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第七章~第十二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七章到12章知识点汇总
第七章《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用(F)表示,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3、力的作用效果表现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
拉弓射箭就反映了力的作用效果的两个方面,用力拉弦时,力的作用效果是使弓(发生形变);松手后箭被射出去,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箭的运动状态)。
4、小明游泳时手向后划水,水对小明有(力的作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5、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6、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它是根据弹簧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所受拉力越大其伸长量越大)的原理制成的。
7、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1)使用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2)指针要(调零);(3)测量前要要明确(量程)和(分度值),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量程;(4)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拉力)方向一致;(5)读数时,视线应与弹簧测力计的刻线板(垂直)。
8、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是(G),地面附近的(所有)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9、物体所受的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记为(G=m·g),其中g=(9.8N/kg)。
10、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根据这个人们制造了(铅垂线);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第八章《运动和力》1、作为经典力学的先驱,伽利略在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正确地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与生活联系密切,请举出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实例。
利用惯性(套紧锤头、掷铅球、投篮);防止惯性(抓扶手、系安全带、安装安全气囊 )。
4、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受(两个)力后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那么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笔记(最全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册物理笔记一册在手,打牢基础十年经验,倾心整理目录第七章力 2 1、力 2 2、弹力 3 3.重力 3 第八章运动和力 5 1.牛顿第一定律 5 2、二力平衡 6 3、摩擦力: 7 第九章压强 9 1.压强 9 2.液体的压强 10 3.大气压强 11 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2 第十章浮力 13 1.浮力 13 2、阿基米德原理 14 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4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16 1.功 16 2、功率 (P) 16 3.动能和势能 17 4、机械能及其转化 18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19 1.杠杆 19 2.滑轮 20 3、机械效率η 22 第七章力 1、力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力,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
力的作用效果: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表示方法: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模型法)具体的画法是: (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支持力和压力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或者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弹力物体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精品文档.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第七章力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7.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8.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9.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分度值和量程);(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10.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1.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2.铅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3.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尤其注意: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比如一根均匀的木棒或一根均匀的铁棒都在它们的中点上)第八章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重点知识点整理(1-11章)
八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第二章声现象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1、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22、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第四章光现象2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公式归纳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8题, 共16分)1.两个圆的周长相等, 那么它们的面积()。
A.也相等B.不一定相等C.无法比较2.某校植树节共植树1000棵, 一段时间后发现有30棵没有成活, 立即进行补种, 补种的30棵树, 全部成活。
这批树的成活率是()。
A.100%B.97 %C.97.1%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都增加20%, 新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原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增加()。
A.44%B.120%C.144%4.一个比的前项是8, 如果前项增加到16, 要使比值不变, 后项应该()。
A.增加16B.乘以3C.乘以25.在4后面加上%, 这个数()。
A.大小不变B.扩大到原来的100倍C.缩小到原来的6.甲数是440, , 乙数是多少?如果求乙数的算式是440×(1+), 那么横线上应补充的条件是()。
A.甲数比乙数多B.甲数比乙数少C.乙数比甲数多7.下图中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A.正方形B.圆C.等边三角形8.下面()算式的积在和之间。
A. B.C.二.判断题(共8题, 共16分)1.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2.扇形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有无数条。
()3.六年级毕业典礼, 有10个同学请假, 出勤率一定是90%()4.两段都在圆上并且经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5.某商品四月份比三月份提价25%, 五月份比四月份又降价20%, 则五月份和三月份的价格相同。
()6.根据下面甲、乙两个班期末测试成绩情况的统计图可以判断,甲班成绩优秀的多一些。
()7.李师傅加工了105个零件, 个个合格, 合格率就是105%。
()8.一个圆的直径等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 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小于圆的面积。
()三.填空题(共8题, 共12分)1.我们计划铺设一条长2280米的地下管道, 今天是第一天开工, 就完成了全长的。
我们今天一共铺设了()米的管道。
2.甲数比乙数多60%, 则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乙数比甲数少()%。
初二物理第七、八、九、十二章知识点
7题基础知识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1、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力臂的定义: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
3、画力臂的方法:①找支点O②画动力及阻力的作用线(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③做支点O 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标垂足)④标力臂(字母及大括号)4、杠杆的平衡状态是:静止或匀速转动。
