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 地理精准培优练:二十 环境保护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地理 模拟试题选择专题汇编 环境保护(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地理模拟试题选择专题汇编环境保护(含解析)一、综合题(本大题共70小题,每题10分)1.【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将位于白洋淀周边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近10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量几乎为0,水域面积急剧缩减。
下图为白洋淀流域图。
为了实现把雄安新区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目标,针对白洋淀需要采取哪些措施?2.佛罗里达州位于美国东南部,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不到35米,有着众多的湿地。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佛罗里达湿地面临海水入侵的威胁。
下图示意佛罗里达州湿地分布。
分析佛罗里达州湿地众多的自然原因,并简述海水入侵给湿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3.【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金枪鱼属于热带-亚热带大洋性鱼,是洄游鱼类,能作跨洋环游,被称为“没有国界的鱼类”。
分布于中低纬度海区,大多数金枪鱼栖息在大陆架海域的深处,它的产卵期很长,产卵海域广,繁殖力旺盛。
作为一种营养、健康的现代食品备受推崇,它愈来愈被欧美等发达国家所青睐。
今年来,它们的种群数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威胁。
分析金枪鱼的种群数量受到威胁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4.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见图)由于家家户户从事重污染的电子拆解行业,曾被称为“中国电子垃圾第一镇”。
该地约有10万人员从事电子拆解行业,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社会问题。
请你为缓解该地污染问题提出可行性措施。
5.图为我国主要城市某年较上一年水质变化变化情况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说出我国主要城市水质变化特征,并分析原因。
6.【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2017年4月1日,我国决定设立河北省雄安新区,它的建设对疏解北京的非首都智能,治理“城市病”,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同步单元精选卷 第二十单元 选修六 环境保护 含答案

一轮复习单元精选卷第二十单元环境保护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法国梧桐和香樟都是典型的城市行道树。
下表为法国梧桐和香樟树部分特点比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法国梧桐被誉为“行道树之王”,其原因有①遮荫蔽日,降温祛暑②吸烟滞尘,净化空气③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④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杭州主城区原有2.3万株法国梧桐,因春季果毛飘落,夏季易倒斜,近年减少了栽种。
造成其倒斜的气象因素是A.积雪B.梅雨C.伏旱D.台风3.香樟作为良好的行道树种,在我国北方城市引种较少的原因是A.漫天飞絮B.易受冷害C.抗风性弱D.树荫较小9月14日—9月15日,一场罕见的雾霾突袭了新加坡。
空气污染指标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
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新加坡这次雾霾是A.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B.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C.由邻国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一带烧火开荒形成的烟雾飘来导致D.“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5.有关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马六甲海峡内,风浪小雷雨多B.苏门答腊岛地处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C.爪哇岛原始雨林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D.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在毛乌素沙漠南缘与黄土高原北缘过渡地带建设发展起来的神东煤炭集团,如今已成为“绿色煤都”。
2020高考地理:环境保护选练和答案

2020高考地理:环境保护选练及答案专题:环境保护(一)下列人类实施的活动体现了人类与环境关系良性发展的是()①生态旅游②生态住宅③绿色食品④石油农业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C[石油化工业虽然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但石油农业会导致土壤、大气、水污染。
](二)2017年10月27日,《中国绿色GDP绩效评估报告(2017年全国卷)》发布。
该报告基于学界对绿色GDP的界定之核心内核,充分考虑到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生态损耗,以GDP、人均GDP、绿色GDP、人均绿色GDP、绿色发展指数5个指标,综合呈现了全国内陆31个省自治区市的绿色发展情况。
据此回答1~2题。
1.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色农业产值和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来实现B.“绿色GDP”的含义之一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2.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秸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种做法的好处是()A.涵养水源B.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C.农民忙于反季节蔬菜的种植,没有时间D.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1.D 2.D[第1题,此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绿色GDP”的内涵。
