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提纲第二章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提纲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638a041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7.png)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又回到)大西洋。
2、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项目经线纬线形状半圆都是圆(极点除外)长度相等赤道最长指示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3、比较经度和纬度的特点:项目经度纬度零度线的确定本初子午线(0°经线)赤道(0°纬线)度数划分向东西各分作180°向南北各分作90°表示方法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西经用“W”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南纬用“S”度数的变化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半球界线20°W和160°E(东西半球)赤道(划分成南北半球)4、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6、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气温高);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气温低)。
7、经纬网的作用:可以很方便地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掌握写经纬度的步骤与方法。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1、地球表面,陆地占29.2%,海洋占70.8%,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
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是杨利伟。
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南极洲、⑥欧洲、⑦大洋洲。
(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欧亚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地理七年级上册考点汇总 2.1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湘教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考点汇总 2.1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a8a3d162b160b4e777fcf34.png)
考点梳理:纬线和纬度一、纬线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2. 特点:二、纬度的确定和分布规律1. 纬度的确定规定地球中间的赤道为0°纬线,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逐渐增加到90°,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南北极点分别为90°S和90°N。
2. 纬度的分布规律纬线越长,度数越小;纬线越短,度数越大。
纬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度数相同的纬线除赤道以外各有两条,并且这两条纬线到赤道的距离相等。
北纬度南纬度越向北越大越向南越大赤道0°北极 南极90°20° 10°10° 20°90°3. 纬度带的划分人们规定,全球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4. 南北半球的划分地球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经线和经度一、经线的定义和特点1. 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2. 特点二、经度的确定和分布规律1. 经度的确定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是经度的起始线。
从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180°,称为东经和西经,0°经线以东为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W”表示。
2. 经度的分布规律从0°经线开始,东经度数向东逐渐增大到180°,西经度数向西逐渐增大到180°。
东经180°和西经180°重合为一条经线。
3. 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以20°W和与其相对的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
利用经纬网定位一、经纬网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初一地理经纬度知识点(一)
![初一地理经纬度知识点(一)](https://img.taocdn.com/s3/m/7ef80adff01dc281e53af0b5.png)
初一地理经纬度知识点(一)初一地理经纬度知识点(一) 一、纬线和纬度读图方法:观察图完成:(1)找出纬线的特征:所有纬线自成一个圆圈,被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不等,最长的是赤道,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一个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都平行,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2)看清纬度的标注方法和纬度的分布排列的规律:纬度从赤道算起,把赤道定为0度,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度,赤道以北是北纬,代号是n;以南是南纬,代号是s,北纬90度是北极,南纬90度是南极。
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赤道。
(3)特殊的纬线:0度纬线:即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0度纬线: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度纬线:中、高纬度的分界线。
90度纬线:即南北极点,北纬90度是北极点,南纬90度是南极点。
23.5度纬线: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
北纬23.5度是北回归线,南纬 23.5度是南回归线。
66.5度纬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北纬66.5度是北极圈,南纬66.5度是南极圈。
(4)看清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是自西向东转的,箭头的方向是东,相反的方向是西。