5、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①将杠杆调到水平位置的好处:便于测量力臂 ②为什么将杠杆从重心支起:消除杠杆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③实验进行三次的目的:一次具有偶然性,多次寻找普遍规律。
④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 1l 1=F 2l 2 也可写成:1221F L F L 6、杠杆分类:名称结 构特 征 特 点 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省力、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费力、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 不费距离 天平,定滑轮7、将平衡状态下的杠杆两端增加相同重力的钩码时,杠杆向右端倾斜;减掉相同重力的钩码时,杠杆向左端倾斜。
8、如何寻找杠杆中最省力的动力F(1)直杠杆:与杠杆垂直的力;(2)曲形杠杆:①找到离支点最远的点②该点与支点的连线垂直于动力方向9、滑轮:(1)定滑轮的特点:不省力、不费距离,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定滑轮的实质:等臂杠杆{ F=G 物;S=h[三不计] }(2)动滑轮的特点:省力、费距离,不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的实质:动力臂=2阻力臂的杠杆【F=1/2(G 物+G 动);S=2h(两不计)】10、滑轮组特点:省力费距离,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公式:F=1/n (G 物+G 动);S=nh (两不计)11、判断绳子段数的方法?将定、动滑轮中间画条线,隔开后数出动滑轮上的绳子数即可。
12、滑轮组绕线应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两种绕法:定动定动;动定动定(2)遵循“偶定奇动”方法;若绳子段数为偶数,绳子固定端在定滑轮上;若绳子段数为奇数,绳子固定端在动滑轮上。
八年级物理下册内容及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内容及知识点第七章力第1节力第2节弹力第3节重力教学要求:1.掌握力,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发生形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弹性,弹性限度,弹性形变,弹力,弹力的方向、作用点;3.弹力在日常的称谓(拉力、压力、支持力等)及实例;4.会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5.重力,重力的方向,重心及位置确定;6.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公式。
第八章运动和力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二力平衡第3节摩擦力教学要求:1.掌握牛顿第一定律;2.惯性,惯性的利用和危害;3.几个力平衡,物体的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4.运动和力的关系;5.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摩擦力的方向、作用点;6.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摩擦力测量方法,增减摩擦的各种方法,两种摩擦的比较。
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要求:1.掌握压力,压强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增减压强的方法;2.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3.压强公式;4.液体的压强,连通器及其原理;5.液体压强规律及公式;6.大气压强及实例,大气压的变化及影响因素(高度、天气);7.标准大气压;8.大气压的测量方法,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9.流体(气体和液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学要求:1.掌握浮力,浮力的方向;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3.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表述(F浮=G排=ρ液gV排)、使用范围;4.物体浮沉的条件(上浮、下沉、悬浮、漂浮)及实例。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1节功第2节功率第3节动能和势能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教学要求:1.掌握功的定义、单位;2.用功的定义式进行计算;3.功的二要素;4.功的原理;5.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6.功率定义式;7.能量,动能,势能,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8.动能及大小决定因素,重力势能及大小决定因素,弹性势能及有关决定因素;9.机械能;10.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第七章力7.1力(F)1、定义:(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单位:4、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二、弹簧测力计(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7.3重力(G)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表示。
3重力的大小:① 又叫重量(物重)②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七章力第1节力1、什么是力力是,力不能离开存在,其中给出力的物体叫物体,另一个接受力的物体叫物体;2.力的单位:物理学中,力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3.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二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运动快慢的改变和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叫力的三要素。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力的、、5.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物体所受力的和。
这种方法叫做力的示意图。
(会画力的示意图)6.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穿溜冰鞋的人用力推墙,人会向退,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第2节弹力1、物体由于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
拉力、压力、支持力都是弹力,对吗?答。
2、测力计是测量的大小的工具。
实验室里测量力的工具是,它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越大,弹簧的就越长的道理做成的。
测量力的工具还有握力计,臂力计等。
而各种各样的秤是测质量的。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和,不许超过它的。
还要观察弹簧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线,若没有,则要调或读数时要进行加减修正。
弹簧在测量范围内有: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比,弹簧的伸长=长度-原长。
如原长2厘米,受3N时弹簧长5厘米,受6N的拉力时弹簧长厘米。
4注意:.测力时力的方向要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一致.第3节重力1、重力:物体由于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字母表示。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方向是。
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了力的作用。
2、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成正比,表达式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它的意义是。
粗略计算时,g取N/Kg.重力的大小要随位置而,而质量随位置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7章内能知识点全面总结
7 力7.1 力知识点1、力1、力的定义:杠铃被举起、车子被推动、货物被吊起、拖车被拉动、路面被压紧、铁屑被吸引,其中物体和物体之间发生的举、推、吊、拉、压、吸引等,说明了力的存在。
在物理学中常把生活中所说的推、拉、吸引等概括为“作用”。
可见,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对力的认识思维拓展:牛顿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经典力学体系的奠基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1N。
知识点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它发生形变;二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解读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反过来,如果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如力可以使弹簧伸长,可以使树枝变弯,可以把金属片压成各种形状。
反过来,若弹簧伸长了,树枝变弯了,则说明弹簧、树枝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这几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反过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则物体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
