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数学家—华罗庚

合集下载

数学之神华罗庚观后感

数学之神华罗庚观后感

数学之神华罗庚观后感
华罗庚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他是中国人,在美国一所大学教书。

他有丰厚的经济,有优雅的洋房,美丽的小汽车,过着小康生活。

他放弃在美国美好的生活,带着妻子和儿子回到了祖国,把他的学识献给自己的祖国,为祖国尽力。

看了该系列纪录片以后,我深深懂得华罗庚爱国主义精神。

他忠诚教育事业,培养祖国有文化、有知识的知识分子。

他这种爱国主义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敬佩的。

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刻苦努力学习,把自己学到的渊博知识献给祖国人民,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使我们祖国科学事业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我要学习华罗庚热爱祖国的精神,把毕生精力献给人民。

数学文化之德育课程---华罗庚的故事

数学文化之德育课程---华罗庚的故事

• 有一天,华罗庚的数学老师把课讲完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 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 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回答:
• 李老师颇为惊讶,走过来询问:“你看过《孙子算经》,它是 中国的剩余定理?,传到西方后被称做“孙子定理” • 老师又问:“是你自己算的,那你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 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考演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 这个数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这道题的答案可能就是 3X7+2,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 • 老师兴奋地告诉同学们:“华罗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验算 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从此,全班同学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 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 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 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 不是给懒汉。 —— 华罗庚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 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 华罗庚

华罗庚数学家的故事

华罗庚数学家的故事

华罗庚数学家的故事华罗庚数学家的故事 导语:科学成就是由⼀点⼀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海。

以下⼩编为⼤家介绍华罗庚数学家的故事⽂章,欢迎⼤家阅读参考! 华罗庚数学家的故事 华罗庚⼀⽣都是在国难中挣扎。

他常说他的⼀⽣中曾遭遇三⼤劫难。

⾃先是在他童年时,家贫,失学,患重病,腿残废。

第⼆次劫难是抗⽇战争期间,孤⽴闭塞,资料图书缺乏。

第三次劫难是“⽂化⼤路程”,家被查抄,⼿槁散失,禁⽌他去图书馆,将他的助⼿与分配到外地等。

在这等恶劣的环境下,要,做出成就,需付出何等,需怎样坚强的毅⼒是可想⽽知的. 早在40年代,华罗庚已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家之⼀。

但他不满⾜,不停步,宁肯另起炉灶,数论,去研究他不熟悉的代数与复分析,这⼜需要何等的毅⼒寻! 华罗庚善于⽤⼏句形象化的语⾔将深刻的道理说出来。

这些语⾔简意深,富于,令⼈难忘。

早在SO年代,他就提出“天才在于积累,在于勤奋”。

华罗庚虽然聪明过⼈,但从不提及的天分,⽽把⽐聪明重要得多的“勤奋”与“积累”作为的,反复教育年青⼈,要他们学数学做到“拳不离⼿,曲不离⼝”,经常锻炼⾃⼰。

50年代中期,针对当时数学研究所有些,做出⼀些成果后,产⽣⾃满情绪,或在同⼀⽔平上写论⽂的倾问,华罗庚及时提出:“要有速度,还要有加速度。

”所谓“速度”就是要出成果,所谓‘加速度”就是成果的质量要不断提⾼。

“⽂化⼤路程”刚结束的,⼀些⼈,特别是青年⼈受到不良社会风⽓的影响,某些部门,急于求成,频繁地要求报、评奖⾦等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做法,导致了学风败坏。

表粗制滥造,争名夺利,任意吹嘘。

1978年他在中国数学会成都会议上语重⼼长地提出:“早发表,晚评价。

”后来⼜进⼀步提出:“努⼒在我,评价在⼈。

”这实际上提出了科学发展及评价科学⼯作的客观规律,即科学⼯作要经过历史检验才能逐步确定其真实,这是不依赖⼈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 华罗庚从不隐讳⾃⼰的弱点,只要能求得学问,他宁肯暴露弱点。

数学家华罗庚

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卒于日本东京。

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

生平华罗庚小学就读于金坛仁劬小学。

1922年,华罗庚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1925年夏毕业。

由于家中贫穷,他只好到免学费的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但华罗庚还是因为家中无力提供杂费和住宿费而退学。

1926年,16岁的华罗庚回到金坛后,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同时开始自学数学。

