿从扫描到彩色印刷的全过程注:灰平衡贯穿于从扫描到彩色印刷的全过程,是衡量印刷复制中色彩再现是否正确的一种依据(2)等效中性灰密度:三原色油墨实现中性灰平衡时所达到的密度值注:理论上相同的网点配比的黄、品红和青可以达到灰平衡,但实际上这三色要达到灰平衡所需的网点比例不同,一般青的网点面积大于黄和品红的网点面积(35、黑版:(1)类型:1)短调黑版(骨架黑版):辅助色版a.作用:提高暗调的密度,强调图像轮廓b.复制工艺:常规复制、底色去除c.适用范围:明快色彩为主调,中性色和灰色成分较少的原稿2)中调黑版:a.作用:稳定中暗调灰色的再现,增加暗调层次的深度b.复制工艺:常规复制、底色去除c.适用范围:中等明度,亮调有少量的消色,中间调有一定量的灰色,暗调的消色较浓重的原稿3)长调黑版(全调黑版):主要色版a.作用:稳定全阶调的中性灰的复制,改善暗调处网点的叠印适性b.复制工艺:灰成分替代c.适用范围:中暗调以消色为主,彩色为辅,有70%以上的面积为黑灰色的原稿(2)产生:中性色和复合色的消色部分,原色和间色中无注:黑版阶调层次的设定,不会影响图像彩色区域的色相、饱和度,只能改变明度(3)公式:)kS-L -S (p K ⋅= 1)意义:a.K :黑版油墨量b.S :三色油墨的最小值c.L :三色油墨的最大量d.k :可选的比例常数e.p :决定黑版量大小 2)运用:a.黑版量的大小等于三色最小油墨量减去一定比例的三色最大油墨量与最小油墨量的差值b.当S=0时为纯色,k 为负值,无黑版量;当S>0时为复合色,可能有黑版量c.△=L-S ,表示在S 一定的情况下,复合色接近中性灰的程度,且△大小不同,黑版量不同;△≥kS 时,无黑版d.k 作为一个常数,大小决定复合色黑版量受该复合色的纯色饱和度大小的影响,一般为10—15 (4)作用:1)增加图像的密度反差 2)稳定图像的颜色 3)加强暗调层次4)提高印刷适性、降低成本 5)解决文字印刷 6、分色方法:(1)底色去除(UCR ):灰成分替代的基础1)定义:在四色印刷复制中,在保持颜色不变的前提下,降低图像中间调到暗调区域内灰成分复制所使用的青、品红、黄三原色的比例,相应增加黑色量的处理方法2)作用范围:3)原理:由青、品红、黄三原色油墨叠印出的复合色与用青品红、黄三原色油墨中的两种黑墨叠印出的复合色具有相同的视觉效果4)公式:UCR=)kS-L -S (p ⋅注:k一般取55)参数:a.起始点:表示从原稿上哪一级密度进行去除(控制底色去除)b.去除量:表示在去除范围内对黄、品红、青油墨量去除多少(控制底色去除)6)目的:a.减少图像暗调部分的叠印率,适当改善印刷适性b.有利于印刷品的干燥,并起到稳定颜色的功能c.降低成本d.改善图像暗调层次的再现7)特点:a.优点:I.印刷适性提高II.暗调的中性灰再现相对稳定III.降低印刷成本b.缺点:I.容易出现替代前后效果的不一致II.不能复制各种原稿8)应用:a.对纸张的要求:I.纸张质量好、印刷速度慢、去除量少II.纸张质量差、印刷速度快、去除量多b.暗调:去除量控制在10%--30%(2)底色增益(UCA):1)定义:在四色印刷复制中,弥补灰成分替代引起的图像暗调密度的不足,在图像暗调范围内加相应的青、品红、黄色量的处理方法2)作用:a.在彩色复制过程中,当原稿的密度范围不够深时,用底色增益加强b.可以调整图像暗调区域的灰平衡,并适应暗调区域色彩的特殊要求c.用于灰成分替代,以弥补因大量替代后暗调区域的密度不足3)特点:中性灰区域,图像暗调密度越高,增益量越大,对纯色没作用4)控制:去除量、起始点5)应用增益量保证最终的四色版的网点叠加量在265%(3)灰成分替代(GCR):1)定义:在四色印刷复制中,保持颜色不变,降低图像整个阶调范围内灰成分复制所使用的青、品红、黄三原色的比例,相应增加黑色量的处理方法2)原理:a.参与在复制中最少的第三原色,用黑墨代替b.彩色复制中中性灰部分用黑墨代替,色偏部分分别用一种或两种彩色油墨按一定的色偏比例组合而成3)理论依据:a.