第2题,北京冬春季节风大,气候干旱,易发生沙尘天气。
](三)[2019·福建厦门模拟]北京某地采用土壤生物工程对公路沿线边坡(路基两侧的坡面)进行整治,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该工程是在公路边坡上顺坡码放块石或卵石,在石块缝隙扦插柳干。
下图示意柳干扦插时和柳干生根发芽后的景观。
分析该地的土壤生物工程在控制边坡稳定和水土保持方面所起的作用。
解析:图示块石或卵石压在坡地的土壤上,柳干置于坡面且根系垂直于地面。
对边坡稳定的作用体现在:块石可压紧表面土壤使其不易下滑,柳干根系对边坡起到了固土作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环境保护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项训练:环境保护1.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下图为粤港澳大湾区略图。
珠江口是我国赤潮频发的海域之一,赤潮实质是水体富营养化。
简析珠江口水域赤潮频发的人为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从人为的角度分析赤潮多发的原因。
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农业生产、生活排放、海洋开发和海水养殖等方面,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也是诱发因素之一。
答案: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海洋开发程度高,养殖业规模大,严重污染了养殖海域;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珊瑚生长对水温、盐度、水深和光照等条件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因而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之间的印度洋、西太平洋、加勒比海及红海等热带海区,同纬度的非洲、美洲西海岸及南美东部沿海珊瑚礁却分布很少。
珊瑚礁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近年来发现珊瑚礁大面积死亡或者退化,估计全球有60%的珊瑚礁受到威胁,尤其在东南亚遭受威胁特别严重。
(1)指出亚马孙河河口珊瑚礁分布很少的原因。
(2)说明东南亚珊瑚礁遭受威胁严重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珊瑚礁的生长条件及珊瑚礁破坏的原因,难度中等。
珊瑚生长对水温、盐度、水深和光照条件有严格的要求,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大量淡水注入造成亚马孙河河口盐度降低,同时河流带来大量的泥沙使海水浑浊、光照条件变弱,不适宜珊瑚的生长。
东南亚珊瑚礁遭受破坏的原因首先从自然因素(台风、地震、火山)和人为因素(滨海开发、过度捕鱼、海底油气开发、开采和贩卖珊瑚礁)等角度分析,其次也要考虑海洋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对珊瑚生长的影响。
答案:(1)大量淡水注入降低了盐度;河流带来泥沙使海水浑浊、光照变弱,不适宜珊瑚的生长。
(2)对珊瑚礁直接破坏:台风(飓风)和海啸;海底火山和地震;滨海开发(包括工农业和旅游业);过度捕鱼(拖网、炸药以及药物等);海底油气资源开发;开采和贩卖珊瑚礁。
备战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十单元环境保护单元训练B卷含解析选修

1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地理卷(B )第二十单元 环境保护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法国梧桐和香樟都是典型的城市行道树。
下表为法国梧桐和香樟树部分特点比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法国梧桐被誉为“行道树之王”,其原因有 ①遮荫蔽日,降温祛暑 ②吸烟滞尘,净化空气③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④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杭州主城区原有2.3万株法国梧桐,因春季果毛飘落,夏季易倒斜,近年减少了栽种。
造成其倒斜的气象因素是A .积雪B .梅雨C .伏旱D .台风 3.香樟作为良好的行道树种,在我国北方城市引种较少的原因是 A .漫天飞絮 B .易受冷害 C .抗风性弱 D .树荫较小9月14日—9月15日,一场罕见的雾霾突袭了新加坡。
空气污染指标率攀升至“不健康”标准。
下图为新加坡周边地区烟雾浓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新加坡这次雾霾是A .与当地森林茂密不利于烟雾消散有关B .由于当地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烟尘C .由邻国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一带烧火开荒形成的烟雾飘来导致D .“罪魁祸首”主要来自马来半岛5.有关图示地区自然地理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马六甲海峡内,风浪小雷雨多B .苏门答腊岛地处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C .爪哇岛原始雨林繁茂、草木终年常青,肥沃的土壤含有丰富的有机质D .马来半岛西侧冬季降水多于夏季,东侧夏季降水多于冬季在毛乌素沙漠南缘与黄土高原北缘过渡地带建设发展起来的神东煤炭集团,如今已成为“绿色煤都”。
高考地理专题二十环境保护精准培优专练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大海————————培长处二十环境保护一、环境污染与环境管理【培优指南】1.酸雨含义人们一般把 pH 小于 5.6 的降水称为酸雨形成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在必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生成H SO、HNO和 HCl,并随雨雪下降到地面2 4 3主要污染物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自然污染源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活动放出的酸性气体生活污人们为知足生活需要,焚烧化石燃料,排放出氮氧化物和固定污染染源硫氧化物人为污染物来工业污工业、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焚烧过程中排放出硫氧化污染源源染源物和氮氧化物源挪动污染源交通工具内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种类硫酸型酸雨由硫氧化物迟缓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而形成硝酸型酸雨由氮氧化物迟缓氧化形成硝酸,随降水落到地面而形成①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②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对环境的影响壤生态,使农作物减产;③腐化树叶,破坏丛林;④腐化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遗迹被破坏欧洲;北美洲东部和加拿大南部;亚洲的印度、日本、中酸雨的主要散布地域国、东南亚地域2.