知识点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1、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它们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在物理学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说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当其中一个要素改变时,力的作用效果也会随之改变,要说明一个力,就必须指明其三要素。
两个力完全相同必须是三要素完全相同。
2、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中,为了形象、直观的表示力的三要素,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这样描述力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上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八年级物理下册7~12章主要知识点复习-A4打印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7~12章主要知识点复习第七章: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用字母“F ”表示。
单位“牛(N )”2、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有施力物体必有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运动状态改变指快慢改变或方向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6、力的示意图画法:○1确定力的作用点;○2沿力的方向画线段;○3在线段末端画箭头;○4在箭头旁标上字母及大小。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作用点一般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7、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的原理制成。
(或根据弹簧的伸长量跟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
8、物体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G=mg m=G/g g=9.8N/kg 粗略计算:g=10N/kg 9、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铅垂线是根据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第八章: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通过实验加推理概括出来的。
2、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3、惯性大小由质量决定,质量大,惯性大,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惯性大小与是否运动和运动快慢无关。
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受惯性力、惯性作用等。
4、二力平衡的条件:(1)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2)力的大小相等;(3)方向相反;(4)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判断一对力是不是平衡力,先判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5、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是受到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作用。
6、物体受到平衡力或不受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7、摩擦力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摩擦力总是要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8、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运动快慢无关) 9、增大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 2、3第二章声现象 3、4第三章物态变化 4第四章光现象 5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5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6第七章力 7第八章运动和力 8第九章压强 8第十章浮力 8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 8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9第十三章内能 10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11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11第十六章电压电阻 12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13第十八章电功率 13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14第二十章电与磁 14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 15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及综合知识161第一章机械运动1、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一是“看”,三看,看零刻度线,看量程(测量范围),看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决定测量的准确程度).二是“放”,正确放置刻度尺,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侧边保持平行,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三是“读",读书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值(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估读值)。
四是“记”,记录测量结果并应注明单位。
测量结果=准确值+估读值+单位2、测量误差与测量错误不同点。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一是产生原因不同。
误差是由于使用仪器不精确、测量方法粗略、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等客观因素,加上观察者估读时的偏差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而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读数时粗心大意等造成的.二是测量误差无法避免,而测量错误是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
三是由误差的数据比较接近真实值,而错误的数据远远偏离真实值。
3、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一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二是选用精确度更高密的测量仪器;三是采用更合理的实验方法.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一是化曲为直法。
将无伸缩性的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然后把软线拉直,再用刻度尺进行测量.二是滚轮法。
用一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待测线的长度就是圈数与滚轮周长的乘积。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难点总结(分章节编排)
八年级物理下册难点总结第七章力画力的示意图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具体的画法是:①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除压力外,其他力的作用下点都可以画在物体的正中间;②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③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中标出力的大小。
第八章运动和力受力分析①重力的分析: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就是重力,而我们常见的物体一般都是在地面附近,所以我们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首先应考虑它要受重力并且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大小等于mg,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
但物体所受重力不等于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与物体间的质量、距离有关;而重力只与质量有关。
②弹力的分析(1)弹力是一种接触力,即产生弹力的两个物体一定要相互接触,但接触不一定都有弹力,还必须发生相互挤压而产生弹性形变。
如图(a)中的物体静止在墙角,是否受到墙对它的弹力呢?假设把墙面移开,物体仍然保持现状则不受弹力。
也可以根据前面所说的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受力情况,假设物体受到墙面水平向右的弹力,则它还受水平向左的另一个力与之平衡(因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应受平衡力的作用),而这“另一个力”是不存在的,所以它不受墙面对它的弹力。
(2)如图(b)所示的小球是否受墙对它的弹力呢?也可以这样分析:假设撤去墙面,小球能否维持现状呢?显然不难想象,撤去墙面后,小球要向左摆动,所以当墙面存在时,小球受墙面对它的弹力。