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二、经线和经度读图方法,观察图完成:(1)找出经线的特征:所有经线都是半圆形,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都在南北两极点处相交,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它们的度数和是180度,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2)看清经度的标注方法和经度分布排列的规律: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度属于东经,以西的180度属于西经,经度最大是180度,180度经线只有一条。
东西经的分界线是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3)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
七年级地理经线和纬线的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经线和纬线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3f888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1.png)
七年级地理经线和纬线的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经线和纬线是地理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
经线和纬线是用来帮助我们定位地球上不同地点的工具。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一下经线和纬线的知识点。
一、经线1. 经线是指从地球北极到地球南极的一条虚拟线。
经线也被称为经度或子午线。
2. 全球一共有360条经线,每条经线相隔1度。
通常,经线从0度开始,向东方和西方延伸。
3. 0度经线被称为本初子午线,它通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
其他经线根据其相对于本初子午线的位置被分为东经和西经。
4. 经线的最大值是180度,东经的经线范围是0度到180度,西经的经线范围是0度到-180度。
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经线重合,形成一个圆环。
5. 经线的作用是用来标记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位置。
通过经线,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地点的东西方向。
二、纬线1. 纬线是指地球表面上连接所有点的圆环线。
纬线也被称为纬度或圆环线。
2. 全球一共有180条纬线,每条纬线相隔1度。
从赤道开始,向北方和南方延伸。
3. 赤道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纬线之一,它位于地球的正中间,纬度为0度。
其他纬线根据其相对于赤道的位置被分为北纬和南纬。
4. 纬线的最大值是90度,北纬的纬线范围是0度到90度,南纬的纬线范围是0度到-90度。
北纬90度和南纬90度纬线重合,形成一个圆环。
5. 纬线的作用是用来标记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位置。
通过纬线,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地点的南北方向。
三、经纬网1. 经线和纬线相交形成了一个网格状的图案,被称为经纬网。
2. 经纬网的作用是帮助我们准确定位地球上的任意一个地点。
通过经纬网,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地点的经度和纬度,从而知道它的具体位置。
3. 经纬网被广泛应用于航海、航空、地图制作等领域,是导航和定位的重要工具。
四、使用经纬度确定位置1. 经纬度是用来确定地球上一个特定地点的坐标。
2. 经度是指一个地点相对于本初子午线的东西方向距离,用度(°)来表示。
七年级地理上册认识地球之经线和纬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认识地球之经线和纬线](https://img.taocdn.com/s3/m/e4aea91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f.png)
每条经线长度相等,并与赤道 垂直。
经线上的每一点距离南北两极 相等。
纬线的定义
01
纬线是围绕地球一周的 线,指示南北方向。
02
纬线与经线垂直相交, 形成一个圆圈。
03
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 逐渐缩短,赤道最长, 为10万公里。
04
纬线将地球分为不同的 纬度带,如热带、温带 和寒带。
02
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地理信息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GIS)使用经纬度坐标来存储、查询和分析地理信息。通过GIS, 研究人员可以分析地理数据的空间关系,进行各种地理研究,如人口分布、气 候变化等。
04
经线和纬线的区分
长度不同
总结词
经线和纬线的长度不同,经线长度相等,而纬线长度则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详细描述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为111千米。纬线 则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的圆弧线,赤道上的纬线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 的长度逐渐减小。
每条经线都有自己的经度,用以确定 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地理位置。
纬线在地球仪上的表示
纬线是围绕地球仪一周的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与经线垂直相交,形成许多正方形的网格。
在地球仪上,纬线呈圆形,且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 小。
纬线分为北纬和南纬,用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具体 位置。
THANKS
感谢观看
航海和航 规划航行路线。通过输入起点和 终点的经纬度,可以计算出最短 或最经济的航行路线。
导航系统
无论是船只还是飞机,都使用导 航系统来确定航行方向和位置。 这些系统通常以经纬度为基础, 提供航行指引和实时位置信息。
地图制作和地理研究
地图投影
在制作地图时,需要将球面上的经纬度转换为平面上的坐标。不同的投影方法 会影响地图的形状和面积,因此地图制作过程中需要仔细选择投影方法。
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地理必记知识点(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地理必记知识点(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d4d0c2b9f3f90f76c61bee.png)