水体污染现象种类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大海石油污染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各种重金属(汞、镉、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运输过程中,大批石油流含义元素大批进入水体惹起的植物生物链渐渐富集造成失到大海中造成范围极广水质恶化现象人畜损害的污染现象污染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重金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金属的淋溶污水陆地水体:称为“水各样重金属惹起的人畜病大海上飘荡大批油膜和油表现花”,又称“藻花”;海症块洋水体:称为“赤潮”油污直接以致大海生物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拥塞呼吸或感觉器官而死亡;油膜和油块水体中植物死亡;鱼类死重金属元素经过食品链放粘住大批鱼卵和幼鱼,并危害亡;湖泊演变成沼泽大,最后危害人畜健康阻挡海藻的光合作用;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大海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会耗费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3.今世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影响方向主要影响①细微颗粒随风飘移,造成大气污染;②垃圾分解,开释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的影响③垃圾填埋办理中逸出沼气;④焚烧法办理时造成大气二次污染①垃圾倾倒污染水体,危害水生生物生计,减少水面有效面积,降低对水环境的影响排洪、浇灌能力;②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渗滤液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①经过风化、淋溶、径流侵害,破坏土壤生态环境;对土壤环境的影响②有害成分经过土壤在动植物体内存储,最后危及人体健康①占用耕地,加剧耕地欠缺;其余影响方面②影响环境卫生,流传疾病;③有害废物危害人类健康4.环境污染原由的剖析方法(1)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生活污染;不一样环境污染的形成原由各不同样,要联合其特色进行详细剖析。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配套练习卷: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一、选择题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水是长江最长的支流,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水中上游,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下图为丹江口水库外围生态过滤库图。
分别说明生态过滤库中植物与生态过滤坝的作用。
__植物的作用:减小地表径流流速,使泥沙沉积;阻截、过滤和吸收入库污染物,改善和净化水质;给鱼类提供食物。
生态过滤坝的作用:滞留和沉降入库泥沙,防止主库泥沙淤积、库容减少;可减少进入主库的污染物和营养盐类,防止主库发生水体富营养化。
__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降尘,又称“落尘”,是指自然降落于地面的空气颗粒物,其粒径多在10微米以上,计量指标单位为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上地表沉降物质的量。
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三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方案中,对城市降尘量提出了明确要求(见下表)。
防治重点区域降尘量要求京津冀各城市不得高于9.0吨/(月·平方千米)汾渭平原各城市不得高于9.0吨/(月·平方千米)长三角地区苏北城市不得高于7.0吨/(月·平方千米)其他城市不得高于5.0吨/(月·平方千米)说明表中不同地区降尘量要求的差异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差异:北方城市的降尘量要求高于南方城市,且越向南降尘量要求越低。
原因:北方气候干燥,植被覆盖率低,裸露土壤面积较大,尤其在秋、冬季,降尘量总体高于南方城市;越向南距冬季风源地越远,风力越小,且植被覆盖率越高,降尘量越小;越向南降水越多,降水多有利于消尘,因此要求降尘量越低。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山区道路建设中常因边坡深挖、隧洞建设产生大量弃渣,需要合理选择弃渣场,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下图示意太行山区和顺至邢台铁路工程建设中某弃渣场防护措施布局。
简述该处弃渣场为防止水土流失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原因。
__渣场修建挡渣墙,原因:渣土疏松易流失,修建挡渣墙可增加渣土堆积量和稳定性;渣顶栽植灌草绿化,原因:利于提高拦渣效率;渣面(场)临坡侧设置截(排)水沟和沉砂池,原因:该弃渣场位于沟谷,雨季(特别是暴雨)地表水汇集易引发山洪,需要修建截水沟排水。
2020届高三地理专题提高训练: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一、综合题1.(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维斯瓦河是波罗的海水系第一大河流,被誉为波兰的“母亲河”。
十九世纪中叶,维斯瓦河上游的克拉科夫河段实施裁弯取直。
下图示意维斯瓦河水系。
分析裁弯取直对克拉科夫河段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2.(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亚速海最深处14m,平均深度8m,是世界上最浅的海。
亚速海平均盐度很低,约9~11‰,南部的刻赤海峡与黑海相连,黑海平均盐度约为12~22‰。
近几十年来,亚速海海水逐渐变咸。
图?示意亚速海及周边区域。
简析近几十年来,亚速海出现海水咸化的原因。
3.(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
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流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