1929年12月,华罗庚在《科学》杂志第14卷第14期上发表《Sturm氏定理之研究》。

1930年12月,华罗庚在《科学》第15卷第2期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

华罗庚崭露头角,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学习边工作,仅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学完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并同时自学了英、法、德语,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被熊庆来破格任用为助教。

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名气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以华罗庚为首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他在多元复变数函数论方面的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

按丘成桐的看法,他是三个对当代世界数学潮流有影响的中国数学家之一。

另两个人是陈省身和冯康。

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所长。

由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所确定的所系结合的思想,于1958年主持创立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并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

因此,中国科技大学设立“华罗庚大师讲席”,并于2009年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合作,在数学系设立了“华罗庚班”,班上的学生在中国科大合肥校本部学习基础课,而在北京数学与系统科学院学习专业选修课。

数学家华罗庚的简介

数学家华罗庚的简介

数学家华罗庚的简介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9月12日),中国现代数学家,翻译家、科学普及家和社会活动家。

华罗庚早年生活在中国内战和日本侵华战争年代,经历了艰苦的求学历程。

他自学数学,1929年考入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数学系,师从丘成桐、南步庵和曾兴言等先进教授。

于1933年获得理学学士学位,随后前往法国深造,师从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小弟子,也是丘成桐的恩师,希尔伯特问题的解决者Henry Cartan教授。

他在法国科学院研究中心攻读博士,于1936年获得数学博士学位。

华罗庚于1942年回到国内,成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

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华罗庚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都十分显著。

他于1946年创办了中国数学会,并任第一届理事长。

1950年,他和同事李政道一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原子能研究机构——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并参与了中国第一枚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

1960年代初,他曾经主导过清华大学数学系的重建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华罗庚受到迫害,并被关押、审查多年,直到1971年才得以重返教育事业。

华罗庚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学分析和代数学方面。

他曾经通过广泛的阅读西方数学文献,将现代数学理论带回中国,对推动中国数学学科的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也是运用代数方法解析数学问题的开拓者之一。

在过去的七十年中,华罗庚发布了数百篇论文和数部书籍,涵盖了从数学基本理论到高等数学的各个分支。

其中,著名的论文包括1936年发表的《论代数域的赋值理论》、1949年发表的《关于雅可比矩阵之一拓逝始终的证明》等。

除了学术贡献之外,华罗庚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也非常重要。

他长期致力于推广科学知识和数学教育,曾经参与编辑《大众数学》杂志,并主编了多本数学教材和普及读物。

1958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并被授予国务院科学技术进步奖。

1979年,他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999年,华罗庚被评选为“人民教育家”和“中国数学家”。

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实用5篇

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实用5篇

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实用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实用5篇数学名人故事:杰出数学家华罗庚的成才故事 1XXX成立的消息传到XX,他喜泪沾裳。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华罗庚(Hua Luogeng)是中国现代数学界的巨星,被誉为“华夏数学宗师”。

他的一生充满了才华、坎坷与辉煌,对中国数学事业的贡献不可估量。

早年经历华罗庚于1910年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虽然家庭并不富裕,但华罗庚从小就展现出了超凡的数学天赋。

他自学数学,经过努力,年少成名,在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

在国内求学在北京大学读本科期间,华罗庚发表了一篇名为《斐波那契数列在模域上的延伸——关于二次剩余概念的应用》的研究论文。

这篇论文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受到了国际数学界的瞩目。

这使得华罗庚有机会赴美国深造。

在美国求学在1936年,华罗庚得到了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在美国求学期间,华罗庚接触到了现代数学的最新领域,并与国际著名的数学家们进行了广泛合作。

他在数学研究上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并发表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论文。

辉煌的成就回国后,华罗庚为中国的数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首任所长,并推动了中国数学研究的发展。

尤其是在代数数论、数论几何和函数论等领域,华罗庚为中国建立了坚实的学科基础,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人才。

华罗庚的贡献不仅限于学术研究,他还关注数学普及教育。

他致力于将数学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积极参与了多个工程项目,并为国家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科学技术咨询。

生平坎坷然而,华罗庚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批斗、迫害并被迫下放到农村劳动。

他的学术研究被中断,曾经建立起来的数学研究基地也被破坏。

直到文革结束后,华罗庚才重返学术界,并继续他的研究和教学生涯。

最后的荣誉然而,尽管遭受了许多困难和坎坷,华罗庚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继续工作和研究。

由于他所取得的成就,华罗庚获得了许多国际和国内的荣誉,包括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席等。