哈拉尔德·屈帕斯椎体色立体假说:人眼靠感红、感蓝、感绿的三种锥体来辨颜色b.黑版具有更大的作用范围4)规律:a.中性灰替代:随着彩色油墨去除程度的加大,黑墨比例逐渐增加,剩余的彩色油墨仍遵从对应网点比例的灰平衡关系,保证叠印后的呈色更接近中性灰注:中性灰偏什么颜色,复制品颜色偏什么颜色b.彩色区域替代(互补色替代):(左下图)注:灰成分替代可以对最少的第三原色100%替代c.理论值替第三原色进行代与实际替代值对比:(右上图)d.互补色替代:随着复制色彩饱和度的提高而降低,黑墨对两种基本色油墨的替代作用越小;随着复制色彩饱和度的降低而提高,黑墨对两种基本色油墨的替代作用越大5)区别:灰成分替代K K CMYKb.与底色去除对比:I.去除方式不同II.去除作用范围不同III.去除量不同IV.去除规律不同V.黑版作用不同,但都是用黑版代替6)特点:a.优点:灰平衡稳定性高、输墨宽容度高、干燥快、成本低、印品质量高、印刷适性高b.缺点:印品整体复制密度下降、高光部分的透明感下降注:可以复制各种原稿,且贯穿于从扫描到彩色印刷的全过程7)前提:光学密度一致、视觉效应一致8)复制方法:a.部分替代b.部分替代+底色增益c.完全替代+底色增益9)应用:最大限度利用黑版(提高高调,降低中调,加深暗调)6、参数设定:(1)前端分色:用RGB三色滤色片对彩色原稿进行颜色分解(2)后端分色:图像处理软件从RGB图像转换到CMYK图像(模式转换)第三部分图像数据采集一、原稿:1、作用:复制工作者通过对原稿的扫描分色、组版、晒版、印刷,最终得到复制品,是复制的基础和依据2、类型:(1)传统稿:1)类型:反射稿、透射稿2)质量问题:a.彩色反转片的密度范围不适合印刷复制的要求b.偏色c.层次欠佳d.颗粒粗e.清晰度差3)标准原稿:a.密度:0.3—2.7b.画面色彩平衡、鲜艳,层次丰富c.图像清晰度高,颗粒细腻(2)数字稿:1)类型:数字照片、关盘图像、视频图像2)质量问题:a.图像分辨率低b.含有噪音c.层次太亮或太暗d.清晰度较低e.颜色有误差3)数字原稿的分辨率太低会影响复制质量(3)实物稿:1)定义:厚度适中的实物2)特点:颜色范围不大,基本能得到较好的效果(4)其他类型原稿:1)新闻报导类原稿:以色彩和反差为主的复制工艺2)美术作品、艺术性原稿:以层次为主,忠于原作的复制工艺3)国画原稿:灰成分替代复制工艺4)人物原稿:以希望肤色为主的复制工艺5)商业包装摄影原稿:以被摄原实物的真实色彩为主的复制工艺3、采集:(1)方法:1)扫描仪扫描输入注:印前常用平台式扫描仪2)数码相机拍摄(2)准备工作:1)保证设备处于标准工作状态2)开始扫描前要对设备进行预热3)清洁扫描平台或滚筒、原稿4)透射稿上油或喷粉(3)过程:1)原稿分析2)上稿3)预视扫描4)取景5)预扫描6)参数、曲线调整7)扫描注:①原稿扫描前要对扫描仪进行预热处理②扫描前要设定参数:缩放倍率、扫描分辨率、颜色模式③扫描分辨率和缩放倍率、加网线数成正比4、色彩模式:(1)RGB色彩模式:最常见的色彩模式,最原始的数据,色域范围广,后端进行图像处理非常方便注:扫描一般使用这种模式(2)CMYK色彩模式:RGB色彩模式转换,质量取决于硬件水平、扫描软件中分色数据的多少、操作人员的经验(3)Lab色彩模式:中高档扫描仪特有的一种色彩模式,色域范围最广,信息独立于具体设备之外,不方便调整,不能直接印刷二、定标:1、白平衡定标:扫描设备的定标,使三个分色信号进入平衡和准确的工作状态2、黑场、白场定标:图像原稿的定标,使扫描设备的三个分色信号与原稿的三色平衡取得一致注:印刷条件改变,黑场、白场对应的网点值改变(1)目的:使原稿上需要复制的密度范围(白场—黑场)与印刷所能表现的阶调范围相对应(2)作用:1)纠正原稿的色偏2)纠正原稿的阶调不足(3)影响:1)黑场定标:(左下图)a.黑场定标密度低,图像颜色变深、实地面积变大、阶调变暗b.黑场定标密度高,图像颜色变浅、阶调变亮2)白场定标:(右上图)a.白场定标密度低,图像颜色变深、阶调变暗b.