下图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
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4.我国东南部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了市区内沿河公园的考察活动,拍摄到了下面的照片。
照片中,有排污管道,水面有漂浮物。
指出造成河水污染的污染源并简述河水污染产生的主要危害。
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成也地膜,败也地膜”。
曾经作为农业生产推动器的地膜,如今成了土壤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地膜覆盖面积达18.4亿亩,大量的地膜因各种原因未被回收,残留在土壤中。
评价地膜对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
6.(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农村“青山绿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
江南丘陵某地因地制宜转变农业发展方向,由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变为种植业与养殖业结合的生态农业。
下图为江南丘陵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
(1)简要分析在农业发展中加入养殖业能获得的经济效益。
(2)分析沼气池产生的环境效益。
答案1.【解析】裁弯取直后河道变短,其直接后果表现为两方面:①河床比降增大,水流速度加快;②湿地面积缩小。
2020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环境保护习题

2020年高考地理人教版专题复习:环境保护习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类芦、斑茅等植物耐干旱、瘠薄,根兜分蘖能力强、生物生长量大,只要略施些客土、垃圾等基肥,当年就能长成2米多高的植丛,并能凭借其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繁衍扩大。
芒萁是亚热带地区湿热气候条件下酸性红壤上的一种最主要的指示植物,适宜阴湿条件生存,不适宜裸露地生长。
马尾松极耐干旱和瘠薄土壤,不耐庇荫,喜光、喜温,根系发达,主根明显,有根瘤菌。
福建一些水蚀严重地区,采取种植马尾松同时,套种类芦和斑茅,最后形成“马尾松+芒萁”的植被群落结构,水土保持效果非常好。
(1)分析福建水蚀严重区水土保持措施中地区植被演替的原理和过程。
(2)指出材料中所提方案水土保持效果优良的原因。
2.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随着周边地区的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多,同时受到工业污染,巴尔喀什湖受到严重的“灭湖”威胁。
下图为巴尔喀什湖及其周边区域示意图。
,推断巴尔喀什湖“灭湖”后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灭湖”威胁的措施。
,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3.农民,,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耕作生产中大型机械的使用越来越多。
春播前形成播,再利用铁耙破碎土块,掩埋地表残茬,使用大型拖拉机带动耕犁翻开土壤.种表土。
简述上述耕作方式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耕作改进建议。
4.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按照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实行黄河禁渔期制度的通告要求,4月1日,黄河干流、扎陵湖、鄂陵湖、东平湖等3个主要通江湖泊以及黄河主要支流的干流河段正式进入禁渔期。
预计5月16日开始,海河、辽河、松花江流域也将全面禁渔。
此前,从3月1日开始,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的主要干支流及湖泊也进入长达4个月的禁渔期。
今年还首次禁止长江刀鲚(刀鱼)、凤鲚(凤尾鱼)、中华绒螯蟹(大闸蟹)三种天然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除各流域以外,北京、武汉等城市也出台了相应的地区禁渔制度。
分析我国推出严厉禁渔政策的原因和我国不同地区禁渔期的时间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2020届高考高三地理区域生态环境专题练习试题答案

2020届高考高三地理区域生态环境专题练习试题答案
参考答案
16.解答:
(1)高寒缺氧物种稀少(2)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3)生活能源缺乏过度放牧(4)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划区管理、定期轮牧、轮流打草制度;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压力、恢复草地植被;改变生活用能方式,减少植被破坏;加强管理,严禁滥采滥伐;加强鼠害防治;工程建设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宣传力度,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等。
17.(1)植树种草;植树种草能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减轻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减缓水的流速,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2)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适合农业的发展,农业发达;煤炭资源以及地热资源等自然资源丰富;有高速公路以及陇海-兰新铁路经过,交通便捷;有以西安为中心的经济实力雄厚的工业带和城市群,工业基础雄厚;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广阔;境内有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发达;国家政策的支持。
(3)季风气候且大陆性较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季节降水少且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有春旱;夏季降水强度大且多暴雨,易出现涝灾;冬季有寒潮与春季有倒春寒等低温冻害;地处秦岭夏季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夏季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18.答案详解
(1)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层浅薄。