华罗庚在1991年不幸去世,终年81岁。

华罗庚简介100字

华罗庚简介100字

华罗庚简介100字华罗庚是中国著名数学家,生于1910年,卒于1985年。

他是中国现代数学教育和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华罗庚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并在国外留学深造。

他在数学领域中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代数几何和符号计算上的研究。

他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数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数学界的领导人。

华罗庚的学术成就非常丰富多样。

他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拟函数的概念,为数学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研究了线性代数、解析几何、微分几何等领域,并在其中都有重要的成果。

他的研究对于中国数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华罗庚不仅在学术上有重要成就,他还致力于数学教育事业的推广。

他在1946年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国立数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近三十年。

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的数学研究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并在国际数学界享有盛誉。

他还积极参与编写了《高等数学》等教材,为培养更多的数学人才做出了巨大努力。

华罗庚被誉为“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他的贡献不仅仅是在学术上,还包括数学教育领域。

他的才华和努力在中国数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研究成果和学术精神为后世的数学家提供了榜样和指导。

华罗庚的一生展示了数学对于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和重要地位,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

华罗庚的离世给中国数学界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精神和学术成就将永远被铭记。

他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为中国数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数学在中国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罗庚的简介不仅是一段数学史的纪录,更是对于数学的热爱和追求的生动写照。

他的一生证明了数学的伟大和卓越,他的学术贡献将永远被人铭记和珍惜。

数学名人故事:华罗庚坎坷、传奇的一生

数学名人故事:华罗庚坎坷、传奇的一生

数学名人故事:华罗庚坎坷、传奇的一生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数学名人故事:华罗庚坎坷、传奇的一生(共含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数学名人故事:华罗庚坎坷、传奇的一生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困家庭。

这是当时一个非常闭塞的县城。

童年时代,他最想骑马。

他将一个小木凳拴上绳子,牵着当马骑,边骑边喊“马嘟嘟,马嘟嘟。

”现在这个小凳子还陈列在金坛的“华罗庚纪念馆”里呢。

稍大以后,他就把家中小杂货店的柜台当马骑,跳上跳下,并且还不时学着大人骑马的样子,感觉十分得意。

华罗庚特别爱动脑,对于一些别人看来司空见惯的事,往往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似乎希奇的问题。

有一次,他同别人一块去城郊玩耍,见一座荒坟旁有石人石马,就问比他大的同伴:“这些石人石马有多重?”同伴回答说:“这怎么能知道呢。

”华罗庚却不甘心,沉思片刻,说:“以后总会有方法知道的。

”在当年的金坛,华罗庚最喜欢去的地方,还是灯节、船会、庙会等场所,凡是这些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城东有座青龙山,山上有个庙。

每逢庙会,庙中的“菩萨:”便头插羽毛,打扮得花花绿绿,骑着高头大马进城来。

一路上,人们见到“菩萨”就磕头行礼,祈求幸福。

华罗庚伸直脖子,望着双手合十的“菩萨”,心里暗自琢磨:“?菩萨?果真万能吗?”当庙会散了,人们也陆续回家,华罗庚却跟着“菩萨”去了青龙山,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菩萨”的真面目。

来到庙里,“菩萨”卸了装,华罗庚一看“菩萨”是人扮的,就立刻往家跑。

回到家,他便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你往后不要给?菩萨?磕头了,?菩萨?是骗人的1父亲马上训斥道:“唉呀,罪过,小孩子懂什么?”他却认真反驳道:“我到青龙山的庙里去了,?菩萨?原来是假的,是人装扮的1华罗庚的数学作业,经常有涂改的痕迹,很不整洁,老师开始时非常不满意。

后来经过仔细辨别,老师发现华罗庚是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

华罗庚在中学读书时,曾对传统的珠算方法进行了认真思考。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_华罗庚的故事简介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_华罗庚的故事简介

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_华罗庚的故事简介导语:从文明之火初燃的那一刻起,数学就与人类相伴。

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列出了88位古今数学伟人,华罗庚就位列其中。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华罗庚的故事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华罗庚的故事简介(1)华罗庚十九岁那年,染上了极其可怕的伤寒病。

这场大病,几乎毁了他的一生。

从旧历腊月廿四日开始,他足足病了半年,从此因病左腿残疾,走路要左腿先画一个大圆圈,右腿再迈上一小步。

对于这种奇特而费力的步履,他曾幽默地戏称为“圆与切线的运动”。

在逆境中,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誓言是:“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经过了几年的自学,华罗庚开始在杂志上投稿。