白场定标密度高,图像颜色变浅、阶调变亮、绝网面积加大(4)定标方法:1)自动定标2)手动定标(5)定标原则:1)选择原稿上的次亮密度点和次暗密度点为黑场和白场2)选择中性黑和中性白作为黑场和白场3)黑场、白场应选择在原稿需要复制的主体上4)多选择几个密度点进行比较、判断,最终确定合适的密度点作为黑场和白场5)满足艺术加工需要(6)应用:1)图像偏色:黑场、白场选择在高光偏色区域处进行定标,以纠正原稿的色偏2)根据承印物定标:印刷工艺不同,纸张和油墨的灰平衡数值不同,黑场、白场的定标数值也不同三、层次调整:(先校正)1、方法:(1)粗调:选择合适的层次曲线1)条件:a.正常的原稿与正常的曲线对应b.较亮的原稿与较厚的曲线对应c.亮的原稿与厚的曲线对应d.较厚的原稿与较亮的曲线对应e.厚的原稿与亮的曲线对应2)印刷专色:(2)细调:局部调整1)Gamma值:2)亮度调整:3)对比度调整:4)CMYK色版曲线调整(分通道或分色版调整):注:只有当原稿有偏色才能用2、阶调类型(三大段层次):高调、中间调、暗调3、一般原稿:(1)复制规律:高中调少压缩或不压缩,暗调多压缩(2)原因:1)人眼视觉对低密度区域的变化敏感,对高密度区域变化不敏感2)一般的原稿高中调是复制的主体,暗调是复制的次要部分4、原则:(1)必须在黑场、白场定标完成之后进行(2)合理分配三大段层次(3)保证三色版的阶调平衡(4)极高光的绝网面积必须控制在小范围内5、不同阶调调整:(1)常规原稿:扫描时,只要黑场、白场定标准确(2)暗调(偏厚)原稿:1)选择一条较薄的层次曲线2)黑场、白场密度点应选择的高一些3)提高图像亮度,增加对比度(3)亮调(偏薄)原稿:1)选择一条较厚的层次曲线2)黑场、白场密度点应选择的高一些3)降低图像亮度四、颜色校正:(后校正)1、任务:复制过程中,设法消除和校正着色误差2、理论依据:(1)目的:校正颜色密度空间的畸变,使它恢复成理想的立方体形状a.降低纯色的饱和度b.使颜色具有更丰富的层次2)产生色误差的原因:基本色不足相反色过量(3)专色(4)色相、饱和度、明度:(校正方法)3、原则:(1)必须在层次调整之后进行(2)校色参考点应选择颜色鲜艳的区域(3)必须保证灰平衡的基础上进行(4)准确程度不能以显示屏为准,以颜色的网点配比为准4、颜色配比:(1)色光三原色:1)蓝:a.叠加:M、C。
数字印刷印后加工设备和工艺概述
数字印刷印后加工设备和工艺概述随着世界的多样化发展,数字印刷将成为印刷中最具活力的一个分支,这也是数字印刷的发展原动力。
三年前在本刊的一个访谈文章里曾经讨论过这样一个话题:印后装订是阻碍数码印刷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
现在回顾起来,此说虽然有失偏颇,但是毕竟经过这么几年的发展,国内的数码印后现状也似乎并不乐观。
笔者结合在DRUPA2008看到的业界发布的最新趋势,粗略归纳了一下,请各位斧正!一、装订方式和工艺1、活页及办公型装订方式;包括热熔封套、铁圈、螺旋圈、胶圈、维乐、钢脊、塑管热铆、脊条等等,这些装订方式在国内已存在多年,除了像FASTBACK和PLANAX的布条装订应该还会有推广潜力以外,大部分已臻成熟。
2、骑马订;这是最为简洁高效的装订方式,国外的数字印刷中应用最为广泛,但是国内的数字印刷服务供应商大部分仍然还停留在无线胶装为主的附加值高的发展阶段。
但是随着数字印刷的发展,真正量大的商业印刷装订方式仍将会是骑马订,只有这种方式才最符合数字印刷的行业发展大趋势,因此高效的骑马装订设备的需求也必然加大,如订折机、配订折系统。
从装订形式上来说环形钉(loop staple)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