(2)甲地:流水侵蚀作用;丙地: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
(3)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加重,洪涝威胁加大;生态环境恶化。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发展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环境保护包含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环境保护含答案专题:环境保护(一)今天我们回忆2014年7月24日,“绿色北京,低碳生活”大型公益活动暨“北京十大绿色榜样评选”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颁奖典礼。
该公益活动旨在增强市民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据此回答1--2题。
1.“绿色北京,低碳生活”的主旨重在强调()A.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C.扩大绿地面积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2.首都钢铁公司已基本搬迁到河北唐山曹妃甸地区,首钢的搬迁最有利于改善北京的()A.大气质量B.交通C.水质D.水土流失1.B 2.A[第1题,“绿色北京,低碳生活”是善待自然的做法,能够实现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统一。
第2题,首钢对所在地区大气、水源会造成污染,此外还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城市交通紧张,但最严重的还是大气污染,因此首钢搬迁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二)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森林锐减C.土地荒漠化D.矿产资源枯竭2.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B.人口激增,素质较低C.农作侵入牧区D.土地生产力下降1---2.C .B [第1题,材料中有“农作侵入牧区”“草地变成旱地”等信息,说明当地以牧业为主,草地变旱地,牧场超载,会造成土地荒漠化。
第2题,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地区由于人口激增、人口素质较低,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的形成。
该地区应为非洲的热带草原区,人类的过垦、过牧导致土地荒漠化,人口激增是主要原因。
](三)“装配式”建筑方式类似于“搭积木”一样建造房子,即将梁、柱、墙板、阳台、楼梯等部件(部品)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在工厂里制作好,然后运到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拼装。
而传统建筑施工中,则是把钢筋、水泥、沙石、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直接运至建筑现场进行施工。
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
解析:材料中给出的传统建筑施工与“装配式”建筑方式的制作、施工差异,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说明采用“装配式”建筑方式的优点,主要应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声、扬尘、建筑材料堆积对土地的占用以及废弃物的产生等方面考虑。
2020高考地理培优试题4套及答案(13页)

2020高考地理培优试题4套冰川学上的雪线是指降雪量与消融量达到平衡的界线,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西支)的上、下界高度分别为4 486米和3 810米。
下图是四个时段冰川物质平衡分布统计图。
据北完成1~3题。
1.5~8月该冰川雪线的波动范围是( )A.3 810~3 950米B.3 950~4 020米C.4 020~4 120米 D.4 120~4 210米2.5~8月该冰川降雪量的分布特点是( )A.从3 810~4 486米递增 B.从3 950米向上、下递增C.从3 950~4 486米递减 D.从4 210米向上、下递减3.该冰川补给的最主要季节是(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2017年1月3~4日成都市(31°N,104°E)空气质量较差,下图是成都当时的空气质量指数(AQI)变化图,数值越高,污染越严重。
据此完成4~6题。
2017年1月3日~4日成都空气质量指数变化4.造成成都市3~4日空气质量指数偏高的因素没有( )A.大风扬沙B.交通工具 C.工业生产D.家庭炉灶54.①表示的时间最可能是( )A.0时 B.6时 C.16时D.20时6.图示时期,控制成都市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B.暖锋 C.低气压D.高气压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福建、湖南、广东等地以红色砂砾岩为主体的丹霞地貌发育广泛。
该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是,平顶山体,相互分离,四壁陡立。
某地理小组在对上述丹霞地貌考察时发现,丹霞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较小,但不同山体大多存在着山麓和山顶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山腰较少的“哑铃式”分布格局。
考察人员还发现,许多峡谷中热带物种所占比重较同纬度其他区域高,尤其在偏南向开口的半封闭型谷地的坡脚地带,形成了“沟谷雨林”。
图10示意某丹霞地貌区的植被分布及“沟谷雨林”景观。
(1)筒述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6分)(2)从地形、土壤等角度,分析植物呈“哑铃式”分布格局的原因。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区域生态环境专题复习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高三地理区域生态环境专题复习近几年春季,受北方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尘暴。
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方向移了大约1000米。
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完成1-3题。