一开始,他的稿件不断被拒绝。

原因是他写的问题已被国外某个专家给证明过了。

这反而使华罗庚增添了信心,因为这些问题都是他自己钻研出来的,并没有看过别人的解题方法。

1930年,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让熊庆来惊奇不已,迅即作出决定:“这个年轻人应该请他到清华来!”这时华罗庚只有21岁,他终于离开了杂货店的“暗室”,来到了北京的清华大学。

来到清华工作,是华罗庚一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数学生涯也真正从这儿开始。

从初中毕业生到一个大学教师,华罗庚只花了六年半时间。

他后来对友人说:“人家受的教育比我多,我必须用加倍的时间以补救我的缺失,所以人家每天8小时的工作,我要工作12小时以上才觉得安心。

”华罗庚在清华大学的4年中,在数论方面发表了十几篇论文,自修了英、法、德语。

25岁时他已成为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

华罗庚迅速由助理提升为助教、教员,以后又被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聘为研究员。

华罗庚从不迷信天才,认为:“天才由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他提出“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而终”的名言,作为对自己的告诫。

直到他逝世前不久,还这样的写道:“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向未来,勤能补拙是良剂,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

华罗庚
“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
1986年,为了纪念华罗庚教授,由中国少年报社(现为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社)、中国优选法、统筹法 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中央电视台青少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主办了“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这是全国性大 型少年数学竞赛活动 。
1924年华罗庚从金坛县立初级中学毕业;1931年被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 1938年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1946年任美国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大学教授;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春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在归国途中写下了《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 公开信》,之后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1951年当选为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同年被任命为即将 成立的数学研究所所长;1954年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至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委员;1955年被选聘 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3年被选聘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 士;1985年当选为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华罗庚 1935年,数学家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访问中国,他注意到华罗庚的潜质,向英国数学 家哈代(Godfrey Harold)极力推荐。
1936年,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了关键性的两年。这时他已经在华林问题(Waring's problem)上有了 很多结果,而且在英国的哈代—李特伍德学派的影响下受益。他至少有15篇文章是在剑桥的时期发表的。其中一 篇关于高斯的论文给他在世界上赢得了声誉。
人物评价
华罗庚先生作为当代自学成长的科学巨匠和誉满中外的著名数学家,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和发展,并以科学 家的博大胸怀提携后进和培养人才,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投身科普和应用数学推广,为数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 了贡献,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付出了毕生精力。

华罗庚与数学的历史故事

华罗庚与数学的历史故事

华罗庚与数学的历史故事华罗庚与数学的历史故事华罗庚,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被誉为中国数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他以最高的荣誉,成为四位“学术大师”之一。

华罗庚的成就不仅在于他的卓越智慧和才华,更在于他在数学领域的开拓性思维和创新性。

华罗庚与数学的历史故事,让我们了解他和他所创造的数学奇迹。

1910年,华罗庚出生在中国江苏省无锡市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在其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他自幼就对学习和知识充满了热情。

在初中时,他就表现出惊人的智力和数学才华,在参加杂志数学比赛中获得满分,让人们看到了他的未来发展潜力。

1929年,华罗庚考取了清华大学,尽管在以前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中教育,但他意志坚定,一心想成为一名数学家。

在校期间,他的智力和天赋渐渐表现出来,在他短短三年的学习期间内,为数学界提供了一系列惊人的贡献。

正是在这个学习期间,华罗庚被赞誉为“中国数学之光”。

他凭借着才华和刻苦努力,着手研究了一系列以前未被解决的数学问题。

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研究的华罗庚方程。

在当时,这个问题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解决这个矩阵的行列式,然而华罗庚突破性地发现了一种矩阵分解方法,解决了这个难题,奠定了他作为数学家的特别地位。

华罗庚随后在清华大学教授数学,并且研发了一套数学课程体系,使那个时代的数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他也因长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被尊为国际数学学科的先驱和伟大的领袖。

不仅如此,在国际数学界,他被赞誉为“神算子”。

华罗庚的成就得益于他的高智商和敏锐的数学直觉。

正是这种天赋和热情,使他在数学领域中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这些建树一直到今天,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和技术方面。

同时,华罗庚的知识体系也进一步推进了中国数学领域的发展。

他覆盖了从基础数学知识到近代数学的广泛范围,为中国国家数学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华罗庚与数学的历史故事,让人们深刻领略到他在数学研究领域的创新性和开拓性思维。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给世界科技带来了新的推动力,也一直为世界范围内的数学研究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数学家华罗庚,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和科学家。