3、挤背(square back);把传统骑马钉的书脊处通过脊背机的挤压,处理成类似胶装的外形,这样既可以使得骑马钉获得象胶装一样方脊的外型,同时还保留了骑马钉册子方便平展翻阅的优点,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无需耗材,这些都将决定这将会是发展的趋势。
DRUPA2008上,几个主要要的数字印后设备供应商如华奇仕(W ATKISS)、盟高(MORGANA)、瑞宝(PLOCKMATIC)、得宝(DUPLO)、力高(NAGLE)、博格(BOURG)都推出自己的脊背机,甚至还配备在施乐、佳能、理光等在线装订联线上。
国内这种方式主要还是局限在少数一些政府机关单位使用,真正商业数字印刷领域还鲜有应用。
4、无线胶装、精装;这几乎是目前国数码快印店的标准配置,早期的快印店主要是从标书市场发展而来,因此无线胶装得到了很好的普及,中国也已成为单夹式无线胶装机的最大生产和使用国。
印后加工技术.
Post-press Finishing Technique
Chunyang Han
Department of packaging engineering, SYAU
凹凸压印
是利用压力在已经印好图文或未印好图文的纸或纸板表面 压出具有立体感的凸形图案或文字。凹凸压印是包装装演中常 用的一种印刷方法,有些书籍封面也采用凹凸压印的方法。凹 凸压印是一种特殊的印刷加工工艺,它是浮雕艺术在印刷上的 移植和应用,能在面积不宽、厚度不大的平面上凸起图案形象, 使平面印刷品产生类似浮雕的艺术效果,画面具有层次丰富, 图文清晰,立体感强,图像形象逼真等特点,是纸制品和纸容 器表面装饰重要加工方法之一。
Post-press Finishing Technique
Chunyang Han
Department of packaging engineering, SYAU
Post-press Finishing Technique
Chunyang Han
Department of packaging engineering, SYAU
Post-press Finishing Technique
Chunyang Han
Department of packaging engineering, SYAU
金银墨印刷
采用金色或银色的油墨,经过印刷过程将金色或银色的图 文转印到印刷品上。图文具有金色或银色光泽。印刷出的图文 金(银)光闪闪,装饰效果非常好。金银墨印刷增强了印刷品 的艺术效果,提高了商品的竞争能力,广泛应用于包装装潢印 刷、书籍封面印刷和商标印刷。
Post-press Finishing Technique
Chunyang Han
《数字印前》课程教学大纲(全)
《数字印前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学时:72学时适用专业:印刷技术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数字印前技术与原理讲述现代印前工艺技术及原理。
现代印前技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实现数字化处理,并有印刷系统流程化、集成化的趋势。
本程讲述图文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设备及工艺、技术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印前图文信息处理的工艺及基本理论,印前相关设备的使用及印前工艺的设计等。
二、课程基本要求该课程为印刷工程专业低年级学生开设。
主要内容包括:图文信息印前处理概论、网点印刷复制原理、图像的阶调层次复制原理、图像颜色复制原理、页面的组成和页面描述、数字化工作流程、文字编码、字形描述和字库技术、图像数字化采集输入技术、图文信息记录输出技术、数字加网原理和技术等。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印前工艺所依据的理论及工艺流程,为印刷工程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三、教学条件采用课堂讲授和演示教学法,根据课程进展灵活安排理论讲授、习题、讨论、现场参观等内容。