七年级上册期中复习地理必记知识点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1)海边看船(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月偏食(4)麦哲伦环球航行;(5)卫星照片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周期一天,产生昼夜交替、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 地球公转自西向东 一年 产生季节变化、五带形成 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2、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 --90°N)、北温带(23.5°N --66.5°N)、热带(23.5°N --23.5°S)、南温带(23.5°S --66.5°S)、南寒带(66.5°S --90°S)3、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①比例尺的计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②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同样大小的地图:比例尺小 → 表示范围大 → 内容简单比例尺大 → 表示范围小 → 内容详细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辨别方向: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地形部位:(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弯曲是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弯曲是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坡陡之处等高线密集,坡缓之处等高线稀疏)(3)地形类型和特点:平原:海拔较低,<200米,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较高,>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海拔不高,<500米,起伏不大,坡度和缓;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高,中间低。
七年级地理经线纬线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经线纬线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1ae6c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2.png)
七年级地理经线纬线知识点地理学科中,经线和纬线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是十分必要且基础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七年级地理经线和纬线的相关知识点。
一、经线经线是指从地球北极到南极的一条线,也就是地球上的垂直线。
地球共有360条经线,每个经线都有一个度数,其中0°经线又称为本初子午线。
经度是一种地理坐标系统,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某个地点的位置。
它是从本初子午线开始算起,分为东经和西经两个方向,每隔15°为一个时区,共有24个时区。
随着经度的增加,时间也会相应地加快或者减慢,这就是我们熟知的“跨越时区”。
二、纬线纬线是指地球表面上与赤道呈水平方向的圆环线,也就是地球上的水平线。
地球共有180条纬线,每条纬线之间相距相等,为1°,最重要的纬线是0°纬线也即赤道。
它是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的距离和位置,也被称为纬度。
纬度可以划分出地球上的北半球和南半球,从赤道开始到两个极地分别为90°N和90°S。
纬度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某个地点的位置。
三、经纬度的测量经度和纬度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卫星导航系统,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
使用GPS设备可以测量一个位置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海拔计和气压计等仪器进行测量,但这些方法比较繁琐,准确度也不如GPS。
四、经纬线应用经纬线在地图制作、旅游地图和导航系统中是必要的内容。
这些系统将经度和纬度坐标用于确定地球上的位置和行程。
此外,在航空、航海和天文学中,经纬线也是必不可少的概念,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追踪物体的位置和移动。
总而言之,经纬线是地理学科中非常基础而且重要的概念。
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介绍了七年级地理经线和纬线的相关知识点,包括经线、纬线、经纬线的测量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位置和构成,进一步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https://img.taocdn.com/s3/m/ec12439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06.png)
汇报人:
202X-01-06
• 经纬线的定义与特点 • 经纬线在地理中的应用 • 经纬线的度数与计算 • 经纬线的绘制与识别 • 经纬线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
01
经纬线的定义与特点
经线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经线是连接地球南北极点的弧线,它们 指示东西方向,并把地球分成南北两个 半球。
经纬线的交点-极点
总结词
经纬线的交点是地球的极点,它们是地球上的最北点和最南点,也是经线和纬线的交汇 点。
详细描述
地球的极点是经线和纬线的交汇点,它们分别指示地球上的最北点和最南点。在极点处 ,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而且只有一条经线和一条纬线通过该点。由于经线和纬线在极 点处交汇,因此极点也是地球上最偏远、最寒冷的地方,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变
结合指南针和GPS等工具,可以更快 速、准确地确定方向和位置。
对比地图和实际地理特征
将地图上的经纬线与实际地理特征进 行对比,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地理位 置。
经纬线在地图上的应用
定位地理坐标
经纬线是地图上用于定位地理坐标的基础框架。
导航和路线规划
通过经纬线可以确定航向、距离和路线,对于航海、航空和陆地交 通的导航和路线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经纬线的长度计算
01
02
03
纬线长度
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 逐渐缩短,至两极缩为一 点。
经线长度
除极点外,所有经线长度 相等,均为2π×地球半径 。
地球半径
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 米。
04
经纬线的绘制与识别
经纬线的绘制方法
确定中心点
选择一个中心点作为地图的基 准,以此为中心绘制经纬线。
确定经度
七年级地理经纬网的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经纬网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87f292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2b.png)
七年级地理经纬网的知识点地理是一门注重空间的学科,经纬网是地理学的基本知识之一。
在高中地理学的学习中,经纬网被重点讲解,但是,在初中地理学习中,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经纬网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七年级地理经纬网的知识点,包括经纬线的定义、特征以及应用等内容。