他的数学成就举世闻名,被誉为“中国的欧拉”,被誉为20世纪数学的巨匠之一。

华罗庚的故事,早已闻名于世。

他在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是他不断探究、勤奋努力的结果。

不仅如此,华罗庚的思想和精神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华罗庚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

从小数学就是他最喜欢的科目,对于数学的内容他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10岁时,他勇敢地向当时的“中国第一数学家”李善兰请教了一些问题,李善兰被他聪明的头脑深深吸引,鼓励他努力学数学。

从那时起,华罗庚对于数学的热爱便一发不可收拾。

一天,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华罗庚不小心犯了一个错误,但他并没有因此停下来,而是成功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这件事情,在他学术领域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坚信“错误会成为发现的起点”。

他的刻苦和努力并没有白费,令人震惊的是,16岁时的华罗庚成功地解决了欧拉全纪录中的“欧拉质数猜想”,这个难度极高的数学问题。

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最大的难点莫过于“n元多项式方程组”了。

虽然当时西方数学家已经解决了四元多项式方程组,但华罗庚不满足于此,继续致力于研究这个问题。

最终,他在1945年解决了五元多项式方程组这一长达20年的难题,成为了近代代数几何领域的领袖。

除了学术成就,华罗庚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的人格魅力。

尽管在中国文化中,往往有“自己人放弃”这样的说法。

但是华罗庚没有放弃过中国的数学事业,他在抗战期间到重庆南开大学任教,坚持创办中国的数学教育事业。

此外,他还带领团队创建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为国家科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华罗庚的数学成就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在他去世后,他的成就却被西方学者抢走了一部分,这一切让人无奈。

然而,华罗庚保持了积极乐观的态度,他始终相信真理和正义会最终露出狰狞的面容,他坚信“数学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情感与科学精神同样重要”,他不希望学术成果被商业化、功利化,而是希望通过“公正、平等、公开、透明、有序、合法”的原则,实施科研管理,保障数学事业的发展。

华罗庚的数学之路

华罗庚的数学之路

华罗庚的数学之路
华罗庚(1910-1985)是中国著名数学家之一,其数学成就和贡
献受到了国内外数学界的高度评价。

华罗庚的数学之路,充满坎坷,
但他始终坚信:数学是一种美妙的追求。

华罗庚幼年的数学天赋便已显现,他上小学后,便开始自学数学。

13岁时,他考入仰义小学,摆脱了在家中受到的束缚。

1927年,华罗庚跟随侯民仁和王浚仪,赴法国巴黎大学深造。

在法国,华罗庚遇到了一些著名的数学家,如狄利克雷、戈尔登和泰勒。

他开始在研究算子理论、赋范空间理论和多变范畴等领域中发挥了他
的才华。

1932年,华罗庚发表了论文《一类函数域及其在拓扑学上的应用》,后被认为是华罗庚破解菲尔莫集合问题并发展集合拓扑学的重
要成果之一。

这篇论文使华罗庚一夜成名,并被誉为是集合拓扑学的
奠基之作。

1946年,华罗庚回国,开始了在中国数学界的探索。

他负责创建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52年,他发表了论文《理论的逐步缩小》,创立了现代代数学的一个分支——规范理论。

1957年,华罗庚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后,他一直致力于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他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数学系,并一直担任学院
院长。

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抨击,但他仍然坚定地坚持数学研究,
为中国数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罗庚的数学之路,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数学家的不懈追求和勇气。

他的成就,不仅为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在全球范围内
推动了数学研究的进展。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第一二册数学文化〖人物简介——华罗庚〗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必修第一二册数学文化〖人物简介——华罗庚〗

人物简介——华罗庚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但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右腿残疾.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任一至六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
从2021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华罗庚同志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为以后矩阵几何学等,作下了基点.
华罗庚。

数学家华罗庚的资料

数学家华罗庚的资料

数学家华罗庚的资料
华罗庚(1877—1960),字彪夫,浙江宁波人,著名数学家,享受“国际数学界之父称号”。

他在几何学、线性代数、动力学等领域均有杰出的贡献,对20世纪的科学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1900年,华罗庚以文学博士学位毕业于北京大学,1917年,他又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几何学博士学位。