课内教学中,注意多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手段辅助教学。
并经常作一些材料跟现场的展示或让学生亲自动手理解相关内容。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注:加“*号”的为选讲内容。
五、课时分配表六、考核方法以期末的笔试为主,重点考核知识、理论和基本概念,占总评成绩的70%,平时提问、考勤、纪律、作业、学习态度等成绩占30%。
七、教学说明1、本课以理论教学及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理论教学36课时,实训教学为30课时,考试4课时,机动2课时。
2、教学以样品展示,多媒体课件教学,实训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八、教材与参考书教材:《数字印前技术》郝清霞印刷工艺出版社2007主要教学参考书《数字化印前处理原理与技术》金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数字印刷》姚海根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现代实用印刷技术》车茂丰主编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变。 ④ 牢度,经100g砝码摩擦,要求耐磨次数为2000~3000次。 ⑤ 清晰度,以四号字烫印、笔划清晰不粘连为合理。
6.电化铝烫印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
现象
原因
解决方法
烫花或烫印不牢
•a.压力轻或温度低 b.烫印材料与被烫物不符 合
迹
垫的不合适
面,并应光滑产整适当
烫印色片或金属箔不黏 •a.没加助黏料
结或黏结不牢
b.温度或压力等不适当
•a.织品类封面要加助黏粉,光滑无 孔或少孔封面加助粘液 b.烫印温度要适中
覆膜
1.覆膜的概念 1.1 将粘合剂涂覆在塑料膜表面,经干燥处理后,再将其
覆盖在印刷品表面上进行加热、加压使他们牢固的粘合在 一起的加工技术。
第十讲 印后技术
印后加工主要技术: 1.烫金(电化铝烫印) 2.覆膜 3.上光压光 4.凹凸压印 5.模切压痕
烫金(电化铝烫印)
书籍印后加工
电化铝烫印(烫金):是一种不用油墨的 特殊的印刷工艺,它是借助于一定的压力 与温度,运用装在烫印机上的模版,使印 刷品和烫印箔在短时间内相互受压,将金 属箔或颜料箔按烫印模版的图文转移到印 刷品表面,俗称烫金。
•a.凹凸过大的花纹面料不宜烫印细 线图案 b.加大压力和温度弥补
烫印后漏
•a.被烫印物花纹过深 b.压力小、温度低
•a.加大压力 b.提高温度5℃
烫印后字迹棱角不明显
烫版不平或烫版本身字迹 的棱角就不突出
a.上烫版前检查烫版图文是否便条, 不合格的要修理 b.将字迹棱角部位,在下版上垫高
凹形烫版烫后不出凸印 底版上版垫出凸形或凸形 将底版烫迹处垫起同样凹形版的凸出
美化功能:覆膜可以提高纸质印刷品图文的视觉效果,透 明光亮的薄膜可以使印刷品光彩夺目、颜色鲜艳、富有立 体感,覆膜可增加色彩的深度和亮度,提高色彩对比度, 而亚光膜更给人柔和、深邃、古朴、典雅、高贵的感觉。
3.常见覆膜材料
聚氯乙烯(PVC)、聚丙烯(BOPP)和聚酯 (PET)薄膜等。其中BOPP薄膜(15-20pm, pm是10的负12次方米 )柔韧、无毒性且透明度高,价 格便宜,是覆膜工艺中较理想的复合材料。
覆膜对材料的要求