1. 荒漠化的实质是A.耕地退化 B.草地退化 C.土地退化 D.林地退化2. 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3.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①干旱②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③过度放牧④气候异常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年来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专家对水土流失进行调查首先要借助各种地图,其中必须具备的是( )A.气温和土壤类型分布图 B.地形图和降水分布图C.工业和交通分布图 D.农作物和植被类型分布图5.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 )A.城市化进程快,占用大量土地 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 D.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6.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据此回答7~8题7.从自然条件看.两三角洲的差异是()A.甲比乙土壤肥沃 B.甲矿产比乙丰富C.甲海洋比乙广阔D.甲比乙的热量条件差8.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都发展了()A.钢铁和造船 B.甘蔗种植业 C.淡水养殖业 D.造纸和化工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自然带的主要分布区,据图回答9~11题。
9.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总量情况中,与该自然带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0.该自然带在A地区分布的原因主要是( )A.沿岸暖流经过和迎风坡对气流的抬升B.背风坡气流下沉现象显著C.西南信风影响D.沿岸台风活动频繁、降水较多11.目前,图示自然带植被的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小,这导致的后果是( )A.自然灾害减少B.全球降水增加C.雪线高度上升D.产生厄尔尼诺现象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优编练习(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环境保护优编练习(含答案)专题:环境保护(一)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和环境相对立的生产活动是()A.构筑“三北防护林绿色长城”B.在黄土高原上修筑水平梯田栽树种草C.在洞庭湖周围围湖造田D.北京市修建多层立交桥【答案】C[围湖造田虽然扩大了耕地面积,但使湖面缩小,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改造局部小气候的能力减弱,最终导致洪涝灾害频发,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
](二)今天我们提出“金山银山”的理念,早在2014年7月24日,“绿色北京,低碳生活”大型公益活动暨“北京十大绿色榜样评选”就在北京国际饭店举办了颁奖典礼。
该公益活动旨在增强市民节能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据此回答1--2题。
1.“绿色北京,低碳生活”的主旨重在强调()A.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对立B.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C.扩大绿地面积D.人类的主观能动性2.首都钢铁公司已基本搬迁到河北唐山曹妃甸地区,首钢的搬迁最有利于改善北京的()A.大气质量B.交通C.水质D.水土流失1.B 2.A[第1题,“绿色北京,低碳生活”是善待自然的做法,能够实现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统一。
第2题,首钢对所在地区大气、水源会造成污染,此外还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城市交通紧张,但最严重的还是大气污染,因此首钢搬迁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三)人们受经济利益驱动,砍伐热带雨林,种植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
观测发现,在一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内湿度明显低于雨林。
分析这些地区人工种植的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工橡胶林比雨林湿度低,主要通过两类林木层次与林冠密度的对比,找出差别。
主要原因考虑林木对降水的截留及涵养水源的能力。
答案:(天然林层次丰富,林冠密度高)人工种植的橡胶林层次单一,林冠密度较低,截留的降水量较少。
地表(缺乏草本、灌木等的保护)水分易散失。
土壤裸露,土壤蓄水能力较低。
(四)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有害成分通过土壤在动植物体内积蓄,最终危及人体健康
其他影响方面
①占用耕地,加剧耕地短缺;
②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
③有害废物危害人类健康
4.环境污染原因的分析方法
(1)环境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工业、农业、生活污染;不同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要结合其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例如,产生赤潮的原因:沿海地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和过度海水养殖,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促使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适宜的水温、盐度等环境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繁殖;水体交换不良的港湾和沿岸海域容易发生赤潮。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培优点津】
第一步:一眼看穿命题点,勾画材料关键词
(1)“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 考查生态破坏的影响。
(2)“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考查环境污染的特点及影响
第二步:一眼看破障碍点,挖掘图表信息
图中高位虾池、农庄、村庄、低位虾池及海平面的位置,可分析对水文、土壤、生物及生产、生活的影响及发生的变化。
(2)同一环境污染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带来的危害也不相同。下面以我国的酸雨对长江南北危害程度不同为例进行比较:
地区
危害
自然形成原因
长江
以南
大
①降水多,有利于酸雨的形成;②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③土壤呈酸性,而大气中的灰尘也呈酸性,无法中和酸性气体
长江
以北
小