此后,他历任复旦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等职,先后受聘于哈佛大学、美国怀俄明大学等美国高等学府,也曾受邀赴日本和英国留学。

1930年,华罗庚获得美国国家政府“特别纪念服务奖章”,这是美国唯一授予中国公民的最高军事勋章。

他还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联合国教育与文化和科学奖章”,以及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项。

华罗庚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数学会会长和北京大学数学系“特殊教授”,。

精选数学文化华罗庚为国争光

精选数学文化华罗庚为国争光

优选数学文化华罗庚为国争光数学不单是各门学科所必不行少的工具,并且它从不管及直观感觉的拘束而自由地翱翔着。

下边是为大家采集的数学文化华罗庚为国争光,供大家参照。

建国后 30 年间,华罗庚曾多次出国接见、讲学。

但1979年的英国之行,却使他的老婆吴筱元内心不安:“‘文革’十年,你连图书室都没法去,还可以有什么能够去处外国人讲的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华罗庚充满信心。

本来,在那些日子里,他能够收到外国数学家寄来的数学资料,素来就没有放弃过研究工作。

有一段时间,他还精心阅读并且研究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果真,他的讲学获取了巨大的成功。

联邦德国、法国、荷兰、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很多大学都向他发出了邀请。

有一天,一位名叫梁羽生的记者到达伯明翰接见了华罗庚,当他请华罗庚说说此后的打算时,华罗庚说:“我准备了 10个数学识题,准备开讲。

我准备这样选择讲题, A 大学是以函数论有名的,我就讲函数论;B 大学是以偏微分方程有名的,我就在 B 大学讲偏微分方程。

”梁羽生听了,心想:“这可真是艺高人胆大呀! ”华罗庚仿佛看透了梁羽生的心思,说道:“这不是艺高人胆大,这是我一向的主张,弄斧必到班门! ”接着,华罗庚又解说说:“关于不是这一行的人,夸耀自己的优点,于己于人都无利处。

只有找上班门,弄斧献技,假如鲁班能够指点指点,那么,我们进步便可以快些 ;假如鲁班点头称许,那么我们登攀顶峰亦可增加信心。

”1979 年 11 月 9 日,华罗庚身穿深灰色的中山装到达法国南锡市的南锡大学大厦礼堂。

会场上,色彩绚丽,氛围热情。

在雄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华罗庚荣耀地接受了“荣誉博士”证书、勋章和纪念章。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语等俯首皆是 ,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 ,即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到好处。

为什么?仍是没有完全“记死”的缘由。

要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 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语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1910——1982)出生于江苏太湖畔的金坛县,因出生时被父亲华老祥放于箩筐以图吉利,“进箩避邪,同庚百岁“,故取名罗庚。

华罗庚从小便贪玩,也喜欢凑热闹,只是功课平平,有时还不及格。

勉强上完小学,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但仍贪玩,字又写得歪歪扭扭,做数学作业时倒时满认真地画来画去,但像涂鸦一般,所以上初中时的华罗庚仍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还常常挨戒尺。

金坛中学的一位名叫王维克的教员却独有慧眼,他研究了华罗庚涂鸦的本子才发现这许多涂改的地方正反映他解题时探索的多种路子。

一次王维克老师给学生讲[孙子算经]出了这样一道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其二,五五数剩其三,七七数剩其二,问物几何?“正在大家沉默之际,有个学生站起来,大家一看,原来是向来为人瞧不起的华罗庚,当时他才十四岁,你猜一猜华罗庚他说出是多少?23。

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

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

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
剑桥大学工作两年。

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他培养了像王元、陈景润、陆启铿、杨乐、张广厚等一大批卓越数学家。

为了培养青年一代,他为中学生编写了一些课外读物。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

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并编写了科普读物。

数学家的故事,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小学时成绩平平的华罗庚,进入中学时,成绩还是起色不大,但惟独对数学情有独钟,与众不同的是,他的作业不是按部就班的模仿老师的做法,而是喜欢在练习本上“涂鸦”,就是我们主张的让孩子自己自主探索做法的过程。

可见让现如今的主张让孩子自主探索对孩子思维的发展的好处。

在独具慧眼的王维克老师的鼓励下,在熊庆来教授的帮助下,经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研究,成了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

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

文凭在一定的范围内和能力是成正比的,可是,有些时候,我们错过了一个代表自己能力的机会时,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刻苦来弥补的,虽然,这样的刻苦需要付出的太多,让我们记住他激励后人的话吧:“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断的努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