1. 厚度,0.01~0.02mm,太厚?太薄?; 2. 电晕处理,增加表面张力,提高粘合性能; 3. 透明度,越高越好? 4. 耐光性 5. 尺寸稳定、平整、无气泡、清洁无油脂 6. 机械性能,强度,柔软性。
4 覆膜原理 ①塑料薄膜 ②粘合剂 ③印刷品 ④热压辊
电化铝烫印箔的结构
片基层;隔离层;染 色层;镀铝层;胶黏 层。
第1层是基膜。由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构成,是电化铝中起着连接和支撑的中间 介体。
第2层是脱落层。其主要成分为有机硅树脂,受热后会自动熔化脱落,有利于 镀铝层的转印。
第3层为着色层。是形成有色电化铝的主体(银色电化铝则无比层),通常由 耐热的透明合成树脂(如顺丁烯二酸酐树脂)和染料,在有机溶剂里溶解后 成色直接涂布在脱落层表面。
⑤硅胶压力 辊
5.覆膜工艺
5.1 即涂型覆膜,指的是覆膜操作时,以塑料
第4层是镀铝层。是由铝金属在高温、真空的条件下气化,均匀地附着在着色 层表面,起着增加金属光泽的作用。
第5层是热熔性胶层。 在电化铝烫印中,受热熔化粘附在承印材料表面,起 着使镀铝层固着的作用。
烫金工艺及原理
1.烫金的原理
烫金是利用热压作用,使热熔性的有机硅脂脱落 层和胶粘剂熔化,其粘结力减少,铝层便于基膜 层剥离,将热敏胶粘剂粘接在烫印材料上。由于 胶黏剂的迅速冷却固化,带有色料的铝层牢牢烫 印、呈现在烫印材料的表面上。
金属烫印的历史流变
实用烫印技术最早出现在15世纪,当时用明火加热金属工 具将金箔转印到皮质封面上。
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制出纯金烫印箔,但由于成本太大, 尚未广泛推广。
20世纪60年代,我国制成电化铝箔。
现代工艺中金箔已被电化铝所取代,由于电化铝的成本低, 而且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因此电化铝烫印技术得以迅速 发展并被广泛地应用,但我们仍然习惯是称之为“烫金”。
•a.选用合适的烫印材料 b.暂时换用,检查其质量 c.重新调整温度和压力 d.使用助黏料,清除印刷喷粉
相同材料、正常烫印中 •a.材料质量不稳定
的好时坏
b.温度或压力不正常
•a.检查材料质量、暂时换用并做记 录 b.检查温度、时间、压力,并调整
烫印细线条图文断线不 •a.被烫印物花凹凸过大
清晰
b.压力过轻
•a.加大压力或增加温度、时间 b.选用合适的烫印材料
烫印后无光泽、糊版不 清晰
烫印温度过高、压力过大
降低温度、减轻压力
同一块版烫印后压力不 图文面积大小悬殊、压力 将大面积图文压力加大,可用垫纸方
等
不均
法校正,以调整大小面积的压力相等
烫不上或烫迹脱落
•a.烫印材料与被烫物不 符合 b.烫印材料胶层质量不佳 c.温度过低、压力过小 d.无助黏剂或印刷时喷粉 过多
2.烫印条件:温度、压力、色箔和烫饰版 (相当于印版)。
3.烫印工艺
1.烫料的准备
a.不同承烫材料,如纸张,塑料,择不易转移的电化 铝。
2.装版?
3.垫版?(100克重铜版纸)
4.烫印设备
5.烫印方式
电化铝箔的技术质量有如下要求: ① 底层涂色均匀,没有明显色差、色条和色斑。 ② 底胶涂层均匀、平滑、洁白无杂质、没有明显条纹、
1.2 覆膜指的是以透明塑料薄膜通过热压覆贴到印刷品表 面,形成10~20um的薄膜,起到保护印品及增加印品光 泽的作用,又称贴塑。覆膜工艺被广泛用于书刊的封面, 画册,纪念册,明信片,产品说明书,挂历和地图等进行 表面装帧及保护。
2.覆膜的目的
实用功能:覆膜还可以提高纸质印刷品防水、防油污、耐 摩擦、抗光老化、抗撕裂、抗戳穿的能力,提高纸制品的 刚性和成型稳定性,减少了纸制品受水分影响引发的形变 和破损。经过覆膜的纸/塑料复合品,能有效地保护书刊 内芯或包装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