①降水少,不利于酸雨的形成;②地形平坦,风力较强,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③土壤呈碱性,大气中的灰尘也呈碱性,可以中和酸性气体
工业污
染源
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和燃料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移动污染源
交通工具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类型
硫酸型酸雨
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而形成
硝酸型酸雨
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酸,随降水落到地面而形成
对环境的影响
①使河湖水酸化,危害水生生物;②使土壤酸化,危害土壤生态,使农作物减产;③腐蚀树叶,毁坏森林;④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被损坏
第三步:一眼看透采分点,选择答题角度
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殖过程中会造成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层土壤盐碱化,进而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居民生活;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可造成海域污染和海水富营养化,危及海洋生物生存。
污染来源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含重金属的污水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表现
陆地水体:称为“水花”,又称“藻花”;海洋水体:称为“赤潮”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危害
水体中植物死亡;鱼类死亡;湖泊演变为沼泽
5.环境污染整治类试题的思维建模
环境污染的成因有多种,但都是因为污染物的浓度与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而造成的,因此环境污染的整治应重点从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减少污染物的数量两方面着手。此外,再好的措施也需要人来实施,因此需要政府、公众的参与。
典例1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如图)。高位虾池 。养虾过程中要 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 。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健康
油污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毛、皮丧失防水和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或感觉器官而死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光合作用;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
3.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
影响方向
主要影响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第二步:一眼看透采分点,选择答题角度
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了解快递外包装的主要材料及其特点,可知其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可从推广快递外包装材料的环保化、减量化及实行废弃外包装的分类回收等角度提出解决措施。
【培优指南】
1.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资源
主要问题
直接原因
共同成因
矿产资源
面临枯竭
滥采滥挖,废弃物处理不当
酸雨的主要分布地区
欧洲;北美洲东部和加拿大南部;亚洲的印度、日本、中国、东南亚地区
2.水体污染现象
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含义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富集造成人畜伤害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培优指南】
1.酸雨
含义
人们一般把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
形成
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生成H2SO4、HNO3和HCl,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
主要污染物
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
污染物来源
自然污染源
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活动放出的酸性气体
人为污染源
固定污染源
生活污
染源
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快速增长
土地资源
耕地减少和土地退化
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
水资源
水资源紧张
过度开采和水污染
2.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1)科学方法开采,提高资源利用率。
(2)开发利用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
(3)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
(4)对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
典例2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 ,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与此同时,由 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培优点津】
第一步:一眼看穿命题点,勾画材料关键词
“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考查环境污染的类型、特点、危害及解决措施。
①细微颗粒随风飘移,造成大气污染;
②垃圾分解,释放有害气体;
③垃圾填埋处理中逸出沼气;
④焚烧法处理时造成大气二次污染
对水环境的影响
①垃圾倾倒污染水体,危害水生生物生存,缩减水面有效面积,降低排洪、灌溉能力;
②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渗滤液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①经过风化、淋溶、径流侵蚀,破坏土壤生态环境;