1、经纬线的定义经线和纬线是地球表面的两组线,分别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经度和纬度。
经度是指沿着赤道上某个点到达地球表面极点的某条线段的长度,而纬度则是指垂直于经线的某一点到达赤道的距离。
经线和纬线交叉形成经纬网,在地图上任意一个点都可以通过经度和纬度的组合来表示其位置。
2、经纬线的特征a.经线的特征纵向分布,从北极点到南极点逐渐汇聚,形成一个路径环绕地球。
经线距离赤道越远,长度越短。
例如,从赤道到北极点的经线长度是从赤道到南极点的经线长度的一半。
b.纬线的特征横向分布,平行于赤道,在相同纬度上长度相等。
与经线不同,纬线距离地球极点的距离越远,线段长度越长。
例如,位于30°N的纬线长度相等,无论是在亚洲还是在北美洲。
3、经纬网的应用经纬网是整个地球地图的基础。
它使地球表面的每个点都能够被精确地定位。
此外,经纬网还用于描述天文现象和天体的位置,也是导航系统和GPS技术的基本元素。
4、注意事项a.了解经纬网要点的同时,需要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以及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相互作用。
b.记住地球的基本天文单位,如度、分、秒、圆周率等。
c.当地球的各种形态因素和地形地貌发生时,可能会影响经纬网的形状。
d.经线和纬线的度数范围从0°到180°,对应地球的直径。
总之,经纬网是地理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
在掌握了经纬网的知识后,我们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应用这些知识,如查找地理位置、描述气候变化等。
通过学习经纬网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我们生存环境的特点。
初中地理 中经纬线知识的解读
![初中地理 中经纬线知识的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0177fca02768e9951e738d6.png)
初中地理中经纬线知识的解读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拐杖“,是学习和获取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工具。
经纬线是地图的重要构成部分,是认识和阅读地图的基础知识。
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经纬线知识既是重要的基础知识,又是难于理解和掌握的难点内容。
为了学生正确地阅读和使用地图,现对初中地理有关经纬线的知识加以解读。
一、经纬线的特点(如下表)由上表可知:1.两条相向的经线才能组成一个圆圈,即经线圈。
2.度数越大的纬线,其长度却越短;度数相等的纬线,其长度则相等。
3.沿某条纬线一直向东(或西)走,最后能返回到原地;而沿某条经线一直向北(或南)走,最后不能返回到原地。
站在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南;而站在南极向四周看,所有方向都朝北。
二、经纬度的判断1.经纬度的特点(1)纬度的特点(如下表)(2)经度的特点(如下表)2.纬度的判断由上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北纬向北度数是增大的,南纬向南度数也是增大的;东经向东度数是增大的,西经向西度数也是增大的。
反过来其结果也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度数向哪个方向增大就是相应的经纬度。
具体地说有这样的规律:度数向北增大的是北纬,度数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
如上图示:A点的经度──和纬度──A到B到C的度数是向东增大的,则A点就是东经了;而C到B到A的度数是向北增大的,则A点就是北纬了。
至于度数是多少度一看就知道了。
三、经纬线中的“十线”1.赤道(即0度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北回归线(北纬23.5度):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
是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3.南回归线(南纬23.5度):是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短。
是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4.北极圈(北纬66.5度):是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
5.南极圈(南纬66.5度):是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此线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7d1c9c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9.png)
七年级地理经纬线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和人类活动的科学。
在地理中,经纬线是十分重要的知识点。
它们对于我们了解地球和进行地图制作都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关于经纬线的知识。
一、经纬线的概念经度是衡量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东西距离的一种度量方法。
经度是由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和其他经线组成的,从本初子午线往东和往西都有180度(范围是0-360度)。
换句话说,经度是描述地球任意两点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
纬度是由地球北极和南极之间的圆圈组成的,被称为纬线。
纬度的范围是0-90度,它是描述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北南位置。
当我们描述地球上的位置时,往往都是将经纬度结合在一起使用的。
二、经纬线的度量方法经纬线是地球表面的网格系统。
它的设计是为了让地球的位置可以用二维坐标系来描述。
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通过将经度放在x轴上,将纬度放在y轴上,将地球表面的点表示为一个(x,y)坐标,使得我们可以精确的表示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位置。
三、经纬线的应用经纬线是地图制作和导航的重要基础。
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描述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在航海、民航、天文导航等方面都需要准确的经纬度数据来进行位置计算。
此外,纵横交错的经纬线还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植被、动物等自然环境,对于开展地理教育和科学研究非常有帮助。
四、经纬线的总结经纬线是描述地球表面任何一个点的方法。
通过将经度和纬度结合起来,可以描述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位置。
经纬线是地图制作和导航的重要基础,也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基础。
因此,对于学习地理的人来说,掌握经纬线的知识尤为重要。
地理(七年级上册)记忆口诀
![地理(七年级上册)记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3a18716da32d7375a4178090.png)