③摩擦力的分析摩擦力的分析可以说对初中生来说是最为抽象难的,因而初学者往往感到很困难。
图(a)图(b)根据摩擦力的定义,产生摩擦力必满足:(1)两物体接触且有挤压;(2)接触面不光滑;(3)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有摩擦力。
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一般情况只要接触面粗糙且研究对象在其表面上滑动或滚动,就较容易地判断出滑动下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第七章力。
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3.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5.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6.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八章运动和力。
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4.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5.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
6.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第九章压强。
1. 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 压强: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3. 压强的公式:p = (F)/(S),单位是帕斯卡(Pa)。
4. 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5.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6. 液体压强的公式:p = ρ gh。
7. 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
8. 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9. 标准大气压的值:1.013×10^5Pa 。
第十章浮力。
1.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2.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右图量程为 5 N ,分度值为 0.2N(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第十二章)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
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1)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二、弹力1.弹性和塑性:(1)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2)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2.弹力(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
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
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三、重力1.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重力的大小(1)重力也叫重量。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单位牛顿(N);m是质量,单位千克(kg)。
g=9.8N/kg。
(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3.重力的方向(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5.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的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
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2.惯性(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二、二力平衡1.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2.3.二力平衡的应用(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
4.力和运动的关系三、摩擦力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接触并挤压。
(2)接触面粗糙。
(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摩擦力的分类(1)静摩擦力: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滑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
(3)滚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滚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
4.静摩擦力(1)大小:0﹤f≦Fmax(最大静摩擦力)(2)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5.滑动摩擦力(1)决定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4)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木块。
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大小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
6.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1)增大摩擦的主要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主要方法:①减少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用滚动代替滑动;④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用气垫的方法)。
第九章压强一、压强1.压强:(1)压力:①产生原因:由于物体相互接触挤压而产生的力。
②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③方向:垂直于接触面。
④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4)公式:p=F/S。
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5)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
2.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液体具有流动性,因此发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大小(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
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闹、下水道的弯管。
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是三峡船闸。
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
2.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并且大气压强很大。
3.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于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
放开于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76cm。
(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
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1.013Xl05Pa=760mmHg。
(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
(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减小,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
(5)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替换的思想和方法。
3.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高度、天气等。
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
4.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做无液气压计)。
5.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等。
一切抽吸液体的过程都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
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压强大。
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浮力一、浮力1.当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时会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其的压力差,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3.称重法测量浮力:浮力=物体重力-物体在液体中的弹簧秤读数,即F浮=G-F′4.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