今天分享的内容就是一位地理老师写的初一上册记忆口诀,一共16个方面,背完就记住了上册的全部内容,不信,你试试!1.经纬线特点南北为经线,相对成等圈。
长度都相等,形状是半圆。
东西为纬线,独成平行圈。
长度不相等,形状是圆圈。
赤道为最长,两极化为点。
地球形状大小地球是个大球体,面积5.1亿平方千。
半径六千三百七^一,赤道周长约四万。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2.经纬度判定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向西增大是西经,向东增大是东经。
判断好后添字母,东E西W北N南S3.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西经二十度,东经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东西两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纬度, 北纬是北球,南纬是南球。
4.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绕日公转,四季出现,五带划分。
自西向东,方向不变,北逆南顺。
自转一日,公转一年。
自转中心, 地球地轴。
公转中心,就是太阳。
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公转示意图,时间一定要牢记两至日期二十二,两分日期减加一冬至阳光射南回,昼短夜长北极夜夏至太阳射北回,昼长夜短北极昼春分秋分射赤道,全球昼夜一样长5.地球五带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 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①。
回归和极圈,度数要分清。
回归二三五,极圈六六五,别忘添字母①温,指温度。
五带气候特点热带阳光直射,气候终年炎热。
寒带极昼极夜,气候终年严寒。
温带两个没有,气候四季分明。
6. 地图辨方向地图方向辨,摆正放眼前;上北下为南,左西右东边。
标图易分辨,经纬网较难;纬线指东西,经线指南北。
极地投影图,定向较特殊:对于北半球,心北四周南;北纬圈东西,自转反时走。
对于南半球,心南北四周;南纬圈东西,自转顺时走。
地图要素要牢记,方向图例比例尺。
洲界国界要分清,铁路公路看清楚。
方向判断三步走,一看标了方向没。
二定中心点坐标,三画十字坐标系。
初一地理经纬线知识
![初一地理经纬线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25553c983c4bb4cf6ecd1f3.png)
初一地理经纬线知识(一)1、经线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称为经线,也称子午线。
符号:东经(E),西经(W)如90°W,120°E特点:形状:半圆,不平行,都收敛于南北两角方向:指示南北方向特殊:南北极点长度: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一度距离相差111千米实质:本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两面角) 特殊经线:0° 20 °W -160 ° E 180 °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上的零度经线,是计算地球东西经度的起点,向东向西各分180,它是为了确定地球经度和全球时刻而采用的标准参考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180°,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度数越来越大的就是东经,越来越小的就是西经。
初一地理经纬线知识(二)公元120年,一位青年也在这座古老的图书馆里研究天文学、地理学。
他就是克罗狄斯·托勒密。
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网的概念。
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据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著作。
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
为使地球上的经纬线能在平面上描绘出来,他设法把经纬线绘成简单的扇形,从而绘制出一幅著名的“托勒密地图”。
15世纪初,航海家亨利开始把“托勒密地图”付诸实践。
但是,经过反复考察,却发现这幅地图并不实用。
亨利手下的一些船长遗憾地说:“尽管我们对有名的托勒密十分敬仰,但我们发现事实都与他说的相反。
”正确地测定经纬度,关键需要有“标准钟&rdquo,学习计划;。
制造准确的钟表在海上计时,显然比依靠天体计时要方便,实用得多。
18世纪机械工艺的进步,终于为解决这个长久的难题创造了条件。
英国约克郡有位钟表匠哈里森,他用42年的时间,连续制造了5台计时器,一台比一台精确、完美,精确度也越来越高。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95ddb1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a.png)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站在海边,眺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逝,桅杆后消逝。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局部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北极星的高度因纬度而异;(5)麦哲伦环球航行;(6)卫星照片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外表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__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外表积:5.1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1)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画图:地理书第6页图1.6 纬线和纬度4、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某:40°N,116°E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二、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1、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画图:地理书第13页图1.18 地球公转示意图2、地球外表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3、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严寒;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b3c3c3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d.png)
2023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上学期地理重要知识点1、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是日平均气温。
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离地面高度1.5米。
通常情况一天观测四次,8时、14时、20时、2时。
(活动p50)2、气温的变化:(1)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因此会有气温日较差;(2)年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是7月,最低气温是1月,海洋最高气温是8月,最低是2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刚好相反。
因此会有气温年较差。
3、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1)纬度分布: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
(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还包括降雪和冰雹等。
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将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2、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3、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4、降水的分布(1)受纬度位置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2)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3)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世界的雨极是乞拉朋齐,位于亚洲的印度。
世界的干极是阿塔卡马沙漠沙漠,位于南美洲。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1、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江苏省南京市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3、影响气候的因素:也就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初中地理经纬线判读及分析方法
![初中地理经纬线判读及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9baef4d650e52ea54189848.png)
所有纬线自成一个圆圈,被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不等,最长的是赤道,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成一个点。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所有的纬线都平行,赤道把地球平分为(2)看清纬度的标注方法和纬度的分布排列的规律:纬度从赤道算起,把赤道定为0度,由赤道到北极和南极各分作90度,赤道以北是北纬,代号是N;以南是南纬,代号是S,北纬90度是北极,南纬90度是南极。
南纬和北纬的分界线是赤道。
读图方法,观察图完成:(1)找出经线的特征:所有经线都是半圆形,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的经线都在南北两极点处相交,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它们的度数和是180度,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2)看清经度的标注方法和经度分布排列的规律: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度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度属于东经,以西的180度属于西经,经度最大是180度,180度经线只有一条。
东西经的分界线是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3)特殊的经线:0度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
180度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以东是西经,以西为东经。
西经2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东经16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三、六条分界线(1)北纬、南纬的分界线: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2)东经、西经的分界线:本初子午线和180度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度经线以东是西经,180度经线以西是东经(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西经20度以东是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是西半球;东经160度以东是西半球,东经160度以西是东半球(5)低、中、高纬的分界线:30度纬线和60度经线,0-30度为低纬,30-60度为中纬,60-90度为高纬(6)五带的分界线:回归线和极圈四、判断经度和纬度的口决(1)判断纬度看横线(上的度数),北大北纬,南大南纬;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2)判断经度看竖线(上的度数),东大东经,西大西经;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180度经线以东为西经,180度经线以西为东经(3)判断南北半球看纬度,北纬属于北半球,南纬属于南半球(4)判断东西半球看经度,西经20度以东是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是西半球;东经160度以东是西半球,东经160度以西是东半球(5)判断低、中、高纬看纬度,0-30度为低纬,30-60度为中纬,60-90度为高纬(6)判断五带看纬度,回归线和极圈02从题看经纬度一、普通经纬网的判读见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七年级: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纬线经线
形状自成一个圆圈半圆(相对应经线成圆,两者之和为
180°)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相交南北极点)
长度不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
渐变短)
相等
度数的起点赤道(0°纬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度数的范围0°—90°0°—180°
度数的变化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
增大为90°
从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东、
向西逐渐增大180°
相同度数的区分
方式赤道以北为北纬“N”,
赤道以南为南纬“S”
0°经线以东为东经“E”, 0°经
线以西为西经“W
半球的划分赤道(0°经线)以北为北
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小于20°W和小于160°E为东半
球(小小为东);
大于20°W和大于160°E为西半
球(大大为西)
经纬度的判读补充(向右(东)看齐,向前(北)看齐)向北增大高北纬;向北减
小为南纬
向东增大为东经;向东减小为西经
东西半球的判读
补充如果遇到东经度就与160°E比较,大于160°E为西半球,小
于160°E东半球;
如果遇到西经度就与20°W比较,大于20°W是西半球,小
于20°W是东半球
(小小为东,大大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